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开头与结尾的重要性
如何帮助孩子写出精彩的作文开头和结尾

如何帮助孩子写出精彩的作文开头和结尾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是整篇文章的亮点和收尾,对于孩子们来说,写作开头和结尾常常是比较困难的部分。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和技巧,以帮助孩子们写出精彩的作文开头和结尾。
一、开头的重要性作文的开头应该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人们对文章产生兴趣。
以下是一些写作开头的技巧:1. 引用名言或格言:开头引用一句名言或格言可以增添文章的庄重性和深度。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时,可以引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友谊是一颗心,在黑暗中照亮人的心灵。
”这样的开头会让读者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开头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激发读者的思考。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时,可以开头问道:“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这样的问题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并使他们想要继续阅读下去。
3. 描述场景:通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个场景,可以吸引读者的兴趣。
例如,在写一篇旅游作文时,可以开头描绘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二、结尾的重要性作文的结尾应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们对文章记忆犹新。
以下是一些写作结尾的技巧:1. 总结文章主题:结尾部分可以简洁地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通过重申文章的主题,可以让读者对文章的核心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和记忆。
2. 提出建议或反思:在结尾部分,可以提出一些建议或引发读者反思的问题,以激发读者进一步思考。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健康生活的作文时,可以结尾提出一些建议,如多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3. 引用名言或警句:结尾可以引用一句名言或警句,以加深读者对文章内容的感受和思考。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爱与家庭的作文时,可以结尾引用中国古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这样的结尾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三、培养孩子的写作技巧除了上述的技巧之外,还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写作的开头和结尾部分:1. 阅读优秀范文:阅读优秀的作文范文可以让孩子们学习到一些出色的开头和结尾写作技巧。
写好开头和结尾的技巧

写好开头和结尾的技巧一、写好结尾的重要性与开头一样,结尾收束得不好,会大大影响文章的效果。
一个好的结尾会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大放异彩,令人回味再三。
反之,也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
考场作文的结尾,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能够点明意旨,升华主题,呼应前文,强化形象,万万不可“草草收兵”,或“画蛇添足”。
二、写好结尾的小技巧1.自然收尾法:宋代文学家苏轼谈到文章结尾时,说过一句话:“油尽灯枯”。
其意思是所要表达的内容写完了,文章也就自然而然地结束了。
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的结尾看似平淡无奇,却简洁明快,使人感到轻松自然,常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例如:《游北戴河》结尾写道:“太阳渐渐落入海中,余光映红了晚霞,把北戴河的山和海都镶上了金色的光环。
海水偷偷地爬上岸边,开始涨潮了,我们怀着兴奋、带着疲劳返回了住所。
”2.卒章显志法。
指在文章的最后,把文章把主题思想和写作意旨交待清楚。
运用卒章显志之法,作文构思过程相对会比较简单,那就是先叙述事件、人物和情节;最后就是揭示主题、意义、升华道理以及深化情感。
例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生命在你手中》:“生命是正在燃烧的火焰,在灰烬里同样会放射出光芒,因为生命在你手中,你只要把握好。
”3.首尾呼应法。
开头与结尾照应。
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结尾遥相呼应,给人结构严谨的感觉,并能使文章中心显得更为鲜明、突出。
例1:《好奇心》开头写道:两个人都上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结尾写道: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
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的关心,温情与爱。
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4.景物烘托法。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作用通用课件

探究欲望。
引入主题
03
开篇点明主题,为故事发展奠定基础,使读者对故事走向有明
确预期。
结尾写作技巧指导
收束情节
通过解决悬念、实现人物目标等方式,使故事情节得以圆满结束 ,避免留下未解之谜。
呼应开头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形成完整的故事结构,增强故事的连贯性和 完整性。
留下余韵
通过留下思考空间、引发共鸣等方式,使读者在故事结束后仍能 感受到故事的余韵和影响。
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03
《追风筝的人》的开头
通过阿米尔和哈桑的童年友谊引入故事;结尾处阿米尔为救赎自己的过
去,勇敢追求哈桑的儿子,实现了内心的成长和救赎。
05
开头结尾写作技巧指导
开头写作技巧指导
引入情境
01
通过描写环境、场景或人物行为等,将读者带入故事情境,引
起读者兴趣。
悬念设置
02
通过提出问题、留下悬念等方式,引发读者好奇心,激发读者
小说开头结尾重要性
吸引读者
塑造形象
好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 起阅读兴趣;精彩的结尾则能让读者 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开头和结尾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 事情节的推进有着重要作用,能够凸 显人物性格、命运和情感走向。
揭示主题
开头和结尾是揭示小说主题、表达作 者观点的重要部分,对于理解作品内 涵至关重要。
留下想象空间
1 2
开放式结局
通过设置开放式结局,让读者自行想象故事的可 能走向,为故事留下更多解读空间。
意象化描写
