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建模常见问题共54页文档
pkpm结构建模中的常见问题

pkpm结构建模中的常见问题第二章结构建模中的常见问题1、PMCAD软件为什么提示某些房间?轴线间形成的房间夹角小于15度时不能导荷。
2、PMCAD软件为什么提示墙下无轴线?当墙、梁端点离得很近,软件在进行节点归并时将墙端点并入梁端点所致。
08版的PMCAD 改成将梁端点并入墙端点。
3、在PMCAD建模中出现悬空梁、悬臂梁和空间折梁的原因?3.1悬空梁:当梁的标高不与楼面等高,梁端竖向构件节点未升高或梁端无支承构件所致。
3.2悬臂梁:当梁的一端竖向构件节点未升高或梁端无支承构件所致。
3.3空间折梁:当折梁下端的标高不与楼面等高,梁端竖向构件节点未升高或梁端无支承构件所致。
4、梁端定义铰接时应注意的问题?4.1如果与节点相连的构件均定义为铰,数捡时程序给出红色警告.老版本采用总刚计算,将异常中断,目前版本可以计算..4.2圆弧梁端不能定义为饺..5、斜墙在程序中是如何处理的?斜墙用节点升高的方法建模,目前,SATWE和TA T都不能计算。
在PMSAP中按板建模,楼板定义为弹性板6,并能计算,但只能给出内力。
6、体育馆等空旷结构建模的常见问题?6.1节点升高不能超过层高,6.2圆弧形网格节点升高后形成螺旋线,7、多塔结构建模中的常见问题?7.1塔号以塔高排序,7.2带变形缝的多塔,不要同构件存在于多塔,第三章特殊模型的建立1、椭圆模型?当前PMCAD没有椭圆模型菜单,可用命令行的命令建模。
1.1、进如PMCAD,在命令行输入“ellipse”。
1.2输入椭圆的圆心或端点或外切矩形。
1.3输入椭圆另一端点坐标。
1.4输入椭圆另一半轴长度。
1.5输入“explode”,用光点取椭圆分解成折线。
1.6再次输入”explode”,,用光点取椭圆存图,形成网点。
2、错层结构?2.1单塔错层,当错层高度小于框架梁高时可不考虑错层的影响。
当错层高度大于框架梁高时可按两个标准层建模。
《08版PKPM软件将会对此有所改进》2.2多塔错层2.2.1进如PMCAD,按标准层建模。
PKPM建模与计算常见问题解决汇总

PKPM建模与计算常见问题解决汇总1. 虚梁的概念虚梁的定义:截面为100mmx100mm的混凝土梁,软件自动识别为虚梁。
虚梁的定义和布置方法与普通梁相同。
虚梁的作用:引导有限元分析程序划分单元和确定网络边界。
不论新旧版本软件,遇到以下情况需要布置虚梁:(1)板柱剪力墙结构、厚板转换结构、无梁楼盖结构程序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时;(2)“回”字型无梁楼板出现复连通域时,(3)应用复杂楼板有限元计算程序SLABCAD计算分析时。
2. 虚梁与刚性梁的区别:虚梁和刚性梁都是实际工程中没有的虚拟梁,都是特殊结构计算分析中需要布置的特殊梁。
但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别:(1)虚梁必须定义截面为100mm×100mm的梁,刚性梁不必单独定义,选取任何已定义的梁即可。
(2)虚梁与刚性梁都需要在建模阶段人工布置,但虚梁可以由软件自动识别,刚性梁既可以由程序自动识别,也可以在特殊构件中设定。
(3)虚梁新旧版本软件都需要应用,刚性梁仅应用在旧版本软件中。
PKPM 次梁与边跨主梁相交是否需要设置铰接次梁与边跨主梁相交是否需要设置铰接一般讲混凝土梁之间都是刚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铰接。
如果设置为铰接,在构造上应采取相应措施。
如铰接梁定义太多,会导致内力重分布,使内力分配不合理因素加大,计算结果也可能不合理。
次梁与主梁相交,根据次梁输入形式连接方式:●按次梁输入的次梁,程序默认其与主梁铰接。
●按主梁输入的次梁,程序默认其与主梁刚接。
一般不必修改,除非计算的内力和配筋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在SATWE特殊构件定义时将其改为铰接。
活荷载按楼层折减系数注意事项:(1)《荷载规范》4.1.2条规定了两类活荷载折减系数:●按从属面积对楼面活荷载的折减系数,JCCAD软件可以读取上部结构按楼面折减后的活荷载。
●按楼层的活荷载折减系数,JCCAD软件不能读取上部结构按楼层折减的活荷载,仅读取取内力标准值自行进行组合,因此基础设计须重新输入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
(整理)PKPM常见问题.

