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结构计算之超筋问题处理分享

合集下载

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连梁超筋问题及处理方法

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连梁超筋问题及处理方法

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连梁超筋问题及处理方法【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连梁的工作和破坏机理,并对结构设计中的连梁设计以及超筋问题提出了相关处理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连梁设计超筋处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不断朝着高层、超高层建筑方向发展。

为了满足结构功能需要,结构体系也日趋多样化,应用剪力墙体系进行结构内力的分析与设计日渐频繁。

在结构体系合理的情况下,即使采取了降低连梁内力的多种措施。

但对局部内力过大楼层的连梁进行调整时,仍难使连梁的设计符合要求,对此我国的设计规范对此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加上国内外对连梁模型实验报道的文章也很少,从而造成不同的设计院、不同的结构设计师对此类问题理解也不尽相同。

所以如何高效、准确地对此结构体系进行内力分析与设计,解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连梁设计及超筋问题处理已值得我们研究与急待解决重要课题之一。

1、连梁的工作和破坏机理高层建筑在风荷载和地震力作用下,由于连梁两端的墙肢受到不均匀地压缩,在连梁两端产生竖向的位移差,并在连梁内产生内力。

但是连梁端部的弯矩、剪力和轴力反过来减小了墙肢的内力与变形,对墙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并改善了墙肢的受力。

高层建筑剪力墙的连梁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可分两种,第一种属于脆性破坏,第二种属于延性破坏。

当连梁发生脆性破坏时其承载力丧失,如果沿墙全高所有连梁均发生剪切破坏,各墙肢就丧失了连梁对它的约束作用,成为单片的独立剪力墙,从而造成结构侧向刚度大大降低,结构变形加大,并且进一步增大重力二阶效应,最终可能造成结构的倒塌。

当连梁发生延性破坏时,梁端受拉区出现裂缝,并形成塑性铰变形,从而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

而塑性铰仍能继续传递弯矩和剪力,连梁仍能对墙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得剪力墙保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在这一过程中,连梁起到了一种耗能的作用,对减少墙肢内力,延缓墙肢屈服有着重要的作用。

2、合理结构体系的连梁设计根据以上对连梁的工作和破坏机理的分析,为保证墙肢和连梁一致协同地工作,在正常的重力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应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连梁不应该出现塑性铰。

五、超筋处理对策

五、超筋处理对策

超筋处理对策中民筑友设计院(庄伟)超筋是因为结构或构件位移、相对位移大或变形不协调,结构位移有水平位移,竖向位移,转角及扭转。

超筋也可能是构件抗力小于作用效应。

一、混凝土结构击【SATWE/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图形文件输出/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构件验算简图】,如出现红颜色的数字,则表示超筋。

1超筋的种类超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种情况:1)弯矩超(如梁的弯矩设计值大于梁的极限承载弯矩);2)剪扭超;3)扭超;4)剪超;5)配筋超(梁端钢筋配筋率ρ≥2.5%);6)混凝土受压区高度ζ不满足;7)在水平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时由扭转变形或竖向相对位移引起超筋。

2超筋的查看方式超筋可以点击【SATWE/分析结构图形和文本显示】→【图形文件输出/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构件验算简图】查看,会看到椭圆框内的数字显红色,如图1所示。

图1梁超筋示意图3超筋的解决方法(1)抗加大构件的截面,提高构件的刚度。

比如加大梁高、梁宽等。

也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2)放当梁抗扭超筋,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点铰,以梁端开裂为代价,不宜多用。

当梁点铰把梁端弯矩调幅到跨中,并释放扭矩,强行点铰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安全。

(3)调通过调整结构布置来改变输入力流的方向,使力流避开超筋处的构件,把部分力流引到其他构件。

4对“剪扭超筋”的认识及处理(1)“剪扭超筋”常出现的位置当次梁距主梁支座很近或主梁两边次梁错开(距离很小)与主梁相连时容易引起剪扭超筋。

(2)引起“剪扭超筋”的原因“剪扭超筋”一般是扭矩、剪力比较大。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4.1条做了相关规定。

(3)“剪扭超筋”的查看方式“剪扭超筋”可以点击【SATWE/分析结构图形和文本显示】 【图形文件输出/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构件验算简图】查看,会看到椭圆框内的数字显红色,且TV旁的数字比较大,如图2所示。

