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其影响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比例尺、图例、方向- 地图的种类(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二、自然地理1. 大气和气候- 大气的组成和分层-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河流的特征和分类- 湖泊和地下水的基本知识3. 地貌- 地壳的结构和板块构造理论- 山地、平原、高原等地貌形态的形成- 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城市化的过程和问题- 城市空间结构2. 农业地理- 农业的分类(如种植业、畜牧业等)- 农业布局的因素- 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3. 工业地理-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类型- 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 遥感在地理学中的应用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组成和功能- GIS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GPS在交通和导航中的应用五、地理与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经济、社会、环境2. 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等) - 地方性环境问题(如土地退化、城市污染等)3. 可持续发展策略- 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 生态农业和绿色建筑- 教育和公众参与请根据以上概要在Word文档中创建相应的文档,并按照实际文档的格式要求进行编辑和排版。

您可以添加适当的标题、小标题、列表和段落,以确保文档的清晰性和专业性。

此外,您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图表、图片和案例研究,以增强文档的信息量和可读性。

高中必修一地理知识点

高中必修一地理知识点

高中必修一地理知识点高中地理必修一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现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我们生活的地球处于浩瀚的宇宙之中。

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首先要知道天体的概念,像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都是常见的天体。

太阳系中,太阳是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绝大部分。

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说它普通,是因为它在大小、质量、密度等方面与其他类地行星有相似之处;说它特殊,是因为地球上存在生命。

生命存在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就是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同时,太阳辐射能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等。

太阳活动对地球也有很大的影响。

太阳活动主要包括黑子、耀斑、日珥等。

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在色球层。

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地球上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还可能导致气候异常,出现降水异常等情况。

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约 17 千米。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等。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与其他圈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高三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

高三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

高三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广泛而深奥的知识内容。

地理必修一是高三地理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以下将对地理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自然地理部分1. 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理学的基础概念是地球。

地球是银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自转,形成春、夏、秋、冬和昼夜交替的现象。

2. 岩石与土壤:岩石是地球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土壤是岩石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和生物作用后形成的,具有种类多样、层次分明的特点。

3.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条件,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向等因素。

而气象则是研究短期天气现象的科学。

4.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水循环是指水的蒸发、降水和地下水循环等自然过程。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5. 地形与地貌: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情况,包括山脉、高原、盆地等。

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受地质构造和风化侵蚀等因素的影响。

6.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界或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对人类、物质和环境造成严重损害的极端自然事件。

防灾减灾是指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人文地理部分1. 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某一地区的居民总数,人口问题主要涉及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方面的内容。

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城市规划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范,对城市的布局、建设和管理进行规划。

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水平。

3. 科技与经济发展:科技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进步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活动的发展情况。

4.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有用物质和能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1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共18张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共18张PPT)优质课件
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 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 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 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 错,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 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 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 战后,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 ,面对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 帮你,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 努力提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 太想改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 纷开始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 的一种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 上,我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 是1000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个人感 通乱忙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别人也很努力 我了,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 是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是240分。故事讲完,老师问我明白啥意思没?我说大概猜到一点,你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一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内容。

下面将对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理解这一学科。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1. 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其特点是球形、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季节的变化。

2. 地球的结构和地壳运动: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运动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构造运动有地板运动和地震,外力作用有风化、侵蚀和沉积。

3. 气候与天气: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长时间内的气象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因素。

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或某一短时间内的气象条件。

4. 气候区划与地带性气候: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气候变化规律,将地球划分为寒冷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三大气候带。

5.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不断循环流动,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等过程。

6. 生物地理:研究地球上生物的分布和演化规律。

生物地理可以分为动物地理和植物地理两个方面。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1.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是指某一地区居住的人口数量。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2.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人类聚居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和城市经济和社会功能的不断扩大。

3. 农业与农业区划:农业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农业区划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土壤等因素,将地球划分为农业区和农业带。

4. 工业与工业布局:工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部门,工业布局是指工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5. 交通与交通发展:交通是连接城市和城市、城市和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交通发展对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起着重要作用。

6.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平衡发展,区域规划是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规划。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36张PPT)
大气

岩石
生物
土壤
地形
这些图片中都反映了那些地理要素?
这些地理要素之间有没有关系?它们之间是 如何相互影响的?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生物



地形
土壤
1、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 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
水循环 岩石圈循环
生物循环
2、各要素之间不 断进行着物质迁移 和能量交换
案例2.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案例2: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 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 肥力逐渐下降。在土壤受到侵蚀 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 长期的流水侵蚀使沟谷不断加长 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沟 谷切割成破碎状。已被人类严重 破坏的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盖度 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土壤 表土层同步消失。河流携带的泥 沙在黄河的下游沉积,河道淤高, 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
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 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 的。
1.特点
(1)变化性: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2)统一性: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是统一的,一个要 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要素的演化。
2.意义: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1)阅读以上资料,你能画出黄土高原地貌、土壤、 生物、水文和人类影响的过程吗?
(2)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2)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黄土高原是在水文、地貌、生物、土壤变化和 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 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界中的水土流失,在土壤侵蚀的同时,地貌、 植被、地方气候也在同步变化。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掌握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3.能够解释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内容3.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球的基本特征;2.大陆与海洋的分布;3.地球自转和公转;4.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3.2 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规律1.气候和气候变化;2.天文变化和地球运动带来的地理变化;3.冰川活动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变化规律;2.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深入了解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规律;3.观察法:通过画图、看图等方式,使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规律。