(整理)PKPM常见问题.建筑模型输入及工程量计算常见问题1. 如果有同一工程的建筑APM建模和结构PMCAD建模数据,可以利用(工程拼装)命令使结构模型与建筑模型的合并。
2. 现程序中的阳台只能统计出投影面积,其他工程量都不能解决,如何变通处理?答:阳台栏板按“墙”输入形成房间后,就可以统计出阳台的装饰工程量;再用“修改定额”,将“墙”的定额修改为“栏板”的定额。
3. 如果模型中有的房间不计算建筑面积,程序怎么处理?答:利用“房间编辑”中“房间特征“命令,定义房间的计算面积系数为0后,布置在不需计算建筑面积的房间内,程序在计算建筑面积时就不会统计了。
4. 现程序中双层梁怎么处理?答:在建筑模型中可以输入梁和层间梁,来处理双层梁。
5. 程序在进入平整场地时,有时会出现模型不见只显示平整场地的轮廓线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答:重新进入建筑模型中点“形成网点”命令即可。
6、外立面在计算室外地坪的装修工程量时,怎么解决?答:(1)在“改层信息”中,输入室外地坪标高,这部分工程量会自动并入第一层的工程量中。
(2)立面选择完毕后,用“辅助网格”绘出室外地坪这部分的区域,录入做法后可统计工程量。
7、建模的本层检查中,能检查出模型的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隐藏的问题检查不出来?根据经验模型还会出现哪些问题?答:目前检查如下情况:是否有180度圆弧(由于程序生成房间时圆弧边被简化成圆弧两端的直线边,如果180度的弧墙中间没有节点打断,则半个圆的面积将丢失。
如果还有通过其圆心的另一段墙,则该圆弧与直线墙连接生成的房间会由于面积为零而发生错误)检查在两个距离比较小的节点间(最大检查距离为1000mm)没有布置梁或墙的状况。
当平面上节点的布置较乱(在结构数据和装修、填充墙等同时布置时常出现),可能出现相距较近的节点网格上梁或墙的遗漏布置,特别是在柱截面范围内有多于一个节点的情况时常出现这种遗漏布置,这种情况由于柱的掩盖常不能被发现。
pkpm常见问题.txt

PKPM系列软件常见问题解答2010年06月04日 10:06 A.M.一,建模:1, 悬空梁:有时在用总刚计算有悬臂梁的模型时,总是计算不过。
这主要是由于用户在输入一些梁时采用了抬高节点的方法,形成了被软件认为是悬空梁的构件,再用总刚计算就会显示出错,计算不能进行下去。
所以用户在输入模型后最好在PMCAD的最后一项3D视图中仔细检查模型。
2,悬臂梁:有时在输入模型时,由于疏忽定义的轴线没有相交,再输入梁时会形成错误的悬臂梁。
最好在计算前花点时间仔细检查模型,免得为后面计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错层梁:梁错层高差在500mm以内时,低节点梁会合并到高节点梁来计算。
所以错层梁高差在500mm以内时只需建立一个标准层即可。
当错层高差大于500mm时,可以定义错层梁计算。
4,斜梁:在遇到斜屋面建模时,往往会用到定义斜梁。
PKPM建议斜梁下应再输入200mm高的短柱,以便传递荷载及内力给框架柱。
添加的短柱超筋不用管,它只是起将斜梁内力传递给框架柱。
5,斜墙:PMCAD不能考虑到墙节点的变化,所以在TAT和SATWE里定义不了。
若要定义则只能在PMSAP中定义成弹性板6来计算。
6,遮阳板:可定义在楼层处,不影响计算结果。
7,多塔错层:当多塔层高不同时,可以在多塔定义中修改不同塔的层高,从而实现错层。
最高的塔定义为1号塔,依此类推。
8,一柱拖二梁:当两个梁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在柱内两节点处加刚性梁(200×300)以封闭房间,传递荷载(如图2)。
图1 图29,一柱抬二柱、上柱大偏心:前者在柱间加刚性梁,后者也设刚性梁。