图2“剪扭超筋”示意图(4)“剪扭超筋”的解决方法①抗加大主梁的截面,提高其抗扭刚度,也可以提高主梁混凝土强度等级。

剪力墙结构设计中连梁超筋问题及处理措施

剪力墙结构设计中连梁超筋问题及处理措施

剪力墙结构设计中连梁超筋问题及处理措施提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住宅结构形式采用剪力墙结构,尤其对于高烈度区,或者体形比较不规则的剪力墙结构,连梁超筋是不可不免的。

本文分析了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时连梁超筋的原因,并给出了常用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连梁超筋;处理措施;引言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近年来以剪力墙的形式居多,而新修改的规范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设计标准。

本文仅对剪力墙结构设计时出现的连梁超筋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连梁指在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在墙肢平面内相连且与剪力墙轴线夹角不大于25度,跨高比小于5的短跨梁。

连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

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

所以连梁超限问题在剪力墙中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高烈度区,经常会遇到连梁超限的情况。

地震工况下除了竖向荷载产生的内力外,连梁产生内力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连梁两端竖向构件变形不一致使连梁产生的相对位移;二是连梁两端竖向构件弯曲变形使连梁产生转角。

而连梁超限的原因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受弯超限,具体表现为连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超过2.5%,或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大于规范限制,连梁受弯超限一般也可以通过调整连梁截面尺寸或计入受压区钢筋贡献来解决,这类超限一般是比较好解决的;第二种是连梁不满足减压比控制要求,此时连梁的破坏形式为斜压破坏,脆性特征明显,需妥善处理,根据规范建议结合实际工程经验,一般有效的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1、连梁刚度折减这是规范推荐也是工程中常用的方法,在计算中,由于考虑构件是按弹性考虑的,墙的刚度远大于连梁的刚度,在墙稍有变形的情况下,连梁会承担极大的弯矩和剪力。

此时连梁会先开裂,这正是抗震所要求的连梁成为抗震的第一道防线,也是计算中允许对连梁刚度折减的原因。

为了保证连梁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工作性能,控制裂缝不要开展过大,连梁折减系数不要取得太小,设计时要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的高低确定连梁的刚度折减系数,通常6、7度地区可取0.7;8、9度地区可取0.5,非抗震设防地区和风荷载控制为主的地区不折减或少折减。

高层建筑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连梁设计及超筋处理问题探讨

高层建筑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连梁设计及超筋处理问题探讨

的地震能量 。由于通过 塑性铰仍 能继 续传递弯矩 和剪力 , 并
对墙肢起 到一定 的约束 作用 , 使得剪力墙保 持足够 的刚度 和 强度 。在这一过程 中, 连梁起到 了一种耗能的作用 , 对减少墙 肢 内力 , 延缓墙肢屈服有着重 要 的作用 。但 在地震反复作 用 下, 连梁 的裂缝会不断发展 、 加宽 , 直到混凝土受压破坏 。
仍难使剪力墙 结构连 梁的设计符合要 求, 文章从 分析 剪力墙结构体 系的连 梁工作与破坏机理 , 并结合工程 实例 , 出了解决连 梁 提
设 计 超 筋 问题 的措 施 。
[ 关键词] 剪 力墙结构 连 梁设计
超筋处理
Dic s i n a u sg a d v r r i o c d pr b e e me o pl e m fCo r t s u so bo tDe in n o e - enf r e o lm Tr at ntofc u i b a o nc e e ng
系进行内力分析与设计 , 决高层建筑 混凝土剪 力墙结构 连 解 梁设 计及超筋处理 问题已值得我们研究与急待解决重要课题
之一 。
1连 梁 的 工 作和 破 坏 机 理
2合 理 结 构 体 系 的 连 梁设 计
与设计 日渐频繁 。在结构体 系合理 的情况下 , 即使采取 了降
低连梁内力的多种措施 。但 对局部 内力过大楼层的连梁进行 调整时 , 仍难使连梁的设计符合要求 , 对此我 国的设计规范对 此问题没有 明确 的规定 , 加上 国内外对 连梁模 型实验报道 的 文章也很 少 , 从而造成不同的设计院 、 同的结构设计师对此 不 类问题理解也不尽相 同。所 以如何高效 、 准确地对 此结构体
u e ,b s d o h n l sso r ig a d f i r e h n s o o p ig b a o h h a l s r c u es s e ,c mb n d wi r s a e n t ea ay i f wo k n n al em c a im fc u l e m f e s e rwal tu t r y t m u n t o ie t h e g n e ig p a t e h s p p rp t o wa d t e s l t n o h v r r i f r e r b e i o p ig b a d sg . n ie rn r c i ,t i a e u s f r r h o u i ft e o e - en o c d p o lm c u l e m e i n c o n n K y wo d :Th h a l s r cu e o p ig b a d sg e rs e s e rwal t u t r ;c u l e m e i n;te t n fo e — r i f r i g n r a me to v r en o cn

