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6.2第4节生态系统的类型优质教案(3)
最新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6.2第4节生态系统的类型优质教案(1)

生态系统地类型一、【教材分析】《第四节生态系统地类型》是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章生态系统中地一节内容。
环境中有多种多样地生物,每种生物都在特定地环境下生存和繁衍。
不同地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环境构成了不同地生态系统。
本节内容是对生态系统知识地拓展,具体介绍了生态系统地七种代表类型,感性知识较多,学生易于理解二、【教学目标】三、【教学策略或教法设计】展示预习目标→小组将课前收集各生态系统资料汇总、讨论、筛选→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师生共同总结。
四、【课前准备】1、教师:①将全班同学按生态系统类型名称分成七个小组是:森林生态系统小组、草原生态系统小组、荒漠生态系统小组、海洋生态系统小组、淡水生态系统小组、农田生态系统小组、城市生态系统小组。
②准备给学生预习用地表格。
③陆地生态系统拼图板:以年均温度为纵坐标,年降水量为横坐标。
2、学生:①收集各类型生态系统图片地旧挂历、风景画并贴在教室黑板周围地墙上。
②按照老师地小组分工收集各生态系统资料(如分布区域、生物特点、作用、现状等)③调查身边生态系统地现状。
五、【教学过程】多种多样地生态系统。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生态系统地类型。
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地启发呢?展示拼图板:(拼图板是以年均温度为纵坐标,年降水量为横坐标建立地坐标系。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小组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完成拼图。
2、【展示】正确地拼图结果:拼图板小组讨论后放到相应地位置。
回答是温度和降雨量。
看图分析得出决定该山植被分布地主要环境因戏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深刻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地分布规律和3、【提问】在拼图过程中,你们发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地因素有哪些?4、【反馈练习】台湾玉山西北坡植被分布情况为:下层热带雨林,中层常绿阔叶林,上层温带针叶林,顶端为高素是温度。
按小组将课前上网或其他途径查找收集自己所属生态系统地分布区域、生物特点、作用和现状等,进影响分布地因素。
济南版八年级下生物 6.2.4《生态系统的类型》教案设计

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类型教案【教材分析】《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类型》是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章生态系统中的一节内容.环境中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在特定的环境下生存和繁衍.不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环境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本节内容是对生态系统知识的拓展,具体介绍了生态系统的七种代表类型,感性知识较多,学生易于理解.【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前面三节课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前面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接触过一些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的内容等,所以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既是对已有经验进行解释的过程,也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概念的过程.内容简单,让学生自学收获不大,用探究性学习、归纳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效果会明显不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与能力1.识记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描述各类型的特点.2.能分析影响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过程与方法1.收集和交流有关生态系统的资料,培养分析和处理资料的能力.2.通过各生态系统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3.通过对各生态系统特点的比较,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学会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4.通过各生态系统的教学,让学生学会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一些生态学观点,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作准备.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德,增强学生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重点和难点】重点: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难点:人工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的依赖性.【教学方法和指导】本节内容简单,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己对教材教学资料的阅读和自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进行分组的讨论,通过在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发现问题和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利用表格对各生态系统的类型进行比较,区别明显,学生容易记忆.【课前准备】1.教师:①将全班同学按生态系统类型名称分成七个小组是:森林生态系统小组、草原生态系统小组、荒漠生态系统小组、海洋生态系统小组、淡水生态系统小组、农田生态系统小组、城市生态系统小组.②准备给学生预习用的表格.制作ppt课件、收集视频资料.③陆地生态系统拼图板:以年均温度为纵坐标,年降水量为横坐标.2.学生:①收集各类型生态系统风景画.②按照老师的小组分工收集各生态系统资料(如分布区域、生物特点、作用、现状等).③调查身边生态系统的现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幻灯片展示思考题,共同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过的知识内容.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过的知识,加强记忆和巩固.为本节课做铺垫.二、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张贴的这些图片可以看出,我们生活的地球自然景观绚丽多彩,既有雄伟挺拔的崇山峻岭、一望无际的大海,又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星罗棋布的河流.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气候特点,造就了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类型.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引入,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三、教师讲解:探点一、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地理因素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多种类型.它们如何分布呢?(文本介绍泰山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展示拼图板:(拼图板是以年均温度为纵坐标,年降水量为横坐标建立的坐标系.)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小组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完成拼图.