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诸侯国君列表

合集下载

西周的历代君王

西周的历代君王

西周的历代君王周朝的历代君王周的先祖起源于黄帝族,在夏朝时,周族首领是“后稷”,主要负责管理农事,因此,周族是一个善于农业耕作的群体部落,这也大大促进了周的经济发展。

到周文王时,周已发展成为一个可以与殷商抗衡的强大诸侯国。

文王也是周朝历史上政绩最优秀的统治者之一。

1、周文王姬昌,在位50年,姓姬名昌,父名季。

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释放。

他礼贤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辰辅佐,为以后灭商打下基础。

据传文王死时97岁。

周文王在位期间,在军师姜尚(姜子牙)的辅佐下,开始了讨伐商朝的准备,先后灭耆、邗、崇等国,又迁都于丰(今西安市西南),于是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

在迁都后的第二年,文王卒,其子姬发继承王位,姬发就是顶顶有名的周武王,继续着周朝的灭商行动。

周武王九年,周于孟津大会诸侯,并与诸侯结下同盟,共同讨伐商纣。

此后,武王又打败商军于牧野,攻占商都朝歌,结束了商朝的统治。

建立西周朝!西周朝(公元前1029-公元前771年),始于文王,终于幽王,西周王朝共历约二百五十七年,传十一世、十二王。

2、周武王姬发,在位5年,姬发,父姬昌。

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大败商军,纣王自焚,商亡。

武王建都于镐京。

西周王朝开国君主。

武王死时54岁。

3、周成王姬诵,在位30年,姬诵,武王子,即位时12岁。

由周公旦摄政。

之中,平定武更(纣王子)叛乱,并大封诸侯。

成王造东都洛邑。

成王死时42岁。

4、周康王姬钊,在位26年,成王子。

生卒年不详。

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周王,史称“成康盛世”。

康王时,周朝较强盛。

病死,葬于毕原。

5、周昭王姬瑕,在位2年,姬瑕,康王子。

“昭王之时,王道微缺”,周国力开始下降,昭王南巡死于楚。

6、周穆王姬满,在位55年,姬满,昭王子。

穆王时作《吕刑》,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法典。

穆王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

在《山海经》、《穆天子》等书中都留下了一段段他的传奇故事7、周共王姬繄扈,在位22年,周姓名姬繄扈,穆王子(“繄扈”,拼音:yīhù)生卒年不详,穆王死后继位。

周王朝历代帝王,姓名、年号、在位时常

周王朝历代帝王,姓名、年号、在位时常

周王朝历代帝王,姓名、年号、在位时常
长达八百年的周王朝
周王朝分东、西两周,东周又分春秋、战国。

1、西周
注: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幽王死,西周止。

(周幽王腐败无道,荒理朝政,废嫡立庶,其后更有“烽火戏诸侯”之典例,不
得人心,死后其子姬宜臼继位,迁都洛阳,其为东周。


2、东周(春秋)
注:春秋时期,诸侯国纷纷称霸,不再朝贡周天子,此为春秋五霸说。

(周威烈王为春秋末,期间“三家分晋”——韩、赵、魏三家
分并晋国,周威烈王不但制止此等不臣不礼之事,反言之为其正名,各封为诸侯,以至有了乱世战国。


《资治通鉴》也是以此事件开篇,原文——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3、东周(战国)
注:公元前256年,秦国兵发东周王城,姬延面临诸侯无援、人心涣散局面,走投无路,在西周公劝说下,亲带着家眷、图册去秦军大营投降。

秦昭襄王受降,封他为周公,命令他居住于梁城(今陕西省韩城县南),并夺去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宝器。

