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寒假名著阅读西游记专题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名著导读《西游记》优秀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教案——《西游记》教学过程导入:回顾中秋假期作业,这节课主要解决收集的阅读疑惑,即如何阅读名著《西游记》(板书:《西游记》导读)环节一、如何选书1.班上情况读书,首先要有书可读。
中秋前建议尽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但因为某些原因,课下了解的,比如林灿鸿,用姐姐看过的,黄愉意,用的是小学买的,都不是人民文学出版社,而且都是改编版,非原著全本。
2.为什么不读改编版?(1)改编者素质参差不齐,难以信赖;(2)况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如四大名著,一定量的文言正是它的特色,若为迎合理解改编成现代语,会显得不伦不类,失去了原有的语言特色,反而不成名著。
如同每个人都有五官,世上千千万万人却长着不同的脸,稍微改动一点都会变样;(3)读原著确实有难度,有难度才有成长(提高阅读能力)的机会。
所以要读原著全本,只是单全本还不够,如钟婕莹买的,虽为原著,文中却无注释,理解较为困难,所以选书很重要。
(板书:一、选书)3.如何选书方便阅读?(1)挑出版社(2)选择排版(3)获取途径环节二、如何阅读书已选好,接下来如何阅读?认识新朋友,可听对方自我介绍,认识新书,可通过书的简介来了解。
1.文学常识2.明确体裁(神魔小说)默读课本140页《西游记》名著导读,找出《西游记》小说三要素,一分钟后点名回答注意:每读一回,可整理一下,谁在哪儿发生了什么事3.语言风格其实是白话小说,相对古代文言小说,但对于现代而言,则显得半文半白。
不少学生因语言问题读不下。
如收集的疑问:“书里古诗词感觉难懂”“有一些字不会读,有一些字没见过,很少出现”“有些内容看不懂、理解不了”“古文没解析读不懂”(3)解决方法默读课本141页读书方法指导,一分钟后点名学生总结读书方法.4.学以致用用精读加跳读的方式读课本143页《西游记》选篇《孙行者一调芭蕉扇》,五分钟后点名回答本选篇小说三要素。
1、2段分角色朗读(孙行者、毛儿女、罗刹、旁白),其余默读..孙悟空得到的是真扇还是假扇?同学们课后阅读。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的:1、理清小说结构,了解小说内容。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课前学习: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并做笔记,了解故事内容并对人物形象作评析。
课堂学习:第一块:导入新课1、由我国四大古曲小说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组织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3、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及《西游记》的文学地位。
第二块:导读小说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②《西游记》的结构。
2、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①《西游记》作书100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它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
②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3、小结:神话小说《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本节课只着重简介这本书的内容及情节。
对《西游记》这部名著,我们今天只不过一个初步的了解,更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品味。
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原著内容。
课后学习:1、课外重读《西游记》、熟记故事,试分析人物形象。
2、如何正确看待小说中的佛教色彩?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篇2一、活动目标1、理解有情节的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形式特点。
2、能用不同的形式朗读儿歌。
3、能根据儿歌里不同的角色特点进行创编动作。
二、活动重点、难点:理解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歌的形式特点。
2023年阅读《西游记》教案4篇_1

2023年阅读《西游记》教案4篇阅读《西游记》教案篇1一、阅读方法指导:1、通读原著,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注意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2、阅读原著的新版序言和注释,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3、阅读课本附录,了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西游记》的故事来历和发展演化。
4、比较小说原著和电视剧的异同,尝试评说电视剧的成败得失。
二、给学生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读原著(尽量不要是简装本)这一作业在寒假期间就布置下去。
鼓励学生即读即批,还可做读书卡片。
也可把读原著和看改编的电视剧或影视结合起来。
新学期开始一个月内,没读完的在这期间务必全读完。
老师可采取简单办法抽查,如让叙述某一章或某一回的大致情节。
三、开学第二个月着手让学生自主做一次名著专题展示。
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定展示的大方向,可以让学生主要抓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
如:孙悟空从何物诞生?孙悟空被招上天庭后初封为何官,后封为何官?孙悟空在何处炼就了火眼金睛?你能一口说出孙悟空五个以上的本领吗?唐僧俗名为什么?被唐太宗赐名为什么?唐僧师徒一行取回真经历了多少年?你能依次说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形象吗?四、开展多层次对话,探讨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等主要人物形象。
可提供句式:“从书中页情节(语句)中可看出是个的形象。
”(可再安排5—7分钟时间交流一些神佛和妖魔的形象,如观音菩萨、如来、玉帝、黄袍怪、白骨精、牛魔王、红孩儿等。
)五、问卷调查:你最喜欢小说中哪个形象,为什么喜欢?你认为小说中哪个形象刻画最成功?为什么?阅读《西游记》教案篇2一、导入新课:1、由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 组织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二、明确目标:1、了解名著《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理清小说结构、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3、懂得对名著进行情感体验,结合名著谈感受。
