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选择造林树种

合集下载

造林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

造林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


02 00 . 、 .  ̄方米。兴安落 叶松为速生树种 ,按一般速生的标准,每亩每 9 6
年材积生长量为0 立方米 ( . 7 即每公 顷约 1立方米 )计算 ,在前两种立地 0 条件上 营造兴安落叶松是 “ 适地适树 ”的 ,在后一种立地条件上则不够 “ 适地适树” , 应考虑更换树种 。
3 标 准
怎样 鉴定 营造 的人工林是否达到了 “ 适地适树 ”呢? 目前大体上有
两个方法可供试用。
3 1对人工林进行调查和观察 。判 断其在 该立地条件下的适宜性 . 具体条件有如下 四点 : 1 顺 利成活 :就是造林树种在该立地 条件下 ,造林技术得 当,苗 ) 木可以顺利成 活,无冻害或高温危害 , 或幼树虽有冻害 , 随着林龄的 但 增大 ,可以好转。 2 )生长正常 :在一定年龄 阶段 , 树高 、胸径 的生长量能够达到一 般标准 , 尤其是容易被人看到的生长指标 ( 如树高 ) 速生期不缩短 。 3 稳定 性强 :对不 良环境条件 ,特别是 突变的条件 ,不出现很大 ) 异常 , 生长量不会锐减 ,林木不会死亡。 4) 不早 衰 :早 衰是树 木过早 地结 束其 正常 的生长发育 ,寿命 缩 短 ,趋于衰老的象征 。早衰的树木有生长缓慢 ,枝条节问变短,色泽变 暗 ,顶梢枯死 , 大量结实等特征。林木显现早衰大多是没有做到 “ 适地 适树”。从林木成活及生长发育特征 等外观进行分析 ,可以了解树种和 造林地 的相互关 系,作为落实 “ 适地适树”的重要依据 。
害蟊 袁
自然 科 学

造林树 种选择 如何做到 适地 适树
张淑慧 ,张彦 波 ( 沾河林业 局 ,黑龙江黑 河 1 4 3 ) 6 13

要 在造 林绿化 中我们把 “ 地” 与 “ 树”的有 机结合称 为适地适树 。本文结合 实际从途 径 、方 法 ,标准 阐述适地适 树。

浅谈造林树种的选择

浅谈造林树种的选择
种 自然 经济 条件 , 一般根 据 这些原则 , 便基本 上可 以确 定造林密 度。但在 山区, 造林地 的立 地条 件较差 , 材林 、 用 薪炭林 和水土 保持林 的
f丰产性 : 2 ) 即要求 树种 生长 高大 , 干通 树 直, 出材率高。如杉木、 杨树、 刺槐等。 (优质性 : 3 ) 即树干粗细均匀 , 圆满型枝性 能强 , 质 良 , 白杨 、 、 材 好 如毛 泡桐 落叶松 、 湿地 松、 火炬松 和杉木等。 2 . 2经济 林材种 的选 择 : 济林 是 以生产 经 果 品 、木本 油料等林 副产 品为 主要 目的 的林 木。其树种选择参照果树 的生 产要求进行 。
应适 当加大 。
适地 适树 是根据 造林树 种对 环境 条件 的 需要 , 其适 合于其 生 长的造林 地 , 生 选择 这一 产 过程叫适地适 树 。适地适树 就是将地 和树 。 基本适 应 , 以促进 幼林成活 和林 木的生长 。适 地适 树有 3 条基 本途径 : 第一 , 。 选择 即包 括选地适树 , 括选 树 也包
长方形 配置 : 距大 于株距 , 行 这种形 式有 利 于进行行 间抚育管理 和间作 。 三角形配置 : 是要求相邻的种植点彼此错 开开 。营造水土保 持林 、 固沙林 常采用这 防风 种配 置方式 。 种植行 的方 向在 山地造林 时 , 应与流水线 相垂 直 , 即沿等 高线种植 。造林一般 采取的行 距 有 I ,.米 , 米 , 米 ,株 距有 0 米 1 5 2 3 . , 7米 l 米 ,.米 , 米 ,米 等。 1 5 2 3 某些速生树种造林时 , 行距 和株距 要适 当增大些 , 达到 4 6 , 米- 米 如 泡恫 、 兰杨等 。 沙 以单株 栽植方式造林时 , 所得 苗木 数量按 下列 公式计算 : 单位 面积需苗量 = 面积 距 × 行距 播种造林 的需种量也 可按 此公式计算 , 然 后按 每穴播种 的粒数 和干粒重折算重量。

