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图案特点
中国传统寿字纹的造型特点及其应用研究

中国传统寿字纹的造型特点及其应用研究寿字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一种纹样,寿字意为长寿,象征着安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本文将对寿字纹的造型特点以及其应用进行研究。
一、寿字纹的造型特点1. 以“寿”字为主题寿字纹的重点在于“寿”字,通常将“寿”字的形状作为主要元素,将其进行变形、旋转、拼接等处理,形成各种不同的纹样。
2. 线条简练流畅寿字纹的线条简练流畅,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简约美学。
线条流畅,寓意着生命的平稳和延续。
3. 密度适中寿字纹的密度适中,利于整体的协调和平衡。
过于密集的图案会让人感到压抑,过于稀疏的图案则显得单薄。
4. 色彩纯正寿字纹的色彩纯正,通常以红色为主色调,表示祝福和吉祥。
而其他颜色也可以进行细微的调整,如黄色寓意着金色的富贵,白色寓意着纯洁和清新。
二、寿字纹的应用1. 装饰品寿字纹可以被应用于各类装饰品,如挂件、花瓶、扇子、屏风等。
在装饰品上使用寿字纹可以为这些物品增添喜庆的气氛,同时也能够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 纹身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寿字纹作为纹身图案。
寿字纹象征着长寿,能够让人们在追求时尚的同时也表达着一种美好愿望。
寿字纹可以被应用于家居装饰中,如玄关贴画、招财进宝的门神等。
在家居装饰中,寿字纹能够为家里增添喜庆的氛围,也能够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结语寿字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图案,其造型特点简约流畅,非常具有美感。
寿字纹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可以被运用于各类物品和场合中。
无论是作为纹身图案还是家居装饰,寿字纹都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元代明代清代纹样特点

元代明代清代纹样特点在元代,纹样设计丰富多样,但总体上仍保持着宋代传统的影响。
元代的纹样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原始朴拙:元代的纹样多呈现出原始朴拙的特点,不注重细致的雕刻和细节处理,更注重自然和纹理的表现。
纹样常常简洁大气,给人以朴素、自然的感觉。
2.夸张奢华:与朴拙相对的一面是元代纹样的夸张奢华。
元代的纹样大多使用了丰富的装饰元素,如弧形、花纹、曲线等,给人以繁复、奢华的感觉。
这与元代政权的特点和宫廷文化的繁荣有一定关系。
3.受外来文化影响:元代是一个汉族与蒙古族、西方文化交融的时期,这也在纹样设计上得到了体现。
西方的元素、蒙古族的图腾和民间传统特色都融入了元代的纹样设计中,使其更加多元化和绚丽。
4.颜色丰富多样:元代纹样的颜色也非常丰富多样,红、黄、绿、蓝等鲜艳的色彩被广泛运用于纹样的装饰中,使整个纹样更加生动活泼。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纹样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明代的纹样特点可以概括如下:1.以几何纹和花纹为主:明代纹样主要以几何纹和花纹为主。
几何纹样运用丰富多样的几何形状,如点、线、面、弧线等,呈现出简洁、准确的感觉;花纹则以花卉、植物等自然元素为基础,其形态丰满、优雅,富含生机和活力。
2.纹样布局精致大气:明代纹样讲究布局的精致和谐。
无论是织物上的纹样还是陶瓷器物的纹饰,都注重整体的统一和画面的协调。
纹样的色彩使用也经过精心搭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层次感。
3.色彩丰富多变:明代纹样的色彩也非常丰富多变,红、黄、蓝、绿等鲜艳的颜色经常被运用于纹样之中。
明代纹样颜色的运用独具风格,既充满了大气和庄重,又富有活力和生机。
4.文字和图案的结合:明代纹样中常常融入文字和图案的结合,这与明代文化非常重视书法艺术和字画有一定关系。
纹样中的文字往往是一些吉祥寓意的词语或者对联,图案则经常是一些传统的图腾、人物形象等。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纹样设计在这个时期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化。
中国传统纹样的分类及特点

中国传统纹样的分类及特点中国传统纹样丰富多彩,根据造型题材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几何纹样、动物纹样、花鸟昆虫纹样、吉祥纹样、人物纹样、器物纹样等几大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传统纹样的特点:1、几何纹样:常见的有连珠纹、席纹、云雷纹、回纹、锦纹、云纹、勾云纹、漩涡纹等。
这些纹样多以抽象的线条和形状组合而成,具有简洁明快的艺术特点。
