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健康城项目概念规划规划
大型国际医药健康城规划设计方案文本

CONTENTS
是不是好项目 老龄社会已经到来 收入增加(幼/老) 小城市发展 国际趋势
1.1 项目背景
1.1.1 上 位 规 划 解 读 — — 总 规
1.0
背景篇
发展方向:重点向南、适度向北、优化东部、调控西部。
向南,拓展琴江新区,展示现代风貌; 向北,统筹大坝片区,促进城乡一体; 向东,提升水寨(河东)旧城,挖掘文化魅力; 向西,置换工业园区,实现产城融合。
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梅州国际健康城概念规划
3
1.1 项目背景
1.1.2 上 位 规 划 解 读 — — 控 规
1.0
背景篇
控规用地性质的变化,原用地调整建议
梅州国际健康城概念规划
4
1.1 项目背景
1.1.4 区 域 交 通
项目地周边有省道120及省 道228,对外交通便捷。距 离五华县中心2.8公里。
11
3.3 总体定位
2.0
规划篇
世界级 | 山水都市之生命健康国际城 明珠五华 生息绿洲
繁荣与日月齐辉 生命与山水常青
梅州国际健康城概念规划
12
CONTENTS
客家文化如何体现 把握精髓/模仿皮毛 围屋的启发:生产生活的反映 布局板块清晰 融入园林及景观
1.1 项目背景
1.1.3 人 文 环 境
228省道
1.0
背景篇
五华县中心区
梅州国际健康城概念规划
5
1.1 项目背景
1.1.5 项 目 地 周 边 交 通
项目地周边紧临省道120,城 市主干道工业大道,及城市次 要道路二横路、工业六路、工 业五路。
梅州国际健康城概念规划
武汉江夏区战略规划(中规院)简本

黄陂新型工 业化示范园 新洲新型工业 化示范园
上海特色新城:
东西湖新型工 业化示范园
主导功能?
径河 盘龙
• 嘉定汽车城
武湖
金银潭 青山
食品?轻工?
蔡甸城关
钢铁、重化?
双柳 古龙
• 松江大学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机遇2:宏伟目标阶段引领
2011年底武汉十二次党代会: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
三个武汉(社会目标):幸福武汉、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 三个中心(经济目标):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
一门户三中心: 国家综合交通枢纽(门户) 国家商贸流通中心 国家先进制造中心 国家创新示范中心
阶段2:国家中心城市成熟阶 段(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阶段)
加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1+8都市圈整体成长 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制造 业区域转移
阶段3:世界城市培育阶段(中 心职能的突显阶段)
服务业主导,核心服务职能提升 中三角五角形地区成长 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消费服务 业为主导 文化集聚度、国际交通门户、国 际企业总部、金融、创新、现代 物流、贸易 、高端制造
4、产业扩张显粗放 (1)工业区快速扩张历程(园区+街镇模式) (2)工业倍增压力下,工业用地有粗放扩张的趋势
成倍快速扩张:工业用地现状13,净增加29平方公里 粗放发展下工业效益总体偏低 与转型趋势相悖,转型已经在内部显现(庙山、藏龙岛) 与空间要素的矛盾
100 80 60 40 20 0
各区工业地均效益比较(亿 元/平方公里)
86 21 16 30 26 23 66
产业研究对高新技术园区规划的导向作用——以芜湖中国生命健康城概念规划为例

