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基坑支护设计
深基坑支护方案及设计摘要范文

深基坑支护方案及设计摘要范文# 深基坑支护方案及设计摘要。
一、为啥要支护这个深基坑呢?咱先说说这深基坑的情况。
现在城市里盖大楼、建地下设施啥的,经常得挖深基坑。
这深基坑就像在地上挖了个大坑,可周围的土啊、建筑物啊可不会就这么乖乖听话。
要是不支护好,那基坑周围的土可能就会塌下来,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倒一大片,附近的房子、道路都得跟着遭殃。
所以呢,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也为了周围的环境安全,咱就得搞个靠谱的深基坑支护方案。
二、这个基坑的基本情况。
这个深基坑啊,它可不是一般的坑。
它深度有[X]米,就像一个很深的峡谷一样。
形状呢,大概是[描述形状],面积也不小,有[X]平方米,差不多相当于好几个篮球场那么大。
而且它周围的环境还挺复杂的,一边靠着已经盖好的大楼,那大楼里还有人住着呢,可不能把人家的楼给弄歪了;另一边挨着一条马路,马路上车来车往的,要是基坑出问题把马路弄塌了,那交通就乱套了。
三、支护方案的选择,就像挑衣服一样难。
在选择支护方案的时候,那可真是费了不少脑筋。
就跟挑衣服一样,得考虑好多因素。
首先想到的是土钉墙支护,这就像给基坑穿上一件带刺的铠甲,土钉扎进土里,把土固定住。
但是呢,这个基坑太深了,单纯土钉墙有点hold不住。
后来又看了看排桩支护,排桩就像一群坚强的士兵站成一排,守护着基坑。
不过排桩支护成本有点高,而且施工起来也比较麻烦。
最后呢,综合考虑了各种情况,决定采用复合支护的方式,就是把土钉墙和排桩结合起来。
就像给基坑穿了一套又便宜又结实的防护服,土钉墙在上面先初步固定住土,排桩在关键的地方再加强一下,这样就又安全又经济啦。
四、具体设计是怎么搞的呢?# (一)排桩的设计。
排桩的桩径我们设计成了[X]米,就像一个个粗壮的柱子。
桩间距呢,是[X]米,这样既保证了支撑的强度,又不会太浪费材料。
这些桩要打到多深呢?经过计算,得打到[X]米深的地方,就像把根深深扎进土里一样,这样才能稳稳地站住。
# (二)土钉墙的设计。
深基坑支护设计浅探

深基坑支护设计浅探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许多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开始在城市中出现,从而对基础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这些工程中,深基坑是常见的一种,它们可以用于各种用途,例如建筑物基础挖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
深基坑的建设不仅需要准确的设计和施工,而且需要一系列的支护措施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对深基坑支护设计进行浅探,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措施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深基坑支护设计的意义深基坑的支护设计是保证基坑周围和下方安全施工的关键因素。
由于深基坑的深度越来越大,周围的土体及地下水的压力也会增加,使其稳定性受到严重威胁,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会对施工和周围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因此,深基坑支护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基坑的施工和周围建筑物、路基等的稳定和完整性。
二、深基坑支护设计的方法工程师在深基坑支护设计时通常会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 压力平衡法压力平衡法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在坑外建立一定的支护体系,以达到对基坑周围土体及地下水的平衡控制,从而防止基坑的坍塌和变形。
在该方法中,通常采用特殊的支撑结构和加固设施来支持和固定土体和地下水。
例如,钢支架、截面较大的混凝土墙或土钉等,这些东西可以承受周围土体压力的负荷,使其不会产生破坏。
2. 挂网法挂网法是另一种支撑深基坑的常用方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挂网和钢索构建的网壳结构来支承周围土体的压力,从而控制地下水,防止地基下沉和塌陷。
其中,钢索框架采用高强度的材料,以达到防止水土流动和抵抗挤压的效果。
三、深基坑支护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在深基坑支护设计中,应注意以下重要事项:1. 土体和地下水的特性在深基坑支护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周围土体和地下水的特性,如土壤类型、土层结构、水位、水文地质条件等,以便正确估计所需的支护措施。
