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正确的隋唐十八条好汉 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
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

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
隋唐十八条好汉的排行榜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条好汉:西府赵王、天下无敌大将军李元霸,其兵器为擂鼓瓮金锤,座骑是千里一盏灯。
第二条好汉:天宝将军宇文成都,其武器为凤翅镏金镗,座骑是赛龙五斑驹。
第三条好汉:霹雳火裴元庆,其武器为八卦梅花亮银锤,座骑是一字没角癞麒麟。
第四条好汉:紫面天王雄阔海,其武器为日月双斧,座骑是万里云烟兽。
第五条好汉:南阳侯伍云昭,其武器为亮银枪,座骑是千里银河一点白。
第六条好汉:山大王伍天锡,其武器为混金镗,座骑是青龙马。
第七条好汉:冷面银枪罗成,其武器为五钩神飞枪,座骑是西方小白龙。
第八条好汉:靠山王杨林,其武器为水火囚龙棒,座骑是金睛兽。
第九条好汉:花刀大帅魏文通,其武器为丹凤朝阳绣鸾刀,座骑是艾叶青龙兽。
第十条好汉:八马将新文礼,其武器为混铁点钢槊,座骑是一丈青。
第十一条好汉:四宝将尚师徒,其武器为金转提炉枪,座骑是呼雷豹。
第十二条好汉:双枪将定彦平,其武器为绿沉双抢,座骑是青鬃马。
第十三条好汉:平南王韩擒虎。
第十四条好汉:昌平王邱瑞,其武器为两根水铁钢鞭。
第十五条好汉:挂锤庄庄主、扁锤将梁世泰,其武器为镔铁压油锤,座骑是铁骑马。
第十六条好汉:神拳太保、小孟尝、兵马大元帅秦琼,其武器为四棱金装锏、虎头錾金枪,座骑是黄骠透骨龙。
第十七条好汉:皂袍大将尉迟恭,其武器为雌雄双鞭,龟背驼龙枪,座骑是踏雪乌骓马。
第十八条好汉:义薄云天小关羽单雄信,其武器为金顶枣阳槊,座驾是枣红马。
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完整版)隋唐英雄十八好汉排名表

隋唐演义十八好汉排名表一、较常见版本两种1、李元霸2、宇文成都3、裴元庆4、雄阔海5、伍天锡6、伍云召7、罗成8、杨林9、魏文通10、尚师徒11、辛文礼12、韩擒虎13、秦琼/尉迟恭1、李元霸2,宇文成都3,裴元庆4,雄阔海5,伍云召6,伍天锡7,罗成8,杨林9,魏文通10,杨方11,辛文礼12,尚师徒13,秦用14,定彦平15,梁师泰16,秦琼17,尉迟恭18,单雄信二、《说唐》排名1、李元霸2、宇文成都3、裴元庆4、雄阔海5、伍云召6、伍天锡7、罗成8、杨林9、魏文通10、尚师徒11、辛文礼12、韩擒虎13、王伯当14、秦琼15、尉迟恭16、单雄信三、单田芳《隋唐演义》排名十三杰:1、李元霸2、宇文成都3、裴元庆4、雄阔海5、伍天锡6、伍云召7、罗成8、杨林9、魏文通10、秦用11、尚师徒12、梁师泰13、秦琼/尉迟恭四猛:1. 罗士信2.来护儿3.新文礼4.王伯超四绝:1. 罗成2.尚师徒3.侯君集4.程咬金八大锤:金锤李元霸、银锤裴元庆、铜锤秦用、铁锤梁士泰四、十八条好汉详情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盏灯,手中一对擂鼓瓮金锤谁也惹不起,为头一条好汉;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是大隋朝的顶梁柱;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是以后瓦岗山头号猛将;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根熟铜棍,压盖武林;第五杰:双镗无敌伍天锡,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英勇无比;第六杰:南阳太守伍云召,跨下踏乌白雪马,掌中凤翅镏金镗,曾经大战过宇文成都;第七杰:少保罗成,又叫罗神枪,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龙,