传动机构设计

合集下载

机械传动机构设计

机械传动机构设计

机械传动机构设计1. 引言机械传动机构是实现不同部件间机械能的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机械系统中,传动机构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负责将原动机的功率传递给各个工作部件,实现机械系统的正常运转。

本文将介绍一种机械传动机构的设计方法,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和优化技巧。

2. 传动机构设计方法传动机构的设计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确定传动需求首先,需要明确传动机构的具体需求,包括传递的功率、转速比、运动模式等。

根据需求确定传动机构的工作条件和限制条件。

2.2 确定传动方案根据传动需求,选择适合的传动方式,常见的传动方式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等。

根据传动方式确定传动元件的类型和数量。

2.3 计算传动参数根据传动方案,计算传动参数,包括齿轮的模数、啮合角、链条的长度等。

确保传动的可靠性和效率。

2.4 设计机构尺寸根据传动参数,设计传动机构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包括齿轮的模数、齿宽、轴的直径等。

确保机构的刚度和强度满足要求。

2.5 优化设计对传动机构的设计进行优化,包括减小传动误差、提高传动效率、降低噪音和振动等。

可以采用软件模拟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优化。

3. 传动机构设计注意事项在进行传动机构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传动可靠性传动机构的可靠性是设计的关键目标之一。

需要确保传动元件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避免断裂和变形。

3.2 传动效率传动机构的效率直接影响机械系统的能量损耗和工作效率。

设计时应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减小传动损失,提高传动效率。

3.3 传动误差传动机构中存在一定的传动误差,包括齿轮啮合误差、链条弹性和跳动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传动误差对工作精度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小误差。

3.4 轴承选择传动机构中的轴承承担着支撑和导向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和尺寸,确保传动顺畅和稳定。

3.5 润滑和密封传动机构中的润滑和密封对传动效率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设计时需要考虑合理的润滑方式和密封结构。

单级圆柱齿轮传动机构设计(完整版)

单级圆柱齿轮传动机构设计(完整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设计课题及任务要 (2)二、传动方案的拟定 (3)三、电动机选择 (4)四、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其分配 (5)五、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 (5)六、高速齿轮轴(第一轴设计) (7)七、第二轴大齿轮设计 (14)八、轴承选型与计算 (15)九、设计心得 (16)一、设计课题:单级圆柱齿轮传动机构设计二、设计任务要求:(设计步骤参考文献[1]第17章实例)(1)确定齿轮机构传动方案(参考[1]第2、第17章);根据所给数据,确定单级圆柱齿轮机构各轴的输入功率、转速和转矩(参考[1]中2.3和2.4);选择电动机的额定功率(W)和同步转速(r/min);(2)高速齿轮轴(第一轴)设计参考[1]中162页进行高速轴的结构设计、参考教材中“圆柱齿轮强度设计”的内容,对小齿轮进行设计与校核(齿轮模数选用[2]教材第75页表7-1,第一系列中的数值)、进行键的选择与校核、按[2]第16章204“对于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的轴”设计方法核公式,对该轴进行强度校核;(3)第二轴大齿轮设计计算确定大齿轮的参数并校核(选择硬齿面齿轮的材料和热处理方式)、计算大齿轮的几何尺寸,选择大齿轮的结构(参考[2]第7章)。

(4)轴承选型参考[2]第18章例18-3,选择并校核一轴和二轴的轴承型号。

(5)制图:绘制单级圆柱齿轮传动机构高速齿轮轴图1份(A3)、第二轴大齿轮图1份(A4);参考[1]的附图2和有关的设计资料。

要求:图纸表达清楚规范,标注尺寸完整,注有主要的公差或极限尺寸;图纸具有边框、标题栏、技术要求;手画或计算机制图均可。

(6)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参考[1] 4.7节、第17章;要求:结构规范、层次清楚、图文并茂。

手写或计算机打字都可以。

(7)注:不设计箱体(8)课程设计为单独评分,是必修的学分。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结果一、传动方案拟定设计单级圆柱齿轮传动机构1、工作条件:使用年限4年,工作为一班工作制,载荷平稳,环境清洁。

拖轮传动机构设计方案

拖轮传动机构设计方案

拖轮传动机构设计方案拖轮传动机构是一种用于驱动拖轮前进或后退的机械装置。

它主要由发动机、离合器、传动箱、轴线、齿轮等组成,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安装,能够实现拖轮的正向和反向运动。