三、自主学习:1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②《西游记》的结构。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西游记》名著导读阅读 教学设计

读《西游》话悟空分享会——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一、背景1.面向学生:七年级学生2.学科:部编本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3.课前准备:(1)学生阅读原著《西游记》,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基本知识;(2)老师阅读原著《西游记》,看电视,了解河北大学韩田鹿主讲百家讲坛《西游记》,了解“整本书阅读”等资料;(3)老师精选学生的思考分析印成学案资料(4)制作多媒体课件;二、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学习辩证地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2. 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在当今的意义;3. 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时能深入思考并适当地写一些分析评论文字,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人物形象;2. 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在当今的意义。
四、教情分析《西游记》是部编本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推荐书目。
这部小说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有名的神魔小说,教材中就选取《孙悟空大闹天宫》片段,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这本名著的原著。
名著分享会,在学生阅读原著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评价人物的能力。
另外,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尽量让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思辨能力提高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读有所获。
五、教学方法本部小说语言精辟,读起来给人以优美、幽默之感,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品、辩、演等结合,引导学生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分析人物,感受《西游记》原著的魅力。
六、教学过程播放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发放学案资料;和学生初步沟通,融洽气氛。
放主题歌,导入(1分钟)同学们好!“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曾经的草根石猴,经过一番番春秋冬夏. 经历一场场酸甜苦辣,踏平坎坷,华丽转身,最终成为斗战胜佛。
《西游记》的故事众所皆知。
我们都读了原著,这节课就一起来开分享会。
老师带大家来玩个游戏——“击鼓传花赛《西游》”,看看你有多了解《西游记》。
【设计意图:从主题歌导入到《西游记》,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吸引学生分享名著的兴趣。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教学目标: 1. 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引导学生运用精读和跳读等方法来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教学重点: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学习快速阅读,通过运用精读和跳读等快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小说的速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入背景音乐: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进入课题.西游记知识大比拼,检测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新知讲解1.作者简介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
他勤奋好学,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
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
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几十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
2、名著简介:(出示PPT学生自主观看)看完后(请生用一句话概括内容)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并了解文学地位: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
4.《西游记》故事梗概(-)从第一回到第七回,叙述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空的故事(二)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写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的由来;(三)从第十三回到第九十九回,描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唐僧西行,路遇八十一难,但在佛力的支持下, 由八戒、沙僧协助孙悟空保护唐僧,一路斩妖除怪,安达西天,取得真经;(四)第一百回为全书的结尾,描写师徒四人取经回到东土,都得道成为真佛。
三、合作探究西游记中塑造了很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你都知道哪些,请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他们的性格特点与相关故事。
部编本七年级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设计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西游记》相关文学常识。
2.熟悉取经故事,能复述经典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1.联系相关作品进行阅读。
2.能够掌握相关作品的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学习师徒四人坚忍、执著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准确复述经典故事情节,深入分析师徒四人的人物形象及执著精神。