2、动物纹样:包括螭纹、龙纹、凤纹、饕餮纹、麒麟纹、狮纹、虎纹、马纹、象纹、龟纹、蛙纹、蝙蝠纹、鱼纹等。
这些纹样以写实或抽象的手法表现动物的特征和形象,具有生动活泼的审美效果。
3、花鸟昆虫纹样:包括百花纹、团花纹、莲花纹、忍冬纹、缠枝纹、卷草纹、蕉叶纹、瓜果纹、葡萄纹等。
这些纹样以自然界中的花卉、鸟类、昆虫等为题材,通过细腻的刻画和组合,展现出优美的画面和寓意。
4、吉祥纹样:包括玉鸟纹、如意纹、开光纹、喜喜字纹、铜钱纹、文字纹、八吉纹等。
这些纹样多以象征吉祥的图案或文字组成,如“福”“禄”“寿”“喜”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追求。
5、人物纹样:包括飞天纹、人面纹、舞蹈纹、婴戏纹、仕女纹、八仙纹等。
这些纹样以人物为主题,通过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和场景,展现出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
6、器物纹:博古纹、山水纹、波浪纹、绶带纹等。
这些纹样多以器物或景物为题材,通过简练的线条和形状表现出来,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和艺术特色。
此外,中国传统纹样的特点还表现在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上。
它们不仅是装饰性的图案,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如吉祥如意、长寿健康、家族传承等。
同时,不同的纹样在表现形式上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如汉族的吉祥如意图案和少数民族的图腾信仰等。
中国传统纹样造型的造型特征

中国传统纹样造型的造型特征
中国传统纹样造型的造型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自然主义:中国传统纹样造型大多数取材于自然界,如花卉、禽鸟、动物等,追求表现真实、生动的自然景物。
2. 简洁明快:中国传统纹样注重简练,追求用尽量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来表达形象,让人一目了然。
3. 对称平衡:中国传统纹样通常以对称和平衡为基本原则,左右对称的布局使整个图案呈现出一种和谐和平衡感。
4. 线条流畅:中国传统纹样注重线条的流畅与韵律感,线条的粗细、曲直、连接等都经过精心考虑,以达到美感的最佳效果。
5. 寓意象征:中国传统纹样往往寓意深远,图案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如龙代表权力和贵族,鱼代表富贵和吉祥等。
6. 反复叠加:中国传统纹样常常通过反复叠加的方式,形成丰富多样的图案,增加了层次感和立体感。
7. 细节精致:中国传统纹样在细节处理上非常精细,注重雕琢和装饰,通过细微的变化和细节的处理增添图案的美感和魅力。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纹样造型特征注重自然主义、简洁明快、
对称平衡、线条流畅、寓意象征、反复叠加和细节精致等方面,通过这些特征的运用,形成了独具中国风格和魅力的传统纹样。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造型特点?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造型特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遵循变化与统一的总原则的前提下,较为突出的造型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1.具象题材、抽象运用吉祥图案中的主要题材均直接或间接取自自然界和平民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器皿、用具等。
这些具象的事物,吉祥图案在造型中不受具体形象的限制,往往服从视觉上的快感,而突破平凡的樊笼,体现出抽象形式的艺术美感。
2.对称与均衡是构图的惯用手法吉祥图案常常存在一中心线(或中心点),在其左右、上下或四周(三面、四面、多面)配置同形、同色、同量或不同形(色)但量相同或近似的纹样,这种组成形式称之为对称与均衡的构图。
其中,对称与不对称是依据样纹占据空间位置的状况而言的,它交代了吉祥图案组织单元的布局;而均衡与不均衡指的是纹样各部分力量分布的状况,它决定着吉祥图案的平衡美感,通过对称与均衡的构图手法,吉祥图案表现出一般描绘图案不同的视觉效果,更加具有组织性,这正是吉祥图案具备装饰属性的重要前提。
3.繁复求变,乱中有序传统图案的繁复是有别于现代美术的一大特征,但传统吉祥图案的繁复有别于现代应用美术图案的一大特征,但传统吉祥图案的繁复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单纯的重复,它更加讲究在纷繁中体现出节奏和韵律,对比与调和,将疏密、大小、主次、虚实、动静、聚散等做协调的组织,做到整体统一、局部变化,局部变化服从整体,即“乱中求序”、“平中求奇”。
这更增加了吉祥图案的层次和内涵,但从装饰应用的角度看,它对加工工艺的要求显然是比较苛刻的。
......“吉祥”,其意为预示好运之征兆、祥瑞。