2. 测试和监测在深基坑支护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各种测试和监测,例如土壤液压、土体应力、地下水位、变形等,以及监测成本、质量和时间进度等指标。
深基坑的支护方案

深基坑的支护方案引言深基坑作为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的重要工程,常常面临土壤力学性质复杂、承载能力差、难以施工等问题。
为了保证基坑的稳定和安全,需要采取合理的支护方案。
本文将介绍深基坑的支护方案设计原理、常用支护结构及其特点。
1. 支护方案设计原理深基坑的支护方案设计应依据以下原理进行:1.1 土体力学原理在确定支护方案时,需要对土体的力学性质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和评估,包括土壤的抗剪强度、变形特性以及压缩特性等。
根据土体力学原理,选择适当的支护结构和支护材料,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1.2 围护结构原理基坑的围护结构应能承受来自土体和水的各种力作用,并达到对土体和地下水的有效限制和控制。
围护结构原理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土壤的含水量、坡度、抗剪刚度等。
1.3 施工原理基坑的支护方案设计应符合施工工艺和可操作性要求。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施工条件、施工方法、支护结构的安装和拆除等。
设计方案应便于施工操作并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 常用支护结构与特点常用的深基坑支护结构主要包括土木支护、地下连续墙、土钉墙、悬挑板桩等。
2.1 土木支护土木支护是一种传统且常用的基坑支护形式。
它通过对地下土体的削减或挖掘,以及对基坑边缘围护结构的设置来实现基坑的支撑和稳定。
土木支护的特点是施工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一些较小的基坑。
2.2 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是通过在地下挖掘基坑的同时,在坑底部和两侧设置连续墙结构,并使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进行固结。
地下连续墙具有承载力强、可靠性高和施工周期短的特点,适用于较大深度的基坑。
2.3 土钉墙土钉墙是指在基坑边缘设置钢筋混凝土墙体,并通过土钉将墙体与土体连接成一体。
土钉墙具有施工速度快、适用范围广和成本较低的特点,是常见的基坑支护结构。
2.4 悬挑板桩悬挑板桩是通过在基坑边缘设置钢板桩,并使用混凝土进行投注,形成固结桩墙。
悬挑板桩具有承载力大、施工简单和工期短的特点,适用于较深的基坑。
3. 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取和优化在选择和优化深基坑的支护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3.1 土壤稳定性根据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支护结构和材料,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浅谈深基坑支护设计

【 参考文献 】
[] 1陈忠汉 , 黄书秩等. 深基坑工程[] M. : 北京 机械工业 出版社 ,03 20 [] 2王政华. 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 某 M. 山西建筑 ,09 7. 20( ) 2
3深基坑支护设计 中若干技术难点分析 .
37 4
一
2深 基 坑 支 护 的 设计 思路 .
对于一个深基 坑支护结构 的设计 . 要根 据拟建工程水文地 质条 件 、 计经验及技 术条件 , 合考虑 国家的经济及 法律规定 、 设 综 工期 要 去、 造价要求等来选择最佳设计方 案。设计首先应是概 念设 计 . 点 重 在于 可行性方案 的筛选与优化 . 对支护 结构方案 的选择 和优化可 按 以下 步骤进行 : 对于深 基坑不 是特 别大 时 . 首先 考虑悬 臂式 支 ① 应 护结构 , 该结构 主要利用基坑 地面 以下 土体提供 的土压力 来维持 支 护体 系平 衡 , 主要 结构形式 为桩排支护结 构和地下 连续墙 两类 但 深基坑 的设计时 , 一般不考虑 悬臂式板桩 支挡 。如 果考虑 采用也 应 当对悬 臂 式支护 结构增 加 内支撑 的方法 .使 之形 成 混合 式支护 结 构, 支撑 形式常采用锚杆拉 接或内支撑形式 。 其它形式 的方 案 . ② 如 钢板 桩 、 钉 、 杆 、 圈 、 土 锚 拱 网状树根桩 加 固、 逆作 法等 的选择 . 计 设 人员应 根据工程 的具体情况 , 通过综合 分析 比较 的方法来 确定支 护
4结 语 .