2.教学难点:通过故事情节,将人物形象一分为二,全面正确看待师徒四人的优点和缺点,并能准确评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四、教具: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相关《西游记》的图片,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回忆自己看过的电视剧的情节,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导言: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西游记》,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走进那神魔的世界,与吴承恩隔空对话,和取经人同历磨难。
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那老师先给同学们播放一段PPT,帮同学们回顾一下西游剧情。
3.板书课题:《西游记》名著导读4.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了解《西游记》相关文学常识。
2)熟悉师徒取经故事,能复述经典故事情节,准确分析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学习坚忍、执著的精神。
二、了解作品。
(一)知识竞赛:利用学习小组进行选题比赛的形式,让学生通过相应的问题的回答,在了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1. 《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2. 全书共(一百)回,第1~7回,写孙悟空出世到(大闹天宫)3.第8~100回,写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的故事。
4. 《西游记》中塑造了神通广大、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形象。
他会(七十二)般变化,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5. 孙悟空自封为(“齐天大圣”),被玉帝派去看管蟠桃园,在取经路上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斗战胜佛”)。
6. 猪八戒原是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独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保唐僧取经,被封为(净坛使者)。
第六单元整本书阅读《西游记》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激趣导读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西游记》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名著导读”中要求阅读的书籍,也是中考名著阅读题的考查书目。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额的有益启示;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西游记》的阅读,正符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
本课的教学,旨在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思考探究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绝大多数对《西游记》中的故事耳熟能详,但不少学生是通过阅读缩略本或观看影视剧来了解的,读过原著的较少。
不少孩子对厚厚的原著有畏惧心理,不愿去读。
本次激趣导读课就是要激起学生对原著的阅读兴趣,并指导学生掌握几种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根据自己对《西游记》的了解,谈谈自己喜欢的情节与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大体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和艺术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挫折。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对《西游记》中的象征与隐喻的探究。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讨论法、启发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很多同学心中一定有疑问:我们已经对《西游记》中的人物和情节耳熟能详了,为什么还要读厚厚的原著呢?真的很熟悉了吗?我们来看几个有趣的问题:①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武力值超群,为什么在取经路上却常常打不过一些妖怪?是真的打不过吗?②天宫的神仙已经长生不老了,为什么还要替玉皇大帝卖命?玉帝靠什么控制着他们?③牛魔王头上有牛角,而红孩儿却没有。
牛魔王不会三昧真火,而红孩儿却会。
牛魔王真的是红孩儿的亲爹吗?④鲶鱼怪“奔波儿灞”和黑鱼精“灞波儿奔”这两个“奇葩”名字是用来搞笑的吗?⑤为什么有“二郎神”而没有“大郎神”?(学生可以回答这些问题,教师可以给予赞赏、鼓励,并不给出答案,也不在此环节花费太多时间,只起到激趣作用。
名著《西游记》导读设计(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西游记》位于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是初中生接触的第一篇古典长篇名著。
学生虽然对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如果能够加以深入引导,必将为下几篇名著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找到切入点。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更深入了解《西游记》的丰富内涵,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祖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情感。
2、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西游记》这部书的相关知识。
2、学会阅读名著的方法。
3、了解故事情节结构、探讨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
我们刚刚学习了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的《美猴王》一课,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美猴王》一课介绍了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而被拥戴为王的故事,交代了美猴王的来历,刻画了机智灵巧、本领高强、深得众望的美猴王形象,歌颂了它不畏艰险敢说敢做的精神。
