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规范化诊治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PPT医学课件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PPT医学课件
• 生活方式指导、避免引起HUA的因素是预防HUA的核心策 略。
• 痛风作为与HUA直接因果相关的疾病,应严格控制SUA在 360 μmol/L以下,最好到300 μmol/L,并长期维持。
• 对于无症状的HUA,也应予以积极地分层治疗。
HUA的诊断标准
HUA的定义: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 两次空腹SUA水平:男性>420 μmol/L,女 性>360 μmol/L。
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胃肠不适、腹泻、皮疹等,较为少见。 罕见肝功能损害,国外报道发生率为1/17000。
禁忌证:对本品中任何成分过敏者。严重肾功能损害者(肾 小球滤过率低于20 ml/min)及患有严重肾结石的患者。孕妇、 有可能怀孕妇女以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4. 联合治疗
如果单药治疗不能使SUA控制达标,则可以考虑联合治 疗。即XOI与促尿酸排泄的药物联合,同时其他排尿酸 药物也可以作为合理补充(在适应证下应用),如氯沙 坦、非诺贝特等。氯沙坦、非诺贝特可以辅助降低痛风 患者的尿酸水平。高血压患者伴血尿酸增高,选用氯沙 坦抗高血压的同时,亦能降低血尿酸;非诺贝特可作为 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伴高尿酸血症的首选。
非布司他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别嘌呤醇(活性体)
肝脏 活性本体
非布司他(活性体)
肝脏 不活性体
肾脏
肾脏
尿中排泄
排泄路径:别嘌呤醇是在肝脏代 谢后成为活性产物-羟基嘌呤,只 通过肾脏排泄,是单途径排泄。 所以,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调 整剂量。
粪中排泄 尿中排泄
排泄路径:非布司他是在肝脏代谢 后成为非活动产物,通过胆汁和肾 脏排泄,是多途径排泄。包括粪便 和尿,所以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 者,无需调整剂量。
别嘌呤醇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完整ppt课件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完整ppt课件

ppt课件完整
23
ppt课件完整
24
双源CT对痛风 的诊断: 绿色代表尿酸盐 结晶; 紫色代表炎性反 应后钙盐沉积。
ppt课件完整
25
诊断与鉴别诊断
高尿酸血症
限制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umol/L,女性 >360umol/L,即可诊断。 痛风 中老年男性如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或活动障碍,同时伴尿路结石或肾绞痛发作,化验 检查提示高尿酸血症,应考虑痛风存在。
ppt课件完整
18
痛风石
ppt课件完整
19
临床表现
痛风性肾病变
• 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早期蛋白尿和镜下血尿,逐渐出现夜尿增多、尿比
重下降,最终由氮质血症发展为尿毒症
• 急性高尿酸肾病:短期内出现血尿酸浓度迅速增高,尿中有结晶、血尿、
白细胞尿,最终出现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衰竭而死亡
• 尿酸性肾结石:20%~25%并发尿酸性尿路结石,多数患者可有肾绞痛、
女性更年期前 100~300(1.6~5.0) >350(6.0)
更年期后 同男性
同男性
• 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发展成为痛风

限制嘌呤饮食5天后,每日尿酸排出量超过3.57mmol/L(600mg),可认为 尿酸生成增多
ppt课件完整
22
痛风的X线检查
急性关节炎期非特征性软组织肿胀; 反复发作后可见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 慢性期特征性改变:穿凿样、虫蚀样圆形或弧形 的骨质透亮缺损; 纯尿酸结石能被X线透过而不显影,若少数情况 与草酸钙、磷酸钙混合则可显影。
HGPRT
鸟嘌呤
黄嘌呤
次黄嘌呤
腺苷酸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课件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课件
痛风。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 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社区干预措施
健康教育
开展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 提高居民的疾病认知水
平。
建立档案
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 案,对高尿酸血症及痛 风患者进行跟踪管理。
定期随访
定期对高尿酸血症及痛 风患者进行随访,了解 病情变化,提供必要的
帮助和指导。
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 内脏、海鲜、肉类等。增加水果 、蔬菜、脱脂奶制品的摄入。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 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 尿酸水平。
控制体重
肥胖患者应适当减肥,保持健康 的体重范围。
限制饮酒
酒精会抑制肝脏对尿酸的代谢, 应避免饮用啤酒等高嘌呤酒类。
特殊人群治疗
老年人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Part
04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饮食调整
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如
1
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
,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
摄入。
限制饮酒
4
饮酒过量会抑制尿酸排泄 ,诱发痛风发作,应避免 饮酒或少量饮酒。
适度运动
2
保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如
快走、慢பைடு நூலகம்、游泳等,有
老年人由于肾功能衰退,尿酸排 泄能力下降,治疗时应根据肾功 能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多囊肾、肾功能不全患者
这些患者肾功能受损,尿酸排泄 能力下降,治疗时应加强尿酸监 测,避免药物累积造成肾损伤。
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 治疗时应充分考虑药物的副作用 和生长发育的需求。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规范化诊疗 54页PPT文档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规范化诊疗 54页PPT文档
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
