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特点与欣赏

合集下载

散文基本特点

散文基本特点

散文基本特点
1. 散文语言优美呀!就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优美的语句把夜晚的荷塘描绘得美轮美奂。

散文不就是这样么,用灵动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我们沉浸其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2. 散文很自由呢!它可以像风一样,自由自在地飘荡,没有固定的格式束缚。

好比鲁迅的一些散文,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这多棒呀!
3. 散文常常富有情感哟!嘿嘿,像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对生命的感悟和深情,能直接触动人的心灵,难道不是吗?
4. 散文是很真实的啊!它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作者最真实的内心。

比如丰子恺的散文,生活中的点滴趣事都被生动展现,这不就是最纯粹的真实吗?
5. 散文形式多样呀!可以是叙事的,像讲故事一样吸引人;可以是抒情的,让情感肆意流淌。

这不就像一个丰富多彩的万花筒吗,怎么转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6. 散文能写出细节呢!就如同老舍描写老北京的那些散文,一个小物件、一个小动作都刻画得细致入微,这才是散文的魅力所在呀!
7. 散文充满个性哇!每个人写出来的散文都带着自己独特的印记,就跟人的指纹一样独一无二。

像张爱玲的散文,那独特的风格让人过目难忘,多有意思!
总之呀,散文就是这么多姿多彩、充满魅力,有着独特的美让我们去欣赏和品味。

散文的特点与鉴赏方法

散文的特点与鉴赏方法

散文的特点与鉴赏方法引言:散文是一种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个人感悟、思考和体验的文学形式。

它以真实生活为基础,以抒发情感、展示思想为目的,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本文将从散文的特点和鉴赏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作品。

一、散文的特点:1. 平实自然的语言:散文以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思考,不拘泥于修辞手法,更注重真实和直接的表达。

2. 真实生活的题材:散文以真实生活为题材,关注日常琐事、人际关系、社会现象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生活的美好和深刻。

3. 主观情感的抒发:散文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感受,表达作者的情感、思考和感悟。

4. 灵活多样的结构:散文的结构灵活多样,可以是记叙、抒情、议论等形式,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章节划分。

5. 真实性和虚构性的结合:散文常常以真实的事实为基础,但也可以适度虚构,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二、散文的鉴赏方法:1. 关注情感表达:散文作品中的情感是作者的真实感受,读者可以通过细致品味文字中的情感表达,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

2. 抓住细节描写:散文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读者可以通过细致品味文字中的细节描写,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3. 理解主题思想:散文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是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核心观点,读者可以通过深入理解文字中的言外之意,领悟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4. 分析叙述方式:散文作品中的叙述方式多种多样,读者可以通过分析叙述方式,如记叙、抒情、议论等,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手法。

5. 对比与联想:散文作品中的对比和联想常常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感悟,读者可以通过对比和联想,拓展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

结语:散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其平实自然的语言和真实生活的题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通过关注情感表达、细节描写、主题思想、叙述方式以及对比与联想,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散文作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鉴赏散文,提升对散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现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和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分别为多样性的语言风格、生动的描写手法、抒情性的表达方式以及对话的运用。

一、多样性的语言风格现代散文以多样性的语言风格为主要特点之一。

散文来自于生活,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思想,因此使用的语言风格也各异。

有些散文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以短小精悍的句子和朴素的词语表达作者对生活、自然、人物的感受。

这种风格给人以简洁明了、易读易懂的感受,例如《草地之歌》中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另外一些现代散文则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以期达到独特的效果。

这种风格有时候更加充满了诗意和质感,例如余秋雨的散文《自在独行》中,他以“一个战士,用一片坚硬的铁,磨砺出锋锐的刃来,我是用言语雕琢出我的武器,那是一支巍然不动的利剑”,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写作的理解和追求。

二、生动的描写手法现代散文以生动的描写手法为特色。

散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要表达作者对生活中人、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因此描写是散文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现代散文通过形象化、具体化的描写,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种描写手法常常以感官的刺激为主,使读者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事物。

如丰子恺的散文《炊烟》中,他运用了细腻而形象的描写,如“烟袅袅地从厨房的竹窗里悠悠涌出”、“漫天纷飞的筷子,像蝴蝶,像叶片,像白云,像蒲公英”等,使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炊烟的柔软和漫天飞舞的场景。

