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往含有AgNO 3、Cu(NO 3)2和Al(NO 3)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固体乙。
请回答:(1)康康认为滤液里可能有AgNO 3、Zn(NO 3)2和Al(NO 3)3。
老师认为他的猜想是错的,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引起溶液质量减小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 锌应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后与硝酸铜溶液反应,当硝酸银溶液有剩余时,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猜想中无硝酸铜,说明硝酸铜已与锌反应生成铜,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故不可能有硝酸银) Zn+2AgNO 3=2Ag+Zn(NO 3)2【解析】铝比锌活泼,锌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往含有AgNO 3、Cu (NO 3)2和Al (NO 3)2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锌不能和硝酸铝反应,先和硝酸银反应,如果锌过量,则再和硝酸铜反应。
(1)理由是:锌应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后与硝酸铜溶液反应,当硝酸银溶液有剩余时,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猜想中无硝酸铜,说明硝酸铜已与锌反应生成铜,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故不可能有硝酸银);(2)由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银小,比铜大,故引起溶液质量减小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 3=2Ag+Zn(NO 3)2。
点睛: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下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A 为常见化肥,E 常作食品干燥剂,M 只含3种元素。
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略去.............。
(1)化学式:A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反应..①.提醒..在施用A 时要注意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中C 和D 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有一种纳米材料添加剂,由铝粉、氧化铝粉末、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该添加剂的成分,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该现象说明添加剂中一定含有_____。
(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溶液。
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_____。
(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_____,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
【答案】铝粉、铜粉。
Cu+2AgNO3=Cu(NO3)2+2Ag 。
硝酸铜、硝酸铝。
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解析】【详解】(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说明添加剂中含有铜,并产生大量气泡,说明添加剂中含有铝,因此添加剂中一定含有铝粉、铜粉;(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蓝色溶液,说明铝完全反应后,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的硝酸铜与铝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硝酸铝。
(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是因为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铝和水,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 为相对分支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为红棕色粉末,G为最常见的金属,B、D、E均为无色气体.请回答:(1)X是 _________ (填一种物质化学式);(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C→D+E:,②A+E→B+C: _____ ____ ;(3)曹君宇同学将一定量的G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底部仍有固体存在,则溶液底部的固体组成可能是___ 或 ______。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如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HCl中的一种。
(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甲和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和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又称为_________反应。
【答案】(1)Na2CO3HCl(2) BaCl2+Na2CO3==BaCO3↓+2NaCl Mg+2HCl==MgCl2+H2↑(3) 复分解中和【解析】分析:对于给定物质在表格转化中的解决,可以采取先综合物质之间的转化后将之与表格对应的方法解决.本题中H2SO4是整个反应中的核心,而给定的物质中有三种物质与之能够反应,所以要从这一点进行突破.解:在给定的转化关系中,硫酸与甲、乙、丁三种物质反应,而甲、乙、丙、丁(Mg、BaCl2、Na2CO3、HCl)中只有HCl不和硫酸反应,所以丙为HCl.而丁只能够和硫酸和盐酸都反应,所以丁为Mg.在剩余物质(BaCl2、Na2CO3)中,既能与硫酸反应,也能与Ca(OH)2反应的是Na2CO3,所以乙为Na2CO3,则甲为BaCl2.所以甲 Mg;乙 BaCl2;丙 Na2CO3;丁 HCl.故答案:(1)Na2CO3;HCl;(2)BaCl2+Na2CO3=BaCO3↓+2NaCl; Mg+2HCl=MgCl2+H2↑;(3)复分解;中和.点评:解答时可以先将表格分析,可以看出在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有三种能够和硫酸反应,只有丙不与之反应,所以先确定丙为HCl.2.往含有AgNO3、Cu(NO3)2和Al(NO3)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固体乙。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现有一包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Fe(NO3)3、CaCO3、KCl、BaCl2、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做如下实验:(1)取固体试样溶于足量水,得无色溶液A,则原固体一定不含______。
(2)向溶液A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B和无色滤液C.加入Ba(NO3)2溶液时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向固体B中加入足量稀HNO3,固体完全溶解,则原固体一定不含______。
(4)取少量滤液C,先滴加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一定含有______。
(5)若所取固体试样为13.8g,实验(2)中得到白色固体B的质量为19.7g,则原固体中一定______(选填“不含”或“含”)Na2CO3。