结尾部分可以通过意象化的描写,营造一种言有 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引发读者无限遐想。
3
隐喻与象征
结尾可以运用隐喻和象征等手法,将故事的深层 含义隐藏在字里行间,让读者自行品味和解读。
写好作文的开头与结尾教案

写好作文的开头与结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作文开头与结尾的重要性,掌握写作中开头与结尾的基本技巧,提高作文的整体质量。
1.2 教学内容作文开头与结尾的作用作文开头与结尾的重要性写作中开头与结尾的基本技巧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作文开头与结尾的写作技巧。
1.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包括作文开头与结尾的实例、练习题等。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教师通过引导性问题引起学生对作文开头与结尾的兴趣,例如:“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一篇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往往是怎样的?”1.5.2 讲解教师讲解作文开头与结尾的作用和重要性,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写作技巧,如设悬念、引用名言、描绘场景等。
1.5.3 示例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作文开头与结尾实例,让学生分析其优点和特点。
1.5.4 练习教师给出一些作文开头与结尾的练习题,学生进行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1.6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练习和课堂参与度来评估学生对作文开头与结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章:开头的写作技巧2.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作文开头的写作技巧,使作文开头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为后续内容做好铺垫。
2.2 教学内容作文开头的基本结构常见的开头写作技巧开头练习与修改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作文开头的写作技巧。
2.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包括作文开头的实例、练习题等。
2.5 教学过程2.5.1 导入教师通过引导性问题引起学生对作文开头的重视,例如:“你们认为一篇好作文的开头应该具备哪些特点?”2.5.2 讲解教师讲解作文开头的基本结构和常见的写作技巧,如设悬念、引入话题、描绘场景等。
2.5.3 示例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作文开头实例,让学生分析其优点和特点。
2.5.4 练习教师给出一些作文开头的练习题,学生进行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

凤头豹尾全文生辉令狐采学——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记叙文的开头一、开头的重要性元人乔梦符说过,写文章需要“凤头”(小巧玲珑,短小精美),“猪肚” (内容丰富,健美充分,容量年夜),“豹尾” (干脆利索、收束有力)。
将文章的开头比作“凤头”,意在强调开篇之重要。
我们写作文时,必须重视文章的开头。
特别是阅卷时间很是有限的考场作文,若能有一个标新立异、让人线人一新的开头,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色很多,将会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赢得阅卷老师的“欢心”,印象分自然不低了。
所谓“凤头赢得百媚生”说的即是这个理。
二、开头示例1、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示例“我有一个习惯,妈妈说,这个习惯好。
”(《我有一个好习惯》)要点: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描写人物肖像、语言、行动等点题;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头就可以点明事情产生的时间、地址和有关布景,进入主题。
2、写景状物,渲染气氛示例太阳落山了,昏黄的光晕渲染了半边天,我寂寞地趴在阳台上。
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年夜鸟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宝贝。
它那绿豆般的眼睛温柔而慈爱地注视着意欲飞出暖巢的小鸟。
这画面,这眼神,让我想起了母亲……(《面对母亲的目光》)要点:文章的开头从写景状物入手,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或交代故事产生的布景,渲染气氛以此烘托人物,展开故事。
3、抒情议论,确定基调示例伴着年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踩着原野初融的残雪,你姗姗走来,明眸含情。
你用爱的温馨,使我蜡黄的脸庞出现红晕;你用爱的吟唱,唤醒我迷茫的信念。
我,不再忧郁、沉闷、彷徨,也不再坐等、观望、祈祷,我要振作,寻觅、追回你以及你给我曾编制过的那个七彩的梦幻!(《情寄春风》)要点:用几句恰当的议论抒情做开头,或感染读者,或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示例是为了解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羞耻,你才义无返顾地投落这峭壁?(《峭壁上的树》)要点:用悬念法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的兴趣和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作用

作者通过对古代诗人赞美秋色的诗句的引用,说明古人和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处的。因此,“过去”与“现在”并不时割裂的,两者是一种辩证关系。
碧云寺的秋色
文章最后两段写了“我”与“瓦”对语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
表现“达“我”灵魂归乡的愿望。
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
从情理上说,遗璞村人世世代代视为宝物的东西,被一群年轻人轻易的炸掉,不合情理,违背了生活的逻辑;②从叙事上看,炸掉遗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的交代出来,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③从现实上讲,这种结局也不符合保护文物、合理开发的现代观念。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研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01
03
02
切梦刀
01
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既深奥又浅易;
只要性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耳不塞,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大自然;
大自然可以慰藉我们的心灵,指示我们的人生方向。
02
03
翡冷翠山居闲话
01
怎样理解文章结尾的一句话?