三、抒情性的表达方式现代散文以抒情性的表达方式为特点。

散文作品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因此抒情性是现代散文的一大特色。

散文中通常会借助书写人物、叙述事件或描述景物等方式,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例如巴金的散文《秋天的童话》中,他通过描写一个小女孩和秋天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散文的特点与欣赏方法

散文的特点与欣赏方法

散文的特点与欣赏方法散文是一种以平实的语言、自由的形式和多样的内容来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常常以自然、生活和人文等为主题,通过文字的表达,展示作者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本文将介绍散文的特点以及欣赏散文的方法,并提供一些优秀散文作品的欣赏。

一、散文的特点1. 自由的形式:散文不受严格的格律和韵律限制,可以自由选择文章的篇幅、段落结构和语言风格。

这种自由的形式使得散文可以更加贴近真实生活,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2. 真实的生活:散文往往以真实的生活为素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亲身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散文以真实为基础,追求真实与艺术的结合。

3. 简洁的语言:散文注重言简意赅,力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内容。

散文通过简洁的语言,使读者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一个简洁而有力的句子,往往能够表达更多的意义。

4. 深刻的思考:散文往往通过对人生、自然、社会等诸多问题的深入思考,展现出作者对世界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

散文以思想深度和内涵丰富为特点,引导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二、欣赏散文的方法1. 细读品味:欣赏散文时,要仔细阅读每一个字句,感受作者的文字之美。

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要用心去品味。

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发掘出更多的内涵和意义。

2. 善于联想:散文往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来展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欣赏散文时,可以借助联想的力量,将作者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与自己的经历进行对应和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

3. 分析思辨:散文往往蕴含深刻的思想和见解。

在欣赏散文时,可以通过分析和思辨,探究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和态度。

可以思考作者为何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以及这种思想对自己的触动和启示。

三、优秀散文的欣赏1. 《古镇雨巷》——林语堂:这是一篇描写古镇雨巷美景的散文,以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情感表达,展现出古镇雨巷的独特魅力和人文风情。

散文的特点与鉴赏

散文的特点与鉴赏

散文的特点与鉴赏散文是一种具有自由度较高的文学形式,它以抒发情感、描写事物、思考问题和传达思想为主要目的,采用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散文不同于诗歌和小说,它以平实的语言和真实的事实展示世界,平淡中蕴含着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本文将论述散文的特点以及鉴赏散文的方法。

一、散文的特点1. 自由性:散文不拘泥于特定的格式和结构,没有固定的押韵和节奏要求,具有较大的自由创作空间。

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自由组织思路和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加多样化。

2. 真实性:散文追求真实,注重描写和反映人们生活中的真实情感和真实事物。

它以真挚的感受和观察为基础,通过客观描述和主观感受使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作者的真诚和情感。

3. 叙事性:散文通常采用叙述的方式呈现。

它可以通过故事、事件、人物等来展现作者的思考和观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同时,叙事也增加了散文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4. 抒情性:散文常常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感受。

在表现思考和观点的同时,通过抒发情感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抒情性是散文的一大特点,也是其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之一。

二、鉴赏散文的方法1. 理解主题:阅读散文时,首先要理解其主题和核心思想。

通过整体阅读和思考,把握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和观点,理解散文的意义所在。

2. 注意语言运用:散文的语言通常较为简洁、真实和质朴。

关注作者所采用的修辞手法、词汇选择和句式结构等,领会作者意图,体味语言的美感。

3. 分析结构和段落:散文的结构和段落布局对整体阅读体验有很大影响。

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过渡,把握文章的结构逻辑,理解每个段落的独特意义。

4. 体味情感和意境:散文常常通过抒发情感来打动读者。

注意体味作者所描绘的情感和意境,感受其中真挚而深沉的情感,进一步领悟散文的内涵。

5. 对比参照:鉴赏散文时,可以对比其他散文作品或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通过比较和参照,发现散文的独特之处,进一步提高对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初中语文散文的特点与欣赏技巧

初中语文散文的特点与欣赏技巧

初中语文散文的特点与欣赏技巧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自由、随意的方式表达作家的情感、思想和经验。

初中语文散文的特点和欣赏技巧是我们在学习和鉴赏散文时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文将从散文的特点和欣赏技巧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散文的特点1. 自由的形式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散文没有严格的格式和结构要求,可以根据作者的意愿自由发挥。