姬延死后,考王子揭
玄孙姬杰被立为东周君,仅仅虚享君位七年而已。

周王朝自公元前1046年始,至公元前256年终,历凡798年。

周朝诸侯国年表

周朝诸侯国年表

目录[隐藏]1 东周国2 西周国4 荣国5 单国6 甘国7 尹国8 周国(周公)9 苏国10 巩国11 成国12 原国13 西虢国14 召国15 毛国16 齐国16.1 姜齐16.2 田齐17 晋国18 楚国19 秦国20 吴国21 越国22 鲁国23 郑国24 宋国25 卫国26 许国27 陈国28 蔡国29 燕国30 曹国31 纪国32 邾国33 莒国34 滕国35 薛国36 郳国(小邾国)37 郕国38 胡国39 杞国40 戴国41 蓼国42 西虢国43 贾国44 邓国46 赖国47 徐国47.1 受封之前的世系47.2 受封之后47.3 灭国之后48 邢国49 蜀国50 赵国50.1 赵氏领袖50.2 赵国君主51 魏国51.1 魏氏领袖51.2 魏国君主52 韩国52.1 韩氏领袖52.2 韩国君主53 中山国54 息国55 参见[编辑] 齐国[编辑] 秦国约前900年西周孝王封嬴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始建秦国秦非子秦公伯秦仲秦庄公前821年-前778年在位44年秦襄公前777年-前766年在位12年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年在位50年秦静公秦宪公前715年-前704年在位12年秦出子前703年-前698年在位6年秦武公前697年-前678年在位20年秦德公前677年-前676年在位2年秦宣公前675年-前664年在位12年秦成公前663年-前660年在位4年秦穆公前659年-前621年在位39年秦康公前620年-前609年在位12年秦共公前608年-前604年在位5年秦桓公前603年-前577年在位27年秦景公前576年-前537年在位40年秦哀公前536年-前501年在位36年秦夷公秦惠公前500年-前491年在位10年秦悼公前490年-前477年在位14年秦厉共公前476年-前443年在位34年秦躁公前442年-前429年在位14年秦怀公前428年-前425年在位4年秦灵公前424年-前415年在位10年秦简公前414年-前400年在位15年秦惠公前399年-前387年在位13年秦出公前386年-前385年在位2年秦献公前384年-前362年在位23年秦孝公前361年-前338年在位24年秦惠文王前337年-前311年在位27年秦武王前310年-前307年在位4年秦昭襄王前306年-前251年在位56年秦孝文王前250年-前250年在位1年秦庄襄王前249年-前247年在位3年秦始皇帝前246年-前222年前221年嬴政统一全国,国号仍用秦,自称始皇帝。

周朝历代国君列表及在位时间

周朝历代国君列表及在位时间

周朝历代国君列表及在位时间周朝历代国君列表如下:
1. 汤姓(约公元前1046年—前1027年)
2. 商汤(约公元前1027年—前1004年)
3. 太康(约公元前1004年—前976年)
4. 太甲(约公元前976年—前922年)
5. 乙丑(约公元前922年—前901年)
6. 启桀(约公元前901年—前878年)
7. 周共和(约公元前878年—前770年)
8. 桓公(约公元前770年—前721年)
9. 宣公(约公元前721年—前679年)
11. 成公(约公元前644年—前621年)
12. 幽公(约公元前621年—前601年)
13. 穆公(约公元前601年—前585年)
14. 共和侯(约公元前585年—前543年)
15. 乾公(约公元前543年—前529年)
16. 成公(约公元前529年—前516年)
17. 启公(约公元前516年—前484年)
18. 姬昌公(约公元前484年—前471年)
19. 焦公(约公元前471年—前468年)
20. 劉恢公(约公元前468年—前422年)
22. 養老王(约公元前402年—前381年)
23. 襄公(约公元前381年—前371年)
24. 舜公(约公元前371年—前319年)
25. 周文王(约公元前319年—前256年)
26. 武王(约公元前256年—前221年)
27. 成王(约公元前221年—前210年)。

周朝的历代君主,周朝的君王都有哪些

周朝的历代君主,周朝的君王都有哪些

周朝的历代君主都有哪些周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王朝,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八百诸侯打败荒淫无道的商纣王建立周朝至公元前256年秦国东出灭亡西周,周朝共历时790年,在这790年里周朝一共有32代37人继承了王位。

具体君王顺序如下。

第一位、周文王周文王姬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

周文王是周朝实际的奠基者。

姬昌原为商朝的诸侯,被商朝封西伯。

姬昌勤于政事,广罗人才,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

如伯夷、叔齐、太颠等人,都先后归附在姬昌部下称臣。

在任期间,姬昌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的社会风气,使周国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

同时他生活勤俭,穿普通人衣服,还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周国。

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自称为姬昌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

第二位、周武王周武王姬发,是周文王姬昌的第二个儿子,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

因为周朝是在周武王姬发手中建立的,所以周朝是从周武王算起。

周武王姬发继承王位后,继续任用姜太公为军师,并且还重用其弟周公等人治理国家,周国在这些人的辅佐治理下,周国实力迅速壮大,国力日渐昌盛。

为日后讨伐纣王,灭商建周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军事基础。

同时,周武王建立商朝后大力推行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来控制着国家,这三项制度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

