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科学饲养技术

合集下载

小尾寒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小尾寒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小尾寒羊的饲养管理技术小尾寒羊是我国绵羊一种,它具有适应力强、生长快、性成熟早、繁殖力强、基因平稳等养殖优点,还是肉裘兼用品种,是名畜良种之一,也是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好养殖项目。

那么小尾寒羊该如何饲养管理呢?下面和专业人士一起去看一下小尾寒羊的饲养管理技术吧。

1、适时去势除了留做种羊的,用以育肥的羔羊通常应在1-3周后进行去势,去势有益于提升肉的质量使肉质鲜嫩,降低羊膻味,还能使得羊性情温顺,易于管理,育肥也比较快。

常见去势法有二种,一种去势钳法,用特制的去势钳,在阴襄上端用劲紧挟,将羔羊的精索挟断,时间一长羔羊辜丸慢慢衰老,这种因为方法没有伤口,所以减少伤口感染的风险。

在公羔1周龄时,将辜丸挤在阴襄里,用皮筋儿或细绳在阴襄上端即精索位置牢牢缠结,使其血循环遇阻,一般20-30天左右睾丸就会掉下来。

还有一种就用用刀直接将羔羊的睾丸挑出,需要有经验的人士操作,以免操作失败导致羔羊感染。

2、早期断奶小尾寒羊传统的断奶时间一般在3-4月龄时,据实践经验得知,3月龄和4月龄断奶的羔羊,在一样的标准下开展育肥至6月龄,它们的值休重和日体重增加进步一致。

这表明初期2月龄断奶可以实行,2月龄断奶育肥,还有益于母羊提早交配,使种羊由2年3胎提升到1年2胎,进而提升了小尾寒羊的繁殖率、出栏率和产肉量,有效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3、及时驱虫育肥的羔羊在断奶后以及入秋时要各自驱虫1-2次,常见的驱虫药有:硝氯酚,硫双二氯酚、丙硫咪唑等,按照1公斤休重各自用4mg,35mg~75mg,2.5mg~3mg比例内服即可。

4、合理饲喂小尾寒羊育肥时要对对粗精饲料合理搭配,使的羔羊在半年内出栏,这样可明显提升经济收益。

喂养时可按青干草35%、玉米秸粉37%、豆饼5%、棉饼4%、苞米14%的比例搭配饲料,对于断奶羔羊育肥5-6月龄,体重达到40kg左右,每日平均增重量在200克左右。

这样不仅产肉率高,育肥期短,适合规模化饲养。

以上是小尾寒羊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
1、选择合适的种羊:小尾寒羊养殖技术首先要选择性状良好,品种纯正的小尾寒羊,以保证未来养殖出更高水平的小尾寒羊产品。

2、安置栖息地:建立小尾寒羊安置栖息地,营养良好,室内空气湿度适中,环境安静,保证养殖的小尾寒羊安全、舒适的养殖环境。

3、注意饲料添加:饲料要新鲜,有利于保证小尾寒羊的体质和产量。

并且要给小尾寒羊添加各种补品,形成一定的营养素调整,保证小尾寒羊的生长发育。

4、控制病虫害:要注意定期防治病虫害,加强驱虫药物和抗菌素的施予,除虫时要采取曝气灭蚊等方式,科学保护小尾寒羊不受病虫害的破坏。

5、妊娠期的照料:小尾寒羊妊娠后要特别照料,尤其是分娩期,一定要进行及时的镇痛剂给予,维持合理的温湿度,以保证其更好的越冬和生殖能力的发掘。

6、苗期及幼崽照料:幼崽出生后要尽快给予科学的营养增肥,提高
免疫力和耐病力,防止集群疾病的流行,也要做好种群检测,保证种群的质量。

7、精挑细选:要进行精挑细选优良的小尾寒羊,用来作为未来的繁育种和繁殖公羊的来源,培养出众多优良的后代。

小尾寒羊是一种身形优雅、非常漂亮的羊,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和丰富的产品价值,是全国各地很受欢迎的羊类之一。

凭借上述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可以促进良种小尾寒羊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肉品品质,为投资小尾寒羊养殖活动提供有利条件,并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小尾寒羊的独特价值和优秀品种的传承发展。

