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千米、吨的认识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一、测量
1. 毫米、分米的认识:
- 毫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毫米用字母表示为“mm”。

- 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

2. 千米的认识:
- 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 测量较长的路程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3. 吨的认识:
-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 1 吨=1000 千克
二、单位换算
1. 长度单位换算:
- 1 厘米=10 毫米
- 1 分米=10 厘米
- 1 米=10 分米=100 厘米=1000 毫米
2. 质量单位换算:
- 1 吨=1000 千克
- 1 千克=1000 克
三、解决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或质量单位,同时要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

长度单位的大数10个

长度单位的大数10个

长度单位的大数10个长度单位是衡量物体大小的单位,用于描述物体的长、宽、高或距离等。

在不同的领域和文化中,人们使用各种不同的长度单位来方便地测量和比较物体的大小。

下面是10个常见的长度单位。

1.米(m):米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长度单位,定义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所走过的距离。

它是用于测量较大尺寸的常见单位,例如建筑、道路、城市规划等。

2.厘米(cm):厘米是常用长度单位,1米等于100厘米。

它通常用于测量较小的物体,如纸张、家具和人体尺寸等。

3.毫米(mm):毫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1厘米等于10毫米。

毫米通常用于精确测量,如科学研究、制造业和工程领域。

4.千米(km):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1千米等于1000米。

它通常用于测量长距离,如旅行、地理距离和纵深度等。

5.英尺(ft):英尺是英制长度单位,1英尺等于0.3048米。

英尺通常在英语国家使用,用于测量身高、房屋尺寸和跑道长度等。

6.英寸(in):英寸是英制长度单位,1英寸等于2.54厘米。

它通常用于测量较小的物体,如电视屏幕、手机屏幕和纸张尺寸等。

7.码(yd):码是英制长度单位,1码等于0.9144米。

它通常用于测量体育运动场地,如足球场、橄榄球场和高尔夫球场等。

8.尺(ch):尺是中国传统长度单位,1尺等于0.33米。

尺通常用于测量建筑、家具和衣物等。

9.里(li):里是中国传统长度单位,1里等于500米。

它通常用于测量较长的距离,如行程、路程和地理距离等。

10.高尔(gōu):高尔是日本长度单位,1高尔等于0.3937英寸。

它通常用于测量纸张尺寸和服装尺寸等。

除了上述10个长度单位,世界上还存在许多其他的长度单位,如光年、微米、地球半径等。

长度单位的选择取决于测量的尺寸大小、国家/地区的习惯以及使用的领域。

了解和正确使用长度单位对于度量和比较物体的大小非常重要,它们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日常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长度单位1. 长度单位的认识:长度单位包括毫米 (mm)、厘米 (cm)、分米 (dm)、米(m)和千米(km,也叫公里)。

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通常是10(除千米和米之间是1000外),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特别地,1千米=1000米。

2. 长度单位的换算:换算原则: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例如:将3千米换算成米,即3 ×1000 = 3000米;将4000米换算成千米,即4000 ÷1000 = 4千米。

3. 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在生活中,根据物体的实际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表示。

二、质量单位1. 质量单位的认识:质量单位包括克 (g)、千克 (Kg,也叫公斤)和吨 (t)。

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2. 质量单位的换算:换算原则与大单位小单位的换算相同,即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例如:将5千克换算成克,即5 ×1000 = 5000克;将6000克换算成千克,即6000 ÷1000 = 6千克。

3. 质量单位的实际应用:在生活中,根据物体的重量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示和计算。

三、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1. 四边形的认识: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的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

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出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四边形。

2.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辨别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出平行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平行四边形。

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

3. 周长的认识: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能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或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并比较两个图形周长的大小。

4.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即长方形周长= (长+ 宽) ×2,正方形周长= 边长×4。

认识简单的长度单位

认识简单的长度单位

认识简单的长度单位长度是物体延伸的空间范围的度量,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我们使用各种长度单位来表示不同的距离和尺寸。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长度单位,并解释它们的应用和相互转换关系。

