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语文( 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 页。
全卷总分12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5 小题,计17 分)1.经典诗文默写。
[在(1) ~(6)题中,任选四题....。
](6分)....;在(7)~(8)题中,任选一题(1)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其五)(2)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游山西村》)(3)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5)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6)树叶子却绿得发亮,。
(朱自清《春》)(7)光阴荏苒,岁月匆匆。
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总是能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真可谓,。
(王湾《次北固山下》)(8)人生之路常有不如意,但我们要有“,”的旷达胸襟,心怀“古仁人之心”,用聪明才智书写专属于自己的辉煌。
(范仲淹《岳阳楼记》)阅读语段,完成2~3题。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guǒ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lǒng 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1)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A. shuò B. sù)那一道道沟渠。
( )(2)纵然谄.(A. chǎn B. xiàn)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迸发(bèng)恣意(zì)B. 蹒跚(pán)徜徉(cháng)C. 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óu)D. 缄默(jiān)踌躇(chú)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骛恣意妄为殚精竭虑B. 斟酌恣意妄为箴言C. 旁骛恣意妄为真知卓见D. 斟酌恣意妄为卓有成效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令学生们受益匪浅。
B. 他是个恣意妄为的人,常常不顾他人感受。
C.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殚精竭虑,而应该冷静思考。
D. 他缄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读了好几遍,仍然觉得意犹未尽。
D. 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管理。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脱缰的野马,奔跑在草原上。
B. 他的话像春风一样温暖,令人心旷神怡。
C. 他像一只狐狸一样狡猾,总是能巧妙地避开问题。
D.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勇猛,无所畏惧。
6.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殚精竭虑,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B. 他旁征博引,用尽了所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C. 他锲而不舍,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D. 他箴言满口,总是能说出许多道理。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B. “你来吗,还是我去?”他问。
C. “你来吗,还是我去?”他问。
D.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
”8. 下列句子中,主谓宾结构完整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得真美。
2024年上海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上海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
(13分)1.默写(1)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其一》)(2)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3),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4)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石壕吏(节选)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成。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展炊。
【乙】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欧阳修传(节选)范仲淹以言事①贬,在廷多论救②,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③,小人翕翁不便④。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言事:直陈时弊。
2025届齐齐哈尔市重点中学初三中考测试(一)语文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2025届齐齐哈尔市重点中学初三中考测试(一)语文试题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刹.车/刹.那肖.像/惟妙惟肖.息事宁.人/ 宁.缺勿滥B.忖.度/纣.王诧.异/姹.紫嫣红相形见绌./咄.咄逼人C.贝壳./躯壳.抹.去/拐弯抹.角丢三落.四/落.花流水D.涟漪./绮.丽贬.义/针砭.时弊谆谆教诲./韬光养晦.2.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自实施以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推出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作品,提高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以高尚的精神鼓舞人的作用。
B.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给蔬菜基地的菜农们吃了“定心丸”,使广大菜农更加坚定了靠土地致富的信心。
C.历经半年多的时间,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港珠澳大桥海底箱梁项目顺利推进。
D.今年的中国戏曲文化节围绕“中国梦·中华魂·戏曲情”的主题,举办戏曲花车巡演、地方戏演出、园博厅精品展演等一系列传承传统戏曲文化的活动。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窖.(gào)确凿.(záo)挑衅.(xìn)忍俊不禁.(jìn)B.枯涸.(hé)殒.落(yǔn) 锃.亮(zèng)猝.然而逝(cù)C.滑稽.(jì)羼.水(chàn)恻.隐(cè) 锲.而不舍(qiè)D.骸.骨(hái)胚.芽(pēi)匀称.(chèng)怒不可遏.(è)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画家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居,驻足端详,触景生情....,不仅潸然落泪。
