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诸侯国年表
周朝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到公元前256年

周朝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到公元前256年,共30代37王西周详细介绍西周疆域图(西周的都城和历史)、西周朝皇帝谱西周(前1027年?—前771年)是我国继夏商之后的第三个王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
周的先祖起源于黄帝族,在夏朝时,周族首领弃为“后稷”,负责管理农事,故而,周族是一个善于农业耕作的部落,这大大促进了周的经济发展。
至周文王时,周已发展成为一个可与殷商抗衡的大诸侯国。
文王是周朝历史上卓有政绩的统治者之一。
他在位期间,在军师姜尚的辅佐下,开始了“翦商”的准备,先后灭耆、邗、崇等国,又迁都于丰(今西安市西南),于是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
在迁都后的第二年,文王卒,其子姬发继承王位,即赫赫有名的周武王,继续周朝的灭商行动。
武王九年,周于孟津大会诸侯,并与诸侯结下同盟,共同讨伐商纣。
此后,武王又打败商军于牧野,攻占商都朝歌,结束了商朝的统治。
武王死后,其子诵即位,是为成王;因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权。
在他的统治下,周消灭了各个叛乱势力,东迁国都于“雒邑”,加强了对东方诸部的统治。
分封周室亲戚及有功大臣为诸侯。
建立“周刑”稳定了社会秩序。
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治理,西周王朝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开始走向繁荣。
西周自成王,经康王、昭王、至穆王,是向外扩张的时期。
成王时代周公旦平定了东方的小诸侯国,而康王、昭王、穆王等人也都使周王朝的疆域和人口有所扩大,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达到了周朝的鼎盛时期。
昭王后期,周王朝又开始了南征。
十九年,昭王亲率大军伐楚,但却因不得民心而失败了,昭王也死于南方。
厉王是周朝的第十代统治者,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他在位期间,对人民大肆压迫,却又禁止人们议论国事,致使人民怨声载道。
最后,愤怒的人民冲入王宫,赶走了厉王,结束了厉王的残暴统治。
至此,周王朝开始走向衰落。
厉王逃走后,诸侯推举共伯和摄理王事,这一年被称为共和元年(司马迁著《十二诸侯年表》就从这一年开始,自此中国才有了准确的纪年)。
春秋战国主要诸侯国世系表

春秋战国主要诸侯国世系表春秋(约公元前770-前476)鲁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孝公/姬称 28 公元前796 乙巳年惠公/姬弗涅 46 公元前768 癸酉年隐公/姬息姑 11 公元前722 己未年桓公/姬允 18 公元前711 庚午年庄公/姬同 32 公元前693 戊子年泯公/姬启 02 公元前661 庚申年釐公/姬申 33 公元前659 壬戌年文公/姬兴 18 公元前626 乙未年宣公/姬馁 18 公元前608 癸丑年成公/姬黑肱18 公元前590 辛未年襄公/姬午 31 公元前572 己丑年昭公/姬稠 32 公元前541 庚申年定公/姬宋 15 公元前509 壬辰年哀公/姬将19 公元前494 丁未年齐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庄公/姜赎 64 公元前794 丁未年僖公/姜禄父 33 公元前730 辛亥年襄公/姜诸儿 12 公元前697 甲申年桓公/姜小白 43 公元前685 丙申年孝公/姜昭 10 公元前642 己卯年昭公/姜潘 20 公元前632 己丑年懿公/姜商人 04 公元前612 己酉年惠公/姜元 10 公元前608 癸丑年顷公/姜无野 17 公元前598 癸亥年灵公/姜环 28 公元前581 庚辰年庄公/姜光 06 公元前553 戊申年景公/姜杵臼 58 公元前547 甲寅年晏儒子/姜茶 01 公元前489 壬子年悼公/姜阳生 04 公元前488 