这使得散文具有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自由性,灵活多样的形式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感受。

2. 真实的情感初中语文散文常常表达一种真实的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作者对自然、人生、爱情等背景的感悟和思考,也可能是对具体事件或题材的独特见解。

散文以真实感人的情感打动读者,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3. 生动的语言初中语文散文通过文字的表达力来展现情感和思想,它追求生动、形象和具体的语言,以各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感触。

生动的语言使散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致。

二、散文的欣赏技巧1. 了解作者的背景了解作者的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研究作者的生平、作品风格、写作动机等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散文中的内涵和意义。

2. 注重情感体验初中语文散文多以真实的情感为主题,因此我们在欣赏散文时要注重情感的体验。

通过尽量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领会散文的内涵,从而增强阅读的体验。

3. 分析语言表达散文中的语言是作者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仔细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象征等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分析语言表达,我们能够更好地领悟作者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提升对散文的欣赏水平。

4. 注意文学特色初中语文散文正处于学习阶段,我们在欣赏时要格外注意散文的文学特色。

注意散文的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总结:初中语文散文具有自由的形式、真实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等特点,欣赏初中语文散文需要了解作者背景、注重情感体验、分析语言表达和注意文学特色。

现代散文的特点与欣赏

现代散文的特点与欣赏

现代散文的特点与欣赏散文是一种不受限制的文学形式,它以故事、观点或抒情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现代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流派,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风格,给人们带来了与传统散文不同的阅读体验。

在本文中,将探讨现代散文的特点,并分享欣赏现代散文的方法。

一、自由的表达方式现代散文以自由的表达方式著名。

与古典散文相比,现代散文不受传统文学规范的限制,可以运用各种表达方法和手段,如对话、独白、联想、形象的使用等。

这种自由的表达方式使得现代散文更加贴近读者生活的现实,能够更直接地传递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二、多样的主题内容现代散文的主题内容非常多样化,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到社会问题,从个人经历到历史事件,无所不包。

现代散文通过对不同主题的探讨,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思考这个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情。

通过多样的主题内容,现代散文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表达平台,给予作者充分的创作空间。

三、情感的抒发和人文关怀在现代散文中,情感的抒发是重要的特点之一。

现代散文往往以个人的感受和情感为基础,通过文字的魅力将作者的情感直接传递给读者。

通过散文中的真实情感表达,读者不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怀他人的情感体验。

四、写作的艺术和审美追求现代散文注重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追求。

现代散文作品在语言的运用上更加注重节奏感、韵律感和音乐感。

作者运用各种修辞手法、音韵效果和形象联想,力求在语言组织上达到一种美感和艺术性。

这种写作的艺术和审美追求使得现代散文更具有文学性和表现力。

现代散文作为一种新型的散文形式,因其自由的表达方式、多样的主题内容、情感的抒发和人文关怀,以及写作的艺术和审美追求而备受推崇。

欣赏现代散文需要有一定的阅读体验和方法。

首先,读者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接受不同风格和主题的现代散文作品。

不同作家、不同作品呈现出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读者应该有耐心去感受其中的独特魅力。

其次,在欣赏现代散文时,读者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读作品。

现代散文的特点与欣赏

现代散文的特点与欣赏

现代散文的特点与欣赏现代散文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与风格,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阅读体验。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现代散文的特点,并分享欣赏现代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现代散文具有语言生动自由的特点。

与传统文言文相比,现代散文更加注重表达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作者可以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使作品更富感染力和艺术性。

例如,当代作家韩少功的散文作品《小说家》中描述了一个小说家的生活场景:“所以他总是在那个小屋里忙着,忙得手软,饭都吃不上。

他总是担心,担心来得不够早,会错过他能狂欢的时候。

”这种形象描写让人仿佛能够亲眼目睹小说家辛勤工作的场景。

其次,现代散文注重表达情感与思想。

相较于叙事性散文,现代散文更加强调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通过细腻的心境描写和深入的内心独白,作者将自己的感受与读者分享。

例如,著名作家余秋雨的散文《光阴的故事》中,他深情地表达了对流逝的时光的思考:“我们感到惋惜,我们惋惜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用来度过时间的东西。

