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李白的诗歌我们学过很多,如《静 …

合集下载

《静夜思》古诗原文译文赏析

《静夜思》古诗原文译文赏析

《静夜思》古诗原文译文赏析1、《静夜思》古诗原文译文赏析静夜思李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绝小诗。

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

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白话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作品鉴赏《静夜思》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全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抒发了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

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

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

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明净。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

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

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

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前两句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

在月明之夜,尤其是月色如霜的秋夜更是如此。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仙李白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诗仙李白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诗仙李白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李白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被誉为“诗仙”,深受后世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李白的诗歌作品,本文将设计一堂以李白作品为主要内容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1. 了解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学习李白的代表作品,品味其独特的诗意和文化内涵;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和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激发兴趣。

活动流程:一、导入环节(10分钟)1. 教师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他的诗歌创作和影响力。

2. 展示李白的画像和字体,让学生对李白有更直观的认知。

二、诗歌解读(30分钟)1. 选择李白的一首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如《静夜思》。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押韵、节奏等要素,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涵。

3.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三、背诗比赛(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背诵李白的的诗歌比赛,每组选择一首诗进行背诵。

2. 背诵完毕后,学生进行现场评选,评选出最佳组合和最佳个人。

四、课堂创作(3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李白诗歌的理解、感悟和想象,进行创作。

2. 可以让学生选择写一首模仿李白风格的诗歌,或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创作一首新诗。

3. 学生可以个别完成,也可以分组合作,鼓励他们展示个性和创造力。

五、作品分享(2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诗歌作品进行分享,可以选择朗读、展示手工或表演形式。

2. 学生可以相互欣赏和评价,通过分享增进对李白和诗歌的理解和喜爱。

六、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李白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2.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李白的其他作品,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欣赏李白的诗歌作品中,了解他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欣赏其独特的诗意和文化内涵,并通过创作和分享,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诗歌的大门,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并且加深对李白及其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李白教案设计初中

李白教案设计初中

教案设计:初中《静夜思》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静夜思》。

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体会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 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 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进行创意写作。

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诗歌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3. 诗歌关键词汇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1. 诗歌中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

2. 诗歌意境和情感的深度体会。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诗歌全文打印或投影设备。

3. 参考资料或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李白诗歌,如《将进酒》、《庐山谣》等,巩固对李白诗歌的认识。

2. 提问:《静夜思》是李白的哪一类诗歌?引导学生对诗歌类型进行思考。

二、朗读与背诵(5分钟)1. 让学生朗读《静夜思》,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2. 引导学生背诵《静夜思》,加深对诗歌的记忆。

三、解析诗歌意境(10分钟)1. 解释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2.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四、分析修辞手法(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举例说明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加深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五、创意写作(10分钟)1. 让学生运用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进行创意写作,如写一段关于家乡的描述。

2. 学生互相分享写作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的重要性。

2. 推荐学生阅读李白的其他诗歌,拓展对李白诗歌的了解。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意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朗读、解析、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静夜思》教案

语文《静夜思》教案

语文《静夜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熟悉《静夜思》这首诗的内容和作者李白;2.培养学生对于古诗的阅读和鉴赏能力;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课文《静夜思》的学习;2.古诗的阅读和鉴赏;3.创作与仿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2.分析和解读古诗中的意义;3.运用古诗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创作。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课前对于李白的了解,引发学生对于李白诗歌的认识和兴趣;2.展示《静夜思》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让学生读一读,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第二步:课文学习1.教师朗读《静夜思》,让学生跟读;2.分析诗中的意象,解释“明月光”、“地上霜”等词语的意义。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的美丽景色;3.分析诗中的情感和思乡之情,并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经验想象李白在异地思念家乡的情景;4.教师对诗歌中的语言特点进行讲解,包括平仄、押韵等。

第三步:古诗的鉴赏1.教师介绍古诗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帮助学生理解其形式和内容;2.展示其他著名古诗的诗句,与学生分享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感与思想;3.引导学生鉴赏各种古诗的美,体验其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4.分组讨论,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并从中选出自己认为最美丽的诗句进行朗读和分享。

第四步:创作与仿写1.引导学生分析李白的诗歌创作特点,如自然描写、情感表达等;2.提供一些关于生活和情感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创作;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仿写李白的《静夜思》;4.学生朗读和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教师对于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评价;2.学生对于古诗鉴赏和创作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评价;3.学生对于课堂的反馈和意见。