癸丑年简公/姜任04 公元前484 丁巳年平公/姜骜 05 公元前480 辛酉年晋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文侯/姬仇 35 公元前780 辛酉年昭侯/姬伯 06 公元前745 丙申年孝侯/姬平 16 公元前739 壬寅年鄂侯/姬卻 06 公元前723 戊午年哀侯/姬光 08 公元前717 甲子年姬小子 03 公元前709 壬申年姬泯 28 公元前706 乙亥年武公/姬称 02 公元前678 癸卯年献公/姬诡诸 26 公元前676 乙巳年惠公/姬夷吾 14 公元前650 辛未年文公/姬重耳09 公元前636 乙酉年襄公/姬欢 07 公元前627 甲午年灵公/姬夷皋 14 公元前620 辛丑年成公/姬黑臀 07 公元前606 乙卯年景公/姬据 19 公元前599 壬戌年厉公/姬寿曼 08 公元前580 辛巳年悼公/姬周 15 公元前572 己丑年平公/姬彪 26 公元前557 甲辰年昭公/姬夷 06 公元前531 庚午年顷公/姬弃疾 14 公元前525 丙子年定公/姬午 36 公元前511 庚寅年秦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襄公 12 公元前777 甲子年文公 50 公元前765 丙子年宁公 12 公元前715 丙寅年出公 06 公元前703 戊寅年武公 20 公元前697 甲申年德公 02 公元前677 甲辰年宣公 12 公元前675 丙午年成公 04 公元前663 戊午年穆公 39 公元前659 壬戌年康公 12 公元前620 辛丑年共公 05 公元前608 癸丑年桓公 27 公元前603 戊午年景公 40 公元前576 乙酉年哀公 36 公元前536 乙丑年惠公 10 公元前500 辛丑年悼公 14 公元前490 辛亥年厉共公 01 公元前476 乙丑年楚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熊若敖 27 公元前790 辛亥年熊霄敖 06 公元前763 戊寅年熊蚡冒 17 公元前757 甲申年武王/熊通 51 公元前740 辛丑年文王/熊赀 13 公元前689 壬辰年熊诸敖囏 05 公元前676 乙巳年成王/熊恽 46 公元前671 庚戌年穆王/熊商臣 12 公元前625 丙申年庄王/熊侣 23 公元前613 戊申年共王/熊审 31 公元前590 辛未年康王/熊招 15 公元前559 壬寅年熊郏敖 04 公元前544 丁巳年灵王/熊围 12 公元前540 辛酉年平王/熊居 13 公元前528 癸酉年昭王/熊珍 27 公元前515 丙戌年惠王/熊章 13 公元前488 癸丑年宋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戴公 34 公元前799 壬寅年武公/子司空 18 公元前765 丙子年宣公/子力 19 公元前747 甲午年穆公/子和 09 公元前728 癸丑年殇公/子与夷 09 公元前719 壬戌年子冯 19 公元前710 辛未年湣公/子捷 10 公元前691 庚寅年桓公/子御说31 公元前681 庚子年襄公/子兹父 14 公元前650 辛未年成公/子王臣 17 公元前636 乙酉年昭公/子杵臼 09 公元前619 壬寅年文公/子鲍 22 公元前610 辛亥年共公/子瑕 13 公元前588 癸酉年平公/子成 44 公元前675 丙戌年元公/子佐 15 公元前531 庚午年景公/子头曼 41 公元前516 乙酉年战国(约公元前475-前221)秦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厉共公 34 公元前476 乙丑年躁公 14 公元前442 己亥年怀公 04 公元前428 癸丑年灵公 10 公元前424 丁巳年简公/赢悼子 15 公元前414 丁卯年惠公 13 公元前399 壬午年出子 02 公元前386 乙未年献公 23 公元前384 丁酉年孝公/赢渠梁 24 公元前361 庚申年商鞅变法收复河西惠文王/赢驷 27 公元前337 甲申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得楚地汉中,秦国的关中、汉中、巴蜀连成一片,秦国对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
先秦诸侯国时间表

先秦诸侯国时间表先秦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期间五百余年,这时期的诸侯国分布在中国的主要地区,他们支配着中原各个角落。