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从没打过败仗,人称“常胜将军”;第八杰:花刀大将魏文通,跨下花斑马,一把花刀是隋营数一数二的大将;第九杰:靠山王杨林,胯下金睛兽,掌中一对囚龙双棒,老当益壮;第十杰:银面韦托秦用,秦琼的干儿子,胯下赤炭火龙驹,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轻人中的佼佼者!;第十一杰:呼罗国王,胯下青鬃马,掌中单锤,乃突厥第一战将;第十二杰:四宝大将尚师徒,胯下宝马呼雷豹,掌中乌龙提泸枪,山马关大帅;第十三杰: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跨下一匹黄骠马,掌中一对虎头锫棱金装锏,擅使一把虎头造金枪;第十四杰:皂袍大将尉迟恭,武艺和秦琼不分上下,胯下一匹乌骓马,掌中单鞭,擅使丈八蛇矛枪;第十五杰:赤发灵官单雄信,单二员外,江湖总瓢把子,胯下枣红马,掌中一把金钉枣阳槊,是未来瓦岗五虎上将的头一员;第十六杰:银枪将苏定芳,胯下银龙马,掌中亮银枪。
隋唐演义十八条好汉

第五条:南阳侯伍云召,是春秋五霸时名将伍子胥的后 人,使得是一条亮银枪。
第六条:伍天锡,伍云召的族弟。是一对短棒混金镗。 被李元霸一锤打死在扬州城外。
第七条:燕山公少保罗成,家传五钩神飞枪,平生只输 在同父异母家兄的五分枪下。绝命枪:回马枪
第八条:老将靠山王杨林,水火囚龙棍。死在罗成枪下
第九条:花刀大帅魏文通,可想以刀闻名
隋唐演义十赵王李元霸 兵器擂鼓瓮金锤
一对擂鼓瓮金锤是当年汉朝时马超的先 祖,汉浮波将军马芫使的。共重320斤。 历史上就只有这两个人使得动
第二名宇文成都,兵器凤翅镏金镗
第三名 裴元庆,兵器八卦梅花亮银锤,最后死在庆坠 山。被炸死。
第四条;紫面天王雄阔海,兵器熟铜棍
第十六条:兵马大元帅秦琼,镶金锏,绝招:撒手锏。 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杀手锏
第十七条:皂袍大将尉迟恭,曾经日抢三关,夜夺八寨。 飞马跃城楼。为救义子薛仁贵撞死皇宫外。雌雄双鞭, 龟背托龙枪
第十八条:聚显庄二庄主,赤法灵官单雄信,金顶枣阳 槊
第十条:四宝上将尚师徒,金纂提炉枪后被秦琼得去
第十一条:八马将新文礼,弘霓关总兵
第十二条:双枪老将,罗成干爹,定彦平。后因罗成狠 辣,出家
第十三条:金刀殿帅左天成,在程咬金搬请裴元庆二次 学艺下山时,被裴元庆锤打护城河
第十四条:铁枪大将来护儿
第十五条:挂锤庄庄主,梁师泰。是隋唐八大锤之一
隋唐演义里的好汉排名

隋唐演义里的好汉排名隋唐演义里的好汉排名一、《兴唐传》排名:开隋九老:1、忠孝王伍建章2、大元帅高颖3、靠山王杨林4、上柱国贺若弼5、大都督鱼俱罗6、昌平王邱瑞7、上柱国韩擒虎8、双枪将定彦平9、越王杨素十六杰:1、李元霸2、裴元庆3、宇文成都4、雄阔海5、伍天锡6、程咬金7、翟让8、罗成 9、秦琼 10、单雄信 11、王君可 12、魏文通 13、伍云召 14、王伯当、15、尚师徒 16、左天成四猛:1、罗士信2、新文理3、秦用4、来护儿[如果撇开九老和四猛,按照流行的说法,《隋唐演义》的好汉十三绝应该是这样排名的:1、李元霸2、宇文成都3、裴元庆4、雄阔海5、伍天锡6、伍云召7、罗成8、杨林 9、魏文通 10、尚师徒 11、新文理 12、韩擒虎 13、秦琼/尉迟恭二、《说唐》排名:1、李元霸2、宇文成都3、裴元庆4、雄阔海5、伍云召6、伍天锡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尚师徒 11、新文礼 12、韩擒虎13、王伯当 14、秦琼 15、尉迟恭 16、单雄信三、单田芳《隋唐演义》排名:十三杰:1、李元霸2、宇文成都3、裴元庆4、雄阔海5、伍天锡6、伍云召7、罗成8、杨林 9、魏文通 10、秦用 11、尚师徒 12、梁师泰? 13、秦琼/尉迟恭四猛:1.罗士信2.来护儿3.新文礼4.王伯超四绝:1.罗成2.尚师徒3.侯君集4.程咬金四、苏州评弹排名:共有“老辈”、“小辈”、“野辈”三个排名。
共有39人。
