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教材(第1册)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培训资料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教材《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公安部2007年7月目录1概述 (3)1.1 背景介绍 (3)1.2 主要作用及特点 (3)1.3 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4)1.4 框架结构 (4)2描述模型 (5)2.1 总体描述 (5)2.2 保护对象 (6)2.3 安全保护能力 (6)2.4 安全要求 (8)3逐级增强的特点 (9)3.1 增强原则 (9)3.2 总体描述 (10)3.3 控制点增加 (11)3.4 要求项增加 (11)3.5 控制强度增强 (12)4各级安全要求 (13)4.1 技术要求 (13)4.1.1 物理安全 (13)4.1.2 网络安全 (19)4.1.3 主机安全 (24)4.1.4 应用安全 (29)4.1.5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35)4.2 管理要求 (38)4.2.1 安全管理制度 (38)4.2.2 安全管理机构 (40)4.2.3 人员安全管理 (43)4.2.4 系统建设管理 (47)4.2.5 系统运维管理 (52)本教材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和《关于开展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通知》公信安[2007]861号文件,围绕信息安全等级工作,介绍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标准之一《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描述《基本要求》的技术要求分级思路、逐级增强特点以及具体各级安全要求。
通过培训,使得用户能够了解《基本要求》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中的作用、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以便正确选择合适的安全要求进行信息系统保护。
1概述1.1背景介绍2004年,66号文件中指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这就决定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必须分步骤、分阶段、有计划的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分三个阶段实施。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教材(第1册)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教材(第一册)目录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政策体系(一)总体方面的政策文件(二)具体环节的政策文件1、定级环节2、备案环节3、安全建设整改环节4、等级测评环节5、安全检查环节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体系(一)各类标准与等级保护工作的关系1、基础标准2、安全要求类标准3、定级类标准4、方法指导类标准5、现状分析类标准(二)在应用有关标准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技术措施建设(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管理制度建设1、开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依据2、开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内容3、开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要求(二)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技术措施建设1、开展安全技术措施建设的依据2、开展安全技术措施建设的内容3、开展安全技术措施建设的要求四、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原则和主要思路(一)工作目标(二)工作范围(三)工作方法五、安全建设整改工作基本流程六、信息安全产品的选择使用七、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工作(一)测评机构的选择(二)等级测评工作的开展八、安全自查和监督检查(一)备案单位的定期自查(二)行业主管部门的督导检查(三)公安机关的监督检查九、工作要求(一)同步部署,同步实施(二)加强宣传,树立典型(三)认真总结,及时报送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教材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和原国务院信息办200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工作已基本完成。
通过定级,基本摸清了国家基础网络和信息系统底数,掌握了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基本情况,为深入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试点、示范,以及为期3个月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组织制定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及测评人员管理细则》和《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报告模版》相关标准规范,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指导意见》(公信安[2009]1429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指导各单位、各部门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以下简称“安全建设整改工作”)奠定了基础。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教材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教材(第二版)公安部二〇〇七年八月前言当前,我国信息安全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任务非常艰巨、繁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和安全隐患比较严重,计算机病毒传播和网络非法入侵十分猖獗,网络违法犯罪持续大幅上升,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安全漏洞,使用黑客病毒技术、网络钓鱼技术、木马间谍程序等新技术进行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给用户造成严重损失。
特别是“科技奥运”和“数字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大亮点,网络与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事关北京奥运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关于确保党的十七大信息安全的意见》,要求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开展并完成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确保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的信息网络安全,为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
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不仅是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和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政治任务。
为了加快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2007年6月22日,公安部与国家保密局、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办联合会签并印发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7月16日四部委联合会签并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通知》(公信安[2007]861号),7月20日四部委联合组织召开了“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为保证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主管部门能够及时、扎实地开展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以下简称“定级工作”),配合公安、保密、密码部门履行职责,监督、检查、指导定级工作,结合近年来公安机关牵头组织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基础调查、试点等工作经验,我们编写了这本培训教材,供有关部门在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参考、借鉴。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教材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教材信息安全是当今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安全威胁和挑战。
为了保护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成为了必要的一项工作。
本次培训教材旨在为学员提供全面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信息安全威胁。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主题。