产业研究对高新技术园区规划的导 向作用 以芜湖 ____ _
一 ~ 一 ~ 一 ~ 一 一 ~ 一 ~ 一 ~ ~ 一 一
( 1 )整 体 区 域 产 业 发 展环 境 :产 业 成熟 、竞 争 激 烈 长 三 角 医 药 制 造 业 产 业 发 展 成 熟 , 位居 全 国 领 先 地 位 : 且 各 省 市 医 药 产 业 自成 特 色 ,其 中 , 浙 江 省 医 药 制 造 业 以 化 学 药 品 原 药 制 造 为 主 ,是 全 国 化 学 原 药 生 产 大 省 , 为长 三 角 及 全 国化 学 品制 剂 业 的 生 产 提 供 了 原 料 基 础 : 上 海 和 江 苏省 则是 化 学 药 品 制 剂 的主 要 生 产地 。 ( 2 )芜湖 生 医产 业 S W O T分 析 : 机 遇 与挑 战 并
【 关键 词 】产 业 研 究 空 间 规 划 高 新 技 术 吲 区 导 向 作用
芜 湖 发 展 生 物 医 药 产 业 的 优 势 在 于 拥 有 地 方政 府 的政 策 支 持 , 产 业 领 军 企 业 的 发展 态 势 良好 ;不
2 . 高科技产业特征 : 国际性、 增值性 、 发展性 、
■ 沈旦婕 鳓 S h e n D a n j i e
【 摘 要】随着我国商新技术园区发展模式转 变, 园区规划的 产业 内容 不能再停留在务虚层面 ,只以单一 的空间规划为 导向;必须纳 入产业研究,补足城 市规 划在之 前商新区规 划中的缺位 ,以产业 规划指导为园 区规 划,使空间规划切
实 落 位 到 相 对 准 确 的 细 分 领 域 和重 点 项 目。
科 学 家 、 学 者 、 企 业 家 。 如何 吸 引高 素质 人 才 并创 造 条 件 使 其 集 中 注 意 力 于 研 究 开 发工 作 ,创 造 出能 激励 其 创造 行 为 的 环 境 ,是 每 一 个业 界 内公 司 的重 点 工 作 , 也 必 然 是 高 科 技 园区 规 划 设 计 必 须 考 虑 的 问题 。 以硅 谷 为 例 , 硅 谷 整 体环 境 便 于 人们 交 流 , 使 技 术 在 不 自觉 中 杂 交 衍 生 , 使 技 能 和 技 术 频 繁 组 合 使信 息 顺 畅 流 通 , 使 得 当 地 社 区 不 断 学 习 进 步 。与 此相 适 应 , 公 司 及 社 刚 组 织 不 但 鼓 励 纵 向的 交 流 , 而 尤其 方 便 于 横 向的 灵 活 交 流 简 而 言之 , 高科 技 园 区 是 一 种 微 缩 的城 市形 态 , 完整 的 社 交 网 络 , 所 以 科 技 园 区 的 规 划 需 要 将 园 区 作 为 … 个综 合 性 的 现 代 化 城 市 来 看 待 。
武汉汉阳新区总体规划

▪ 汽车零部件供应中心 Automobile Supplier Park
▪ 会展中心 Exhibition Convention Centre
▪ 四湖生态公园 Four Lakes Ecology Park
▪ 国际培训中心 Wuhan International Schools
5造业企业地区总部headquarterbase研发中心研发中心technocentre汽车零部件供应中心汽车零部件供应中心automobilesupplierpark会展中心会展中心exhibitionconventioncentre四湖生态公园四湖生态公园fourlakesecologypark国际培训中心国际培训中心wuhaninternationalschools汽车运动主题公园汽车运动主题公园autothemepark医疗中心医疗中心wellnesscentre市民广场市民广场civicplaza居住新城居住新城newtown现代制造业服务中心manufactureservicebase总部基地地区控制中心研发培训制博园展览展示会议论坛展览展示会议论坛城市生活urbanliving湖光丽舍湖光丽舍湖景别墅湖景别墅低密度住宅低密度住宅左岸廊桥左岸廊桥都市休闲都市休闲娱乐设施娱乐设施主题公园主题公园汽车主题公园汽车主题公园汽车博物馆汽车博物馆汉阳新区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工程应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以政府投资为先导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土地储备财政等相关政策通过对项目群项目库的策划与编制指导市场开发建设最终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有序化的综合开发局面
▪ 汽车运动主题公园 Auto Theme Park
▪ 医疗中心 Wellness Centre
▪ 市民广场 Civic Plaza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与介绍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及介绍1、绿地规划背景在1999年2月5日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中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
1998年武汉市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武汉市城市环境和景观面貌取得了很大改善,滨江滨湖的城市园林绿化特色初步形成。
为进一步适应武汉市城市功能提升,提高城市亲合力和个性魅力,继续实施以生态绿化景观为主体的城市人居环境创新,明确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根据国务院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决策要求,特制定《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是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为基础、依托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的一项专项系统性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中有关绿化体系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2、规划策略和原则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本着建立良好的城市绿化生态和人居生活环境,突出战略性和超前性,构筑适应城市未来发展要求的绿地系统格局的指导思想,在规划中主要遵循如下原则:(1)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通过城乡绿化空间的均衡、协调和互联布局,树立大绿化观和系统观,确保在武汉市域城乡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背景和基础。
(2)体现自然山水和地域特色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武汉市丰富的山水空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绿地分布格局。
(3)突出生态优先和生态安全重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以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城市生态框架的布局和园林植物的配植,确保武汉市的物种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4)强调因地制宜和可操作性结合武汉市实际,利用各种立地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多种绿地类型;并通过划定各类绿线,实行“绿线管制”制度,促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
硚口区崇仁健康生活区规化范围

