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公务员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讲解(一)

合集下载

[最新教程]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法

[最新教程]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1、写作基础知识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

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①直接阐述;②单一集中;③以意役法;④片言居要;⑤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

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①例证法;②喻证法;③类比法;④对比法;⑤反驳法;⑥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1)规范性文件条例。

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规定。

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办法。

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要点

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要点

1、写作基础知识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

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①直接阐述;②单一集中;③以意役法;④片言居要;⑤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

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①例证法;②喻证法;③类比法;④对比法;⑤反驳法;⑥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1)规范性文件条例。

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规定。

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办法。

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2)领导指导性文件命令(令)。

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公文的格式与稿本一、公文的格式(重点)公文格式是指组成公文的各部分文字符号在载体上排列的规定。

公文格式具有较强的规范性,规范的公文格式有利于维护公文严肃性,便于阅读、传递与处理,有利于应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其管理。

目前我国通用公文的格式有特定的内容。

如公文纸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16开型,公文纸分为可用以书写、印刷文字、图形等符号的图文区,和不允许出现任何符号的白边区我两个区域,上白边(天头)和左白边(订口)应分别宽于下白边(地脚)和右白边(翻口);所有文字符号从上至下,自左而右依次横写横排等。

公文左侧装订,另外在公文撰写和印制过程中,各组成部分的标注与编排均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性要求。

二、公文的稿本公文稿本指公文的文稿、文本。

公文形成过程中,各种文稿、文本在内容、外观形式,特别是在效用方面有很大不同。

1、草稿草稿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仅供讨论、征求意见、修改审核及审批用,内容未正式确定。

其外观特点:文面上常见“讨论稿”、“送审稿”、“草案”等非生效标志,标记大都位于标题下方或右侧加括号。

2、定稿内容确定,具有了正式公文的效用。

定稿一经确立,不经法定责任者如签发人等的认可,任何人不得再对其予以修改,否则无效。

其外形特征为:具有法定的生效标志(签发等)。

3、正本正本是指对定稿内容完整再现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体。

其外形特征:格式正规,有印章等有效性标志。

4、试行本是规范性公文正本的一种特殊形式,即试验推行本,在规定的试验推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其外形特征:一般在文种后用括号注明“试行”字样。

5、暂行本也是规范性公文正本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规定的暂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其外形特征是:在公文标题的文种之前加注“暂行”字样。

6、副本是公文的复制本或正本的复份,供知照、存查用。

作为正本复份的副本与正本在外形上基本无区别,但在使用目的、送达对象上与正本有所不同。

正本送达主送机关,供对方直接办理,副本送抄送机关了解内容或由本机关留存备查、归档等,副本具有与正本一样的法定效用。

《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体系

《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体系

《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体系I.《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体系写作基础知识:主题与材料结构、表达方式与语言常用基本文体写作方法:记叙、议论、说明公文概述:公文的特点与功能公文的种类公文文体与结构公文的格式与稿本公文写作要则:公文写作基本要求行文规则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公文写作程序常用公文写作要点:规范性公文的撰写:规范性公文的特点与结构常用规范性公文的适用范围写作要求决定、指示、通知、通报、批复、通告请示、报告的撰写:请示:特点与结构、撰写要求报告:工作报告、总结报告调查报告、答复询问的报告函、会议纪要的撰写公文处理:概述:公文处理及基本任务公文处理活动的地位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收文处理程序与方法: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收文处理活动的方法要点收文管理活动的方式要点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发文处理的一般过程发文办理活动的方法要点发文管理活动的方法要点办毕公文的处置:处置办毕公文的主要活动公文清退的范围与手续公文销毁的范围与方式暂存公文的保管立卷归档II.《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要点一、有关公文写作的题一般都是根据要求撰写公文或修改公文。

作文分数约是这部分分数的一半左右,尤其要重视请示、通知、通报等公文的具体要求。

写作时要避免出现下面的错误:1、标题部分:标题是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有的标题不全;有的文种不对;有的批转性公文不是法规条文仍用《》。