”这种情感表达让读者对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产生共鸣。

此外,现代散文还强调思辨与思考。

现代社会发展迅猛,人们备受各种信息和观念的冲击,因此现代散文作品也多涉及社会、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思考。

优秀的现代散文作品往往富有启发性,能够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比如,作家钱钟书以其独特的思辨角度和锐利的洞察力,通过散文《困难的起源》揭示了困难产生的原因和应对办法,引导人们认识到困难与成长的关系。

对于欣赏现代散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全情投入,用心去感受作者的笔触和思想;其次,要有耐心,散文往往需要读者细细品味,领悟其中的内涵;还要有好奇心,积极探索作品中的象征、意象和隐喻。

此外,不同的散文作品可能涉及不同的主题和风格,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阅读眼光和审美能力,通过多读多比较,慢慢发现自己喜欢的作家和作品。

总而言之,现代散文以其独特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描绘和深入的思考探索,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阅读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为倒叙
因果联想 推测联想 连锁联想
由原因想到结果,或由结 果想到原因的思维方法
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推 测不知道的事情的一种联 想方式
运用联想的方法把几种事情一 环扣一环地串连在一起,也可 从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两
《荔枝蜜》:“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 下,痛得我差点跌下来。”“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 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可叙述事件的发展,可描写人物形象, 可托物抒情,可发表议论,且作者可根 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 “神不散”:就散文立意而言,即散文 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 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 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 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孔子 《春秋》 左丘明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年代 书名 作者 代表性 特色 文章
关键索引
先秦 《春秋》
记述简洁,条 我国现存最早
孔子 《周平 理清晰,文学 的一部编年体
(丘) 王迁都》 性较强
史书
《春秋 先秦 左氏传》 鲁太史 《郑伯
左丘明 克段于 鄢》
语言简洁,叙 为阐述《春秋》 述详细且清晰,而写,详叙事 故事化的语言 件本末。艺术 引人入胜却不 成就颇高,被 违背历史的真 推为先秦散文 实,有一定的 “叙事之最” 文学性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藤野先生》
区别小说叙事——
区别小说——
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
人物形象是否真实
抒情散文 有记叙和描绘具体事物,无情节贯穿全篇
特点:强烈的抒情性 ——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诗情画意, 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用象征和比拟, 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散文的鉴赏技法
1.要识得“文眼”
凡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 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
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 丝,乃至一景一物
2.要抓住线索,理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立意。 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 ⑴以事物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灯》 ⑵以感情发展为线索,如杨朔《荔枝蜜》 ⑶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长江三日》 ⑷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绿》 ⑸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 (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琐忆》
西 贾 论》 逐层递进,行 言上体现出对
孟子 《梁 言辞雄辩,

(及 惠王 用语警辟, 《孟 其轲) 章句 比喻精当,
秦 子》 弟子 下》 说理透彻
关键索引
记录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 的语录体文
对话式论 辩著作
对唐宋散 文有极大影 响
代表文
关键索
年代 书名 鲁作迅者评价章:汪洋辟特阖色,


晚周仪诸态子莫万能方寓想风先,理象格也于丰汪。事富洋, , 恣
年代 先 秦
先 秦
书名 作者
代表性 文章
《 待考究,
国 一般认 语 为是左 》 丘明
三《 卷周
语 》
待考究,
《 战 国 策
由西汉 刘向校 订和编