小尾寒羊饲养技术要点

小尾寒羊饲养技术要点

1. 圈舍条件:提供适宜舒适的圈舍条件对小尾寒羊的生长和健康非常重要。

圈舍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提供充足的空间供羊只活动。

2. 饲料供应:提供均衡营养的饲料,包括优质的青贮料、饲草、浓缩饲料等。

根据羊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配制饲料比例,以满足其生长和发育的营养需求。

3. 饮水管理:保证小尾寒羊充足的饮水量非常重要。

提供清洁、新鲜的饮水,并确保水源持续供应。

4. 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以预防和控制常见的疫病和寄生虫。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或异常状况。

5. 羊群管理:小尾寒羊是群居动物,适合群养。

合理划分羊群规模和羊群结构,维持稳定的群内秩序。

6. 干草储存:对于寒冷气候,小尾寒羊的饲养季节可能需要储存干草作为冬季的饲料供应。

确保干草的质量和保存条件,避免霉变和营养损失。

7. 环境保护:合理管理羊圈周围的环境,防止过度放牧和土地退化。

注意草原的保护和草场轮换,以维护生态平衡和草地的可持续利用。

标准小尾寒羊养殖技术

标准小尾寒羊养殖技术

标准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小尾寒羊是一种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抗病能力强的优良肉羊品种,适合在我国北方地区进行养殖。

在养殖小尾寒羊时,需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才能保证羊群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下面将介绍标准小尾寒羊养殖技术。

一、选址和场地准备。

选址和场地准备是养殖的第一步,应选择离城市较近、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

场地应平整、通风良好,有充足的阳光照射。

二、选种和选购。

在养殖小尾寒羊时,应选择健康、品种纯正的种羊,避免购买有疾病的羊只。

同时,要注意种羊的配种比例,控制好公羊和母羊的比例,以确保繁殖效果。

三、饲养管理。

1. 圈舍建设,应建设通风良好、保暖、防风、防雨的圈舍,保证羊只的生活环境舒适。

2. 饲料供给,小尾寒羊以草为主食,同时需要适量的精料和粗料来补充营养。

饲料的质量和种类对羊只的生长和肉质有着重要影响。

3. 疾病防治,定期对羊只进行疫苗接种,定期做好驱虫工作,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四、繁殖管理。

1. 配种,选择品种优良、体型健康的种羊进行配种,控制好配种的时间和比例,保证繁殖的效果。

2. 分娩,在羊只分娩的时候,要给予适当的照顾和帮助,确保母羊和幼羊的健康。

3. 保育,出生的幼羊要及时断奶,保证幼羊的健康成长,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五、销售管理。

当小尾寒羊长到出售的年龄和体重时,可以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将羊只出售,获取经济效益。

六、总结。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养殖者在养殖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做到科学合理的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尾寒羊养殖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标准小尾寒羊养殖技术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养殖顺利,取得丰收!。

小尾寒羊饲养方法

小尾寒羊饲养方法

小尾寒羊饲养方法一、洗胃法小尾寒羊在饲养中难免食“污”饮“垢”,致使小尾寒羊患寄生虫病、腹泻或其他疾病,甚至死亡。

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洗胃1次,有助于预防疾病和促长。

方法是给小尾寒羊食入足量的食盐,每次每只成羊可食进0.02-0.04千克食盐,待停食后2-3小时羊干渴时,饮入洗胃水温开水即可。

注意事项:1、喂食盐宜选择在早晨羊空腹时。

2、病羊勿用,以防伤及肠胃和脾肾。

3、洗胃水量要足,每只成羊不低于10千克,以饮后有剩余为度。

为使羊多饮,可在洗胃水中撒适量麦麸、玉米粉等轻质精料。

4、饮水后15-20分钟,赶羊出栏活动,促其加速血液循环,荡涤体内浊物,清洗内环境,增加排泄量,实现防病健体的目的。

二、控肥法羊体过肥,输卵管受挤压,不利于卵子排出、受孕和着床;羊体过瘦,子宫瘪小,贮养不足,有碍幼胎发育,易形成畸胎、死胎,降低繁殖率。

因此,应使其肥瘦适度。

控肥方法是在母羊产羔45天后,快速育肥15天,之后猛减精料,骤增粗料,多饮清水,降低营养水平,促使母羊出现“遇逆趋繁”的生理现象,使生殖系统活跃,就能早发情,早配种,提高繁殖率。