一、米(m)米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也是最常见的长度单位。

它是由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传播的距离定义的。

米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工程、建筑等领域。

例如,我们常说的一米、两米、五米等都是以米为单位的长度。

二、厘米(cm)厘米是长度单位,它是米的百分之一。

厘米广泛应用于测量小尺寸和精确度要求不高的场合,比如衣物尺寸、纸张尺寸等。

三、毫米(mm)毫米是长度单位,它是米的千分之一。

毫米是用于测量更小尺寸的常见单位,比如细小零件的尺寸、线径的测量等。

四、千米(km)千米是长度单位,它是米的千倍。

千米通常用来测量较大距离,如道路、城市之间的距离。

例如,我们常说的上海到北京距离约为1300多千米。

五、英尺(ft)英尺是英美常用的长度单位之一,它等于0.3048米。

英尺广泛应用于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和工程测量中,比如房屋面积、身高等。

六、英寸(in)英寸是长度单位,它是英尺的12分之一。

英寸通常用于测量较小的长度,比如屏幕尺寸、纸张尺寸等。

在电子产品领域,如手机、电视等设备的屏幕尺寸常用英寸来表示。

七、码(yd)码是长度单位,它等于0.9144米。

码通常应用于英美国家的运动场地测量、布料尺寸等。

八、公里(km)公里是长度单位,它是千米的简称,等于1000米。

公里是国际公制长度单位,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交通运输领域。

比如,我们常说的汽车行驶速度以公里/小时来表示。

以上介绍的是一些常见的长度单位,它们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和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有时需要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长度单位转换关系:1米(m)= 100厘米(cm)1厘米(cm)= 10毫米(mm)1千米(km)= 1000米(m)1英尺(ft)= 0.3048米(m)1英寸(in)= 2.54厘米(cm)1码(yd)= 0.9144米(m)通过理解不同的长度单位及其应用,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进行测量、描述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尺寸和距离。

三年级数学上册测量

三年级数学上册测量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单元内容结构如下: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教学建议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采用演示主题图(如,公路及路标、动物过桥图等)、组织学生的测量活动(如,量课本、书桌等)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师生互动提供条件。

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认识并理解测量的有关知识,同时形成适合自己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步提高。

当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提供的情境进行整体观察,注意提供的情境应该主题明确,当学生的讨论远离主题时,应该进行恰当的引导。

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的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

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该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之上。

如,教学例1(毫米的认识),教材安排了学生用尺子测量课本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测量中发现课本的宽、厚不能用整厘米表示,从而引出“毫米”,感受毫米产生的意义,再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明白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小学三年级数学常用单位知识归纳

小学三年级数学常用单位知识归纳

小学三年级数学常用单位知识归纳
常用单位知识概括总结
1.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符号:mm
1毫米=0.1厘米
=0.01分米
=0.001米
=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符号:cm
1厘米=10毫米
=0.1分米
=0.01米
=0.00001千米
3.分米:是长度计量单位之一,符号:dm
1分米=100毫米
=10厘米
=0.1米
=0.0001千米
4.千米:千米又称之为公里,是长度计量单位之一,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

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km
1千米(公里)=1000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1000000毫米(公厘)
5.吨:计量单位,符号:t
公制1吨=1000公斤
=2000斤
=20000 两
1吨=1000千克
=1000000克
6.千克:计量单位,符号:kg
1千克=1000克
=2斤
斤=500克
7.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三者之间的关系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0000平方厘米
8.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三者之间的关系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000000立方厘米。

数学度量单位知识点总结

数学度量单位知识点总结

数学度量单位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度量单位是用来表示长度、重量、时间、容积等物理量的大小的单位。

度量单位是用来度量物理量的大小的单位。

二、长度单位1. 厘米厘米是长度单位,是长度单位。

1厘米等于0.01米,是长度单位。

100厘米等于1米,是长度单位。

常用于度量物体的长度、高度和宽度等。

2. 米米是长度单位,是长度单位。

1米等于100厘米,是长度单位。

1千米等于1000米,是长度单位。

常用于度量距离、长度等。

3. 千米千米是长度单位,是长度单位。

1千米等于1000米,是长度单位。

1千米等于100000厘米,是长度单位。

常用于度量长距离的长度。

4. 毫米毫米是长度单位,是长度单位。

1毫米等于0.1厘米,是长度单位。

1毫米等于0.001米,是长度单位。

常用于度量小物体的长度、宽度等。

5. 公里公里是长度单位,是长度单位。

1公里等于1000米,是长度单位。

1公里等于10000米,是长度单位。

常用于度量长距离的长度。

6. 英寸英寸是长度单位,是长度单位。

1英寸等于2.54厘米,是长度单位。

1英寸等于0.0254米,是长度单位。

常用于度量设备的长度、宽度等。

7. 英尺英尺是长度单位,是长度单位。

1英尺等于30.48厘米,是长度单位。

1英尺等于0.3048米,是长度单位。

常用于度量长距离的长度。

8. 码码是长度单位,是长度单位。

1码等于0.9144米,是长度单位。

1码等于91.44厘米,是长度单位。

常用于度量长距离的长度。

9. 里里是长度单位,是长度单位。

1里等于500米,是长度单位。

1里等于5000米,是长度单位。

常用于度量地区的长度。

10. 公里公里是长度单位,是长度单位。

1公里等于1000米,是长度单位。

1公里等于10000米,是长度单位。

常用于度量长距离的长度。

三、重量单位1. 克克是重量单位,是重量单位。

1克等于0.001千克,是重量单位。

1克等于1000毫克,是重量单位。

常用于度量物体的重量。

2. 千克千克是重量单位,是重量单位。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知识梳理一、知识点梳理1. 毫米、分米的认识(1)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做单位。

