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新航路的教学设计
5.15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阅读《航海家的故事》,了解航海家的生平和成就,引导学生学习航海家的勇气和智慧,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观看《新航路的开辟》纪录片,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体验,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对世界的影响。
使用《探寻新航路的历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图,理解航海家的航线和探险区域,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新航路的开辟》:这是一部纪录片,通过实景拍摄和历史资料的结合,生动地展示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对世界的影响,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新航路的重要性。
《探寻新航路的历史地图》:这是一组历史地图,展示了15-16世纪欧洲航海家的航线和探险区域,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地图,更好地理解航海家的探险历程和航线的重要性。
2. 欧洲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包括对东方财富的渴望、欧洲商品的输出和资本的输出、欧洲科技的发展等。对欧洲的影响包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加速了欧洲的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对世界的影响包括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对殖民地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包括贸易联系的加强,殖民扩张的推进,文化交流的加速,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影响,如对美洲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
2. 对于选择题,批注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并解释正确答案的依据。
3. 对于简答题,批注学生的答案是否完整,是否涵盖了题目的所有要求,并给出改进建议。
4. 对于论述题,批注学生的答案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并给出改进建议。
5. 通过作业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作业的完成,并对学生的学习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历史学科的在线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
1. 历史相关的电子书籍和学术文章。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1二、学习目标: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主要航海家、时间、路线等基本史实。
2、依据教材内容动手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要海航路线示意图,并能列表对几位航海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比较。
3、学习航海家们的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学习重点:比较几位航海家开辟的新航路四、学习难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五、学习过程【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知道世界有七大洲四大洋,可在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
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无论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地。
第一批实践这个设想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冒险呢?【自主学习】通揽教材,学生大声的诵读,并标注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
根据预习案研读教材,完成预习任务和预习诊断。
【交流助学】1.以4人为1小组,围绕预习任务展开组内交流,一是,相互印证预习成果形成共识,二是,尝试基础知识记忆。
2.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发言人提交课堂讨论,共性问题教师适时点拨。
【点评互学】学习任务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学生阅读教材第70--71页,同桌合作,分析归纳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及条件1、原因:①经济根源: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掀起前往东方实现黄金梦的“寻金热”;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之间商路受阻。
原来的商路被打断,欧洲人迫切需要打通到中国、印度的新的商路。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本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5.15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课标解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来说说这幅世界地图反映了当时欧洲人逐渐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提示:这幅世界地图反映了当时地圆说在欧洲的流行,伴随着这一学说的流行,欧洲出现了许多勇于冒险的航海家去证明地圆说,去发现未知的大陆,去寻找梦寐以求的财富。
思考:这样做的航海家都有哪些?他们都成功了吗?通过本课,你将走进“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二、探究新知(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材料展示: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生,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贵金属黄金成为人人都渴求的东西。
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
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材料三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秦海(中国南海)中共有7 459座岛……爪哇大岛甚富,出产黑胡椒、肉豆蔻、高良姜、生姜、丁香及其他类香料……黄金之多,无人能信。
小爪哇岛出产世界最多之樟脑,质极细,其量值等黄金……其地饶有金银、一切香料,如沉香、苏木、乌木等物,多如牛毛。
——《马可·波罗行纪》材料四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苛以重税。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教师提问:阅读材料,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提示: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海外市场;②欧洲人对财富的渴望,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物质动力;③《马可·波罗行纪》描绘了东方的富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④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东西方贸易。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学教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教案换手段。
商人和手工工场主需要更多货币扩大经营,开拓新的市场,而黄金是最贵重的交换手段,因此,许多欧洲人都渴望黄金。
而当时恰好有一本书告诉他们可以去哪里找更多的黄金,它就是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我们一起看看马可·波罗是怎么说的:材料二: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行纪》冯承均[译]【设问】哪里有大量的黄金呢?没错。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可·波罗向欧洲人描述了东方国家无穷无尽的财富,包括无限黄金、还有当时在欧洲极受欢迎的香料。
除了这些,《马可·波罗行纪》中还描述了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巨大的商业城市,华丽的宫殿建筑。
这些吸引人的描绘更激起欧洲人到东方寻找黄金、获取香料等商品的热情,使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社会的热潮。
以上就是欧洲人为什么有一个“东方梦”的主要原因。
