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析汇编33(规律探索型问题)

合集下载

2012-2013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总汇编规律探索型问题

2012-2013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总汇编规律探索型问题

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规律探索型问题一 选择题1. (2013浙江省,10,3分)如图,下面是按照一定规律画出的“数形图”,经观察可以发现:图A 2比图A 1多出2个“树枝”, 图A 3比图A 2多出4个“树枝”, 图A 4比图A 3多出8个“树枝”,……,照此规律,图A 6比图A 2多出“树枝”( )A.28B.56C.60D. 124【答案】C 3. (2013广东肇庆,15,3分)如图5所示,把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摆放在正多边形的边上,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则第n (n 是大于0的整数)个图形需要黑色棋子的个数是 ▲ .【答案】)2( n n4. (2013内蒙古乌兰察布,18,4分)将一些半径相同的小圆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请仔细观察,第 n 个图形 有 个小圆. (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4n n ++或24n n ++ 5. (2013湖南益阳,16,8分)观察下列算式:① 1 × 3 - 22 = 3 - 4 = -1② 2 × 4 - 32 = 8 - 9 = -1③ 3 × 5 - 42 = 15 - 16 = -1④……(1)请你按以上规律写出第4个算式;(2)把这个规律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3)你认为(2)中所写出的式子一定成立吗?并说明理由.【答案】解:⑴246524251⨯-=-=-;⑵答案不唯一.如()()2211n n n +-+=-; ⑶()()221n n n +-+ ()22221n n n n =+-++ 22221n n n n =+---1=-.6.(2013广东汕头,20,9分)如下数表是由从1 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组成,观察规律并完成各题的解答.(1)表中第8行的最后一个数是 ,它是自然数 的平方,第8行共有 个数;(2)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第n 行的第一个数是 ,最后一个数是 ,第n 行共有 个数;第1个图形第 2 个图形 第3个图形第 4 个图形第 18题图(3)求第n行各数之和.【解】(1)64,8,15;(2)2n-+,2n,21(1)1n-;(3)第2行各数之和等于3×3;第3行各数之和等于5×7;第4行各数之和等于7×7-13;类似的,第n行各数之和等于2--+=32(21)(1)n n n-+-.2331n n n二填空题1. (2013四川绵阳18,4)观察上面的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_____个图形共有120 个。

如何做中考探索(规律)题第33讲

如何做中考探索(规律)题第33讲

第33讲:如何做中考探索(规律)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规律探索型试题自近几年出现以来,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省市所青睐.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及复习时注重进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索研究能力、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规律探索型题包括探索数字规律型、探索运算规律型、探索等式的规律型、探索几何图形排列规律型等等试题,因为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并且能够综合考查学生的探索、归纳、概括、类比等等能力,因此是中考的热点题型.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首先认真阅读所给出的条件,从中发现其变化规律,大胆猜想,由特殊的情况总结出一般性的结论,最后再进行验证以确保所归纳结论的正确性.题型一探索数字规律探索数字规律的题目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做这类试题,要认真分析所给出的数字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数字与所处的数位的关系,找出规律性,推测出所要求填写的项或者通项公式。

例1、(2007辽宁沈阳)有一组数:1,2,5,10,17,26,……,请观察这组数的构成规律,用你发现的规律确定第8个数为.解析:仔细分析数字的特征,1=02+1,2=12+1,5=22+1,10=32+1,17=42+1,26=52+1…,容易推测出第8个数为72+1=50。

例2、(2007重庆)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

若用有序实数对(n,m)表示第n排,从左到右第m个数,如(4,3)表示实数9,则(7,2)表示的实数是。

解析:到第6排最后共有1+2+3+4+5+6=21个数,则第7排第2个数为23。

题型二探索运算规律根据已经提供的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探究出一般性的结论或者推测出某些算式,是解决探究运算规律试题的基本解法。

例3、(2007山东烟台)观察下列各式:===请你将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n≥1)的等式表示出来.(n+例4、(2007浙江临安)已知:, ……,若符合前面式子的规律,则a + b = ___ ____.解析:首先可以猜测出a=102-1=99,b=10,所以a+b=109。

2012年中考数学复习考点解密 规律探索性问题(含解析)

2012年中考数学复习考点解密 规律探索性问题(含解析)

2012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考点解密 规律探索性问题第一部分 讲解部分一.专题诠释规律探索型题是根据已知条件或题干所提供的若干特例,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发现题目所蕴含的数字或图形的本质规律与特征的一类探索性问题。

这类问题在素材的选取、文字的表述、题型的设计等方面都比较新颖新。

其目的是考查学生收集、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能力。

所以规律探索型问题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逐渐成为中考数学的热门考题。

二.解题策略和解法精讲规律探索型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探索发现有关数学对象所具有的规律性或不变性的问题,它往往给出了一组变化了的数、式子、图形或条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分析、猜想来探索规律.它体现了“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考察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观察、联想、归纳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题型可涉及填空、选择或解答.。

三.考点精讲考点一:数与式变化规律通常根据给定一列数字、代数式、等式或者不等式,然后写出其中蕴含的一般规律,一般解法是先写出数式的基本结构,然后通过比较各式子中相同的部分和不同的部分,找出各部分的特征,改写成要求的规律的形式。