中考模拟真题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一、积累与运用(1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kuì)退②雨后春(sǔn)③(jí)贯④鞠躬尽(cuì)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填上与加点词语含义相反的词语。
(2分)心灵上一面镜子,显现高尚....与,宁静..与,真诚..与,深沉与。
3.修改下面的病句。
(4分)①参加这次竞赛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②班委会建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的班级管理制度。
4.按要求默写。
(4分)①随风潜入夜,。
(杜甫《春夜喜雨》)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③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各条战线涌现出一大批劳动模范、战斗英雄,正像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所描写的‚,‛。
④月光下,思念远方的朋友,希望他年年平安,我们就会不禁想起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词句‚,‛。
5.根据下面所提供的哥白尼的事例,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例句的横线处添上一句跟上下文的意思相吻合的话。
(3分)例句:,没有对亚里士多德物理理论的怀疑,又哪来伽里略在运动学上的重大变革?没有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超越,又怎么会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16世纪初,哥白尼主认为,托密勒的天动学说不能成立。
他用了30多年的时间留意观测日、月以及各行星的运动,发表了地动学说,带来了天文学上下的革命。
二、阅读理解(50分)(一)(15分)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对于吃牡蛎)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
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
‛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
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
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2024年中考语文统一模拟考试含解析

2024年初三统一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箴.言zhēn 赐予jǐ云霓ní瓦楞léngB.莽莽mǎng 褴褛lǚ纯粹suì连翘qiáoC.娉婷pīng 宽宥yòu鄙夷bì栈桥zhànD.妄想wàng 拮据jù恣睢zì玄虚xuá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秘诀法琅禅师与日具增B.豢养脏物惊骇自渐行秽C.潮汛摇曳天娇纷繁芜杂D.旁骛萧索游弋矫揉造作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醉在天伦之乐的喜悦中。
B.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中国书法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担当,任重道远。
C.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将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我们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应有备无患,最大限度地削减其可能带来的平安隐患。
D.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日的电子墨水屏,使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酷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变更。
B.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赢得纪录电影的市场记录。
C.“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D.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凄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朝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谪、明珠暗投的命运赐予怜悯,故其作此诗答谢。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采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
B.在开展“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街道办事处人大代表共走访贫困户近500多户。
C.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D.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作祟帷幕云宵沧海一栗B.隧道赃款外甥自顾不暇C.姊妹酝酿奢靡崭露头脚D.誉写绚烂眷念绿草如阴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阳光中学在2012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B.菲律宾外长说黄岩岛是菲律宾的固有领土,他的言论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歪曲黄岩岛历来是中同领土的一部分的事实C.那烟雨迷蒙的恩施大峡谷,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士兵的光辉事迹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八则》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
B.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人才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走向衰弱。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C.近期,人脸识别技术不断进入大众视野。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技术进入视野”。
D.精准扶贫中国速度移民火星移动支付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相同。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语文(福建卷)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含解析)

