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小班语言《失落的一角》
失落的一角 教案

失落的一角教案教案标题:失落的一角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并理解“失落”的含义和影响。
2.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案内容:课时一:引入与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个表达失落情绪的场景,引发学生对“失落”的思考和讨论。
2. 导入相关词汇,如“失望”、“沮丧”、“困惑”等,帮助学生理解“失落”的多样性。
课时二:阅读与分析1. 提供一篇与“失落”相关的短文或故事,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情感和主题。
2. 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角色、情节和冲突,以及他们所经历的失落体验。
课时三:同理心培养1. 分组讨论学生在生活中曾经或正在经历的失落情感,分享彼此的经历。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可以如何帮助他人克服失落感,培养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课时四:写作实践1. 针对所阅读的短文或故事,要求学生以一个角色的视角,写一篇关于他们失落经历的短文。
2. 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叙事技巧和情感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并理解角色的失落感。
课时五:展示与总结1. 学生互相交换并阅读彼此的作品,提供反馈和建议。
2. 邀请学生选择其中一篇作品进行展示,并分享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
教案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分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阅读理解:评估学生对所提供短文或故事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其中角色情感的分析能力。
3. 写作表达:评估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所展示的叙事技巧、情感描写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1. 邀请心理学专家或辅导员到课堂上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探讨失落感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绎,将失落情感转化为戏剧表演,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调研和写作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失落”的含义和影响,培养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同时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精彩教案失落的一角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精彩教案:失落的一角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故事《失落的一角》感受到友情、坚持和珍惜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分享和合作。
二、活动准备1.故事课件:《失落的一角》2.画纸、画笔3.小组讨论道具: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4.音乐《友谊地久天长》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的特征。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知道的三角形的故事或物品。
(二)故事分享1.教师播放课件,讲述故事《失落的一角》。
2.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故事里的小三角形为什么会失落一角?它找到一角了吗?(三)小组讨论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个道具(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
2.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三角形,你会怎么找到失落的一角?3.各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四)创作环节1.教师邀请幼儿用画笔和画纸创作一幅关于《失落的一角》的画。
2.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中的故事情节。
(五)分享与交流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讲述创作思路。
2.鼓励幼儿相互欣赏、评价,学会赞美他人。
2.教师播放音乐《友谊地久天长》,与幼儿共同感受友谊的美好。
四、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失落的一角》,讲述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2.课堂延伸:开展《失落的一角》主题绘画比赛,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表现奖等。
五、活动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活动过程重点难点(一)导入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三角形的特征,激发兴趣。
难点: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角形的特征,并联想相关故事或物品。
对话示例: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个三角形,它有什么特点呢?”幼儿:“它有三个角,三条边。
”教师:“对了!那你们知道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呢?可以分享一下吗?”(二)故事分享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三角形的情感变化。
难点: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寓意,理解友情和坚持的意义。
幼儿园公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教案

幼儿园公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公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
故事讲述了一个圆缺了一角,它感到不完整,于是踏上了寻找失落一角的旅程。
在旅途中,它遇到了许多不同的形状,最终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落。
这个故事旨在培养幼儿对形状的认知,以及教会他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区分各种基本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2. 培养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兴趣和理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3. 引导幼儿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培养积极的心态。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区分基本形状,激发他们对故事情节的兴趣。
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贴纸、画纸、彩笔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绘本封面,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询问幼儿是否曾经失落过东西,引发幼儿的共鸣。
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失落的一角》,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并在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如“这个圆缺了一角,它觉得怎么样?”“它为什么要去找失落的一角?”等,引导幼儿思考和理解故事情节。
4. 实践操作: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形状,并剪下来,粘贴在另一张纸上,制作成一个失落的一角的作品。
5. 小组分享:让幼儿分组,将自己制作的失落的一角作品展示给其他小朋友,并分享自己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的圆形,写上“失落的一角”,并在圆形旁边画出各种形状,如方形、三角形等,标注它们的名称。
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失落的一角》的内容;2.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里找出各种形状的物品,让幼儿进行认知;3. 家长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对失落的物品是如何处理的,是找到了替代品还是学会了接受不完美。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让幼儿认识和区分了基本形状,同时在实践中让他们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2024年幼儿园教案失落的一角