2、主送机关:有的是多头主送;有的是请示平级;有的是直接送领导人。

3、正文:有的是一文多事;有的正文引用发文不规范;有的正文数字该用阿拉伯数字,却用汉字;有的是用词不当。

4、结尾:有的结尾不合作者本意;有的是不合公文格式要求。

5、标题上的发文机关与签署的发文机关不对应。

6、请示未获批准抄送下级。

7、该标明附件却未标出。

8、签署日期混用汉字与阿拉伯数字,或直接用阿拉伯数字。

二、近几年公务员考试中出现过的《公文写作及处理》的知识点:1、公文纸一般采用什么型号?印章的正确位置?2、办理公文综述包括拟办、批办、承办、查办,对吗?3、会商就是开会协商公文的制发吗?4、需要清退的公文有哪些?5、公文的特点,公文根据行文方向可分几类?6、国务院与省级人民政府可运用条例这一文种吗?7、文摘与综述可适当作些评述吗?8、合理的文件传阅路线形式是什么?9、函、简报是否属于正式公文?10、签发分为哪几种?三、作文:除公文写作外,还有一个大作文,在150分的试卷中占40——60分。

公文写作与处理技巧讲义

公文写作与处理技巧讲义

公文写作与处理技巧讲义公文写作与处理技巧讲义导言:公文写作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沟通工具,它是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份清晰、简明的公文不仅能够准确表达意思,还能提高沟通效率,避免误解和纠纷发生。

本讲义旨在介绍公文写作与处理的基本技巧,帮助读者提高公文写作能力。

一、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1. 准确性:公文的内容应准确无误,确保信息的真实和客观。

2. 简明扼要:公文在表达上应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庞杂的词句,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

3. 规范性:公文应遵循规范的格式和用语,确保信息的统一和标准化。

4. 持重得体:公文应注意言辞的得体,尊重读者,避免使用过于夸张或情绪化的措辞。

二、公文写作的常用模板1. 信函格式:【信函抬头】【日期】【收信单位名称】【收信单位地址】【收信单位邮编】【收信人称呼】:【正文内容】【落款】【签名】2. 通知格式:【标题】【正文内容】【签发单位】【签发日期】3. 请示格式:【标题】【正文内容】【请示单位】【请示日期】4. 呈报格式:【标题】【正文内容】【呈报单位】【呈报日期】三、公文写作的常用句式1. 陈述事实:据...报道/统计/调查,...根据...的要求/指示/安排,...经过仔细分析/审查/评估,...2. 要求做某事:请尽快/务必/依照要求...3. 表达感谢:特此致以衷心的感谢/衷心地感谢/深表感谢。

4. 建议或提出意见:鉴于此,建议/建议您/建议考虑/提出意见/提出建议。

5. 请求协助: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帮助/请求您的指导和协助/恳请您的支持和帮助。

四、公文处理的注意事项1. 充分了解公文要求:在处理公文时,应充分了解其具体要求,包括格式、用语、内容等。

2. 仔细阅读公文:在处理公文前,应仔细阅读其内容,确保完全理解作者的意图,避免误解和错误。

3. 注意核对材料:在处理公文时,应注意核对材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确保公文的内容无误。

4. 精益求精:在处理公文时,应力求精确、简明扼要,避免使用冗长庞杂的词句,以免给读者带来困扰。

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点

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点

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点
公文写作与处理是指在组织、企事业单位中进行公文起草、审批、发放、归档等一系列工作。

公文是组织、企事业单位内部和与外部交往的一
种重要形式,是组织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

公文的写作与处理必考是因
为公文是组织、企事业单位日常运转的重要工具,掌握公文写作与处理知
识能够提高组织、企事业单位内部工作的效率和外部对组织的认同度。

一、公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1.标题:准确、简明地概括公文内容,具有吸引力,易于记忆和辨识。

2.题头:包括公文的主送、抄送、密级、份数、日期等信息,以准确
地表达公文的发文情况。

公文写作及处理知识点总结

公文写作及处理知识点总结

公文写作及处理知识点总结一、公文写作知识点总结公文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行政工作,准确、规范的写作能力直接影响到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形象。

