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隐晦的点——电影《新世界》影评
《新世界》观后感2000字

《新世界》观后感2000字黑帮片、爱情片和喜剧片历来是最受韩国观众欢迎的三大类型影片。
与韩国富含女性趣味的爱情片,以及夸张无厘头的喜剧片相比,充满了阳刚气息和男性荷尔蒙的黑帮片对吾辈而言自然是更加具有吸引力,《向日葵》、《卑劣的街头》、《朋友》、《与犯罪的战争》等等都是业界翘楚。
近年来,随着韩国电影黄金时代的到来及其电影工业体系的完善,韩国的黑帮片也逐步跳出了美式黑帮片或者港式英雄片的影响,呈现出多类型杂糅、故事情节更丰富的特点。
年上映的《新世界》亦不例外,虽然被外界冠以了韩版《无间道》的名头,但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更接近北野武执导的《极恶非道》系列的气质。
因为即使影片中含有《卧底》的元素,然而比之还要突出的是《没有一个是好人》的黑色氛围。
在《极恶非道》系列中,黑帮内部以及黑帮之间的火并固然残酷,但作为警察的片冈才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
从第一部里山王会内部各组的倾轧,到第二部里花菱会对山王会的吞并,黑帮世界的腥风血雨中,片冈的影子无处不在。
尽管他口口声声将此称作是打击黑帮的手段,可怎也不能掩盖其阴险狡诈的嘴脸和大收贿赂的事实。
看到片冈在第二部末尾被大友干掉的场景,相信很多观众都会有大快人心的感觉。
与之类似的是,在《新世界》中导演同样站在了中立的立场,建立起一个无仁义的世界。
为了对付黑帮金门集团,警察局制定了《新世界》计划,然而官僚的警察高层只是将此计划看作立功升官的机会,把卧底人员视为工具,采取的是随时弃子的态度,不仅谈不上团队同事之情,甚至还要利用卧底人员身怀六甲的妻子作诱饵并导致其流产。
有如此毫无人性的上级,也难怪会将卧底李子成逼至反水。
而身为计划具体负责人的姜科长是个无奈的角色,虽然对上司的安排心存不满,却敢怒不敢言,而对于几个卧底人员,即便有着师徒感情,但职责所在,也不得不狠下心肠。
同《极恶非道》系列相比,《新世界》对人性的刻画无疑更深一层。
左右为难的姜科长是一个例子,在卧底李子成身上的笔墨则更多。
韩片新世界观后感

新世界首先为了节约时间和减少陈述性概括,以下引用百度百科的词条介绍:【韩国电影《新世界》是2013年由朴勋政编导,崔岷植、黄政民和李政宰三位知名演员领衔主演的一部韩国本土的类型动作犯罪剧情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警察、黑帮卧底和黑帮老大之间的关于阴谋与背叛的故事。
】这是一部来自大韩民国的无间道。
如果非要我来排位的话,当然男1号李政宰饰演的李子成必然是排在了词条介绍的第一顺位。
已婚,妻子待产。
这样一个让任何男人都抓狂的时期,李子成同志引来了6年(片中翻译有说是8年)卧底生涯的高潮和准结尾。
但是这个让他抓狂的结尾被老姜同志(崔岷植)连同警察局长大人无情的改写成了新的一个开始,行动代号非常有讽刺意味的取名为【新世界】。
这样的一个非常时期,这样的一个终于引来光明却被扔回到冰冷谷底的局面,子成同志几乎崩溃了,他本能的拒绝了组织上这蛮横无理的要求,但是组织很屌很暴力,正如美国大剧里的【越狱】里的COMPANY,正如TVB里重案组高级督察的一句:THIS IS AN ORDER。
老姜同志的一句无情威胁:你想让黑帮混混们知道你是警察的卧底吗?彻底破碎了子成同志与组织谈判的愿望。
那一瞬间,留给他的只有2个字,无奈。
如果说李子成同志是警方安插在黑帮大哥丁青(黄政民)身边的二五仔,那么子成同志就更是可悲了,因为他的待产的妻子和第一助理小弟(孩纸悲催,最后被青哥冷不丁用铁铲铲死了),都是多年以来安排在他身边向组织汇报其一举一动的细作。
这里还要提一个可悲的角色,就是那身材姣好气质绝佳的子成同志的围棋老师--女警卧底接线人(宋智孝)。
自从警局内部机密档案被青哥找瓷国高手破解暴露身份之后,立刻遭到朝鲜共和国老棒子杀手团的绑架--妹纸虽然第一时间感受到包围却忙着给组织上发送信息然后准备舍身取义。
结果神勇击毙一个老棒子之后被其他余党擒获,之后遭受青哥(可以想象黑帮嘛,大哥完事以后...)的肉体精神极度催惨(子成打开油桶时那一幕真是不忍直视)。
《新世界》令人难以忘怀的观后感

《新世界》令人难以忘怀的观后感电影是一种充满魔力的艺术形式,它能够将观众带入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让我们在短暂的片刻中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思考。
而《新世界》这部电影,无疑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
它以其深度和内涵,引起了我对人性、权力和生命的思考。
影片以一个虚拟的未来世界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由人类和机器人共存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机器人不仅仅是劳动力,更是具有情感和自我意识的存在。