在设计拖轮传动机构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传动效率和结构的紧凑性。

为了提高传动效率,可以采用高效的齿轮传动系统,如直齿轮、斜齿轮或螺旋伞齿轮传动。

这些传动方式具有传递力矩高、效率高、噪音小等特点,非常适合拖轮传动机构的设计。

同时,还可以采用多级传动的方式,将传动比分段传递,进一步提高传动效率。

其次,需要考虑的是结构的紧凑性。

拖轮作为一种船舶,船体空间通常较为有限。

因此,在拖轮传动机构的设计中,应尽量减少传动机构所占用的空间,并保持结构的稳定和可靠性。

可以优化传动箱的结构,采用轴线垂直或平行布置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传动机构的体积。

此外,还应注意传动机构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拖轮在航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复杂的环境条件,例如大浪、恶劣天气等。

为了保证传动机构的可靠性,应选择高强度、高耐磨的材料制造传动零件,并采用合适的装配方式,以提高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设计传动机构时,还应考虑到零部件的易损性和易维修性,以便在需要维修或更换零件时,能够迅速进行。

最后,需要考虑的是传动机构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传动机构的设计应符合成本经济的原则,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应注意传动机构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汽车排放,减少能量浪费和环境污染。

总之,拖轮传动机构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传动效率、结构紧凑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等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充分考虑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性能卓越、质量稳定的拖轮传动机构。

机械设计中的齿轮传动与机构设计

机械设计中的齿轮传动与机构设计

机械设计中的齿轮传动与机构设计在机械设计领域中,齿轮传动与机构设计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们在各种机械设备和装置中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齿轮传动和机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一种通过齿轮的啮合,将动力从一个轴传递到另一个轴的机械传动方式。

它通过齿轮的齿数、模数等参数来实现不同速度和力矩的传递。

齿轮传动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齿轮、轴、轴承等。

齿轮可以分为直齿轮、斜齿轮、蜗轮传动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

同时,齿轮的参数设计也非常关键,如齿轮的齿数、齿廓形状、齿轮的硬度等。

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效率高、精度高、承载能力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汽车传动系统、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二、机构设计机构设计是指将多个零件组合在一起,通过相互连接和运动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机构设计在机械系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能够将传动装置和执行机构相连接,实现各种运动和动作。

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合理布局、协调运动、合适的传动和支撑等。

设计者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取合适的机构类型,如连杆机构、齿轮机构、滑块机构等。

此外,在机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机构的稳定性、动态特性、可靠性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使机构具有高效、稳定和可靠的特性。

三、齿轮传动与机构设计的应用齿轮传动与机构设计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汽车制造领域,齿轮传动被广泛应用于变速器、差速器等部件中,用于实现不同速度和力矩的传递。

机构设计则用于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等部件中,实现汽车的平稳行驶和驾驶操纵。

在工程机械领域,齿轮传动和机构设计被广泛应用于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中,用于机械的移动和控制。

在航空航天领域,齿轮传动被应用于飞机的起落架、滑油泵等关键部件中,机构设计则用于实现飞机的各类操作和控制。

除此之外,齿轮传动和机构设计还应用于机床制造、电动工具、纺织机械等各个行业中。

综上所述,齿轮传动与机构设计在机械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数控车床主传动机构设计方案

数控车床主传动机构设计方案

数控车床主传动机构设计方案数控车床是现代机械加工行业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其精度和效率对整个制造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中主传动机构是数控车床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响到机床的性能和加工效果。

因此,本文将就数控车床主传动机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数控车床主传动机构的基本功能,即转换电机的旋转运动为切削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主传动机构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以下因素:1. 传动效率:主传动机构传递电机动力的效率决定了数控车床的加工效率和耗能情况。

因此,应该选用能够提供高传递效率的传动方式,如同步带传动系统或齿轮传动系统。

2. 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高速运转的机床来说,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传动系统的设计应该能够减少振动和噪音,并且能够确保长期的可靠运行。

3. 正确的转速调节:数控车床需要能够实现旋转速度的精确定位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加工要求。

因此,设计应该考虑涉及到反馈机制的电子速度控制。

4. 耐磨性和寿命:机床的传动系统在高负荷下工作,同时其精度和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因此,应该选用经测试的高强度、低磨损材料来构建主传动机构。