例1. 有一组数:13,25579,,101726L ,请观察它们的构成规律,用你发现的规律写出第n (n 为正整数)个数为 .分析:观察式子发现分子变化是奇数,分母是数的平方加1.根据规律求解即可.解答:解:21211211⨯-=+; 23221521⨯-=+; 252311031⨯-=+;272411741⨯-=+; 219251265+⨯-=;…; ∴第n (n 为正整数)个数为2211n n -+. 点评: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此题的规律为:分子变化是奇数,分母是数的平方加1.例2(2010广东汕头)阅读下列材料:1×2 =31(1×2×3-0×1×2), 2×3 = 31(2×3×4-1×2×3), 3×4 = 31(3×4×5-2×3×4), 由以上三个等式相加,可得1×2+2×3+3×4=31×3×4×5 = 20. 读完以上材料,请你计算下列各题:(1) 1×2+2×3+3×4+···+10×11(写出过程);(2) 1×2+2×3+3×4+···+n ×(n +1) = ______________;(3) 1×2×3+2×3×4+3×4×5+···+7×8×9 = ______________.分析:仔细阅读提供的材料,可以发现求连续两个正整数积的和可以转化为裂项相消法进行简化计算,从而得到公式)1(433221+⨯++⨯+⨯+⨯n n Λ [])1()1()2)(1()321432()210321(31+--++++⨯⨯-⨯⨯+⨯⨯-⨯⨯⨯=n n n n n n Λ )2)(1(31++=n n n ;照此方法,同样有公式: )2()1(543432321+⨯+⨯++⨯⨯+⨯⨯+⨯⨯n n n Λ[])2()1()1()3()2()1()43215432()32104321(41+⨯+⨯⨯--+⨯+⨯+⨯++⨯⨯⨯-⨯⨯⨯+⨯⨯⨯-⨯⨯⨯=n n n n n n n n Λ)3)(2)(1(41+++=n n n n . 解:(1)∵1×2 =31(1×2×3-0×1×2), 2×3 = 31(2×3×4-1×2×3), 3×4 = 31(3×4×5-2×3×4),…10×11 =31(10×11×12-9×10×11), ∴1×2+2×3+3×4+···+10×11=31×10×11×12=440. (2))2)(1(31++n n n .(3)1260.点评:本题通过材料来探索有规律的数列求和公式,并应用此公式进行相关计算.本题系初、高中知识衔接的过渡题,对考查学生的探究学习、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学生不掌握这些数列求和的公式,直接硬做,既耽误了考试时间,又容易出错.而这些数列的求和公式的探索,需要认真阅读材料,寻找材料中提供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较为轻松地解决问题.例3(2010山东日照,19,8分)我们知道不等式的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组是否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完成下列填空:一般地,如果⎩⎨⎧>>dc b a , 那么a +c b +d .(用“>”或“<”填空) 你能应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上述关系式吗?分析:可以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不等式的传递性进行证明。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59套63专题)专题34_命题与证明(附答案)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59套63专题)专题34_命题与证明(附答案)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59套63专题)专题34:命题与证明一、选择题1. (2012广东深圳3分)下列命题①方程x 2=x 的解是x=1②4的平方根是2③有两边和一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中真命题有:【 】A .4个 B.3个 C.2个 D.1个2. (2012广东广州3分)在平面中,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C .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 (2012浙江温州4分)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²>1,则a >1”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A. a=-2.B. a==-1C. a=1D. a=24. (2012江苏泰州3分)下列四个命题:①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对 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③顺次连结矩形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④正五边形既是 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其中真命题...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5. (2012福建龙岩4分)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对顶角相等B .同位角相等C .若22=a b ,则=a bD .若a >b ,则22a >b -- 6. (2012湖北黄冈3分)下列说法中 x 1-x >1.②已知∠α=27°,则∠α的补角是153°. ③已知x=2 是方程x 2-6x+c=0 的一个实数根,则c 的值为8. ④在反比例函数k 2y=x-中,若x >0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k 的取值范围是k >2. 其中正确命题有【 】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7. (2012湖南益阳4分)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中心投影下,物高与影长成正比B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C.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D.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8. (2012湖南岳阳3分)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如果|a|=1,那么a=1 B.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如果a是有理数,那么a是实数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9. (2012湖南娄底3分)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B.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C.对于简单的随机样本,可以用样本的方差去估计总体的方差D.若x2=y2,则x=y10. (2012四川宜宾3分)给出定义:设一条直线与一条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且这条直线与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不平行,就称直线与抛物线相切,这条直线是抛物线的切线.有下列命题:①直线y=0是抛物线y=14x2的切线②直线x=﹣2与抛物线y=14x2相切于点(﹣2,1)③直线y=x+b与抛物线y=14x2相切,则相切于点(2,1)④若直线y=kx﹣2与抛物线y=14x2相切,则实数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①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③④11. (2012四川攀枝花3分)下列四个命题:①等边三角形是中心对称图形;②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③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外接圆;④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2. (2012四川凉山4分)下列命题:①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②x=2是方程x-1=1的解;③平行4。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11:方程(组)的应用一、选择题1. (2012宁夏区3分)小颖家离学校1200米3千米/时,下坡路的平均速度是5千米/时.若设小颖上坡用了x分钟,下坡用了y分钟,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A.3x5y1200x y16+=⎧⎨+=⎩B.35x y 1.26060x y16⎧+=⎪⎨⎪+=⎩C.3x5y 1.2x y16+=⎧⎨+=⎩D.35x y12006060x y16⎧+=⎪⎨⎪+=⎩【答案】B。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要列方程,首先要根据题意找出存在的等量关系。

本题等量关系为:上坡用的时间×上坡的速度+下坡用的时间×下坡速度=1200,上坡用的时间+下坡用的时间=16。

把相关数值代入(注意单位的通一),得35x y 1.26060x y16⎧+=⎪⎨⎪+=⎩。

故选B。

2. (2012宁夏区3分)运动会上,初二(3)班啦啦队,买了两种价格的雪糕,其中甲种雪糕共花费40元,乙种雪糕共花费30元,甲种雪糕比乙种雪糕多20根.乙种雪糕价格是甲种雪糕价格的1.5倍,若设甲种雪糕的价格为x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4030201.5x x-=B.403020x 1.5x-=C.304020x 1.5x-=D.3040201.5x x-=【答案】B。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分析】要列方程,首先要根据题意找出存在的等量关系。

