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最新)分析

合集下载

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

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诊断
01
02
03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中免疫指标如寡克 隆带阳性可辅助诊断多发 性硬化。
MRI检查
MRI可检测到脑部白质内 多发脱髓鞘病灶,是诊断 多发性硬化的重要手段。
其他影像学检查
如CT、X线等在多发性硬 化的诊断中价值有限。
疾病活动和进展的评估
疾病活动评估
通过临床评估和影像学检 查,可评估疾病的当前活 动状态。
新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新的 诊断和治疗方法,例如更精确的成像技术、 新型药物输送系统和基因治疗等。
个性化治疗
随着对多发性硬化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深入了 解,未来可能会出现针对不同患者群体的个 性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 用。
2023 WORK SUMMARY
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 系统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REPORTING
目录
• 多发性硬化的定义和概述 •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多发性硬化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诊断和评估 • 治疗和管理 • 研究和未来方向
PART 01
多发性硬化的定义和概述
定义和特征
研究和未来方向
临床试验和新药研究
临床试验
目前正在进行大量的多发性硬化临床试验,以评估新药物和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试验通常涉 及对患者的随机分组,以比较新疗法与标准疗法的差异。
新药研究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开发新的药物来治疗多发性硬化,这些药物可能针对疾病的特定机制,以减少炎症 、减少复发频率和减轻疾病进展。
病理过程和病变特征
炎症反应多ຫໍສະໝຸດ 性硬化以中枢神经 系统炎症反应为主要特 征,涉及免疫细胞的浸

最新:多发性硬化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治疗更新2023

最新:多发性硬化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治疗更新2023

最新:多发性硬化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治疗更新2023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其病变具有时间多发与空间多发的特征。

近年来MS的发病率及患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

在过去的10年中,MS在流行病学、病理学、疾病活动与进展等领域研究推动了临床分型、诊断标准、治疗目标的更新,新的疾病修正治疗(DMT)药物为治疗策略提供了更多选择。

近期,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对中国MS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了重新修订,新版指南中疾病分型和治疗更新亮点如下。

MS的疾病分型结合临床表现,残疾进展及MRI影像特征将MS临床病程分型如下:临床孤立综合征(ClS):指患者首次出现CNS炎性脱髓鞘事件,引起的相关症状和客观体征至少持续24h,且为单相临床病程,类似于MS的1次典型临床发作,为单时相临床病程,需排除其他原因如发热或感染事件。

复发缓解型MS(RRMS):病程表现为明显的复发和缓解过程,每次发作后不留或仅留下轻微症状。

继发进展型MS(SPMS):约50%的RRMS患者在患病10~15年后疾病不再或仅有少数复发,残疾功能障碍呈缓慢进行性加重过程。

RRMS向SPMS的转化往往是缓慢渐进的,至今仍缺乏较为明确的标准,经常是通过残疾功能障碍评分结合临床及影像资料综合得出的回顾性结论。

原发进展型MS(PPMS):10%~15%的MS患者残疾功能障碍与临床复发无关,呈缓慢进行性加重,病程大于1年。

治疗原则MS一经明确诊断,应尽早开始DMT并长期维持治疗,推荐患者共同参与制定治疗决策,设立明确的治疗目标及随访计划,定期评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达到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全面控制疾病炎症活动、延缓残疾进展、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修复,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国际上主要通过临床、影像、生物标志物3个维度定期监测评估,实现疾病无活动证据。

主要指标包括:临床复发(年复发率\确定的残疾进展(EDSS评分\MRI(新增T2、铝增强或扩大T2病变\脑容积变化减少每年<0.4%,此外神经丝轻链、认知功能评估(符号数字模拟试验)等指标也在逐渐成为可能的观察指标。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简称MS)是一种神经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中文中,我们通常称之为多发性硬化。