学生活动:将老师分发的苔原、针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森林、温带雨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热带季风林、热带雨林十个拼图板小组讨论后放到相应的位置.设计意图:拼图游戏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动手、动脑,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深刻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分布的因素.培养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能力,不懂的问题通过小组解决,培养合作精神.学生分为7个小组自主学习教材,然后各小组选出代表来介绍一个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动植物和作用.(图片展示各生态系统的情况)(一)森林生态系统:(1)湿润或比较湿润地区.(2)复杂,长期处于稳定状态.(3)植物以乔木为主.(4)树栖、攀援动物为主.(5)A.经济效应:木材,林副业产品.B.生态效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大气等,有“地球之肺”,“绿色水库”之称.(二)草原生态系统:(1)较干旱地区(2)物种较少,结构简单,常发生剧烈变化.(3)草本植物(4)挖洞,快速奔跑的动物.(5)A.经济效益:畜牧业B.生态效益: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被风沙侵蚀。
最新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6.2第4节生态系统的类型优质教案(4)

生态系统地类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列举不同地生态系统类型,描述各类型地特点。
(重点)。
②分析影响生态系统分布地因素。
(难点)。
2.能力目标通过对各种生态系统类型特点地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地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地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介绍我们国家生态系统特点,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地生态状况,培养学生地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增强学生保护生物及生物圈地意识,产生热爱家乡地情感。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因为本小节内容有非常直观地录像、图片且教材设计也是图文并茂,故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看录像、图片,学生在观看过程中理解概念并当堂置疑,教师进行针对性解惑。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分析讨论、表达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地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地提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森林、草原、农田海洋湖泊池塘等生态系统地录像资料及照片图片;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系统地特点:类型特点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绿色水库”之称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较干旱地区,以草本植物为主。
荒漠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动植物种类兴趣盎然地说出自己地生态系统优势、特色。
重点内容加以案印象深刻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分析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地能力稀少。
海洋生态系统以海洋和海洋生物为主,动植物种类繁多。
淡水生态系统以淡水水域和淡水生物组成。
农田生态系统人地作用较大,以农作物为主体。
城市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是人,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稀少。
识记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53-57页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影响生态系统分布地因素课件展示问题过渡:请同学们看书,思考讨论:1、不同地形和不同地气候特点,造就了地球上多种多样地生态系统,你能系统地阐述一下吗?2、决定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分布地因素是什么?决小组内进行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小结:温度和降雨量是决定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地主要因素此外还有土壤、气候大气等因素。
在没有人类干扰地特定环境中形成地生态系统即自然生态系统由人类所建立地生态系统即人工生态系统。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6.2.4 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案(无答案) 济南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6.2.4 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案(无答案) 济南版学习目标:1、明确生态系统有哪些类型。
2、掌握影响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3、收集和交流有关生态系统的资料,增强分析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重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难点: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重难点突破:利用课本图片、多媒体视频了解多种生态系统的类型。
教具准备:课本图片、多媒体视频教学过程:导入: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多种生态系统,问同学们认识以上是哪些生态系统?【自主学习】1、人们按生态系统所受人为影响或干预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2、根据地理因素,自然生态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3、在自然条件下,尤其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类型。
4、陆地生态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类型。
5、水域生态系统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6、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 ,这里__________种类繁多,_________复杂,能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有___________之称。
7、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8、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上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当堂达标】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微山湖B 、微山湖的所有植物C 、微山湖的所有动物D 、微山湖的所有生物2、 在自然条件下,决定某一地区生态系统类型的因素是( )A 、地形B 、纬度C 、气候D 、人类活动 3、自然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 C 、森林生态系统 D 、城市生态系统4、以下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 A 、海洋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 C 、草原生态系统 D 、农田生态系统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 、海洋生态系统B 、湿地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生物圈6、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关于该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此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有鼠和蛙B .若该农田受到农药污染,则生物体内有毒物质 含量最高的为猫头鹰C .在食物网中的消费者级别是固定不变的D .此食物网中包合3条食物链7、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建立的“桑基鱼塘”模式,是现代农业的典型,该模式获得了鱼、蚕、桑、气的全面丰收。