卷 一 《 东 周 》
特色
记言多于记 事,虽文学 性不如《左 传》,但也 不乏精彩
铺张扬厉, 议论纵横, 文辞瑰丽, 人物情态毕 现,具有战 国纵横捭阖 的时代特征
茅盾《白杨礼赞》 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朱自清《荷塘月色》 冰心《樱花赞》
写景散文 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 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内容:景物的特征,方法:移步换景 脉络:观察的变化,顺序:空间变换 效果:生动的景物描绘,交代背景,渲染 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更好表现主题。 代表作品: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汉代散文
政论文 :贾谊、晁错 史传文 :司马迁、班固 汉赋 :司马相如 、扬雄、枚乘、班固、张衡等
《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 汉以后一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但它是中国第一部 断代史,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至王莽四年(公 元23)共 229年的断代历史。
汉初文人喜借题发挥,以史为鉴而述治国方 略,文风疏直激切;西汉后期和东汉前期,儒士 多本经立义,婉曲作论而谈理政之宜,文风雍 容温润;东汉后期文人常径遂直陈,横议朝政 以痛斥时弊,文风刚劲质朴。汉代政论文的巨 大成就,对后世文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年代 作者 作品
特色
关键索引
《过秦 援史实以为据,在思想内容和语
评价体系
A
考勤
20%
点名:旷课一次 扣10分,扣完 为止。请假2次 (包括2次)以 上每次扣2分。
B
作业
30% 2次作业 1次集体口 头作业; 1次统一书 面作业。
C
考试
50%
期末统一 考查
口头集体作业说明
1.按班级各分为4组。 2.选择一篇作品,分小组讨论备课、做好课件,
并推选出一位同学上台讲解并演绎课件。 课件上交。 3.以课件质量和上课讲解质量作为考核内容。小 组集体得分。讲解人适当加分。 4.作品选择范围为《大学语文》课本第二单元 自学课文。 5.课后分组、选题,下周选题上交。
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如渲染、铺垫、象 征、伏笔、照应、悬念、衬托、过渡等技巧,有利于 鉴赏散文,把握美文实质。
中国古代散文
• 古代散文是指不押 韵,不重排偶的散 文体文章(区别于 韵文和骈文),包 括经、传、史、书 在内,一律称为散 文。
儒家 《论语》《孟子》 《荀子》 墨家 《墨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哲理散文 ——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 (1)哲理散文中的象征思维: (2)哲理散文中的联想思维: (3)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维: 例: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天下之柔弱莫甚于水,而攻坚者莫能胜之。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 •培根、梁漱溟、冯友兰、周国平
散文的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 “形散”: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
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
叙事散文 叙述、描绘——人、事(作者的认识感受)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鲁迅《藤野先生》 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 朱德的《母亲的回忆》
记事散文
线索:事件发展——
写人散文
偏重叙述事件
中心:人物——
完整故事(许地山《落花生》) 粗线条勾勒人物性格特征
片断剪辑
(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
肆,变幻莫
谬悠至 论,荒 唐之言,
秦 《庄 庄子
测,挥洒自 无端崖
子》 (周) 《秋水》如。
之辞

赋予逻辑性, 对后世

《墨 墨子 《亲士 议论透彻, 有深远
子》 (翟) 第一 》 行文流畅。 影响
书中有我国代表最早
年代 书名 作的者赋文文章
特色
关键索 引
《荀

子 朴实深厚,说 对后世
秦 《荀 荀子 咏礼 理透彻,取辟 有深远
第二单元 散文散文的特源自与欣赏•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 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 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 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近 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 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 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 小。
概述
• 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 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
《谁是最可爱的人》“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时, 当你扛着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 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幸福之中呢?”这一组排比句写的事情 都发生在清晨,是因时间相同而生发的联想。
由对一件事的感受引起的 同该事物性质形态相似事 物的联想
《绿》:“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栽你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 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为眼,我将赠给善歌的盲 妹,她必明眸善睐了。”
由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
引起人们对经历过的生活、 见闻、知识等的回忆。多
《祝福》先写祥林嫂在爆竹声中死去,再回忆她的一生。这种方 式,不仅能省去一些与主题关联不大事件的叙述,而且可以突出 某些情节,使行文更显紧凑。
大学语文
第二学期
授课教师:苏英姿
课程结构
主教材:《大学语文》,孙昕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1 诗歌 2 散文 ★ 3 小说 ★ 4 影视戏剧文学
要求背诵课目: 25.《老子》四章 26.《论语》五则 26.《孟子》五章 29.大同与小康 33.垓下之围(第一段和末段) 38.人间词话
西汉 司马迁 《史记》 史传文 东汉 班固 《汉书》
政论文
贾谊 《治安策》《论积 贮疏》
西汉 《过秦论》
晁错 《论贵粟疏》
东汉 王充 《论衡》
赋文
西汉 东汉
司马相如 《子虚》《上林》 扬雄 《甘泉》《河东》 梅乘 《七发》
京都赋 班固《两都赋》张衡
《二京赋》
小赋 张衡《归田赋》等
汉代政论文
• 两汉政论文的发展颇为迅速。政论文的功 利性和时效性,决定了它与时代需要、社会风 气,特别是与士人心态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 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 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 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 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 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 优美,指散文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 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 情真意切。
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 的内容。
“形得而神自来焉”——要抓住“形”的特 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