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翁,江阴巨族”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2017年浙江新中考语文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2017年浙江新中考语文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宇轩图书
浙江考情搜索
三年中考精选
长洲尤翁是开当铺的。有一年年底的一天,忽然听见 外面有吵闹的声音,他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邻人。这时, 当铺伙计前来向他诉说道: “这人前些时候拿了些衣服来抵 押借钱,现在空着手来赎取,不但不还钱,还胡乱骂人, 哪有这样的道理! ”那个人还是一副剽悍不驯的样子,尤翁 不紧不慢地对这人说: “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是为新年打 算而已。这样的小事,值得来吵闹吗?”就命家人检查他 原来抵押的物品,共有四五件衣服。
宇轩图书
浙江考情搜索
三年中考精选
王曰: “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 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 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 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 · 齐策一》 )
三年中考精选
帝 大悦,即诏:“ 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 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 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 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 (选自《新唐书 · 卷一百三 · 列传第二十八》 ) 【注释】 ① 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 查的第一位状元。②子姓:子孙,子孙辈。③僚友:指官 职相同的人。④帝:指唐高祖。
匡正过失,他们绝不可能做到。历观前世,子孙不能孝敬, 兄弟不能友爱,没有不是由左右之人混乱而引起的。希望 选择贤能才俊,来澄清府僚师友的人选。”
宇轩图书
浙江考情搜索
三年中考精选
皇帝很高兴,立即下诏说: “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 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朕德行寡少, 不能使人性与天道相齐, 然而希望辅弼调和的人来辅助朕, 指出朕的不到之处,但各位达官很少进忠直之言。孙伏伽 忠实慷慨,词义诚恳切直,指责朕的过失没有隐瞒。因而 让孙伏伽任治书侍御史,并赏赐帛布三百匹。 ”

夏翁折卷文言文翻译

夏翁折卷文言文翻译

夏翁者,吴郡人也。

性嗜酒,每饮必醉。

一日,翁醉归,见其卷轴满壁,欲取一观,不意手滑,卷轴遂落。

翁怒,命仆人取之,仆人亦不慎,遂折其一角。

翁愈怒,遂命仆人再取,仆人惧,乃以手掩之,以口吹之,复以手抚之,终不能复全。

翁大恚,欲挞仆人,仆人哀求不已,翁乃释之。

俄而,翁醒,视卷轴,已非旧观。

翁心疑,取而视之,乃一古画也。

翁大惊,急命仆人查其故。

仆人曰:“翁,此卷轴非寻常之物,乃先人所遗,极为珍贵。

昨翁醉后,仆人不敢取,恐有损毁。

今翁已醒,宜速观之。

”翁闻言,乃息怒,命仆人取来。

翁视画,画中一人,持卷轴而立,神态自若。

翁心疑,复视其卷轴,已非古画,乃一纸折扇也。

翁益惊,细观之,扇上画一山水,笔法古朴,意境深远。

翁叹曰:“此扇何来?岂非天赐?”乃珍藏之。

后翁每饮酒,必携此扇。

人或问之,翁曰:“此扇非寻常之物,乃先人所遗,内有妙画,故珍藏之。

”人或欲观,翁必先告之:“此扇非画,乃折卷,内有古画,宜轻观之。

”人皆惊异,叹翁之异也。

一日,翁醉归,见其卷轴又满壁,欲取一观,不意手滑,卷轴又落。

翁怒,命仆人取之,仆人亦不慎,遂折其一角。

翁愈怒,遂命仆人再取,仆人惧,乃以手掩之,以口吹之,复以手抚之,终不能复全。

翁大恚,欲挞仆人,仆人哀求不已,翁乃释之。

翁自是深知折卷之妙,每饮酒,必携此扇,以自娱悦。

人或问之,翁曰:“此扇非画,乃折卷,内有古画,宜轻观之。

”人皆叹服,谓翁之智,非同常人。

译文:夏翁,是吴郡人。

他性格喜爱饮酒,每次饮酒必定喝醉。

有一天,翁喝醉了回家,看到墙上的卷轴满满当当,想要拿一本来看,却不小心手滑,卷轴便掉落下来。

翁非常生气,命令仆人去取,仆人也不小心,结果折断了一角。

翁更加生气,于是又命令仆人去取,仆人害怕,便用手捂住它,用口吹它,然后用手抚摸它,最终也不能恢复原样。

翁非常愤怒,想要鞭打仆人,仆人不停地哀求,翁才放过了他。

不久,翁酒醒了,看到卷轴,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

翁心中怀疑,拿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幅古画。

文言文阅读(传记类文本四)