(分别如图3、图4)图3 图410,复连通结构:也就是“回”字型结构,若为板柱结构则需加设虚梁(如图5)11,铰接梁定义:PKPM建模中,梁梁交点不能都是铰接12,斜撑:SATWE中钢斜撑两端点连接处都为铰结,混凝土斜撑则为刚结。
若钢斜撑跨越几个标准层,则在每层斜撑定义的节点处人为定义为刚结;柱间斜撑在PMSAP中可以建模,SATWE 中只能拉在层间处,若要定义柱间斜撑则必须多建立一个标准层。
PKPM常见问题与解答(2014年)

PKPM常见问题与解答北京直销部目录一、安装问题 (1)1、软件某个模块进不去的原因? (1)2、锁没有正常驱动,怎么处理? (1)3、PAAD模块不能使用,可能原因? (1)4、V2.1版本网络版,客户端使用PMCAD时,经常出现出错或者报错?25、网络版程序,服务器能用,客户端不能用? (2)6、提示本机时间不对? (2)7、重装PKPM时,若遇到选项如何选? (2)8、装载动态库失败 (2)9、网络映射版PKPM,不能进入剪力墙施工图部分,其他模块没问题。
怎么解决? 310、WIFI与PKPM无法同时使用,怎么解决? (3)11、客户希望将个人电脑设为服务器+客户端? (3)12、高版本PKPM的模型如何在低版本中打开?V2.1存为低版本时,老版本的PKPM为什么打不开? (4)13、完成建模,第二天打开时弹出“L OADLIBRARY FAILD WITH ERROR 8:存储空间不足,无法处理此命令”,怎么解决? (4)14、同一个模型,在V1.3中计算通过,但是V2.1中剪力墙显示PL,是不是两个版本有计算问题? (4)15、楼板施工图里工具条少了楼层的选择? (4)16、在电脑上已经有1.3版本后,安装V2.1版本,始终出现以下该界面,无法跳出安装界面? (5)17、如何去掉加密锁的时间限制(已有解码)? (5)18、出现下面的提示是什么原因? (6)19、U盘电子狗,和系统64位有关系吗? (6)20、出现下面报错的原因? (6)21、V2.2安装用不了问题? (6)22、打开软件进入程序后,出现下图报错,怎么解决? (6)23、W IN8系统程序安装完之后锁不亮? (7)24、PMCAD可以进去,但保存退出时报错,为什么? (7)25、PKPM出现了闪退现象,是怎么回事? (7)26、V2.2网络版PMCAD可以使用SATWE不能使用? (7)27、PKPM32位系统和64位的安装文件一样么? (7)28、网络版安装遇到下面的提示,怎么设置? (7)29、提示缺少PKPMI CON R ES.DL? (8)30、如图所示,网络锁驱动是否正常? (8)31、重装时出现下图报错。
PKPM常见问题处理

解决方案:检查软件版本是否最新,尝试关闭其他软件或重启计算机后再进行保存
参数设置与调整
04
参数设置流程
打开PKPM软件,进入参数设置界面
根据需要调整各项参数,如结构击保存并退出界面
重新启动软件,使参数设置生效
参数调整方法
打开PKPM软件,进入参数设置界面
根据需要调整各项参数,如结构形式、荷载组合等
结果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结构分析不通过:检查模型、荷载和支撑条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结构优化效果不明显:检查优化算法和参数设置是否合理
计算结果不收敛:检查模型、边界条件和材料属性是否正确
结构位移过大:检查模型、荷载和支撑条件是否合理
图纸生成与输出
06
图纸生成流程
建立模型:根据建筑图纸和设计要求,建立PKPM模型
PKPM常见问题处理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YOUR LOGO
汇报时间:20X-XX-XX
汇报人:XX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软件安装与运行
03
模型建立与调整
04
参数设置与调整
05
计算与分析结果解读
06
图纸生成与输出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01