语出《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成玄英疏:“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上古之时,便有将福善之事、嘉庆之征诉诸感性显现的形式,即绘成图画,俗称“吉祥图”或“瑞应图”。
早在殷周时期的玉雕及青铜器上,这便是“吉祥图案”或称“寓意图案”的发端。
如于北京平谷、河南郑州等地出土的商代铜器上,常饰有首尾相接的鱼纹,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已赋予鱼以“吉祥”寓意或“吉祥”象征,借“鱼腹多子”这一生物形态的现实存在,寄寓人们祈求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和憧憬。
传统图案特点

传统图案特点传统图案可定义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图案艺术。
传统图案代表着一个时期的文化和审美,具有经典的涵义。
有缠枝花图案、卷草图案、团画图案、中国吉祥图案、佩兹利图案、日本友禅图案、印度纱丽图案、夏威夷图案、东南亚蜡防图案、非洲蜡防图案、土著树皮图案、东非康茄图案、法国朱伊图案、英国莫里斯图案等。
1 缠枝花图案 Motif of Entangled Floral Branch植物花草以柔和的半波状线与切圆,并在其间缀以多种花朵,枝茎上填以叶子。
因其连绵不断的结构,故有“生生不息:的美好吉祥寓意。
缠枝花可谓是世界范畴的纹样,无法追究其起源。
2 卷草图案 Motif of Rolled Grass盛行于中国的唐代。
而有“唐草”之名。
《中国丝绸艺术史》有记载“忍冬的骨架启发了唐草的思路,葡萄和石榴的形象又为唐草增添了无穷的变化”。
阿拉伯藤蔓纹样受到古埃及、古希腊和波斯文化的影响,伊斯兰教艺术赋予的绚丽视觉特性,涡卷的曲线韵律形成阿拉伯风格的卷草图案。
卷草图案以其动感流畅、柔中带刚的艺术特性流行于全世界。
3 团画图案 Motif of Grouped Floral中国传统纹样,以精美细致、饱满华丽的艺术样式著称,多以刺绣工艺为主。
外形圆润成团状,似圆形适合纹样。
4 中国吉祥图案Motif of Chinese Fortune Design“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国的审美文化心理形成了“吉祥”的图案特色。
如龙凤、云纹;莲花、鲤鱼(连年有余);喜鹊、梅花(喜上眉梢);更有“双凤朝阳”、“梅兰竹菊”等。
还影响了18世纪的欧洲洛可可艺术图案纹样,给世界艺术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云锦吉祥纹样5 佩兹利图案 Motif of Paisley起源于南亚次大陆北部克什米尔地区佩兹利纹样在中国称其为“火腿纹样”;伊朗以及克什米尔地区称为“巴旦姆纹样”或“克什米尔纹样”;日本称为“曲玉纹样”;在非洲称为“腰果纹样”;西方国家称为“佩兹利纹样”。
中国民间图案的概念和特点

中国民间图案的概念和特点中国民间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民间图案是指在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建筑物、服饰以及织物等物品上所运用的具有民间特色的图案和纹饰。
这些图案往往通过线条、符号、图形等形式表现出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在艺术上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中国民间图案的概念和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民间图案具有丰富的内涵。
中国民间图案源远流长,形成了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图案纹样。
这些图案往往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故事等密切相关,因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比如,中国传统的云龙图案代表着吉祥和权利,蝙蝠图案寓意幸福和富贵,这些图案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其次,民间图案具有地域特色。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民间图案在风格、造型上都有所不同,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
比如,北方的图案多以直线、方格为主,造型简洁而粗犷,而南方的图案则常常采用曲线、圆形,并注重色彩的融合和对比,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这种地域特色使得中国民间图案具有了丰富多样的风貌,也为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艺术载体。
再次,民间图案具有生活化的特点。
中国民间图案往往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艺生产,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朴素的造型风格。