以下是先秦诸侯国时间表:1.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 - 公元前770年)西周时期是先秦诸侯国的前期,周王朝统治下的部分国家独立性比较强,不受太大干涉。
其中有:- 齐国:公元前1046年 - 公元前221年,首都为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 楚国:公元前1030年 - 公元前278年,首都为郢城(今湖北省江陵县城);- 燕国:公元前1046年 - 公元前226年,首都为蓟城(今北京市);- 周(东周):公元前770年 - 公元前256年,首都为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2.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 - 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是先秦诸侯国的黄金时期,数百家大小国家互相争夺霸权。
其中有:- 鲁国:公元前770年 - 公元前221年,首都为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 齐国:公元前770年 - 公元前221年,首都为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 晋国:公元前685年- 公元前376年,首都为蒲(今山西省忻州市);- 楚国:公元前1030年 - 公元前278年,首都为郢城(今湖北省江陵县城);- 魏国:公元前424年 - 公元前225年,首都为大梁(今河南省洛阳市);- 卫国:公元前1046年 - 公元前256年,首都为郓(今山东省郓城县);- 越国:公元前越5年 - 公元前334年,首都为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
3.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是先秦诸侯国的后期,数个大国相互纷争,这时期的分裂和混乱,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其中有:- 秦国: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首都为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 楚国:公元前1030年 - 公元前278年,首都为郢城(今湖北省江陵县城);- 魏国:公元前424年 - 公元前225年,首都为大梁(今河南省洛阳市);- 齐国:公元前476年 - 公元前221年,首都为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 晋国:公元前685年- 公元前376年,首都为蒲(今山西省忻州市);- 燕国:公元前1046年 - 公元前226年,首都为蓟城(今北京市);- 越国:公元前越5年 - 公元前334年,首都为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
周朝王者、诸侯世系表

嗣君 42 324 子
怀君 30 282 子
元君 23 252 嗣君弟
卫君角 21 229 子
【周】卫国君主世系表
卫国,中国周朝诸侯国,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后裔(姬封)。卫武公时一度强盛,为诸侯首领之一,进入东周时期后由于内乱频仍而衰弱,前661年被狄人残破,依赖齐桓公的援助方才得以继续存在,从此沦为小国。前343年,魏废姬姓卫君改立子南氏为卫君。前252年,魏杀怀君改立女婿为卫君,卫国沦为魏国的附庸国。秦国立姬姓后代为卫君,作为附庸国,后灭魏立的卫国。公元前209年,秦(秦二世)废卫君姬角,卫国灭亡。卫国是周诸侯国中最后一个被秦灭亡的国家。
前556年:【卫】伐曹。
前547年:【卫】孙林父与甯喜不和,殇公与甯喜合谋攻孙林父,孙林父奔晋求助,晋诱杀殇公,送献公归国复位。
前546年:【卫】诛甯喜。
前544年:【卫】吴季札使卫。献公卒,子襄公恶继位。
前535年:【卫】襄公卒,子灵公元继位。
前530年:【卫】朝晋。
前506年:【卫】灵公与蔡昭侯会于邵陵,争长位。