软件安装与运行
计算过程与结果输出
结果解读方法
对比分析:将计算结果与理论值或经验值进行对比,判断是否符合预期。
趋势分析:观察计算结果的变化趋势,了解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异常值处理:对于异常的计算结果,需要仔细核对输入数据和模型设置,确保准确无误。
多方案比较:对于多种设计方案,可以通过比较计算结果来评估优劣,选择最佳方案。
PKPM建模常见问题及处理建议

PKPM建模常见问题及处理建议PKPM建模常见问题及处理建议分享转载复制地址日志地址:基本概念要求:1.构件定位柱:柱以节点定位,不考虑大小;梁墙定位:梁墙以网格线,不考虑大小。
2.节点距离对于复杂结构建模,进入PMCAD第一件事,将节点距离调整为150。
3.不要有独立悬挑构件。
4.偏心剪力墙尽量不偏心。
5.模型尽量简化。
一、长肢柱(或短肢墙)的输入. 长宽比大于3时,柱、墙力学模型差异较小(内力、位移比较接近).柱输入时,梁的跨度较实际大 * 节点距离. 配筋时,墙未考虑平面外弯矩 * 模型简化. 配筋时,墙未考虑平面处弯矩建议:1、长宽比小于3时,按柱输入;2、平面外受力较大时,尽量按柱输入;3、长宽比大于5时,按墙输入。
4、长宽比在3~5时,可根椐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二、连梁(洞口)普通梁的输入. 跨高比2—4梁受力差异较小建议:跨高比小于2,应按洞口输入;大于5,按梁输入。
三、一根转换梁上两道剪力墙建议:将梁分成二根,梁间加刚梁连接。
四、偏心问题原则:剪力墙尽量不偏心1、柱可以任意偏心输入,程序自动以柱形心为坐标点(结果无影响)2、梁偏心超出柱范围时,应加网络线直接输入。
程序不允许梁偏心过相邻节点,结果有影响。
3、梁上墙偏心:梁柱扭弯未能考虑;应处理:加钢臂。
五、圆弧梁处理* PMCAD处理楼面荷载时,由两点直线代替圆弧,荷载将减少;* 处理: 在圆弧上多加上几个节点。
六、斜坡输入* 用上节点高 * 荷载按投影计算* 输斜梁 * 风荷载未考虑斜坡部分* 输斜柱七、主、次梁输入问题区别:次梁不参与整体计算建议:在容量许可情况下,所有梁在交互输入中输入,即均按主梁输入。
八、基础梁输入问题(非地基梁)基础梁可以作为一层,在上部结构中输入。
* 地下室层数应为1九、不等高基础* 分层输入* 输入地下室层十、楼面洞口输入1、PMCAD次梁楼板中开洞,自动扣洞口荷载。
2、将板厚设为0,板上荷载不扣。
十一、错层(跃层)输入* 增加层数* 注意柱计算长度* 注意节点水平位移十二、多塔输入.按层输入 . SATWE分塔.SATWE调各塔参数(层高,强度等).分塔原则:主要考虑风荷载、输出格式* 其他计算结果不变分塔时,不能将一个构件同时分给两个塔十三、连体输入.按层输入 . SATWE分塔 .SATWE调整 .PMAP整体计算连接部分薄弱时应为弹性板,对称结构连接受力简单,复杂时受力较大。
PKPM常见问题处理

数据备份与恢复问题
数据备份
定期备份数据是防止数据丢失的有效方法。 需要定期备份数据,并确保备份数据存储在 安全可靠的位置。
数据恢复
当数据丢失或损坏时,需要使用备份数据进 行恢复。需要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
性,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
谢谢观看
启动时无响应
可能是由于软件与系统兼容性问题或内存不足。解 决方法是尝试更新操作系统或软件版本,或增加系 统内存。
启动后界面异常
可能是由于软件界面主题设置错误或显卡驱 动问题。解决方法是检查并修改软件界面主 题设置,或更新显卡驱动。
运行环境问题
1 2 3
操作系统版本不兼容
可能是由于软件对操作系统版本有特定要求。解 决方法是检查软件对操作系统版本的要求,并升 级或更换操作系统。