而故事的主线则是围绕着一个机器人女孩与一个人类男孩之间的禁忌之恋展开。
首先,影片通过对机器人女孩的塑造,引发了我对人性的思考。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机器人女孩拥有与人类相似的情感和思考能力,她们能够独立思考、表达情感,甚至拥有自己的梦想和欲望。
这让我不禁思考,人性究竟是什么?是我们的思维能力?是我们对世界的感知?还是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体验?而当机器人女孩开始质疑自己的存在,追求自由和幸福时,我不禁感到震撼。
她们的存在似乎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人性的定义并不局限于我们所认知的范畴,而是更加广阔和复杂。
其次,影片对权力的探讨也让我深思。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人类社会被一位强大的领导者掌控,他通过控制机器人女孩的情感和思想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这种权力的滥用和对个体自由的压制,让我不禁联想到现实世界中的某些社会。
我们身处的世界上,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权力结构和对个体自由的限制?而这部电影则提醒我们,我们是否应该对权力保持警惕,保护自己的自由和尊严。
最后,影片对生命的思考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机器人女孩虽然拥有与人类相似的情感和思考能力,但她们的寿命却非常有限。
这让我对生命的脆弱和有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的奇迹,但同时也需要面对生命的终结。
而这部电影则提醒我们,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用有限的时间去追求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总的来说,《新世界》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
它通过对人性、权力和生命的思考,引发了我对自己和世界的反思。
电影《新世界》观后感范文

电影《新世界》观后感范文我喜欢把好电影的解读联系实际,这样才不枉费看电影花的时间。
看了几篇高赞的影评,对情节的描述很详细,但有个共性问题,就是心里怀着小美好来分析这部电影,比如丁青重情重义、姜科长冷血之类的,这是对角色二元化的不当理解。
成年人讲的是利,不仅是利益,更是利害关系。
如果你单纯的解读为丁青好、姜科长差、李仲久猛,电影就算白看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电影《新世界》从成人的角度分析是怎样进行棋局推演的。
一、谁杀了石会长重要吗?有许多影迷喜欢研究开头是谁杀了石会长,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这部电影压根就没想给出谁杀了石会长的答案。
之所以许多影迷热衷于研究谁杀了石会长,其实是潜意识里的宿命论在作怪,就是希望一只无形的大手从头开始就操纵着棋局,这,在此部电影里是没有的。
整部电影围绕的就是石会长死了,接下来怎么办?你应该看到的是一个稳定的结构打破后,各色人物是怎样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最终形成一个谁也无法阻挡的漩涡!有的人自信,有的人赌命,最终,谁也没逃出漩涡。
【石会长是谁杀的?你说是姜科长杀的,也有道理,明的不行来暗的;你说是张老二干的,也说的通,你说是李子成也对,不想再卧底下去了,你说是高达来杀的,其实也行,所以,这个就没意义了】二、黑帮公司原有的超稳定的组织结构你看到了吗?石会长——张老二——丁青——李仲久,这四个人是非常稳定的政治组合,这个棋局是稳定向前推进的。
石会长是老大,负责全面工作,统战需要所以对丁青格外看重,同时树立一个竞争者(自己的小弟)李仲久紧紧跟在后面,这样,有了竞争,石会长的位置就坐稳了。
丁青不听话就捧李仲久,李仲久也绝不敢在有丁青的情况下威胁到石会长的位置。
张老二是干嘛的?负责事务性工作,就是石会长去约会了、旅游了、喝多了,主持日常工作,会见外宾等等。
当然,就是个形式。
为什么需要张老二做门面、二把手?因为公司大了,要注重司体!合并时人家是二把,没实力了就撤下去,容易形成不好的价值观,不能鼓励手下穷兵黩武,对公司长久发展不利,对石会长自己也是个威胁。
《新世界》影评

《新世界》影评“人间正道是沧桑”,正道意味着牺牲、压抑与克制,其艰辛程度远非邪途可比。
促使李子成转变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先天资质与后天经历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影片的最后一个片段中,李子成还是一个小混混时,面对敌人,他大胆狠辣,临危不乱,具备成为黑帮成员的潜质。