戴公申 1 660 宣公孙、昭伯顽子
文公毁 25 659 弟
成公郑 35 634 子
穆公遬 11 599 子
定公臧 12 588 子
献公珩 18 576 子
殇公秋 12 558 穆公子
献公珩 3 546 复为齐立
襄公恶 9 543 子
灵公元 42 534 子
出公辄 12 492 灵公孙、庄公子
卫顷侯 石腊
┃ ┃
卫厘侯 石厚
┏┻━━━┓ ┃
卫武公 共伯 石骀仲
┣━━━━━┳━━━━━━━━━┓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130多个)大全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130多个)大全我之前曾经发布过自己制作的一个《周代诸侯国分封简表》,(如下截取的局部图),这个因为是图表,当然是去繁就简,很多内容能省则省,今天分享一个网络资源,算是对周代诸侯国注释比较详细的了,(虽然我归纳的比这个全多了),但这个可以作为我图表的一个补充说明。
资源网上搜集的,很多来源也是转载的,原文作者已不可考,在此对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和热心分享表示感谢。
以下是作者原文,有部分秦国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传说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封在秦。
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
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
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
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
在春秋时代它是一个比较不显眼的国家。
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
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
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
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
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
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
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齐国夏商时期,淄博地区先后出现了夏商王朝的属国爽鸠、季、适伯陵、薄姑等古国。
西周建立后,功臣姜尚被封为齐侯,都营丘,建齐国。
淄博由此成为齐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经西周、春秋、战国,长达800余年。
前221年灭于秦国。
晋国晋国,周代诸侯国名,原名唐。
在今山西省南部。
到前403年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晋国被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家。
晋国国都为唐(今山西翼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
西周初,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
东周分封诸侯国明细表

今河南中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375年
宋国
今河南东部、山东西南部
公元前1039年
公元前286年
卫国
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209年
陈国
今河南东部、安徽西北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478年
蔡国
今河南东南部、安徽西北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447年
