涢水白云湖水库“水华”成因分析与控制措施探讨
养殖池塘水华的形成条件以及调控方法

养殖池塘水华的形成条件以及调控方法水华是水体藻类大量生长或聚集并达到一定浓度的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和特定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裸藻是古代原生动物眼虫的植物学名称,因为眼虫同时具有动物与植物两种特性,它是一种“原生动物”,但同时眼虫细胞又有含叶绿素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所以植物学家认为它是一种“原生植物”。
由于眼虫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学家给它起了另外一个名字—裸藻。
裸藻水华多发生在静水、有机质丰富的小水体,水库、河沟、江河等较少见。
裸藻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很广,水华形成的适宜温度为20℃-35℃,生长时间横跨春、夏、秋三个季节,尤以6、7、8、9月份生长最旺盛。
裸藻水华颜色呈绿色、蓝绿色,这点跟蓝藻引起的水华很像,较难鉴别,可通过测量pH进行鉴定,裸藻绝大多数生长于pH6.5-8.5之间的水体中,而蓝藻大量繁殖时,pH多在8.5以上。
另外,裸藻水华有时也会出现红褐色(俗称“铁锈水”)或者酱油色(多发生在养殖中后期和老化池塘)。
裸藻对温度突变很敏感,当遇到恶劣天气或环境变化较大时,裸藻比蓝藻、绿藻等更容易突然集体死亡而发生倒藻现象。
裸藻大量死亡后,尸体分解会释放毒素,不仅败坏水质,还会造成鱼虾泛塘、死亡。
裸藻水华不易杀灭,实验证明,药物在鱼虾安全浓度内,很难杀灭裸藻。
另外,裸藻前端长有一根鞭毛,可通过摆动进行运动,用药物杀灭时,会迅速逃离高浓度药物区域,在药物浓度低的池塘中部或底部避难,待药性消失后,又可重新大量增殖,造成用药后效果不明显。
裸藻大量繁殖的池塘,在当前养殖模式与养殖环境评估中,可以判断水体属于比较清瘦的,因为它抑制了其他有益藻类的生长,使得水体清瘦。
裸藻水华的调控方法主要分三类。
一是生物方法:培养其他藻类,让藻像复杂不单一;较为经济的方法是混养鲢、鳙、罗非等滤食性鱼类,一般每亩放5-10尾;还有就是投放生物制剂。
二是物理方法: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每天中午开2小时增氧机(12:00-13:00),增加水体交换;使用絮凝剂如聚合铝等,使用后注意解毒培水;也可进行人工捞取,但是劳动强度较大。
水华的成因及防治ppt课件

精品课件
2 环境因子
从国内一些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调查资料来看, 水库发生富营养化与气候变化关系很大,气 候条件能促成藻类水华的发生。藻类为中温 性微生物。在环境因子中,水温、气温和光 照是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已有研 究表明,气候偏暖致使水温升高,充足的光 照、温暖的水环境是引起水华发生的必要条 件。
一般来说,氮和磷营养盐是藻类生长和水华暴发中不可缺 少的,国内外对此有大量的研究。已有研究表明藻类细胞里的 磷直接参加光合作用和呼吸、酶系统的活性化、能量转化,以 及氮、碳水化合物和脂类化合物的交换等过程.而氮是藻类自身 的组成元素。
虽然氮磷是限制藻类增长的两个主要元素,但许多研究证明 藻类生长同样需要微量元素。像铁、钼等微量元素可以单独或 是与氮或磷共同限制藻类的增长
精品课件
2 规划措施 1)要从根本上遏制水质恶化意识,发挥工程长久效 益,必须依靠法律手段加强管理,包括硅周期、停 滞时间 水文因子 水位、流量、流速氮磷 营养因子 水华暴发 其他因素风、蒸发 环境因子 降雨、降尘 光照、气温 2)编制水环境保护条例和水土程保护条例,制定流 域近期和长远规划,加强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流域内人们的法制意识、环保 意识与节水意识,落实《水法》、《水土保持法》、 《水污染防治法》等各项法律法规,保证库区水质 不受污染。
精品课件
3 点、面源污染控制 点源污染物质可以通过污水处理厂和一些生 物化学处理手段降低氮磷含量。面源污染分 为城市面源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对于城市 面源污染采取雨水分流工程,减少城市面源 污染对汉江氮磷负荷的贡献率;农村面源污 染的控制手段为鼓励和提倡使用有机肥,改 进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湖泊水华暴发原因解析与防控措施

文章编号:2095-6835(2019)22-0024-05湖泊水华暴发原因解析与防控措施高翔1,姜霞2(1.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100080;2.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摘要:湖泊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湖泊生态保护领域,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富营养化。