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根据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在一定等级要求下的安全性。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分为五个等级,从一级(最低等级)到五级(最高等级)。
每个等级对应着一系列安全要求和技术标准,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
学员需要了解每个等级的安全要求和对应的技术措施,为信息安全等级的评估和保护提供基础。
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知识1. 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评估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基础工作。
学员需要了解不同等级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步骤,包括威胁辨识、漏洞评估、风险评估等内容。
通过安全风险评估,可以全面了解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 安全防护技术安全防护技术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核心内容。
学员需要学习各种安全防护技术,如网络安全、入侵检测、安全监控等。
通过熟悉和掌握这些技术,可以提高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性,有效防止各种安全威胁。
3. 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
学员需要了解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安全策略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信息安全管理,可以提高组织对信息资产的保护能力,降低信息泄漏和其他安全事件的风险。
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践学员需要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和实践来了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
这些案例可以涵盖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和相关行业领域,帮助学员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同时,学员还需要学习一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实践工具和软件,如安全评估工具、漏洞扫描器等,以提高信息安全防护的效果。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培训教材【精编版】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培训教材【精编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教材《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公安部2007年7月目录1 概述 (3)1.1 背景介绍 (3)1.2 主要作用及特点 (3)1.3 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4)1.4 框架结构 (4)2 描述模型 (5)2.1 总体描述 (5)2.2 保护对象 (6)2.3 安全保护能力 (6)2.4 安全要求 (8)3 逐级增强的特点 (9)3.1 增强原则 (9)3.2 总体描述 (10)3.3 控制点增加 (11)3.4 要求项增加 (11)3.5 控制强度增强 (12)4 各级安全要求 (13)4.1 技术要求 (13)4.1.1 物理安全 (13)4.1.2 网络安全 (19)4.1.3 主机安全 (24)4.1.4 应用安全 (30)4.1.5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36)4.2 管理要求 (38)4.2.1 安全管理制度 (38)4.2.2 安全管理机构 (41)4.2.3 人员安全管理 (44)4.2.4 系统建设管理 (47)4.2.5 系统运维管理 (52)本教材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和《关于开展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通知》公信安[2007]861号文件,围绕信息安全等级工作,介绍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标准之一《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描述《基本要求》的技术要求分级思路、逐级增强特点以及具体各级安全要求。
通过培训,使得用户能够了解《基本要求》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中的作用、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以便正确选择合适的安全要求进行信息系统保护。
1概述1.1背景介绍2004年,66号文件中指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这就决定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必须分步骤、分阶段、有计划的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分三个阶段实施。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国家重要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 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
背景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等级保护制度应运而生,成为保 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2024/1/30
4
等级保护的意义
01
02
03
保障信息安全
会话管理
对用户会话进行管理和控 制,包括会话超时、会话 中断等处理措施,确保会 话安全。
17
安全审计与监控
安全审计
记录和分析系统安全相关事件,如用 户登录、操作、资源访问等,以便事 后追踪和审计。
日志管理
对系统日志进行统一管理和存储,确 保日志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为安全审 计提供数据支持。
实时监控
对系统运行状态、网络流量、安全事 件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 潜在的安全威胁。
14
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
定期监督检查
持续改进
相关主管部门定期对已备案的信息系统进 行监督检查,确保其安全保护措施的有效 性。
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 进行整改和改进,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防 护能力。
变更管理
应急响应
对于信息系统的重大变更,如业务调整、 技术升级等,应及时进行安全评估和调整 安全保护措施。
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测评机构进行等 级测评。
提交测评申请
向测评机构提交测评申请,并提供相 关材料,如定级报告、安全建设方案 等。
2024/1/30
现场测评
测评机构对信息系统进行现场测评, 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的检查。
出具测评报告
测评机构根据现场测评结果,出具详 细的测评报告,明确信息系统的安全 保护等级。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专业培训教程

信息安全等级爱护培训教材《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爱护差不多要求》公安部2007年7月目录1概述 (3)1.1背景介绍31.2要紧作用及特点31.3与其他标准的关系41.4框架结构42描述模型 (5)2.1总体描述52.2爱护对象62.3安全爱护能力62.4安全要求83逐级增强的特点 (9)3.1增强原则93.2总体描述103.3操纵点增加113.4要求项增加113.5操纵强度增强124各级安全要求 (13)4.1技术要求134.1.1物理安全134.1.2网络安全194.1.3主机安全244.1.4应用安全304.1.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364.2治理要求384.2.1安全治理制度384.2.2安全治理机构414.2.3人员安全治理444.2.4系统建设治理474.2.5系统运维治理52本教材依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爱护治理方法》公通字[2007]43号和《关于开展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爱护定级工作的通知》公信安[2007]861号文件,围绕信息安全等级工作,介绍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使用的要紧标准之一《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爱护差不多要求》(以下简称《差不多要求》),描述《差不多要求》的技术要求分级思路、逐级增强特点以及具体各级安全要求。
通过培训,使得用户能够了解《差不多要求》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爱护中的作用、差不多思路和要紧内容,以便正确选择合适的安全要求进行信息系统爱护。
1概述1.1背景介绍2004年,66号文件中指出“信息安全等级爱护工作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这就决定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必须分步骤、分时期、有打算的实施,信息安全等级爱护制度打算用三年左右的时刻在全国范围内分三个时期实施。
”信息安全等级爱护工作第一时期为预备时期,预备时期中重要工作之一是“加快制定、完善治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