曹国
今山东西部、河南东北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487年
许国
今河南中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375年
莒国
今山东东南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431年
纪国
今山东东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690年
邾国
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261年
薛国
今山东西南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323年
滕国
今山东西南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414年
杞国
今河南东部、山东西南部
公元前643年
东周分封诸侯国明细表
诸侯国名称
地理位置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齐国
今山东北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221年
鲁国
今山东南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256年
晋国
今山西南部
公元前1033年
公元前403年
燕国
今北京、河北北部
公元前1044年
公元前222年
楚国
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公元前1042年
公元前223年
公元前1046年
周代部分主要诸侯国君主列表

周代部分主要诸侯国君主列表一、秦国 w] =q>p秦国最后取代周天子统一华夏,故而名列第一。
Q秦国君主为赢姓,据传是颛顼之后。
周初封建之时受封伯爵,都咸阳。
::eYd23秦国君主世系:1 秦赢—2 秦侯—3 秦公伯—4 秦仲—5 庄公—6 襄公—7 文公—8 宁公—9 出子—10 武公—11 德公—12 宣公—13 成公—14 穆公—15 康公—16 共公—17 桓公—18 景公—19 哀公—20 惠公—21 悼公—22 厉公共—23 躁公—24 怀公—25 灵公—26 简公—27 惠公—28 出子—29 献公—30 孝公—31 惠王—32 武王—33 昭襄王—34 孝文王—35 庄襄王异人—36 始皇帝政—37 二世皇帝胡亥—38 三世秦王子婴 3sy|pagvl3NQQ%t二、齐国 %=GF齐国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故而名列第二。
QqU>V0y"w(齐国君主为姜姓,是周朝开国功臣姜尚(子牙)的后代。
周初封建之时受封侯爵,都营丘。
@fz!]/齐国君主世系:1 太公望吕尚—2 丁公吕岌—3 乙公得—4 癸公慈母—5 哀公不辰—6 胡公静—7 献公山—8 武公寿—9 厉公无忌—10文公赤—11 成公脱—12 庄公购—13 厘公禄—14 襄公诸儿—15 君无知—16 桓公小白—17 君无诡—18孝公昭—19 昭公潘—20 君舍—21懿公商人—22 惠公元—23 顷公无野—24灵公环—25 庄公光—26 景公杵臼—27 晏孺子荼—28 悼公阳生—29 简公壬—30 平公骜—31 宣公积—32 康公贷 ZI>')T<@j"MR{JMo=r附:田氏齐国 U1!#TD)@田敬仲完据传为陈厉公之后,田氏代齐后都临淄。
GL<u#[田氏齐国国君世系(含田氏为姜齐卿大夫时世系):敬仲完—稚孟夷—泯孟庄—文子须无—桓子无宇—武子开—厘子乞—成子常—襄子盘—庄子白—1 太公和—2 桓公武—3 威王因齐—4 宣王辟疆—5 泯王地—6 襄王法章—7 王建 ]#*S. r]xq<3*Bcw三、晋国 $wBF'|eU晋国文公取代齐国成为霸主,故而名列第三。
春秋战国各主要诸侯国历代国君