老辈十三条好汉排名:1.成都王张显图2.淮西王焦本忠3.铜山王姚子林4.双枪将定彦平5.皇城总兵史万宝6.燕山王罗艺7.靠山王杨林8.屈突通9.东昌王杨义臣 10.昌平王邱瑞11.大元帅韩擒虎 12.定国公长孙晟 13.沙陀国王始罗失毕可汗小辈十三条好汉排名:1.赵王李元霸2.皇城总兵宇文成都3.裴元庆4.雄阔海5.武云召6.武天锡7.罗成8.新文礼9.魏文通10.尚师徒11.殷开山12.殷岳13.秦琼野辈十三条好汉:1.银地国太子朗司马2.琉球国太子鳌鱼3.北汉王铁木耳4.铁木金5.红袍大力士蓝天毕6.孽世雄7.王九龙8.盖世雄9.洪天英10.华公义11.知世王王薄 12.定阳王刘武周 13.大梁王萧铣五、其他排法1:1、李元霸2、宇文成都3、裴元庆4、雄阔海5、伍天锡6、伍云召7、罗成8、杨林 9、魏文通 10、尚师途 11、新文礼 12、韩擒虎 13、谢映登 14、王伯当15、史太奈 16、秦琼 17、尉迟恭 18、单雄信六、其他排法2: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盏灯,手中一对擂鼓瓮金锤谁也惹不起,为头一条好汉;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是大隋朝的顶梁柱;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是以后瓦岗山头号猛将;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根熟铜棍,压盖武林;第五杰:双镗无敌伍天锡,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英勇无比;第六杰:南阳太守伍云召,跨下踏乌白雪马,掌中凤翅镏金镗,曾经大战过宇文成都;第七杰:少保罗成,又叫罗神枪,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龙,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从没打过败仗,人称“常胜将军”;第八杰:花刀大将魏文通,跨下花斑马,一把花刀是隋营数一数二的大将;第九杰:靠山王杨林,胯下金睛兽,掌中一对囚龙双棒,老当益壮;第十杰:银面韦托秦用,秦琼的干儿子,胯下赤炭火龙驹,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轻人中的佼佼者!;第十一杰:呼罗国王,胯下青鬃马,掌中单锤,乃突厥第一战将;第十二杰:四宝大将尚师徒,胯下宝马呼雷豹,掌中乌龙提泸枪,山马关大帅;第十三杰: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跨下一匹黄骠马,掌中一对虎头锫棱金装锏,擅使一把虎头造金枪;第十四杰:皂袍大将尉迟恭,武艺和秦琼不分上下,胯下一匹乌骓马,掌中单鞭,擅使丈八蛇矛枪;第十五杰:赤发灵官单雄信,单二员外,江湖总瓢把子,胯下枣红马,掌中一把金钉枣阳槊,是未来瓦岗五虎上将的头一员;第十六杰:银枪将苏定芳,胯下银龙马,掌中亮银枪。
最正确的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

最正确的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谁是第一条好——上海金城文物学院摘编第一条:西府赵王李元霸。
兵器一对擂鼓瓮金锤是当年汉朝时马超的先祖浮波将军马芫使的。
共重800斤。
历史上就只有这两个人使得动。
锤震四平山后被雷击而死。
李元霸是清代小说《说唐》虚构的人物,其历史原型为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唐高祖李渊第三子(注:《隋唐演义全传》等小说称他为李渊第四子,历史记载也没有盖世武功,这与史实不符),母窦皇后。
隋朝大业十年(614年)英年早逝,得年十六,被唐高祖李渊追封为卫王。
隋唐第一好汉,力大无穷。
第二条: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兵器一根凤翅镏金镗,重320斤。
被李元霸劈为两半。
宇文成都,《说唐》、《兴唐传》等隋唐小说中所描绘人物,史实中并无此人。
小说描绘,宇文成都为大隋丞相宇文化及之子,外号天宝大将,号称大隋第二条好汉,武力仅次于李元霸,“身长一丈,腰大数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使一柄凤翅镏金镋,重三百二十斤”,传说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转世。