由于基坑设计 与水 文地质 、 工程地质条 件密切相关 . 基土参数 地 的试验方法、 取值 、 地下水 的影响往往是确定支 护结构设计的因素 . 设 计人员首先应该 当根据 水工地质勘察 的结果 和 自身 的岩土 工程设计 经验 , 合设计难点和要点以及对工期 、 价等要 求 , 综 造 来确定基坑支护 设计 方案。
深基坑工程中的支护结构设计

深基坑工程中的支护结构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在建筑施工和地下线路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深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设计是其成功实施的关键。
本文将从基坑支护的目的、常用的支护方法以及支护结构设计的要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为了防止基坑土体塌方,保护周边环境的安全,支护结构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支护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承担外部荷载,保持基坑的稳定,以及防止土体的塌方。
因此,在设计支护结构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
同时,根据基坑的深度、土体的性质以及地下水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法和结构。
常见的支护方法包括悬臂墙、桩壁、桩-板结构等。
其中,悬臂墙是一种较为简单常用的支护结构。
它由连续几节的悬臂墙板和地下连续墙组成,能够有效地支持基坑的土体,防止土体的滑动和塌方。
悬臂墙的设计需要考虑土体的侧向土压力以及悬挑段的弯矩等参数,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另一种常用的支护方法是桩壁,它是由垂直设置的桩和连接桩之间的连续板组成。
桩壁的设计需要根据土体的透水性、抗压强度等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以确定合适的桩间距和桩的直径。
此外,桩壁的支护效果还与桩的材料和应力分布等因素有关,需要综合考虑。
桩-板结构是将桩与连续板相结合的支护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土体的变形。
通过合理设计桩的间距和尺寸,以及桩与连续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达到支护结构的稳定和安全的目的。
在桩-板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土体和结构的相互作用,精确地计算土体的应力和变形。
除了以上的支护方法之外,还可以采用辅助的支护措施,如地锚、预应力锚杆等。
地锚是通过在土体中埋设锚杆,并施加预紧力来增加土体的抗拉强度和稳定性。
预应力锚杆则通过预先施加拉应力来增强土体的抗拉强度。
这些辅助的支护措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
在深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施工工艺和监测体系的设计。
施工工艺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而监测体系则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分析

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地下车库、地下工程等需要进行深基坑的开挖,而深基坑支护设计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设计分析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着基坑的稳定性和工程的安全。
下面将就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分析进行详细介绍。
1. 深基坑支护设计的重要性深基坑支护设计是指在进行深基坑开挖时所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目的是确保基坑周边土体和周边建筑物的稳定,防止坍塌和滑移等灾害发生。
在进行深基坑支护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地质环境、土层性质、地下水情况以及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等因素,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和材料,确保基坑的安全稳定。
在进行深基坑支护设计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过程,包括地质勘察、土质分析、地下水情况分析、基坑开挖过程的力学分析等。
具体分析步骤如下:(1)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深基坑支护设计的第一步,通过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周边地质情况、地下水情况、土体性质等信息,为后续的支护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2)土质分析:深基坑支护设计需要对土体进行详细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包括土壤类型、密度、含水量、压缩特性等,以便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和材料。