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
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
男:血尿酸>
女:血尿酸>
非同日两次空腹检测: 420μmol/L(7mg/dL) 360μmol/L(6mg/dL)
尿酸氧化酶基因的失活及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是人类尿酸升高的重要原因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
根据Cua/Ccr比值, HUA分型如下: 生成过多型:
更新解读:
旧版指南提到痛风急性发作期联合用药的问题,主要为在服用低剂量秋水仙碱时合用 NSAIDs。胃肠道反应是「三剑客」的共同短板,新版指南扬长避短,未推荐联合用药, 而是推荐除了 NSAIDs,其次可以选择低剂量秋水仙碱,对 NSAIDs 和秋水仙碱都不耐 受时再使用糖皮质激素。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9中国痛风诊疗指南.中华内科杂志.2019;55(11): 892-899.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9;15(6):410-413.
1%痛风患者血尿酸始终不高 ,1/3急性发作时血尿酸不高
高尿酸血症既不能确诊也不能排除痛风 高尿酸血症—生化类型 痛风—临床疾病
急性痛风关节炎发病机制
pH 7.4 T 37℃
尿酸盐高最溶解度: 380umol/L
关节血管较少;
组织pH较低;
基质中含粘多糖酸 及结缔组织较丰富
尿酸盐值突然升 高可导致尿酸盐 在已经饱和状态 的滑液中形成尿 酸盐结晶沉淀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9中国痛风诊疗指南.中华内科杂志.2019;55(11): 892-899.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9;15(6):410-413.
痛风的诊断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课件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课件
*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治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我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发病率逐年上升
*
我国痛风患者现状的调查
疼 痛 未 频 繁 发 作
*
嘌呤的代谢与清除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
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
其它嘌呤类化合物
食物中的嘌呤
尿酸
内源性 80%
外源性 20%
酶 酶 酶
尿囊素 allantoin
尿酸酶
动物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90% 排泄
10
Gout
11
高尿酸血症的定义
E
D
C
B
A
F
*
*
痛风患者的非药物治疗 各指南都强调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其中饮食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综合治疗的基础,应贯彻始终。
患者教育,饮食管理,生活方式(运动、保持理想体重等),伴发疾病的管理。
ACR 未评价含嘌呤的蔬菜及豆类
避免
限制
鼓励
高嘌呤含量的内脏 (如:杂碎、肝、肾) B
根据食物量: 牛肉、羊肉、猪肉 高嘌呤含量的海鲜 (如沙丁鱼、贝壳类) B
*
2015年痛风分类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联合发布
1
本项新的痛风分类标准要求至少存在外周关节或滑囊肿胀、疼痛或压痛中的一种症状。在有症状的关节/滑囊(例如滑液)或痛风石中晶体的存在是痛风患者分类的充分依据,且不需要进一步评分。进一步评分涉及临床(关节/滑囊受累,症状发作特征和时程模式)、实验室(血清尿酸盐,MSU阴性关节液穿刺)和影像学(在超声中的双轮廓标志或双能CT的尿酸盐,X线中痛风相关的侵蚀现象)信息。积分≥8,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分别为92%和89%)。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PPT课件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PPT课件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将成为主流,基 因检测等精准医疗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将更 加规范化、标准化,多学科协作模式将 得到更多推广和应用
患者自我管理和教育将更加受到重视, 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等新型医疗模式 将为患者提供更多便利
新型药物的研发将更加注重安全性、有 效性和耐受性,老药新用也将成为研究 热点
相关性分析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研究等方法,分析高尿酸血症与 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干预措施
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高尿酸血症,同时加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 发生率。
代谢紊乱纠正方法论述
代谢紊乱类型
高尿酸血症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糖代谢 等紊乱。通过检测相关指标,明确代谢 紊乱类型。
尿酸排泄。
适当运动
03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保持适当
的体重。
营养饮食调整建议
1 2
低嘌呤饮食
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等, 降低血尿酸水平。
增加水果、蔬菜摄入
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可促进尿酸排泄。
3
控制热量摄入
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食物,以减轻体重和控制血 脂。
关节功能锻炼康复计划
提供依据。
代谢组学技术
通过分析患者体内代谢产物的变化, 发现与痛风发病相关的代谢通路和 生物标志物。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 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模型,提高诊 断准确性和效率。
03 药物治疗策略与方案选择
药物治疗原则和目标设定
原则
安全、有效、经济、规范地使用药物,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共59页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共59页
以上有两项符合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 创伤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和关节周围蜂窝织炎 假性痛风 银屑病关节炎 其他关节炎
痛风的治疗
尿酸控制目标<300μmol/L 急性炎症期的治疗