而作为卧底黑帮多年的他,最终成为了丁青的二把手,这也充分说明了他具备卓越的心理素质和反侦察意识。
此外,他的能力之强也毋庸置疑,具备成大事的潜力。
然而,由于卧底的身份,李子成不得不周旋于两股势力之间。
以姜科长为代表的警察势力,秉持公道正直的原则,但却不通人情。
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太过“理想主义”,常常以己度人,认为正义与警徽足以让人奉献一生,以至于忽略了人性的复杂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如此一来,李子成与警察势力渐行渐远。
相比之下,丁青则重情重义得多。
他知晓李子成的卧底身份后,不仅没有杀他,反而雇佣黑客帮他抹去警察身份,斩断了他的后顾之忧,为他提供了重新选择人生的机会。
这也体现了丁青的高明之处,一方面是情义,另一方面则是他对警方鹬蚌相争、渔人获利想法的洞悉。
与其等到那时让整个金门成为警察的傀儡,不如孤注一掷,将金门的未来押在能力超群的李子成身上。
事实证明,他的这一决策是正确的。
与丁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陪跑角色”李仲久的人物形象也十分突出。
会长死后,他与丁青成为了唯二的新任会长候选人。
丁青了解李仲久的脾性,于是故意设计让他冒犯各位长老。
李仲久缺乏大局观,经警察稍加煽动,便立即上钩。
他自称“唯我独尊”,但性格缺陷明显。
本片立意在于否定角色二元论和宿命论。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伤害他人,也没有人会默默无闻地任人宰割。
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利益的权衡与博弈。
在这场永不停歇的角逐中,各方势力轮番登场,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怪圈。
丁青在临死前曾对李子成说:“心狠,不狠心活不下去。
”这也是他对屏幕前观众的忠告。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中,我们又将如何抉择呢?。
《新世界》电影观后感

《新世界》电影观后感《新世界》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黑帮片,自上映以来,便深受观众喜爱。
好友吴十六对其更是推崇备至,经常向我安利。
在她的反复推荐下,我终于决定观看这部电影。
然而,初次观看的体验并不太好,我只看了两分钟就感到不适,不得不选择放弃。
但吴十六告诉我,可以跳过血腥的部分。
于是,我又尝试着看了十几分钟,却又被电影中的钓鱼场景所困扰。
我实在无法理解,在如此混浊的水池中,鱼儿如何能够生存。
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放弃。
然而,这部电影的魅力似乎无法抵挡。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吴十六一次又一次地向我提起它,我也逐渐对这部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我决定再次观看这部电影。
这一次,我终于看完了整部电影,并对它有了全新的认识。
《新世界》的故事并不新鲜,它融合了《英雄本色》《黑社会》和《无间道》等多部经典黑帮电影的元素。
故事一开始,“金门”集团会长突然去世,引发了各方势力的争夺。
二号头目张守基临时召集了一群打手,企图争夺会长之位。
而李子成作为警方的卧底,也在暗中观察着局势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丁青和李子成之间的兄弟情逐渐加深,而他们与其他势力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三个不同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故事世界。
其中,丁青和李子成之间的兄弟情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他们曾经是亲密无间的兄弟,但在权力和利益的诱惑下,他们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丁青在得知李子成的卧底身份后,并没有选择背叛他,而是选择了帮助他。
这种兄弟情让人感到十分感动。
此外,电影中的角色形象也非常鲜明。
丁青是一个性格豪爽、重情重义的黑帮老大,他的形象深入人心。
而李子成则是一个卧底警察,他在黑帮和警察之间艰难地生存着,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其他角色如张守基、李仲久等也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在电影的表现手法上,《新世界》也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