本题等量关系为:甲种雪糕数量比乙种雪糕数量多20根。

而甲种雪糕数量为40x,乙种雪糕数量为301.5x。

(数量=金额÷价格)从而得方程:403020x 1.5x-=。

故选B。

3. (2012广东湛江4分)湛江市2009年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4000元.连续两年增长后,2011年平均房价达到每平方米5500元,设这两年平均房价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5500(1+x)2=4000 B.5500(1﹣x)2=4000 C.4000(1﹣x)2=5500 D.4000(1+x)2=5500【答案】D。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59套63专题)专题32_图形的镶嵌与图形的设计(附答案)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59套63专题)专题32_图形的镶嵌与图形的设计(附答案)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59套63专题)专题32:图形的镶嵌与图形的设计一、选择题1. (2012安徽省4分)在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上各取一点,分别沿斜边中点与这两点的连线剪去两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是如图所示的直角梯形,其中三边长分别为2、4、3,则原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长是【】A.10B.54 D.10或174 C. 10或522. 7. (2012四川广元3分)下面的四个图案中,既可以用旋转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又可以用轴对称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的图案有【】A. 4个B. 3个C. 2个D. 1个3. (2012贵州铜仁4分)如图,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1个平行四边形,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5个平行四边形,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1个平行四边形,…则第⑩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A.54B.110C.19D.1094. (2012山东济宁3分)如图,将矩形ABCD的四个角向内折起,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四边形EFGH,EH=12厘米,EF=16厘米,则边AD的长是【】A .12厘米B .16厘米C .20厘米D .28厘米5. (2012山东枣庄3分)如图,从边长为(a 4+)cm 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a 1+)cm 的正方形(a 0>),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则矩形的面积为【 】A .22(2a 5a )cm +B .2(3a 15)cm +C .2(6a 9)cm +D .2(6a 15)cm +6. (2012山东潍坊3分)甲乙两位同学用围棋子做游戏.如图所示,现轮到黑棋下子,黑棋下一子后白棋再下一子,使黑棋的5个棋子组成轴对称图形,白棋的5个棋子也成轴对称图形.则下列下子方法不正确的是【 】.[说明:棋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如A 点在(6,3)]A .黑(3,7);白(5,3)B .黑(4,7);白(6,2)C .黑(2,7);白(5,3)D .黑(3,7);白(2,6)7. (2012广西贵港3分)如果仅用一种多边形进行镶嵌,那么下列正多边形不能够...将平面密铺的是【 】 A .正三角形B .正四边形C .正六边形D .正八边形 二、填空题1. (2012四川成都4分)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 中,AB=8cm ,AD=6cm ,按下列步骤进行裁剪和拼图:第一步:如图①,在线段AD上任意取一点E,沿EB,EC剪下一个三角形纸片EBC(余下部分不再使用);第二步:如图②,沿三角形EBC的中位线GH将纸片剪成两部分,并在线段GH上任意取一点M,线段BC上任意取一点N,沿MN将梯形纸片GBCH剪成两部分;第三步:如图③,将MN左侧纸片绕G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使线段GB与GE重合,将MN右侧纸片绕H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使线段HC与HE重合,拼成一个与三角形纸片EBC面积相等的四边形纸片.(注:裁剪和拼图过程均无缝且不重叠)则拼成的这个四边形纸片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cm,最大值为▲ cm.2. (2012贵州遵义4分)在4×4的方格中有五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如图摆放,移动其中一个正方形到空白方格中,与其余四个正方形组成的新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移法共有▲ 种.三、解答题1. (2012山西省6分)实践与操作:如图1是以正方形两顶点为圆心,边长为半径,画两段相等的圆弧而成的轴对称图形,图2是以图1为基本图案经过图形变换拼成的一个中心对称图形.(1)请你仿照图1,用两段相等圆弧(小于或等于半圆),在图3中重新设计一个不同的轴对称图形.(2)以你在图3中所画的图形为基本图案,经过图形变换在图4中拼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2. (2012四川广安8分)现有一块等腰三角形板,量得周长为32cm,底比一腰多2cm,若把这个三角形纸板沿其对称轴剪开,拼成一个四边形,请画出你能拼成的各种四边形的示意图,并计算拼成的各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的和.3. (2012辽宁鞍山8分)如图,某社区有一矩形广场ABCD,在边AB上的M点和边BC上的N点分别有一棵景观树,为了进一步美化环境,社区欲在BD上(点B除外)选一点P再种一棵景观树,使得∠MPN=90°,请在图中利用尺规作图画出点P的位置(要求:不写已知、求证、作法和结论,保留作图痕迹).4. (2012贵州遵义4分)cm的正方形ABCD沿直线l向右翻动(不滑动),当正方形连续翻动6次后,正方形的中心O经过的路线长是▲ cm.(结果保留π)5. (2012贵州铜仁5分)某市计划在新竣工的矩形广场的内部修建一个音乐喷泉,要求音乐喷泉M到广场的两个入口A、B的距离相等,且到广场管理处C的距离等于A和B之间距离的一半,A、B、C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在原图上利用尺规作图作出音乐喷泉M的位置,(要求:不写已知、求作、作法和结论,保留作图痕迹,必须用铅笔作图)6. (2012山东德州8分)有公路l1同侧、l2异侧的两个城镇A,B,如下图.电信部门要修建一座信号发射塔,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公路l1,l2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C应修建在什么位置?请用尺规作图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注明点C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画法)7. (2012山东济宁5分)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过点D 作DE ∥AB ,DF ∥AC ,分别交AC 、AB 于点E 和F .(1)在图中画出线段DE 和DF ;(2)连接EF ,则线段AD 和EF 互相垂直平分,这是为什么?8. (2012广西桂林8分)如图,△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4,2)、C(2,1).(1)作出与△ABC 关于x 轴对称的△A 1B 1C 1,并写出A 1、B 1、C 1的坐标;(2)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在原点的另一侧画出△A 2B 2C 2,使22AB1A B 2 .9. (2012江西南昌5分)如图,有两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将其中一个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用这三个图片分别在网格备用图的基础上(只要再补出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分别拼出一个三角形、一个四边形、一个五边形、一个六边形.10. (2012吉林长春6分)图①、图②均为4×4的正方形网格,线段AB 、BC 的端点均在网点上.按要求在图①、图②中以AB 和BC 为边各画一个四边形ABCD .要求:四边形ABCD 的顶点D 在格点上,且有两个角相等(一组或两组角相等均可);所画的两个四边形不全等.11. (2012吉林省7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点B ,点A 关于原点O 的对称 点为点C .(1)若A 点的坐标为(1,2),请你在给出的坐标系中画出△ABC .设AB 与y 轴的交点为D ,则 AD OABC S S △△=________;(2)若点A 的坐标为(a ,b )(ab≠0),则△ABC 的形状为_______.12. (2012黑龙江绥化6分)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O、M也在格点上.(1)画出△ABC关于直线OM对称的△A1B1C1;(2)画出△ABC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所得的△A2B2C2;(3)△A1B1C1与△A2B2C2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轴对称图形,请画出对称轴.13. (2012黑龙江哈尔滨6分)图l、图2是两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和点B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1中画出△ABC(点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画一个即可);(2)在图2中画出△ABD(点D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ABD为等腰三角形(画一个即可);14. (2012黑龙江黑河、齐齐哈尔、大兴安岭、鸡西6分)顶点在网格交点的多边形叫做格点多边形,如图,在一个9 X 9的正方形网格中有一个格点△ABC.设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l个单位长度.(1)在网格中画出△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A l B l C l.(2)在网格中画出△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0后得到的△AB2C2(3)在(1)中△ABC向上平移过程中,求边AC所扫过区域的面积.15. (2012黑龙江龙东地区6分)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单位1,△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结合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解答下列问题:(1)将△ABC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画出两次平移后的△A1B1C1;(2)写出A1、C1的坐标;(3)将△A1B1C1绕C1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A2B2C1,求线段B1C1旋转过程中扫过的面积(结果保留π)。