综上所述,我们可在以下两个方面,对数控车床主传动机构进行设计方案的讨论:方案一:同步带传动系统在同步带传动系统中,电机的运动通过同步齿轮和同步带传递到机床主轴。

同步带传动设计的优点如下:1. 可靠性好。

同步齿轮连接方式使得同步带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和抗扭曲性。

2. 维护简单。

使用同步齿轮和带轮而不是齿轮齿条,可以减少机床本身的维护和潜在的问题。

3. 噪音低。

同步带传动系统相比于齿轮传动系统拥有更少的接触点,因而可以降低机床的噪声。

4. 成本低。

同步带传动的制作成本比齿轮更为便宜。

缺点:1. 接触作用较小。

传动效率不如齿轮传动系统高。

2. 需要更加频繁地更换同步带摩擦面,因为它们的磨损速度较快。

方案二:齿轮传动系统在齿轮传动系统中,机床主轴由电动机通过齿轮连接传动给。

因此,齿轮传动设计的优点如下:1. 能够提供高传动效率。

《齿轮传动机构作业设计方案》

《齿轮传动机构作业设计方案》

《齿轮传动机构》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任务本次作业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齿轮传动机构,实现两个轴之间的传动。

通过设计和制作这个机构,学生将能够了解齿轮传动的原理和应用,提升自己的机械设计和制造能力。

二、设计要求1. 齿轮传动机构需要包括至少两组齿轮,分别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2. 齿轮传动比需为2:1,即主动齿轮的齿数是从动齿轮的两倍。

3. 齿轮传动机构需要能够实现顺时针和逆时针传动。

4. 齿轮传动机构需要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稳定性。

5. 设计材料为金属材料,如钢铁等。

6. 设计尺寸需符合实际工程需求,具有一定的可制造性。

三、设计方案1. 齿轮选型: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选型是整个设计的关键。

根据传动比要求,主动齿轮的齿数应是从动齿轮的两倍。

同时,为了保证传动效率和稳定性,需要选择质量较好的齿轮材料,如20CrMnTi合金钢等。

2. 齿轮传动设计:根据传动比要求,设计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数,同时思量齿轮的模数、齿宽等参数,确保传动效率和稳定性。

3. 轴设计:设计两个轴,分别用于毗连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轴材料也需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

4. 轴承选型: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稳定性和蔼畅性,需要选择合适的轴承,确保轴的旋转自由度。

5. 结构设计:设计齿轮传动机构的整体结构,包括齿轮的安装方式、轴的毗连方式等,确保整个机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制作过程1. 齿轮加工:根据设计要求,加工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确保齿轮的齿数、模数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2. 轴加工:加工毗连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轴,确保轴的直线度和圆度符合要求。

3. 装配:将齿轮和轴进行装配,确保齿轮传动机构的正常运转。

4. 调试:进行齿轮传动机构的调试,检查传动比、传动效率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需要戴好防护眼镜,避免金属屑伤害眼睛。

2.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机械传动部件的运转状态,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 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齿轮传动机构的运转状态,确保机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机械设计基础传动系统和机构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传动系统和机构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传动系统和机构设计机械设计基础:传动系统和机构设计在机械设计中,传动系统和机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传动系统是指将动力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机制,而机构设计则是指用于实现特定功能的装置或结构。

一、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传动系统主要用于将动力从一个设备传递到另一个设备,以实现所需的运动或力的转换。

常见的传动系统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和链传动等。

1. 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其主要通过两个或多个齿轮的啮合来传递动力。

不同大小的齿轮之间的传动比决定了输出轴的转速和扭矩。

2. 皮带传动皮带传动采用皮带与轮齿啮合的方式传递动力。

与齿轮传动相比,皮带传动可实现更大的传动比,且运行平稳。

3. 链传动链传动利用链条与齿轮或链轮的啮合来传递动力。

链传动具有较大的传动比和较高的传动效率,常用于高负载或高速的传动系统中。

二、机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构设计涉及到将多个零部件组合起来以实现特定的功能。

在设计机构时,需要考虑运动要求、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1. 运动要求机构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是实现所需的运动类型,例如旋转、直线运动或摆动。

通过选择合适的连杆、曲柄轴和齿轮等组件,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运动。

2. 结构强度机构设计中的结构强度是确保机构能够承受所需负载并保持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材料和尺寸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等因素。

3. 稳定性机构设计时需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以防止振动、共振和其他不稳定现象的发生。

通过添加减振装置、调整结构刚度和使用合适的润滑剂等方法可以提高稳定性。

三、机械设计的案例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机械传动系统和机构设计的原理,以下是一个案例研究: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种用于升降货物的传动系统和机构。