攻克殷商三年后(约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葬于周陵,为后世尊崇为古代明君第三位、周成王周成王姬诵是周武王的儿子,太师姜子牙的外孙,母为王后邑姜。

周成王在位22年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大部分功绩是在他的皇叔周公旦的辅佐下完成。

周成王继位之初,年纪尚幼,由皇叔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之乱。

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成周,统治中国、大封诸侯、派兵东征、制礼作乐,巩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史称“成康之治”。

第四位、周康王周康王姬钊是周朝第三位君主,周武王姬发的孙子,周成王姬诵的儿子。

周朝历代君王列表

周朝历代君王列表

周朝历代君王列表2022-09-09 发表于重庆周朝历代君王列表一、西周时期1、周武王,姬发2、周成王,姬诵3、周康王,姬钊4、周昭王,姬瑕5、周穆王,姬满6、周共王,姬繄扈7、周懿王,姬囏8、周孝王,姬辟方9、周夷王,姬燮10、周厉王,姬胡11、周宣王,姬静13、周携王,姬余臣二、东周时期14、周平王,姬宜臼15、周桓王,姬林16、周庄王,姬佗17、周釐王,姬胡齐18、周惠王,姬阆19、周废王,姬20、周襄王,姬郑21、周顷王,姬壬臣22、周匡王,姬班23、周定王,姬瑜24、周简王,姬夷25、周灵王,姬泄心27、周悼王,姬猛28、周敬王,姬匄29、周元王,姬仁30、周贞定王,姬介31、周哀王,姬去疾32、周思王,姬叔33、周考王,姬嵬34、周威烈王,姬午35、周安王,姬骄36、周烈王,姬喜37、周显王,姬扁38、周慎靓王,姬定39、周赧王,姬延40、周文公,姬41、周靖公(周惠王、周后惠王、周),姬扩展资料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

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

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以韩、赵、魏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晋为分水岭,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源自华夏(汉)民族,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亶dǎn)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定居下来。

生活于渭河流域(陕西关中地区),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说文》云“黄帝居姬水(一说是陕西关中中部武功县一带的漆水河,另一说位于陕西关中北部黄陵县附近的沮河,两河均是渭河的支流),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语言为上古汉语,文字上仍采用古汉字,在民间记事仍以龟骨和牛骨刻字记事为主,王室则以新兴的锦帛等记事为主。

周朝诸侯表

周朝诸侯表

周朝王者、諸侯世系表《左傳》所提諸國名號:晉侯、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曹伯、許男、滑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楚子、蔡侯、頓子、沈子、徐人、越人、吳子、唐侯、秦子《史記》所載諸國傳記:周本紀、秦本紀吳太伯世家、齊太公世家、魯周公世家、燕召公世家、管蔡世家陳杞世家、衛康叔世家、宋微子世家晉世家、楚世家越王句踐世家、鄭世家趙世家、魏世家、韓世家、田敬仲完世家周國世系表:〔姬姓〕文王〔昌〕武王〔前1134-前1116〕〔發〕成王〔前1115-前1079〕〔誦〕康王〔前1078-前1053〕〔釗〕昭王〔前1052-前1002〕〔瑕〕穆王〔前1001-前947〕〔滿〕恭王〔前946-前935〕〔繄扈〕(伊扈)(共王)懿王〔前934-前910〕〔[難-隹@喜]〕(堅)孝王〔前909-前895〕〔辟方〕夷王〔前894-前879〕〔燮〕厲王〔前878-前842〕〔胡〕周共和〔前841-前828〕宣王〔前827-前782〕〔靜〕幽王〔前781-前771〕〔宮湦〕(宮生)平王〔前770-前720〕〔宜臼〕桓王〔前719-前697〕〔林〕釐王〔前681-前677〕〔胡齊〕(僖王)惠王〔前676-前652〕〔閬〕襄王〔前651-前619〕〔鄭〕頃王〔前618-前613〕〔壬臣〕匡王〔前612-前607〕〔班〕定王〔前606-前586〕〔瑜〕簡王〔前585-前572〕〔夷〕靈王〔前571-前545〕〔泄心〕景王〔前544-前521〕〔貴〕悼王〔前520-前520〕〔猛〕敬王〔前519-前476〕〔丐〕元王〔前475-前469〕〔仁〕(赤)貞王〔前468-前442〕〔介〕哀王〔前441-前441〕〔去疾〕思王〔前441-前441〕〔叔〕考王〔前440-前426〕〔嵬〕威烈王〔前425-前402〕〔午〕安王〔前401-前376〕〔驕〕烈王〔前375-前369〕〔喜〕顯王〔前368-前321〕〔扁〕慎靚王〔前320-前315〕〔定〕赧王〔前314-前256〕〔延〕王赧時,東、西周分治。