这是一种常见的、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疾病,主要影响大脑和脊髓。

多发性硬化症主要通过炎症和脱髓鞘来损害神经细胞。

由于神经细胞的脱髓鞘,多发性硬化会导致不同部位的神经传导障碍。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相对较为复杂的疾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然而,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一些可能导致多发性硬化的因素。

其中,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被认为是导致多发性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免疫系统的异常导致免疫细胞攻击和破坏脑部和脊髓中的脱髓鞘神经纤维。

多发性硬化的发病和发展与遗传、感染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

多发性硬化的症状多种多样,因此对于其准确的诊断需要进行综合性的评估。

早期多发性硬化可能表现为感觉和运动障碍、疲劳、视力障碍、协调和平衡问题等。

病情的进展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症状,如肌无力、病理性走位、认知障碍等。

尽管多发性硬化无法治愈,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综合的康复措施,可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旨在减轻症状、控制疾病进展,并预防复发。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言语疗法和职业疗法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此外,患者们通常还需要进行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以及改善饮食和管理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多发性硬化患者和他们的家庭来说,教育和信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了解多发性硬化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并改善生活质量。

此外,社会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关爱和理解也非常重要。

创造一个支持和包容的社会环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挑战,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多发性硬化是一种神经系统病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炎症和脱髓鞘来损害神经细胞,并引起各种症状。

虽然多发性硬化无法治愈,但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综合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诊断依赖于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根据国际上的共识,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感觉异常、视力障碍、肌肉无力、共济失调、疲劳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需要符合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例如在不同时间出现的多个症状,或者同一时间出现的多个症状。

2. 神经影像学检查,脑部和脊髓的磁共振成像(MRI)是多发性硬化诊断的重要手段。

在影像学上,多发性硬化患者常常出现多发性脱髓鞘病变,这些病变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广泛,有助于支持多发性硬化的诊断。

3. 脑脊液检测,脑脊液检测对于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脊液中可出现特异性的蛋白质和细胞改变,例如蛋白质的增加和淋巴细胞的增多。

4. 排除其他疾病,多发性硬化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例如颅内占位性病变、脊髓炎症性疾病等。

通过仔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可以排除这些疾病,从而确保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准确性。

总的来说,多发性硬化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同时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详细询问症状和体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从而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简称M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导致神经信号传导障碍。

本文将就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案进行详细分析。

一、疾病特点多发性硬化症的主要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和硬化病变。

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视力模糊或双视、肢体无力、运动协调障碍、感觉异常、言语困难等。

疾病的发展呈进行性,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二、诊断与评估多发性硬化症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神经系统体检以及神经影像学检查。

脑电图(EEG)、脊髓造影、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有助于确定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此外,患者的脑脊液中可能出现异常的免疫细胞和蛋白,这也是确诊MS的重要依据。

三、治疗方案目前,多发性硬化症尚无法根治,但现有的治疗方案可以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支持性疗法。

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个体化制定。

1.药物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两大类:缓解症状的药物和治疗病发作的药物。

常用的缓解症状的药物包括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和类固醇等,有助于减轻病程中的炎症反应。

治疗病发作的药物主要包括免疫调节药物,能够延缓疾病的进展和发展。

2.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物理疗法、言语疗法和职业疗法等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运动能力、语言沟通以及日常生活技能。

康复训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功能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3.支持性疗法多发性硬化症患者需要获得充分的支持和关怀。

医护人员应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病情的变化和心理压力。

此外,针对患者的营养、睡眠、康复辅助器具等方面也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

四、预后与生活质量多发性硬化症的预后因人而异,有些患者病程发展缓慢,生活质量较高,而有些患者则可能出现严重的残疾。

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的症状,多发性硬化治疗【专业知识】

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的症状,多发性硬化治疗【专业知识】

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的症状,多发性硬化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C)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遗传易感个体与环境因素作用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MS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中最常见最主要的疾病。