我们需要实现以下功能:通过电动机将动力传递给升降装置,使其能够顺利升降货物。

首先,我们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

考虑到需要较大的传动比和较高的传动效率,我们选择齿轮传动作为传动方式。

数控车床主传动机构设计方案

数控车床主传动机构设计方案

数控车床主传动机构设计方案数控车床的主传动机构是数控车床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设计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数控车床的性能和加工精度。

主传动机构一般由主轴、主轴箱、主动轮、变速箱等组成,下面将详细介绍数控车床主传动机构设计方案。

数控车床主轴是主传动机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的设计关系到车床的加工能力和可靠性。

主轴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选用合适的轴材料,一般情况下,主轴选用优质合金钢,以保证其高强度和刚性;其次是确定主轴的强度和刚度,主轴的强度应能满足车削加工的要求,同时要保证主轴的刚度,使得车床在高速运转时不产生振动;再次是确定主轴箱的布置形式和主轴箱的结构形式,主轴箱的布置形式应符合数控车床的空间布局要求,主轴箱的结构形式应具有较好的刚度和阻尼特性;最后是确定主轴的传动方式,一般情况下,数控车床采用直接驱动主轴的方式,以提高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

主动轮是数控车床主传动机构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它的设计方案应考虑主动轮的直径、厚度和材料等因素。

主动轮的直径和厚度决定了主轴的传动比和转矩传递能力,一般情况下,主动轮的直径应根据车床的加工要求确定,直径较小时适用于高速车削,直径较大时适用于低速车削;主动轮的厚度应适当选取,以保证传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主动轮的材料一般选用强度高、刚度好的合金钢,以满足高速转动和大转矩传递的要求。

变速箱是数控车床主传动机构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它的设计方案应考虑变速箱的传动形式和传动比等因素。

变速箱的传动形式一般分为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两种,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效率高、灵活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大功率和高精度的车床;皮带传动具有结构简单、噪音低的特点,适用于小功率和低精度的车床;变速箱的传动比应根据车床的车削范围和精度要求确定,一般情况下,变速箱应具有大的传动比范围和细微的传动调整。

总之,数控车床主传动机构的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主轴、主动轮、变速箱等部分的结构设计和传动形式,以保证数控车床的加工能力和加工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2.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 通过两薄片 齿轮的错齿 ,消除齿侧 间隙,反向 时不会出现 死区,可以 自动补偿, 但是结构复 杂
11
(二) 斜齿轮传动机构 1.垫片调整法 采用两薄片齿轮与宽齿轮 啮合,只是两薄片与斜齿 轮之间的错位由两者之间 的轴向距离获得。 调2的厚度,使3和4在轴 向分开一段距离,螺旋线 错开,消除齿间侧隙。垫 片的厚度H与齿侧间隙Δ 的关系为:
16
(四)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用于大行程传动机构 当传动负载小时,可采用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使 两片薄齿轮的齿侧分别紧贴齿条的齿槽两相应侧面,以消 除齿侧间隙。 当传动负载大时,可采用双齿轮调整法。
17
双齿轮调整;