模型精度问题
对于复杂结构,可能需要调整模型的 精度以适应计算资源。过高的精度可 能导致计算时间过长或资源不足,而 精度不足则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材料参数问题
参数设置不正确
确保为模型中的所有元素设置了正确的材料参数,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等。错误的参数可能 导致计算结果偏离实际。
特殊材料处理
对于特殊材料,如复合材料或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可能需要额外的处理或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模拟 。
参数设置不当
可能是由于分析类型、边界条件、载荷等参数设置不正确。需要仔细 核对参数设置,确保符合实际工况。
结果解读问题
总结词
结果解读问题通常涉及到对计算结果 的理解和解释,以及如何从结果中获 取有用信息。
理解计算结果
需要了解各种结果的含义和背景,例 如应力、应变、位移等。
解释结果
需要结合实际工况和设计要求,对结 果进行解释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定位点
应定义两根小梁,以封闭房间 程序自动确认为刚性梁
建模问题——一根柱抬两根柱
• 此时,需要加刚性梁。
加一根刚性梁 加两根刚性梁
牛腿
建模问题——一根梁抬两片墙
• 此时,只能简化处理。转换大梁上建三根轴线,如下图所示:
刚性梁与转换梁 的交点
上部墙与下部刚性 梁交点
不同的。它将受到主梁大变形(相对于柱)的影响,从而降 低了刚度,把自身的荷载卸向两边刚度大的挑梁。
卸载方向 梁的弯曲变形大
柱的轴向变形小
变形问题——恒载模拟施工算法的平衡
• 由于恒载模拟施工算法的特殊性,不能直接用模拟施工算法
计算出的内力,去做节点的剪力、弯矩平衡。
• 要验算节点剪力、弯矩的平衡,应采用“一次性加载”的计
• 梁抬柱的传力,是由梁柱协调变形完成的,柱的轴力由梁的
剪力平衡,所以,可以通过查看梁剪力来确认上部柱传来的 集中力(即柱轴力)。
梁柱位移协调点,也是柱 轴力、梁剪力的平衡点
变形问题——避免短梁的方法
• 结构产生短梁后,短梁局部将会超限,因为其相对刚度很大,
把局部荷载都吸收在自己身上。短梁的超限往往是剪扭截面 不够或斜截面抗剪不够等。
合理性会影响到整个结构的分析结果。
• 连梁按壳元进行划分单元方式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如果单元划
分可以很细,则连梁跨高比再大,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
• 当单元划分受到限制,对跨高比较大的连梁,由于单元划分不
够细,将造成较大的分析误差。为此,可以按以下方式处理:
• 当跨高比大于5时,连梁按框架梁输入、分析。 • 当跨高比小于2.5时,连梁按壳元(洞口)输入、分析。 • 当跨高比介于5和2.5之间时,按壳元(洞口)分析,应细化单
• 在计算程序SATWE、TAT、PMSAP中,只承认柱节点和梁
梁交点的上下变化,不考虑墙节点高度的变化。因为分析时, 不能考虑异形墙。
想要分析的图形
实际产生的图形
建模问题——错层、错层梁、层间梁的合并、简化
• 当结构产生错层、错层梁、层间梁时,如果错层在梁高的范
围内,则最好合并,简化为同一标高的梁分析、设计。
算模式。
第3层加载形式 第2层加载形式 第1层加载形式
节点平衡需要上下层的 内力,而它们却是在不 同加载条件下产生的, 所以不满足平衡。
恒载模拟施工的加载方式
一次性加载可以满足 节点平衡
变形问题——框剪结构中,竖向荷载的传力