注意事项:1、此法不宜在冬季实施。

2、病、弱、残、劣羊不宜实施。

3、控肥时间以1周为限。

忌爬山远牧小尾寒羊体重较大,忌大群放牧大群放牧不便于管理。

四肢相对细长,耐力较差,不宜爬大山和远距离放牧。

每天连续放牧以不超过 1.5~2.5公里为宜,并且要缓慢放牧,切忌让羊奔跑。

羊内部很容易出现相互追逐或为抢草而奔跑的现象。

每个放牧羊群以10只羊左右为宜。

忌与山羊混放山羊个体灵便。

每天能跑很远的路程,小尾寒羊与其混群放牧,肯定会造成小尾寒羊的过度奔跑,并且山羊踩过的草,小尾寒羊不喜欢采食。

必需与母羊分群饲养,忌公、母羊同群饲养公羊达到性成熟后。

只有当母羊发情时,才可让种公羊配种。

解决方法是让种公羊在母羊群中走一趟人牵着公羊或在母羊群中放一只不能配种的试情公羊,如有发情母羊,即让种公羊配种,配完后牵出隔离饲养。

小尾寒羊的养殖技巧

小尾寒羊的养殖技巧

小尾寒羊的养殖技巧
1. 建立合适的饲养环境。

小尾寒羊需要一个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环境来生长。

可以使用木材或竹材制成的运输笼子或饲养舍,确保合理的通风和排水系统。

2. 确保营养均衡的饮食。

小尾寒羊需要高质量的饲料,其中包括草、豆类和谷物。

饲料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应该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以确保健康的生长。

3. 预防疾病。

定期给小尾寒羊进行疫苗接种、体检和清洗,以防止各种疾病的出现。

如果发现任何不正常的迹象,应立即咨询兽医的建议并实施必要的治疗。

4. 合理的饮水管理。

保持小尾寒羊的饮水器清洁,以确保它们可以随时喝到干净的水,并在夏季需经常更换饮水器中的水。

5. 看护好羊群。

尽可能地与小尾寒羊经常互动,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和行为习惯,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同时,也要确保小尾寒羊之间的和谐关系,不能让任何一只羊群变得孤立或单独行动。

小尾寒羊的饲养方法

小尾寒羊的饲养方法

小尾寒羊的饲养方法
小尾寒羊是一种羊类,饲养方法和一般羊类大致相同。

1. 圈舍:小尾寒羊需要一个安全、干燥、通风良好的圈舍。

圈舍应该足够大,以提供充足的空间供小尾寒羊自由活动。

同时,圈舍内应有固定的饮水设施和饲料槽。

2. 饲料:小尾寒羊的主要饲料是青草和干草。

在冬季或草地不足的时候,可以提供优质的饲料和浓缩饲料。

此外,小尾寒羊还需要充足的清洁水源。

3. 健康管理:小尾寒羊需要定期接种疫苗,以防止可能的疾病传播。

此外,定期进行驱虫也是必要的。

注意保持圈舍的清洁,并定期检查小尾寒羊的身体状况。

4. 繁殖和育种:小尾寒羊通常在秋季繁殖,怀孕期为145天左右。

确保母羊有足够的饲料和营养,并提供安静的环境,在生产前后提供适当的护理和监护。

5. 日常护理:定期修剪小尾寒羊的蹄子,以防止蹄部疾病。

保持圈舍的干燥和清洁,定期更换铺垫物。

6. 注意环境:小尾寒羊适应能力较强,但在极端温度、湿度或风寒条件下需要额外保护。

确保圈舍有足够的遮阳和防风设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饲养方法指南,具体的饲养要求还会受到气候、地理位置和个体差异的影响。

最好在养殖前向专业人士或参考羊类饲养指南以获取更详细和适合当地的饲养方法。

小尾寒羊怎样养

小尾寒羊怎样养

小尾寒羊怎样养小尾寒羊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肉裘兼用型绵羊品种,主要产于梁山县。