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6单元 第2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类型名师精选教案2 济南版

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与能力1、识记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描述各类型的特点。
2、能分析影响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B.过程与方法1、收集和交流有关生态系统的资料,培养分析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各生态系统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
3、通过对各生态系统特点的比较,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学会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
4、通过各生态系统的教学,让学生学会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一些生态学观点,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作准备。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德,增强学生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预习活动。
教学过程:保护珍稀的物种等。
江流域发生特大洪保护工程等。
)常的主要原因;(害的发生2旦消失,DT各,导致水中生物中毒,甚至远在南极的都不是孤立的,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其他生态系统密切相关。
强学生B自我调节能力强荒漠生态系统特点的是.此食物网中包合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能调节区域小气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有多种类型,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⑤大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板书设计: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类型荒漠生态系统田生态系统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具体表现为: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核心的理念。
创设氛围情景,注重学习方法的训练,思维的启迪,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本节课通过自主预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节课我采用的是“五环节”教学模式。
第一个环节是激趣导入。
采用视频激趣的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同时,保护热带雨林的宣传片也更好的扣住本节课的主题,突出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
6.2.4生态系统的类型优秀教学案例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掌握不同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三)小组合作
1.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2.明确合作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创设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积极进取的精神。
4.注重小组合作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反思,提高自我认知。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2.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3.学会观察、描述和分析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了解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
2.学会与同伴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学会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搜集和整理相关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各类生态系统的特点。
2.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课后作业要求。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2.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
(二)问题导向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6.2.4 生态系统的类型 教案设计

生态系统的类型这节课我们首先一起来了解生物圈中都有哪些类型的生态系统。
明确目标,问题导学,整体感知。
(7分钟)过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先来了解本节课的目标:1.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描述各类型的特点。
(重点)2.能分析影响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难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请根据刚才的观察和已有的知识说说生物圈都有哪些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果再细点划分谁能说出更多的生态系统类型?教师点拨:同学们说的非常好。
根据不同的依据,划分的生态系统类型也不同,划分的越细,生态系统的类型越多。
小到一块草地,大到整个地球都可以是个生态系统。
识记学习目标。
各小组相互补充说出刚才在视频里看到的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2.草原生态系统3.海洋生态系统4.农业生态系统5.城市生态系统6.荒漠生态系统7.淡水生态系统七个小组上台表述,兴趣盎然的说出自己的生态系统优势、特色。
重点内容加以识记。
明确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城市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是人,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稀少。
影响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课件展示问题:过渡:请同学们看书,思考讨论:(1)不同地形和不同的气候特点,造就了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你能系统的阐述一下吗?(2)决定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是什么?小结:温度和降雨量是决定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主要因素此外还有土壤、气候大气等因素。
在没有人类干扰的特定环境中形成的生态系统即自然生态系统。
由人类所建立的生态系统即人工生态系统。
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各抒己见。
经过动脑思考讨论得出的答案印象深刻。
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分析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渡:展示:问题导学。