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析汇编规律探索型问题

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析汇编规律探索型问题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析汇编 33规律探索型问题12. ( 2012 山东省滨州,12, 3 分)求 1+2+22+23+…+2 2012 的值,可令 S=1+2+b+23+…+22012,则2S=2+22+23+24+…+2 2013,因此 2S -S=22013 - 1 .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1+5+52+53+…+52012 的值为()【解析】 设 S=1+5+5"+53+…+5 2012,则 5S=5+5"+53+54+…+52013, 因此,5S - S=52013 - 1 ,【答案】选c.【点评】 本题考查同底数幕的乘法,以及类比推理的能力•两式同时乘以底数,再相减可得s 的值.(2012广东肇庆,15, 3)观察下列一组数: 那么这一组数的第 k 个数是 ▲ .【解析】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各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均相差 【答案】—2k +1【点评】 本题是一道规律探索题目,考查了用代数式表示一般规律,难度较小.18. ( 2012 年四川省巴中市,18,3)观察下列面一列数:1, -2 , 3, -4 , 5, -6,…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2012个数是 ____________【解析】观察知:下列面一列数中,它们的绝对值是连续正整数 ,第2012个数的绝对值是 2012,值偶数项是负数,故填-2012. 【答案】-2012【点评】本题是找规律的问题,确定符号是本题的难点•20. ( 2012贵州省毕节市,20, 5分)在下图中,每个图案均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堆叠而2012 2013 ‘A . 5 - 1B . 5 - 1C严.1.-ID.「4S=520138 109 ' 11,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 1,分子为连续偶数,分母为连续奇数.成,照此规律,第10个图案中共有_________ 个小正方形。

解析:观察图案不难发现,图案中的正方形按照从上到下成奇数列排布,写出第n个图案的正方形的个数,然后利用求和公式写出表达式,再把n=10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答案:解:第1个图案中共有1个小正方形,第2个图案中共有1+3=4个小正方形,第3个图案中共有1+3+5=9n (1 + 2n — 1)2个小正方形,…,第n个图案中共有1+3+5+…+ (2n-1 )= ' ' =n个小正方形,所以,第10个图2案中共有102=100个小正方形.故答案为:100.点评:本题是对图形变化规律的考查,根据图案从上到下的正方形的个数成奇数列排布,得到第n个图案的正方形的个数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18. (2012贵州六盘水,18, 4分)图7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最早发现的,称为“杨辉三角形”•它的发现比西方要早五百年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杨辉三角形”中有许多规律,如它的每一行的数字正好对应了(a b)n(n为非负整数)的展开式中a按次数从大到小排2 2 2列的项的系数•例如(a b)^a 2ab b展开式中的系数1、2、1恰好对应图中第三行的数字;再入,(a b)3二a3,3a2b 3ab2b3展开式中的系数1、3、3、1恰好对应图中第四行的数字.请认真观察此图,写出(a - b)4的展开式.(a • b)4二▲.11 11 Y -1•菇分析:该题属规律型,通过观察可发现第五行的系数是:1、4、6、4、1,再根据例子中字母的排列规律即得到答案.解答:解:由题意,(a b)^ a4 4a3b 6a2b2 4ab3 b4,故填a44a3b 6a2b24ab3b4.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规律,从整体观察还要考虑字母及字母指数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到答案.17. (2012山东莱芜,17 , 4分)将正方形ABCD勺各边按如图所示延长,从射线AB开始,分别在各射线上标记点A1,A2,A….,按此规律,则点A2012在射线__________________ 上.【解析】■11A 51住叫 D CA* Ai1As Mi(第17 HB)根据表格中点的排列规律,可以得到点的坐标是每16个点排列的位置一循环,2012=16 X 125+12,所以点A2012所在的射线和点A12所在的直线一样。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阅读理解型问题试题(附答案)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阅读理解型问题试题(附答案)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阅读理解型问题试题(附答案)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析汇编39 阅读理解型问题 21.(2012四川达州,21,8分)(8分)�の侍獗尘�若矩形的周长为1,则可求出该矩形面积的最大值.我们可以设矩形的一边长为,面积为,则与的函数关系式为:�0),利用函数的图象或通过配方均可求得该函数的最大值. 提出新问题若矩形的面积为1,则该矩形的周长有无最大值或最小值?若有,最大(小)值是多少?分析问题若设该矩形的一边长为,周长为,则与的函数关系式为:(�0),问题就转化为研究该函数的最大(小)值了. 解决问题借鉴我们已有的研究函数的经验,探索函数(�0)的最大(小)值.(1)实践操作:填写下表,并用描点法�せ�出函数(�0)的图象:(2)观察猜想:观察该函数的图象,猜想当 = 时,函数(�0)有最值(填“大”或“小”),是 . (3)推理论证:问题背景中提到,通过配方可求二次函数�0)的最大值,请你尝试通过配方求函数(�0)的最大(小)值,以证明你的猜想. 〔提示:当>0时,〕解析:对于(1)按照画函数图象的列表、描点、连线三步骤进行即可;对于(2),由结合图表可知有最小值为4;对于(3),可按照提示,用配方法来求出。