在抑制反王势力方面有突出贡献。
后十八路反王讨宇文化及,被李元霸所杀。
宇文成都是大隋丞相宇文化及次子,是大隋第二条好汉,威猛罕匹,仅次于李元霸,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是大隋朝的顶梁柱,被称为天宝大将。
如果说给李元霸的,是长期被忽视的压抑,那么给宇文成都的,则是盛名之下的重压。
两个人,不同的出发点,同样的执著。
纵然是文韬武略、勇猛过人的大将之才,纵然其一生行事几乎问心无愧,可是他的家世早已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
也许这个结局对宇文成都来说,在他明了父亲的觉悟了吧。
第三条:三公子裴元庆。
兵器一对八卦梅花亮银锤,重300斤,被尚师徒设计炸死在庆坠山。
裴元庆,《说唐》《兴唐传》等书中人物。
隋唐第三条好汉,裴仁基之子,手持一对银锤,年少却不失骁勇。
在《说唐》中,裴元庆最终命丧新文礼、尚师徒的火雷阵中。
在《兴唐传》中,裴元庆死于孽世雄的飞刀手中。
隋唐八大锤中的银锤将,裴元庆在《说唐》里排名第三,也使一对大锤。
隋唐十八条好汉:没李元霸,程咬金第四秦琼第五,第一位百万人敌

隋唐十八条好汉:没李元霸,程咬金第四秦琼第五,第一位百万人敌说唐或隋唐演义有“隋唐18条好汉”,但这18人中,有几个都是虚构人物,如排位第一的李元霸,原型是李玄霸,但此人早在李渊起兵之前已夭折,不可能成为18条好汉之首。
排位第二的宇文成都也是虚构人物,还有裴元庆、罗成、杨林都为虚构,有的有原型,有的没有原型。
如果抛开演义,兴说真实历史,隋唐18条好汉应该是以下这18位!第十八位:平阳公主(601-623),唐高祖李渊第三女,是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出殡的女将。
李渊起兵之前,平阳公主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三个多月内收编7万义军为主帅,人称“李娘子”,称其军为“娘子军”。
“娘子关”因她而名。
平阳公主死后,李渊命以军礼下葬。
可以说,平阳公主为李渊打下了半壁江山,为隋唐第一女汉子,当列十八好汉之中!第十七位:柴绍(578-638)。
唐朝开国大将,自幼便有“趫捷有勇力”,以抑强扶弱闻名,少年时为隋朝元德太子千牛备身,李渊将三女儿平阳公主嫁给他。
李渊起兵后,参加攻克长安、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重要战役。
第十六位:李孝恭(591年-640)。
唐朝开国大将,武德七年任行军元帅,率李靖等诸将,镇压辅公祏,破广陵、丹阳,平定江南,拜扬州大都督,其后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
第十五位:韩擒虎(538-592),河南东垣人。
隋开皇八年冬至九年春,为攻陈先锋,率500锐卒夜渡长江,迅速袭占采石,半日内攻克姑孰,然后进军新林。
又率500精骑入朱雀门,俘后主陈叔宝。
第十四位:王伯当(?-618),隋末瓦岗军将领,最初于济阳率众起义,曾推荐李密于翟让,使得李密代替翟让成为瓦岗义军首领,后因反唐被杀。
第十三位:杨玄感(?-613),弘农华阴人,隋末军阀。
大业九年(613)春反隋,李密为其谋士。
因兵被令弟杀,又被官军磔尸首三日于东都市。
第十二位:段志玄(598年-642年)。
隋唐猛将,随刘文静与隋将屈突通相持于潼关,率20余骑赴击,连杀数十人,被流矢所中仍往来杀敌,被擒夺马而走,勇猛无比。
隋唐十八好汉,隋唐18英雄好汉排名

隋唐十八好汉,隋唐18英雄好汉排名隋唐18英雄好汉排名1、西府赵王李元霸。
原名李玄霸,唐高祖窦皇后第三子。
隋唐第一条好汉,隋唐十八好汉之首,传说为金翅大鹏鸟转世。
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
使一对金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
坐骑为“万里云”,日行一万,夜走八千。