黑龙江省造林树种的选择及配置

黑龙江省造林树种的选择及配置

黑龙江省造林树种的选择及配置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大省,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并促进经济发展,黑龙江省进行了大规模的造林工作。

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树种,进行合理配置和管理,对于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黑龙江省的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出发,探讨黑龙江省造林树种的选择及配置问题。

一、黑龙江省的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黑龙江省地处寒温带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夏季短暂,年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

境内气候明显区分为寒冷、温带、寒温带等类型,年降水量在500-800毫米之间。

土壤类型以森林土和针叶林土居多,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1. 松树松树是黑龙江省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由于其耐寒、耐贫瘠、生长快等优点,适合黑龙江省的气候条件。

其中马尾松和落叶松是当地经济林和抗旱树种。

马尾松是黑龙江省经济林种植的主力树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材质坚固,广泛用于各类建筑、木制品制作。

落叶松又叫西伯利亚落叶松,成活率高,在黑龙江省的荒漠化地区有很好的造林效果,材质坚硬,耐腐蚀,广泛用于建筑和家具制造。

2. 白桦树白桦树是黑龙江省的乡土树种,在当地生长范围广泛,对土地要求不严格,是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

白桦树适应性强,适应黑龙江省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还能够改良土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白桦木材细腻均匀,质地硬,具有很好的装饰价值和制作家具的潜力。

4. 水曲柳水曲柳是黑龙江省的特色树种,耐水、耐寒、耐旱、抗病虫害能力强,在黑龙江省的湿地和石碜地区有很好的造林效果。

水曲柳木材质地致密,纹理美观,质地坚硬,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和防腐性,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和地板材料。

5. 油松油松适应性强,成活率高,在黑龙江省的南部地区广泛种植。

油松生长迅速,材质坚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广泛用于建筑材料、纸浆原料和家具制造。

1. 种植面积的配置根据黑龙江省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可以将马尾松、落叶松、白桦树等耐寒树种配置在较寒冷的北部地区,而将刺槐、水曲柳、油松等适应性强的树种配置在南部地区。

试析如何合理选择造林树种

试析如何合理选择造林树种

2014年第5期现代园艺不同的树种适应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不同的土壤和气候对不同的造林树种有不同的影响。

如何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使造林后能有明显的长势和符合造林目的的要求,从而提高造林效果,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1选择造林树种的意义和原则任何树种都具有一定的生长学特性,要求一定的生态条件,只有在造林时正确选择了造林树种,再加上一些其它必要措施,才能够使造林获得成功。

否则,不仅造林不易成活,即使能成活,也会慢生低产,长势不良,经济价值不高,致使造林地长期不能充分发挥潜力,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更严重的是贻误了时机。

对造林树种进行选择时,首先考虑国民经济对造林树种的要求,同时必须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

此外,还要考虑到其它一些次要因素,如种苗来源是否充裕,栽培技术上有什么困难,当地有无造林经验以及造林成本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造林树种的选用及其比例。

2造林树种的选择2.1根据林种选择造林树种2.1.1防护林树种的选择。

一般应选择生长快、郁闭早、根系发达、寿命长、萌蘖力强、繁殖容易、耐干旱、耐贫瘠、落叶丰富能改良土壤,防护作用持久,并兼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树种,由于防护对象和所起的作用不同,选择树种在主要特点上应各有侧重。

主要树种有毛白杨、旱柳、黑松、赤松、青桐、麻栎、榆树、楸树等。

一般情况农田防护林以防治害风,保护农田增加生产为主要目的,应着重选择抗风力大、树形高大、枝叶繁茂,根系不伸展过远,没有和农作物共同的病虫害树种。

宜选择生长迅速、抗性强、防护作用及经济价值和收益都较大的乡土树种,或符合上述条件而经过引种试验、证实适生于当地的外来树种。

视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和树种生物学特性而异。

一般农田防护林可以选杨树、楸树等。

营造水土保持林,必须根据水土保持的目的及水蚀地区遭受水土流失和冲刷后形成的自然特点,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生长迅速、寿命长、根系发达,能促进排水和固结土壤的树种。