(3)地下水情况分析:地下水是深基坑开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地下水的渗流对基坑周边土体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下水情况分析,确定地下水的水位、渗流方向和流量等信息。
(4)基坑开挖过程的力学分析:在进行深基坑支护设计时,需要对基坑开挖的力学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开挖过程中土体变形、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等情况的分析,确保支护结构能够满足力学稳定的要求。
根据地质环境、土体性质、地下水情况和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等因素,深基坑支护设计可以采取不同的支护方式,常见的支护方式包括土方支护、钢支撑、深井支护、桩柱支护等。
在选择支护方式时,需要充分考虑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以及施工的方便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浅谈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3篇

浅谈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3篇浅谈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近年来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它是指在建造深度较大的基坑时,为了保证其结构的安全和稳定,在基坑边缘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避免基坑壁面倒塌和地面沉降等情况的发生。
本文将从深基坑的施工过程、深基坑支护的原理、支护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细节等方面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浅谈。
一、深基坑施工过程深基坑施工过程从初期地质勘测、土方开挖到基坑支撑、建筑、景观和扫尾四个阶段。
初期地质勘测阶段,应明确基坑开挖深度,地质环境,地下水位等信息,确定相应的支护方案。
土方开挖阶段,为了保障深坑安全,应根据支护方案开挖深度,逐层逐步开挖,定量爆破等。
基坑支撑阶段,应根据各种因素,如基坑深度、地下水位、地类环境、基岩强度、支护材料等,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和材料。
建筑景观阶段考虑到建筑的美观和基坑围护体的安全及经济,应选择合适的细节方案进行施工。
扫尾阶段时,应检查和处理深基坑周边区域,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二、深基坑支护的原理基坑支护主要是通过结构支撑和土体增强两种方式来实现的。
1、结构支撑方式主要包括桩墙支撑、地锚支撑、锚杆支撑等。
桩墙支护:是利用桩壁抵抗土体外力,使墙体呈现拱形承载力的一种支撑方法。
地锚支撑:是采用地锚拉力抵抗土体外力,使墙体向外发力的一种支护方法。
锚杆支撑:是利用锚杆与土体作用形成锚杆力矩,使墙体向相反方向发力的一种支护方式。
2、土体增强方式主要包括喷射混凝土、地基钢板桩、梁柱增强、挤注法等。
喷射混凝土:是将高压水将混凝土喷到基坑壁面上,达到加固基坑壁面的目的。
地基钢板桩:是将钢板桩经过特殊处理后,嵌入土壤中,对土壤起到加固作用的一种方法。
梁柱增强:是将钢筋混凝土护墙做成梁柱系统加固基坑壁体的一种方法。
挤注法:是液态混凝土从喷注穴孔在基坑壁面上挤出,将混凝土喷到坑壁上的一种方法。
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与施工方案

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与施工方案
一、背景介绍
深基坑是指深度超过一定限度的开挖边坡高度的人工圆形或长方形坑。
由于基坑深度较深,地下水位较浅,周围环境复杂,因此在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基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及施工方案。
二、基坑支护设计
1. 基坑分析
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前,需要对基坑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地下水情况、周围建筑物情况等进行详细分析,以确定支护设计的基础数据。
2. 支护结构设计
根据基坑开挖的深度和周围环境情况,选择适当的支护结构,可以采用悬挑支撑、钢支撑、混凝土墙等结构形式,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土方开挖和支护施工
在进行土方开挖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支护设计方案逐步实施支护工程,包括支撑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确保基坑在开挖过程中保持稳定。
三、基坑施工方案
1. 施工前准备