这些图案往往以植物、动物、器具等生活元素为主题,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和图形表现出生活的丰富多彩。
比如,古代的树叶、花卉、鱼虾等图案常常出现在服饰、家具等物品上,寓意着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图案既具有实用性,又蕴含了丰富的意义,成为了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民间图案具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民间图案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在现代工艺品、服饰、建筑等领域,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传统的民间图案与现代的设计手法相结合,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东汉纹饰纹样的特点

东汉纹饰纹样的特点东汉纹饰纹样是指中国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所出现的装饰纹样,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性:东汉纹饰纹样十分丰富多样,包括了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几何纹等各种类型。
这些纹样不仅在器物上有所体现,还出现在建筑、壁画等艺术形式中。
2. 细腻精致:东汉纹饰纹样的特点之一是其细腻精致的制作工艺。
这些纹样的线条流畅,纹饰的图案刻画细致入微,展现了东汉时期工匠们高超的技艺。
3. 寓意深远:东汉纹饰纹样往往有一定的寓意,代表了人们对自然、生活和宇宙的理解和追求。
例如,植物纹饰常常象征着繁荣、富饶和吉祥,人物纹饰则常常表达了美好的愿望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4. 纹样流行性:东汉纹饰纹样在当时非常流行,并且对后世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纹样的风格独特,美观大方,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
5. 形式多样:东汉纹饰纹样的形式多样,既有平面纹饰,也有浮雕纹饰。
这些纹样的形式灵活多变,可以根据不同的装饰需要进行变化和组合。
6. 融合创新:东汉纹饰纹样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进行了创新和融合。
这种融合创新使东汉纹饰纹样更加丰富多彩,展现了时代的特点和风貌。
7. 文化内涵:东汉纹饰纹样不仅是一种装饰手法,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这些纹样承载着东汉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特征和精神追求。
东汉纹饰纹样以其多样性、细腻精致、寓意深远等特点成为当时装饰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也对后世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纹样不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通过对东汉纹饰纹样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东汉时期的文化风貌,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图案特点
传统图案可定义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图案艺术。
传统图案代表着一个时期的文化和审美,具有经典的涵义。
有缠枝花图案、卷草图案、团画图案、中国吉祥图案、佩兹利图案、日本友禅图案、印度纱丽图案、夏威夷图案、东南亚蜡防图案、非洲蜡防图案、土著树皮图案、东非康茄图案、法国朱伊图案、英国莫里斯图案等。
1 缠枝花图案 Motif of Entangled Floral Branch
植物花草以柔和的半波状线与切圆,并在其间缀以多种花朵,枝茎上填以叶子。
因其连绵不断的结构,故有“生生不息:的美好吉祥寓意。
缠枝花可谓是世界范畴的纹样,无法追究其起源。
2 卷草图案 Motif of Rolled Grass
盛行于中国的唐代。
而有“唐草”之名。
《中国丝绸艺术史》有记载“忍冬的骨架启发了唐草的思路,葡萄和石榴的形象又为唐草增添了无穷的变化”。
阿拉伯藤蔓纹样受到古埃及、古希腊和波斯文化的影响,伊斯兰教艺术赋予的绚丽视觉特性,涡卷的曲线韵律形成阿拉伯风格的卷草图案。
卷草图案以其动感流畅、柔中带刚的艺术特性流行于全世界。
3 团画图案 Motif of Grouped Floral
中国传统纹样,以精美细致、饱满华丽的艺术样式著称,多以刺绣工艺为主。
外形圆润成团状,似圆形适合纹样。