秋水仙碱 非甾体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停药后易复发,秋水仙碱及
NSAID无效或禁忌时使用) 其他药物(关节疼痛剧烈者可口服可待因30-

间歇期
两次发作之间的静止期 大多数患者反复发作,少数只发作一次 间隔时间为0.5-1年,少数长达5-10年 未用抗尿酸药物者,发作次数渐趋频繁
慢性期
慢性关节炎 痛风石 肾脏病变
慢性关节炎
反复发作者逐渐进展为慢性关节炎期 发作次数渐趋频繁,持续时间长,疼痛逐
渐加剧,间歇缩短 受累关节逐渐增多 晚期关节僵硬,畸形,活动功能障碍或丧
痛风性肾病
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蛋白尿,以后渐渐进展 为持续性蛋白尿,肾脏浓缩功能受损,晚 期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
少数病人关节炎症状不明显,而以痛风性 肾病为主要表现
尿酸性肾石病
肾结石的发生率为6%--30%,其中70%为尿 酸盐结石
痛风病人每年尿路结石发生率为1%,无症 状的高尿酸血症为0.1%
磷酸核糖焦磷酸合酶(PRS)活性增加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 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PRT)缺陷 以上三者为X伴性连锁遗传 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多基因遗传)
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遗传性疾病:I型糖原累积病,Lesch-Nyhan综合征 某些血液病: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恶性肿瘤放化疗
不良反应:胃肠道症状、皮疹、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大约5%患者不能 耐受。偶有发生严重的“别嘌呤醇超敏反应综合征”(死亡率20-25%,亚裔高 发,建议有条件时在用药前先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PPT课件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PPT课件
培养兴趣爱好
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兴趣小组,丰 富自己的生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05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并发 症的预防与控制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几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冠状动脉壁上,引起血 管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需要积极控制尿酸水平,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 饮食结构,以及定期进行心血管相关检查。
03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治 疗
药物治疗
尿酸合成抑制剂
01 抑制尿酸合成酶,减少尿酸生
成。
别嘌醇
02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次黄
嘌呤和黄嘌呤转化为尿酸,减 少尿酸生成。
奥昔嘌呤
03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
生成。
尿酸排泄促进剂
04 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
平。
丙磺舒
05 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
分类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继发性高尿 酸血症,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 风。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 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 在发达国家和城市地区。
发病年龄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年 龄多为中老年人,但近年 来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 势。
性别差异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 能与男性荷尔蒙和饮食结 构有关。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痛风石、关节畸 形等,可考虑手术治疗。
心理治疗
痛风患者常常伴有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治 疗也是重要的一环。
04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生 活方式管理
健康饮食
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
如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以减少内源性 尿酸的生成。
控制盐的摄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风—临床疾病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规范化诊治
4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1.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 2. 尿酸盐结晶沉积是高尿酸血症的结果; 3. 痛风发生率与血尿酸水平显著正相关。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规范化诊治
5
尿酸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的发生与不良预后 有关
高尿酸增加亚洲人群高血压发生风险57% 增加总死亡风险8% 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21%
心血管疾病
血清尿酸值78mg/dl
血清尿酸值 8mg/dl以上
血清尿酸值79mg/dl
血清尿酸值 9mg/dl以上
生活指导 3-6月 无效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联合 生活指导
生活指导3-6月 无效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联合 生活指导
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尿脑酸血卒症中和,痛风心的力规范衰化竭诊,治肾功能异常
11
痛风性肾病
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早期蛋白尿和镜下血 尿,逐渐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最终 发展为尿毒症。
急性高尿酸肾病:短期内出现血尿酸浓度迅 速增高,尿中有结晶、血尿、白细胞尿,最 终出现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衰竭死亡。