东周列国国君主世系表(一)周、晋、楚、齐、秦篇

东周列国国君主世系表(一)周、晋、楚、齐、秦篇

东周列国国君主世系表(一)周、晋、楚、齐、秦篇东周国君世系周平王,幽王子,在位51年。

周桓王,平王孙,在位23年。

周庄王,桓王子,在位15年。

周僖王,庄王子,在位5年。

周惠王,僖王子,在位25年。

周襄王,惠王子,在位33年。

周顷王,襄王子,在位6年。

周定王,顷王子,在位21年。

周简王,定王子,在位14年。

周灵王,简王子,在位27年。

周景王,灵王子,在位20年。

周敬王,景王子,在位42年。

周元王,敬王子,在位7年。

周贞定王,元王子,在位28年。

周哀王,贞定王子,在位3月。

周思王,哀王弟,在位5月。

周考王,思王弟,在位15年。

周威烈王,考王子,在位24年。

周安王,威烈王子,在位26年。

周烈王,安王子,在位10年。

周显王,烈王弟,在位48年。

周慎靓王,显王子,在位6年。

周赧王,慎靓王子,在位59年。

被秦昭襄王灭掉。

晋国国君世系晋文侯,晋穆侯子,在位35年。

晋昭侯,晋文侯子,在位7年。

被大臣潘父及曲沃桓叔谋杀。

晋孝侯,晋昭侯子,在位15年。

被曲沃庄伯谋杀。

晋鄂侯,晋孝侯子,在位6年。

晋哀侯,晋鄂侯子,在位9年。

被曲沃武公生擒。

晋小子侯,晋哀侯子,在位4年。

被曲沃武公诱杀。

晋侯缗,晋哀侯弟,在位28年。

被曲沃武公灭掉,晋国实现统一。

晋武公,前为曲沃武公,在位时间共39年。

晋献公,晋武公子,在位26年。

晋奚齐,晋献公子,在位1个月。

被里克杀死。

晋姬卓,晋献公子,在位1个月。

被里克杀死。

晋惠公,晋献公子,在位14年。

被秦穆公拥立。

被秦军败于韩原。

晋怀公,晋惠公子,在位1个月。

被秦穆公杀死。

晋文公,晋献公子,在位9年。

被秦穆公拥立。

败楚军于城濮。

晋襄公,晋文公子,在位7年。

晋灵公,晋襄公子,在位14年。

被赵穿杀死。

晋成公,晋襄公弟,在位7年。

晋景公,晋成公子,在位19年。

晋厉公,晋景公子,在位8年。

被栾书、中行偃杀死。

晋悼公,晋襄公重孙,在位15年。

晋平公,晋悼公子,在位26年。

晋昭公,晋平公子,在位6年。

晋顷公,晋昭公子,在位14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始(公元前)终止(公元前)周 840 821 820 801 宣王 800 781 780 761 幽王 760 741 平王 740 721 720 701 桓王 700 681 庄王 680 661 惠王 660 641 襄王 640 621 620 601 顷王 600 581 定王 580 561 简王 560 541 灵王 540 521 景王 520 501 敬王 500 481 480 461 元王 460 441 贞定王 440 421 考王 420 401 威烈王 400 381 安王 380 361 烈王 360 341 显王 340 321 320 301 慎靓王 300 281 赧王 280 261 260 241 240 221 220 201
楚简王 楚声王 楚悼王 晋孝 楚肃王 晋静公 楚宣王 楚威王 楚怀王 楚顷襄王 楚考烈王 楚幽王