关于连梁的超筋问题

关于连梁的超筋问题

关于连梁的超筋问题作者:王涛张斌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4年第01期摘要:连梁超筋问题在剪力墙中是很常见的。

一般先减连梁高度,如果仍然超筋,说明该连梁两侧的墙肢过强或者是吸收的地震力太大。

此时,想通过调整使计算结果不超筋是困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就好比说,它原来没有这个能力,你非要让它有这个能力,这当然很困难关键词:处理方法;调整方法;剪力墙前言两端与剪力墙在平面内相连的梁称为连梁。

连梁一般具有跨高比小,刚度大,常作为主要的抗震耗能构件。

因此,高层建筑在水平力作用下,连梁内力往往很大。

在剪力墙及框架剪力墙等结构设计时会出现连梁超筋现象,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三十层剪力墙结构(见图一)。

剪力墙抗震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基本风压:W0=0.60kN/m2;底部加强区墙厚250mm,混凝土C40。

五层~十三层墙厚250mm,混凝土C35。

十四层~三十层墙厚200mm,混凝土C30。

计算过程中发现十五层、十六层、十七层连梁超筋,具体解决方法如下。

图一某工程平面布置图2 连梁的计算模型连梁计算模型的不同,计算结果差异明显。

影响的不仅是结构的侧向刚度,还影响到结构的竖向刚度,将对结构的柱底反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1)对连梁按梁元(即杆元,两点间布梁形成的梁)模拟,连梁两端与墙肢变形协调,连梁的抗弯刚度计算要小于按墙元(剪力墙开洞形成的连梁)的计算结果。

适合于弱连梁()的计算。

对连梁采用此计算模型,结构的抗侧刚度计算值较小,结构的侧向位移计算值较大(较难以满足规范的限值要求)。

一般情况下,连梁超筋较少,剪力墙的计算配筋较大。

(2)对连梁按剪力墙开洞的模型,连梁实际是墙的一部分,连3 连梁超筋的处理方法(1)连梁调幅处理抗震设计剪力墙中连梁的弯矩和剪力可进行塑性调幅,以降低其剪力设计值。

但在结构计算中已对连梁进行了刚度折减时,其调幅范围应限制或不再调幅。

结构设计师最困惑的29个问题及方法解析必备基本知识2016

结构设计师最困惑的29个问题及方法解析必备基本知识2016

结构设计师最困惑的29个问题及⽅法解析必备基本知识2016结构设计师最困惑的29个问题及⽅法解析必备基本知识2016多⾼层钢筋混凝⼟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1、结构类型如何选择?解释:(1)对于⾼度不超过150⽶的多⾼层项⽬⼀般都选择采⽤钢筋混凝⼟结构;(2)对于⾼度超过150⽶的⾼层项⽬则可能会采⽤钢结构或混凝⼟结构类型;(3)对于落后偏远地区的民宅或⼩⼯程则可能采⽤砌体结构类型。

2、结构体系如何选择?解释:对于钢筋混凝⼟结构,当房屋⾼度不超过120⽶时,⼀般均为三⼤常规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剪⼒墙结构、框架—剪⼒墙结构。

(1)对于学校、办公楼、会所、医院以及商场等需要较⼤空间的建筑,当房屋⾼度不超过下表时,⼀般选择框架结构;当房屋⾼度超过下表时,⼀般选择框架-剪⼒墙结构;(2)对于⾼层住宅、公寓、酒店等隔墙位置固定且空间较⼩的建筑项⽬⼀般选择剪⼒墙结构。