以下是一些公文写作及处理知识点总结:1. 内容要点的确定在写公文之前,要认真总结、梳理工作材料,确定公文的内容要点。

要点内容要直观清晰、条理分明,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排列。

2. 结构的完整性公文的结构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包括标题、主体、落款等部分。

其中,主体部分是公文的核心内容,要清晰明了,简练有力。

3. 表述方式的规范公文的表述方式要规范准确,不能概念不清,意思模糊。

尤其是在使用专有名词、术语等方面,要确保表述的规范性。

4. 文笔的得体公文的文笔要得体,不能过于随意,更不能过于华丽。

一般应以简洁、明了为主,不宜使用文学化的表达方式。

5. 格式的规范公文的格式也是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内容,包括公文的纸张规格、文字的排列格式等方面。

二、办公文处理知识点总结公文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循有关规定,以下是一些公文处理知识点总结:1. 办文的慎密性在处理公文时,要注意保守公文的秘密性,不可随意向外泄露公文内容,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 办文的迅速性在处理公文时,要注重时间效率,及时向相关部门发放公文,以保证公文的及时性。

3. 办文的准确性在处理公文时,要注意核实相关内容的准确性,包括公文的内容要点、文件传递等方面。

4. 办文的规范性在处理公文时,要遵守有关规定,保持公文处理的规范性,不可擅自修改或篡改公文内容。

5. 办文的保密性在处理公文时,要注意保密工作,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好公文的机密性,以免导致信息泄露。

以上就是我对公文写作及处理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严格遵照相关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能力和公文处理水平,为政府部门的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复习要点[1]

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复习要点[1]

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1公文的主题是公文制发者所要表达的意图。

2公文的内容必须充分体现出有关政策法规的基本精神。

3国务院各部委承受北京市人民政府主送的公文后于上行文。

4公文的作者是指制发文件的机关。

5公文的作者以公文机关的名义或其代表人的名义才可以制发。

6.公文在传达制发机关决策与意图,体现制发机关的意志与权力方面的重要特征是权威性。

7.公文在执行上的重要要求是强制性。

8.指示不具有作者广泛,不限制发权限的特点它主要特点是:内容广泛,具有普发性质; 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强调及时快捷 ;具有强制约束作用。

9.撰写交流信息的通知,一般要求不必予以评论,也无需闻发意义和目的。

10.《国务院关干部分地区违反国家购销政策的通报》符合通报的撰写要求11.下行文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12.《关于查禁赌博的通告》显然应具备较强的时效性。

13.处置办毕公文是依据一定标准对已办华的文件的归宿作出安排。

14在公文处理活动中,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应接受集中统一的领导指导。

15.分办的实质是为文件确定运转方向。

16.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使层次清楚,条分缕析,言之有序,是为了突出主题。

17.公文与文学作品不同,它要求文件内容必须实事求是。

18.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19.公文应在左侧装订。

20.公文的主体部分称为正文。

21.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机密文件。

22.国家民政部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民政厅、局之间属于业务指导关系.23.公文中兼用的基本表达方式是议论、叙述、说明。

24.公文的标题一般由哪些要项组成发文机关名称、内容、文种。

25.公文版头的作用是标明公文制发机关。

26. 决定是领导指导性公文应当具有稳定性,不能轻易更改。

27. 通知的标题可简写为《任免通知》28. 迁移,更改电话号码等不可以可使用通告29.批复具有法定的权威性与执行性,被动性、针对性的特点30. “接受请示的机关应对请示事项表明是否批准的态度或予以明确的指示”这句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讲解(一)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

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①直接阐述;②单一集中;③以意役法;④片言居要;⑤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

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转自环球网校
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①例证法;②喻证法;③类比法;④对比法;⑤反驳法;⑥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
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
(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规范性文件、领导指导性文件、公布性文件、陈述呈请性文件、商洽性文件、会议文件。

(1)规范性文件:条例、规定、办法。

转自环球网校
条例。

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规定。

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办法。

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2)领导指导性文件:命令、决定、指示、批复、通知、通报。

命令(令)。

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旅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决定。

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指示。

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

批复。

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通知。

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通报。

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3)公布性文件:公告、通告。

公告。

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通告。

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4)陈述呈请性文件:议案、请示、报告、调查报告。

议案。

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