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构成作业
建筑立体构成方案

建筑立体构成方案建筑立体构成方案是指建筑物在空间上的形成和组织方式。
一个成功的建筑立体构成方案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同时凸显其美学价值和个性特点。
在设计建筑立体构成方案时,建筑师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用途、环境条件、人文特色以及结构的合理性等因素。
在建筑立体构成方案中,首先要确定建筑物的整体形式。
建筑物的形式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复杂的曲线和折面构成。
建筑师可以根据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文化背景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形式。
例如,在热带地区,建筑师通常会采用大型遮阳装置,以遮挡阳光,保持室内凉爽。
而在海滨地区,建筑师可能会选择流线型的形式,以适应海风的吹拂和海景的欣赏。
其次,建筑立体构成方案还要考虑建筑物的平面布局。
建筑物的平面布局不仅要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还要充分利用空间,提供舒适的使用环境。
建筑的平面布局可以是集中型、线性型、环形型等形式。
例如,在办公楼设计中,建筑师通常会采用集中型的布局,将主要的工作区域集中在中央,周围布置会议室、休息区等辅助功能区,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人员互动。
而在住宅设计中,建筑师可能会采用线性型的布局,将主要的功能区域沿着一条线排列,以提供更好的通风和自然采光。
此外,建筑立体构成方案还要考虑建筑物的立面设计。
建筑物的立面设计不仅要满足结构和功能的需求,还要考虑美学和表达个性的因素。
建筑师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材料、色彩和图案,来打造独特的立面效果。
例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师通常会采用玻璃幕墙和金属材料,以营造简洁、现代的外观效果。
而在传统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可能会采用木材和砖石等传统材料,以体现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
最后,建筑立体构成方案还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技术。
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建筑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尺度、形式和功能,来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技术。
例如,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建筑师通常会采用钢结构或者混凝土框架结构,以承受大风和地震等外部力量。
房屋建筑学作业【范本模板】

1。
建筑的含义是什么?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
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
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建筑的基本要素是指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
2。
实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的意义何在?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什么?答:意义是为了使建筑产品、建筑构配件和组合件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式不同制式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及加快设计速度,提供施工质量和效率。
基本模数: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
扩大模数为基本模数的整数倍。
分模数是指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分模数的基数为M/10、M/5、M/2共3个,其相应的尺寸为10,20,50mm。
3。
影响体型及立面设计的因素有哪些?建筑物体型组合有哪几种方式?答:影响体型及立面设计的因素有:使用功能、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经济条件及周围环境。
组合方式有:单一体型、单元组合体型、复杂体型等.4。
什么是层高、净高?确定层高与净高应考虑哪些因素?答: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距离。
净高是指该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层高与净高的确定应考虑:使用功能、采光通风、结构类型、设备布置、空间比例、经济等主要因素。
5. 平面设计包含哪些基本内容?答: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和平面的组合设计.6。
房间的尺寸指的是什么?确定房间尺寸应考虑哪些因素?答:房间尺寸是指房间的面宽和进深。
确定房间尺寸应以下几方面:良好的天然采光;满足家居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求;满足视听要求;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7。
建筑物的基本组成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建筑物主要是由基础、墙或柱、楼梯、楼板层及地坪层、屋顶及门窗等六大部分组成。
建筑学作业大一建筑单体分析案例

卧室,私密性
平台
平台
平台
作品分析一
• 立面和材料
白色的钢结构 玻璃 木材 涂料
作品分析一
• 各功能空间展示
厨房空间
卧室空间
学习办公空间
卧室空间
学习办公空间
学习办公空间
东立面
作品分析一
• 剖面图纸
作品分析二
• 英良石材档案馆及餐厅
建筑设计: Atelier Alter 主要设计师:卜骁骏 张继元 设计团队:覃凯 李振伟 杜德 虎 刘同伟 业主:北京天成英良石材有限 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 北湖渠酒厂国际艺术园F11001 成本:280万人民币 面积:472平方米 时间:2016年
作品分析二
一个倾斜75°的入口墙面由石材工 业的开山面废料叠拼而成,它给建筑的 整体特质定下了基调:在这里,石块上 工人的钢钎的痕迹与粗野的石头自然面 交织在一起,灯光照射下每一块不起眼 的石头都在闪烁着自己的身世。
▲几千个10cm见方的石块形成的透光墙体
▲入口空间
这些界面的物质化过程是对石 材本身的重新诠释的过程,这些构 成界面的石材完全来自回收石材厂 的废弃石料:一道由几千个10cm见 方的石块形成的透光墙体隔开了这 个建筑与街道,在这个界面上,有 三个漏斗状的开口分别是入口、天 窗和餐厅窗,这个透光墙体同时还 围合了一个庭院。
作品分析一
• 平面和私密性
该住宅既是连贯的一间房,同时也是一系列房间的组合。宽松的功能区设置与独立的楼板为不同规模 的活动提供了适当的环境。阳台和活动空间置于南侧,休息工作空间置于北侧,体现了公共性和私密 性。当两人想要亲近时,住宅提供有私密空间;一群客人又能分布到整个住宅不同的空间里。
《认识建筑构造作业设计方案》