尿酸性肾结石:20%~25%并发尿酸性尿路 结石,患者可有肾绞痛、血尿及尿路感染症 状。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规范化诊治
15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建议
避免应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
如噻嗪类利尿剂、环孢霉素、他克莫司、尼 古丁、吡嗪酰胺、烟酸等。
对于需服用利尿剂且合并HUA的患者,避免 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同时碱化尿液、多饮水,保 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对于高血压合并 HUA患者,首选噻嗪类利尿剂以外的降压药物。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规范 化诊治
定义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imia,HUA): 是指37℃时血清中尿酸含量
男性超过416μmol/L (7.0mg/dl); 女性超过357μmol/L(6.0mg/dl)。
这个浓度为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浓 度,超过此浓度时尿酸盐即可沉积 在组织中,造成痛风组织学改变。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规范化诊治
16
心管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
HUA治疗目标值:血尿酸<357umol/l(6mg/dl)
常规检测血尿酸,尽早发现无症状HUA。
所有无症状HUA患者均需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尽可能避免应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
无症状HUA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时 (包括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高脂血症, 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或肾功能异常),血尿 酸值>8mg/dl(476umol/l)给予药物治疗;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规范化诊治
12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建议
改善生活方式 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
危险因素 避免应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 应用降低血尿酸的药物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规范化诊治
13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建议
饮食控制:
• 低嘌呤饮食(特别要避免动物内脏、海鲜!) • 多吃新蔬菜,水果(豆类适量) • 避免酒精饮料( 特别要避免饮用啤酒!)
多饮水:每日饮水量1.5升以上,保证每 日尿量达2000-2500ml, 增加尿酸排泄。
坚持运动,控制体重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规范化诊治
14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建议
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危 险因素
2006年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 关于痛风防治建议强调,积极控制与 HUA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症、 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和吸烟,应作为 HUA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规范化诊治
9
痛风发作间歇期与痛风石
痛风发作间歇期:仅表现为血尿酸浓度增 高,无明显临床症状。此期如能有效控制血 尿酸浓度,可减少和预防急性痛风发作。
痛风石形成:最常见关节内及其附近,如 软骨、粘液囊及皮下组织处。典型部位是耳 轮,也常见拇跖、指腕、膝肘等处。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规范化诊治
高尿酸增加冠心病发生风险9% 增加冠心病死亡风险16%
高尿酸增加肾功能降低风险21% 增加因慢性肾病死亡风险68%
高尿酸增加卒中发生风险47% 增加卒中死亡风险26%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规范化诊治
6
痛风病程的分期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急性发作期 间歇发作期 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规范化诊治
[2]邵继红,徐耀初,莫宝庆,等.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疾病控制杂志,2004,8 : 152-154.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规范化诊治
3
高尿酸血症≠痛风
5%—18.8%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 1%痛风患者血尿酸始终不高 1/3急性发作时血尿酸不高 高尿酸血症既不能确诊也不能排除痛风 高尿酸血症—生化类型
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的HUA,血尿酸 值>9mg/dl(535.5umol/l)给予药物治疗。
积极控制无症状HUA患者并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规范化诊治
17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流程图
无症状高尿酸血 症
无痛风发作但合 并心血管危险因 素或心血管疾病
无痛风发作无心 血管危险因素或
7
发病机制---尿酸盐沉积
持续的血尿酸升高可导致尿酸盐结晶(MSU)在关节 或其他结缔组织中沉积,导致痛风,表现为关节炎、 尿酸性肾病和痛风石。
显微镜下的关节液中发现尿酸盐结晶体(针尖状) --痛风诊断的金标准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规范化诊治
8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特点
急、快、重、单一(戏剧性)、非对称 第一跖趾关节多见, 数日可自行缓解 反复发作,间期正常 反复发作逐渐影响多个关节 大关节受累时可有关节积液 最终造成关节畸形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规范化诊治
2
流行病学
16.00% 12.00% 8.00% 4.00% 0.00%
发病率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发病率
10.10%
2% 13.30%
1.33% 1%
高尿酸血症 痛风
1%
1.40% 1980
0.34%
0%
1998(上海)
0% 2003(南京)
[1]朱深银,周远大,杜冠华.防治痛风药物的研究进展.医药导报,2006,25:803-8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