依据此要求,《差不多要求》列入了首批需完成的6个标准之一。
1.2要紧作用及特点1.要紧作用《差不多要求》对等级爱护工作中的安全操纵选择、调整、实施等提出规范性要求,依照使用对象不同,其要紧作用分为三种:a)为信息系统建设单位和运营、使用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在信息系统的安全爱护等级确定后,《差不多要求》为信息系统的建设单位和运营、使用单位如何对特定等级的信息系统进行爱护提供技术指导。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教材PPT92页课件

……
TCP/IP IPX/SPX SNMP
……
场地 机房 网络布线 设备 存储设备
……
各级系统的保护要求差异
信息安全管理生命周期
建设管理
运维管理
系统定级 方案设计 产品使用 自行开发 系统交付 测试验收 工程实施 软件外包
设 介资 环密
备 质产 境码
恶 意 理
✓ 系统测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是针对《信息安全等 级保护基本要求》的具体控制要求开发的测评要求,旨在强调系统按 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进行建设完毕后,检验系统的各项 保护要求是否符合相应等级的基本要求。
✓ 由上可见,《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在整个标准体系中起着承 上启下的作用。相关技术要求可以作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的补充和详细指导标准。
公通字[2006]7号文 ✓ 明确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具体要求。 ✓ 为推广和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公信安[2007]861号 ✓ 标志着等级保护工作正式推向实施阶段。
等级保护政策依据
公通字[2007]43号文 2007.6.22
➢ 明确主管单位: 公安机关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
、指导。
国家保密部门负责等保中保密工作的监督、检查、 指导。
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负责等保中有关密码工作的监督 、检查、指导。
➢ 确定5个等级,但去掉了[2006 7号文]“自主保护 ”、“指导保护”、“监督保护”等称为。
等级保护政策依据
公通字[2007]43号文
五个等级的基本情况
➢ 第一级:运营、使用单位根据国家管理规范、技术标准自 主防护。
/ /
一级 9 9 6 7 2
3 4 7 20 18 85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教材(第一册)目录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政策体系(一)总体方面的政策文件(二)具体环节的政策文件1、定级环节2、备案环节3、安全建设整改环节4、等级测评环节5、安全检查环节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体系(一)各类标准与等级保护工作的关系1、基础标准2、安全要求类标准3、定级类标准4、方法指导类标准5、现状分析类标准(二)在应用有关标准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技术措施建设(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管理制度建设1、开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依据2、开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内容3、开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要求(二)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技术措施建设1、开展安全技术措施建设的依据2、开展安全技术措施建设的内容3、开展安全技术措施建设的要求四、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原则和主要思路(一)工作目标(二)工作范围(三)工作方法五、安全建设整改工作基本流程六、信息安全产品的选择使用七、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工作(一)测评机构的选择(二)等级测评工作的开展八、安全自查和监督检查(一)备案单位的定期自查(二)行业主管部门的督导检查(三)公安机关的监督检查九、工作要求(一)同步部署,同步实施(二)加强宣传,树立典型(三)认真总结,及时报送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教材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和原国务院信息办200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工作已基本完成。
通过定级,基本摸清了国家基础网络和信息系统底数,掌握了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基本情况,为深入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试点、示范,以及为期3个月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组织制定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及测评人员管理细则》和《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报告模版》相关标准规范,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指导意见》(公信安[2009]1429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指导各单位、各部门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以下简称“安全建设整改工作”)奠定了基础。
为了明确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内容和要求,这里对有关问题进一步进行解释说明。
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政策体系近几年,为组织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公安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147号令)的授权,会同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和原国务院信息办出台了一些文件,发改委会同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出台了相关文件,公安部对有些具体工作出台了一些指导意见和规范,这些文件初步构成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政策体系(如图1所示),为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开展等级保护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为了方便使用,我们已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政策文件汇编成《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政策汇编》发给有关单位、部门。
作要求,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安全建设整改、等级测评的实施与管理,信息安全产品和测评机构选择等,为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提供了规范保障。
(二)具体环节的政策文件对应等级保护工作的具体环节(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安全建设整改、等级测评、安全检查),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规范:1、定级环节《关于开展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通知》(公通字[2007]861号)。
2007年7月20日四部委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根据该通知精神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标志着全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全面开展。
该文件由四部委共同会签印发。
2、备案环节《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实施细则》(公信安[2007]1360号)。
该文件规定了公安机关受理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信息系统备案工作的内容、流程、审核等内容,并附带有关法律文书,指导各级公安机关受理信息系统备案工作。
该文件由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印发。
3、安全建设整改环节(1)《关于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指导意见》(公信安[2009]1429号)。
该文件明确了非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系统开展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目标、内容、流程和要求等,文件附件包括《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指南》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主要标准简要说明》。
该文件由公安部印发。
(2)《关于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08]2071号)。