造林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

造林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

造林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随着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而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具有重大的意义,比如说可以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等。

植树造林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只有科学的进行植树造林,才能够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植树造林最为重要的两大因素:对于树种的选择;适地适树的原则。

本文主要对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适地适树进行探讨分析。

标签:造林树种;适地适树正确选择造林树种,是人工培育森林成功额关键问题之一。

如果造林树种选择不当,不但会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

而且造林地的生产潜力十年甚至几十年也得不到发挥再加上树木的生长周期长,所以树种的选择就具有百年大计的意义。

一、树种的选择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1、对光的要求和反应树种不同对光的要求和反应都不同。

根据树种喜光的程度,分为阳性树种、阴性树种和中性树种。

一股情况下,树木在幼年时对光照的反应较为敏感,较为喜阴,而随着树龄的增加,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也增加。

2、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树种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每个树种都分布于一定的热量范圍,樟子松、油松、马尾松虽然都是松科松属中双维管束亚属中的树种,但自然分布区域大不相同,樟子松分布于大兴安岭;油松分布于东北。

根据树种对温度的要求和适应度不同,分为最耐寒树种、耐寒树种、中等喜温树种、喜温树种和喜温树种等五大类。

3、对水分的要求和适应水分是树木正常生长的重要生活因子,但不同树种对水分的需要和适应也不一样,有些树种是耐寒的,称为旱生树种;有些树种是喜湿的,称为湿生树种;有些树种对水分的需要适应能力是介于旱生和湿生之间的,称为中生树种。

4、对土壤的要求树木对土壤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对土壤肥力的要求。

树木一般都喜欢肥沃的土壤,但不同树种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也不一样(即耐贫瘠的程度不一样)。

有些树种只能生长在较肥沃的土壤上,如杉树、白毛杨;有些树种不仅能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上,而且在贫瘠的土壤上也能生长,如马尾松等。

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

第十章树种选择树种选择是工人林营造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工作,是造林技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

树种选择适当与否是造林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它关系到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人工林的稳定性、成林成材年限,是否符合造合造林目的,能否充分利用和发挥林地生产力以及其它目的效益的发挥。

第一节树种选择原则(板书)一、树种选择原则(板书)从大的方面说有两个原则:1.生物学原则(板书)选择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应尽可能地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即适地适树,这样才能使树种的生长潜力得到有效发挥。

2.经济学原则(板书)选择的树种的各项性状(经济性状和效益性状)应尽可能地满足造林目的的要求,即生产木材、防护、美化环境等,即树种选择定向原则。

除些之外,还应考虑以下原则(1)种苗来源:首选对象是乡土树种,因为乡土树种是在树种自然分布区内,分布最普遍、生长最正常的树种,是长期历史适应该地区条件而发展起来的树种,适应性强、生长相对稳定、抗性强、繁殖容易。

当然若乡土树种满足不了培育目的要求时,需选用外来树种,这时须经过引种试验、培育试验,而后进行大面积培育。

新品种的造林必须注意适应能力问题,不经过培育试验不能进行大面积造林,这一点切不可掉以轻心,以免造成大量的资金损失。

(2)多树种混交配置:树种选择还应注意树种资源的多样化,既要有主格调(主要树种),又要有较多植物种的有机合理配合,还应因地制宜地确定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乔灌木的比例,这些都应考虑在内。

(3)选择抗性强的树种:选择具有较好稳定性、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

所选树种形成的林分应长期稳定,经住一些极端气象灾害因子和毁灭性病虫害的侵袭。

(4)经营技术:如有的树种各方面性状很好,但种子和苗木来源有限,不可能大面积应用。

(5)造林成本:如有的树种可能有较好的效益(生长效果很好)但栽培费工、投资过大,经济效益不一定大,不一定成为选择的对象,所以在树种选择时,要考虑到可行性的原则,使树种切实可行、经济有利。

造林树种的选择

造林树种的选择

第十四章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树种选择的适当与否是人工造林成败以及此后人工林效益能否正常发挥的关键,也是实现“适地适树”的重要途径。