我们可以看出欧洲人的梦想很美好,不过,现实又是如何呢?请同学们看看下面这则材料:材料三: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教师:可惜,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首先,由于有印度商人、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这些中间商赚差价,欧洲人购买东方商品要付很高的价格;其次,令欧洲人更头疼的是,在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掉拜占庭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道,土耳其人向商人征收高额的关税,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更加昂贵了。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即使遇到困难、更大的困难,欧洲人还是没有气馁。
既然传统陆路无法行通,欧洲人决定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总结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
另外,展示迪亚士的话,补充探寻新航路的宗教原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优秀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18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找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2.通过自主学习,说出四条主要新航路开辟的时间、路线和主要人物和支持他们的国家;能够在地图上画出四条新航线。
3.通过阅读材料分析,知道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
4.通过合作探究,知道航海家们的优秀品德,并感受学习。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导入新课出示《大航海》视频。
在《郑和下西洋》的主题曲中,渲染气氛,教师导入:这是气势磅礴的《大航海》,这是中国的大航海,这是郑和下西洋的大航海。
然而这大航海,随着船头白帆的徐徐降下,其影响也慢慢淡去。
而五十年以后,西欧的大航海兴起,那是真正的大航海,那是世界的大航海,它开启了新的时代,它被称为“地理大发现”,它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它开启了全球化的历程,它就是新航路的开辟。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讲授新课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根本原因: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
欧洲人渴望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敲黑板: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社会原因:来自东方的商品在欧洲很受欢迎。
《马可•波罗行纪》又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
(3)直接原因(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传统的商路,迫使欧洲商人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的道路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地圆说”传播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
地圆学说开始流行,人们相信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2)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和计算纬度的星盘的应用)(3)造船技术的进步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船的规模变得更大,速度更快,操纵更加灵便。
二、新航路的开辟:1.迪亚士:1487年在葡萄牙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第二年达到非洲的好望角。
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探寻新航路》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主要讲述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原因、条件及其意义。
教材内容丰富,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地图、插图、文字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原因、条件及其意义等内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探讨才能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探险、发现等话题较为感兴趣,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及其意义,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理解探险家的勇敢和坚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3.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插图、文字等形式,生动地展现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意义等,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2.相关地图、插图、图片等视觉资料3.网络资源,如视频、文章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让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意义等,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5.15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 航海家们面对未知的海域和困难,展现出了坚定的探索精神和勇气。
- 他们克服了恶劣的天气、疾病、食物短缺等困难,完成了历史性的航行。
6.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东西方文化开始交流和碰撞,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
- 欧洲的宗教和科学知识传入东方,而东方的哲学、艺术和科技也被欧洲人所了解和学习。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探寻新航路的知识点和方法。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哥伦布的航海地图、达伽马的航海路线图、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图等,以直观地展示航海家的探索历程。此外,还可以准备一些关于新航路对世界影响的历史文献资料,供学生进行深入研究。
3. 实验器材:如果课程中涉及实验,如模拟航海家的航海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如船模、航海图、指南针等。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探寻新航路”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等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引发了殖民扩张:欧洲国家纷纷在新航路上建立殖民地,对当地进行统治和资源掠夺。
九年级历史上册《探寻新航路》教案、教学设计

6.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际视野。
-通过学习探险家们的勇敢、智慧、坚韧等品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地理、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公布答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针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影响等方面的知识点。
2.强调探险家们在探寻新航路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勇敢、智慧、坚韧等品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于历史事件、人物、地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探寻新航路这一历史事件充满好奇,但可能对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影响等方面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这一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历史资料、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此外,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善于表达,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历史素养。
1.教师简要介绍15-17世纪欧洲探险家的背景和动机,如:寻找黄金、传播基督教等。
2.详细讲述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包括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探险家的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2.航海家们的航行中会有哪些困难?他们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身体上、精神上、恶劣的气候、新地域里人们的反抗.