答案:(1) …………………………………………..(1分)………………………………………….(3分)(2)1、小、4………………………………………………………………………..(5分)�ィ�3)证明:………………………………………………(7分)�さ�时,的最小值是4 �ぜ� =1时,的最小值是4………………………………………………………..(8分)点评:本题以阅读理解型的形式,考查学生画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及结合图表求函数最值的观察力,考察了学生的模仿能力、配方思想和类比的能力。

28.(2012江苏省淮安市,28,12分)阅读理解如题28-1图,△ABC 中,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叠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 的平分线A1B2折叠,剪掉重叠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nAnC的平分线AnBn+1折叠,点Bn与点C重合.无论折叠多少次,只要最后一次恰好重合,我们就称∠BAC是△ABC的好角.小丽展示了确定∠BAC是△ABC的好角的两种情形.情形一:如题28-2图,沿等腰三角形ABC顶角∠BAC的平分线AB1折叠,点B与点C重合;情形二:如题28-3图,沿△ABC的∠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叠部分;将余下的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 A1B2折叠,此时点B1与点C重合.探究发现(1)△ABC中,∠B=2∠C,经过两次折叠,∠BAC是不是△ABC的好角? .(填:“是”或“不是”). (2)小丽经过三次折叠发现了∠BAC是△ABC的好角,请探究∠B与∠C(不妨设∠B>∠C)之间的等量关系.根据以上内容猜想:若经过n次折叠∠BAC是△ABC 的好角,则∠B与∠C(不妨设∠B>∠C)之问的等量关系为.应用提升 (3)小丽找到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分别为15º,60º,l05º,发现60º和l05º的两个角都是此三角形的好角.请你完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最小角是4º,试求出三角形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使该三角形的三个角均是此三角形的好角.【解析】(1)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折叠对称性即可解决;(2)根据第(1)问的结论继续探索;(3)利用“好角”的定义和三角形内角和列出方程解之.具体过程见以下解答.【答案】解: (1) 由折叠的性质知,∠B=∠AA1B1.因为∠AA1B1=∠A1B1C+∠C,而∠B=2∠C,所以∠A1B1C=∠C,就是说第二次折叠后∠A1B1C与∠C重合,因此∠BAC是△ABC的好角. (2)因为经过三次折叠∠BAC是△ABC的好角,所以第三次折叠的∠A2B2C=∠C.如图12-4所示. 图12-4 因为∠ABB1=∠AA1B1,∠AA1B1=∠A1B1C+∠C,又∠A1B1C=∠A1A2B2,∠A1A2B2=∠A2B2C+∠C,所以∠ABB1=∠A1B1C+∠C=∠A2B2C+∠C+∠C=3∠C.由上面的探索发现,若∠BAC是△ABC的好角,折叠一次重合,有∠B=∠C;折叠二次重合,有∠B=2∠C;折叠三次重合,有∠B=3∠C;…;由此可猜想若经过n次折叠∠BAC是△ABC的好角,则∠B=n∠C.(3)因为最小角是4º是△ABC的好角,根据好角定义,则可设另两角分别为4mº,4mnº(其中m、n都是正整数).由题意,得4m+4mn+4=180,所以m(n+1)=44.因为m、n都是正整数,所以m与n+1是44的整数因子,因此有:m=1,n+1=44;m=2,n+1=22;m=4,n+1=11;m=11,n+1=4;m=22,n+1=2.所以m=1,n=43;m=2,n=21;m=4,n=10;m=11,n=3;m=22,n=1.所以4m=4,4mn=172;4m=8,4mn=168;4m=16,4mn=160;4m=44,4mn=132;4m=88,4mn=88.所以该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4º,172º;8º,168º;16º,160º;44º,132º;88º,88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因式分解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本题是阅读理解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理清题目中数字和字母的对应关系和运算规则,然后套用题目提供的对应关系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23.(2012湖北咸宁,23,10分)如图1,矩形MNPQ中,点E,F,G,H分别在NP,PQ,QM,MN上,若,则称四边形EFGH为矩形MNPQ的反射四边形.图2,图3,图4中,四边形ABCD为矩形,且,.理解与作图:(1)在图2、图3中,点E,F分别在BC,CD边上,试利用正方形网格在图上作出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计算与猜想:(2)求图2,图3中反射四边形EFGH的周长,并猜想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的周长是否为定值?启发与证明:(3)如图4,为了证明上述猜想,小华同学尝试延长GF交BC的延长线于M,试利用小华同学给我们的启发证明(2)中的猜想.【解析】(1)根据网格结构,作出相等的角得到反射四边形;(2)图2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FG=GH=HE的长度,然后可得周长;图3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GH,FG=HE的长度,然后求出周长,得知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定值;(3)证法一:延长GH交CB的延长线于点N,再利用“角边角”证明Rt△FCE≌Rt△FCM,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EF=MF,EC=MC,同理求出NH=EH,NB=EB,从而得到MN=2BC,再证明GM=GN,过点G作GK⊥BC于K,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求出MK= MN=8,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GM的长度,然后可求出四边形EFGH的周长;证法二:利用“角边角”证明Rt△FCE≌Rt△FCM,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EF=MF,EC=MC,再根据角的关系推出∠M=∠HEB,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HE∥GF,同理可证GH∥EF,所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过点G作GK⊥BC于K,根据边的关系推出MK=BC,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GM的长度,然后可求出四边形EFGH的周长.【答案】(1)作图如下: 2分(2)解:在图2中,,∴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 3分在图3中,,.∴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 4分猜想: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的周长为定值. 5分(3)如图4,证法一:延长GH交CB 的延长线于点N.∵ ,,∴ .而,∴Rt△FCE≌Rt△FCM.∴ ,. 6分同理:,.∴ . 7分∵ ,,∴ .∴ . 8分过点G作GK⊥BC于K,则. 9分∴.∴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 10分证法二:∵ ,,∴ .而,∴Rt△FCE≌Rt△FCM.∴ ,. 6分∵ ,,而,∴ .∴HE∥GF.同理:GH∥EF.∴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而,∴Rt△FDG≌Rt△HBE.∴ .过点G作GK⊥BC 于K,则∴ .∴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应用与设计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矩形的性质,读懂题意理解“反射四边形EFGH”特征是解题的关键.25.(2012贵州黔西南州,25,14分)问题:已知方程x2+x-1=0,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2倍.解:设所求方程的根为y,则y=2x,所以x=y2.把x=y2代入已知方程,得(y2)2+y2-1=0.化简,得:y2+2y-4=0.故所求方程为y2+2y-4=0.这种利用方程根的代换求新方程的方法,我们称为“换根法”.请用阅读材料提供的“换根法”求新方程(要求:把所求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1)已知方程x2+x-2=0,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相反数. (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不等于零的实数根,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倒数.【解析】按照题目给出的范例,对于(1)的“根相反”,用“y=-x”作替换;对于(2)的“根是倒数”,用“y=1x”作替换,并且注意有“不等于零的实数根”的限制,要进行讨论.【答案】(1)设所求方程的根为y,则y=-x,所以x=-y.………………(2分) 把x=-y代入已知方程x2+x-2=0,得(-y)2+(-y)-2=0.………………(4分) 化简,得:y2-y-2=0.………………(6分) (2)设所求方程的根为y,则y=1x,所以x=1y.