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新人教版(1)
最新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一、新课标标准通过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活动,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二、内容分析1500年以前,欧洲人普遍认为整个世界只有欧、亚、非三个大洲,且大洲之间基本没有交流。
而恰恰是因为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探险家们的出现,才使世界原有的这种状态被打破。
哥伦布的伟大功绩是“发现”了美洲,美洲的“发现”不仅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也开拓了人类活动的范围。
而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另一个空前的壮举。
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地圆说流行,而真正通过探险证实可以环绕世界航行的是麦哲伦船队,所以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意义重大。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直接地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从而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三、教学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了解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等基本史实。
家国情怀:感受和学习欧洲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二)讲授新课1.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教师活动研读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材料1:15世纪末,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到处追求黄金和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杨金森《海洋强国兴衰史略》材料2:秦海(南海)中共有7 459座岛……爪哇大岛甚富,出产黑胡椒、肉豆蔻、高良姜、生姜、丁香及其他类香料……黄金之多,无人能信。
小爪哇岛出产世界最多之樟脑,质极细,其量值等黄金……其地饶有金银、一切香料,如沉香、苏木、乌木等物,多如牛毛。
——《马可·波罗行记》材料3: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本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5课探寻新航路》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的历史教材,主要讲述了欧洲航海家在15世纪至17世纪期间,为了寻求财富和传播基督教,勇敢地开辟新航路的故事。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了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及其意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欧洲航海家探索新世界的勇气和智慧,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本课中,学生可能对于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和地理知识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感受航海家的勇敢和智慧,并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掌握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航海家的勇敢和智慧的敬佩,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及其意义。
2.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及其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分析法:分析航海家的勇敢和智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2.资料: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地图、文字资料3.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欧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
提问:“为什么欧洲航海家要探寻新航路?”学生通过观察地图,结合已有知识,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介绍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行经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5课探寻新航路【内容主旨】1500年前后,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迅速发展,推动着以哥伦布、麦哲伦为代表的航海家们怀着对财富的极度渴望踏上探寻新航路的征程。
而新航路的开辟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欧洲、亚洲、非洲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教学目标】了解探寻新航路的原因,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等基本史实;运用“动机与效果”的概念范畴分析、理解探寻新航路的前因后果;赞赏航海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认同他们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及影响。
难点:运用“动机与效果”的概念范畴分析、理解探寻新航路的前因后果。
【教学过程】环节1:以海洋为话题,回顾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简介同时期葡萄牙亨利王子的试航活动,对比中西航海活动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出本课探寻新航路的话题。
环节2:出示中世纪后期西欧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以葡萄牙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掀起探寻新航路热潮的原因。
设计意图:强化从材料中汲取、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宏观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探寻新航路的历史动因。
环节3:以“欧洲人向往的财富在哪里?”为过渡,出示《马可•波罗行纪》有关材料、《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对传统商路所造成影响的材料,进一步帮助学生揭示西欧探寻新航路的时代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探寻新航路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确探寻新航路中“新”的含义。
环节4:以“探寻新航路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为过渡,结合教材“相关史事”,引导学生梳理探寻新航路需要具备的主客观条件。
设计意图:复习以往的学习内容,强化从教材中汲取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探寻新航路的主客观历史条件。
环节5:出示《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航海家们的航海路线。
完成练习册中相关练习。
教师讲述四位航海家远航的历史细节,通过比较发现共性。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新人教版(1)

第15课探寻新航路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2.掌握开辟新航路的过程,识记杰出的航海家及其航行的路线。
3.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难点正确认识和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其中最著名的是哥伦布。
这些人为什么要去海外探险?这些探险活动产生了什么后果?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作用?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来一探究竟吧。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教师:从15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相继开始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
结合下面史料,分析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史料1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史料2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马可·波罗游记》史料3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引发欧洲商业危机。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史料,结合教材分析探寻新航路的原因。
学生1:原因之一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学生2:马可·波罗描绘的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
学生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更加昂贵。
因此,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强调:商品经济的发展激起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这是探寻新航路的根本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这是探寻新航路的直接原因。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教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四、探寻结果——影响
讲授新课:
一、探寻序曲——原因、条件
探究活动一:为什么以葡萄牙为首的欧洲国家会掀起探寻新航路的热潮呢?
