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月潭的传说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3 日月潭的传说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3 日月潭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
天地间漆黑一团。 交待故事的起因,恶龙给人类造成了灾难。
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聚集在一 起商量办法。有人说:“恶龙躲在潭底,只有 请到水性特别好的人才能战胜它们。”还有人 说:“恶龙非常凶猛,只有拿到阿里山里的金 斧头和从金人剪们刀想,办才法能商将量它的们话制语服可。以”看出什么?
第23课 日月潭的传说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青山环抱, 树木葱茏,是著名的风景区,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 日月潭的魅力吧。
日月潭位于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是台湾唯一的 天然湖,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 湖面海拔760米,面积约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米, 湖周长约35千米。
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 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 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 月亮,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
最后的结果怎样? 经过大尖哥和水社姐坚强勇敢的战斗, 恶龙终于死了,“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
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饿,便用龙肉来充饥。他们 吃下龙肉后,身子就一个劲地往上长。转眼间,大尖哥 和水社这姐段就写化了作什了么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
日月潭四周群山环抱,重峦迭嶂,潭水碧波晶莹, 湖面辽阔,群峰倒映湖中,优美如画。每当夕阳西下, 新月东升之际,日光月影相映成趣,更是优雅宁静, 富有诗情画意。日月潭中有一小岛远望好象浮在水面 上的一颗珠子,名珠子屿(光华岛),以此岛为界, 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日月潭因此
学习目标
【葱茏】碧绿茂盛。 【降伏】制伏,使驯服。 【商量】交换意见。 【水性】课文中指游水的技能。
【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 不出。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3课日月潭的传说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3课日月潭的传说

23、日月潭的传说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认识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教案、多媒体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旅游,喜欢观赏美丽的景色,(学生说一说),同学们有的爬过万里长城,有的爬过泰山,可是,风光秀丽的日月潭你去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月潭的传说》。

2、板书:传说,你们知道什么是传说吗?讲解“传说”是指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

我们民间流传的故事有许多,请你举个例子说说,我们都学过或听过哪些传说?比如《梁祝》、《孟姜女哭长城》等,本课写的是关于哪一方面的传说呢?(板书:日月潭的传说)3、为什么人们要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为什么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二、教学过程1、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给生字注上声调。

(2)出示生字、生词、句子。

大声朗读课文,可以自由结合找同伴。

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检查生字:漆黑聚集商量水性剪刀翻山越岭千辛万苦冒着危险英雄拯救一筹莫展荆棘阿里山水性躲在(3)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

拯是后鼻音,潭是前鼻音。

A、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日月潭景色如何?B、自读课文2至5自然段,思考: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他们是怎样救回太阳和月亮的?找回太阳和月亮后大尖哥和水社姐怎样了?你认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什么样的人?C、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b 2、再读课文,交流讨论:第一部分(1)写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第二部分(2-6)写日月潭的传说。

3、学习第一段指名读第一段。

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些什么?是从哪一句中知道的?介绍日月潭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的南投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

潭中有个小岛叫珠仔岛,将湖分为两半。

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月亮和太阳而得名。

【强烈推荐】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3《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强烈推荐】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3《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3《日月潭的传说》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不畏艰辛的精神。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通过学习大尖和水社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太阳和月亮的传说故事,使学生体会他们不畏艰辛、不畏强暴的崇高精神。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词语,理解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部分常用词语。

2、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4、默读课文,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1、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什么是传说吗?(指的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

)请你举个例子说说,我们都学过或听过哪些传说?(《鲁班学艺》等)那这篇课文将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呢?(日月潭)2、介绍日月潭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的南投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

潭中有个小岛叫珠仔岛,将湖分为两半。

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月亮和太阳而得名。

周围有大尖山和水社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台湾省著名的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3、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给生字注上声调。

(2) 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

拯是后鼻音,潭是前鼻音。

(3) 再读课文,交流讨论:(1)写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2-5)写日月潭的传说。

(6)写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的名字的由来。

(4) 学生再读课文,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觉得重要的地方作上记号。

4、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

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些什么?是从哪一句中知道的?(知道了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

知道了日月潭的景色很美知道了日月潭还有一个传说。

)5、指导书写。

23、日月潭的传说

23、日月潭的传说

23、日月潭的传说一、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读准多音字“降、泊、重”在文中的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注意把“漆、越、冒、雄”四字写规范端正。

3、用联系上下文和展开想像的方法理解“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为民造福”的意思。

4、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2、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向家长请教一些概括大尖哥和水社姐形象的四字语。

阅读有关描写环境恶劣,困难重重的文章。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读准多音字“降、泊、重”在文中的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注意把“漆、越、冒、雄”四字写规范端正。

3、用联系上下文和展开想像的方法理解“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为民造福”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学习课文第一段,了解日月潭。