电影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情节紧凑,不拖泥带水。
电影的画面和音效也非常出色,营造出了一种紧张、刺激的氛围。
关于《新世界》最新观后感剧评5篇精选

关于《新世界》最新观后感剧评5篇精选推荐文章看《新世界》观后感剧评5篇2020最新精选热度:《新世界》最新剧情观后感评价5篇精选热度:2020《新世界》最新观后感剧评5篇精选热度:新世界观后感范文精选热度:看《新世界》优秀电视剧观后感剧评5篇最新精选热度:由孙红雷、张鲁一、万茜、李纯等人主演《新世界》讲述由金海、铁林、徐天三兄弟的命运转变,及徐天和共产党员田丹的相识相知,讲述了1949年建国前夕北平城的22天里发生的时代洪流变迁。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世界》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新世界》观后感【篇1】徐兵自编自导的电视剧《新世界》正在热播,豆瓣评分也从最初的8.2分掉到了如今的7.5分,如果说8.2分是观众对这部剧的期待分,那么7.5分就是观众对这部剧的“同情分”,而且这个“同情分”仍在下降。
很多观众本着对《红色》的喜爱才关注这部《新世界》,但是目前看来《红色》已经是徐兵编剧生涯的巅峰之作了。
曾经的《红色》在谍战剧中独树一帜,从开始的低调温吞到后来的锋芒毕露,一步步引人入胜。
《红色》既不是《亮剑》那种弘扬抗日将士的英武的爱国主旋律,也不是像《战长沙》那样表现日本侵略对普通市民造成的深重苦难和仇恨,也不是《潜伏》那种扑朔迷离、扣人心弦的谍战和无名英雄的牺牲,给人的感觉是既想渲染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小市民生活,又想告诉我们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沉重历史感,编剧徐兵在《红色》中的功底之深可见一斑。
而到了《新世界》,编剧徐兵则有些江郎才尽了,这部剧播出13集,剧情仍然是“四不像”、不伦不类,谍战不是谍战,悬疑不是悬疑,黑帮不是黑帮,抗战也不是抗战,基本的剧情逻辑也捋不顺,推理生硬,靠角色人设强行推动剧情发展。
而角色人设基本上都是神经质,尤其是男主徐天,毫无观众缘,吊儿郎当,做警察却没有分析能力,全靠蛮横无理。
在未婚妻被杀后暴露出来的冲动就像一个没脑子的愣头青。
这个角色其实是《红色》中“铁林”的相似体,但是周一围的演绎明显《新世界》的尹昉强。
《新世界》电影影评

《新世界》电影影评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对人性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
他没有将人物简单地划分为好人或坏人,而是展现出了每个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警察、卧底、黑帮成员,他们都在各自的角色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和挑战。
这种对人性的细腻刻画,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地体验他们的情感变化。
与传统的港片相比,《新世界》对人物关系的描绘更加复杂和真实。
在这部电影中,警察和卧底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的正邪对立,而是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
警察为了防止卧底叛变,安排了重重卧底,加深他们之间的联系。
与此同时,黑帮内部也存在着权力斗争和背叛,卧底李子成在这样的环境中艰难求生。
这种复杂的人物关系使得影片充满了悬念和紧张感,让观众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电影中的剧情发展也十分紧凑,充满了反转和惊喜。
在调查真相的过程中,李子成逐渐发现了身边人的真实身份,同时也面临着来自警方和黑帮的双重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是继续做卧底,还是背叛警方和黑帮,寻求自己的生存之道?这种剧情的发展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李子成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的痛苦和挣扎。
此外,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也十分鲜明。
丁真这个角色痞里痞气,总是拿山寨货敷衍兄弟,但在得知真相后,他心软不舍,最终在帮派斗争中惨死。
他临死前依然想着兄弟,用自己的生命为兄弟铺了一条路,成就了他的新世界。
而唯我独尊的李仲久则是一个弱智又中二的角色,明知警察把他当刀,也愿意拉丁青与他同归于尽。