春秋战国周及各主要诸侯国年表周历代天子年表西周周武王发前1046年—前1043年4周成王诵前1042年—前1021年22周康王钊前1020年—前996年25周昭王瑕前995年—前977年19周穆王满前976年—前922年55周共王繄扈前922年—前900年23周懿王囏前899年—前892年8周孝王辟方前891年—前886年 6周夷王燮前885年—前878年8周厉王胡前877年—前841年37(共伯和) 和前841年—前828年14周宣王静前827年—前782年46周幽王宫涅前781年—前771年11春秋时期(14位):周平王姬宜臼前770年至前720年周携王姬余臣前770年至前750年周桓王姬林前719年至前697年周庄王姬佗前696年至前682年周釐王姬胡齐前681年至前677年周惠王姬阆前676年至前652年周前废王(王子颓)姬颓前675年至前673年周襄王姬郑前651年至前619年周中废王(王子带)姬带前635年?周顷王姬壬臣前618年至前613年周匡王姬班前612年至前607年周定王姬瑜前606年至前586年周简王姬夷前585年至572年周灵王姬泄心前571年至前545年周景王姬贵前544年至前521年周悼王姬猛前520年周敬王姬丐前520年至前477年周后废王(王子朝)姬朝前520年至前516年战国时期(12位):周元王姬仁前476年至前469年周贞定王姬介前468年至前441年周哀王姬去疾前441年周思王姬叔前441年周考王姬嵬前441年至前426年周威烈王姬午前425年至前402年周安王姬骄前401年至前376年周烈王姬喜前375年至前369年周显王姬扁前368年至前321年周慎靓王姬定前320年至前315年周赧王姬延前314年至前256年周顺王姬杰前255年至前249年晋国晋唐叔虞姬虞(前1042年--前) 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晋侯燮姬燮(前--前)晋武侯姬曼期(前--前)晋成侯姬服人(前--前)晋厉侯姬辐(前--前859年)晋靖侯姬宜臼(前858年--前841年) 18年晋厘侯姬司徒(前840年--前823年) 18年晋献侯姬苏(前822年--前812年) 11年晋穆侯姬甫生(前811年--前785年) 27年晋殇叔姬殇(前784年--前781年) 4年晋文侯姬仇(前780年--前746年) 35年晋昭侯姬伯(前745年--前740年) 6年晋孝侯姬平(前739年--前724年) 16年晋鄂侯姬却(前723年--前718年) 6年晋哀侯姬光(前717年--前709年) 9年晋小子侯姬小子(前708年--前705年) 4年晋缗侯姬缗(前704年--前679年) 26年曲沃桓叔姬成师(前744年--前731年) 14年曲沃庄公姬鳝(前730年--前716年) 15年曲沃武公(晋武公) 姬称(前715年--前677年) 39年晋献公姬诡诸(前676年--前651年) 26年有五子:申生重耳夷吾奚齐卓子658年假道伐虢晋惠公姬夷吾(前650年--前637年) 14年晋怀公姬圉(前637年--前637年) 1年晋文公姬重耳(前636年--前628年) 9年春秋霸主之中原霸主晋襄公姬欢(前627年--前621年) 7年名欢,晋文公之子,为秦穆公之女文嬴(原称怀嬴)所生晋灵公姬夷皋(前620年--前607年) 14年襄公之子,赵氏孤儿昏君无子晋成公姬黑肩(前606年--前600年) 7年文公的小儿子晋景公姬据(前599年--前581年) 19年594年灭赤狄成公之子晋厉公姬寿曼(前580年--前573年) 8年Array晋悼公姬周(前572年--前558年) 15年晋平公姬彪(前557年--前532年) 26年晋昭公姬夷(前531年--前526年) 6年晋顷公姬弃疾(前525年--前512年) 14年晋定公姬午(前511年--前475年) 37年晋出公姬鉴(前474年--前452年) 23年晋哀公姬骄(前451年--前434年) 18年晋幽公姬柳(前433年--前416年) 18年晋烈成公姬止(前415年--前389年) 27年晋孝公姬倾(前388年--前357年) 32年晋静公姬俱(前356年--前349年) 8年齐国姜齐齐太公姜尚,字子牙前年—前1000年在位年齐丁公姜伋(及)前999年—前年在位年齐乙公姜得前年—前年在位年齐癸公姜慈母前年—前年在位年齐哀公姜不辰(不臣)前年—前863年在位年齐胡公姜静前862年—前860年在位3年齐献公姜山前859年—前851年在位9年齐武公姜寿前850年—前825年在位26年齐厉公姜无忌前824年—前816年在位9年齐文公姜赤前815年—前804年在位12年齐成公姜脱(说)前803年—前795年在位9年齐前庄公姜购前794年—前731年在位64年齐厘公姜禄前730年—前698年在位33年齐襄公姜诸儿前697年—前686年在位12年齐前废公姜无知(公孙无知)前686年在位2月齐桓公姜小白前685年—前643年在位43年齐中废公姜无诡前643年在位3月齐孝公姜昭前642年—前633年在位10年齐昭公姜潘前632年—前613年在位20年齐后废公姜舍前613年在位5月齐懿公姜商人前612年—前609年在位4年齐惠公姜元前608年—前599年在位10年齐顷公姜无野前598年—前582年在位28年齐灵公姜环前581年—前554年在位6年齐后庄公姜光前553年—前548年在位6年齐景公姜杵臼前547年—前490年在位58年(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隐藏]1 