【答案】Fe(NO3)3、CaCO3、BaCl2 K2CO3+Ba(NO3)2=BaCO3↓+2KNO3 Na2SO4 KCl 含【解析】【分析】硝酸铁溶于水,溶液显黄色,碳酸钙难溶于水,硝酸钡和碳酸钾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也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
【详解】(1)取固体试样溶于足量水,得无色溶液A,所以原固体一定不含Fe(NO3)3、CaCO3、BaCl2;(2)向溶液A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B和无色滤液C,加入Ba(NO3)2溶液时一定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钾,化学方程式是:K2CO3+Ba(NO3)2=BaCO3↓+2KNO3;(3)向固体B中加入足量稀HNO3,固体完全溶解,所以原固体一定不含Na2SO4;(4)取少量滤液C,先滴加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一定含有KCl;(5) K2CO3+Ba(NO3)2=BaCO3↓+2KNO3,138 19713.8g 19.7gNa2CO3+Ba(NO3)2=BaCO3↓+2NaNO3,106 19710.6g 19.7g13.8g的碳酸钾会生成19.7g的碳酸钡沉淀,10.6g的碳酸钠会生成19.7g的碳酸钡沉淀,原固体一定含有KCl,所以若所取固体试样为13.8g,实验(2)中得到白色固体B的质量为19.7g,所以原固体中一定含Na2CO3。
九年级化学 化学推断题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九年级化学 化学推断题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 、B 、C 、D 、X 、Y 、Z 几种物质都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酸碱盐或氧化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或产物已略去),已知A 、Y 、Z 都能使石蕊溶液变为蓝色,B 、X 都能使石蕊溶液变为红色,C 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用作补钙剂,B 、D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反应②不是化合反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 2; (2)Na 2CO 3+Ca (OH )2═CaCO 3↓+2NaOH ; (3)3CO+Fe 2O 3 ========高温2Fe+3CO 2;【解析】根据“C 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用作补钙剂”,可推出C 是碳酸钙;根据“A 、Y 、Z 都能使石蕊溶液变为蓝色”,推测A 、Y 、Z 为碱性;根据“B 、X 都能使石蕊溶液变为红色”,则推测B 、X 为酸性;根据“B 、D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结合图框,则推测B 、D 分别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A 为碳酸钠,X 为稀盐酸,Y 为氢氧化钙,Z 为氢氧化钠溶液,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1)根据分析,B 、C 的化学式分别为:CO 2;CaCO 3;(2)A+Y→C ,即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其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Ca (OH )2═CaCO 3↓+2NaOH ;B+Z→A ,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其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 2═Na 2CO 3+H 2O ;(3)反应②可以为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和二氧化碳,故如果反应②不是化合反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3CO+Fe 2O 3========高温 2Fe+3CO 2。
九年级培优 易错 难题化学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

九年级培优易错难题化学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往含有AgNO3、Cu(NO3)2和Al(NO3)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固体乙。
请回答:(1)康康认为滤液里可能有AgNO3、Zn(NO3)2和Al(NO3)3。
老师认为他的猜想是错的,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引起溶液质量减小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锌应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后与硝酸铜溶液反应,当硝酸银溶液有剩余时,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猜想中无硝酸铜,说明硝酸铜已与锌反应生成铜,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故不可能有硝酸银)Zn+2AgNO3=2Ag+Zn(NO3)2【解析】铝比锌活泼,锌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往含有AgNO3、Cu(NO3)2和Al (NO3)2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锌不能和硝酸铝反应,先和硝酸银反应,如果锌过量,则再和硝酸铜反应。
(1)理由是:锌应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后与硝酸铜溶液反应,当硝酸银溶液有剩余时,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猜想中无硝酸铜,说明硝酸铜已与锌反应生成铜,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故不可能有硝酸银);(2)由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银小,比铜大,故引起溶液质量减小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2Ag+Zn(NO3)2。
点睛: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
(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和D反应需要高温,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下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俗称纯碱;C可用作补钙剂;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H、F物质类别相同。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G_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A转化为H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E和C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则E的名称为________。
【答案】NH4NO3 Na2CO3+2HCl═2NaCl+CO2↑+H2O CaCO3+2HNO3═Ca(NO3)2+H2O+CO2↑(合理均可)硝酸【解析】【分析】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纯碱,所以A是碳酸钠,A和B反应会转化成C和D,C可用作补钙剂,所以C是碳酸钙,B是氢氧化钙,D是氢氧化钠,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所以G是硝酸铵,H、F物质类别相同,碳酸钙生成的F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F是二氧化碳,碳酸钠生成的H会转化成B,所以H是水,E会与碳酸钠、碳酸钙反应,所以E可以是硝酸、盐酸等常见的酸,经过验证,推断正确。