在进行基坑开挖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规划,确定施工工序及施工路线,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2. 施工工序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逐步展开土方开挖、支护结构安装、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工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
3. 施工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质量检验,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
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与施工方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
支护结构、施工工序等多个因素,确保基坑在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可以为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深基坑支护设计
发表时间:2017-06-26T15:13:59.3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5期作者:夏小亮
[导读] 由于深基坑具有距离近以及规模大和面积紧凑等特点,在一定意义上能够提升建设工程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因此就需要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视。
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10670
摘要:在建设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由于深基坑具有距离近以及规模大和面积紧凑等特点,在一定意义上能够提升建设工程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因此就需要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视。
在实际的设计施工中需要有效结合深基坑施工的特点,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控制,对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加强把关,以此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深基坑;基坑支护;基坑设计
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深基坑工程也应运而生,深基坑工
程是一种较新型的岩土工程。
城市基坑工程主要是在房屋和生命线工程集中的区域,在进行基坑工程的挖掘的时候,一般是不允许在缓坡的地区,所以,进行基坑的挖掘工作是一定要进行人工的支护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深基坑工程更好的进行施工。
深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是一个综合性比较高的岩土工程。
在进行岩土工程的建设的时候,一定会涉及到土力学的强度和稳定性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深基坑工程的重点,在进行基坑的建设时一定强度和稳定性发生变化是极易导致工程出现变形的情况的,所以,在进行基坑的建设工程时一定要进行支护设计,使得工程可以顺利的进行。
1.深基坑工程特点
1.1基坑支护体系安全储备小,风险较大
基坑支护一般为临时结构,支护体系在主体施工完毕后即完成任务,相比永久结构,其安全储备较小,风险较大,加上基坑工程设计理论不完善, 施工质量不稳定,使得基坑工程风险更大。
1.2区域性强
我们都知道土是由固体、液体、气体组成的,土的性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使得岩土工程的区域性非常强,但是基坑工程具有更强的区域性,如砂土、软粘土、黄土等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的地域差异性非常大。
1.3综合性强
设计基坑工程时,需要综合考虑总体结构特点、岩土工程特点等相关知识,基坑工程涉及变形、稳定和渗流等土力学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因此基坑工程的设计需全面考虑各方面的相关因素,进而达到综合处理的目的。
1.4时空效应较强
基坑的平面形状和深度都会直接对基坑支护体系的变形特性和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因而设计基坑工程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空间效应的影响,同时由于土的蠕变性的影响,基坑工程的设计还需考虑其时间效应。
1.5基坑工程的环境效应较强
对基坑进行挖掘必然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如基坑地下水位发生变化、地基应力场变化,进而导致地基周围的土体发生形变,最终影响了周边建筑物和地基周围的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
2.深基坑支护结构类型
2.1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支护是一种简便、实惠的深基坑支护方法。
过去较多使用在一些软土地区,但是因为钢板桩的柔性相对来说比较大,如果使用过程中对锚位和支撑系统的设置不恰当,钢板桩支护容易发生较大变形。