2、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隋唐十八好汉中排名第二。
为大隋丞相宇文化及之子,隋文帝封为镇殿大将军,号天宝大将,御赐“天下第一横勇无敌”金牌。
身长一丈,腰大十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
3、三公子裴元庆。
隋唐第三条好汉,力大无穷。
手持一对银锤,重三百斤。
坐骑“抓地虎”。
传说他为哪吒转世。
因硬接李元霸三锤,而名扬天下。
后被新文礼引入庆坠山,命丧火雷阵中。
4、紫面天王雄阔海。
隋唐第四条好汉,外号紫面天王。
为人忠厚仗义,两臂万斤之力,曾双拳打死两只老虎,最早在太行山占山为王,后来辅佐相州起义军领袖白御王高谈圣,在扬州战役中,为救被困的众反王,力托千斤闸,因赶了一天一夜的路,水米未进,终因体力不支被压死。
5、南阳侯伍云召。
隋唐第五条好汉。
武艺高强,力大无穷。
其父右仆射伍建章遭朝廷奸党陷害,乃举南阳关之兵反隋;然不敌隋将宇文成都,便投奔河北凤鸣王李子通,任都督大元帅。
6、伍天锡,隋唐第六条好汉。
两臂万斤之力,武艺高强。
使一对混天镋,重两百斤,是伍云召的族弟。
7、少保罗成。
排第七条好汉,罗艺之子,与秦琼是表兄弟,精通枪法,因皮肤白皙面容俊俏但却不苟言笑,有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
与秦琼、程咬金等于贾家楼结义,居末位。
先后助瓦岗军攻破长蛇阵、铜旗阵,反王大会时夺得状元魁。
8、靠山王杨林。
排第八条好汉,隋炀帝杨广的叔父,隋朝开国九老之一,为隋王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过汗马功劳,被封为靠山王。
他武艺高强,手持一对囚龙棒,后在隋朝统治濒临瓦解之际,设计做最后殊死一搏,事败,被第七好汉罗成的绝技回马枪刺死,其历史原型是张须陀和杨素。
9、花刀大帅魏文通。
隋唐英雄排名

隋唐英雄排名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根熟铜棍,压盖武林第五杰:双镗无敌伍天锡,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英勇无比第六杰:南阳太守伍云召,跨下踏乌白雪马,掌中凤翅镏金镗第七杰:少保罗成,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龙,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第八杰:花刀大将魏文通,跨下花斑马,一把花刀是隋营数一数二的大将第九杰:靠山王杨林,胯下金睛兽,掌中一对囚龙双棒第十杰:银面韦托秦用,秦琼的干儿子,胯下赤炭火龙驹,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第十一杰:呼罗国王,胯下青鬃马,掌中单锤,乃突厥第一战将第十二杰:四宝大将尚师徒,胯下宝马呼雷豹,掌中乌龙提泸枪,山马关大帅第十三杰: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第十四杰:皂袍大将尉迟恭第十五杰:赤发灵官单雄信,单二员外,江湖总瓢把子,胯下枣红马,掌中一把金钉枣阳槊第十六杰:银枪将苏定芳,胯下银龙马,掌中亮银枪第十七杰:勇三郎王伯当,胯下黄斑马,掌中花枪第十八杰: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马隋唐四绝1、罗松神枪为一绝(罗成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2、程咬金头三斧为二绝。
3、尚师徒的四宝为三绝。
4、侯君集的轻身功夫为四绝。
隋唐英雄李元霸介绍:是李渊的第四儿子,老大是李建成,老二是李世民,老三是李元吉,老四是李元霸。
书中李元霸如雷公一样,个字小,但是力气大,曾经和天宝大将宇文成都比过力气,最终力举双石狮。
是隋唐中的第一条好汉,使擂鼓瓮金锤,手下几乎没有一合之将。