当⾼层住宅、公寓、酒店项⽬底部⼀层或若⼲层因建筑功能要求(如⼤厅或商业)需要⼤空间时,⼀般采⽤部分框⽀剪⼒墙结构。

(3)对于⾼度⼤于100⽶的⾼层写字楼,⼀般采⽤框架-核⼼筒结构。

3、⼴州地区某40⽶⾼的办公楼采⽤框架结构体系合理吗?解释:不合理。

7度区框架结构经济适⽤⾼度为30⽶,超过30⽶较多时应在合适的位置(如楼梯、电梯、辅助⽤房)布置剪⼒墙,形成框架-剪⼒墙结构体系。

这样⼦剪⼒墙承受⼤部分⽔平⼒,⼤⼤减⼩框架部分受⼒,从⽽可以减⼩框架柱、框架梁的截⾯和配筋,使得结构整体更加经济合理。

多⾼层钢筋混凝⼟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1、框架结构合理柱⽹及其尺⼨?解释:(1)柱⽹布置应有规律,⼀般为正交轴⽹。

(2)普通建筑功能的多层框架结构除个别部位外不宜采⽤单跨框架,学校、医院等⼄类设防建筑以及⾼层建筑不应采⽤单跨框架。

(3)仅从结构经济性考虑,低烈度区(6度、7度)且风压⼩(⼩于0.4)者宜采⽤⽤⼤柱⽹(9⽶左右);⾼烈度区(8度及以上)者宜采⽤中⼩柱⽹(4~6⽶左右)。

剪力墙结构设计连梁超筋处理措施

剪力墙结构设计连梁超筋处理措施

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梁及框筒结构中的裙梁一般较易出现超筋超限现象,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

剪力墙连梁超筋、超限时,可根据“混凝土高规”第7.2.25条的相关规定,作如下处理:一、对连梁的计算处理1.连梁调幅处理(计算结果①)抗震设计剪力墙中连梁的弯矩和剪力可进行塑性调幅,以降低其剪力设计值。

但在结构计算中已对连梁进行了刚度折减的连梁,其调幅范围应限制或不再调幅。

当部分连梁降低弯矩设计值后,其余部位的连梁和墙肢的弯矩应相应加大。

一般情况下,经全部调幅(包括计算中连梁刚度折减和对计算结果的后期调幅)后的弯矩设计值不小于调幅前(完全弹性)的0.8倍(6、7度)和0.5倍(8、9度)。

2.连梁的铰接处理(计算结果②)当连梁的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无明显影响(即连梁不作为次梁的支承梁)时,可假定该连梁在大震下的破坏,对剪力墙按独立墙肢进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分析(为减小结构计算工作量可将连梁按两端铰接梁计算),墙肢应按两次计算所得的较大内力进行配筋设计(一般情况下,连梁铰接处理后,墙的计算结果较大),以保证墙肢的安全。

3.对超筋连梁的计算处理(计算结果③)剪力墙的连梁考虑刚度折减后,当部分连梁仍不能满足规范剪压比()限值时,减小连梁截面,此时连梁计算可能仍有超筋,但其计算剪力V2已不大于原有截面的最大受剪承载力[V1],即V2≤[V1],满足本规程第6.2.6条的要求。

4.连梁计算处理后的情况分析1)情况一:连梁调幅处理(计算结果①)后,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2)情况二:对连梁进行计算处理后(计算结果③),连梁不再有超筋现象,结构的层间位移仍能满足规范要求,即层间弹性位移角符合表4.6.3要求;3)情况三:对连梁进行计算处理后(计算结果②),连梁不再有超筋现象,结构的层间位移仍能满足规范要求,即层间弹性位移角符合表4.6.3要求;4)情况四:对连梁进行计算处理后(计算结果③),连梁仍有超筋现象,结构的侧向位移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即层间位移角已不符合表4.6.3要求,且确无其他手段加大结构的侧向刚度,结构设计中仍需采用原有连梁的构件截面尺寸,以满足结构的层间弹性位移角要求。

结构设计过程中连梁超限怎么处理?

结构设计过程中连梁超限怎么处理?