当他处于孤独又凄凉的境地时,他依然保持着那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在沙发上静静等死。
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变化。
在电影的李子成完成了从好人到坏人的转变,他干掉了警察和二把手,坐上了会长的位置,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新世界”。
这种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它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无奈。
同时,电影也通过李子成的经历,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挑战,有时候为了生存和保护自己,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自己初衷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隐晦的点——电影《新世界》影评
《新世界》作为2013年韩国最成功的电影,其成功的因素不可无视。
本片讲述的是警察、黑帮卧底和黑帮老大之间的阴谋与背叛的故事。
作为黑帮犯罪电影,卧底的套路其实并不新鲜。
早在2002年,电影《无间道》就将这种套路发挥到了极致。
提起本片,很多人对影片的不同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有人钦佩李宰政、黄政民、崔岷植等人的出色演技,有人赞扬剧情的一波三则,有人则沉醉在配乐与剧情结合所带来的张力节奏中。
本人觉得,影片最成功的地方莫过于剧情,因为影片让我们对卧底警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以前大多的犯罪影片,卧底的警察全片都在为自己恢复身份苦苦挣扎,而大多数的结局都倾向于阳光,最后让警察恢复了自己的身份。
也有些影片警察最后死了,但也会在结局给他洗白。
像《新世界》这样的让身为正义的警察“黑化”,最后变成黑社会老大剧情,确实少见。
也许《新世界》不是第一个用这个套路的影片,但绝对是目前将这个套路用的最好的影片。
虽说本文讨论的也是是剧情,却不是讨论明面上的剧情,本文这次讨论的是暗地里的剧情,也是影片剧情里最隐晦的一个点。
对于看过本片的人,相信对内容都十分了解,但我相信有些人会忽略本片剧情里最隐晦的一个点,那就是“石东出的死亡。
”
在影片的开头,金门会长石东出在会见完情人后,在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不幸身亡。
看过影片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场谋杀。
但影片从头到尾,都没有说明杀害石东出的凶手是谁,甚至没有一丝和此相关的剧情,而影片中的人物也没有对此进行过讨论,仿佛这件事从来没发生过一样。
但本片的故事正是从石东出的死亡开始的,所以这段剧情便成了一个隐晦的点,隐藏在影片里面直到结束也没有结果。
网上很有多人对杀害石东出的凶手进行讨论,有的人说是丁青或李仲久,有的人则认为是警方杀害的。
由于导演到最后都没有给出答案,所以对此我不做出猜测。
对于导演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凶手,我更关心的是导演为什么在整个影片把这个剧情点隐藏起来。
对于这个问题,我来说说自己的愚见。
为什么导演整部影片都不提及杀害石东出凶手的任何方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没必要,也就是说这部影片不需要这段剧情。
在影片里,石东出死掉后,丁青和李仲久为了争夺会长的位子而明争暗斗。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加入了寻找凶手的剧情,那会怎么样。
影片就不再是斗智斗勇的黑帮片,而是变成了一部侦探片。
丁青和李仲久在影片里也不需要这么煞费苦心的斗争,他们只要想办法证明对方是凶手就可以了。
比如是李仲久杀了石东出,那么丁青在片子里,只要想办法证明李仲久是杀害石东出的主谋就行了。
一旦证实了李仲久是凶手,丁青就可以名副其实的坐上会长之位,也就没有后面李子成的事情了。
在电影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一切东西都要给剧情让路”。
大家都知道,“新世界”计划是为了干预新会长的人选,如果影片加入了找凶手这段剧情,那“新世界”计划就很难主导一切了。
那后面的剧情也会完全变了一个样,警察与黑帮也不会有太多的勾心斗角,李子成的背叛和姜科长的阴谋在片子中也不会占太大的份量,整个片子的基调也会因此而改变,由一部犯罪片变成侦探片。
所以为了给后面的剧情让路,导演只能将这段剧情隐藏起来,成了影片中最隐晦的一个点。
至于凶手到底是谁,我觉得导演自己都没想到,毕竟影片里不需要这段剧情,导演自然不会花太多心思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