书中性格比较憨直,最听李世民与柴绍的话,结局比较戏剧,李元霸最怕打雷,最终是用擂鼓瓮金锤要擂老天,结果被落下的锤砸死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 赵国公) ▪李孝恭( 河间郡王) ▪杜如晦( 莱国公) ▪魏征( 郑国公)▪房玄龄( 梁国公) ▪高士廉( 申国公) ▪尉迟恭( 鄂国公) ▪李靖( 卫国公)▪萧瑀( 宋国公) ▪段志玄( 褒国公) ▪刘弘基( 夔国公) ▪屈突通( 蒋国公)▪殷开山( 勋国公) ▪柴绍( 谯国公) ▪长孙顺德( 邳国公) ▪张亮( 郧国公)▪侯君集( 陈国公) ▪张公瑾( 郯国公) ▪程知节( 卢国公) ▪虞世南( 永兴县子)▪刘政会( 邢国公) ▪唐俭( 莒国公) ▪李勣( 英国公) ▪秦琼( 胡国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正确的隋唐十八条好汉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关于隋唐英雄故事,目前一共有三个版本:清朝褚人获的《隋唐演义》,清朝鸳湖渔叟校订的《说唐》,各种评书艺人的评书《兴唐传》。
《隋唐演义》没有提到十八条好汉,也没有阅读的价值。
听过《兴唐传》或类似评书的人很多,里面讲到了四猛十三杰,加起来也是十八条好汉(十三杰有两位)。
但是在评书里还出现一些英雄武艺高强,却没有排上名次,例如回马刀杀死李元霸的渔俱罗、四平山下一枪挑开李元霸与罗士信生死扣的罗松,所以《兴唐传》的英雄排名是有问题的。
人们常说的隋唐十八好汉最标准的版本应该出自《说唐》,但鸳湖渔叟校订的《说唐》书中只提到了13个,却少了5个,但我们仍可以从书中把这5个英雄找出来。
第一条:西府赵王李元霸。
兵器一对擂鼓瓮金锤是当年汉朝时马超的先祖浮波将军马芫使的。
共重800斤。
历史上就只有这两个人使得动。
锤震四平山后被雷击而死。
李元霸是清代小说《说唐》虚构的人物,其历史原型为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唐高祖李渊第三子(注:《隋唐演义全传》等小说称他为李渊第四子,历史记载也没有盖世武功,这与史实不符),母窦皇后。
隋朝大业十年(614年)英年早逝,得年十六,被唐高祖李渊追封为卫王。
隋唐第一好汉,力大无穷。
李元霸由历史人物李玄霸演义而来。
李元霸隋唐第一条好汉,上界大鹏金翅鸟临凡,被炀帝封为赵王。
“年方十二岁,生得尖嘴缩腮,一头黄毛促在中间。
戴一顶乌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无穷。
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捻铁如泥,胜过楚汉项羽。
一餐斗米,食肉十斤。
用两柄铁锤,四百斤一个,两柄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
坐一骑万里云,天下无敌。
”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在李元霸马前走上三个回合,可以说赵王李元霸打遍天下无敌手。
宇文成都号称天下无敌大将军,殿前比试全力却撼不动李元霸伸直的一根胳臂,他只不过把手一扫,宇文成都扑通一声,仰后就是一跤,后来更被他活活撕裂。
如此惊人神力,更有何人可敌?李元霸因报恩,不愿与秦琼动手,他只不过用一柄锤往上略略一架,当的一响,就把八十二斤虎头枪打脱了,不知去向,吓得秦琼立即下马告罪求饶。
罗成拍马摇枪来战,被元霸一锤把枪打做两段,震开虎口,回马逃命。
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围拢来战元霸,元霸把手中锤一摆,撞着三般军器,当啷一响,三人虎口震开,大败而走。
裴元庆迎战李元霸,勉力招架三合后惊呼:”啊唷,果然好厉害!”回马便逃。
元霸大叫:“好兄弟,天下没有挡得起我半锤的,你能接连挡我三锤,也算是个好汉,饶你去吧!”如此威猛气势,更有何人可比?晋阳宫比武,李元霸双手各提重三千斤的金狮子,举上举下十数遍。
四明山一战,单人独骑击败十八路反王二百三十万大军。
此后又杀死好汉伍天锡、宇文成都。
紫金山匹马双锤面对一百八十万军队,两柄铁锤如拍苍蝇般,只打得尸山血海,将一百八十万军队杀得只剩六十二万,迫使李密交出玉玺,反王献上降表。
如此丰功伟业,又有何人可及?《说唐》中李元霸最让人佩服的一点:他简直就是个“永动机”,几乎不存在能量消耗。
