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

【尼摩】
真知灼见
真正的快乐不是活 成别人眼中的风景,而 是自己内心真正的满足。
听听师说
真正的快乐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自我的不断进步、在比自我更大的事 业里找到归属感。
【快乐之源】
自由的身心、有理想、有目标、自我 的满足、家人的陪伴、社会的安定
方法小结
读文:见识了海底世界的神奇美妙 读人:认识了尼摩船长等人的勇敢无畏 读己: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
读文
【畅游海底世界】
假如给你一次随“鹦鹉螺号”在海底遨游的机会,你最想体 验的是书里提到的哪个情节呢?说说你的理由。
心之所向
漫步海底世界,因为书里写到了 海底世界有各种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他很想去体验一下。
奇思妙想
勇斗土著人,因为和土著人打架 南极历险,因为我想体验困住冰层下缺氧的 感觉很神奇,很想看他们被鹦鹉 感觉,还有劫后余生的惊喜刺激的感觉。 螺号上的高压电吓跑的场景。 海底狩猎,因为在海底可以用尼摩船长特制的枪去抓鱼, 回来烹饪,一定会别有一番风味。
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②它需要集中注意力,用红笔圈画出
海洋生物的名字。 ③其他无关的文字快速跳过。
请大家跳读第一部分第16章, 找 一找书中写了哪些海洋生物,用红笔 圈画出海洋生物的名字,快速看介绍。
成果汇报
【认识海洋生物】
A白珊瑚 D墨角藻
B海星 E水母
C马蹄螺
跳读启思
这篇科幻小说里还有这么多科学知识!我们刚才只读了一章就发 现了这么多海洋生物,如果把整本书全部读完的话,我们会发现更多 的海洋生物。
扫读启思
如果你想阅读更多的故事, 不防用扫读法在课下阅读《海 底两万里》,因为书中有精彩 刺激的探险故事。
【尼摩】
49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的一切必需品都取自大海,他宁可把多年用心研究的科学成果同他的身躯
一起奉献和葬于大海,也不愿为野蛮的殖民统治者服务。凡尔纳塑造的尼
摩船长是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有着人文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典型的人物
形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代表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透过他的
个性,可以看到处在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那种自强不息的进取
精神。但到小说结尾,尼摩船长所做的一番事——攻击并击毁其他国家的
战船,又给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人琢磨不透。
答案
第 11 页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2.小说除了主人公以外,还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第 12 页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①阿龙纳斯教授:生物学家,博古通今,乘潜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饱览了
地中海,进入
大西,看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
人围攻、同鲨鱼搏斗、
冰山、封章路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艇
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秘密公布于世。 答案
第8页
合作探究 梳理情节,感知人物。
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他和他那位对分类学入了迷的仆人康塞尔,将这些海
洋生物向我们做了翔实的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
条,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龙纳斯还把在海洋中见到的种种奇观,一
一娓娓道来,令读者大开眼界。
②康塞尔: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生性沉稳,从不大惊小怪。他总是那么气
定神闲,为人随和,从不着急上火——至少你看不出他着急上火。他精通分
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
七年级下语文:名师教案:《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一、教案基本信息《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年级:七年级下学科:语文课时:5课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海底两万里》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科幻小说的兴趣,激发想象力。
3. 通过对小说中环境的描绘,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教学重点:掌握作者儒勒·凡尔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2. 第二课时:快速阅读《海底两万里》第一至第四章教学重点:概括每章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绘。
3. 第三课时:快速阅读《海底两万里》第五至第八章教学重点:概括每章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绘。
4. 第四课时:快速阅读《海底两万里》第九至第十二章教学重点:概括每章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作品特点、环境描绘等。
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阅读,概括每章主要内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形象和环境描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创意写作法:激发学生想象力,进行小说片段创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评价。
2. 阅读理解:检查学生对《海底两万里》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绘的掌握程度,给予评价。
3. 创意写作:评价学生在创意写作中的表现,包括想象力、表达能力等。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等。
六、教学内容6. 第六课时:快速阅读《海底两万里》第十三至第十六章教学重点:概括每章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绘。
7. 第七课时:快速阅读《海底两万里》第十七至第二十章教学重点:概括每章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绘。
