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园林对比
5.19.1中西方古典园林对比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二)中西方园林形成过程的异同 1.中西方园林起源的相似性
2.中西方园林形成过程的差异
中国园林
西方园林
师法自然
天人相胜
二、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思想的比较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 1.中国西方古典园林审美思想的比较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 1.哲学认识论的差异
2.实践观念的差异
西方人的实践观:秩序和谐----美
中国人的实践观:尊重自然,模仿自然 高于自然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二)中西方园林形成过程的异同 1.中西方园林起源的相似性
中国园林起源于灵囿和园圃
园林的源头是圣林、园圃和乐园
9 中西方古典园林对比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二、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思想的比较 三、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形式的差异
西方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 1.哲学认识论的差异
中国人的哲学认识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西方人的哲学认识论-----人与自然抗争
三、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形式的差异
(一)园林景观形式的差别
独乐园
众乐园
(二)西方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思想上的差异
西方园林
中国园林
唯理
缘情
(三)西方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 视觉效果上的差异
中国园林
西方园林
赏心
悦目
(四)西方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 艺术风格上的差异
中国园林
西方园林
曲折、多样、精巧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 1.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与自然拟人化 2.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3.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的是含蓄、虚幻、深沉、 虚实共生
中外建筑史中西方园林对比

(3)树木
整形对植、列植
自然孤植、散植
(4)花卉
图案花坛、重色彩 盆栽花台、重姿态
(5)水景
动态水景、喷泉瀑布 静态水景、溪池滴泉
第五页,课件共有30页
(6)空间 • 大草坪铺展
(7)雕塑
• 塑像(人物、动物)
(8)取景 • 对景、视线限定 (9)景态
• 旷景、开敞坦景 (10)风格 • 骑士的罗曼蒂克
第十九页,课件共有30页
中西园林艺术的精髓的总结:
中国园林艺术精髓:与自然关系密切;力求
变化;对永久性的表现;及其在伦理学和哲学 上的先取。
西方园林艺术精髓:追求传达一种秩序和控 制的意识。
第二十页,课件共有30页
五中国传统园林的造景手法欣赏
1、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
假山起伏
大型假山整体太湖石 借景、步移景异
奥景、幽闭深藏
文人的诗情画意
第六页,课件共有30页
北 海 静 心 斋
第七页,课件共有30页
苏 州 拙 政 园
第八页,课件共有30页
法 国 凡 尔 赛 宫
第九页,课件共有30页
..
法 国 伏
勒 维 贡 邸 园
第十页,课件共有30页
第十一页,课件共有30页
第十五页,课件共有30页
第十六页,课件共有30页
2.哲学基础
中国的自然式花园大都认为
受老庄哲学影响。
西方园林深受西方哲学基
础、美学思想和政治的影
响。
•
第十七页,课件共有30页
第十八页,课件共有30页
3.物质条件
造园物质基础(自然基础)的影响
中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地形变化多样。 西方的自然地理条件则为其规则式园林起源 提供了造园的物质基础。 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多沙漠,尼罗河流域最适合农事耕作。对于沙 漠区讲,最喜欢“绿洲”,故意园林以此为模 仿对象。尼罗河流域每年泛滥,退水之后丈量 耕地而发展了几何学。把此概念用于了园林设 计。
中西方园林比较

中西方园林比较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东西方的园林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迥异的风格。
中西方古典园林是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下产生的,在历史的不断演进中形成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
因此,也就产生了重重差异。
下面是我对中西方园林的比较的分析。
一、人工美与自然美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
提到造园,当然离不开自然环境,对自然美所持的态度则直接影响着园林所呈现的风貌。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他强调自然美不是理想美,非经人工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界,西方古典主义园林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反映。
以凡尔赛宫为代表的西方古典主义园林所呈现的便是人工美。
它不仅布局对称规矩,而且花草树木也按人的意志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充分强调了几何图案之美。
它还以近6000公顷的总面积,在西方北部的森林众多、河道缓流、起伏平缓的地景上,雕塑出平面几何构图的视轴、星状放射的路径和林中的各种花园、喷泉、雕塑和倒影池等。
园中宽90米、长达1.6公里的运河,与全园中央的开放视轴相交,加之从宫殿到运河间以连续平缓的坡度降低后再向天际线延伸的轴线,显现出超大的尺度以及人工改造自然的气势。
相反,中国人更崇尚自然之美,推崇佛家与道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总结了这个时期文艺发展的丰富经验,将美学观点建立在“自然之道”的基础上。
这种思想也影响到后来园林造景的观念,庭园成为自然美景在有限空间里的艺术再现,尤其表现在南宋后江南兴建的多处私园。
中国古典园林与欧洲园林比较