不像排在第二位的宇文成都,在气力大量消耗后(以一敌三: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会抵挡不住排在他后面的裴元庆;李元霸却可以只凭匹马双锤将十八路反王的所有大将打得俯首臣服。
如此一个盖世的霸王,怎么也会死呢?《说唐》一书中,也蕴含着浓浓的宿命观。
李元霸的师父紫阳真人曾叮嘱他,若他日对敌之时遇见使镏金镋的,万不可伤他性命,否则必定不得善终。
然而李元霸最初还记得师父的教诲,不忘手下留情,放过宇文成都;此后纵横天下,杀心大起之时,却再也不遵从师父的教诲,不但开始杀了,而且不止一个。
使混天镋的伍天锡虽然拼命告罪,还是被他一锤震死;使凤翅镏金镋的宇文成都虽放过一次,第二次还是忍不住凶性大发,将其生生撕裂。
师父的谶语犹在耳旁,李元霸“不得善终”的结局也早已注定。
这是个荒诞的结局,但李元霸本身岂非就不是来自平凡的尘世?胯下马、掌中锤,锤人便如锤苍蝇般,不知造下多少杀孽?更喜把人掷向空中,扯住双腿生生撕裂,回想那血肉横飞的场景,映衬着一个十二岁少年的黄瘦面容,纵是远古的煞神也不过如此吧?――也许只有这个结局才能配得上无与伦比的霸王?第二条: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兵器一根凤翅镏金镗,重320斤。
被李元霸劈为两半。
宇文成都,《说唐》、《兴唐传》等隋唐小说中所描绘人物,史实中并无此人。
小说描绘,宇文成都为大隋丞相宇文化及之子,外号天宝大将,号称大隋第二条好汉,武力仅次于李元霸,“身长一丈,腰大数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使一柄凤翅镏金镋,重三百二十斤”,传说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转世。
在抑制反王势力方面有突出贡献。
后十八路反王讨宇文化及,被李元霸所杀。
武器:凤翅镏金镗,初时重200斤,南阳关320斤,和李元霸比武时则重400斤。
胯下座骑:赤炭火龙驹。
宇文成都是大隋丞相宇文化及次子,是大隋第二条好汉,威猛罕匹,仅次于李元霸,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是大隋朝的顶梁柱,被称为天宝大将。
如果说给李元霸的,是长期被忽视的压抑,那么给宇文成都的,则是盛名之下的重压。
两个人,不同的出发点,同样的执著。
纵然是文韬武略、勇猛过人的大将之才,纵然其一生行事几乎问心无愧,可是他的家世早已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
也许这个结局对宇文成都来说,在他明了父亲的所作所为之时,就已有所觉悟了吧。
纵观《说唐》全书,书中对其性格没有做过多的描述,但字里行间却告诉读者,宇文成都不失为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
长安城内,单人独骑杀得秦琼众人胆战心惊,望风而逃;南阳关前,一杆凤翅镏金镗战得伍云召毫无还手之力,弃关而走;四明山下,面对三杰围攻毫无惧色,越战越勇,如不是体力耗尽,绝不会败于裴元庆之手。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若非李元霸的出现,那“横勇无敌”四字必定是当之无愧的。
李元霸的坚持,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好战与狂妄;而宇文成都的坚持,则因为他是横勇无敌的天宝将军,身上背负着君主的信任和父亲的期望,一旦失败,将会输掉那可以俯视一切的骄傲与自信,所以他不能输,也输不起。
于是为了胜利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择手段。
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国破,家亡,孤军作战,为了仅存的骨气,明知必败,也要握紧武器,拼死一战!这与生死无关,而与尊严有关。
第三条:三公子裴元庆。
兵器一对八卦梅花亮银锤,重300斤,被尚师徒设计炸死在庆坠山。
裴元庆,《说唐》《兴唐传》等书中人物。
隋唐第三条好汉,裴仁基之子,手持一对银锤,年少却不失骁勇。
