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园林赏析共44页文档
中西方园林艺术赏

二.形式美与意境美
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 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 形式,但追求的确是意境美。 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 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 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 刻意追求。 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 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 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 环境氛围即“意境”。
四.人化自然与自然拟人化
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西方美学 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本身 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而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 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这与西方是截然不同 到的。
五.唯理与重情
造园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要受到 美学思想的影响 ,公元前六世纪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 上来寻找美的因素,著名的“黄金分 割”最早就是由他们提出的。她强调 整一、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 正方形、直线等。欧洲几何图案形式 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 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 的肥田沃土之中,并深受绘画、诗词 和文学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儒、 道、佛”的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 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一起 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 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的“重情”的 美学思想。 。
中国园林范例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 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 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 山、叠石、理水)、种植树 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 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 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 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 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
中西园林比较论文文档

中西园林比较古今中外,园林都是因地制宜,巧妙借景,是具有自然风趣的建筑、环境艺术,它们是自然环境的艺术再现。
随着时代的变迁,园林的设计也体现了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独有的手法。
本文就中西园林的风格作了简单的比较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个门类,它有着独特的特点:1.崇尚自然。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是两千年来这个阶层的价值观念、社会理想、道德规范、生活追求和审美缺位的结晶。
要研究它,还得主要从自然美的发现和田园生活的已经两方面入手,而田园生活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思想内容是决定性的。
‘师法自然’,不但是在园林的形式上模仿自然的景观,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自然的生活,主要是通过自然的生活才对自然的美有所会心的。
园林是作为自然的生活的场所环境,才被要求自然的风格。
从中国园林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这些风景园林的构景要素中可以体现出道家“崇尚自然”之一观点。
园林中的“叠山”既是模拟真山的全貌或截取真山的一角以比较小的尺度创造峰、峦、岭、峋、洞、谷、悬崖、峭壁等形象。
“理水”也是自然界中河、湖、海、地、溪、涧、泉、瀑等的艺术概括,根据园内地势和水源的具体情况,或大或小,或曲或直,或静或动,用山石点缀岸、矶,岛筑桥,以营造出一种岸曲水洄,似水还连的意境。
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模仿天然水景的全貌。
园林植物的基调主要以白、蓝、墨绿色等冷色调为主,园中还多用常绿之植物,如四季常青的翠竹、苍松等,这些植物的青绿色彩正适合表达晴朗明净、闲适的心境和缥缈的意境。
2.追求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哲学、美学思想以及伦理道德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一些文化典故常常被造园者引用到园林中来,以表达他们的理想和情操。
园林讲诗意,诗文绘风景,中国古典园林与诗歌一直是相互借鉴,采用古代诗文可以产生一种独特的由此及彼的联想效应,让观园者从园景的提名、对额得到的暗示而联想到有关文字乃至历史人物、事件、景色等虽然中西园林属于不同的园林体系,但它们同属于与建筑和绘画艺术相关联的艺术门类。
中外园林欣赏

3. 西方园林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1)旧约时期(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38年) (2)古代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500年) (3)中古时期(约公元500年~1400年) (4)文艺复兴时期(约公元1400年~1650年) (5)勒•诺特时期(约公元1650年~1750年) (6)自然风景式时期(约公元1750年~1850年) (7)城市公园和国家公园时期(近现代)
量与形式十分融洽,但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中则显得格格
不入。随着城市与建筑设计的全盘西化,现代人也趋向于西
方园林形式;
•
(5)中国古典园林中惯用的山石、小品和木结构建筑等
造园元素,或因材料难觅,或因功能丧失,或因维护成本较
高而更换材料;且精湛的技艺大多失传,导致现代仿古园林
作品设计制作水平低下,精工细作荡然无存;
(5)沙砾选用浅灰白色或浅灰色,经过耙制沙 砾形成纹路。
(6)枯山水多为眺望园,除耙制细石的人以外, 无人可以迈进此园。游人或坐或立于庭园深色 走廊上,通过人的思维及想象,来感悟“天 地”、“宇宙”、“佛理”。它同音乐,绘画, 文学一样,可以表达深沉的哲理。
2. 简述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艺术的风格特色和代表园林。
代表园林: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凡尔赛花园。
3. 简述英国自然风景园的主要特点以及造园代表 人物。
(1)不采用轴线对称的几何构图,追求自然田园 风光。
(2)不采用笔直的林荫道,采用自然弯曲的小径。 (3)建筑规模逐步缩小,成为花园的有机组成部
分。在构图上不起统治作用。 (4)水体采用自然形式。以静水景观为主,少用
(4)比德畅神,人化景物 (5)楹联题记,点景明志
中外园林景观赏析