东周国2 西周国4 荣国5 单国6 甘国7 尹国8 周国(周公)9 苏国10 巩国11 成国12 原国13 西虢国14 召国15 毛国16 齐国16.1 姜齐16.2 田齐17 晋国18 楚国19 秦国20 吴国21 越国22 鲁国23 郑国24 宋国25 卫国26 许国27 陈国28 蔡国29 燕国30 曹国31 纪国32 邾国33 莒国34 滕国35 薛国36 郳国(小邾国)37 郕国38 胡国39 杞国40 戴国41 蓼国42 西虢国43 贾国44 邓国46 赖国47 徐国47.1 受封之前的世系47.2 受封之后47.3 灭国之后48 邢国49 蜀国50 赵国50.1 赵氏领袖50.2 赵国君主51 魏国51.1 魏氏领袖51.2 魏国君主52 韩国52.1 韩氏领袖52.2 韩国君主53 中山国54 息国55 参见[编辑] 齐国[编辑] 秦国约前900年西周孝王封嬴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始建秦国秦非子秦公伯秦仲秦庄公前821年-前778年在位44年秦襄公前777年-前766年在位12年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年在位50年秦静公秦宪公前715年-前704年在位12年秦出子前703年-前698年在位6年秦武公前697年-前678年在位20年秦德公前677年-前676年在位2年秦宣公前675年-前664年在位12年秦成公前663年-前660年在位4年秦穆公前659年-前621年在位39年秦康公前620年-前609年在位12年秦共公前608年-前604年在位5年秦桓公前603年-前577年在位27年秦景公前576年-前537年在位40年秦哀公前536年-前501年在位36年秦夷公秦惠公前500年-前491年在位10年秦悼公前490年-前477年在位14年秦厉共公前476年-前443年在位34年秦躁公前442年-前429年在位14年秦怀公前428年-前425年在位4年秦灵公前424年-前415年在位10年秦简公前414年-前400年在位15年秦惠公前399年-前387年在位13年秦出公前386年-前385年在位2年秦献公前384年-前362年在位23年秦孝公前361年-前338年在位24年秦惠文王前337年-前311年在位27年秦武王前310年-前307年在位4年秦昭襄王前306年-前251年在位56年秦孝文王前250年-前250年在位1年秦庄襄王前249年-前247年在位3年秦始皇帝前246年-前222年前221年嬴政统一全国,国号仍用秦,自称始皇帝。
[编辑] 吴国吴泰伯吴仲雍吴季简吴叔达吴周章吴熊遂吴柯相吴强鸠夷吴余桥疑吾吴柯卢吴周繇吴屈羽吴夷吾吴禽处吴转吴颇高吴句卑吴去齐?─前586年[编辑] 曹国曹叔振铎姬振铎曹太伯姬脾曹仲君姬平曹宫伯姬侯曹孝伯姬云曹夷伯姬喜前865年-前835年在位30年曹幽伯姬强前835年-前826年在位9年曹戴伯姬苏前826年-前796年在位30年曹惠伯姬兕前796年-前760年在位36年曹废伯姬石甫前760年在位1年曹穆公姬武前760年-前757年在位3年曹桓公姬终生前757年-前702年在位55年曹庄公姬夕姑前702年-前671年在位31年曹厘公姬夷前671年-前662年在位9年曹昭公姬班前662年-前653年在位9年曹共公姬襄前653年-前618年在位35年曹文公姬寿前618年-前595年在位23年曹宣公姬强前595年-前578年在位17年曹成公姬负刍前578年-前555年在位23年曹武公姬胜前555年-前528年在位27年曹平公姬须前528年-前524年在位4年曹悼公姬午前524年-前515年在位9年曹声公姬野前515年-前510年在位5年曹隐公姬通前510年-前506年在位4年曹靖公姬露前506年-前502年在位4年曹废公姬伯阳前502年-前487年在位15年[编辑] 纪国纪了公纪归公纪丁公纪元公姜烘姜寇父姜(上穴下纹)父姜貉子姜华父注:己兹舆期和莒兹丕公间中历11世。