在《说唐》中,裴元庆最终命丧新文礼、尚师徒的火雷阵中。
在《兴唐传》中,裴元庆死于孽世雄的飞刀手中。
隋唐八大锤中的银锤将,在《说唐》中他是裴仁基的第三子,裴元绍、裴元福之弟【《说唐》第三十回降瓦岗邱瑞中计取金堤元庆扬威:宇文化及道:”若非上将,焉能取胜?今有山马关总兵裴仁基,他有三子,长元绍,次元福、三元庆。
这元庆虽只十二岁,他用的两柄锤,却有五升斗大,重三百斤,从未遇过敌手。
】。
裴元庆在《说唐》里排名第三,也使一对大锤。
裴元庆本来随父亲裴仁基讨伐瓦岗寨,屡战屡胜。
但是由于隋庭腐败昏庸,主帅张大宾嫉贤妒能,加上徐懋功使了反间计,裴元庆父子险些被推出去砍了脑袋瓜子。
裴元庆一怒之下大闹隋营,投奔了瓦岗寨。
会战四平山的时候,曾一锤震得宇文成都吐血而逃。
不过当时情形裴元庆可以说是捡了个便宜。
所以他的排名仍然是在宇文成都之下。
后来隋炀帝召李渊父子勤王救驾。
李渊不愿和救命恩人秦琼作对,派女婿柴绍跟秦琼串通好,所有瓦岗寨的将领背上插杆黄旗,李元霸看见插黄旗的就放过去,没有黄旗的照死里揍。
只有单雄信和裴元庆自恃武功高强,坚持不肯插旗。
结果裴元庆和李元霸对了三招后就支持不住了。
李元霸打遍天下无敌手,手下从来没有一合之将,因此对裴元庆起了惺惺相惜之心,放了他一条生路。
到评书末尾攻破扬州时,宇文成都到底还是被裴元庆杀死在战场上。
其姐裴翠云嫁于程咬金。
手使两把八棱梅花亮银锤,勇猛异常。
随父山马关总兵裴仁基三打瓦岗山,被徐茂公用计收服。
四明山一战,十八路反王无数兵将,只有他能接李元霸三锤。
在《说唐》中于伐五关之役误中虎牢关总兵尚师徒之计,被虹霓关总兵新文礼诱入庆坠山,死于火雷阵。
在《兴唐传》中则是死于孽世雄的飞刀之下。
人物之死再说新文礼将养好了,便与尚师徒商议,先除元庆,而后可破各贼。
尚师徒道:“下官有一计在此,不怕不除此人。
”遂附耳低言,如此如此。
新文礼听了喜道:“妙计!妙计!”遂差人到城南庆坠山中,暗暗埋下地雷火炮,石壁上令军士预备筐篮伺候。
次日,新文礼上马抵城,单要裴元庆出战,探子飞报进城。
裴元庆闻报,就要出战,徐茂公止住道:“将军今日不宜出马交战,决然不利。
” 元庆道:“军师又来讲腐气的话了!我今日不杀新文礼,也不算成好汉!”竟上马出城去了。
徐茂公只是叫苦。
众将忙问其故,茂公道:“不必多言,这是大数难逃,此去不能活矣!”众将各各惊疑。
当下元庆出营,见是新文礼,举鎚便打。
文礼挡了一鎚,回身向南便走,元庆紧紧追去。
新文礼且战且走,引入庆坠山,见两边皆是石壁,直追至窟中。
外边军士就塞断了出路,石壁上放下筐篮,新文礼下马坐入筐篮,上边军士把他拽上去,遂点着干柴火箭拉下来,发动地雷,一时烈焰飞腾,可惜这少年勇将裴元庆,就这样烧死在窟中,其年十五岁。
第四条:紫面天王雄阔海。
兵器两柄板斧,重160斤,死在扬州千斤闸下,被压成肉泥。
雄阔海是隋朝白御王高谈圣麾下兵马大元帅,最擅长的武器是板斧、熟铜棍,绰号“紫面天王”,为隋唐第四条好汉,身长一丈,腰大数围,铁面胡须,虎头环眼,声如巨雷,雄阔海擅长使两柄板斧,重一百六十斤,一条熟铜棍,使得神出鬼没。
两臂有万斤气力,跟隋唐第五条好汉伍云召是拜把兄弟。
雄阔海作为伍云召之义弟,开始时落草为金顶太行山山王(比土匪文明一点),后为相州白御王高谈圣的兵马大元帅。
雄阔海在《隋唐》中,第一次出场,是在长安花灯节那夜。
他听闻宇文成都为大隋第一勇将,颇感不服,所以要去会他一会。
元宵节那晚,他装成卖弓之人,游走在长安繁华的灯市下,并大声宣扬“家传金弹银胎宝弓,能拉开者,免费赠送。
”赶巧秦琼,柴绍等人也在游玩,于是因弓结交。
后因宇文氏强抢民女,众英雄演绎了一场闹花灯的大剧。
然后众人分别,雄阔海随后因时局所迫,落草太行山。
雄阔海是怎么死的在扬州“反王夺魁大会”上,雄阔海代表相州出战,怎料迟到了——“那雄阔海刚刚来到城门口,只见上边放下闸来,忙下马一手抱住,大叫一声。
众王应道:‘城内有变!’雄阔海道:‘既然有变,你等要出城者,趁我托住千斤闸在此,快走!’那十八家王子与各路烟尘一起争出城来,一个个都走脱了。
雄阔海走了一日一夜,肚中饥饿,身子又乏,跑到就托了这半日千斤闸。
上边又有许多人狠命地推下来,他头上手一松,‘扑挞’一响,压死在城下。
”在《隋唐》中,雄阔海侠肝义胆,奋不顾身地力举千斤闸,用一腔热血保住了天下多少英雄好汉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