………………(8分) 把x=1y 代如方程ax2+bx+c=0得. a(1y)2+b•1y+c=0,………………(10分) 去分母,得,a+by+cy2=0.……………………(12分) 若c=0,有ax2+bx=0,于是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0,不符合题意.∴c≠0,故所求方程为cy2+by+a=0(c≠0).……………………(14分) 【点评】本题属于阅读理解题,读懂题意,理解题目讲述的方法的基础;在实际解题时,还要灵活运用题目提供的方法进行解题,实际上是数学中“转化”思想的运用.八、(本大题16分) 26.(2012贵州黔西南州,26,16分)如图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0,4),B(1,0),C(5,0)抛物线的对称轴l与x轴相交于点M. (1)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和对称轴. (2)设点P为抛物线(x>5)上的一点,若以A、O、M、P为顶点的四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为四个连续的正整数.请你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3)连接AC,探索:在直线AC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NA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请你求出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已知抛物线上三点,用“待定系数法”确定解析式;(2)四边形AOMP中,AO=4,OM=3,过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P点,这个P点符合要求“四条边的长度为四个连续的正整数”;(3)使△NAC的面积最大,AC确定,需要N点离AC的距离最大,一种方法可以作平行于AC的直线,计算这条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时,这个交点即为N;另一种方法,过AC上任意一点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N点,这样△NAC被分成两个三角形,建立函数解析式求最大值.【答案】(1)根据已知条件可设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a(x�D1)•(x�D5),………………(1分) 把点A(0,4)代入上式,得a=45.………………(2分) ∴y=45(x�D1)(x�D5)=45x2�D245x +4=�D45(x�D3)2�D165.………………(3分)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3.…………(4分) (2)点P的坐标为(6,4).………………(8分) (3)在直线AC下方的抛物线上存在点N,使△NAC的面积最大,由题意可设点N的坐标为(t,45t2�D245t+4)(0<t<5).………………(9分) 如图,过点N作NG∥y轴交AC于点G,连接AN、CN.由点A(0,4)和点C(5,0)可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为:y=�D45x+4.………………(10分) 把x=t代入y=�D45x+4得y=�D45t+4,则G(t,�D45t+4).………………(11分) 此时NG=�D45t+4�D(45t2�D245t+4)=�D45t2+205t.………………(12分) ∴S△NAC=12NG•OC=12(-45t2+205t)×5 =�D2t2+10t=�D2(t-52)2+252.………………(13分) 又∵0<t<5,∴当t=52时,△CAN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252 .………………(14分) t=52时,45 t2-245t+4=-3.………………(15分) ∴点N的坐标为(52,-3).……………………(16分) 【点评】本题是一道二次函数、一次函数、三角形的综合题,其中第(3)问也是一道具有难度的“存在性”探究问题.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专项十阅读理解题19. (2012山东省临沂市,19,3分)读一读:式子“1+2+3+4+ (100)表示从1开始的10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由于式子比较长,书写不方便,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将其表示为,这里“ ”是求和符号,通过以上材料的阅读,计算 = . 【解析】式子“1+2+3+4+……+100”的结果是,即 = ;又∵ ,,………,∴ = + +…+ =1- ,∴ = = + +…+ =1- = . 【答案】【点评】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要求学生的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此题重点除首位两项外,其余各项相互抵消的规律.23. (2012浙江省嘉兴市,23,12分)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θ度,并使各边长变为原来的n倍,得△AB′ C′ ,即如图①,∠BAB′ =θ, ,我们将这种变换记为. (1)如图①,对△ABC作变换得△AB′ C′ ,则 : =_______;直线BC与直线B′C′所夹的锐角为_______度; (2)如图② ,△ABC中,∠BAC=30° ,∠ACB=90° ,对△ABC作变换得△AB′ C′ ,使点B、C、在同一直线上,且四边形ABB′C′为矩形,求θ和n的值; (3)如图③ ,△ABC中,AB=AC,∠BAC=36° ,B C=1,对△ABC作变换得△AB′C′ , 使点B、C、B′在同一直线上,且四边形ABB′C′为平行四边形,求θ和n的值. 【解析】(1) 由题意知, θ为旋转角, n为位似比.由变换和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 : = 3, 直线BC与直线B′C′所夹的锐角为60°; (2)由已知条件得θ=∠CAC′=∠BAC′-∠BAC=60°.由直角三角形中, 30°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n==2. (3) 由已知条件得θ=∠CAC′=∠ACB=72°.再由两角对应相等,证得△ABC∽△B′B A,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n== . 【答案】(1) 3;60°. (2) ∵四边形ABB′C′是矩形,∴∠BAC′=90°. ∴θ=∠CAC′=∠BAC′-∠BAC=90°-30°=60°. 在Rt△ABB′中,∠ABB′=90°, ∠BAB′=60°, ∴n==2. (3) ∵四边形ABB′C′是平行四边形,∴AC′∥BB′,又∵∠BAC=36°∴θ=∠CAC′=∠ACB=72° ∴∠C′AB′=∠ABB′=∠BAC=36°,而∠B=∠B, ∴△ABC∽△B′BA,∴AB2=CB•B′B=CB•(BC+CB′), 而CB′=AC=AB=B′C′, BC=1, ∴AB2=1•(1+AB) ∴AB=,∵AB>0, ∴n== . 【点评】本题是一道阅读理解题.命题者首先定义了一种变换,要求考生根据这种定义解决相关的问题.读懂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有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黄金比等.27.(2011江苏省无锡市,27,8′)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 ,我们把叫做两点间的直角距离,记作 . (1)已知O为坐标原点,动点满足 =1,请写出之间满足的关系式,并在所给的直角坐标系中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所组成的图形;(2)设是一定点,是直线上的动点,我们把的最小值叫做到直线的直角距离,试求点M(2,1)到直线的直角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析汇编33 规律探索型问题 12.(2012山东省滨州,12,3分)求1+2+22+23+…+22012的值,可令S=1+2+22+23+…+22012,则2S=2+22+23+24+…+22013,因此2S ﹣S=22013﹣1.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1+5+52+53+…+52012的值为( )A .52012﹣1 B .52013﹣1 C .D .【解析】设S=1+5+52+53+…+52012,则5S=5+52+53+54+…+52013,因此,5S ﹣S=52013﹣1,S=.【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以及类比推理的能力.两式同时乘以底数,再相减可得s的值. (2012广东肇庆,15,3)观察下列一组数:32,54,76,98,1110,…… ,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这一组数的第k 个数是 ▲ .【解析】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各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均相差1,分子为连续偶数,分母为连续奇数. 【答案】122 k k【点评】本题是一道规律探索题目,考查了用代数式表示一般规律,难度较小.18. ( 2012年四川省巴中市,18,3)观察下列面一列数:1,-2,3,-4,5,-6,…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2012个数是___________【解析】观察知: 下列面一列数中,它们的绝对值是连续正整数,第2012个数的绝对值是2012,值偶数项是负数,故填-2012. 【答案】-2012【点评】本题是找规律的问题,确定符号是本题的难点.20.(2012贵州省毕节市,20,5分)在下图中,每个图案均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堆叠而成,照此规律,第10个图案中共有 个小正方形。