2024年幼儿园教案失落的一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教材《启蒙数学》第四章“有趣的几何图形”第三节“认识圆形”。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故事《失落的一角》引入圆形概念,让幼儿观察和感知圆形的特点,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圆形,并能在生活中找出圆形物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圆形,知道圆形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知。
3. 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圆形的概念,并能用语言描述。
教学重点:让幼儿观察和感知圆形的特点,认识圆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启蒙数学》教材、圆形物品(如硬币、瓶盖、圆球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圆形模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1)讲述故事《失落的一角》,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圆形元素。
(2)让幼儿观察教具中的圆形物品,引导幼儿发现圆形的特点。
2. 新课:(1)教师展示圆形模具,引导幼儿观察和感知圆形的特点。
(2)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圆形的概念,帮助幼儿理解。
(3)让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圆形,并进行小组交流。
3. 实践:(1)组织幼儿进行“寻找生活中的圆形”活动,让幼儿在教室和户外寻找圆形物品。
(2)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描绘自己找到的圆形物品。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圆形的概念。
(2)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找到的圆形物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圆形》2. 内容:(1)圆形的特点(2)生活中的圆形(3)描绘圆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家中的圆形物品,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找到了一个圆形的闹钟,它的形状是圆形的,上面有数字和指针,可以告诉我时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和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对圆形有了直观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圆形,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幼儿园公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教案(1)

幼儿园公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公共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
该故事选自教材第四章《情感教育与审美培养》的第二节。
详细内容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小三角形在寻找失落的一角的过程中,历经曲折,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完美角落,从而认识到每个人的独特性和自我价值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聆听和阅读绘本故事,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审美观念。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增强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故事中寓意的人生哲理,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聆听、阅读绘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情感态度和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失落的一角》、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寻找友谊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绘本故事:a. 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随教师一起阅读。
b.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故事中的寓意。
3. 例题讲解:a. 出示一道关于故事情节的选择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b. 解题过程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4. 随堂练习:a. 学生分小组,根据故事内容设计一个类似的寻找友谊的情景剧。
六、板书设计1. 《失落的一角》2. 主要内容:a. 小三角形寻找失落的一角的过程。
b. 寓意: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
c. 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画一幅关于小三角形找到失落的一角的画。
b. 写一篇关于《失落的一角》的故事感悟。
2. 答案:a. 画中体现出小三角形找到失落的一角后的喜悦和自信。
b. 文章中包含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和个人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幼儿园绘本阅读失落的一角的教案怎么写

幼儿园绘本阅读失落的一角的教案怎么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课程,教材为《失落的一角》。
该绘本以简洁的线条、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引导幼儿思考生命的意义。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绘本的封面、环衬、扉页、及封底;详细内容为故事主人公——一个小圆缺了一角,它在寻找失落一角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挫折与成长。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绘本画面,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勇于面对困难,懂得珍惜与成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
2. 教学重点:观察绘本画面,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失落的一角》、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彩色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绘本封面,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
2. 讲解:教师带领幼儿翻阅绘本,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绘本画面细节。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4. 例题讲解:针对故事中的关键情节,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笔、剪刀等学具,创作与故事相关的作品。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失落的一角》2. 板书内容:(1)故事主人公:小圆(2)故事情节:寻找失落一角的过程(3)故事寓意:关爱他人,珍惜成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将故事中的小圆画出来,并为其添加颜色。
(2)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情节。
2. 答案:(1)小圆作品:以幼儿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2)故事讲述:以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主,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类似现象,鼓励幼儿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幼儿园公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教案

