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小说阅读备考资料汇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中考小说阅读备考资料

一、知识点:

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2.人物的塑造:①依托于情节;②正面描写;③侧面烘托;④细节描写。

3.环境描写: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二、能力点:

1、整体感知小说内容,把握小说的情节脉络。

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学生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在叙事上可以顺叙、倒叙或插叙。一般来说,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文铺设,吸引读者;插叙是对情节的有力支撑,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学生要能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其作用。

2、把握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能品味、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①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必须与文章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具体的事件表现出人物的具体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②小说的人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所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时,还应注意挖掘人物的深层含义,体会其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特征。如《故乡》里的闰土、《范进中举》里的范进等。

③能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正面描写(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和侧面烘托在刻画人物特征、突出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能抓住对人物形象描写的特点来理解人物形象的特点(如孔乙己的“站着喝酒”和“长衫”);能体味小说细节描写在“以小见大”、塑造人物、突出主题方面的作用。

3、分析环境描写在塑造人物、烘托主题方面的作用。

①社会环境是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交代或暗含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说的主题与之密切相关;自然环境一般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要学会联系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②能理解人物的某一行为在大的环境、背景中有什么样的意义,表现了怎样的精神。

4、体会、理解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

能把握贯穿小说内容的主要线索(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变化等),揭示出“故事”深层的含义,知道作者在张扬什么、讽刺什么、反思什么;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5、理解并表述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并对优美语句进行赏析。

体会含义可从这些角度入手:能联系具体语言环境或上下文,体会句子含义;联系小说的背景和主题,体会句子含义;结合人物性格特点,体会句子含义;从语句的句式特点和修辞手法体会句子作用。

6、能根据小说内容进行合理联想和想象。(如续写、补出人物的话语或心理活动、说说言外之意等)

7、小说的写作特色分析,特别是文体特色分析。

了解小说的特点,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对比),了解巧设悬念、欲扬先抑等叙事技巧;能联系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文学作品能对其内容、写法、主题作适当的点评。(如《咱俩的秘密》阅读)

三、示例及训练:(湖北荆州2003中考题)

送报的少年

万欣兰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

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

“妈.我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

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

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

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2年第21期)

1.细读全文,理解其层次,写出文中显现小说情节发展的语言标志:

开端:_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高潮和结局:_________________

2.从构思看,小说以“我”为叙述者来描写主人公,小说还运用了_________的手法来表现主人公。

3.引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的是少年说的这样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面段中找出三处有表现力的短语,在其下面画上横线。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5.文章结尾处画横线的句子在小说内容上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的表达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有三个小题,请你任选一个(在其序号上打钩)并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