解析:观察图案不难发现,图案中的正方形按照从上到下成奇数列排布,写出第n 个图案的正方形的个数,然后利用求和公式写出表达式,再把n=10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答案:解:第1个图案中共有1个小正方形,第2个图案中共有1+3=4个小正方形,第3个图案中共有1+3+5=9个小正方形,…,第n 个图案中共有1+3+5+…+(2n-1)=2)121(-+n n =n 2个小正方形,所以,第10个图案中共有102=100个小正方形.故答案为:100.点评:本题是对图形变化规律的考查,根据图案从上到下的正方形的个数成奇数列排布,得到第n 个图案的正方形的个数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18.(2012贵州六盘水,18,4分)图7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最早发现的,称为“杨辉三角形”.它的发现比西方要早五百年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杨辉三角形”中有许多规律,如它的每一行的数字正好对应了()na b +(n 为非负整数)的展开式中a 按次数从大到小排列的项的系数.例如222()2a b a ab b +=++展开式中的系数1、2、1恰好对应图中第三行的数字;再入,33223()33a b a a b ab b +=+++展开式中的系数1、3、3、1恰好对应图中第四行的数字.请认真观察此图,写出4()a b +的展开式.4()a b += ▲ .分析:该题属规律型,通过观察可发现第五行的系数是:1、4、6、4、1,再根据例子中字母的排列规律即得到答案.解答:解:由题意,4432234()464a b a a b a b ab b +=++++,故填432234464a a b a b ab b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规律,从整体观察还要考虑字母及字母指数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到答案.17. (2012山东莱芜, 17,4分) 将正方形ABCD 的各边按如图所示延长,从射线AB 开始,分别在各射线上标记点321,,A A A ….,按此规律,则点A 2012在射线 上. 【解析】根据表格中点的排列规律,可以得到点的坐标是每16个点排列的位置一循环, 2012=16×125+12,所以点A 2012所在的射线和点12A 所在的直线一样。

因为点12A 所在的射线是射线AB ,所以点点A 2012在射线AB 上. 【答案】AB【点评】本题是一个规律探索题,可以列出点的排列规律从中得到规律,在变化的点中找到其排列直线的不变的规律,此类问题的排列通常是具有周期性,按照周期循环,本题难度适中.16、(2012,黔东南州,16)如图,第(1)个图有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第(1)个图有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第(2)个图有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第(3)个图有1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第(4)个图有20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按此规律,那么第(n )个图有 个相同的小正方形。