五、教学过程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讲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理位置和结构组成等;2.通过图示向学生介绍大陆与海洋的分布情况;3.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4.介绍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规律1.讲解气候和气候变化的概念;2.通过图示向学生介绍天文变化和地球运动带来的地理变化;3.向学生介绍冰川活动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3 复习与评价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2.通过课堂互动、提问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讨论、作业评定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变化规律的理解能力;2.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下一节课的教学调整。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变化规律,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圈层结构 (1)
一、天体及太阳系 (1)
二、地球的普通性 (2)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
四、航天基地的选址 (8)
五、地球的圈层结构 (9)
六、地球运动 (11)
时间计算专题 (15)
晨昏线专题 (21)
一、晨昏线重点 (22)
二、晨昏线——三种投影、应用 (23)
三、晨昏线应用 (24)
四、日照图的分析方法和思路 (28)
地球公转专题 (30)
一、地球公转特征、太阳方位问题 (30)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问题 (33)
三、昼长问题 (34)
四、日出、日落问题、地理现象题 (36)
大气专题 (38)
一、大气垂直分层、逆温现象、大气的升温现象 (38)
二、日较差以及年较差 (42)
三、温室效应、热力环流 (43)
气候专题 (47)
一、单圈环流 (47)
二、三圈环流、北半球气压中心 (47)
三、季风环流 (51)
四、全球气候 (54)
五、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54)
六、气候判别及热带气候判别 (56)
七、气候判别(2)亚热带气候 (58)
八、气候判别(3)温带寒带气候 (60)
九、气候的描述和比较 (62)
天气系统专题 (63)
一、天气系统专题(1)锋面系统及气旋与反气旋 (63)
二、天气系统专题(2)伏旱与锋面气旋 (69)
全球气候变暖专题 (75)
水的专题 (77)
一、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永久性冰川融水 (77)
二、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 (80)
三、水循环、盐湖的形成、水循环的意义 (83)
四、河流的特征、水资源短缺及对应 (86)
五、地下潜水、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88)
洋流专题 (91)
整体性、差异性专题 (107)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圈层结构一、天体及太阳系
天体系统的层次
太阳系 The Solar System
冥王星被降为矮行星
【例】离太阳最远的类地行星是( C )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二、地球的普通性
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上有生命生存的条件
【例】(2008年江苏)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B )
▪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分
▪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例】(2008年广东)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D )
▪A日地距离适中
▪B有液态水
▪C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形成了地转偏向力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年太阳辐射由赤道
向南北两极递减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青藏高原是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原因:
a.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四川盆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少的地区
原因:
盆地形状,水汽不宜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太阳能资源贫乏
太阳大气的分层
黑子实际上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短时间内释放出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
级氢弹的能量,因此,耀斑爆发是太阳活
动最激烈的显示
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
子群和大耀斑,喷射出的
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
粒子,会向宇宙空间喷射,
形成太阳风暴。

2003年10月29日,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的东北部山脉上空出现美丽的极光。

太阳风暴光临地球,引起地球两极出现极光。

【例】(2012广东卷文综)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人口迁移加快
▪ B. 风力电厂增产
▪ C. 生活耗能降低
▪ D. 卫星导航失效
答案:D
【例】(2012上海卷地理)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

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则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 A.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 B.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 C.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 D.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答案:C
【例】(2007年上海地理,1)目前人们对太阳
对地球影响的认识正确的是()
▪A黑子增多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起太阳风,流星雨,极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面层依次是黑子,太阳风,耀斑
答案A
四、航天基地的选址
▪低纬度:线速度大
▪地势高:线速度大
▪好的气象条件:晴朗天气,大气污染轻,透明度高。

▪安全性高,人烟稀少
▪交通便利:方便运输火箭
【例】(2009山东)西昌卫星发射的最佳时节为:
▪ A 7月-8月
▪ B 8月-9月
▪ C 10-次年5月
▪ D 6月-7月
答案:C
【例】(2008南昌调研)我国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是因为该发射中心: ▪ A 海拔高,接近卫星运行轨道
▪ B 纬度低,接近地球同步轨道
▪ C 深居内陆,气候干燥,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
▪ D 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
答案:C
【例】12海淀二模
▪评价在海南文昌建立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的条件
▪有利条件:地处低纬地区,有利于航天发射;(2分)位于沿海地区,海洋运输便利;(2分)周边地区人口密度较低,安全性较高。

(2分)
▪不利条件:地处沿海地区,气候湿润多雨;(2分)夏秋季节易受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2分)
【例】10年浙江高考文综
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条件
有利条件:纬度低。

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

不利因素:天气多变。

五、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震波的分类:
纵波(P):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三态。

横波(S):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

1.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答: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2.当地震发生时,在海洋中航行的人会怎样呢?
答: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波速变化与内部圈层
六、地球运动
北半球某地看北极星
的仰角就是该地的纬度;
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例】(12年复旦自招)有人面对北方时,看见北极星出现在地平高度310,他的左侧是东半球,右侧是西半球,则该地位于( )
▪ A、31°N,160°E B、31°S,160°E
▪ C、31°N,20°W D、31°E,20°W
答案:A
1、自转特征
地球的自转——从北极上空观看逆时针
地球的自转——从南极上空观看顺时针
角速度全球都相等,除了南北两极为零
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直至为0
【例】图2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答案:B
地球自转的周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