8. 第八课时:快速阅读《海底两万里》第二十一至第二十四章教学重点:概括每章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绘。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海底两万里》,了解小说的大致情节和主要人物。
培养学生对科幻小说的兴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特点。
概述小说的情节,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小说的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第二章:小说背景介绍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海底两万里》的背景知识,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2.2 教学内容介绍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小说中对科技元素的描绘。
讲解小说中的海洋生物和地理环境,增加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3 教学方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背景知识。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查阅相关资料,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第三章:人物关系和角色分析3.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3.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长以及其他重要人物的特征和关系。
探讨人物之间的冲突和合作,以及他们对冒险旅程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人物描写和对话。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的看法和理解。
第四章:故事情节概括4.1 课程目标让学生能够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的发展和转折点。
4.2 教学内容让学生阅读小说中的重要章节,概括故事情节。
分析故事中的高潮和结局,理解作者的叙事技巧。
4.3 教学方法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整理故事情节。
组织学生进行口头汇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五章:主题探讨和启示5.1 课程目标让学生思考《海底两万里》中的主题,探讨其对现实世界的启示。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科技与自然、人与自然的主题。
讨论小说对环境保护、探索精神等方面的启示。
5.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主题的思考和观点。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2)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2)天津市河西区初中语文教研室速读研究课题研究课教案悦读分享速读体验——《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杜丽华一、三维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作品内容,通过节选文章的速读引导与深读研究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高效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水平,激发学生对名著《海底两万里》阅读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眼部放松训练、快速记忆游戏、抓取关键信息等常规训练,掌握快速阅读要领。
通过圈点勾画关键信息,深入阅读文本,与人物进行深度对话。
了解作品中代表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非凡的想象力,感知作品中人物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激发青年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速读指导,以第一卷第十六章节选文本为例,测试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
2.深读鉴赏,感知节选文本中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作者的人生观,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四、教学手段:幻灯片、网络资源分享。
五、教学准备:假期布置名著阅读任务,进行分组专项研究,知识题库考核检测。
六、教学步骤:(一)兴趣导入,以科学探究的话题开启今日科学幻想小说的阅读分享之旅。
(二)走近作者,介绍凡尔纳生平趣事及作品。
(三)名著快速高效阅读方法指导:1. 视域开拓训练及快速记忆法趣味小试。
2.速读要求,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公式明确。
3.速读第一卷第十六章,限时训练。
4.检测速读效果,学生情况追踪,阅读效率的反馈。
(四)深读理解,文本信息的深度挖掘。
1.如何认识作品中“我”这一人物形象。
2.如何理解“我”自己与自己说话,在套着自己脑袋的铜盒子里面大声叫喊。
.(五)《海底两万里》作品的影响,与作者对话。
(六)推荐阅读海洋三部曲之《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附:速读检测题《海底两万里》速读训练阅读检测题姓名成绩理解率(第一环节:速读记忆)(每小题10分,共100分)一、数字信息考考你:请将下列有关数字的信息填写在横线上(参考数字2、7、12、20、30、50)1.在诺第留斯号的军火库和储藏衣服的小房子的墙上,挂着套潜水衣。
七下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ppt课件

4.尼德兰:是一个比较原始的人,一个野性十足 的捕鲸手。他也会赞叹极地的美,但对他来说更重 要的是牛排、小牛肉,小酒馆里的酒,以及在陆地 上自由地行走。他性情火爆,受不了被监禁,总是 计划逃脱,如果没有他,阿龙纳斯教授和康塞尔最 后不可能回到陆地上。
快速阅读是一种“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法, 也是一种基本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读者更快地 阅读资料,在短期记忆中掌握得更多、理解得更 好。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建议大家从如下几个 方面入手。
波兰人民反对沙皇独裁统治的起义遭到残酷镇 压是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的一个导火索。他 在小说中塑造了尼摩船长这个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 高大形象,赋予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 神,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这篇小说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 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 翔的梦想。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 赞扬了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体现了 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3.缩短眼停时间。