水华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严重地影响了水资源的利用和使用。
调研了引起和导致湖泊富营养化和水华暴发的生物学机制和非生物学机制,分析对其影响显著的人类活动过程,针对性地提出富营养化和水华防控的对策,以期保护和恢复湖泊健康的生态系统,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湖泊;富营养化;水华;生物学因素中图分类号:X524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9.22.0061湖泊富营养化和水华发生现状湖泊的富营养化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浮游藻类建立优势导致水生态系统的结构破坏和出现功能异化的过程。
在富营养化现象发生时,水体中的溶解氧大幅减少,透明度严重降低,水质变差,引发大量水生生物的死亡。
在自然演变过程中,湖泊由贫营养向富营养化转变,但速度十分缓慢。
但是,在人类作用下,尤其是大量含有营养物质的水排入湖泊,会导致水体在短时间内出现富营养化问题。
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国外工业化革命和现代生活方式使得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层出不穷,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这一问题备受世界关注,极具普遍性,是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湖泊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供了全国1/3的饮用水,支撑了1/3的工农业产值和1/4的粮食产量。
同时在调节洪水、发电、气候调节、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障和休闲娱乐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十条》实施以来,纳入国家断面考核的湖泊数量由2015年的62个增加到现在的112个。
水体藻类爆发和水华形成的原因和治理途径【范本模板】

水体藻类爆发和水华形成的原因和治理途径去除藻类与控制其生长是湖泊水库水体恢复与保护的难题,本文从藻类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着手,试图归纳出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来解决长期以来反复困扰人们的难题,供同行参考.1. 为什么黑臭河道和污染严重的水体没有藻类的产生?答: 黑臭河道内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和浓度都比较高,其中的污染物消耗了水体中的大量的氧,造成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相当低,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所以藻类等低等微生物和植物都没有生存的条件.但是藻类生长的营养源还是客观存在。
在河道治理的初级阶段,采取曝气复氧措施后,水体中的溶解氧得到了部分提高,加上温度合适,光照合适,藻类生长的条件就成熟了,因为原来水体中存在的低等生物抗污染能力强、繁殖快、不易消亡,流入水体中及原有水体中的富含磷、氮等营养源给了这些藻类等低等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生物能量。
致使通过污染治理后的初级阶段,藻类等低等生物迅速繁殖,形成另一公害而存在。
而该公害也是表示水体将遭破坏的标志.2。
治理的总体指导原则是什么?答: 水体环境将是继续治理改善和不治理将进一步恶化的关键。
治理的原则是:(1)标本兼治,分步实施;(2)物理化学治理为辅(指标),生物治理为主(治本);(3) 对症治理为解决燃眉之急,长期维护为长治久安之策;(4)单项阶段治理打好基础,建立综合生态体系维系水体健康.逐步创建水体的自我平衡和自我修复的生态环境.3。
治理的阶段和过程如何?怎样操作?答:杀灭藻类和消除水华(1)采用物理方法:捞取水体中的丝状藻类和其它漂浮物。
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循环过滤的方法去除水藻.(2) 采用化学方法:(经常使用容易引起化学物质积累,造成二次污染;藻类等浮游生物产生耐受性,微生物变异等后果)使用硫酸铜、季铵盐、活性剂、高锰酸钾、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等化学药剂,对过多的浮游生物、藻类进行杀灭、絮凝、沉降等手段,能够比较迅速改善水质,看到效果。