小齿轮1、6分别与齿条7啮合,与小齿轮1、6同轴的大齿轮2、 5分别与齿轮3啮合,通过预载装置4向齿轮3上预加负载,使大 齿轮2、5同时向两个相反的方向转动,同时带动小齿轮1、6转 动,其齿便分别紧贴在齿条7上齿槽的左、右两侧,消除了齿侧 间隙。
具有较大的刚度、良好的可靠性和重量轻、体积小、 寿命长。
1
二、机械系统的组成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一般由如下三大部分组成: 1.传动机构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中的传动机构不仅仅 是转速和转矩的变换器,而是已成为伺服系统的一部分, 它要根据伺服控制的要求进行选择设计,以满足整个机械 系统良好的伺服性能。 要求:除传动精度的要求外,还要满足小型、轻量、高速 、低噪声和高可靠性的要求。 2.导向机构 支承和导向的作用,为机械系统中各运动 装置能安全、准确地完成其特定方向的运动提供保障。
14
(三) 锥齿轮传动机构 1.轴向压簧调整法 方法:在锥齿轮4的传 动轴7上装有压簧5,其 轴向力大小由螺母6调 节。 锥齿轮4在压簧5的作用 下可轴向移动,从而消 除了其余啮合的锥齿轮 1之间的齿侧间隙。
15
2.周向弹簧调整法
方法: 大小片锥齿轮1、2 在弹簧力的作用下 错齿,从而达到消 除间隙的目的。
6
几种常用的传动机构及其设计计算方法: 一、无侧隙齿轮传动机构 由于齿轮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为常数,传动精确度高, 可做到零侧隙无回差,强度大能承受重载,结构紧凑,摩 擦力小和效率高等原因,齿轮传动副成为在机电一体化机 械系统中目前使用最多的传动机构。 机电一体化产品往往要求传动机构具有自动变向功能 ,这就要求齿轮传动机构必须采取措施消除齿侧间隙,以 保证机构的双向传动精度。
第一节 概 述
一、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 1.高精度 首要的要求。因为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 量。 2.快速响应 要求机械系统从接到指令到开始执行指令 指定的任务之间的时间间隔短。这样控制系统才能及时根 据机械系统的运行情况得到信息,下达指令,使其准确地 完成任务。 3.良好的稳定性 即要求机械系统的工作性能受外界环 境的影响很小或不受影响,要求系统抗干扰能力很强。
Fc K F K H K A Fm 1.2 1.0 1.0 3800 4560N
45
46
2)计算额定动载荷计算值Ca′
nm Lh 10015000 3 Ca Fc 3 4560 20422 N 4 4 1.6710 1.6710
3)根据Ca′的值选择滚珠丝杠副, 保证Ca>= Ca′,查表2-9 FCl-5006-3,Ca=21379N FCl-5008-2.5,Ca=22556N 选用FCl-5006-3 由表2—9得丝杠副数据: 公称直径 D0=50mm 导程 p=6mm 螺旋角 λ =2º11′ 滚珠直径 d0=3.969mm
5
3.阻尼合适 机械系统产生振动时,系统的阻尼越大,其最大振幅就越 小且衰减也越快,但大阻尼也会使系统的稳态误差增大、 精度降低。所以设计时,传动机构的阻尼要选择适当。 除以上3点外,还要求摩擦小(提高机构的灵敏度)、抗 振性好(提高机构的稳定性)、间隙小(保证机构的传动精度 ),特别是其动态特性应与伺服电动机等其它环节的动态 特性相匹配。
20
6.不能自锁 特别是垂直安装的丝杠,当运动停止后, 螺母将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故常需设置制动装置。 7.制造工艺复杂 滚珠丝杠和螺母等零件加工精度、表 面粗糙度要求高,制造成本高。 主要应用: 数控机床、精密机械、各种省力机械设备及各种机电一体 化产品中。
21
(三)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调整和施加预紧力的方法 滚珠丝杠副的轴向间隙:承载时在滚珠与滚道型面接触点 的弹性变形所引起的螺母位移量和螺母原有间隙的总和。 通常采用双螺母预紧的方法,把弹性变形控制在最小限度 内,以减小或消除轴向间隙,并可以提高滚珠丝杠副的刚 度。 消除轴向间隙时注意事项: 1)预紧力大小必须合适,过小不能保证无隙传动,过大将 使驱动力矩增大,效率降低,寿命缩短。预紧力应不超过 最大轴向负载的1/3。 2) 特别要减小丝杠安装部分和驱动部分的间隙。 原因:这些间隙无法用预紧的方法消除,而它对传动精度 有直接影响。
2
3.执行机构 用于完成操作任务。执行机构根据操作 指令的要求在动力源的带动下,完成预定的操作。 要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确度,良好的重复性和可靠 性。 由于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使传统的作为动力源的电动 机发展为具有动力、变速与执行等多重功能的伺服电动机 ,从而大大地简化了传动和执行机构。