因此可见,除非设置许多层支撑系统或多个锚位杆,否则不宜在基坑深度大于7m的软土层中使用钢板桩来作为支护系统,但是采用多层支付结构或多个锚位杆后会使得施工结束后很难拔除钢板桩,同时拔除钢板桩也会对地基周围造成很大影响。
2.2地下连续墙
它是在采用泥浆进行护壁的情况下利用分槽段的方式建筑的钢筋混泥土结构墙体,具有刚度大、防渗透性好,这种墙体在地下工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比较适用于砂土、软粘土等位于地下水水位以上的地层条件,尤其是需要将墙体插入非常深的情况,如存在深层软土于基坑地面以下。
地下连续墙不仅可以在对基坑的施工时起到挡墙围护的作用,还能拟作为主体结构的侧墙。
2.3 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
前者主要有两种布置方式,第一种为桩与桩间必须存在一定间隔距离进行布置。
第二种为桩与桩紧紧挨着、边缘相切的布置方式。
柱列式灌注桩具有非常强的刚度,能用来作为维护结构,起到挡土的作用,但是前提是这种灌注桩需在桩顶浇注大面积的钢筋混泥土帽梁以进行桩与桩之间的连接。
2.4内支撑和锚杆支护
内支撑和锚杆作为基坑围护结构墙体的支撑结构,其对地层周边变形的控制、保证基坑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较常用的内支撑结构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两种。
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是一种最近几年才慢慢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支撑结构,常在挖土深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利用模板或土摸进行现场浇灌,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具有刚度大、不易变形的特点,能够很好的防止挡墙四周地层的变形,较使用于基坑深度大、周边环境要求高的地区。
3.工程概况
3.1项目概况
中海油能源发展珠海精细化工项目场地位于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连岛大堤东北部,西南部紧邻规划路平湾四路,西北紧邻规划路石化七路,东北紧邻规划路平湾五路,而南面为远期发展用地。
市政道路网已初具规模,临近交通干道,进出便利。
3.2基坑工程概况
本次基坑支护设计范围为事故水存储池、雨水监控池,平面尺寸:80m ×90m;水池底板厚度0.6m:壁板厚度0.4m;考虑水池上浮问题,设置了平衡层,厚度1.5m。
基坑周边环境:西南紧邻规划路平湾四路,其余三侧为本项目各设备用地,均为空地。
目前,此区域已完
成强夯置换施工,强夯能级1 5000kN•m,夯孔孔径1.8m,夯孔间距4.0m,呈正方形布置,要求置换深度大于12m,周边暂无管道、建筑物等,较空旷。
3.3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基坑支护结构方案选择须综合考虑工程本身位置、周围环境、主体结构特点和造价工期等方面的因素,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节省投资。
本次基坑设计根据以下原则,采用“大面积开挖减载+分级放坡”的支护方式,采用“分级降水+集水明排 ”的地下水控制方法,采用“分块开挖,分块降水,边开挖边打垫层”的施工方法。
基坑开挖深度确定:本次基坑设计考虑在基坑周边区域进行减载处理,处理范围为基坑西、北29m,基坑东、南31 m,减载厚度2m,减载后基坑区域及周边区域地面标高为 2.5m,基坑开挖深度至-2.2m,局部-3.8m。
因此本次设计基坑开挖深度常规区域4.7 m,降板区域 6.3 m。
基坑开挖范围确定:本次设计考虑地下结构施工空间,原则按地下基础外缘外放2m作为基坑开挖的坑底边线。
开挖减载区周长为 604 m,面积22776m2,放坡开挖范围周长为455m,面积为12942m2,坑底周长365.2m,面积8310.7m2。
3.4基坑支护方法的确定:
本次基坑设计采用 “大面积开挖减载+分级放坡”的支护方式。
由于该基坑所处位置周边比较空旷,无重要建筑物,基坑采用分级放坡开挖,基坑西侧采用两级放坡,+2.5~O.0m 为第一级放坡,放坡坡 1:1.5;0.0m 预留7.85 m宽平台,平衡层施工完毕后回填至O.O m 标高,与此平台连接,作为主体施工时泵车施工道路;0.O~-2.2m 为第二级放坡,放坡坡率1:l。
基坑北侧从+2 5 ~-2.2 m放坡,考虑到周围场地限制,不设置平台;基坑东侧和南侧采用两级放坡,+2.5~0.0m为第一级放坡,放坡坡率 1:1.5,-0.7m预留5 m宽平台,平衡层施工完毕后回填至0.0m 标高,与此平台连接,作为主体施工时泵车施工道路;二级放坡常规区域为 0.0~-2.2m,放坡坡率 1:1.5,降板区区域为0.0~3.8 m。
按 l:1.5坡率放坡。
结束语:综上所述,深基坑支护的顺利进行是离不开设计和施工的有效配合,在施工中需要按照设计进行,并且在实际的操作当中还需要和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加强对设计内容的完善,以此使其能够达到最优。
参考文献:
[1]吴鹏.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O9期
[2]朱友欣,于景峰.浅析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监理工作[J].建设监理,2010,(12):68—70,73.
[3]黄荣华.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监理要点[J].建筑,201l,(5):56—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