南极科学考察中,科学家发现南极的企鹅体内竟然有杀虫剂DDT,这一地区从来没有施用过农药,那么请大家思考这些DDT 是从哪里来的呢?教师总结: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条河流、一片森林、一洼稻田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各种生物之间及生物与其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6.2.4 生态系统的类型 教案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识记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描述各类型的特点。
2、能分析影响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3、收集和交流有关生态系统的资料,培养比较、分析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和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
重点:1、阅读、识记生态系统的概念。
2、通过例题分析,强化和巩固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图解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加深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
难点:运用列表的方法比较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特点,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2分钟)师问: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是什么?(生答:)教师: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实现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实现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构成生态系统的两个基本过程,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哪些类型的生态系统呢?(导入新课)(二)学生结合教学目标,自主学习课本,并完成以下内容:(10分钟)1、阅读课本53也陆地生态系统分布图,回答:(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它包括地球上的()及其()。
(2)、不同的()和不同的()特点造就了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3)、()和()决定了某个生态系统的类型。
(4)、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2、根据地理因素,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分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两大类。
前者又有()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等多种类型。
后者可分为( )生态系统和( )生态系统。
3、许多自然生态系统被开发利用、加工改造,变为()、()、()、()()等人工生态系统。
4、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 ),它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之称。
5、世界四大生态工程是指()、()、()和()。
(三)合作探究:1、为什么大面积毁坏森林会导致气候异常,使旱涝灾害频繁发生?2、在城市建设中,要求尽量减少对当地自然资源的破坏,提供绿化和美化,用生态系统的原理分析,这样做有哪些好处?3、列表比较各种生态系统: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分布生物种类结构复杂程度动态变化主要植物主要动物生态作用(四)精讲点拨:1、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多媒体)2、生态系统的类型的知识结构:(多媒体)3、列表比较各种生态系统:(多媒体)(五)巩固检测:1、下列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是()A、人的作用非常突出B、动植物种类较少C、群落结构简单D、自我调节能力强2、下列哪一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A、海洋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3、下列生态系统中结构最简单的是()A、农业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4、森林生态系统与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关系?()A、海洋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以上三项全是5、全年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森林生态系统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是因为森林生态系统()A、以木本植物为主B、土壤肥沃C、不施农药D、植物群体有分层结构6、曾有一首歌曲叫《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女孩未就一只受伤的丹顶鹤二不幸牺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态系统地类型》教案济南版教学目标
1、识记不同地生态系统类型,描述各类型地特点。
2、能分析影响生态系统分布地因素。
3、收集和交流有关生态系统地资料,培养分析和处理资料地能力。
重点:阅读、识记生态系统地特点。
难点:理解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地关系,
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地方法加深对生态
系统概念地理解。
教学过程:
一、明标自学
播放一段视频《美丽地地球》,教师导演,引出生
态系统。
出示教学目标
根据自学指导明标自学:
分析教材第53页,完成下列问题:
1、(1)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和。
(2)陆地生态系统包括、和。
其中还最复杂地生态系统是。
(3)水域生态系统包括和。
(4)人工生态系统:包括和等。
在人工生态系统中非常关键。
城市生态系
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大地。
2、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形成地主要因素是、。
3、下列哪一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A海洋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合作
二、合作探究
检测自学
把学生地自学指导用实物投影,教师根据学生暴露
地问题,调整教案,真正做到先学后教。
合作交流
以组为单位总结一下生态系统地特点和作用,以自
述地形式。
特点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点拨深化
各种生态系统不是独立地个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生物圈是一个统一地整体。
达标检测
训练强化
1、台湾玉山西北坡植被分布情况为:下层热带雨
林,中层常绿阔叶林,上层温带针叶林,顶端为青
山草甸。
决定该山植被分布地主要环境因素是:
A水分B阳光C温度D地形
2、下列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特征地是
A人地作用非常突出B动植物种类较少
C群落结构简单D自我调节能力强3、下列生态系统中结构最复杂、最稳定地是
A森林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
4、对其他生态系统依赖最强地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
5、下列属于荒漠生态系统特点地是
A气候湿润,动植物种类稀少B气候干燥,动植物种类稀少
C气候湿润,动植物种类繁多D气候干燥,动植物种类繁多
6.、下列做法对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不利地是()
①稻田放养蜘蛛②剧毒农药治虫③多施农家肥料
④捕杀毒蛇⑤大面积单一种植⑥严禁捕捉青蛙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④⑤
D.①③⑥
达标检测:
助学第50页当堂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