今天,老师想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西游记》这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领略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二、回顾《西游记》有关常识让学生通过“知识大比拼”的形式回顾《西游记》有关常识: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你知道了《西游记》这本书的哪些知识?2.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知道有哪些?3.你还想知道哪些?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西游记》有关常识,教师肯定点拨归纳如下:相关链接:(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
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
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
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困,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寒假专题作业名著阅读《西游记》指导
---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同学们,对于文学名著《西游记》你一定不会陌生吧?它的作者吴承恩向我们讲述了唐僧师徒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为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而惊叹不已。
《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作者将如此长的故事娓娓道来,一波不平,一波又起,每一个故事都紧扣读者心弦。
如猴王出世、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三借芭蕉扇等等,令人百读不厌。
相信在寒假生活中你重温经典会有别样的收获。
一、阅读指津:
明确小说怎样读。
1.读题目,思考含义
2.读故事,梳理情节
3.读人物,分析形象
4.读背景,总结主旨
5.读语言,体验特色
第(一)(二)(七)可作为诵读本内容;其余在单线本上完成。
二、阅读文本,完成以下问题。
(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故事概括100字)
(二)阅读主要情节(共33个,要求:每天认真阅读三个故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1.美猴王出世 2.灵台山遇仙 3.龙官借宝 4.大闹天宫
5.大战二郎神 6.拜师取经 7.黑风山除妖 8.收服猪八戒
9.悟净拜师 10.偷吃人参果 11.三打白骨精 12.宝象国救公主13.八戒巡山 14.乌鸡国救国王 15.收服红孩儿 16.车迟国斗法17.智斗青牛怪 18.女儿国奇遇 19.真假孙悟空 20.三借芭蕉扇21.金光寺寻宝 22.小雷音寺擒黄眉 23.孙悟空当医生 24.盘丝洞除妖25.狮驼岭斗三魔 26.比丘国救儿童 27.三探无底洞 28.玉华县收徒29.观灯遇犀牛 30.天竺国降玉兔 31.如来赐真经 32.归途落水
33.台下受封
(三)摘抄文中描写唐生师徒四人外貌的句子。
(10句)
(四)请分别为孙悟空、猪八戒、白骨精、红孩儿四个人物写一则200字的人物简介。
(五)分析师徒四人的形象。
(每人100字)
(六)积累与名著中人物相关的歇后语。
(20句)
示例:(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2)(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3)(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七)谈读后感受(300字)
三、阅读检测题:
一、填空:
1.作者吴承恩,是(朝代)著名小说家。
2.本书主要描述了,和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5.悟空、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别是:、、。
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__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____,又唤
______________,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______。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________。
7.《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___________、孙悟空被封为_________ 、猪八戒封为____________、沙僧封为____________、白龙马封为____________ 。
8.到《西游记》第60回,我们知道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二调芭蕉扇采用了()方法。
9.《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
10.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分别给他们取了什么名?观音所赐的名分别是什么?
三、情景题:
阅读了《西游记》后,相信你一定有了很多收获。
现在我们要来布置一间西游博物馆,请你完成以下工作。
1.展厅将为主人公塑造蜡像,蜡像前需要人物的介绍。
在唐僧师徒中四人各有优缺点,请你从中挑选一人,写出他的法名,请为其撰写一个人物小传,客观说明你对他的看法。
200字。
例: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所以他敢一闹海龙王,二闹地狱府,三闹天宫,并且还和佛祖打赌。
由此可见他叛逆、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规的个性。
充沛的生命力、大无畏的精神、笃实的性格和乐观的个性,使得他不怕吃苦,勇於面对挑战。
他这一种冒险犯难的精神,充份显现了英雄的特质。
但是争强好胜,心高气傲以及性急如火却是他的弱点。
2.展厅制作了游人的宣讲机,请你编一则小故事,收录进宣讲机。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令人捧腹,请简述一则表现猪八戒憨厚可爱或忠勇善良的故事。
(字数50左右)
3.西游记有两个三,内容脍炙人口。
请概述三打白骨精的主要情节,简述“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
(不超过60个字。
)并任选其一,以其内容为本,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书签,作为博物馆的纪念品。
4.展厅门口准备贴对联,请以《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为据,写出一副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5.孙悟空有许多神奇之处。
博物馆将为其设计专门展厅。
请从下列提示中任选一个,简述其相关故事情节。
并为到访的游客制作一张明信片。
将你发现的神奇之处写在其中。
①发现“水帘洞”②获取“金箍棒”③炼就“火眼金睛”
故事情节:
6.VR展厅将用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为主题制作影片,现聘请你作为编剧,请列举其中的四个,做出最好的剧本。
(不超过1000字)
7.请为西游博物馆设计制作一副宣传海报,A4纸,图文并茂,内容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