【详解】(1)由分析可知,G是NH4NO3;(2) A转化为H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E和C的反应可以是碳酸钙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NO3═Ca(NO3)2+H2O+CO2↑;(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则E的名称为硝酸。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现有A、B、C、D、E五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一种常见的酸,由两种元素组成,C 是种金属氧化物,A 在通常状况下为气体。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 、B 是黑色单质粉末,C 、F 是常见的酸,D 、E 是两种气体,且含有相同的元素。
它们有如图反应和转化关系(连线表示能反应,箭头表示能转化),试回答:(1)推出物质(填化学式)A_____;C_____;(2)写出E →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向B 中加入过量的F 的反应现象_____。
【答案】C HCl CO 2+C 高温2CO (黑色粉末表面)有气泡产生,(粉末逐渐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解析】【分析】D 、E 是两种气体,且含有相同的元素,则D 、E 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A 、B 是黑色单质粉末,A 能生成D 和E,则A 是碳,B 是铁,C 、F 是常见的酸,A 、C 都能生成E ,则E 是二氧化碳,D 是一氧化碳,B 和C 反应,C 生成二氧化碳,则C 是盐酸,F 是硫酸。
【详解】(1) A 、B 是黑色单质粉末,A 能生成D 和E,则A 是碳,A 的化学式为C ;C 、F 是常见的酸,A 、C 都能生成E ,则E 是二氧化碳,D 是一氧化碳,B 和C 反应,C 生成二氧化碳,则C 是盐酸,C 的化学式为HCl 。
(2) D 、E 是两种气体,且含有相同的元素,则D 、E 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A 、B 是黑色单质粉末,A 能生成D 和E,则A 是碳,B 是铁,C 、F 是常见的酸,A 、C 都能生成E ,则E 是二氧化碳,D 是一氧化碳,故E→D 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C 2CO 高温。
(3)B 是铁,F 是酸,故向B 中加入过量的F 的反应现象(黑色粉末表面)有气泡产生,(粉末逐渐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点睛】A 、B 是黑色单质粉末,A 、B 是碳或铁中的一种,D 、E 是两种气体,且含有相同的元素,则D 、E 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
2.现有A .B .C .D .E.F 六种物质,分别是盐酸、铁粉、氧化钙、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某固体粉末由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现进行如下图所示的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C的pH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7。
(2)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3)沉淀A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溶液E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小于硝酸钡、氯化铜、氢氧化钠硫酸铜 Cu(OH)2+H2SO4=CuSO4+2H2O 铜离子和钠离子【解析】【详解】(1)沉淀A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得到溶液C,说明溶液C的pH小于7;(2)由溶液C和溶液B混合生成不溶于酸的沉淀,可知沉淀D为硫酸钡,故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硝酸钡;又因为沉淀A可以完全被酸溶解,说明沉淀A中不含有硫酸钡,故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硫酸铜;则沉淀A为氯化铜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故填:硝酸钡、氯化铜、氢氧化钠;硫酸铜;(3)沉淀A为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u(OH)2+H2SO4=CuSO4+2H2O(4)溶液E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E中有氯离子,且由(2)推知固体中含有硝酸钡、氯化铜、氢氧化钠,可知溶液E的阳离子为铜离子和钠离子。
2.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 为相对分支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为红棕色粉末,G为最常见的金属,B、D、E均为无色气体.请回答:(1)X是 _________ (填一种物质化学式);(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C→D+E:,②A+E→B+C: _____ ____ ;(3)曹君宇同学将一定量的G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底部仍有固体存在,则溶液底部的固体组成可能是___ 或 ______。
【答案】(1)C(或CO)(2)2H2O通电2H2↑+O2↑ CH4+2O2点燃2H2O+CO2(3)Cu Cu、Fe 【解析】试题分析: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那么A是甲烷;C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那么C是水;F为红棕色粉末,那么F是氧化铁;G为最常见的金属,G是铁。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E是氧气,B、D、E均为无色气体,故B是二氧化碳;水电解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D是氢气;氧化铁与一氧化碳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把推断出的物质代入,推断正确。
考点:物质的推断3.现探究一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a2CO3、CuSO4、BaCl2、K2SO4、NaCl 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___。
(2)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
(3)写出过程④中生成白色沉淀E的化学方程式___。
(4)固体混合物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___(写化学式)。
(5)滤液D中肯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为___(写离子符号)。
(6)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写化学式),得此结论的理由是___。
【答案】BaCO3 AgCl; CO2+Ca(OH)=CaCO3↓+H2O NaCl NO3- CuSO4、K2SO4如果有硫酸铜,滤液B为蓝色,与题意不符;如果有硫酸钾,过程②白色沉淀A加稀硝酸后仍有白色沉淀,与题意不符。