青、中年多见,临床特点是病灶播散广泛,病程中常有缓解复发的脑、脊髓和视神经神经损害。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在最初对MS的描述中将其病因归为汗腺的抑制。

当时对MS的病因有多种猜测。

许多早期的理论在现在看来是荒谬的。

虽然MS确切的病因尚不肯定,但已明确存在的大量流行病学资料与下列病因学的假说相吻合。

1.遗传因素已知MS具有家族倾向性。

约有15%的MS患者至少有一位亲属患病,在患者同胞中的复发率最高(5%)。

约20%的先证者有至少一位患病亲属,其中患者同胞的危险性最高。

2.感染与免疫因素流行病学资料揭示了MS与一些环境因素的关系,说明在童年时所遭遇的某些环境因素,在经过数年的潜伏期后,或诱发发病或成为发病的原因。

近年来,越来越认为这一环境因素是一种感染,推测是病毒感染。

大量的间接事实支持这一观点。

已证明,MS患者针对病毒感染体产生了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改变。

然而,尽管付出了大量的努力,至今尚未从MS患者组织中分离出任何病毒(包括各种人类T淋巴细胞反转录病毒),也没有令人满意的病毒感染MS动物实验模型。

但是,反转录病毒引起典型的热带痉挛性截瘫以及成功地用一种能够表达与碱性髓鞘蛋白结合的T-细胞受体的转基因鼠制成脱髓鞘疾病实验模型的事实,使人们将病毒感染作为MS的病因学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如果病毒感染确是MS最初的致病原因,那么一些继发因素在后期的生活中一定发挥某种作用以激活神经系统病变或引起恶化。

最流行的观点认为这种继发机制是以攻击髓鞘的某些成分、严重时破坏包括轴突在内的所有神经纤维组织为特点的自身免疫反应。

有数种理论支持这一观点。

例如,发现MS病损与播散性脑脊髓炎病损特点大致雷同,而后者几乎肯定是迟发性过敏性自身免疫疾病(见下文);已在MS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发现针对髓鞘蛋白,如碱性髓鞘蛋白(MBP)的特异抗体。

多发性硬化PPT演示课件

多发性硬化PPT演示课件

心理辅导支持重要性
缓解心理压力
多发性硬化患者常常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心理辅 导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心理健 康水平。
增强自信心
通过心理辅导,患者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和 自我调节能力,积极面对疾病和生活挑战。
促进康复效果
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和社会适应能力。
多发性硬化
汇报人:XXX
2024-01-11
CONTENTS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康复锻炼与心理辅导支持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 统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疾病,以病灶部位的多发和病程的反复 发作为特征。
个体差异大
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差 异较大,部分患者病情进 展迅速,预后较差。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早期诊断技术的改进
新药研发与应用
随着影像学和实验室技术的不断发展,未 来有望实现多发性硬化的早期诊断和精准 治疗。
针对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研发具有神 经保护和修复作用的新药是未来发展的重 要方向。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探索
多学科协作与综合管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基因型和生物标志物等 信息,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加强神经科、风湿免疫科、康复科等多学 科之间的协作,实现多发性硬化的综合管 理和全面治疗。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非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饮食调整
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言语疗法 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 高生活质量。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分析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分析