中外园林景观赏析园林啊,那可真是个奇妙的世界!就像一个装满了奇珍异宝的大箱子,每打开一次都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咱先说说中国的园林吧。
中国园林那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啊!走进中国园林,就仿佛走进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中。
那弯弯的小径,就像山间的小路,引领着你去探索每一个神秘的角落。
你看那亭台楼阁,多精致啊,就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站在亭子里,望着外面的景色,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那感觉,别提多惬意了!还有那假山,虽然是假的,可却能以假乱真,仿佛真的把一座山搬进了园林里。
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来游去,这不就是一幅活生生的“鱼戏莲叶间”的画面嘛!再看看外国的园林。
那风格可就大不一样啦!有的充满了浪漫的气息,大片大片的花海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有的则是规整有序,几何形状的布局让人眼前一亮。
外国园林就像是一杯香醇的美酒,有着独特的风味。
你说园林这东西,是不是很神奇?它能把大自然的美景浓缩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让你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这不就像是把整个世界都变小了,放在你面前让你欣赏嘛!而且啊,在园林里散步,那感觉就跟在外面逛街可不一样。
在这里,你可以静下心来,慢慢地欣赏每一处景色,感受每一丝气息。
你可以在花丛中闻着花香,也可以在树荫下乘凉,多舒服啊!咱平时生活压力那么大,去园林里逛逛不正好可以放松放松嘛!在那里,你可以忘掉所有的烦恼,就像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
园林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颗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总之啊,中外园林景观那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管是中国的园林还是外国的园林,都有着各自的魅力和价值。
我们应该好好地去欣赏它们,去感受它们带给我们的美好。
园林,真的是一个让人陶醉的世界啊!难道你不想去感受感受吗?。
国内外古典园林艺术审美特色剖析.pdf

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
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
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1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
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还被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而予以表现。
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
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自己经营园林。
历代诗词歌赋中咏唱园林景物的佳句多不胜数。
画家造园者更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园几乎全由画家布局;清朝许多皇家园林都由画师设计。
园林的品题多采自著名的诗作,因而增加了它们的内涵力量;依画本设计布局使得园林的空间构图既富有自然趣味,也符合形式美的法度。
注重审美经验,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审美主体的能动性是造园艺术家的不懈追求。
园林毕竟是人造的景物,不可能将自然美完全逼真地再现出来,其中的诗情画意,多半是人的审美经验的发挥,即所谓借景生情,情景交融。
观赏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对园林美的领会越深。
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见《世说新语》);明计成《园冶》论假山说:“有真为假,做假成真”,都是强调在园林审美活动中主客观的密切关系。
中外经典园林案例赏析