但是,这些效果只是暂时的、局部的,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降解营养源,原来水体中的底等生物抗污染抗杀灭的能力比较强,一旦这些药剂的浓度减低、反应作用弱化后,这些低等生物又会迅速生长,恢复原样。
水库如何预防和控制蓝藻水华的大量暴发

水库如何预防和控制蓝藻水华的大量暴发
许文全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水库无论是贫营养型水库还是富营养型水库,都有可能暴发蓝藻形成水华,这对水库的水质、渔业养殖危害很大。
笔者一直从事水库渔业的技术推广工作,现把自己多年摸索的防止水库蓝藻水华大量生成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许文全
【作者单位】湖北蕲春县花园水库,43532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措施 [J], 焦雅敏
2.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蓝藻水华暴发特性及成因探析 [J], 杨敏;张晟;胡征宇
3.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措施 [J], 李淑梅
4.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技术——评《蓝藻水华生态防治新理论与新技术》 [J], 马逸驰
5.《Science》上发表中国今夏太湖蓝藻水华大量暴发的现场报道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江武汉段“水华”的形成份析及其防治建议

汉江武汉段“水华”的形成份析及其防治建议摘要:“水华”又称水体的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富含的营养物质致使藻类过量繁衍的现象,它是水体衰老和水质恶化的一种表现。
一样常见于湖泊、水库及近地浅海湾,河流中发生“水华”那么极为少见。
汉江武汉段在2000年2月28日发生了第三次“水华”现象,并一直持续到4月上旬,这次“水华”是继92年和98年早春发生的两次以来更为严峻的一次。
藻的繁衍速度异样迅猛,前后显现两次藻系列顶峰,含藻量别离为7317和7223万个/L,水体呈深褐色,们有较明显的异味。
而92年和98年含藻量峰值别离为2600万个/L和2870万个/L。
这说明汉江武汉段发生“水华”的严峻程度在加重,周期在缩短。
“水华”给自来水公司净水处置带来了庞大压力,同时给市民正常饮用水带来必然阻碍。
可见汉江水质逐年恶化的情形,分析了“水华”的成因及特点,并对预测和防治“水华”作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富营养化水华防治建议一、汉江水质的转变情形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是沿岸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它沿途通过14个县市,同时每一年接纳了工业废水和市政污水约7亿吨,其中1.23亿吨为生活用水,最后从武汉汇入长江;尽管污染物量大,但由于汉江水流量大,污染物在江水稀释和自然生态作用下使水质取得了操纵。
70-80年代,汉江水质一直都符合地面水Ⅱ级标准,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工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工业废水、农业化肥浇灌和生活用水排放量逐年递增,汉江部份河段尤其是下游河段水质恶化已超级严峻。
(见图1)从沿途水质的结果分析来看,水体酸度下降(PH值增高),CODMn、氨氮(NH3---N)、硝酸盐氮(NO3-N)、总磷(TP)均呈现增高趋势,亚硝酸盐氮(NO2--N)也有明显增高,氮磷负荷最大,诱发“水华”发生的概率最大。
从汉江流域的浮游植物(主若是藻类)的调查情形分析(见图2),汉江藻类总细胞密度呈现明显的增高趋热,至武汉江段,藻的总细胞密度达到最高,说明水体藻类很活跃,其中以硅或所占比例最高,第二为为绿藻。
湖库富营养化成因及对策

浅析湖库富营养化成因及对策摘要:本文讨论了湖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相关对策。
首先,本文讨论了湖库富营养化的成因,包括了水流,施肥等。
其次,本文针对湖库富营养化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例如改善水质,减少施肥等。
最后,通过实施以上对策可以有效地防止湖库富营养化。