多发性硬化患者 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 现
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结论 综合 分析 临床 、 影像 学等相关资料 , 以使 MS诊断 的 可
准确性大大提 高, 及时有效的糖 皮质激素 治疗 , 能改善患者 的
预后 。
11 一般资料 .
我院 20 0 9年 1 月一2 1 年 l O1 0月收治多
21 泪小点膜 闭及 泪小点过小者 ,扩开 泪小 点后 用 9号 .
冲洗针头 冲洗泪道通 畅 , 留针 1 n 并 用碘必殊 眼膏 填充到 0mi,
泪囊 内。2 月后复查 , 泪症状改善 , 个 溢 冲洗泪道通畅。
22 A . Y G激光术后再堵者 , 将泪小点扩开 , 9号 冲洗针 用 头垂直从泪小点插入 , 到狭 窄的地方 , 遇 探通后冲洗通畅 , 留针 1 n 用碘必殊眼膏填充 到泪囊 内, ~ 后再 冲洗泪道 。 0 mi, 5d 7d 连
多发性 硬化( lpe ce s , S 是 原发 于中枢神经系统 mu i l oi M ) tls r s
( 发病 1 内达高峰 )0例 , 周 1 亚急性 ( 发病 1 ~ 个月达 高峰 ) 周 1
1 4例 , 慢性起 病( 发病 1 月以上达高峰 ) 个 6例。8例无诱 因 , 上 呼吸道感染后 发病 1 5例( 0 , 5 %)腹泻后 2例 , 饮酒后 3例 , 过 度劳累后发病 2例( . o 66 %
囊。 Biblioteka 泪小管阻塞 ; ⑤探查 冲洗 泪道 , 冲洗针 由上下泪小点进入 , 遇软
性 阻力不能触及骨壁 , 冲洗液上 冲下反 , 下冲上反 , 不能人 咽 , 为泪总管 阻塞 。
2 结 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辅助检查
(1)血生化:正常。肿瘤标记物:正常。 (2)头部MRI:双侧丘脑、脑干片状长T2信号。 (3)颈椎MRI:上段胸髓多发异常长T2信号。
护理问题 一、2/5体温过高 与 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效果评价
1.应注意对高热病人体温的监测:每4小 时测量一次,恢复正常3天后,可减至每 日2次。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2.补充营养和水分:应供给高热、高蛋白 6/5患者体温正常 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鼓励病人多饮 水,必要时,由静脉补充液体、营养物 质或电解质等。 3.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 生 1.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每日行走四肢 伸屈练习。 10/5躯体活动力增强 2.给病人创造安全舒适的修养和锻炼环境。 3.将病人常用物放于伸手可及之处。 4.指导病人正确的锻炼方法和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二、临床特点
其临床特征是病灶部位上的多发性以及时间上 的多发性。临床表现以脊髓性感觉障碍、记忆力
减退步行困难肢体乏力、复视、平衡障碍或共济
失调为前驱症状、可有精神障碍、括约肌功能障 碍、意识障碍等。
临床病程分型(1996,美国)
分型 复发-缓解型 临床特点 约85%,多次复发缓解,可急性发病或病情恶化, 之后可以恢复,两次复发间病情稳定
(二)病史
患者于2015年1月感冒后出现左眼视力下降,进行性加 重至完全失明,在外地医院诊为“视神经炎”给予激素及 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左眼视力恢复至0.7。6天前受凉后 出现发热,最高达38.5℃,伴有全身乏力。自服退烧药后 体温降至正常。5天前体温上升至39℃,并出现右侧肢体麻 木无力,由上肢迅速发展至下肢,症状渐加重,不能自行 行走,并出现排尿困难,于某县医院就诊,给予保留导尿、 抗炎对症治疗,症状未见好转。4天前左侧肢体亦出现麻木 力弱,3天前出现胸部束带感,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构 音不清、呼吸困难,它院给予脱水、营养神经对症支持治 疗,症状仍未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确诊为 “多发性硬化。既往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糖尿 病及药敏史。
继发进展型
由复发-缓解型转为此型,病情进行性加重不再缓 解,伴或不伴急性复发
发病后在相当长时间内缓慢进展 罕见 在原发进展型病程基础上伴急性复发
原发进展型 进展复发型
良性型
病程呈现自发缓解
病例介绍
(一)主诉
患者,女,32岁,主因“发热6天,右侧肢体麻木无力 伴排尿困难5天。”由急诊以“脊髓病变性质待定”于 2015年5月2日收入院。
二、2/5躯体移动障碍 与肢体麻木无力有关