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
师:展示PPT新旧航路的对比图,总结出新航路的概念。(PPT7)
新航路是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辟的不经过地中海,而是绕过非洲或美洲到达亚洲的航路。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培养学生运用全面客观的态度,来评价历史事件的影响。
(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2)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突破方法:首先运用地图让学生归纳新航路的经过,使学生感受航海家们的开拓精神,其次用分组讨论的方法,总结新航路的影响。
教学方法
教师
情景导入法、问题引导法。
学生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问题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课本及填充图册
学生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隆尧县实验中学刘兴坤
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中第五单元的第15课,它连接了前面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后面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起着来自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采取自主学习等方法,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讲授新课】
一新航路的背景(PPT4)
活动一:自主学习
师:阅读课本70-71页,找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生:每个小组至少找出一个内容。
1.原因:①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根本原因)
师:“市场”的理解;(羊毛-工厂加工-毛毯-如何获利?市场)
②马可.波罗对东方的描述,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探寻新航路的原因;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等基本史实;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
(2)过程与方法:识读地图《新航路的开辟》;归纳完成有关新航路开辟过程的表格;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学习欧洲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新航路的过程(PPT5)
活动二:问题探究
师:阅读课本72-73页的内容并识读73的《新航路的开辟》,
1组2组和3组,完成下列表格;
4组同学用地球仪演示四位航海家的航程。
航海家
王室
时间
出发地
航向
目的地
成就
迪亚士
葡萄牙
1487-
1488年
欧洲
向东
非洲
好望角
发现好望角
(象牙、黄金)
达.伽马
葡萄牙
1497年
欧洲
向东
亚洲
印度
第一个找到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茶叶、丝绸、瓷器、香料)
哥伦布
西班牙
1492年
欧洲
向西
美洲
“发现”美洲
(土地、黄金)
麦哲伦
西班牙
1519-
1522年
欧洲
向西
欧洲
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坏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
(资本)
师:1.表格中,有哪些共同点?(PPT6)
生:王室(师: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最早的殖民地国家,正如:向海而兴,背海而衰);
三新航路的影响:(PPT8)
师:阅读课本74页,找到新航路的影响。
1.对欧洲的影响: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使该地区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PPT9)2.对世界的影响: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活动三:问题讨论(PPT10)
“对新航路开辟的看法”,让学生发表看法。
师:学会用全面和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历史事件。
师:新航路的影响,可以看出海洋意识和海洋战略对国家很重要,我国现在“一带一路”战略,就体现了这一思想。
【板书】(PPT11)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一新航路的背景
★二新航路的过程
三新航路的影响:
课前搜集新航路航海家们的航海事件
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PPT1)
师:(1)1组和2组绘制新航路的表格;
3组绘制欧亚非及美洲的平面图;
4组会运用地球仪描述新航路的路线。
(2)日常吃的较多的蔬菜有哪些?国庆节农民们收获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它们的原产地是哪里?通过什么到达世界各地的?
生:土豆、西红柿;玉米;美洲;新航路的开辟
师:(点击)展示土豆、西红柿图片。
这些作物是从16世纪前后,从美洲传往世界各地,那我们把思路拉回到16世纪以前,当时的世界都是相互隔离的,欧洲人眼中的世界是这个样子的(PPT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艺复兴运动,人们思想不断解放,有一些人认为地球是圆的,是哪一事件?哪些人证实了这个设想呢?(PPT3)
师:具体描述如黑色的喷泉、燃烧的石头、遍地的黄金。
③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商道。
(直接原因)
师:欧洲贵族用更多的黄金购买东方的奢侈品,增加了对黄金的追求。
2.条件:①地圆说的流行;
②罗盘、造船技术的提高。(历史填充图册)
(客观条件)
③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④航海家们的不懈努力。
(主观条件)
【谢谢大家】(PPT12)
展示作业
认真思考,积极回答
通过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学生阅读教材和识图,1、2、3组展示填充表格,4组用地球仪表述四条航线。通过合作探究,找到答案,解决问题。
学生代表欧洲殖民者、被殖民者,运用历史角色的讨论,理解新航路的影响。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阅读教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归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