城堡庭院
别墅庭院
意大利台地园
欧洲园林
8、 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的差异
1.造园使用的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西方古典建筑以石质为 主。2.在布局上,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而西方古典建筑 强调向上挺拔,突出个体建筑。3.在建筑文化的主题上,中国传统建筑以宣扬皇 权至尊、明伦示礼为中心,西方古典建筑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 戴为中心。4.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以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为基调,西方古 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以宗教建筑的空旷、封闭的内 部空间使人产生宗教般的激情与迷狂。中西方的园林有同有异。西方园林追求物 质形式的美、人工的美、几何布局的美、一览无余的美。中国园林追求意韵的美、 自然与人和谐的美、浪漫主义的美、抑扬迭宕的美。如果把西方园林比作油画, 那么可把中国园林比作山水画,中国园林比西方园林更加自然化。 东西方古典园林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 综观中国的园林和西方园林的发展史,不难看出,两者有很明显的区别。中国山 水园林表现的是自然美,布局形以自然、变化、曲折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 又高于自然,使人工美和自然美丽融于一体,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西 方园林则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就。在他们的园林里, 你会发现人工雕琢过的自然散发着另一种美,一种被人类理想化了的美。
1.园林建筑
人们习惯于将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建筑体系视 为西方建筑,将中国、印度、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建筑 体系视为东方建筑。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 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 西方古典园林。 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 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 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 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 园林建筑的差异。
中西方现代园林的区别

条和规整的空间布局。
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02
西方园林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满足人的需求,追求舒适、实用
和美观的结合。
崇尚自然与模仿自然
03
虽然西方园林强调理性,但也注重模仿自然,通过植物、水体、
地形等自然元素来营造自然氛围。
中国现代园林文化内涵
传承古典园林文化
中国现代园林在继承古典园林文化的基础上,注重意境的营造和 诗情画意的表达。
03 空间布局与景观特色分析
西方现代园林空间布局特点
开放式布局
西方现代园林强调开放性 和通透性,园林空间与外 部环境相互渗透。
几何构图
西方园林善于运用几何图 形进行空间划分和构图, 强调秩序感和对称美。
轴线控制
通过轴线控制园林空间的 序列和节奏,形成明确的 景观层次。
中国现代园林空间布局特点
自然式布局
多样化与季相变化
西方园林善于运用不同种类、形态、色彩的植物进行搭配, 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同时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 使园林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
西方现代园林在植物配置上既注重规则式的布局,又善于 运用自然式的手法,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 的景观效果。
中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风格
多元化风格
融合多种文化元素和艺术风格,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科技化应用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灌溉、虚拟现实等,提升园林设计与 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中国现代园林发展趋势
传承与创新
在继承传统园林精髓的基础上,注重创新设计理 念和手法。
地域性特色
强调地域文化和自然特色的挖掘与表达,形成独 具特色的现代园林风格。
传承与创新
中西方园林差异比较

壮观的无忧宫是一座可可式宫殿,是普鲁士菲特烈大帝为自己建造 的夏宫。从“无忧”这个名字我们可以看出,菲特烈大帝希望能够 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里。无忧宫的代表性景观包括罗马皇帝的半身 像、装饰性雕像以及一间中式风格的茶室。
谢谢观赏!
创作主导思想是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着重体现了人与自 然的抗衡和对自然地控制。 追求图案的美,人工的美,改造的美和征服的美。
表现为开朗、活泼、规则、甚至是不顾奢侈地讲究排场。
以规则式为主流,讲求的是一览无余。
法国凡尔赛宫
面积达101公顷,园内小路纵横交错,通往一个个美丽的花坛, 安静的角落矗立着古典雕并点缀着众多装饰性湖泊,湖面不时 泛起涟漪,令游客流连忘返。
西方古典园林,即便在别墅园林中,总 在用一种令人震撼的大尺度空间表现一 个庄严,气派而华丽的氛围。
哲学观点和宗教思想的差异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 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构成了中 国古典园林的思维模式——感性。
西方古典园林出于对神的敬畏,园林 讲究规矩格律,对称均齐,有明显的 轴线,表现一种为人所控制的有秩序 的自然,构成了西方古典园林的思维 模式——理性。
意 大 利 埃 斯 特 庄 园
埃斯特庄园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园林之一,其最吸引 人的景观莫过于喷泉。园内一条林荫大道两边建有 数百个形状各异的喷泉,其中包括兽首、百合花、 小船等等,它们似乎在用一场喷水比赛,迎接游客 的到来。
总体布局上的差异 空间手法与审美情趣的差异
历史源头的差异 哲学观点与宗教思想的差异
,
空间手法与审美情趣的差异
间构在
。图中
的国
主园
体林
,
产 生 富 有 自 然 山 水 情 调 的 园 林 艺 术 空
中西方园林的对比