文言文阅读(传记类文本四)

中考文言文人物传记类考点训练(四)(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夏翁,江阴巨族。

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

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

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

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

翁为之折券①。

长洲尤翁开钱典②。

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

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语③,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

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④,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

”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

”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

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

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乏?”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

”人服其识。

(冯梦龙《智囊·知微》)【注】①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

②钱典:当铺。

③詈(lì)语:骂人的话。

④事:量词。

件,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尝舟行过市桥(乘船)B.因好语遣之(打发)C.某将衣质钱(抵押)D.反出詈语(返回)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A.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B.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C.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D.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译文:②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

译文:4.夏翁、尤翁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答:(十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钟离意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

少为郡督邮。

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3401-35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3401-35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3401-35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文言文阅读三游乌龙潭记(节选)〔明〕谭元春冈合陂陀①,木杪②之水坠于潭。

清凉③一带,坐灌④其后,与潭边人家檐溜沟勺入浚⑤潭中,冬夏一深。

阁去潭虽三丈余,若在潭中立。

筏行潭无所不之,反若住水轩。

潭以北莲叶未败方作秋香气。

令筏先就之。

又爱隔岸林木,有朱垣点深翠中,令筏泊之。

初上蒙翳⑥,忽复得路,登登之冈。

冈外野畴方塘,远湖近圃,宋子指谓予曰:“此中深可住,若冈下结庐,辟一上山径,頫⑦空杳之潭,收前后之绿。

天下升平,老此无憾矣!”已而茅子至,又以告茅子。

(选自《谭友夏合集》,有删改)(注释)①陂陀:倾斜。

②木杪(miǎo):树梢。

③清凉:清凉山。

④坐灌:坐落。

⑤浚:深。

⑥蒙翳:此指草木覆盖。

⑦頫(fǔ)低头。

同“俯”。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木杪之.水坠于潭/能以径寸之.木B.坐灌其.后/其.真无马邪?C.令筏先就.之/蒙乃始就.学D.又以.告茅子/以.其境过清2.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2处)潭以北莲叶未败方作秋香气。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阁去潭虽三丈余,若在潭中立。

小贴士:阁:①存放食物的木橱柜。

②用木材架于空中的道路。

③一种小楼。

(摘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4.小林想把这篇选文推荐给同学们作为《小石潭记》的拓展阅读材料。

请你从内容、写法等角度比较两篇文章,帮他简述推荐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起待故人食①昔吴起②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③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龙门子凝道记》)①选自《龙门子凝道记》②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③俟(sì):等待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夏翁_尤翁文言文翻译

夏翁_尤翁文言文翻译

夏翁者,姓夏,名翁,字伯仁,东汉人也。

翁少好学,博览群书,尤精于《易经》。

及长,以文章知名于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遂为一代文宗。

翁性恬淡,不慕荣利,独爱山水之胜。

常游历于名山大川之间,访求古贤之遗迹,以自娱。

翁居夏邑,夏邑之山水,美不胜收。

翁常曰:“人生如梦,何不游于山水之间,以求真趣?”故翁之游,非为名利,乃求心之所向。

尤翁者,姓尤,名翁,字子明,亦东汉人也。

翁少孤贫,家道中落,然翁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不坠家声。

及长,以文章显于世,尤善草隶,字体遒劲,世所罕见。

翁虽才高八斗,然不以富贵为念,常怀济世之心。

翁尝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吾虽贫,但志存高远,愿为国家效力,以尽忠臣之责。

”于是翁投身仕途,屡次上书言事,虽屡遭贬谪,然志不改,终以忠言直谏,名动朝野。

夏翁与尤翁,虽生于同世,然性情各异,然皆以文章见长,且皆怀济世之心。

一日,二人相遇于嵩山之下,相谈甚欢,遂结为金兰之交。

夏翁曰:“吾友尤翁,才子也,然不以富贵为念,真乃君子之风。

吾愿以吾之文章,助翁成就一番事业,不负吾辈之志。

”尤翁答曰:“夏翁之才,吾所仰慕,吾愿以吾之志,助翁实现文章之梦,共赴国难,不负天下苍生。

”自此,夏翁与尤翁,携手共进,以文章为国家效力,以忠心为天下谋福。

二人名声大噪,世人皆称其为“文章双璧”。

夏翁与尤翁,虽文章成就非凡,然心系苍生,不忘国事。

时逢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翁二人,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以文章为武器,劝诫天下豪杰,共赴国难。