3
第二节 传动机构设计
(3)齿差调隙式
两螺母中的滚珠分别紧贴在螺旋滚道的两个相反的侧面上 ,达到消除间隙,产生预紧力的目的。
26
当两个螺母按同方向转过一个齿时,所产生的相对轴向位 移为Δ s:
1 1 z2 z1 p s ( ) p p z1 z2 z2 z1 z2 z1
式中,p为导程。若z1=99,z2=100,p=6mm,则Δ S= 0.6μm。 结构特点:调整精度很高,工作可靠。但结构复杂,加工 和装配工艺性能较差。
H cot
12
该方法结构简单,但在使用时往往需要反复测试齿轮 的啮合情况,反复调节垫片的厚度才能达到要求,而且齿 侧间隙不能自动补偿。
13
2.轴向压簧调整法
方法是用弹簧3的轴向力 来获得薄片斜齿轮1、2 之间的错位,使其齿侧 面分别紧贴宽齿轮7的齿 槽的两侧面。 特点:是齿侧间隙可以 自动补偿,但轴向尺寸 较大,结构不紧凑。
37
(3)两端固定(F—F)
为减少丝杠因自重的下垂和补偿热膨胀,应进行预拉伸。 调节轴承的间隙,并根据预计温升产生的热膨胀量对丝杠 进行预拉伸。只要实际温升不超过预计的温升,这种支承 方式就不会产生轴向间隙。
38
2.制动装置 由于滚动丝杠副的传动效率高,又无自锁能力,需安装制 动装置以满足其传动要求,特别是对于螺母,应在其两端进行密封,密封防护材料必须具有 防腐蚀和耐油性能。
41
(六)滚珠丝杠副的设计计算 已知条件:
1.工作载荷F(N)或平均工作载荷Fm(N),
2.使用寿命Lh′ (h),
3.丝杠的工作长度(或螺母的有效行程)L(m), 4.丝杠的转速n(平均转速nm或最大转速nmax)(r/min), 5.滚道硬度HRC(洛氏硬度)和运转情况。
4
1.转动惯量小 在不影响机械系统刚度的前提下,传动机构的质量和转动 惯量应尽量减小。 (1)转动惯量大会对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机械负载增大; (2)系统响应速度降低,灵敏度下降; (3)系统固有频率减小,容易产生谐振。 2.刚度大 刚度是使弹性体产生单位变形量所需的作用力。 保持刚度足够大,其原因为: ①伺服系统动力损失随之减小。 ②机构固有频率高,超出机构的频带宽度,使之不易产生 共振。 ③增加闭环伺服系统的稳定性。
44
例2-1 试设计一数控铣床工作台进给用滚珠丝杠副。已 知平均工作载荷Fm=3800N,丝杠工作长度l=1.2m,平均 转速nm=100r/min,最大转速nmax=10000r/min,使用 寿命上Lh′=15000h左右,丝杠材料为CrWMn钢,滚道硬 度为58~62HRC,传动精度要求σ=±0.03mm。 解: 1)求计算载荷Fc(N)
39
3.润滑和密封 (1)润滑 润滑剂可提高耐磨性和传动效率。
润滑剂分为润滑油、润滑脂两大类。 1.润滑油为一般机油或90~180号透平油或140号主轴油, 可通过螺母上的油孔将其注入螺纹滚道; 2.润滑脂可采用锂基油脂,它加在螺纹滚道和安装螺母的 壳体空间内。 透平就是汽轮发动机,透平油就是汽轮发动机用的一种机 油,适合高速机械润滑使用。
22
23
常用的双螺母消除轴向间隙的结构形式有三种: (1)垫片调隙式
特点:
结构紧凑,工作可靠,调整方便,应用广,但不很准确, 当滚道磨损时不能随意调整,除非更换垫圈。故适用于一 般精度的传动机构。
24
(2)螺纹调隙式
键:防止两螺母相对转动。 特点:结构紧凑、工作可靠、调整方便,缺点不是很精确
25
18
三、滚珠丝杠副传动机构 (一)工作原理及结构
19
(一)滚珠丝杠副的特点 1.传动效率高 效率高达90%~95%,能耗为滑动丝杠 的1/3。 2.运动具有可逆性 既可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又 可将直线运动变为回转运动,逆传动效率几乎与正传动效 率相同。 3.系统刚度好 通过给螺母组件内施加预压来获得较高 的系统刚度,可满足各种机械传动要求,无爬行现象,始 终保持运动的平稳性和灵敏性。 4.传动精度高 经过淬硬并精磨螺纹滚道后的滚珠丝杠 副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制造精度,又由于摩擦小,丝杠副工 作时温升和热变形小,容易获得较高的传动精度。 5.使用寿命长 滚珠是在淬硬的滚道上作滚动运动,磨 损极小,长期使用后仍能保持其精度,因而寿命长,且具 有很高的可靠性。其寿命一般比滑动丝杠要高5—6倍。
7
无侧隙啮合:


侧隙:一对齿轮传动时,一个齿轮节圆上的齿槽宽与 另一个齿轮节圆上的齿槽厚之差称为齿间侧隙,简称 侧隙。 齿轮啮合传动时,为了在啮合齿廓之间形成润滑油膜, 避免因轮齿摩檫发热膨胀而卡死,齿廓之间必须留有 间隙。但是,齿侧间隙的存在会产生齿间冲击,影响 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因此,这个间隙只能很小,通常 由齿轮公差来保证。对于齿轮运动设计仍按无齿侧间 隙(侧隙为零)进行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