4 中国吉祥图案 Motif of Chinese Fortune Design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国的审美文化心理形成了“吉祥”的图案特色。
如龙凤、云纹;莲花、鲤鱼(连年有余);喜鹊、梅花(喜上眉梢);更有“双凤朝阳”、“梅兰竹菊”等。
还影响了18世纪的欧洲洛可可艺术图案纹样,给世界艺术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云锦
吉祥纹样
5 佩兹利图案 Motif of Paisley
起源于南亚次大陆北部克什米尔地区
佩兹利纹样在中国称其为“火腿纹样”;伊朗以及克什米尔地区称为“巴旦姆纹样”或“克什米尔纹样”;日本称为“曲玉纹样”;在非洲称为“腰果纹样”;西方国家称为“佩兹利纹样”。
最初,可什米尔人把该纹样多应用于提花或印花织物,后延伸至印染和刺绣领域.现代纺织品,尤其服饰用料,诸如裙料,丝巾,领带用料等,也通常选用具有古典意味的涡线形式的佩兹利纹样。
6 日本友禅图案 Motif of Japanese Yuzen
和服的图案纹样衣料均称为“友祥绸”,友祥纹样则是图案方式的具体体现。
由日本扇绘师宫崎友禅斋创造并得名的,是以糯米制成的防染糊料进行描绘染色
的技法。
印染、手描、刺绣、扎染蜡染揩金
等手段相结合。
友禅图案由樱花、竹叶、兰草、红叶、牡丹等植物图案与扇面、龟甲、清海波、雷纹等器物、几何纹样组合描绘。
7 印度纱丽图案 Motif of Indian Sari
纱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现代印度的“正装”,无需针线缝制的裹装代表。
长6米左右,宽1米多。
穿着史紧紧缠裹在肚脐一下长至脚面,一端可披在肩上或裹在头上。
传统纱丽图案由主纹样、边饰纹样构成,题材丰富,色彩艳丽,并配以印花和手工刺绣及各种面料,呈现丰富华美且秩序性强的造型样式。
8 夏威夷图案 Motif of Hawaiian
源于美国夏威夷群岛,在中国也称“阿洛哈(ALOHA‘欢迎你’或‘再见’)”花样,自1961年开始流行。
夏威夷图案多以扶桑花、椰子树作为主要纹样,并配以龟背叶、羊齿草等热带植物、风光及生活景物、海洋生物为背景和辅助图案,同时在纹样间点缀土著语与英文单词。
通常都是大花形,配置明快对比的浓烈色彩,风格独特。
9 东南亚蜡防图案 Motif of Southeast Asia Batik
产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图案,以爪哇地区为代表,亦称爪哇印花布,主要用于纱笼裙,现已发展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装饰品。
用似钢笔的小型黄铜工具蘸蜡液在布上勾勒细腻的图形,再予染色,脱蜡,曾用做宫中御用布。
多以动植物纹构成,图案紧密细致,色彩对比丰富,呈现的植物造型繁茂华美,动物造型灵动多姿,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10 非洲蜡防图案 Motif of Africa Batik
据说是由埃及或东南亚传入的,而与其最大的区别莫过是图案的造型。
非洲蜡防图案风格热烈奔放、粗狂刚健、深沉拙朴。
图案多以装饰感强烈的块面表现花卉、动物和抽象造型,非常注重底纹表现,抽象生动多变的细线与主花构成有机的整体。
色彩多以深褐、米黄、深蓝为主套色,单纯而强烈。
11 东非康茄图案 Motif of Kanga in East Africa
康茄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东非斯瓦希利民族(Kiswahii),是整个东非妇女的服饰用品。
康茄的规格约为117cmxl68cm
图案由边框、角隅和中心图案构成。
传统的康茄图案多以半写意花卉居多,现今内容涉及家禽、肖像、风景等,甚至还有具政治色彩的图案。
讲究块面感,粗狂明快,色彩多以明艳的红与绿、黄与棕色,加上黑色,少量套色穿插在复杂的图案中呈现丰富的视觉效果。
一块长方形康茄运用巧妙:用来包在头上充当头巾;折叠后缠在胸部当成胸衣;展开在腰上充当半身长裙;展开裹住身体充当连衣裙;将两角系在颈部垂直后再从裆部反绕在腰部打结,充当现代的泳衣,等多种穿法。
12 法国朱伊图案 Motif of Toile de Jouy
法国注册图案,法语名为:la Toile de Jouy,源于18世纪晚期,在原色面布上进行铜版或木板印染,特点其一是以风景为母题的人与自然的情景描绘,其二是以椭圆形、菱形、多边形,圆形构成各自区域性的中心,然后在区划之内配置人物、动物、神话等古典主义风格具有浮雕效果感的规则性散点排列形式的图案。
前者随意穿插,依势而就,后者严谨凝重,排列有序。
图案层次分明,单色相的明度变化(蓝、红、绿、米色最为常用),印制在本色棉、麻布上,古朴而浪漫。
13 英国莫里斯图案 Motif of Morris
19世纪中叶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威廉·莫里斯为代表的“新艺术运动”应运而起,“人类的手艺,只有在人的灵魂导引下,人的手才能创造出美和秩序,而现在的机械对我们并没有起到改造灵魂之作用”《艺术和社会主义》,莫里斯以独特的哲学思想和设计理念创作的设计作品被誉为“古典时代的最后一抹余晖”,最具代表的是棉印织物品,也因此形成了莫里斯图案。
图案最大的特点在于内容取材自然,藤蔓、花朵、叶子与鸟是最常见的图形,对称的骨格、舒展柔美的叶子、饱满华美的朵花、灵动的小鸟、密集的构图和雅致的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