夏翁曾作《蒿里行》,词意悲壮,哀叹天下百姓之苦,劝诫豪杰勿忘国耻,共赴国难。

尤翁亦作《出师表》,言辞恳切,表达对国家忠诚之志,激励天下英雄,为国家效力。

二人文章,传颂千古,成为后世楷模。

然翁二人,并未因文章成就而骄傲自满,依旧保持着谦逊之心,致力于国家大事,以尽忠臣之责。

夏翁与尤翁,二人携手,历经风雨,终于使天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然翁二人,亦因劳累过度,相继离世。

世人感其忠诚,为之立碑纪念,以示后世。

江阴巨族文言文翻译

江阴巨族文言文翻译

江阴巨族,其源远矣。

昔者,江阴之地,属吴越之地,为百越之裔。

汉兴,地属吴郡,乃设江阴县。

历唐宋元明,江阴巨族逐渐崛起,人才辈出,声名远播。

其间,有文士之才,武将之勇,学士之德,皆冠绝一时。

江阴巨族,以钱氏、顾氏、缪氏、蔡氏、杨氏为最。

钱氏者,江阴之望族也,自钱镠始,历五代十国,钱氏子孙,多居江阴,以耕读传家,子孙昌盛。

顾氏者,亦江阴之巨族,以儒学称,顾炎武、顾千里等,皆出自斯族。

缪氏者,江阴之豪族,以武功著称,缪昌期、缪应龙等,威震四方。

蔡氏者,江阴之杰族,以文学见长,蔡襄、蔡元定等,声名远播。

杨氏者,江阴之望族,以医术闻名,杨仁斋、杨宜斋等,救死扶伤,惠及百姓。

钱氏之兴,始于钱镠。

钱镠,吴越王也,雄才大略,威震东南。

其子孙钱弘佐、钱弘俶等,亦皆英勇善战,保家卫国。

钱氏子孙,以忠孝传家,世代相传,至钱谦益,更以文学著称,有《初学集》行世。

顾氏之盛,源于顾炎武。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著有《日知录》等著作,提倡经世致用,影响深远。

顾氏子孙,继炎武之余烈,顾千里、顾宪成等,皆以儒学传家,光耀门楣。

缪氏之强,显于缪昌期。

缪昌期,明代著名将领,战功赫赫,官至太子太保。

缪氏子孙,继承祖业,缪应龙、缪敬等,皆以武功著称,为江阴巨族之荣耀。

蔡氏之盛,盛于蔡襄。

蔡襄,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著有《蔡襄集》等著作,书法尤佳,有“蔡襄书,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

蔡氏子孙,继襄之余风,蔡元定、蔡襄之孙蔡发等,皆以文学传家,名垂青史。

杨氏之兴,兴于杨仁斋。

杨仁斋,宋代医学家,著有《黄帝内经》注解等医学著作,被誉为“医圣”。

杨氏子孙,继承祖业,杨宜斋、杨时等,皆以医术传家,救死扶伤,仁心仁术,流传后世。

江阴巨族,虽历经沧桑,然其文化传承,薪火相传,至今不息。

今观江阴之地,人文景观,比比皆是。

江阴学宫,江阴文庙,江阴博物馆,皆见证了江阴巨族之辉煌。

江阴巨族,虽已逝去,但其精神,永存于世。

综上所述,江阴巨族,自汉至清,历经千载,人才辈出,文化传承,。

2024学年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

2024学年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

2024学年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押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有些青年人对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津津乐道....,对中国许多传统节日则不甚了解。

B.老师宣讲考试规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

C.我们相信,通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转变发展方式,过上低碳生活。

D.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2.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A.还于.旧都休祲降于.天B.可以.一战皆以.美于徐公C.弗之.怠公将鼓之.D.此殆天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资将军此臣所以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咏流传》以唱古诗的崭新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不可置疑....的作用。