眼停时间是指眼睛在每个注视点上停留的时间。 减少停留的时间,也会相应提高整体阅读的速度。
4.避免回视。
回视是指眼跳经过某一注视点后又重新返回。 回视的次数越多,阅读的速度就会越慢。因此, 必须努力克服回视的毛病。
5.集中注意力。
快速阅读不只是求速度,还要求达到理解的程 度,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很难保证在极短的时间 内能够对内容理解,更谈不上对内容的记忆和掌 握。因此,阅读的速度越快,就越需要读者的注 意力保持高度集中。这对于保证快速阅读的效率 是非常重要的。
6.提高整体识读能力。 逐字逐句读书使注视点增多,眼跳次数增多,
势必影响阅读的速度。而如果将许多字词、一句 甚至一段作为一个整体来识读,就会大大减少注 视点和眼跳次数,使每次眼停的阅读视野扩大, 阅读速度也会成倍地提高。因此,养成整体识读 的习惯,也是提高快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一、读书方法指导1.什么是快速阅读速读可以使你更快地阅读资料,在短期记忆中你可以掌握更多,所以也会理解得更好。
提高阅读的速度的方法是,每一段读更多的文字,减少读每一段的时间,使用指示物和减少回读。
2.速读的基本要求①避免发声。
②减少注视点。
③缩短眼停时间。
④避免回视。
3.速读的主要方法①浏览法。
②扫读法。
③跳读法。
④寻读法。
⑤猜读法。
4.快速阅读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第二、提高整体识读的能力。
第三、正确处理好阅读速度与理解、记忆的关系。
一般来说,快速阅读的理解率应保持在70%左右的水平。
《海底两万里》有关介绍一、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总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游》。
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贡献,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二、主要内容这部作品叙述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
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
潜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
尼莫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三、主要人物: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诺第留斯号”的主人尼摩船长。
尼摩船长:是“鹦鹉螺”号的主人,性格古怪,性情忧郁,知识渊博,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
阿龙纳斯教授:是一名生物学家。
博古通今,性情温和,心底善良,富有探究精神。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六单元 :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公开课教案_40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指导目标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教学难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课前准备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每人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指导过程一、展示导入多媒体展示片段:A、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
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海葵)……布置成一片花地。
B、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鲜苔、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
我注意到较近海面的一层是青绿色的海草,在更深一些的地方是红色的海草,黑色或赭色的水草就在最深处,形成海底花园和草地。
学生齐读这两个片段。
师:这两个片段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们出自哪部作品?学生回答:《海底两万里》。
二、阅读体验1、畅言读后感师:我们已经阅读了这部作品,你有没有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学生畅言读后感。
2、精彩片段赏析师:在你的阅读过程中,这部作品中有哪些地方吸引着你?用十分钟时间搜寻并做出自己的赏析。
(1)学生圈出吸引自己的片段或句子或词语,并选一处或两处在旁边做眉评。
(2)学生交流自己的赏析。
示例:“一千克的海水有百分之九十六点五是水,百分之二点七左右是氯化钠,其余的就是小量的氯化镁、氯化钾、溴化镁,硫酸镁和石碳酸”。
评:通过尼摩船长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出海水中分的丰富,数字描写非常精确,所以体现出尼摩船长知识的渊博。
3、幻想与现实的联系师:《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据你的了解,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学生各抒己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底两万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快速阅读”的阅读方法,掌握“快速阅读”方法的知识要点。
2.能力目标:通过速读《海底两万里》,了解作品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读全文。
教学难点: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导入
多媒体展示片段:
A.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
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做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海葵)……布置成一片花地。
B.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鲜苔、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
我注意到较近海面的一层是青绿色的海草,在更深一些的地方是红色的海草,黑色或赭色的水草就在最深处,形成海底花园和草地。
学生齐读这两个片段。
师:这两个片段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们出自哪部作品?