田(齐)
郑桓公 郑武公 郑庄公 郑子婴 郑厉公 郑文公 赵成子衰 赵宣子盾 赵庄子朔 赵文字武 郑简公 赵景叔成 赵简子鞅 郑声公 赵襄子 赵献侯 赵烈侯 赵武公 赵敬侯 赵成侯 赵肃侯 赵武灵王 赵惠文王 赵孝成王 赵王迁 韓武子万 毕万 韩赇伯 陈完 韩定伯简 魏武子 韩舆 韓獻子厥 田孟夷 魏悼子 田文字 魏昭子 韓宣子起 田桓子 田武子开 韓貞子 田厘子乞 魏獻子 韓簡子 魏襄子 韓莊子 田成子常 魏桓子 韓康子 田襄子盘 魏文侯 韓武子 田庄子白 韩景侯 太公和 魏武侯 韩烈侯 桓公午 韩懿侯 齐威王 魏惠王 韩昭侯 韩宣惠王 齐宣王 魏襄王 韩襄王 齐愍王 魏昭王 韩釐王 齐襄王 魏安釐王 韩悼惠王 齐王建 魏景湣王 韩王安
晋穆侯 晋文侯 晋昭侯 晋孝侯 晋武公 晋缗侯 晋献公 晋惠公 晋文公 晋灵公 晋景公 晋悼公 晋平公 晋昭公 晋顷公 晋定公 晋出公 晋哀公 晋幽公 晋烈公
熊仪 熊眴 楚武王 楚文王 楚庄敖 楚成王 楚穆王 楚庄王 楚共王 楚康王 楚灵王 楚平王 楚昭王 楚惠王 姒无壬 姒无译
郑桓公 郑武公 郑庄公 郑子婴 郑厉公 郑文公 郑穆公 郑襄公 郑成公 姒夫镡 郑简公 允常 郑定公 郑献公 越王勾踐 郑声公 鹿郢 不寿 郑哀公 朱勾 郑共公 姒翳 郑繻公 郑康公 之侯 无强 姒玉
夷吾




卫 卫釐侯 卫武公





蔡釐侯 曹惠伯 蔡戴侯 蔡宣侯 蔡桓侯 蔡哀侯 蔡穆侯 蔡庄侯 蔡文侯 蔡景侯
蔡灵侯 蔡昭侯 蔡成侯 蔡声侯 蔡元侯
陈武公 宋戴公 陈平公 宋武公 曹桓公 陈文公 杞武公 卫前庄公 宋宣公 陈桓公 卫桓公 宋穆公 陈厉公 卫宣公 宋庄公 曹庄公 陈宣公 杞靖公 卫惠公 宋后愍公 曹釐公 杞德公 卫懿公 宋桓公 曹昭公 陈穆公 杞成公 卫文公 宋襄公 曹共公 陈共公 杞桓公 卫成公 宋成公 曹文公 陈灵公 宋前昭公 曹宣公 陈成公 卫定公 宋文公 曹成公 杞孝公 卫献公 宋共公 曹武公 陈哀公 杞文公 卫殇公 宋平公 曹平公 陈惠公 杞平公 卫襄公 宋元公 曹悼公 陈怀公 杞悼公 卫灵公 宋景公 曹公伯阳 陈湣公 杞厘公 卫出公 杞愍公 卫悼公 杞出公 卫敬公 宋后昭公 卫昭公 卫怀公 宋悼公 宋休公 卫声公 宋辟公 卫成侯 宋公剔成 卫平侯 卫嗣君 宋康王 卫怀君 卫元君 卫君角
秦 秦庄公




齐前庄公 鲁公伯御 燕顷侯 鲁孝公 禽处 鲁惠公 燕郑侯 燕穆侯 秦宁公 转 齐厘公 鲁隐公 燕宣侯 秦武公 齐襄公 鲁桓公 燕庄公 秦宣公 颇高 齐桓公 鲁庄公 秦穆公 句卑 齐孝公 鲁釐公 燕襄公 齐昭公 秦康公 去齐 齐惠公 鲁文公 燕前桓公 秦桓公 齐顷公 鲁宣公 燕宣公 秦景公 吴王寿梦 齐灵公 鲁成公 燕武公 诸樊 齐庄公 鲁襄公 燕惠公 秦哀公 余祭 齐景公 鲁昭公 燕悼公 吴王阖闾 鲁定公 燕平公 秦惠公 吴王夫差 齐简公 鲁哀公 燕简公 秦厉共公 齐平公 燕献公 齐宣公 鲁悼公 燕孝公 秦躁公 鲁元公 燕成公 秦灵公 鲁穆公 燕湣公 秦惠公 齐康公 燕僖公 秦献公 鲁共公 燕桓公 秦孝公 鲁康公 燕文公 秦惠文王 鲁景公 燕易王 秦武王 鲁平公 燕王哙 秦昭襄王 鲁文公 燕昭王 鲁顷公 燕武成王 庄襄王 燕王喜 秦始皇 秦二世 秦襄公 秦文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