中外经典园林案例赏析
目录
01
04
景 观
02
03
东
分 析 丨 皇 家 园 林
景 观 分 析 丨 欧 洲 古 典 园
景 观 分 析 丨 枯 山 水 园 林
枯山水的韵律
运动韵律
岩石 你可以将这样一个庭园理解为河流中的岩石,或传说中的神秘小岛,但若 仅从美学角度考虑亦堪称绝作;它对组群、平衡、运动和韵律等充分权衡, 其总体布局相对协调,以至于稍微移动某一块石便会破坏该庭园的整体效 果。 技巧 由古岳禅师在16世纪设计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丈东北庭,通过巧妙地运用 尺度和透视感,用岩石和沙砾营造出一条“河道”。这里的主石,或直立 如屏风,或交错如门扇,或层叠如台阶,其理石技艺精湛,当观者远眺时, 分明能感觉到“水”在高耸的峭壁间流淌,在低浅的桥下奔流。
枯山水庭院营造
须弥山石 景石分作九个山头来象征须弥山:佛教的宇宙观倡导天动说,据说须弥山被视为世界中心的高 山,按风轮、水轮、金轮的顺序叠为三层。相传它是一座了不起的圣山,可以保佑万物的平安。 石灯笼 日语中有“净火”一词,是指神前净火,意味着用火去净化万物。每当人们在保留火种时就愈 感到火具有的神奇魅力。人们不愿让这神圣的火种熄灭,就用笼去罩住它。石灯笼罩住的圣火 一般被置放在寺庙内,它后来演化为日本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它预示着光明和希望,会给 人带来好运。 龟岛鹤岛 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 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 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 — 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后来,这些愿望就作为 象征寄托在龟鹤身上,以龟岛为例的虚幻想像以及对它的憧憬,成为一种蓬莱神话传入日本。 石塔 原为佛教意义上的建筑。在古代印度,用石头垒砌成塔状以供奉佛舍利,以求平安。受佛教文 化影响,日本也建造了许多石塔作为供奉。江户时代以后,石塔便被作为古色古香的艺术品引 入园林。石塔不仅美观,而且有镇宅一方之暗喻,还有驱灾避邪保佑平安的寓意。
中外园林赏析

中外园林赏析随着居住水平的日渐提高,一些京城人开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私人庭院,园林也开始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我国拥有久远的园林文化,其中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纵观世界园林发展史我们可以对其本土文化有个大致的了解。
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庭院景观设计,中式、日式、美式和德式的景观设计是目前最为流行、最有代表性的四种风格,现在就重点对中国的拙政园和法国的凡尔赛宫苑解析苏州拙政园由明正德4年王献臣初建,史书记载王献臣曾委托画家文征明设计,当时林园面积约13.4公顷,规模较大。
园多隙地中亘积水,浚沼成池,池广林茂。
有繁花坞倚玉轩,芙蓉隈及轩,槛,池,台,坞,涧之属,共有31个景点。
整个园林竹树野郁,山水弥漫,近夫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
其主要特点有: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17世纪下半叶,法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当时号称“太阳王”的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兴建的凡尔赛宫苑,规模宏大,手法多变,成为法国规则式园林的巅峰之作。
凡尔赛宫苑占地面积巨大,规划面积1600公顷,如果包括外围大林园的话,占地面积将达到6000多公顷,东西向主轴长约3公里,建造历史26年,很多地方修改多次,力求精益求精。
宫苑主要的设计者勒诺特尔是西方最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师之一,他的设计突出了“强迫自然接受匀称法则”的规则式设计理念,肯定了人工美高于自然美。
而人工美的基本原则,则是变化中的统一。
所谓变化,就是园林地形和布局的多样性,花木的品类、形状和颜色的多样性。
所谓统一,即一切多样性,都应该“井然有序,布置得均衡匀称”,直线和方角的基本形式都要服从几何比例原则。
勒诺特尔用多种方式进行植物造景,其中,常绿树种在设计中占据首要地位。
其非常独特之处在于大规模地将成排的树木或雄伟的林荫树用在小路两侧,加强了线性透视的感染力。
勒诺特尔的园林构建风格统治了欧洲近百年时间,对世界园林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影响从这两个园林布局可看出中外园林的着重点有很大不同,我国的园林讲究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力图在园林中创造一个小自然,务求将园林“诗意”化,使林中有山有水,山水相依,而且造园人都希望自己设计的园林是一座活的即能与外界的大自然产生能量,物质的交换。
中西方园林赏析46页PPT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西方园林赏析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