结构设计过程中连梁超限怎么处理?况,即在配筋输出文件wpj*.t图形文件中连梁显示为红色;一般情况下,主要是针对有地震作用组合时,连梁截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即:1、跨高比大于2.5时,Vb(0.20fc.b.h0)/re=0.24fc.b.h0,连梁截面尺寸不满足要求。

2、跨高比不大于2.5时,Vb(0.15fc.b.h0)/re=0.18fc.b.h0,连梁截面尺寸不满足要求。

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处理?㈠减小连梁截面高度;a.连梁截面高度不小于300;b.通过加大连梁跨度的办法来加大跨高比;㈡、抗震设计的剪力墙中连梁的弯距及剪力可进行塑性调幅,以降低其剪力设计值。

但在内力计算时已经按照本规程第5.2.1条规定降低了刚度的连梁,其调幅范围应当限制或不再继续调幅。

当部分连梁降低弯距设计值后,其余部位的连梁和墙肢的弯距设计值应相应提高。

a.塑性调幅的一种方法是规范第5.2.1条规定的方法,在内力计算前,直接在电算时输入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但应注意该系数在抗震设防为6、7度时可取0.7,抗震设防为8、9度时可取0.5;不宜小于0.5。

如要突破,需要考虑后面讲到的两条注意点。

b.塑性调幅的第二种方法是在内力计算完成后,将连梁弯距和剪力的组合值乘以一个折减系数,采用折减后的结果配筋。

应当注意到,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后,必须考虑到以下两点:①连梁调幅后的弯距和剪力设计值不应小于非地震组合下的设计值。

②连梁调幅后的弯距和剪力设计值不宜小于设防烈度低一度的地震作用组合的设计值。

一般情况下,调幅后的弯距不小于调幅前的0.8倍(6、7度)和0.5倍(8、9度)㈢、当连梁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无明显影响时,可考虑在大震作用下该连梁不参与工作,按独立墙肢进行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分析,墙肢应按照二次计算所得的较大内力进行配筋设计。