《认识建筑构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目的: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学习,深入了解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建筑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设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到校园内或周边地区的建筑工地进行现场考察,观察各类建筑的构造形式,了解不同建筑结构的特点,包括框架结构、悬挑结构、悬臂结构等。
2. 理论学习:组织专业老师为学生讲解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介绍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让学生了解建筑构造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设计,设计一座简单的建筑模型并进行实际搭建,考察结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思考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探讨建筑构造对建筑整体风格、功能和美学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建筑结构与人们生活、工作的关系。
三、设计步骤:1. 确定实地考察地点和时间,并安排学生分组进行现场考察,记录建筑结构形式和特点。
2. 组织专业老师讲解建筑构造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方法。
3.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合理分工,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建筑模型,并进行实际搭建。
4. 组织学生展示设计成果并进行评比,鼓励学生分享经验和体会,加深学生对建筑构造的理解和认识。
5. 引导学生思考建筑构造的意义和价值,促使学生深入探讨建筑结构与空间、功能、美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设计评价:本次作业设计将通过学生的实地考察、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思考讨论等环节,全方位培养学生对建筑构造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课时一、设计背景与意义建筑构造是建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耐久性和美观性。
环境设计立体构成结课作业

环境设计立体构成结课作业
环境设计立体构成结课作业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通过立体构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造型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在立体构成结课作业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立体构成原理和技巧,创作一件具有空间感和美感的作品。
作业的具体要求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设置和教师要求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创意性:作品应具有创意和个性,能够表达学生的想法和情感。
2. 功能性:作品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或功能,例如可以作为装饰品、储物盒、灯具等。
3. 结构性:作品应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和压力。
4. 环保性:作品应尽量采用环保材料,体现环保理念。
具体来说,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立体构成结课作业:
1. 确定主题:根据课程要求和自己的兴趣,确定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2. 设计草图:在草图上绘制出作品的初步形状和结构,注意比例和空间关系。
3. 选择材料:根据作品的主题和风格,选择合适的材料,例如纸张、塑料、木材、金属等。
4. 制作模型:按照设计草图,将材料加工成作品的具体形状和结构。
5. 细节处理:对作品进行细致的处理和修饰,例如表面处理、色彩搭配等。
6. 作品展示:将作品放置在适当的展示空间中,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作品的全貌和细节。
在完成立体构成结课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充分理解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技巧,并将其应用到作品中。
2. 注意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度,尽可能做到精益求精。
3. 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在制作过程中受伤或损坏工具设备。
建筑结构选型总复习、作业及(附答案)

第一章梁1.梁按支座约束分为:静定梁和超静定梁,根据梁跨数的不同,有单跨静定梁或单跨超静定梁、多跨静定梁或多跨连续梁。
2.简述简支梁和多跨连续梁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答:简支梁的缺点是内力和挠度较大,常用于中小跨度的建筑物。
简支梁是静定结构,当两端支座有不均匀沉降时,不会引起附加内力。
因此,当建筑物的地基较差时采用简支梁结构较为有利。
简支梁也常被用来作为沉降缝之间的连接构件。
多跨连续梁为超静定结构,其优点是内力小,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安全储备高,其缺点是对支座变形敏感,当支座产生不均匀沉降时,会引起附加内力。
(图见5页)3.悬挑结构的特点:悬挑结构无端部支撑构件、视野开阔、空间布置灵活。
悬挑结构首要关注的安全性是:倾覆、承载力、变形等。
第二章桁架结构1.桁架结构的组成:上弦杆、下弦杆、斜腹杆、竖腹杆2.桁架结构受力计算采用的基本假设:(1)组成桁架的所有各杆都是直杆,所有各杆的中心线(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这一平面称为桁架的中心平面。
(2)桁架的杆件与杆件相连接的节点均为铰接节点。
(铰接只限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没有限制转动。
)(3)所有外力(包括荷载及支座反力)都作用在桁架的中心平面内,并集中作用于节点上(节点只受集中力作用)3.桁架斜腹杆的布置方向对腹杆受力的符号(拉或压)有何关系?答:斜腹杆的布置方向对腹杆受力的符号(拉或压)有直接的关系。
对于矩形桁架,斜腹杆外倾受拉,内倾受压,竖腹杆受力方向与斜腹杆相反,对于三角形桁架,斜腹杆外倾受压,内倾受拉,而竖腹杆则总是受拉。
(图见11页)4.按屋架外形的不同,屋架结构形式有几种?答:三角形屋架,梯形屋架,抛物线屋架,折线型屋架,平行弦屋架等。
屋架结构的选型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答:(1)屋架结构的受力;(2)屋面防水构造;(3)材料的耐久性及使用环境;(4)屋架结构的跨度。
屋架结构的布置有哪些具体要求?答:(1)屋架的跨度:一般以3m为模数;(2)屋架的间距:宜等间距平行排列,与房屋纵向柱列的间距一致,屋架直接搁置在柱顶;(3)屋架的支座:当跨度较小时,一般把屋架直接搁置在墙、垛、柱或圈梁上。
建筑空间构成 ppt课件