关键词:湖库富营养化,水流,施肥,水质,对策正文:湖库富营养化是指湖库的水体由于某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高营养化作用,从而使湖库水体中出现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影响湖库水体的质量。
湖库富营养化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水流和施肥。
水流是湖库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之一。
随着环境的改变,湖库周围的风力、水流速度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使湖库水体的水流受到影响,导致湖库水体的营养物质被扰流而沉积,从而导致湖库水体的营养化。
另一方面,施肥也是湖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施肥的过量使湖库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大量增加,从而导致湖库水体的富营养化。
为了防止湖库富营养化,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
首先,应加强湖库水质监测,及时发现湖库水质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湖库富营养化的发生。
其次,应加强湖库的植被保护,减少湖库水体的营养物质的沉积。
此外,应加强对湖库水体的污染源的监测,限制施肥等污染源的排放,防止湖库水体的富营养化。
综上所述,湖库富营养化的发生主要是由水流和施肥造成的,可以通过加强湖库水质监测,减少施肥、建立湖库植被等措施来有效防止湖库富营养化。
加强环境保护,以减少湖库富营养化的发生,应成为重点任务。
具体而言,一是要加强长江流域的绿色建设,增加生态的水源,降低湖库的富营养化水平。
二是应加强针对湖库的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特别要加强对施肥的监管,规范施肥管理,准确测定施肥量,防止施肥过量。
此外,还应加强湖库周边和河岸的个人环境卫生意识,改变民众的环境卫生行为,保护湖库水体的质量,防止湖库富营养化的发生。
另外,采用技术手段防止湖库富营养化也是一种重要的对策。
可以通过采用捕捞技术来控制湖库水体的有机物的含量,例如添加碳酸钙、磷酸钙等水性抑制剂来抑制有机物的生成。
水华的成因及防治

2 规划措施
1)要从根本上遏制水质恶化意识,发挥工程长久效 益,必须依靠法律手段加强管理,包括硅周期、停 滞时间 水文因子 水位、流量、流速氮磷 营养因子 水华暴发 其他因素风、蒸发 环境因子 降雨、降尘 光照、气温
2)编制水环境保护条例和水土程保护条例,制定 流域近期和长远规划,加强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流域内人们的法制意识、环保 意识与节水意识,落实《水法》、《水土保持法》、 《水污染防治法》等各项法律法规.1.光照 2.2.水温 2.3.水流量 2.4.其他因素
2.1. 环境光照对藻类光合作用和水华暴发影响 重大。有室内实验研究[7]发现,随着光照强度 (1000~5000Lx)的不断增大,藻类生长的 比增长率也加大。当光强从1000Lx 增加到 4000Lx时,藻类数量增加较快,4000Lx 以后 渐趋平缓,在5000Lx 基本上达到最大值。在 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强与藻类的关系不尽相同。 在各温度下,1000~5000Lx 的光强与藻类数 量的增加可以用半对数或指数方程来表示。在 15℃的温度下,藻类数量与光强呈指数关系, 说明在温度较低时光强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很显 著,且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光强太弱(500Lx 以下)或太强(10000Lx 以上)都不适于藻类 的生长。一般认为3000~4000Lx 是水华藻类 的最适宜光强。
防治措施
1. 政策措施 严格控制水域周边兴建氮肥厂和磷肥厂及氮磷排放 量大的其它化工企业。大力推广和应用生态农业技 术,最大限度地防止水土流失。尽快出台禁用含磷 洗涤剂的政策,以减少入库TP 排放。