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初一七年级上语文经典诵读资料

七年级上期名言警句70条(珍惜时间、学习读书)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劝学解》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4、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6、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清•魏源)《默觚•学篇三》7、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宋•朱熹)《偶成诗》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9、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文嘉)《明日歌》1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庄子•养生主》1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谚语12、把握住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拉美谚语13、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英国谚语)14、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明•杨继盛)《言志诗》15、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宋•刘过)《书院》16、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宋•陆九渊)《读书》17、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唐•韩愈)《劝学诗》18、读书好,耕田好,学习便好;创业难,守城难,知难不难。
(吴敬梓)《儒林外史》19、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
(高尔基)《论文学》20、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论青年》21、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赫尔岑论文学》22、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培根)《培根论说文集》23、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七年级语文经典诵读篇目.doc

七年级语文经典诵读篇目1、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观沧海晋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龟虽寿晋曹操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1、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2、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4、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5、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七年级中华经典诵读

七年级中华经典诵读
《钱塘湖春行》《题李凝幽居》《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gé),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mò)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 (何时了)(?)
(往事) /知多少。
小楼/昨夜/ (又) /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 (月明中)。
雕栏玉砌/ (应犹在),
(只是) /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 (向东流)。
重点字用()表示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唐】贾岛。
七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白话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经典诵读2【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翻译】: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经典诵读【3】: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
译文:人的品德随着胸怀而提升,胸怀因见识而扩大,所以,想要提升品德,就不能不扩大胸怀,要扩大胸怀就不能不增长见识。
经典诵读【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译文:不要因为坏事小而去做,也不要因为善事小而不做。
只要贤能和品德能够服人。
经典诵读【5】: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译文】:做任何事情都应当留有余地,大道理目的,就不要再去过分的追求。
别人家里有喜事,不应该心怀妒忌;别人家里有祸患,不应该幸灾乐祸。
做了好事,希望别人知道,不是真正的善老左了坏事,害怕别人知道,便是大恶。
中华经典诵读(七年级古诗词)

中华经典诵读(七年级古诗词)中华经典诵读古诗词七(上)诗词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主题内容:表达诗人羁旅思乡之情。
名句赏析: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写出潮平岸阔、白帆高悬的壮阔景象,抒写了诗人放眼山川的阔大胸襟。
“阔”“ 悬”极有气势,突现出壮阔之景。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分别以“生”“入”写海日和江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在描写自然的时序交替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启示人们珍惜时光。
景中含情,景中出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主题内容:诗中通过一支沉埋在沙中的断戟引发对赤壁之战的评论,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慨叹,倾吐了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之情,阐述了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政治见解。
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议论构思巧妙,别出心裁地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主题内容:体现诗人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情怀。
名句赏析:1、上阕: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
2、下阕:生发感慨和议论,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表现词人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和情怀。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主题内容:这首诗写中秋望月表达别离思聚的情意。
点染出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抒写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
名句赏析: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将情思表达得蕴藉深沉。
一个“落”字,新颖妥贴,化静为动,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满人间似的,将无形的“情思”写得有形有声。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七年级上册第一部分:古诗词诵读篇目要求:26首古诗词熟练背诵。
1.采薇(节选)《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3.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4.十五从军行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5.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①,人生几何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③。
慨当以慷④,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⑤。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⑥。
但为君故,沉吟⑦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⑧。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⑨?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⑩,枉用相存⑪。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⑫,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⑬。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年⑶。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
开荒南野际⑸,守拙⑹归园田。
方⑺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⑻后檐,桃李罗⑼堂前。
暧暧⑽远人村,依依⑾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⒁里,复得返自然⒂。
7.杂诗(其五) 陶渊明人生无根蒂①,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②已非常身。
落地③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④酒聚比邻。
盛年⑤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⑥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8.赠范晔陆凯折花逢驿使①,寄与陇头②人。
江南无所有,聊③赠一枝春④。
9.与诸子登岘首孟浩然人事①有代谢②,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③,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④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0.书事王维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七年级上学期必背经典诵读

七年级第一学期经典诵读20篇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译文】孔子说:“弟子回家要孝顺,在外面要尊敬兄长,要谨慎可信,爱戴人民,亲近仁德之士,实行之后还有余力,就去学文化。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学而》)【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干事机敏,说话谨慎,去有道之士那里校正自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译文】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ì),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为政》)【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是不可以的。
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8、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
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9、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泰伯》)【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七年级经典诵读

经典选读孟子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6、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7、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8、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9、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10、谦受益,满招损。
1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此之谓之。
1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泰山而小天下13、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5、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6、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17、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草尚之风,必偃。
1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9、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1、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24、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25、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26、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27、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8、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拉素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必背古诗文1咏雪太傅寒雪日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太丘与友期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3虽有佳肴《礼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半”。
其此之谓乎!4河中石兽纪昀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5智子疑邻《非子》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6塞翁失马《子》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7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9.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口技(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2.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
化为邓林。
两小儿辩日《列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3.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4.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古诗1观沧海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边。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阴里白沙堤。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龟虽寿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白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泊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1过晨炊漆公店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2如梦令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3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4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5夜雨寄北(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6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万里•南宋)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7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8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9峨眉山月歌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0春夜洛城闻笛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1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2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23江南逢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4送灵澈上人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25《约客》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6论诗翼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7归田园居(其三)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huì),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zhǎng),夕露沾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