该文件要求非涉密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开展等级测评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要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进行,明确了项目验收条件:公安机关颁发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等级测评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
该文件由发改委、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共同会签印发。
4、等级测评环节关于印发《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报告模版(试行)》的通知(公信安[2009]1487号)。
该文件明确了等级测评的内容、方法和测评报告格式等内容,用以规范等级测评活动。
该文件由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印发。
5、安全检查环节《公安机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检查工作规范(试行)》(公信安[2008]736号)。
该文件规定了公安机关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检查工作的内容、程序、方式以及相关法律文书等,使检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该文件由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印发。
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体系为推动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开展,十多年来,在公安部领导和支持下,在国内有关专家、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订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需要的一系列标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体系,为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提供了标准保障。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具体见《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主要标准简要说明》。
为了方便使用,我们已将主要标准汇编成《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汇编》发给有关单位、部门。
各单位、各部门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工作应依据《基本要求》或行业标准规范,并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技术活动参照相应的标准规范进行,相关标准与等级保护各工作环节的关系如图2所示。
息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的,该标准提出了各级信息系统应当具备的安全保护能力,并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2)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行业细则。
重点行业可以按照《基本要求》等国家标准,结合行业特点,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指导下,确定《基本要求》的具体指标,在不低于《基本要求》的情况下,结合系统安全保护的特殊需求,制定行业标准规范或细则。
3、定级类标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行业定级细则为确定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提供支持。
(1)《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22240-2008)。
该标准规定了定级的依据、对象、流程和方法以及等级变更等内容,用于指导开展信息系统定级工作。
(2)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行业定级细则。
重点行业可以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等国家标准,结合行业特点和信息系统的特殊性,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指导下,制定行业信息系统定级规范或细则。
4、方法指导类标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和《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构成了指导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的方法指导类标准。
(1)《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信安字[2007]10号)。
该标准阐述了等级保护实施的基本原则、参与角色和信息系统定级、总体安全规划、安全设计与实施、安全运行与维护、信息系统终止等几个主要工作阶段中如何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政策、标准要求实施等级保护工作。
(2)《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信安秘字[2009]059号)。
该标准提出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的技术要求,包括第一级至第五级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环境的安全计算环境、安全区域边界、安全通信网络和安全管理中心等方面的设计技术要求,以及定级系统互联的设计技术要求,明确了体现定级系统安全保护能力的整体控制机制,用于指导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信息安全企业、信息安全服务机构等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技术设计。
5、现状分析类标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构成了指导开展等级测评的标准规范。
(1)《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
该标准阐述了等级测评的原则、测评内容、测评强度、单元测评要求、整体测评要求、等级测评结论的产生方法等内容,用于规范和指导测评人员如何开展等级测评工作。
(2)《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
该标准阐述了信息系统等级测评的测评过程,明确了等级测评的工作任务、分析方法以及工作结果等,包括测评准备活动、方案编制活动、现场测评活动、分析与报告编制活动,用于规范测评机构的等级测评过程。
(二)在应用有关标准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基本要求》是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的基本目标,《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是实现该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之一。
《基本要求》中不包含安全设计和工程实施等内容,因此,在系统安全建设整改中,可以参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和《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进行。
2、由于信息系统定级时是根据业务信息安全等级和系统服务安全等级确定的系统安全等级,因此,在进行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时,应根据业务信息安全等级和系统服务安全等级确定《基本要求》中相应的安全保护要求。
各单位、各部门在进行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方案设计时,要按照整体安全的原则,综合考虑安全保护措施,建立系统综合防护体系,提高系统的整体保护能力。
3、《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依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从“计算环境安全、区域边界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和安全管理中心”(一个中心三维防护)四方面给出了五个级别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设计的技术要求,用于指导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技术设计。
本标准不包括信息系统物理安全、安全管理、安全运维等方面的安全要求,所以应与《基本要求》等标准配合使用。
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技术措施建设(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管理制度建设1、开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依据按照《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参照《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等标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并落实符合相应等级要求的安全管理制度。
2、开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内容一是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
成立信息安全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信息安全工作的主管领导。
成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或落实信息安全责任部门,确定安全岗位,落实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
明确落实领导机构、责任部门和有关人员的信息安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