02
人无论境遇如何,都要从容面对,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看树
文章结尾说“大家知道---------源流”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遗璞
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 从情节上说,遗璞村人为之自豪的石头被一群年轻人突然炸掉,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②从主题上说,“没有用”的遗璞是一种守旧思想与生活方式的象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③从时代上说,这样的处理符合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精神,有现实意义。
STEP3
STEP2
STEP1
开头结尾的作用答题格式

开头结尾的作用答题格式摘要:一、开头和结尾的定义与重要性二、开头和结尾的作用1.吸引读者注意力2.概括主题内容3.展示作者观点4.引导读者思考5.营造气氛6.强调主题7.留下深刻印象三、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1.明确目的2.采用恰当的写作手法3.注意语言的运用正文:开头和结尾是文章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们在文章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篇好的文章,开头和结尾往往是最引人入胜、令人难以忘怀的部分。
那么,开头和结尾究竟有哪些作用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呢?首先,开头和结尾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其一,它们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一个好的开头能够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们有兴趣继续阅读下去。
而一个精彩的结尾则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长时间难以忘怀。
其二,开头和结尾能够概括主题内容,使读者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其三,它们能够展示作者的观点,使读者明白作者的立场。
其四,开头和结尾能够引导读者思考,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其五,它们能够营造气氛,使文章的氛围更加符合主题。
其六,开头和结尾能够强调主题,使读者对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其七,它们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读者对文章记忆犹新。
那么,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目的。
不同的开头和结尾目的不同,有的目的是为了吸引读者,有的目的是为了强调主题,有的目的是为了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需要根据文章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开头和结尾的目的。
其次,我们需要采用恰当的写作手法。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设问、引用、对比等手法来写开头,使用总结、抒情、号召等手法来写结尾。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开头和结尾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要富有感染力,要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
开头和结尾虽然只是文章的一小部分,但它们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
如何做好说课稿的开头与结尾

如何做好说课稿的开头与结尾教学过程中,说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份好的说课稿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开头与结尾是说课稿的两个重要部分,它们能够为整个说课过程增添亮点。
本文将就如何做好说课稿的开头与结尾进行详细论述。
一、开头的重要性及注意点开头是说课稿中的亮点所在,它直接决定了整个说课过程的氛围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期待。
一个生动有趣的开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如何做好说课稿开头的一些建议:1. 用引言或问题引入话题开头可以用一个引言或问题来引入话题,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例如,对于一节有关环保的课程,可以用一句话引入:“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但是你知道吗?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是否存在着对地球的伤害?”这样的开头能够引起学生对环保问题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故事或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故事或案例往往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开头可以选取一个相应的实例,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或案例来引发学生思考课程内容。
例如,对于一节有关历史的课程,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 引入新颖有趣的教学资源开头可以运用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资源,如音频、视频、图片等,以博得学生的关注。
通过展示一段有趣的视频或图片,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二、结尾的重要性及注意点结尾是说课稿的总结和收尾部分,它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