中西方园林的对比中西方由于文化、思想、历史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所以中西方的园林就有了可对比性了,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园林的对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西方园林的对比一必然性/偶然性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必然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形状,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
尽管组合变化可以多种多样前变万化,仍有规律可循。
西方造园既然刻意追求形式美,就不可能违反形式美的法则,因此园内的各组成要素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必须一某种确定的形状和大小镶嵌在某个确定的部位,于是便显现出一种符合规律的必然性。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远的路子,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
如果说它也十分注重于造景的话,那么它的素材、原形、源泉、灵感。
等就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
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
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不但布局千变万化,整体和局部之间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结构松散,以致没有什么规律性。
正所谓"造园无成法"。
甚至许多景观却有意识的藏而不露,"曲径通幽处,禅房草木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峰会路转,有亭翼然",这都是极富诗意的境界。
中西相比,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他的必然性,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充满了偶然性。
中西方园林的对比二从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看,是把美学建立在“维理”的基础上。
古希腊的比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著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由这个学派提出来的,这种数字的或几何的审美思想强调整一、次序、平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等几何图形,企图用一种程式化和规范化的模式来确立美的标准和尺度,深深地影响到园林。
同时,西方自然观的发展,是把人与自然分开来认识自然、探索自然规律的,强调人与自然的抗争,强调人工美高于自然美。
中西方园林体系的对比

东西方园林体系比较意大利传统园林一、主要特点意大利园林受古典主义思想的引导,其形式与文艺复兴的社会意识密不可分。
因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意大利别墅、园林大都修筑在面海的高亢坡地上,恰当地依附于地形,形成了特殊的被称为“台地园”的结构形式。
将府邸等主要建筑安置在中层或最高层的台地上,并修建遮阴的拱廊,这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观赏户外景色的场地,这是意大利人热爱户外生活的性格在建筑园林上的体现。
意大利园林在整体布置上常采用整格局设计的原则,大量运用方与圆的结合,下层的绿从植物多修剪成规整的几何图案,以表现图案的美。
除此之外,意大利园林十分珍视对水的运用,既可增加凉爽又可使园景生动。
在理水的技巧上尽可能地把可以利用的水源全部汇集起来使水量充沛,然后结合地形来组织形成多样的理水形式。
而在容水物的结构物本身,在外形装饰安置上常是优美的艺术创作;作为池或泉的中心雕塑,常是优美的艺术作品。
运用水的光影和水的乐音更成为台地园的一个特色。
在植物的处理上,由于地理因素,阳光强烈,所以在台地园的布局中突出“处处绿荫”的要求,在园路的两旁常用丝衫或其他配树形成配置,这样不仅保证了风景视线的完整性,也达到了绿荫的目的。
但如果园中处处绿荫的话,单一的色调会使人产生乏味之感,因此在意大利园林中对明暗浓淡不同的绿色配置十分重视。
在特殊位置常设置灰白或棕褐色的建筑小品,与绿色的植物形成视觉上的对比从而便显出层次景深;不仅如此,浓暗的丝衫通过黄杨、冬青、女贞而逐步过渡到淡绿色的柠檬,形成了多样的色调变化,又产生了多样的层次效果。
二、经典案例:“百泉宫”埃斯特别墅埃斯特别墅建造之时恰逢意大利式园林的全盛时期,是典型的意大利台地园式建筑。
喷泉、水池和道路等在内的石作、经过修剪的植物和与石作结合的水组成了当时园林建造的基本要素,是意大利经典园林特色的代表之一。
在设计中,设计师着重强调出了光影与水纹的对比,以及巧妙的人工装置的设置,达到了理想的理水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区别
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罗马起到l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
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作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中国园林,从有历史记载的周秦时代开始,无论大型的皇家园林还是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代表。
(2.1)中西园林间形成的差异的原因众所周知,理论指导实践,那么首先就要从文化背景、哲学、美学思想上来分析。
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而这种美学思想一直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
它强调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
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就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
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
由于是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色彩。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著作十分的广博。
当时的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多指导作用。
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楷模,强调不要抄袭自然山水,而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取其精华。
中国古代哲学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一起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
(2.2)中西园林的不同由于根源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审美观点、设计理念也大相径庭,所以导致中西方园林在各个方面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下中西方园林的不同点。
1)西方人擅长理性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
因理性美的观念支配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比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几何形状的广泛应用。
西方园林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所以西方园林总是表现的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
中国人则比较感性,园林造景的素材、原形、源泉、灵感等也都是到大自然中去发掘。
2)中国园林设计讲究师法自然,认为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不但布局千变万化,整体和局部之间也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没有什么规律性。
中西相比,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他的必然性、规律性,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充满了偶然性、随机性。
从形式上看,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整整,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在形式上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保留其原貌,即便是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力求与自然融合。
园林的设计建造显然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在西方的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只是把它当成美的一种素材。
他们认为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不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
中国人对自然美却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
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但并不是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从而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契合点,使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引起共鸣。
因此西方造园的美学思想是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
由于中西方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导致在造园艺术上追求便各有侧重。
西方造园刻意追求的是形式美。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黄金率;
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
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更注重意境美。
中国造园注重景和情,景虽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衡量景的标准是要看它能否触动人,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意境,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
无论是中国或西方,一个好的园林,都必然会令人赏心悦目,但由于侧重点不同,西方园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
中西方园林图片欣赏:
西方园林:
意大利台地式园林
中国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