•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由于柱轴向刚度要远小于墙的轴向刚度,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柱与墙之间的连梁将调节两者的位移差, 使得柱的轴力减少,墙的轴力增大。高层建筑的层层调整, 将可能造成顶部框架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受拉。
在梁宽度范围内,应简化为一点输入
对柱边的短梁,也可以采用定义 刚性梁的方法
超过梁宽范围产生短梁,此时 才是真正的短梁,应尽量避免, 因为应力过于集中。对柱边短 梁可以采用加宽、加掖等方法。
柱边短梁加宽
柱边短梁加掖
变形问题——从主梁伸出的悬挑梁
• 从主梁伸出的悬挑梁,与从柱伸出的悬挑梁,其变形协调是
最好采用空间建模SPASCAD。
错误的简化
正确的简化 按层数多的 塔定义层高
注意:当然可以采用更先进 的建模——空间建模。这样 可以随心所欲。无须考虑简 化的问题。可以采用 SPASCAD——PMSAP来建 模、分析。
修改该塔的层高
建模问题——两根梁与柱大偏心连接
• 当柱范围内有两根梁偏心相连时,应加柱内小梁,以封闭房
错层梁
简化为3层
层间梁
错层
梁的刚度合并
小体量夹层
简化为荷载
建模问题——多塔层高不同的输入
• 当多塔的层高不同时,一般不能按错层处理,应以同一层高
建模,再到后面的计算软件SATWE、TAT、PMSAP中修改 各塔层高即可。
• 要保证连梁的正确高度,所以只能调节洞口的高度。 • 对上连多塔,则要具体分析结构的实际情况,如果比较复杂,
中轴线定义 宽转换梁
上下两根轴线定 义上部剪力墙
建若干竖向轴线 定义刚性梁
建模问题——复连通域的导荷
• 复连通域的导荷载是有问题的,应避免房间彼此之间产生复
连通域的形状。此外,计算时“弹性楼板”的定义也不能是 复连通域。
绿色区域的荷载导算有问题,应避免。
建模问题——铰接梁的定义
• 在“特殊构件”定义中,要求梁梁交点不能都是铰接。也不
• 实际情况是:结构变形是在逐层找平、逐层变形的情况下产
生的,到结构顶部时,由于大部分变形已经完成,连梁的调 节作用就不会很大。程序采用“模拟施工1”就是体现了这种 施工过程。另外:地基变形也会调整柱、墙的位移差。
即使考虑了模拟施工1,连 梁也会起到相当的调节作用
• 模拟施工1,只对上部结构起作用,对底部传基础荷载,并
建模问题——斜梁的上下层连接
• 由于建模、分析数据的局限性,坡梁的上下层连接需要附加
端柱才能实现。
实际计算时没有连接
斜梁直接与下层节点相连
造成斜向悬臂梁
在端头加柱,但柱高要大于200,才能保证计算正确, 该柱的设计可以不考虑。
注意:如果采用空间建模 SPASCAD,则不受此影响。
建模问题——墙节点抬高无效
能产生机构。
程序不能处理 零自由度结构
结构产生机构
PMSAP可以处理 零自由度结构
结构产生机构
建模问题——越层钢支撑
• SATWE在处理越层钢支撑时,仍按层分段考虑,这样由于
钢支撑默认是两端铰接,造成支撑越层节点产生机构。
SATWE节点产生机构, 需要改为两端刚接
TAT是连接越层支撑为一 根,所以不会产生机构
建模问题——钢柱底铰接
• 底是刚接。
应至少有一个节点是刚接。
底部结构产生机构
变形问题——主次梁的共同工作
• 当次梁当主梁输入后,次梁与主梁共同产生交叉梁系的体系
承担竖向荷载。竖向荷载将在主次梁之间,按刚度传递、分 配。
变形问题——梁抬柱的传力
没有起到调节作用。所以框剪结构传基础荷载还是会出现 黑洞现象,即剪力墙下的轴力很大,柱下轴力很小,造成 地基沉降、承载力等验算误差。
• 可以采用“模拟施工2”的计算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它是把
柱的轴向刚度提高10倍,以减少柱、墙的刚度差异,从而 起到调整传基础的荷载。
变形问题——连梁的计算模型
• 连梁作为一种重要的、敏感的结构刚度调节器,其分析模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