1、配乐“阿里山的姑娘”播放日月谭的图片。

2、导入:这就是我们宝岛台湾的日月潭,当你看到了这些图片后,有怎样的感受呢?日月潭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是台湾最大的湖泊,而且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23、日月潭的传说。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过渡:日月潭究竟有怎样的传说呢?1、请同学自读课文2—6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第一组词语阿里山剪刀湖泊饥饿英雄指名读,读准多音字“泊”,学生介绍阿里山,教师补充。

三下23《日月潭的传说

三下23《日月潭的传说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3.日月潭的传说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感悟“挺身而出、一筹莫展、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等词语在文本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2.通过默读、圈画、想象等方式品读课文,感受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

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3.初步学习抓住文中重点词语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4.学会讲这个故事,掌握讲故事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悟“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等重点词语在文本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难点:学会读故事、讲故事,掌握讲故事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学生预习单,指名读、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以学定教。

2.抓住“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等词句,结合课文内容补白,进行想象、说话、写话训练。

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3.对学生讲的故事,及时评价、指导,在训练中提高学生讲故事水平。

四、教与学的准备:教师: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完成预习单。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板题。

1.了解民间传说。

(1)你们知道什么是传说吗?请你举个例子说说,我们都学过或听过哪些传说?(就是流传在人民口头上的传奇性故事。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个动人的传说。

(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2.介绍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的南投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

潭中有个小岛叫珠仔岛,将湖分为两半。

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月亮和太阳而得名。

周围有大尖山和水社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台湾省著名的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3.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日月潭,走进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二)检查预习,以学定教。

1.检查字词识写。

(1)检查生字词识读(加上音节读,删除音节后再认。

)qījíduǒājiǎn shèyuèmào èxióng漆集躲阿剪社越冒饿雄(2)检查生字书写A同学们,在书写生字时有哪些生字不好写或容易写错?(学生交流)重点讲解左右结构的六个字“漆、躲、阿、社、饿、雄”,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笔画避让。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23.日月潭的传说课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23.日月潭的传说课件
日月潭的传说
苏教版 三年级下
教学目标
0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 词语,正确书写部分常用词语。
02
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 将句子的意思表述得更加清楚。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 为民除害的英雄思想感情。
03
激趣导入
日 月 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南投县鱼池 乡水社村,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 中有一小岛,将湖分为两半。北面为 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太 阳和月亮 而得名。周围有水社山、大 尖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台湾著名的 风景区,也是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精读感知 消灭恶龙后,大尖哥和水社姐怎样了?
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饿, 便用龙肉来充饥。他们吃下 龙肉后,就化作了两座青山, 永远的守卫在潭的两边。
精读感知 理解词语
“翻山越岭”: 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 作或旅途的辛苦。
“披荆斩棘”: 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 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 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危险 漆黑
千辛万苦
翻山越岭
初读感知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是一篇关于台湾著名风景区日 月潭的民间传说,讲述的是年轻渔民 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拯救日月,挺身 而出,历经艰险,降服了恶龙,最后 又化作青山守卫在日月潭的故事。
精读感知
全文共分几部分?
共分三部分
精读感知
学习第一部分
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
激趣导入


“传说”是指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 某事的论述和评价。比如《鲁班学艺》, 就是讲木工祖师鲁班到终南山学艺的故事。
阅读要求 用自己 喜欢 的方式阅读 课文,读不 通顺的地方, 标记出来。 范读课文, 注意朗读的情 感与语速。

2020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23 日月潭的传说 (3)

2020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23 日月潭的传说 (3)
23 日月潭的传说
资料宝袋
日月潭 在台湾省中部南投县山 中。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由玉山和 阿里山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中 光华岛将湖分作两部分,北部似日,南 部似上弦月,故名日月潭。湖面现有面 积7.73平方千米,海拔760米。周围翠 山环抱,波平如镜,景色优美,为台湾著 名风景区。
资料宝袋
字词乐园
词语导学 【葱茏】(草木)青翠茂盛。造句:春天来 了,大地一片葱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拯(zhěnɡ)救】救。造句:老麻雀用自 己的身体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 幼儿。
字词乐园
词语导学 【一筹(chóu)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 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文中指人们对付恶龙 一点儿办法也没有。造句:正当她为学费一 筹莫展时,社会送来了温暖。类似的形容没 有办法的词语还有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黔驴技穷、愁眉不展等。
雄雄 雄
字义
①强有力的人或国家。②公的,阳性的,跟“雌”相 对。③强有力的。
造句 大尖哥和水社姐真是为民造福的英雄。
字词乐园
近义词辨析
词语
相同点
不同点
造句
商量
都有交换意见 的意思。
商议
只是一般 沟通,范围小一 些。
为统一认 识和多数人讨 论。
这件事我们再 商量一下就可以定 下来了。
商议事情要本 着平等的原则。
课文详解
23 日月潭的传说 日月潭(tán)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 个湖泊。那里青山环抱,树木葱茏,是个 著名的风景区。【这两句话介绍日月潭 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说起日月潭, 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用“说起日 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引起下 文。】
课文详解
为了降〔xiánɡ〕伏恶龙,拯(zhěnɡ)救日月, 人们聚集(jí)在一起商量办法。有人说:“恶 龙躲(duǒ)在潭(tán)底,只有请到水性特别好 的人才能战胜它们。”还有人说:“恶龙非 常凶猛,只有拿到阿(ā)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 剪(jiǎn)刀,才能将它们制服。”【人们的言 论说明降伏恶龙是十分困难的,为后文大尖 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埋下伏笔。】