以下是如何做好说课稿结尾的一些建议:1. 简洁扼要地总结课程内容结尾应对课程内容进行简洁扼要的总结,强调重点和亮点,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可以通过概括性的句子,将课程内容进行简单概述,并强调关键知识点和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2.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结尾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这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复习题、思考题或课后作业题。
通过提问,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头•结尾(2课时)课前预习:整理我们本单元所学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的特点,比较它们的异同。
相关课程标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能力。
”“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表达力求有创意。
”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开头与结尾的重要性。
2、了解开头和结尾几种常见的方法。
3、通过写作练习初步掌握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4、了解文章基本的结构美感,形成一定的文章“结构”概念,懂得初步的形式美追求。
评价任务:1、让学生仔细比较本单元课文“开头和结尾”的独特构思,理解开头与结尾的重要性。
2、展示学过的有代表性的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总结开头和结尾几种常见的方法。
3、通过写作练习初步掌握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读一篇好文章,犹如进色彩缤纷的花园,令人流连忘返;读一篇好文章,犹如赏意境深远的油画,令人惊叹不已;读一篇好文章,犹如品滋味甘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师问:你认为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生答:好文章要言之有物,有内容,要充实。
生答:好文章要用精彩的开头,要吸引人。
生答:好文章要用精彩的结尾,要回味无穷。
……师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开头和结尾。
二、认识开头与结尾的重要性1、让学生仔细比较本单元课文“开头和结尾”的独特构思。
学生思考回答,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教师总结:开头是文章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开头处于文章的醒目处,又好比乐曲定调,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个作品的得失。
文章如何开头,事关重大。
从文章的本身看,它要能理出头绪,确定基调,笼罩下文,提携文章,便于下文的生发、延展。
从读者的心理考虑,它要具有吸引力,“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李渔《闲情偶寄》),激起一睹为快的兴趣。
好的文章结尾,它能充分地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作品主题得到充分发挥。
好文章的结尾,给人以“余音不绝”之感。
三、学习开头常见的方法1、师多媒体展示学过课文的开头:(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朱自清(2)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朱自清(3)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海燕》高尔基(4)人们啊,你可知秋天为何有一个丰厚的收获? 因为它有着一个成熟的头脑。
——题记《秋魂》(5)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去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冰心《谈生命》(6)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象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象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的算个宝地。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2、生思考、讨论、分析、交流开头的好处。
3、教师点评,总结:(1)句开宗明义,直奔主题,点明写作的对象。
利于快速把握内容,朴实实用,不拖泥带水。
(2)句追忆式文章,用联想回忆,引发思绪。
(3)句在开头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特定的氛围、情境,以激起读者的情感体验,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4)句在文章的开头,精心设计一个短小、精炼、扣题又意蕴丰厚的句子,引领文章的内容,凸现文章的主旨及情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显露自己的才情。
(5)句借助比喻的修辞方法,修饰文字词句,使开头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且生动有力。
(6)句设置悬念,这种开头利用读者对故事情节发展很想知道又无从得知的关切和期待心理,故意巧设谜团,吸引读者读下去。
4、师生共同总结开头的方法:一、开门见山法二、联想回忆法三、创境导入法四、妙用题记法五、活用修辞法六、巧设悬念法5、现场练兵:(一)师多媒体展示文章的开头:(1)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
护士只有到吃药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
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死了。
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