薛伯(?─前663年)薛献公任谷(?─前511年)薛襄公任定(前510年─前498年)13年薛公比(前497年)被杀1年薛惠公任夷(前496─前485年)12年[编辑] 郕国姬武前1046年-?成代伯姬元姬药姬黑肩成应伯姬桥姬替(未即位)姬得内(未即位)成简伯姬了成渊伯姬可?-前579年姬痕(未即位)成肃伯姬珐前578年-前535年成出伯姬过前535年成简伯姬甲前535年-前502年成毅桓伯姬参前501年-?成定安公姬乙姬痕河姬法(未即位)姬名姬得(未即位)成文公姬山(在位42年)成武公姬过姬鱼?-前408年(国亡)注意:此列表只列出了周朝时期杞国君主,商代时期君主世系已经失考。
[编辑] 蓼国叔安明闰晖结渊光颖玦试重垫珊卿谭介祥潜华瑞昌澄荣盛辟高毕展宣云褥平稳恒伯高诚衰注:蓼国君主的姓氏历来有偃姓、姬姓、已姓三种说法,这里只列出名,没有列出姓。
[编辑] 贾国贾共公姬公明贾宣公姬梁贾相公姬笔姬蕹姬唤姬萋姬伯车贾惠伯姬兕姬无纪贾辰公姬僵姬公丘[编辑] 邓国子曼子晁子征子庆子桓子昆,由于商王无道,择周而事子噶吉子曰洛子煦和子杞子朗喜子怡子沛子璧子淳子衡子略子宣(又名吾离)子尚子粹邓祈候子明渊[编辑] 权国权文丁子元权横父权江父权山戊权倥父子诜权甲公(周武王封)权已公子痕词权丁公子虎甲在位89年子董(早亡,未即位)权仲癸(早亡,未即位)权少辛在位56年权安伯权满伯权风公权宣公子空帛子丑子黑肩权归公在位12年,亡国于鲁国[编辑] 徐国[编辑] 受封之前的世系颛顼苗裔孙女修(女姓)大业女华伯益名叫大费,又叫伯翳,舜赐嬴姓[编辑] 受封之后嬴若木夏后氏封之于徐嬴奄延嬴琛嬴铄嬴泓显嬴亮嬴允迪嬴绛嬴敦嬴旌嬴颐嬴睿嬴璟嬴靖嬴云嬴炎嬴萧嬴逊嬴翀嬴肈嬴关嬴兴嬴表嬴常嬴蕃嬴蕃畅嬴广嬴通嬴禐嬴绂有可能是徐驹王(名字不详,徐国强盛期)徐王嬴义楚和鲁昭公是同一时期君主徐偃王嬴诞和周穆王是同一时期君主嬴宝宗(嬴宗)嬴迈嬴修嬴牟嬴轨嬴景嬴浑嬴恕嬴衡嬴监嬴毅嬴章禹[编辑] 灭国之后嬴章禹十三世孙嬴诜,为秦庄襄王相。
[编辑] 邢国邢朋叔姬苴姬俺邢文伯姬沈姬鞍姬其姬我邢闵公邢戴公邢献公姬廖姬山(国亡于卫,晋献公复其国)姬夯姬丰共邢弓公邢井公邢昌公邢元公(国亡于晋)[编辑] 蜀国蚕丛柏灌鱼凫(...)蜀望帝杜宇蜀开明帝鳖灵蜀成帝蜀保子帝《又为蜀褒子帝》第四世蜀别帝六世蜀王[编辑] 赵国[编辑] 赵氏领袖赵成子赵衰赵宣子赵盾赵庄子赵朔赵文子赵武赵景叔赵成赵简子赵鞅42(前517年——前476年)赵襄子赵无恤51(前475年——前425年)赵桓子赵嘉1(前424年——前424年)赵献子赵浣15(前423年——前409年)[编辑] 魏国[编辑] 魏氏领袖魏武子魏犨??─?魏悼子魏□??─?魏昭子魏绛??─?魏献子魏荼(舒?)??─前509年魏简子魏取?前508年─?魏襄子魏侈??─?(又名曼多、哆)魏桓子魏驹??─前446年(又称魏宣子)[编辑] 韩国下表按《史记·六国年表》订:[编辑] 韩氏领袖韩献子韩厥韩宣子韩起韩贞子韩须韩简子韩不信韩庄子韩庚韩康子韩武子韩启章前424年-前409年在位16年[编辑] 韩国君主韩景侯韩虔前408年-前400年在位9年韩烈侯韩取前399年-前387年在位13年(又称韩武侯)韩文侯韩猷前386年-前377年在位10年韩哀侯韩屯蒙前376年-前374年在位3年韩共侯韩若山前374年-前363年在位12年(又称韩懿侯或韩庄侯)韩厘侯韩仁敬前362年-前333年在位30年(又称韩昭侯)韩威侯韩康前332年-前312年在位21年(前323年称王,即韩宣王或韩宣惠王)韩襄王韩仓前311年-前296年在位16年(又称韩襄哀王或韩悼襄王)韩厘王韩咎前295年-前273年在位23年韩桓惠王韩然前272年-前239年在位34年[1]韩王安韩安前238年-前230年在位9年(又称韩废王)[编辑] 中山国称号国君姓名在位年数在位年份中山文公(?——前415年)中山武公9 (前414年——前406年)中山桓公39 (前406年——前406年)(前478年——约前340年)中山成公12 (约前339年——前328年)中山王15 (前327年——前313年)中山王(妾子)(妾子) 14 (前312年——前299年)中山王尚尚 3 (前298年——前296年)注:中山国历代君王生卒年尚未确认,仅作参考。
[编辑] 息国注:因历史上对于息国的记载非常少,他的君主、国都和兴亡年代已不可考。
[编辑] 参见中国君主列表取自“/zh-cn/%E4%B8%AD%E5%9C%8B%E5%90%9B%E4%B8%BB%E5%88%9 7%E8%A1%A8_(%E5%91%A8%E6%9C%9D%E8%AB%B8%E4%BE%AF%E5%9C%8B)”2个分类: 中国君主列表| 周朝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