3.1888年进入建筑师D.阿特勒和L.沙利文的建筑事务所。
4.1889年结婚与第一任妻室有六个孩子。1867(1869)年6月8日 生于威斯康星州里奇兰森特。
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恰似瀑布 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岩石突 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整个建筑看起 来象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但是它更 象是盘旋在大地之上。这是一幢包含 最高层次的建筑,建筑已超越了它本 身,而深深地印在人们意识之中。
建筑空间构成
13
建筑空间构成
14
整个建筑悬在溪流和
小瀑布之上,别墅最成功 之处就是以一种疏密有致 有虚有实的体形与所在环 境的山召、林卞、流水紧 密交融,建筑物与大自然 互相渗透,汇成一体,互 相衬映,相得益彰别墅的 外部造型同历史上一切别 墅都极不相同。
4. 1908年 芝加哥罗比住宅(Robie House) 5. 1911年 威斯康星州普林格林(Spring Green, Wisconsin)建 造居住与工作总部塔里埃森(Taliesin)
6. 1915-1922年 东京帝国饭店(Imperial Hotel)
7. 1936年 流水别墅(Kaufmann House on Waterfall)
它们使住房与宅地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花园几乎伸人到了起居室的心 脏,内外混为一体,就如同人的生命一样 2.属于美国的建筑文化
他消化吸收美国的文化,并使之进入他的思想,立足于吸收民间传 统有价值的东西去创立美国自己的文化,如住宅的门廊和十字行廊。
3.平面的运用 活的有机的建筑 建筑要与自身所在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使用木材,石料等天然材料
2015建筑设计初步作业五——立方体的形式构成

建筑设计初步作业五——立方体的形式构成一、目的学生通过绘制草图与实体模型制作,完成一个处于限定条件下的立方体的形式构成训练。
尝试运用抽象形式语言表达设计概念,传达设计意图,了解形式美的原则以及实体与空间的转换。
同时,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模型制作以及建筑图纸表达、表现的能力。
二、作业要求/内容与步骤要求4人一个小组,延续作业四从电影中获得的设计主题及概念,利用一系列立方体作为基本形式语言要素,在7m×16m×10m的立方体框架,完成一个形式构成作品。
具体内容与步骤如下:1.参与构成的形式基本要素:(1)A立方体1个:4m×8m×6m(透明材质1,磨砂)(2)B立方体4~6个: 3m×2m×3m(白色不透明材质1)(3)C立方体6~10个: 3m×4m×3m(白色不透明材质1)(4)D立方体1个: 2m×5m×9m/10m(不透明材质2)(5)E立方体1个: 形状无要求,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高度不小于4m(由面限定出的立方体)(6)F虚空2. 利用草图、SU、工作模型辅助思考,将以上要素按照一定的形式逻辑组织成为一个形式整体,回应设计概念,同时符合形式美的基本原则,注意虚实变化、节奏韵律、主次对比。
制作1:50成果模型,材料为:卡纸(两种颜色或材质)+有机玻璃(两种透明度)或木材(两种颜色或材质)+有机玻璃(两种透明度)。
3. 所有体块应放置在7m×16m×10m的立方体框架内。
立方体的框架(外部6个界面)形成方式为:有实体要素的利用实体要素的面界定,没有实体的部分(虚空)可以利用透明有机玻璃(透明材质2)补全,加以限定。
所有体块的边缘应对齐1m×1m×1m的空间网格。
4. 体块相接时,可以将重合的面做成一个面。
若干个体组合成一个大的体时,应通过划线或去掉一些面暴露内部等方式,显示出原始的体块及组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