(《感受生活之美》)(2)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来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
家真好!(《家,真好》)(3)“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歌声在房间的上空回旋着。
东子拿着父亲的信,泪水溢满了脸颊。
三年了,东子离开家整整三年了,三年来父亲的一封封信已将东子心中的仇恨化为乌有。
东子掩卷而思,思绪又回到了三年前。
(《常回家看看》)(4)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把爱心带给他人》)(5)紫红色的云霞充满着整片天空,其中还有一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面显现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与从容之感,暖得让人沉醉,暖得让人迷恋。
(《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二)生判断运用什么方法,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师补充:开头常见的毛病:1、拐弯抹角离题千里。
落笔时,总爱兜圈子。
有人把它比作大头娃娃。
2、千篇一律格式固定。
开头写来写去就是这么几句话。
3、追求花样弄巧成拙。
写得很好,表达思想感情不明白,不清楚,不真实。
(三)以“《那年(那天)》”、“《礼物》”“《心有千千结》”“《烦》”“《愁》”“《怨》”……为题,任选一个,练写作文的开头。
(四)展示作品,评价哪位同学写开头的好。
1、学生完成作文片断后,四人为一小组,互读文章,互相评价,小组内推荐最好的一篇,准备参加班级交流。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间活动。
2、在班级中选取较好的三篇文章点评,教师点评一篇,学生点评一篇,第三篇由作者自评。
四、学习结尾常见的方法1、师多媒体展示学过课文的结尾:(1)“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背影》朱自清(2)“养母,我的恩重如山的母亲,您没有文化,而我如今身处都市文化圈,却很难再见到您这样纯粹的人”——《养母》杨新雨(3)“回答胡早秋的,只有远处近处连天接地的涛涛水声。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周梅森(4)“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项链》莫泊桑2、生思考、讨论、分析、交流结尾的好处。
3、教师点评,总结:(1)句结尾呼应了开头,主旨得以深化,情感得以升华。
(2)句结尾以抒情的笔调抒发内心真实情感,并配以适当的议论,使文章结尾气势不凡,强劲有力。
(3)句结尾用景物描写来渲染凄惨悲壮,情与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含蓄隽永。
余味无穷。
(4)句结尾针对前文设置了悬念的文章而言的。
收尾揭开“面纱”,文章便有回味悠长之感。
4、师生共同总结结尾的方法:一、照应开头法二、抒情议论法三、景物烘托法四、解开谜团法5、现场练兵:(一)师多媒体展示文章的结尾(1)(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把梦想带给花季》)(2)春光似海,青春如花。
青春是美丽的,美丽的青春在于奋斗,在于拼搏。
愿天下的人们都能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花一样的馨香!(《花样年华》)(3)此刻,一缕阳光从外面射进病房,我感到自已真像一棵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
呵,成长的路上,虽然风云莫测,但是阳光毕竟很好!我想。
(《在阳光下成长》)(4)(首)考试正在紧张地进行,他突然扔给她一个小纸团。
于是,就有了……(尾)“叮呤……”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她拾起被“委屈”了好久的小纸团,满含卑鄙地展开,只见上面潦草地写着“注意:姓名、校名不要超出装订线”。
顿时,她心里刮起了一阵飓风。
(二)生判断运用什么方法,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师补充:结尾常见的毛病:1、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2、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3、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结果冲淡了文章的主题。
(三)以“《那年(那天)》”、“《礼物》”“《心有千千结》”“《烦》”“《愁》”“《怨》”……为题,任选一个,练写作文的结尾。
(四)展示作品,评价哪位同学写结尾的好。
1、学生完成作文片断后,四人为一小组,互读文章,互相评价,小组内推荐最好的一篇,准备参加班级交流。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间活动。
2、在班级中选取较好的三篇文章点评,教师点评一篇,学生点评一篇,第三篇由作者自评。
五、了解文章基本的结构美感(一)师多媒体展示:1、结构的基本形式亚里士多德为“完整的结构”下了一个看似平凡而实为精深的定义:“我所谓完整是指一件事有头,有中段,有尾。
头无须有任何事物在前面笼盖着,而后面却必须有事物承接着。
中段要前面既有事物笼盖着,后面又有事物承接着。
尾须有事物在前面笼盖着,却不须有事物在后面承接着。
”有头,有中段,有尾,加之三者之间或笼盖或承接或兼而有之,这便是结构的基本形式,也是对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一般要求。
2、元代齐梦符对结构的三部分作了形象的说明:风头、猪肚、豹尾。
他说,开头要像凤凰头一样精致;中段要像猪肚一样充实、丰满、九曲回肠;结尾要像豹的尾巴一样精悍、有力。
(二)生思考、讨论、分析、交流。
(三)师总结:综上所述,文章结构的基本形式和一般要求,可归结为:开头——奇句夺目;中段——直中有曲;结尾——媚语摄魂。
六、小结课堂,作业布置发挥想象,增加中段。
写成8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注意“结构美”。
教学反思:1、本节课采用“读写教学法”,以读促写,学生能轻松的掌握开头和结尾的方法且会准确判断,能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2、不足之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能当堂展示的学生太少,不能更多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