如果造林树种选择不当,不仅会导致人工造林的失败,给林业生产带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而且还会严重地延缓林业生产的发展。

西北地区许多地方在营造剌槐林时,由于不注意刺槐的生态学特征,结果形成了一定比例的“小老头林”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

因此,世界上许多林业发达的国家,在重视立地分类研究和应用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立地质量的评价,力求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和人工林效益。

近几十年来,我国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生产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和解决。

第一节造林树种选择必须遵循的原则选择造林树种必须遵循下列两项原则:1.造林树种必须具备有利于满足造林目的要求的性状;2.造林树种又能最适应造林地区的立地。

上述两条原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一条原则是根据人工林经营的目的提出的,要求所培育的人工林必须能够充分地发挥人们所期望的效益,否则即使人工林生长十分良好,也满足不了森林培育的目的。

第二条原则是根据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提出来的,是实现第一条原则的手段。

此外,在选择造林树种时,还应考虑种苗来源是否充足;栽培技术上有无困难;当地有无此树种造林经验和习惯以及造林成本等因素。

因此,最好在以往已经造林成功的树种中或乡土树种中,选择造林价值高的树种或无性系进行造林。

在当地缺乏适当的造林树种,或需要更理想的造林树种时,可以考虑从与造林地区气候十分相似的地区选择和引进树种,但必须进行栽培或造林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最后的选择,特别是从国外引进树种时。

第二节各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不同的林种反映了不同的经营目的,效益也不相同,所以在营造各种林种时,要严格按各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反复选择对比,加以确定。