”的山野景致,可以从《使至塞上》中感受“⑧ ,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还可
以通过《大道之行也》去体会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的“⑨ ,⑩ ”的大同社
会,以此不断丰富文化认知,提升文化自信。
2.下面是小仙同学的电视新闻观后感,请帮助他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国科技事业跨越发展,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微信、微博、快手、抖普等移动社
④细微之处见真章,有“质”者事竟成。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份匠心。“95 后”邹 彬为了砌好一面墙,会反复推倒重来多次,“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标准,才过得了心里那 一关”的坚守,让他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电工罗佳全“每次用螺丝 刀都会比别人多一琢磨一会儿”,坚持比别人多干一点、多想一点的执着,让他从一名 初中生成长为集设备安装、电气调试、维护检修等众多技术于一身的国家级技能大师…… 这些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职业不同、身份各异,但“执着专注、精益 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却是他们共同的品质。也正是有着这样一种精 神,他们才能褪去浮躁,定下心来,肯吃苦,多练习,最终练就一身“独门绝技”。
的陷阱而不能自拔;另一方面,移动社交在( )空间距离的同时,未必会( )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可能让许多人( )了身边人的感受。如何让移动社交更好
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感受。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试卷第 1 页,共 9 页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C.这些社交软件,尽管给我们的沟通方式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丰富了我们生活的方方
面面。
D.这些社交软件,尽管丰富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给我们的沟通方式提供了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班别:姓名:分数: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10题,共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玷diàn)污蔑褴褛(lǚ) 偃(yǎn)旗息鼓B.歼(jiān)灭匀称(chèn) 敝(bì)帚自珍C.嗤(chī)笑盔(kuēi)甲油光可鉴(jiàn)D.拮(jié)据缄(jiān)默声名狼藉(jí)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 ](2分)A.不屑置辩无耻谰言虚张声势D.敷衍塞责纵横绝荡错落有致C为富不仁坦荡如底嗟来之食D.骄生惯养雍容典雅巧妙绝论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2分)(1)(野花)一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贬呀眨的。
(2)语言,也就是说话,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可是仔细想想,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3)长的草里是不去的,——一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A.开好像因为B.散好像因为C.散其实所以D.开其实所以4.下列各句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2分)‘丸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n.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D.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5.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语言流畅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B.我们要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D.只有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6.对下列句子的分析,正确的—项是[ ](2分)A.初春时节,杭州市的西湖公园是人们踏青的好地方。
(句子主干是:杭州市是地方)B.建国门立交桥竣工:通车。
(“建国门”在句中充当主语)C.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这是转折复句)D.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厂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质朴,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这是二重复句,第二层是因果关系)7.下面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心旷神怡——《岳阳楼记》——范仲淹——唐朝B.讳疾忌医———《扁鹊见蔡桓公》——韩非——战国C。
作奸犯科——《出师表》——司马迁——汉朝D.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一—《捕蛇者说》——柳宗元——唐朝6.根据课文填空。
(6分)(1) ,西出阳关无故人。
(2)接天莲叶无穷碧,。
(3)生于忧患,。
(4)子曰:“敏而好学,。
”(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何时了》中表达对亲人良好祝愿的诗句是“ 。
”(6)周敦颐《爱莲说》赞美莲花品格高尚的句子是“ 。
”9.把下面的话写在“田”字格里,每格只写一字,要写得清楚、工整。
(标点符号占一格)(2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0.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3分)你刚买到一本急需的复习资料,同学小军看见了向你借。
你不想马上借给他,又不想使他感到不高兴,该怎样说?现代文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40题)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了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有故意的高声嚷道,“你——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了你偷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接着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1.画横线的句子在文段中的主要作用有两方面,试概括出来。
(每项不超过15个字) (2分)12.画浪线的一句用描写的手法,写出孔乙己的特点。