不过小尾寒羊怎么养呢?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小尾寒羊的特征小尾寒羊体形结构匀称,侧视略成正方形;鼻梁隆起,耳大下垂;短脂尾呈圆形,尾尖上翻,尾长不超过飞节;胸部宽深、肋骨开张,背腰平直。

体躯长呈圆筒状;四肢高,健壮端正。

公羊头大颈粗,有发达的螺旋形大角,角根粗硬;前躯发达,四肢粗壮,有悍威、善抵斗。

母羊头小颈长,大都有角,形状不一,有镰刀状、鹿角状、姜芽状等,极少数无角。

全身被毛白色、异质、有少量干死毛,少数个体头部有色斑。

按照被毛类型可分为裘毛型、细毛型和粗毛型三类,裘毛型毛股清晰、花弯适中美观。

1.体躯及体重小尾寒羊四肢较高,前躯、后躯均发达,腰背平直,头颈较长。

体躯匀称、呈圆筒形,头大小适中,头颈结合良好。

眼大有神,嘴头齐,鼻大且鼻梁隆起,耳中等大小,下垂。

头部有黑色或褐色斑。

2.尾部小尾寒羊尾较小,尾脂短,公羊尾形呈圆扇形,尾尖上翻内扣,尾长不超过飞节。

尾外中间有一浅沟,尾尖向上反转,贴干尾沟,一般长宽各18厘米;母羊尾形很不一致,多为长圆形,尾长14厘米,最长不过23厘米,宽11.6厘米,有的尾根较宽而向下逐渐变窄,呈三角形,也有的尾尖向上翻。

3.头部小尾寒羊头长鼻梁稍隆起,耳朵转动灵活,一般向下垂。

公羊均有螺旋形大角,其角质坚实,角尖稍向外偏,也有的向内偏,称之为“扎腮角”。

角呈三棱形;母羊头小颈长,无角或有小角。

母羊有角者约占半数,但多数仅有角根,为镰刀状角、鹿角及短角。

4.毛色小尾寒羊以自色毛为最多,占总数的70%以上,头部及四肢有黑斑或褐色斑点者次之,头部黑色或褐色多集中于眼的周围、耳尖、两颊或嘴上。

小尾寒羊被毛密度小,腹部无绒毛,四肢上端毛也较少,油汗比细毛羊少。

被毛可分为裘皮型、细毛型和粗毛型三类,裘皮型毛股清晰、弯曲明显;细毛型毛细密,弯曲小;粗毛型毛粗,弯曲大。

5:公羊睾丸大小适中,发育良好,附睾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尾寒羊科学饲养技术
小尾寒羊科学饲养技术1饲草饲料
其基本上与当地细毛羊与半细毛羊一样,但在饲养中应当了解小尾寒羊特性和生活习惯,如饲草、饲料最好多样化。

小尾寒羊生长发育快,特别是育成羊生长发育阶段生长速度快,需要饲草(料)的营养全面才能满足其充分发育、成熟。

小尾寒羊放牧性能不如当地细毛羊,不宜远走放牧,如果有放牧条件的可以适度放牧,放牧时不要走的太急、太快。

2产羔技术要求
平时要注意产羔舍(圈)的保温,以防羔羊冻死。

由于小尾寒羊四季发情配种、产羔多,给管理上造成一定的麻烦,饲养农户一定要细心照料。

如母羊脂尾肥厚,配种时需帮助配种;公羊喜斗,母羊胆小怕惊,在饲养管理上最突出的是抓好羊“膘”和“细致的管理”;平时注意圈舍卫生与清洁,防止潮湿。

3日常饲养管理要点
1温度
(1)羔羊的最佳生长温度8℃~26℃。

(2)一般羊群的生长温度-5℃~28℃。

(3)适合饲养小尾寒羊的地区温度--舍温:冬季不低于-15℃,夏季不高于34℃,也可人为的改变小尾寒羊舍内温度。

①可把羊舍建的低一些,不碰头即可(1.8 m); ②可把墙加厚或挂稻草帘子;
③增加羊群密度,可1只/ m2母羊;
2湿度
(1)最佳生长速度的地区湿度,降雨400~800㎜,湿度60﹪~
70﹪。