三、2/5 生活治理缺陷 1.提供安全方便的环境。 与肢体麻木无力、视 2.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如:口护、尿 12/5患者生活基本能治 觉障碍有关 护及皮肤护理。 理
3.遵医嘱用药:指导病人了解本病常用的药 物及用法、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糖皮 质激素用大剂量短程疗法;干扰素用药时间 需持续2年以上,通常3年以后疗效下降。 4.病情观察:有无麻木加重、药物的疗效及 副作用、有无钠潴留、低钾、低钙等如有异 常及时报告医生。 1.监测尿量必要时导尿。 2.指导膀胱功能训练方法,教会正确的排尿 方法。 3.保持尿道口和会阴部清洁每日擦洗消毒。 12/5患者能正常排尿 4.及时更换床单元,告诉病人尿路感染的症 状和体征,必要时通知医生,行抗生素治疗。 1.让病人熟悉住院环境和生活环境。 2.将日常必需品放于伸手可及处。 3.指导病人眼睛疲劳或复视时,尽量闭眼休 息。 4.给病人创造方便日常活动的环境,如使用 大字的阅读材料和书。 5.外出时必须有人陪同。
(三)入院查体
内科检查未见明确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 查体配合,言语流利,高级皮层功能正常。左眼视力0.7, 右眼视力光感,粗测视野正常,眼底检查:双侧视乳头边 界清晰,色苍白,中央凹陷存在,无出血、渗出。双眼向 左注视时可见短暂水平眼震。余脑神经检查正常。四肢肌 肉容积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上肢肌力Ⅳ级,;左下 肢肌力Ⅲ级;右上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Ⅲ+级。指鼻 及跟膝胫试验双侧稳准;快复轮替动作灵活;反击征阴性; 步态不稳。胸4平面以下痛温觉、触觉、音叉震动觉减弱。 双侧腹壁反射减弱,四肢腱反射活跃对称,双侧Hoffman 征、Babinski 征、Chaddock 征均阳性。颈软,括约肌功 能正常。
多发性硬化
神内一业务查房
一、概念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 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
的自身免、脑干和小脑,主要临床特 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散在分布的多病灶与病程 中呈现的缓解复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 病程的时间多发性。
四、排尿异常 与脊 髓损害病变有关
五、视力障碍 与视 神经受损有关
13/5患者能正常生活
六、有受伤的危险 与 肢体麻木视力障碍有 关
1.排除病室及走廊上的障碍物,避免病人 碰撞。 2.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有污水及时清除, 防止病人摔倒。 3.病人常用物放伸手可及之处。 13/5患者未受伤
七、焦虑 与疾病反复 发作,担心预后或经 济负担过重有关
1.经常巡视病房,建立良好的呼唤关系, 帮助病人了解本病的治疗、护理及预后等 相关知识,关心体贴尊重病人增强战胜疾 病的信心。 2.避免任何刺激和伤害病人自尊的言行。 3.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较慢的深呼 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轻音乐。 11.向病人介绍本病相关知识,如病因、发 病机制、临床症状、护理要点等。 2.饮食指导:(1)进食高蛋白、低脂、低 糖、富含多种维生素、易消化吸收无刺激 的饮食。(2)摄入足够的液体,保证足 够的营养供给。(3)饮食中还应含有足
病因
MS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是一种自身 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在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遗传因素 和环境因素决定了个体易感性。 a、自身免疫反应:MS的组织损伤及神经系统症状被认为是 直接针对髓鞘抗原的免疫反应所致,认为是由T细胞所介导 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b、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资料显示,MS与儿童期接触的某种 环境如病毒有关,曾高度怀疑为嗜神经病毒如麻疹病毒、人 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但从未在MS患者的病灶里证实或 分离出病毒。 c、遗传因素:MS有明显家族倾向约15%的MS患者由一个患 病的亲属,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机率比一般人群高12—15 倍。 d、环境因素:MS的发病率随纬度的增高而增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