(3分)13.试用一个成语概括加点号句子反映的孔乙己的生活状况:(1分)答:14.文中加点的“排”字属于什么描写?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特点? (2分)答:15“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这一句写出了一种怎样的人情世态? (答案不超过10个字) (2分)16.—这段文字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有:(2分)(二) (15分)监考的教师大概烟瘾很大,在考试快要结束的时候,终于耐不住,躲到教室外吸烟去了。
亚洁忽然觉得有人轻轻地捅了自己一下。
忙低头看时,心头不由得一阵急跳。
书,一本书正从书桌下面递了过来。
此刻,亚洁正绞尽脑汁,为最后一道题解不出来而焦急万分。
这个冒失鬼,怎么把书带到考场来了?她抬头看了一眼于青,于青却对她飞起了一个眼神,那意思像在说,你—一还等什么呢?然而,亚洁并没有马上去接书。
这次考试,是部里委托直属学院开办一个大专班的招生考试,由于名额有限,报考的人又多,出观厂一番相当激烈的竞争。
前三科,亚洁考得不错,今天的数学是最后一科,又一向是她的弱项,她担心要在数学上跌跤。
果不其然,今天一发考卷,她的脑袋一下子涨大了,但她还是尽力沉下心来,认真思索着,拣容易的题先做、前面的最后一道题,需要用一个固定的公式来解。
不知是由于过分紧张,还是什么原因,她却怎么也记不起来了。
可这道题偏偏又是20分,亚洁心里清楚,一得—失,全在这道题,它几乎决定着自己的命运。
于青见亚洁在那儿发呆,却不伸手接书,就冲着亚洁狡黠地——努嘴,亚洁抬眼往前一扫,啊,她立刻张大了嘴,险些叫出声来,她看见,—张小小的白纸片在自己前面座位—上的两个考生中间传递着;这时,于青又使劲用书捅了亚洁—下,亚洁忙用手指按住太阳穴。
她觉得自己的头在发晕,眼前的景物也有些模糊不清了。
但她却能清晰地感觉到,那本书是翻开着的,只要一伸手就可拿过来,那一切将会……于青不耐烦了:“快点,时间要到了!”然而,亚洁这——次就像没有听见于青的警告,她毅然地埋头在试卷上。
没几天,考试的结果公布了,亚洁榜上无名。
别人说她“考糊了”,她却坦然—笑。
她觉得自己还行,在关键的时刻,还经得起考。
17.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文中的人物。
(3分)时间:地点:人物:18.文中对亚洁的心理描写较多,请找出三处抄下来。
(3分)19.于青提醒亚洁注意有两个考生在传纸条的目的是什么? (2分)22。
“她觉得自己还行,在关键的时刻,还经得起考验”一句的含义是什么?(2分)(三) (11分)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其风格的名园。
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
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意:“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
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团”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各景。
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
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①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
②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
③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
④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恳舌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
⑤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阳,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秩山。
过个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
山脉、山顶“终年积雪”。
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23.“个园”取名缘自什么? (2分)答:(2分)24。
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个园的?介绍突出了个园什么特征?答:25.文章介绍千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2分)答:26.文章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2分)答:K.文章第4段内层次划分合理的一项是:(3分)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①④⑤C。
①②︱③④①D.①②︱③④︱⑤(四)(17分)吸收与释放①读书之天忌,在于生唇活剥;不求甚解。
而读书之秘诀,贵在融会贯通,而且更在于消化理解,吸收营养,释放能量。
②能量的吸收与释放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形象地说明了自然界中物体吸收、释坟能量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般而言,物体吸收能量越多,释放能量就越多;吸收越快、释放就越快,反之,能量的释放又能促进能量的吸收。
③宋朝诗人朱熹七绝(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术来。
”其实,一渠池塘,光引水,不溢流或光溢流不引水都难以保持活水常清。
人的大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应该是一池“活水”,而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贮水桶”、“封闭器”,只有常引常流,常换常新,知识才能不断丰富,思维才能不断渐进,观念才能日臻更新;•否则;纵熬你“读万卷书”、“听万家言”;倘若不会消化,不会创新,更不会转化、释放,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樽“两脚书橱”而已!④已故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得好:“我有一个习惯;学到一点什么倦西,马上就想拿出来贩卖。
”好一个“贩卖”!笔者认为,“贩卖”不就是转换、不就是释放吗?这实乃一语道破了读书的真谛,学习的旨义,因为只有敢于“贩卖”,善于释放,才能促进你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去学习、去读书、去理解.从而不断去获取新的能源,并将所学过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启迪他人智慧的源泉。
⑤著名作家赵树理.曾打过生动比喻:“读书就像开矿。
”开矿为了什么?冶炼。
冶炼干什么?释放能量。
这样,读书——开矿——冶炼——释放能量就形成一条有机的链条。
当然人的能量不能无限地释放,所以人的能量也是有限的,那么,读书正好起到一种补充能量的作用;同样,如果仅仅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学习而学习,仅仅为了拿别人的良言警句作为卖弄学问的资本,装潢门面的点缀,那岂不失去了读书的本义,那还有什么实用价值可言呢?⑥读书为了运用,读书为了释放,读书为了创造,这样,我们才不至于死读书.读死书。
才不至于单纯地、消极地、被动地全盘照搬书本教条,才能在学习前人、他人成果的同时,孕育那创造的萌芽,闪烁那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