幼儿园公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公共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
该故事选自教材第四章“情感与交流”单元,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一个小圆缺了一角,在寻找失落一角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最终成长为一个完整圆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幼儿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中小圆寻找失落一角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品质。
重点:培养幼儿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失落的一角》、挂图、卡片、磁性黑板、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挂图展示故事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故事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故事内容,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引导他们关注故事中小圆寻找失落一角的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小圆在寻找失落一角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如何克服的?”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曾经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困难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失落的一角》2. 重点词汇:勇敢、坚持、乐观、困难、克服3.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画一幅关于小圆寻找失落一角的画,并简单描述画面内容。
答案示例:画面中小圆正在努力寻找失落的一角,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它依然坚持不懈,脸上洋溢着坚定的笑容。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家长协助完成)让幼儿与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故事,讨论故事中小圆的品质,并引导幼儿尝试将这些品质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阅读其他相关绘本,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提高情感素养。
幼儿园公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教案

幼儿园公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公共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
主要围绕该绘本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本章讲述了小三角形在寻找失落一角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最终在好朋友小圆形的帮助下,找到了失落的一角,并学会了珍惜友谊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的主要情节和道理。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小三角形和小圆形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克服困难的过程。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学生学会珍惜友谊,懂得互相帮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失落的一角》、挂图、卡片、磁性黑板。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不完整的三角形卡片,引发学生思考:“这个三角形少了什么?你们觉得它会去哪里找呢?”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故事铺垫。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内容,详细讲解小三角形和小圆形的冒险过程,强调他们之间的友谊和互相帮助。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小三角形和小圆形是如何找到失落的一角的?他们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回答。
5. 创作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用画笔、画纸、剪刀和胶水创作一幅以“小三角形和小圆形找失落一角”为主题的画作。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7. 复习与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故事中谁帮助了小三角形?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引导学生回答,巩固故事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故事大纲,包括小三角形、小圆形、失落的一角等关键词;另一部分为创作提示,包括画三角形、圆形、场景等元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创作一幅画作,展现小三角形和小圆形的冒险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语言活动:《失落的一角》
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娄东幼儿园周玲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表达找寻失落一角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
2.运用目测、填充等方法验证适合的一角,感受找寻成功前后的不同心情。
活动准备
一个失落了一角的圆、小虫、小花、甲虫、蝴蝶、5个大小不一的角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个失落了一角的圆,引出找寻的目的。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这个朋友有点特别,看看它哪里特别?(缺了一角)
2.这个朋友缺了一角,你觉得他的心情会怎样?(不快乐)那它会做什么呢?
3.它决定去寻找失落的一角,那让我们一起跟着它出发吧!它边滚边唱:我要找寻失落的一角,我要找寻失落的一角,我要找寻失落的一角!
二、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表达找寻失落一角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
1.遇见小虫:因为缺了一角,它滚不了太快,所以会停下来,和小虫说说话。
你猜,它会和小虫,说什么悄悄话?
2.遇见小花:或者闻花香,谁来用动作表现闻花香?闻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3.遇见甲虫:有时它会超过一只甲虫,有时甲虫又超过了它。
为什么它会超过甲虫?又是什么原因甲虫超过了它?
4.遇见蝴蝶:这是它最美好的时光。
它最美好的时光是什么?为什么?
5.小结:一路上,它遇见了小虫,和小虫说悄悄话,或者闻闻花香,有时超过一只甲虫,有时甲虫又超过了它,当小蝴蝶停在它的头上时,它觉得是最美好的时光。
虽然还没有找到自己失落的一角,但是它的心情是怎样的?
三、运用目测、填充等方法验证适合的一角,感受找寻成功前后的不同心情。
1.遇见5个角,运用目测、填充等方法验证最适合的一角,并说明原因。
(引导孩子为5个角标上学号,以便更好的进行比较。
)
2.它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一角,现在它完整了,可是却不开心了!猜猜原因。
3.小结:原来它完整了,滚得越来越快,快得无法和小虫说悄悄话,或者闻闻花香,快得让小蝴蝶都有不能落在它的身上,它连自己想唱的歌都不能唱了,这就是它不快乐的原因。
这可怎么办?怎样才能找回以前的快乐?(放下一角)
四、激发幼儿继续找寻最合适的一角的欲望。
放下一角,它又可以唱歌了,又可以继续寻找最合适的一角,那大家还愿意和它一起出发去寻找吗?来,就让我们一起唱:我要找寻失落的一角,我要找寻失落的一角,我要找寻失落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