政府应该制定 保护库区环境的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库区环保产业, 在税收、许可、政府投入等方面支持环保产业的发 展,同时制定一些相应的环保科技发展政策,大力 支持各种实体开展如水体富营养化生态修复技术、 水库漂浮物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等一系列的库区环 保科技攻关研究,确保三峡水库的长治久安,持续 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初步鉴定:下白云湖水库内三个采样点的水华优势种为蓝藻门微囊藻属铜绿微囊藻 (Microcystis aeruginosa) , 同 时 检 出 蓝 藻 门 其 它 藻 种 有 鱼 腥 藻 ( Anabaena azotica ) 和 颤 藻 (Oscillatoria),硅藻门的针杆藻(Synedra)、小环藻(Cyclotella)、舟形藻(Navicula)和直链藻(Melosira), 绿藻门的实球藻(Pandorina)、栅藻(Scenedesmus)、空球藻(Eudorina)、十字藻(Crucigenia)、盘星 藻 (Pediastrum) 、 小 球 藻 (Chlorella) 、 卵 囊 藻 (Oocystis) 、 月 牙 藻 (Selenastrum) 、 纤 维 藻 (Ankistrodesmus)、蹄形藻(Kirchneriella)、鼓藻(Cosmarium)、集星藻(Actinastrum),以及隐藻门 的隐藻(Cryptomonas)、裸藻门的裸藻(Euglena)、甲藻门的拟多甲藻(Peridinopsis sp)和金藻门的锥 囊藻(Dinobryon)等。上白云湖水库检出藻种有蓝藻门的微囊藻、鱼腥藻,绿藻门实球藻、空球藻、 栅藻、十字藻、盘星藻、纤维藻、月牙藻和小球藻,硅藻门小环藻、直链藻、针杆藻和舟形藻, 以及隐藻门隐藻和金藻门锥囊藻等,优势藻种为铜绿微囊藻。藻密度见表 1。
4.2 长期控制措施
4.2.1 截污:截断所有流入白云湖水库的排污口,降低水体纳污量的同时,降低水体氮、磷等营 养盐的含量,使水体不具备水华暴发的营养条件。
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川 汪庆华 朱耀祖:涢水白云湖水库“水华”成因分析与控制措施探讨
4.2.2 保持必须生态流量:适当开启白云湖水库上、下滚水闸坝,保证下游河道必须的生态水量, 同时对库区水体有适当的扰动,破坏水华形成的水体动力学条件。 4.2.3 生物控藻技术:适量投放以蓝、绿藻等浮游植物为食的滤食性鱼类(如鳙鱼、鲢鱼等), 通过鱼类捕食来控制藻华的发生[20]。 4.2.4 水华的预测与预警:加强白云湖水库藻类的监测,在摸清蓝藻生长规律和水华暴发机理的 基础上,建立白云湖水库水华预测与预警系统。在蓝藻水华暴发前进行预警,提前采取适当的措 施来控制藻华的暴发。
严平川 汪庆华 朱耀祖:涢水白云湖水库“水华”成因分析与控制措施探讨
2.2 水体质量监测及富营养化评价
水质监测项目包括水温、透明度(SD)、pH值、DO、CODMn、TN、TP、Chl-a共8项。上 述项目的测定方法参照文献[2],Chl-a的测定参照文献[3]。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四个采样点水质进行评价,除上白云湖坝 上 30m 处水质评价为Ⅴ类,其它三个采样点的水体质量评价均为劣Ⅴ类。
1 概述
涢水位于湖北省境内,汉江支流,属府澴河水系,发源于大别山麓的大洪山,是汉水东面最 大的一条支流,流经随州、安陆(涢水流经安陆段称府河)、云梦,至应城与云梦交界的虾咀分 流,西支经汉川北部至新沟注入汉水,东支由云梦入孝感的澴河,合称府澴河,至武汉谌家叽注 入长江,涢水干流长度 281km。在涢水两岸,有数百条支流呈叶脉状分布,其中流量较大的 有厥水、溧水、溠水、均水、清水河、洑水、瀖水、石河水、杨家河、郑家河、富水、徐 家 河 、五 龙 河 、支 水 、浪 水 、章 水 、漻 水 等 ,形 成 一 个 相 对 独 立 的 水 系 ,称 为 涢 水 流 域 [1], 流域面积 9039km2。
严平川 汪庆华 朱耀祖:涢水白云湖水库“水华”成因分析与控制措施探讨
涢水白云湖水库“水华”成因分析 与控制措施探讨
严平川 汪庆华 朱耀祖
(荆州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 荆州 434000) 【摘 要】:2011 年 5 月中旬涢水白云湖水库首次发生蓝藻“水华”,严重影响水体功能。经调 查 、 研 究 , 涢 水 白 云 湖 水 库 “ 水 华 ” 优 势 种 为 蓝 藻 门 微 囊 藻 属 铜 绿 微 囊 藻 ( Microcystis aeruginosa),库区最大藻密度达到 1.02×109 个/L,下白云湖水库随州水文站基本断面水体呈 重度富营养化,其它两个监测点和上白云湖水库水体呈中度富营养化,下白云湖水库三个监测点 水质评价均为劣Ⅴ类,上白云湖水库为Ⅴ类。从水文、气象和水质条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干旱 少雨天气与人为原因导致水库上游来水和下泄水量基本为 0,库区水体处于静止状态,加上持续 的高温天气和库区水体的富营养化,成为白云湖水库蓝藻水华爆发的根本原因。同时针对白云湖 水库城市景观水体功能,提出控制水华暴发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涢水;白云湖;蓝藻;水华;控制
8 0.61 7.52 0.318 0
波导大桥 26.1 9.1 6.7 5.2 0.38 1.52 0.122 0.1
下白云湖 大坝处 26.1 9.2 9.3 11 0.35 1.75 0.099 0.1
富营 养化 评分 值
66.0
82.4
73.7
77.1