B.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可以让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C.修缮一新的开江橄榄大道车水马龙,各种戛然而止....的拥堵现象一扫而光。

D.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阅读是一种输入,要让阅读的知识产生输出的动能,增强阅读的实效,那就必须对它进行加工。

②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很多人阅读时做读书笔记,或者写书评,这样的阅读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④如果只是阅读,而不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或实践,那么,阅读并不能对你的能力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D卷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D卷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26分)1. (2分)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 . 以为/且噬己也C .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D . 技止/此耳2. (2分)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纷纷扬扬亭亭玉立朝气篷勃B . 屹然不动众日睽睽面面相觑C . 聊聊无几大失所望从容自若D . 黯然无神自爆自弃消愁解闷3. (4分)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晓雾将歇________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③负势竞上________④往之女家________4. (6分)词语的特殊用法5. (5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作者________,是生物学科普作家。

文中引用的诗句“蜂争粉蕊蝶分香”是唐朝温庭筠《________》中的句子。

6. (7分)补全下列诗句。

(1)山际见来烟,________。

(2)________,上有黄鹂深树鸣。

(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

(4)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

(5)“思乡”是诗词中极为鲜明的主题之一,请你从积累的诗词中列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

(6)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题 (共1题;共11分)7. (11分)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

班里要开展“感受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用心做好以下几件事。

(1)全班每一位同学收集一篇反映母爱的诗词或散文,并编辑成书。

请你给本书拟定一个书名。

(2)请写出一句与母亲有关的名言或俗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翁,江阴巨族”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
及翻译
夏翁,江阴巨族。

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

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

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

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

翁为之折券①。

长洲尤翁开钱典②。

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

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语③,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

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④,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

”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

”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

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

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乏?”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

”人服其识。

(冯梦龙《智囊·知微》)
【注】①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

②钱典:当铺。

③詈(lì)语:骂人的话。

④事:量词。

件,样。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尝舟行过市桥(乘船)B.因好语遣之(打发)
C.某将衣质钱(抵押)D.反出詈语(返回)
17.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B.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C.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D.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5分)
①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2分)
②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

(3分)
19.夏翁、尤翁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16. D
17. A
18. ①这是出于不知道罢了,(如果)知道是我,怎么会冒犯我呢!
②凡是无理取闹的,其中一定有所依仗,小事不忍让,那么灾祸就会立即到来。

19. 夏翁没有为难将粪倒向自己的人,还主动撕毁他的债券,他
的涵养和大度值得我们学习。

尤翁忍受邻人的无理取闹,并无偿还他衣物;从其异常举动中预知潜在的危险,从而避免了灾祸。

这种容人的度量和非凡的见识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译文
夏翁是江阴县的大族,曾坐船经过市桥,有一个人挑粪倒入他的船,溅到夏翁的衣服,此人还是旧相识。

僮仆很生气,想打他,夏翁说:“这是因为他不知情,如果知道是我,怎会冒犯我呢?”因而用好话把他打发走。

回家后,夏翁翻阅债务帐册查索,原来这个人欠了三十两钱无法偿还,想借此求死。

夏翁因此撕毁契券,干脆不要他还。

长洲尤翁开钱庄营生,年末,听到门外有吵闹声,出门一看,原来是邻居。

司典者(管理典当的职员)上前对尤翁诉说:“此人拿衣服来典押借钱,现在却空手前来赎取,而且出口骂人,有这种道理吗?”此人还是一副骠悍不驯的样子。

尤翁慢慢地告诉他说:“我知道你的心意,不过是为新年打算而已,这种小事何必争吵?就命家人检查他原来抵押的物品,共有四、五件衣服。

尤翁指着棉衣道:“这件是御寒不可少的。

”又指着长袍道:“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不是急需,自然可以留在这里。

”这个人拿了两件衣服,默默地离去。

但是当夜竟然死在别人家,官司打了一年。

原来这个人负债太多,已经服毒还没有发作,打算自杀讹诈人钱财,心想尤翁有钱,好做讹
头。

既然不成,又转移到别人家的。

有人问尤翁为什么事先知道而强忍着,尤翁说:“凡是别人同你发生冲突而不合常理,一定有所仗恃。

小事不能忍,灾祸立刻降临。

”人人都佩服他的见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