硚口区崇仁健康生活区规化范围摘要:一、引言:硚口区崇仁健康生活区的背景和重要性二、规划范围:地理位置、总面积和分区三、规划目标:健康生活区的愿景和战略定位四、规划内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五、实施方案:分区规划和重点项目六、预期效果: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七、结语:呼吁共同努力,共建崇仁健康生活区正文:硚口区崇仁健康生活区作为武汉市的一项重要发展规划,旨在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性健康生活区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崇仁健康生活区的规划范围、目标、内容、实施方案及预期效果。
一、引言硚口区崇仁健康生活区是武汉市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该项目立足于区域优势资源,以人为核心,强调生态、智慧、创新、人文、共享五大理念,努力构建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健康生活区。
二、规划范围崇仁健康生活区位于硚口区,东至古田二路,西至长丰大道,南至汉江,北至解放大道。
规划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分为六个分区,包括居住、商务、休闲、教育、医疗和产业等功能区域。
三、规划目标崇仁健康生活区的愿景是打造一个以人为本、生态友好、具有区域特色的健康生活示范区。
规划战略定位为:①武汉市健康服务业的核心区;②硚口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③市民高品质生活的典范。
四、规划内容1.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2.公共服务:构建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3.生态环境:加强绿化、水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系统,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
五、实施方案1.分区规划:按照功能分区,有序推进各项建设。
2.重点项目:聚焦健康产业、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引进优质项目。
六、预期效果崇仁健康生活区的建设将对硚口区乃至武汉市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提升区域价值,助力城市转型升级。
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环境。
七、结语共建崇仁健康生活区,需要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努力。
养老示范基地概念规划方案设计

04
建筑表现
理念来源 建筑风格
建筑意向 景观意向
05
养老产品
设计导则 公寓类型 室内设计 颐养中心/养护院
06
养老服务
居家生活服务 社区服务配套
2
Chap er 1 P ro j ect O r i en tat i o n an d backg ro u n d 项目定位与愿景
设计原则 | 项目定位与愿景
设计原则
系统性Systematic
功能性Functionality
生态性Ecological
智慧性Wisdom
4
人群定位 | 项目定位与愿景
行动方便
表现活跃的老人 这种类型的老人,一般
在60~70岁之间,身 体硬朗,热爱群体活 动。但害怕孤独,希望 有活动可以参与,增加自己的存在感以及社 会感。
行动迟缓
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 开放式养老
智慧养老
智慧生活 智慧医疗 智慧服务
7
生态养老 | 项目定位与愿景
绿色建筑
在设计上试图从人造建筑与自然环 境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外部要强 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 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回归自热
健康养老,要尽量充分发挥和利用自 然的优势,让自然本原的东西发挥作 用,把自然更好的放在社区中,让老 人们足不出户也能享受自然。
项目定位:按照国家三级康复专科医院标准建设,是中国首家具有完善康复 医疗功能的生态型国际高端康复医疗中心。 功能:神经系统病患,骨科疾病 ,运动损伤,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神经系 统病患。
13
良渚文化村 – 随园嘉树 | 案例分析
“良渚文化村”位于杭州市西北部良渚组团核心区,既仅靠著名的文 化遗址,又有距杭州市区中心最近的丘陵绿地和水网平原相结合的生 态环境。
武汉市新城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武汉市新城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武汉市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0一二年七月十六日目录前言 (1)一、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 (2)二、规划主要依据 (2)三、基础资料收集 (4)四、规划编制内容 (13)五、主要技术要点 (15)六、成果要求 (21)七、附件(仅供参考) (23)前言1、工作背景全面贯彻落实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十三届人代会的会议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6个新城区构筑中心区域明确、中心镇和特色镇为支撑、中心村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要求,科学指导和有序推进6个新城区的城乡统筹建设,积极促进新城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市政府要求开展《全市新城区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2、工作目的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和《武汉都市发展区“1+6”空间发展战略实施规划》为指导,参考《武汉市城乡建设统筹规划》研究成果,结合各新城区发展战略规划等相关规划,落实市、区“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村体系、建立系统完善的城乡基础设施网络、打造特色鲜明的重点镇和中心镇、制定切实有效的实施推进措施为重点,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3、工作思路根据《关于做好全市新城区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以下为《通知》),本项工作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由市新城办会同市新农办和市国土规划局组织编制《<武汉市新城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编制完成后由市新城办组织市新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讨论通过后印发各区;然后,各新城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本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最后,由市新城办会同新农办和市国土规划局组织编制完成《全市新城区城镇体系规划》。
4、适用范围本技术导则主要用于指导各新城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各新城区在编制规划时应遵循本技术导则的相关要求,在此基础之上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扩充规划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