富营 养化 评价
中度 富营 养 重度 富营 养 中度 富营 养 中度 富营 养
3.3 水质条件
氮、磷是藻类生长的重要营养组分,其浓度增高,有利于促进铜绿微囊藻藻生长[12]、[13]、[14]、 [15]。水华的发生肯定与氮、磷营养物质有密切的关系,除了总氮、总磷浓度外,还与氮磷比值 以及它们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有重要关系。理论上水中氮磷浓度比为7:l时最有利于藻类的吸收 利用,对水华藻类而言,最容易引起水华[16]。
水 质
藻密度
评 价
(104 个 /L)
Ⅴ 1130
劣 Ⅴ 102270
劣
Ⅴ
7300
劣
Ⅴ
3300
3 水华成因分析
藻类水华暴发是指在一定的营养、气候、水文条件和生态环境下形成的藻类过度繁殖和聚集 的现象,是水体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7]。下面从水文、气象和水质条件三个方面分析白云湖 水库蓝藻水华形成的原因。
4 水华控制措施探讨
综上所述,白云湖水库水华暴发是水文、气象、水体营养盐等各个方面条件耦合的结果。从 耦合条件的形成提出控制蓝藻水华暴发的措施。
4.1 短期处理措施
4.1.1 引水冲污:从上游放清水对白云湖水库进行冲污,不但扰动库区水流,而且降低库区水体 营养盐浓度,从营养条件和水文条件两方面对藻华进行控制。 4.1.2 人工捕捞:采用固体浮子式橡胶围油栏进行围隔,将浮游藻华聚集在小范围,通过捞藻船 或人工捕捞的方式将藻华去除[17],这是人工除藻较为有效的方法。 4.1.3 喷施除藻剂:鉴于目前上游可提供水量不足,城区景观河段又不能没有水,暂时消除水华 的办法是喷施除藻剂[18]、[19]。由于喷施除藻剂会引入新的污染物质,导致水体二次污染,所以此 法为控藻下策。建议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采用此方法。
根据水质监测情况看,下白云湖水库三个采样点(随州水文站基本断面、波导大桥、下白云 湖水库大坝前)TP 的监测值依次为 0.61、0.38、0.35mg/L,TN 依次为 7.52、1.52、1.75mg/L, N/P 比值范围为 4:1~12.3:1,比较符合藻类生长的营养条件,为蓝藻水华的暴发必要条件。
吴剑等[6],对蓝藻水华优势种铜绿微囊藻的研究表明处于延迟期和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 使培养液的pH 值上升,最大值可达10.94;稳定期和衰亡期的微囊藻使培养液pH值降低。根据 藻团形态和水体实测溶解氧含量、pH值以及Chl-a测定值判断,下白云湖水库蓝藻水华正处于藻 类生长曲线的对数增长期,还没有达到稳定生长期或藻华暴发时期。
严平川 汪庆华 朱耀祖:涢水白云湖水库“水华”成因分析与控制措施探讨
表1 白云湖水库“水华”监测成果表
采样 站点
水 温
PH
溶 解 氧
℃
上白云湖 大坝上 30 26.1 8.3 7.4
米处
随州水文 站基本断 26.1 9.7 9.1
面
高锰 酸盐 指数
总 磷
总 氮
mg/L
叶绿 素
透明 度
m
8.5 0.16 1.67 0.045 0.4
作者简介:严平川,1976年生,荆州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工程师,从事水生态、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 TEL:13886649482,Email:yanpchuan@
严平川 汪庆华 朱耀祖:涢水白云湖水库“水华”成因分析与控制措施探讨 本世纪初,随州市委、市政府以“一河两岸”理念打造随州山水城市,在涢水城区下段新建下白云 湖大坝,相距约 7km 的两座滚水闸(坝),将涢水随州城区段分成三段,最上段称为上白云湖水 库,库容约 611 万 m3,中段为下白云湖水库,库容为 995 万 m3。上白云湖坝下 200m 处有排污 口入下白云湖水库,坝下 380m 处有随州水文站基本断面。2011 年 5 月 19 日,白云湖水库发生 大面积蓝藻“水华”,整个湖面漂浮一层蓝色油漆状物质,散发刺鼻的气味,感观极差,严重影响 到白云湖城市景观水体的功能和城区人们的身心健康。研究白云湖水库蓝藻水华形成的原因,并 提出短期内控制水华的措施,迎接即将到来的神农节;提出长期的水华控制措施,保证白云湖水 库城市景观水体功能和涢水下游生态用水需求。
3.1 水文条件
由于涢水流域 2011 年上半年干旱少雨,流域降雨量与历史同期相比偏少 7 成,白云湖水库 上游来水量很小,据随州水文站监测结果显示,来水量仅为 1m3/s,不能对库区水体起到扰动作 用。随州市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神农节,保持城区景观用水的需求,关闸蓄水,下白云湖水库滚 水闸基本扎死,下泄水量为 0 m3/s。涢水在随州城区被彻底截断,下游断流,下白云湖水库内水 体基本静止,水体无扰动,这是蓝藻水华形成必备条件之一[8]、[9]。
3.2 气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