(2)降雨400~1000㎜的地区均也可饲养小尾寒羊,最大湿度不得超过80﹪。

3海拔
(1)2 000 m以内最佳。

(2)2 000~3 000 m的地区实践证明了也可饲养小尾寒羊。

4圈养与放牧
(1)小尾寒羊适应于圈养舍饲,但要注意密度:①一只母羊平均占舍1.5㎡。

②活动场地应是宿舍的2~4倍。

③舍内及活动场地要保持干燥、通风、清洁。

(2)有条件的也可舍饲与放牧相结合但应注意:①途中放牧不可追赶羊群,实行游牧。

②每天行走里程不可超过3㎞;③不可到低洼潮湿的地方去放牧;④不可到其他养殖场近处放牧;⑤不可到沟渠旁放牧。

寒羊的增长技术一、配种期
小尾寒羊怀胎天数平均为148.33天,产后40多天多数母羊可发情配种。

小尾寒羊春秋两季发情较集中,所以1年2胎可在3月-4月配种,8月-9月份产羔,或9月-10月配种,2月-3月可产第二胎。

2月-3月产的羔羊断奶后,正处在青草旺季,是培育后备羊的良好季节;8月-9月产的羔羊断奶后,经过育肥,正是冬季向市场供应羔羊肉的大好时机,2年3胎的羊可在8月-9月产羔,10月-11月配种,3月-4月又产羔。

若辅以同期发情技术,效果更好。

二、同期发情
同期发情就是对母羊发情进行周期化处理。

1.同期发情的常用药物。

一般为两类:一类是抑制发情的制剂,属孕激素类物质,如孕酮、甲孕酮、炔诺酮、氯地孕酮、氟孕酮、18甲基炔诺酮等,它们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水平,能抑制卵泡的生长发育。

另一类是在应用上述药物基础上配合使用的促性腺激素,如促卵泡素、促黄体素、pmsg和hcc,以及具有促进内源促性腺激素释放作用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使用这些激素是为了促进卵泡的生长、成熟和排卵,使发情排卵的同期化达到较高程度,提高受胎率。

2.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

最常用的是阴道栓塞法:取一块消过毒的泡沫塑料,直径和厚度要根据羊的大小而定,一般为2厘米-3厘米,太小易滑脱,太大易引起母羊努责,并会被挤出。

在泡沫塑料上挂上消过毒的细线,线的另一端引到阴道口外,便于处理结束时拉出。

将泡沫塑料浸以孕激素制剂溶液,用消过毒的长柄钳塞至子宫颈外口处。

放置14天-16天取出,并肌注pmsg400国际单位-700国际单位,2天-3天后被处理的母羊多数表现发情,可在发情当天和次日各授精1次。

药物种类及参考用量一般为:甲孕酮40毫克-60毫克,甲地孕酮40毫克-50毫克,18甲基炔诺酮30毫克-40毫克,氯地孕酮20毫克-30毫克,氯孕酮30毫克-60毫克,孕酮150毫克-300毫克。

三、妊娠及其护理
母羊配种后经18天-20天不再表现发情,则可初步判断为已妊娠。

母羊妊娠3个月时,胎儿已经形成,用手触摸腹下,乳房前有硬块。

4个月-5个月时胎儿生长发育迅速,母羊体内物质代谢和总能量代谢急剧增强。

此阶段母羊腹部增大,肷窝下塌,乳
房增大,行动小心缓慢,性情温驯。

这段时间最需要加强饲养管理,若营养不足,特别是缺乏蛋白质、钙、磷等,容易造成母羊流产或早产。

小尾寒羊的保胎措施 1.分群饲养。

怀胎母羊不可与其他羊混群饲养,要单独组群舍饲;
2.保证营养。

母羊在怀孕期应喂给较好的饲料,特别是怀孕中后期,胎儿发育很快,要对母羊加强营养,供给丰富而全价的营养物质,如豆科牧草、多汁饲料和矿物质饲料(骨粉),适当增加精料供给;
3.羔羊提早断奶。

如果母羊1年产2胎,那么羔羊应在3月龄时断奶,这样既能使母羊尽早恢复体质,又不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
4.预防疾病。

怀孕母羊患病易引起流产,所以在母羊整个怀孕期要注意圈舍卫生,做好防寒或防暑工作,避免吃霉烂变质和有毒的饲料,以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

(注:幼儿教育越显重要,但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