(一)原因
1.以史料、图片、地图、flesh丝绸之路等导出:商品经济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金银荒;《马可波罗游记》引发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不足之处:课程改革探索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呈现方式应再改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2.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这个观念也是逐步确立起来,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联系实际,情感升华
由郑和雕塑和里斯本航海纪念碑的直观的对比导入梁启超的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进而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海洋意识教育。世界那么大,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希望大家像这些航海家一样,不忘初心,上下而求索。
引导学生从西班牙、印第安人和人类文明进程三个探讨哥伦布,学习辩证的评价的影响。
通过阅读文本及相关图文史料,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和保卫海疆家国情怀。
板
书
设
计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作
业
设
计
作业1:完成新航路开辟表格(必做作业)
作业2. 制作漂流瓶(两人合作作业)
教 学
方 法
1、学法:自学归纳法、讨论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2、教法:教学法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讲授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地图、学案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通过“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信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引入航海家对新航路的探索导入新课。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5课探寻新航路一、学习目标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2.知道新航路是怎样开辟出来的,掌握开辟的时间、路线和主要人物;3.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对世界和欧洲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难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至16世纪,欧洲处于“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人”的发现相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猜出来了,主要指的是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肯定人否定神,所以被称为“人”的发现。
那“世界”的发现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二)新课讲授何谓“新航路”?就是指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的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欧史学界又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就知道早在汉武帝时期从东方通往西方欧洲的丝绸之路就已经开通,为何欧洲人还要费尽千辛万苦在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一个子目探索新航路的热潮。
子目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材料一: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
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到处追求黄金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游记》材料三: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材料四: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九年级历史上册的第十五课“探寻新航路”,主要内容为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探险家的航海历程以及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详实的资料和有趣的小故事,使学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新航路开辟方面,可能存在对航海家、航海路线、航海意义等方面的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航路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主要航海家及其贡献,掌握新航路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影响及主要航海家的贡献。
2.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案例教学法:以典型航海家为例,分析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意义。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了解新航路的相关知识,准备教学素材和案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新航路的基本知识,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与航海有关的歌曲,如《航行》,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新航路的开辟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包括欧洲探险家的航海路线、航海家的事迹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如物种交流、文化融合等。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第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

教学过程近,获得自由。
我在飞翔,像那鸟儿,展翅翱翔;我在飞翔,穿过云朵,向你靠近,获得自由。
是否听到,我的心声,夜色茫茫,远隔万里……只为伴你,甘苦自知,是否听到,我的心声……我在远航,穿越海洋,重回故乡,我在远航,乘风破浪,向你靠近!这首歌曲,透出一股苍茫,给人以力量,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茫茫大海上那些乘风破浪的船只,承载着一群孤注一掷的探险家。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探寻新航路》一课的学习,去感受大航海时代的波澜壮阔。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未知欲。
二、新课学习(一)新航路开辟的热潮1、启发引导:教师出示材料,提出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为什么欧洲会出现探寻新航路的热潮?2、自主探究: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文字并结合教师所示五则材料进行独立思考分析提示:从经济、社会、现实、思想因素、动机等五个方面思考(目标1)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材料二:北京:是一个“从来没见过的最伟大的都城”……这里的奇珍异宝、日用百货,都是世界上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
皇宫的壮丽美观,简直是“举世无匹”……锡兰岛“所产之红宝石,他处无有……岛中国王有一红宝石,为世界红宝石中之最大而最美者……——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材料三:材料四: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オ能去创造幸福。
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材料五:“黄金就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教学过程——哥伦布“黄金是白人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恩格斯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意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史料解析及史料实证历史学科素养3、总结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探寻新航路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1)经济因素: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5课探寻新航路
教案新人教版(1)
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2.掌握开辟新航路的过程,识记杰出的航海家及其航行的路线。
3.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
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难点
正确认识和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其中最著名的是哥伦布。
这些人为什么要去海外探险?这些探险活动产生了什么后果?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作用?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来一探究竟吧。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教师:从15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相继开始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
结合下面史料,分析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史料1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
萌芽的产生,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史料2 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马可·波罗游记》
史料3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引发欧洲商业危机。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史料,结合教材分析探寻新航路的原因。
学生1:原因之一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学生2:马可·波罗描绘的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
学生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更加昂贵。
因此,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强调:商品经济的发展激起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这是探寻新航路的根本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这是探寻新航路的直接原因。
教师:假如你是那个时代的航海家,面对波涛汹涌、变幻无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