苏教版三下语文23、日月潭的传说

苏教版三下语文23、日月潭的传说

水社山大尖山日来自潭《梁祝》 《白蛇传》
传说是美好的,人物往往也是伟大的,希望大家在这美
好的传说中感受中国古代传说的魅力,学习这些伟大的
人物。
嫦娥奔月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女娲造人
夸父逐日
饿 集 躲 阿剪 社越冒
起因 经过 结果
吃下龙肉 化作青山

1、竹、木或象牙做成的小棍子;
2、筹划、筹措;
3、计策、办法。
学习活动三:小组合作---品故事
1、自主阅读:
默读课文3、4自然段,用“ ”画出让你的 印象深刻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说说自己的 感受。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
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 金斧头和金剪刀。回到潭边,他俩又冒 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 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哥用金斧头砍 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 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重又见到 了光明。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
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 金斧头和金剪刀。
学习活动二:小组合作---品故事
2、小组合作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把自己最会讲的部分讲出 来。
轻声有序,认真倾听,及时补充。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
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 金斧头和金剪刀。回到潭边,他俩又冒 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 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哥用金斧头砍 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 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重又见到 了光明。
传话游戏
学习活动一:
朗读课文,画出本课你认 为难读的词语。
漆黑一团 挺身而出 翻山越岭 潜入湖底
一筹莫展 千辛万苦 披荆斩棘 拯救日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精神。

2、默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谈话: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日月潭的传说》,你还知道那些传说,来给大家说说。


一、“传说”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记得“传说”是什么吗?(传说就是一个人听到了说给另一个人听,这样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故事。


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日月潭的美丽传说,齐读课题。

二、复习词语,发挥想象
师:这是一篇传说故事,像这样的课文该怎么学呢?老师有一个秘诀,可仔细听好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轻声说)带着想象读书。

师:你听到了什么?
生:带着想象去读书。

(随后齐读。


师:传说描绘着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想象,寄托着他们的美丽理想。

因此要带着想象去读书,去还原,去感受,去体验。

板书:丰富想象。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想象力。

读下面的词语,带着想想读好它们。

漆黑一团一筹莫展翻山越岭披荆斩棘
挺身而出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为民造福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
(1)在你的脑海中这是一个怎样的传说?(美丽动人的)
板书:动人
这样美丽动人的传说发生在一个美丽动人的地方。

让我们跟随课文第一自然段,去这个美丽的地方看一看。

(2)谁来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大家欣赏一下这个地方?(根据生朗读情况作评价,抓住“最大”、“著名”、“动人”强调。


(3)齐读、内化。

听老师来读读这个传说,这个传说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你?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句子。

板书:关键词语
(一)交流第一处(按照故事发展顺序)
1、挺身而出
师:把目光再缩小一些,各自读读,在这句话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词语?(挺身而出)
师:“挺身而出”是什么意思?谁来想象着做一做这个动作?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挺身而出”。

2、一筹莫展
师: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在什么情况下挺身而出的?(一筹莫展)
师:什么是“一筹莫展”?人们为什么会一筹莫展?
请同学读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抓住关键问题引导:(1)这是一条怎样的龙?
(2)如何才能降伏它们?
(3)人们当时的心情是怎么的?
师:想象人们一筹莫展莫展的情景,再来读一读。

(通过朗读让大家看到人们无奈的神情。


3.想象表达,表现形象
师: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他们会怎样说?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

师:这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可以改一改。

(明知潭有龙,偏向龙潭行)
师:你们说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样的人?(勇敢的人、舍已为民的人、不怕牺牲的人)
4.小结学法
师:“挺身而出”一词带给我们多少丰富的想象!我们品味着词语、想象着课文情境,感受到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勇敢。

接下来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继续学习交流。

(二)交流第二处
1.学会分层,概括故事
师:第四段讲了两件事,快速读读,你能用双竖线标出来吗?标在“金斧头和金剪刀”后)
师:如果把这两件事概括一下,两件事分别是什么事?(提示:拯救日月要先怎么办然后才能干什么?)(第一件是寻找金斧头和金剪刀,第二件是杀死恶龙)
2.品味词语,想象还原
师:先来交流第一件事。