六、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选择其他李白的诗歌进行阅读和鉴赏;2.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古代文人的诗歌进行研究和分享;3.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的表达方式来写诗,如词、曲等。

李白《静夜思》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李白《静夜思》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李白《静夜思》教学设计李白《静夜思》教学设计(精选12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白《静夜思》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李白《静夜思》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

认识1个偏旁“攵”。

2、朗读古诗,在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背诵这首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

2、教学难点:在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描绘的美好意境。

三、教学时间:1.5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1、孩子们喜欢古诗吗?你知道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听。

2、听过《静夜思》吗?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过渡:看来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还能背诵,但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认识几个诗歌中的生字宝宝,还要把诗读得正确,有感情。

有信心吗?(二)学习生字1、翻开书74页,自己读诗句,读完后将圈出来的生字宝宝多试拼几遍。

2、指名读,评议。

3、学习生字。

(1)读字音: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

a、小老师带读b、你想提醒大家怎样读好这个字?c、他能和谁交朋友?(2)记字形:a、左右结构:静(在哪里看见过这个字?)、低(它的反义词知道吗?)、故(它的偏旁是什么?区分反文和折文)。

b、上下结构:夜(分部件记忆,认识部件“夜下角”)、举(图画)、望(从前,有个小王子,他的妈妈死了,他很想念妈妈,人们告诉他妈妈到月亮上去了,于是他常常抬头望月亮想妈妈。

同时教儿歌“王子望月望、望、望”。

)。

c、半包围结构:床(会意记忆:房子下面放了木板,做成了床)。

d、独体字:光(谜语记忆:小儿子是个大胖子)、头(谜语记忆:大戴两朵大红花)、乡(会意记忆:乡下山路多弯道)。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8篇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8篇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致辞、事迹材料、学习心得、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自我鉴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deeds, learning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normative documents, self-evalu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一年级《静夜思》教案8篇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准备好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一年级《静夜思》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李白《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李白《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李白《静夜思》教学设计李白《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白《静夜思》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

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

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学生特点:《静夜思》是首家喻户晓的古诗,学龄前的儿童就应该有所接触,可是字音咬不准。

他们对月亮很感兴趣,却不知道对月思人的情怀。

教师要立足于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读准字音,读中悟情。

在识字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机会去运用。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

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难点:1、认读生字,写生字。

朗读、背诵古诗。

2、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设计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准备:1、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2、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猜一自然景物(月亮)。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与月亮又关,让我们把书翻开,说说图上有什么。

(板书课题)二、介绍背景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释题意。

小学诗仙李白教育案例(3篇)

小学诗仙李白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李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想象丰富,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李白的诗歌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案例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教育案例,让学生在学习李白诗歌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李白及其诗歌创作背景;2. 通过朗读、背诵、赏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静夜思》的意境;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案例实施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PPT展示李白的画像、生平事迹及诗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李白这位伟大的诗人。

同时,播放李白的诗歌朗诵,让学生初步感受李白的诗歌风格。

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静夜思》,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让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意象、情感等。

3. 赏析诗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静夜思》中的意象,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让学生体会诗人在夜晚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情感。

4. 背诵诗歌教师鼓励学生背诵《静夜思》,并要求学生在课后继续背诵。

在背诵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分组比赛、接龙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

5. 创作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活动,要求学生以“夜思”为主题,仿写一首诗歌。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如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6.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创作成果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案例反思1.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本案例中,教师采用了朗读、背诵、赏析、创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歌,提高了教学效果。