这种情况一般设计执行时不建议大家采用,设计时也不方便执行。

如果需要按照本条执行时,一般情况是将该连梁定义为绞接连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计算之超筋问题处理分享
1、PKPM计算中,柱子显示超筋,结果图形如下,请高手指点应该怎么调整?
回答:首先(0.63)说明轴压比不超限.其他好像主筋箍筋超了,具体各项对应什么我记不清了,查说明就能知道.一般我看到有红的我就去查文本里的超筋信息看具体超了超多少.
一般超筋好解决,最简单也是最合理的就是加大截面,如果建筑设计不同意那就是局部加大混凝土等级采用C40,还有就是加钢筋级别HRB400以上的一般不建议.另外看这个柱上梁的偏心较大不利于抗震.
其他3条回答:
最有效的办法,加大柱截面你的轴压比已经到0.63了,虽然没有超限也算是比较高了,建议加大柱截面
追问:我这个是地下2层,地上6层的框架,截图是一层的,查了规范,轴压比限值是0.85,.还有,轴压比是轴力和Fc*A的比值,这里不是轴压比超限,好像是柱节点域箍筋截面面积
超了...
回答:加大柱截面是最有效的办法我不知道你的柱截面面积是多少,节点域抗剪箍筋3.9cm2是大了,但是配也可以
配,12@100(4)应该也够了柱长边20cm2偏大很多,要上6
根22才够,轴压比是没超限,不过也不小,主要原因应该是在斜梁那里,靠其他方法可能效果不明显.加大柱截面比较有效
追问:我加大了梁截面面积,已经不红了.谢谢你的解答!
回答:这是节点域抗剪不满足.提高混凝土等级,或者是加大柱子截面!
2、PKPM板超筋了怎么办我做PKPM的时候,发现板超筋了,哪个高手帮我解决
提问者采纳
1、板厚不够,板厚取大(短跨3900~4200取110
厚,4200~4500取120厚)
2、地下室时,取二级钢试试
3、如果是人防荷载影响,则按塑性板计算
3、PKPM中梁的裂缝出现红字有什么方法解决?
提问者采纳
计算参数里面有一个按照裂缝配筋,先选这个,如果裂缝还超限的
话,看看超过多少,因为pkpm的裂缝计算不太准确,是从柱中算的,实际应该从柱边,所以我一般是看裂缝超多
少,如果在10%以内就不管了,例如限值0.3mm,实际0.33mm 是可以的,当然还要看实际情况.如果还超限的话那就减小钢筋直径,增加钢筋根数,关于这些你可以参考混凝土规范第8.1节
延伸:连梁超筋解决措施
1、连梁受力分析当剪力墙在水平力作用下产生侧移时,连梁由于受到两端墙的约束而产生相应约束弯矩,在剪力墙的转角不变情况下,连梁的线刚度越大则约束作用越强,相应产生的约束弯矩也越大.
对于各层平面基本相同的结构,连梁的最大弯矩(剪力)一般出现在最大层间位移角所在层及附近楼层,当连梁刚度相对较大时,其最大内力层会有所下移动.
2、连梁超筋解决措施
剪力墙连梁对剪切变形十分敏感,其名义剪应力限制比较严,在很多情况下设计计算会出现“超限”情况,高规7.2.26给出了一些处理方法.
1减小连梁截面高度或采取其他减小连梁刚度的措施.
2抗震设计剪力墙连梁的弯矩可塑性调幅;内力计算时已经按本规程第5.2.1条的规定降低了刚度的连梁,其弯矩值不宜再调幅,或限制再调幅范围.此时,应取弯矩调幅后相应的剪力设计值校核其是否满足本规程第7.2.22条的规定;剪力墙中其他连梁和墙肢的弯矩设计值宜视调幅连梁数量的多少而相应适当增大.
3当连梁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无明显影响时,可按独立墙肢的计算简图进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墙肢截面应按两次计算的较大值计算配筋.
1)其中,降低梁高最为有效,因连梁对剪力墙的约束能力随连梁的线刚度的减小而减小,梁高h对梁线刚度的影响是三次方的关系,而对受剪承载力是一次方的关系;降低梁高的另外一种方式是连梁中间设水平缝,具体见抗规2010版6.4.7条.
2)当降低梁高还不能解决超筋问题时,还可以通过减短墙长增加梁长的方式降低连梁线刚度;
3)此外,应避免竖向荷载下连梁承受剪力过大,如连梁上最好不要搭设楼面主梁.
4)还有避免连梁两侧的剪力墙轴压比相差过大,轴压比相差较大会造成剪力墙的附加剪力,在连梁两侧墙长相差悬殊时很容易出现.
5)还可在连梁两端点铰.
李国胜的书里提到,可以把连梁点铰.
6)虚梁做法
之前做一个项目.与电梯间井筒相连的一根连梁超筋很厉害.由700高做到20000都无济于事.听说北京院有一种做法.就是把超筋的连梁设成100x100的虚梁.剪力墙按此计算配筋.保证墙有足够的安全储备.然后连梁还是按原来做成200x400.在配箍率有一定保证的前提下给此连梁配筋..条件是此连梁主要用于耗能不太用于承重.无次梁搭接.
对于北京院的上述做法,笔者理解为,其实是执行高规3当连梁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无明显影响时,可按独立墙肢的计算简图进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墙肢截面应按两次计算的较大值计算配筋.
4、pkpm梁箍筋超限如何调整?