(1) (2) (3) (4) 解析:因为()()()()1445420,1334312,122326,111212+⨯=⨯=+⨯=⨯=+⨯=⨯=+⨯=⨯=,故第(n )个图有n n +2个小正方形 . 答案:n n +2或n (n+1)点评:本题是探索规律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图形中找规律,难度中等.15.(2012,湖北孝感,15,3分)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一届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今年的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奥运会的年份与届数如下表所示:表中n 等于__________.【解析】有表格可知,每四年举办一次奥运会,由此可得(2012-1896)÷4+1=30 【答案】30【点评】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此题属于规律性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找出规律,按照此规律再进行计算即可.16. (2012·湖北省恩施市,题号16 分值 4)观察下表:根据表中数的排列规律,B+D=_________.【解析】B 所在行的规律是每个数字等于前两个数字的和,所以A=3,B=8;D 所在行的规律是关于数字20左右对称,即D=15,所以B+D=23.【答案】2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会从所给的数据和表格中寻求规律进行解题.找规律的问题,首先要从最基本的几个数字或图形中先求出数值,并进一步观察具体的变化情况,从中找出一般规律. 此类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可有不同的规律寻求途径,但最总结果应“殊途同归”。

(2012河北省17,3分)17、某数学活动小组的20位同学站成一列做报数游戏,规则是:从前面第一位同学开始,每位同学依次报自己顺序的倒数加1,第1位同学报⎪⎭⎫ ⎝⎛+111,第2位同学报⎪⎭⎫⎝⎛+121,…这样得到的20个数的积为_________________.【解析】化简各位同学的报数,可得第1一位同学报2,第2位同学报23,第3位同学报34,…第20个同学报2021,根据观察得到的规律,便可求出它们的乘机。

【答案】21【点评】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解题的过程,知道来龙去脉,才能增加自己的能力。

难度中等。

20. (2012珠海,20,9分)观察下列等式:12×231=132×21, 13×341=143×31, 23×352=253×32, 34×473=374×43, 62×286=682×26,……以上每个等式中两边数字是分别对称的,且每个等式中组成两位数与三位数的数字之间具有相同规律,我们称这类等式为“数字对称等式”.(1)根据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填空,使式子称为“数字对称等式”: ①52× = ×25; ② ×396=693× .(2)设这类等式左边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a ,个位数字为b ,且2≤b a +≤9,写出表示“数字对称等式”一般规律的式子(含a 、b ),并证明.【解析】观察上面的等式,发现“数字对称等式”基本特征,猜想并证明表示“数字对称等式”一般规律的式子.【答案】(1)①275,572; ②63,36; (2)(10a+b)=(10b+a)证明:∵左边=(10a+b)=11(10a+b)(10b+a) 右边=(10b+a)=11(10a+b)(10b+a) ∴左边=右边,原等式成立.【点评】本是规律探索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观察发现,推理证明的学习能力.14(2012云南省,14 ,3分)分别表示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若第一个图形是三角形,则第18个图形是 (填图形名称)【解析】主要的是要看清只有三个基本的图形来组成一个规律,三个一组,而且五角星都在最后,前边两个相邻组之间它两的位置互换,三个一组,恰好18个是6组,第18个刚好是第6组最后一个,五角星。

【答案】五角星【点评】主要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和细心程度,要素简单,但要很快找出规律,也要细心揣摩。

此题不难。

16.(2012山西,16,3分)如图,是由形状相同的正六边形和正三角形镶嵌而成的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则第n 个图案中阴影小三角形的个数是 .【解析】解:由图可知:第一个图案有阴影小三角形2个.第二图案有阴影小三角形2+4=6个.第三个图案有阴影小三角形2+8=12个,那么第n 个就有阴影小三角形2+4(n ﹣1)=4n ﹣2个, 故答案为:4n ﹣2(或2+4(n ﹣1)) 【答案】4n ﹣2(或2+4(n ﹣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有规律的变化,再由图形的规律变化挖掘出规律,解决此种类型的关键是分别数清每一个图形中的三角形个数,再由此猜想发现规律,从而写出最终结果.难度中等. 17.(2012山东东营,17,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1A ,2A ,3A ,…和1B ,2B ,3B ,…分别在直线y kx b =+和x 轴上.△OA 1B 1,△B 1A 2B 2,△B 2A 3B 3,…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A 1(1,1),A 2(23,27),那么点n A 的纵坐标是_ _____. 【解析】把A 1(1,1),A 2(23,27)分别代入y kx b =+,可求得k=15,b=45,,所以1455y x =+,与x 轴交点代坐标为(-4,0),设A 3的纵坐标为m,则141423m m+=+++,解得m=293()42=,同理可得A 4的纵坐标为33()2,……,n A 的纵坐标是123-⎪⎭⎫⎝⎛n 。

【答案】123-⎪⎭⎫ ⎝⎛n【点评】抓住坐标间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解此类规律探索题一般可采用从特殊一般的归纳法。

21.(2012广东汕头,21,7分)观察下列等式:第1个等式:a 1==×(1﹣);第2个等式:a 2==×(﹣);第3个等式:a 3==×(﹣);第4个等式:a 4==×(﹣);…请解答下列问题:(1)按以上规律列出第5个等式:a 5= =;(2)用含有n 的代数式表示第n 个等式:a n = =(n为正整数);(3)求a 1+a 2+a 3+a 4+…+a 100的值.;;;)+﹣)()×﹣)+…+×+﹣+﹣﹣+…+﹣))×专项二 规律探索型问题(2011山东省潍坊市,题号17,分值3)17、右图中每一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则可根据面积计算得到如下算式:()127531-+⋅⋅⋅++++n = .()是正整数表示,用n n考点:数学归纳法,规律探索题解答:当2=n 时:()224122131==-⨯+=+当3=n 时:()23913231531==-⨯++=++ 当4=n 时:()24161425317531==-⨯+++=+++ 猜想:()127531-+⋅⋅⋅++++n =2n点评:在求解规律探索问题时,常常通过特殊到一般,通过特殊值时的结论,总结一般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