(2)1 厘米的长度里有(10 )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 1 )毫米。

所以,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1 厘米=10 毫米。

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dm)做单位。

(3)10 厘米的长度就是 1 分米,因此 1 分米=10 厘米。

1 米=10 分米。

2. 千米的认识(1)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0 个 100 米就是 1 千米,1 千米(公里)=1000 米。

(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3. 吨的认识(1)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1)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2)(相邻)质量单位进率是 1000 。

① 1 吨= 1000 千克 1 千克=1000 克②1000 千克= 1 吨1000 克=1 千克二、重点、难点知识梳理1.重点:(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 1 毫米、1 分米和 1 千米的长度观念。

(2)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 1 吨的质量概念。

2. 难点:(1) 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2) 能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能恰当的选择单位。

三、易错点1. 对毫米、千米等长度单位和千克、吨等质量单位的观念比较模糊,做题时很容易判断出错。

2. 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混淆。

3. 单位换算时进率不清。

四、本单元学习及辅导建议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本单元的内容有两大特点:一是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是在此之前,孩子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与厘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且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也就是说,孩子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了。

因此,家长在辅导时,可以尽可能的利用好身边的资源,结合生活实际,如让孩子测量硬币、书本的厚度等,通过故事的形式加深孩子对千米和吨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毫米、分米、千米、吨的认识和练习
一、填空。

(每空2分,共30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2.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

3.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作单位。

4.运动场的跑道1圈是400米,2圈是()米,再加上()米是1千米。

5.一头牛重250千克,这样的4头牛共重()千克,合()吨。

6.食指长()毫米。

二、我会辨。

(每题2分,共6分)
1.语文书厚约6分米。

()
2.10个西瓜重3吨。

() 3.林林跳高跳过了20米。

()三、我会选。

(每题3分,共9分)
1.一头狮子约重300()。

A.克B.千克C.千米D.吨2.火车每小时行()千米。

A.18B.180C.1800
3.妈妈每日晨跑,跑1千米需要()。

A.5秒B.5分C.5小时
四、按要求解决。

(共30分)
1.连一连。

(8分)
2.选一选,填一填。

(在正确的答案下面画“√”)(6分)
3.在里填上“>”“<”或“=”。

(8分)
32吨3200千克
3000千克3吨
15吨15千克
1吨-200千克8000千克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分)
2米=()厘米
60吨=()千克
400米+600米=()千米
3千米-1000米=()千米
五、我会应用。

(3题7分,其余每题6分,共25分)
1.一种超薄手机厚6毫米,9部这样的手机摞在一起,一共厚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2.水果商店运进一批水果。

再卖出多少千克就刚好是1吨?
3.数学故事。

船上的石头分8次才称完,记录如下。

你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吗?算一算。

4.精打细算。

共有花生15吨,下面两辆车可以用来运花生。

(1)如果每次运花生的车都装满,怎样安排才能把花生恰好运完?
(2)哪种方案最省钱?要花多少元?
答案
一、1.克毫米厘米毫米米千米吨
2.千米km
3.吨
4.800200
5.1000 1
6.50[点拨] 注意条件中的单位与问题中的单位不一样。

二、1.× 2.× 3.×
三、1.B 2.B 3.B
四、1.
2.
3.>=><
4.200600001 2
五、1.6×9=54(毫米)=5厘米4毫米
答:一共厚54毫米,合5厘米4毫米。

2.480+330=810(千克)
1吨=1000千克1000-810=190(千克)
答:再卖出190千克就刚好是1吨。

3. (280+220)+(250+250)+(230+270)+(300+350)=
2150(千克)
答:这头大象重2150千克。

[点拨] 注意能简算的就尽量简算。

4.(1)
如表格三种方案恰好运完。

(2)6÷3=2200×2=400(元)
400>350
所以尽量让载质量为6吨的车来运。

选择表格中第二种方案最省钱。

要花350×2+200=900(元)
[点拨] 先通过比较,分析出哪种车比较经济实惠,就先尽量用经济实惠型的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