2.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
广东省罗定市素龙第三中学
郭汝泉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李白的诗歌我们学过很多,如 《静夜思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 广陵 》 、《送友人 》。但你知道他 是一个怎样的人吗?说说你印象中的 李白?(可以介绍李白所在朝代、年 纪、故事、或背诵他的诗歌……)
老师明确:1、说到李白时, 那很自然想到他的诗与酒。杜 甫曾经写道:“李白斗酒诗百 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 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天生好酒量、好诗才,众 人皆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学习“诗仙”“酒仙”李白的 经典之作《行路难》。
2、李白以“行路难”比喻世 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 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 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 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 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 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 漫主义的情调。
二、 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找出新字词 金樽 zūn 珍馐 xiū 投箸 zhù 歧qí 路 2、注意通假字: “羞”同“馐”,美味食 品。
五、作业布置: 在你生活或者学习的过程中, 你也一定遇到过困难,遭遇过挫 折,经受过痛苦,面对这样的境 遇,你该如何对待?请把你的感受 写出来。 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字数 300左右。(作业可以通过“校讯通”
中的 “我的同步课堂”发送过来。)
再见!
201莘国,给有莘国国君 当了奴隶,职位是厨师。有一天给商汤做了一锅粥,用鼎 盛送去。商汤喝了几口后,感觉鲜美异常,便问他:“这 叫什么粥?”伊尹答道:“回陛下,这叫忧国忧民羹。” 商汤问:“何谓忧国忧民羹?”伊尹答:“这鼎表面上十 分坚硬,但已存在八百年之久,已脆弱不堪,可以比喻为 我们的有夏国,故称忧国。汤里有几个莲子,在鼎里沸腾 翻滚,可比喻为民。民在热汤里沸腾挣扎,莲心甚苦,可 谓忧民。故名忧国忧民汤。”商汤听罢大惊。一个厨师怎 有如此胸怀!不禁肃然起敬。忙起身扶伊尹坐下:“这正 是朕所忧虑之事,请先生坐下详谈,教我应该如何做!” 伊尹见商汤诚恳,遂和商汤展开长谈。畅谈尧舜之礼,治 国之策。二人由白昼谈到黑夜,晚上抵足而眠继续畅谈, 只谈了三天三夜。这让商汤充分知道了此人实有经天纬地 之才,以后自己成败全在此人。随后商汤拜伊尹为右相并 做了国师,以便随时请益。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们看到了一个自强不息、乐观奋斗的李白。 哪怕他正面对着现实的艰难,哪怕前路障碍重重, 但他坚信自已总有一天会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 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 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和追求。
故事五:乘风破浪的故事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 将军姓宗名悫( què ),他从小就 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 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 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 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 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借吕尚和伊尹得到贤君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的 故事,表达自己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希望像 先贤们一样受到重用,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 负。)
故事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商 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 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 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 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 回都途中,在一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 钩钓鱼。问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 (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 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 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 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三、熟读成诵,品析名句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以黄河、太行比喻人生之路艰难险阻;李 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他 怎能不感到惆怅抑郁悲凉呢?
故事二:李白虽然经常参加宫廷宴会, 但他蔑视权贵,并不把皇帝和皇帝身边 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放在眼里。有一次, 他在宫中喝醉了,竟伸出了脚,对坐在 身旁的宦官高力士说:“给我脱掉靴 子。”高力士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给李 白脱下靴子。当时,高力士权力很大, 四方的奏事都要经过他的手,文武百官 没有一个不巴结他,他还从来没有受过 这样的侮辱,这件事使他很愤怒,决定 找机会报复李白 。
3.《行路难》中表现李白在悲愤中不乏豪迈 气慨,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诗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_ ,直挂云帆济沧海 _____________。 4.《行路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 闷,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 然坚定信念的积极乐观态度。
四、课堂小结: (播放音乐《真心英雄》)
人生难免遇到不开心的事,但是怎样应 对,李白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这节课 通过他的诗歌,五个故事,让我们更进一步 了解了这位在悲愤中不失豪迈,在失意中仍 充满信心的“谪仙人” !
五、练习题 1.诗中哪些典型的动作细节揭示了作 者当时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 伏的内心情感?( ) 2.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停、投、拔、顾 A 垂钓碧溪—( ) 姜太公 B 乘舟梦日边—— ( ) C 长风破浪——( 伊尹 ) 宗悫
故事一:唐玄宗时期,李白经朋友引 荐到京城长安做了小官。李白便常和 朋友饮酒作乐,更不幸的是他得罪了 当时权重一时的太监高力士,被迫离 开长安,离开长安前,李白写下了三 首《行路难》表达自己抑郁不平的心 情,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一 首。(故事设计意图:李白思维开阔、敏捷,他的诗歌
作品意象组合极富跳跃性,不容易为中学生所理解;但通 过生动活泼故事,却能让读者轻松、全面了解作者及其作 品。)
3、全文理解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 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 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 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 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 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 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 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 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 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