学生回答:《海底两万里》。
二、走进作者
儒勒·凡尔纳(1828年—1905年),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被称作“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代表作】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
三、阅读方法指导
(一)什么是快速阅读
速读可以使你更快地阅读资料,在短期记忆中你可以掌握更多,所以也会理解得更好。
提高阅读的速度的方法是,每一段读更多的文字,减少读每一段的时间,使用指示物和减少回读。
(二)速读的基本要求
1.避免发声。
2.减少注视点。
3.缩短眼停时间。
4.避免回视。
(三)速读的主要方法
1.浏览法。
浏览法是指对一般不需要细致了解的书籍,只是从总体上粗略掌握书中大概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
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信息,有助于开阔视野,是博览群书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2.扫读法。
扫读法是指对文章内容一目数行、一目十行地扫瞄,以大容量获取信息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3.跳读法。
跳读法是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直取读物的关键性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4.寻读法。
寻读法是指为得到急需的有关资料,在众多相关书籍资料中搜寻查找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5.猜读法。
猜读法是指在读书读文章时,以所了解的题目或已看的前文作为前提,对后面的内容预作猜想,然后将其与后文实际内容进行印证比较的一种阅读方法。
(四)快速阅读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第二、提高整体识读的能力。
第三、正确处理好阅读速度与理解、记忆的关系。
一般来说,快速阅读的理解率应保持在70%左右的水平。
四、故事情节梳理。
采取“快速阅读”的方式,阅读《海底两万里》,完成下面表格:
【第二课时】
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读来引人入胜,使读者身临其境,表明他具有非凡的想象力。
凡尔纳的小说得以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品质高尚、献身科学的人,是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人。
一、对话人物
(一)尼摩船长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小说里一个居主要地位的人物。
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
他如大海一般兼具热情、冷酷、和善、危险、温和、暴躁、随和、任性……他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鹦鹉螺”号潜水艇,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唯一目的。
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寻自由的同时,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
但他的良心从没有被残酷的生活经历磨灭过。
(二)彼埃尔·阿龙纳斯
生物学家,博古通今,乘潜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他和他那位
对分类学入了迷的仆人康塞尔,将这些海洋生物向我们做了详实的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龙纳斯还把在海洋中见到的种种奇观,娓娓道来,令读者大开眼界。
(三)康塞尔
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生性沉稳,他从不大惊小怪。
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主人的一片忠心,当阿龙纳斯教授遭到意外被抛进海里,生命危在旦夕时,是康塞尔奋不顾身的跳进海里,陪他一起游,直至获救。
他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认认真真或者说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但是对那些东西的名字却一无所知,可以说他是个分类狂。
(四)尼德·兰
是个比较原始的人,一个野性十足的捕鲸手。
他也会赞叹极地的美,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牛排,小牛肉,小酒馆里的酒,在陆地上自由地行走。
他性情火爆,受不了被监禁,总是计划逃脱,如果没有他,教授和康塞尔最后不可能回到陆地上。
二、《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
即:船长尼摩、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教授、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仿照例句,说说你最喜欢的人,说说理由。
例如:我最喜欢尼摩船长,因为他搏斗鲨鱼勇救采珠人,是一个勇敢、内心炽热、同情贫苦人的人。
我最喜欢尼摩船长,因为他在潜艇在南极被浮冰围困时,下令用沸水喷射,最终冲出冰墙,是一个英勇顽强,不畏艰难的人。
我最喜欢康塞尔,因为他将自己贮存的氧气给阿龙纳斯教授使用,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
三、对话文本
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
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
(一)巧妙地构思,惊险的情节
小说线索分明:发现海怪——追逐海怪——被囚于鹦鹉螺号——海底探险——逃出鹦鹉螺号,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场面描写惊险紧张,波澜起伏,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比如小说一开头人们对“海怪”的种种猜测,充满了悬念。
在海底遨游时历经的与章鱼、鲨鱼搏斗等场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二)科学性与幻想的巧妙结合
作者以超凡的想象力和诸多逼真的细节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幻瑰丽的海底世界,描绘了栩栩如生的奇观异景。
比如海底森林、珊瑚墓地、古城遗址等。
书中在阿龙纳斯教授和尼摩
艇长的对话中包含了大量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候方面的知识,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时,还能够轻松的获取科学知识。
(三)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小说通过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了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无论是博学多才,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沉着神秘的尼摩艇长,还是性格暴躁,有着顽强斗志,崇尚自由、技艺高超的内德.兰德都让读者印象深刻,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