哪几个词语打动了你?
(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
师:让我们把目光停留在这些词语上。

读一读,
(1)翻山越岭
师:同学们,你知道阿里山是一座怎样的山吗?阿里山由十八座大山组成,最高峰达到2600多米。

山上树木茂密、荆棘丛生。

师:根据刚才的介绍,再来读这个词,“ 翻山越岭”这都是些什么样的山岭?
(陡峭、险峻、有悬崖绝壁)
师:攀越山岭的时候有太阳吗?四周漆黑一团,能够照亮的只有两支火把,想想他们可能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生:差点摔进山崖,他们抓住了一条枯藤又爬了上来。

生:火把也可能引来野兽的袭击。

师:他们是怎样战胜野兽的?
生:用火把赶走它们,用砍刀砍死它们。

(2)披荆斩棘
师:再看第二个词“披荆斩棘”,“荆棘”是什么样的植物?(带刺的植物)师:读了这个词语你想到什么?
生:大尖哥和水社姐可能被被荆棘刺得遍鳞伤。

(3)千辛万苦
师:他们还会遇到什么困难?
生:风会把火把吹灭。

师:是的,他们怎么办呢?
生:两根木头在一起磨擦,钻木头。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知道古人钻木取火的故事。

同学们,根据刚才同学的想象回答,下面的这段话你能补充吗?
出示:四周漆黑一团,大尖哥和水社姐举着火把翻山越岭,
也许,也许,
也许,也许……他们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

师:是的,但这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千辛万苦挡住不住大尖哥和水社姐前进的脚步,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降伏恶龙,拯救日月。

板书:“千辛万苦”
师:有志者,事竟成!他们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读这一句。

(三)交流第三处
1. 巩固方法,自主学习
师:请同学用抓住关键词句,利用丰富想象的方式自学第三处,哪些词语打了动你,你让联想到了什么?先圈画出词来,再慢慢地读一读想一想。

2.交流所得,读出激战
“冒着”、“纵身”、“三天三夜”
师:三天三夜的激战啊,他们累不累?三天三夜不眨眼,他们困不困?三天三夜什么也没吃,他们饿不饿?“三天三夜”,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再困再饿再累,也要——降伏恶龙,拯救日月。

师:展开想象,再读读这场激烈的战斗。

师:多么艰难的寻找,多么的艰险的激战啊,请同学完整读读这一节。

(四)交流第四处
1.自读自悟,读传情感
师:这个传说故事有一个也许我们都不愿看到的结局,轻声读读,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师:说说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读出你的感受。

(引导避免走入单纯的悲伤,大尖哥和水社姐悲伤吗?)
师:看着文中的这幅插图,看着这两座挺拔的山峰,你想对大尖哥和水社姐说些什么?师:假如,这两座山峰真的能够听得到你们的呼喊,听得到你们的声音,他们心里会怎么说?
师:两座挺拔的青山脉脉无语,静静地守护着日月,守卫着这一潭碧水,假如还有其它的恶龙,他们还敢不敢吞吃日月。

师:(引读)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饿,
师:人们的心情和大家是一样的,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人们就把这两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

把这个潭叫作日月潭。

(齐读)
板书:为民造福
(五)复述故事
书上的插图展示了故事的起因、发展、结果,请同学们联系课前出示的词语和插图,抓住关键词发挥想象力,复述故事。

五、走出传说,认识传说
师:将来有一天你去了湾,到了日月潭,你一定会看到两座山,那就是——大尖山和水社山;你一定想到两个人,他们是——大尖哥和水社姐;你一定能听到一个动人的传说——日月潭的传说。

师:这个动人的传说,不知流传了多少年,不知打动过多少人,再完整地读读课文,结合板书想想,这个传说真正打动你的是什么?(是大尖哥、水社姐为民造福的精神、不畏牺牲的精神、惩邪除恶的精神。


师:不仅大尖哥水社姐有这种精神,在我国古代神话及许多的传说中,都有这样的人物,他们都有这样的精神,比如哪吒,
生:沉香、后羿、夸父、孙悟空……
师:是的,传说中的这些人物都有这种精神,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不畏艰难险阻,惩邪除恶勇往直前……古代生活在穷苦环境中的人们借助传说中的英雄寄托着自己美好的愿望,这种英雄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

六、作业设计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你们都已经成为了这个传说的流传下去的小帮手,课后去把这个动人的传说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朋友们听吧,让这个传说永远流传下去。

七、板书设计
23.日月潭的传说
千辛万苦丰富想象
动人为民造福
勇敢牺牲关键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