一、用材林树种的选择用材林对造林树种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优质”这个目标上。

第六章 造林树种的选择

第六章 造林树种的选择
度 <40cm
40- 80cm
>80cm
土壤 质地
坡型 坡位
上、 全
中、 下
上、 全
中、 下
上、 全
中、 下
平、凸
8.98 9.86 10.04 10.55 10.25 10.67 11.40 11.36 11.10 11.18 12.25 11.86
粘、沙
凹 9.25 10.08 10.40 10.76 10.61 10.88 11.76 11.57 11.46 11.39 12.61 12.07
规模化种植的经济林
三、树种选择的方法
1.按培育目标定向选择树种; 2.按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树种; 3.对比分析选择树种; 4.现有人工林的调查;
三、树种选择的方法
5.树种选择方案的统筹解决;
培育目标的综合性,长短效益的结合; 不同立地面积分布的不均匀性; 生态平衡的维持,树种的复杂性; 方法:多目标规划; 总目标:经济、生态效益。
儿、沙棘、柠条等); 注意选择优良灌木树种。
五、水土保持防护林树种选择
2、水土保持防护林的树种特征
(1)根系发达; (2)枝叶量大,枯落物多; (3)生长较快; (4)生物量高; (5)改良土壤能力强; (6)适应性强。
六、水土保持经济林树种选择
早实、丰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
七、适地适树
教训; 树种选择不当,不易很快显示出来,几年
或几十年后才显示,后果严重。
规模化种植的葡萄
二、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造林树种的各项性状(经济与效益性状)必须 定向地符合既定的培育目标要求,即定向的原 则;
造林树种的生态习性必须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 相适应,即适地适树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悠久的历史,有上百种树种是从国外引进,这 些引进的树种大多生长状况非常好。必须要把引 进地区和水中乡土地区自然条件进行仔细的比 较,比较之后还要进行长期的观察和分析,证明 外来树种的确比本地同类树种具有明显的优势 时,才能正确判断出引进树种是否对地区的气候 和土地条件相适应,最后才能进行推广引种。人 们往往是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才会选择造林,造 林也是保证实现预期目的的最关键的一步,因此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土地条件,土地条件包括 了土壤因素,土壤中的 N、P、K 固有含量及土壤 的形成条件。其次是坡位,造林地点所处的坡位 也是造林树种选择时,必须考虑的一个环节,如 果造林地点是全坡位,根据造林面积和管理程度 分上、下坡位选择树种。树种选择的程序。在立 地条件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不同
兰放一直以为这是错觉,直到后来兰放每次都很留意江离的一举一动
是如此。所以仿真天然林,以其当作选择树种的 根据,很容易收到非常不错的成效。
3 挑选合适的树
适宜的树种大致可由顺利成活、生长正常、 稳定性强、不早衰这 4 种现象来判断:顺利成活 指的是造林树种在该立地条件下,有着恰当的造 林技术,因而苗木能够顺利的生长,没有冻害和 高温危害,即便幼树会因冻害发生一些不良状
乡土树种就是天然生长在某个地区的树种 被称为,这种乡土树种长时间饱受的是不同地区 气候和不同的地理条件,即使外界环境是经常变 化的,这些乡土树种也要努力去适应,还要把这 种适应能力逐渐的变得越来越强,然后使之慢慢 固定下来,直到遗传到下一代的身上。
此类树种是适应性较强的树种,使用此类树 种进行造林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适生范
森林资源及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其它自然景观 为依托,人文景观为陪衬,对人能产生吸引力的 各种物质和因素,主要包括森林自然景观资源, 林景、山景、水景等等。目前大部分森林资源存 在树种单一、没有层次、缺少珍稀植物等现象。 在改造时,要以为人们生活休闲提供更美的空间 为主要目的。
2 合理利用乡土树种
兰放一直以为这是错觉,直到后来兰放每次都很留意江离的一举一动
在选中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认真。
0c0这是错觉,直到后来兰放每次都很留意江离的一举一动
立地上的适生树种;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比较 培育目标,确定主要造林树种;根据种苗来源, 栽培技术等因素,最后确定造林树种;同一地区, 在选出主要造林树种的同时,还要选出次要造林 树种。
1.2 目标性
林业市场化,以市场需求引导林业发展。进 一步导致树种选择的多样化。森林景观资源是以
兰放一直以为这是错觉,直到后来兰放每次都很留意江离的一举一动
节间缩小,树木颜色暗淡,结果实异常多等等。 要了解树种和造林地的相互关系,作为落实“适 地适树”的重要依据,必须从林木成活和生长发 育特征 2 个方面进行研究。用人工林的树高和年 平均材积生长量来判断。通常认为树高指标和其 他因子相比较,受密度的影晌较小,所以反映某 一树种在该立地条件下的适生水平是非常准确 的。通常要选择年长的人工林,在条件一样的情 况下,对比不同树种优势木的树高,因此可以看
况,但是随着苗木的渐渐增长,这种现象也会有 所转变。生长正常是指在某个年龄阶段,树高和 胸径的生长量可以达到一般标准,特别是不缩短 容易被人看到的生长指标速生期。稳定性强是指 对环境条件较差,尤其是环境经常变化的条件, 生长量不会有所减退,林木没有死亡现象。不早 衰是指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被过早的停止,或者 是树木的苗龄缩短,日渐趋向于衰老的状态。早 衰的树木会出现的特征主要有:生长较慢,枝条
围与分布范围差别大的树种,并非是不可以在边 缘地区造林,而是要尽量适当的运用其有利条件 来进行造林,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带来更多的 收益。某些无林地区的树种资源极为缺乏,可以 作为造林选择的树种是少之又少。想要解决此现 象就要有目标地扩大树种资源,正确做法首先是 要适当的运用当地的优良树种,其次是扩大相邻 林区天然分布树种的栽培范围,因为不但天然林 的树种分布是自然的,并且其组成和生长发育也
如何正确选择造林树种
造林树种选择是发展林业生产最重要的一 步,也是造林目的和达到这一目的所用手段的有 机结合。各类树种在生长速度、根系发达程度、 木材经济效益等方面差异较大,为了推动植树造 林,应该尽可能地选择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的 树种。主要注意下面几点
1 树种选择的适应性和目标性
1.1 适应性
出哪类树种最适生,抑或是在不同的条件下,调 查同一树种优势木的树高,以此来确定哪种树木 在立地条件下最适生。
4 引进外来树种要合理
要想在某个地区造林,首先要选用乡土树 种,但并不意味着就要完全排除外来树种的选 用。所谓的外来树种是指不是本地天然分布的, 而是从其它地方引进的树种。引种在我国有着非
兰放一直以为这是错觉,直到后来兰放每次都很留意江离的一举一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