【解析】【分析】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所以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得到的白色沉淀A中加入硝酸,生成气体C和滤液D,所以A 中一定不含硫酸钡,样品中一定不含硫酸钠,一定含有氯化钡和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E 是碳酸钙;无色滤液B 中加入硝酸银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G 是氯化银沉淀,氯化钡会引入氯离子,所以样品中可能含能有氯化钠,一定不含硫酸铜【详解】由分析可知:(1)白色沉淀A 的化学式为BaCO 3;(2)白色沉淀G 的化学式为AgCl ;(3)过程④中生成白色沉淀E 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O 2+Ca(OH)=CaCO 3↓+H 2O ;(4)固体混合物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NaCl ;(5)滤液D 中肯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为NO 3-;(6)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CuSO 4、K 2SO 4,得此结论的理由是:如果有硫酸铜,滤液B 为蓝色,与题意不符;如果有硫酸钾,过程②白色沉淀A 加稀硝酸后仍有白色沉淀,与题意不符。
4.在古代,人们曾经把A 矿石放入烈火中煅烧获得一种红色金属.如图是A 能发生的变化,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 、C 的化学式:B_____,C_____.(2)你能判断出A 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依据是_____.(3)D 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答案】CO 2 CO 铜、碳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4242Cu OH CuSO +N +2NaO =a H SO ↓ 复分解反应【解析】【分析】红色金属为铜,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沉淀;蓝色溶液为可溶性铜盐的溶液,常指硫酸铜溶液;能与Fe 2O 3反应生成Fe 的物质主要为C 、H 2和CO 。
【详解】(1)无色气体B 能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的C 物质可以还原Fe 2O 3,生成无色气体B ,故B 为CO 2,C 为CO 。
(2)蓝色溶液D 由A 与稀硫酸反应所得,D 溶液为硫酸铜溶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生成的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A 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放出二氧化碳,反应前后元素不变,物质A 中应含有碳元素、铜元素。
(3)溶液D 为蓝色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能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42Cu OH CuSO +N +2NaO =a H SO ↓,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
5.A ~K 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为黑色粉末,H 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1)D 的化学式_____。
(2)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气体E 在该实验中体现的主要性质是_____性。
【答案】Cu (OH )2 复分解反应 Cu+2AgNO 3=2Ag+Cu (NO 3)2 还原【解析】【分析】A ﹣K 为中学常见的物质,H 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H 是白色沉淀,所以H 是碳酸钙,气体F 和溶液G 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所以F 是二氧化碳,G 是氢氧化钙,固体I 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蓝色溶液和银白色固体K ,所以I 是铜,J 是硝酸铜,K 是银,A 为黑色粉末,A 和气体E 加热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A 是氧化铜,E 是一氧化碳,氧化铜会与溶液B 反应,所以B 是盐酸或硫酸,C 是硫酸铜或氯化铜,C 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D ,所以D 是氢氧化铜沉淀,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1)根据分析过程,D 的化学式 Cu (OH )2;(2)反应①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3)反应②是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 3=2Ag+Cu (NO 3)2;(4)气体E 在该实验中体现的主要性质是还原性。
故答案为(1)Cu (OH )2;(2)复分解反应;(3)Cu+2AgNO 3=2Ag+Cu (NO 3)2;(4)还原。
6.A~H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D是无色气体,B、E是红色固体,F为白色沉淀,H为红褐色沉淀,她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写出化学式:A_______,H__________,X___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答案】CO Fe(OH)3 CuSO4 或CuCl2或Cu(NO3)2 CO2+Ca(OH)2=CaCO3↓+H2OH2SO4+Fe2O3=Fe2(SO4)3+3H2O 复分解反应【解析】试题分析:依据H为红褐色沉淀为突破口,H为氢氧化铁、G为硫酸铁、B为氧化铁、A为一氧化碳、C为铁、D为二氧化碳、E为铜、F为碳酸钙、x的为硫酸铜,故(1)A的化学式为CO; H的化学式为Fe(OH)3 X的化学式CuSO4 (2).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3).写出反应④的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考点:物质的推断7.A~D是四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其中A可用于金属除锈,B难溶于水。
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
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A 与D反应的实质为_________;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合理即可)。
【答案】HCl(或H2SO4)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或H++OH-=H2O) HCl +AgNO3=AgCl↓+HNO3(或H2SO4 +BaCl2=BaSO4↓+2HCl) CO2 + Ca(OH)2 =CaCO3↓ + H2O(其它合理答案均可)【解析】【分析】A 可用于金属除锈,故A 可能是盐酸(或硫酸),B 难溶于水,则是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的氯化银沉淀(硫酸与氯化钡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能生成D ,且D 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故D 是氢氧化钙,C 能与水和氢氧化钙反应,故C 可能是二氧化碳,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A 是盐酸(或硫酸),其化学式为(或H 2SO 4),A 是盐酸,D 是氢氧化钙,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实质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或H ++OH -=H 2O )。
A 生成B 是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或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HCl+AgNO 3═AgCl↓+HNO 3(或H 2SO 4 +BaCl 2=BaSO 4↓+2HCl )。
C 与D 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O 2 + Ca(OH)2 =CaCO 3↓ + H 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