回答:首先要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箍筋超限,有几种可能性:
1、距离支座很短的地方搁置了一根次梁,这会导致巨大的剪力.
2、梁两侧分别搁置了两根次梁,并且间距很小,这会导致巨大的扭矩.
3、梁与刚度巨大的柱或者剪力墙相连,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此梁可能形成很大的剪力和弯矩.
4、梁上有很大的集中力作用,因此全梁都受到很大的剪力……
所以,最根本的方法是调整不合理的结构布置,使得受力合理化,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如果实在不让调整,那么对于情况2、3,有两个方法处理:
A、最省事的方法,加大梁宽,这个方法可以在较少增加梁刚度的情况下有效降低配箍率.
B、在情况2的次梁搁置点,以及情况3中梁支座的位置设置铰接,问题立刻解决.但是这会影响结构整体刚度,而且计算模型和实际情况有些不符,慎用.情况4的场合,那就只能加大梁截面了,因为这种情况通常不但箍筋,主筋也够呛.情况1么,我觉得只能调整结构布置,实在不行可以考虑在次梁搁置点加腋或者加牛腿.至于PKPM模型,你可以移动一下节点位置,直接搁置到支座上好了.
6、PKPM中框架柱在什么情况下超筋?超筋后如何处理?具体方法?为什么上层结构传到柱顶的荷载比其他柱小很多,但其他柱不超筋,柱顶荷载小的柱反而超筋?
网友采纳:柱超筋的原因是偏心距大.而偏心距=弯矩/轴力.所以很显然,柱子受到的轴力越小,偏心距越大.如果顶层的主梁跨度很大,而刚度又比较小,那么顶层柱顶会受到很大的弯矩.弯矩很大,又没什么轴力来压住,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顶层的柱子容易超筋了.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当然是增大柱子截面,但估计建筑不让吧.你可以试着加大与柱子连接的主梁的截面高度,尤其是超筋的方向主梁,增大了梁的刚度,梁的变形小,柱子受到的弯矩也就小了.还可以减小梁端弯矩调幅系数.也可以通过设置次梁的方法,例如增加与主梁平行的次梁,从而减小相关主梁的受荷面积,也能有效减小弯矩.
追问:超筋的柱子是底层边框柱
回答:总之就是受到的轴力越小,就越容易超筋.解决方法我上面说了.不过底层边柱加大截面应该可以没啥不可以吧,你在超筋的那个方向加大一些吧.
其他2条回答
这个很明显不是因为竖向承载力引起的配筋超,8度区,二级抗震,应该是一个多层框架结构把?风震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你这个超应该是由于地震引起的~你首先看看在点取了刚性楼板假定的情况下,各个参数是否已经调过去了~然后在考虑其柱子的配筋问题把
7、探索者tspt接pkpm很多地方超筋,而PKPM里面没超筋,这怎么解决?
提问者采纳
一是和程序的设置相关的,包括选筋方案,系数的大小等等.
二是因为PK计算出的是配筋计算面积值,而TSPT用以复核截面是否超筋的是以PK计算面积为依据进行实配的钢筋实际选配面积,这里实际面积和计算面积是存在一定差值的(可以依靠TSPT 参数设置进行控制)所以如果配筋偏大的地下室等部位,容易出现计算面积不超筋但接近超筋限制而实际面积正好超过X的计算限制的情况.
追问:能说下具体怎么操作吗?
那几个参数最重要我调了好几个参数,似乎不起任何作用.
回答:你知道后处理有校审功能吧用那个功能看下到底是什么情况另外看下梁设置的帮助文件看看在哪里调一下
8、PKPM剪力墙超筋怎么办?
回答:这种事情完全看经验,难有万能的解决办法.先看看位移是否偏大,如果偏大说明总体刚度不够,需要增加剪力墙,也许加了就够了.如果位移并不大那么看看地震周期,
第一扭转周期比第一周期是否偏大如果偏大就是抗扭刚度不够,需要增加边角部分的剪力墙,并且可以减少一些中间部位的剪力墙.
如果周期也没问题那么看空间振动简图,是否局部扭转不均匀,如果有就对应增减剪力墙调整,使之均匀.如果还是不行,那么说明依然有不合理的地方,没看到过不好说,只能针对具体情况改.
9、pkpm层高越高剪力墙配筋越大边缘构件的配筋随层的增大配筋增大一字墙没什么变化转角墙和短肢墙是这样到天面层配筋差不多最大.
提问者采纳:其主要原因是为了抵抗地震作用,像一字型的构件,基本上只是考虑一个平面方向的地震波输入,而边缘构件在地震时候是会受扭得较大;还有就是在风荷载的作用下,剪力墙的变形为弯曲型,其上部的层间位移较大,为了有效的控制其层间位移,所以越高,配筋越大.
10、剪力墙竖向钢筋标注φ(10+8)@100怎么配置,在剪力墙竖向钢筋标注中5.7M的墙下面1.3M标注φ(10+8)@100上面标注φ8@100那怎么配置钢筋?
提问者采纳:在下1.3米以下配置10mm的钢筋间距是
200mm,8mm的是200mm,8和10是一隔一的间距布
置,1.3m以上是全部是8mm的钢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