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讲裤子结构
裤子结构制图

裤子结构制图:1、前侧缝。
直线①为前侧缝线。
2、上平线。
垂直前侧缝直线①,就是前、后裤片的腰缝线。
3、下平线。
平行于上平线,就是前、后裤片的脚口线,②~③间距就是裤长一腰宽(3.5 cm)。
4、横裆线。
由上平线②向下量取上裆长一腰宽(3.5 cm)作平行于上平线②的直线。
5、臀围线。
由上平线向下量取2/3(上裆长一腰宽)作平行于上平线②的直线。
6、中裆线。
由臀围线⑤与下平线③的中点上移4 cm作平行于横裆线④的直线。
7、前臀线。
由前侧缝直线①向左量取1/4臀围一1 cm(前后臀差),作平行于前侧缝直线①的直线。
该线也称为前上裆直线。
8、前裆宽线。
亦称“前笼门大”,由前臀线⑦与横裆线④交点起沿横裆线④向左量取1/20臀围-1 cm取点,该间距为前小裆宽(前笼门大)。
9、前侧缝撇势。
由前侧缝直线①与横裆线④交点起沿横裆线向内量取0.6 cm为前侧缝撇势。
10、前烫迹线。
在前横裆宽l/2点作平行于前侧缝线①的直线。
11、前裤口宽。
取裤口尺寸一2 cm,以前烫迹线为中心两边均分取点。
12、前中裆宽。
由小裆宽与裤口内侧点作直线交⑥中裆线点,由该点向内量取0.5 cm取点,再以前烫迹线为中心两边均分取点。
13、后侧缝直线。
作平行于前侧缝直线①的直线⒀。
14、后臀宽线。
由后侧缝直线①,沿臀围线⑤向右量取1/4臀围+1 cm作后臀宽线。
15、后烫迹线。
由后侧缝直线①沿臀围线量取2/10臀围一1 cm取点,平行后侧缝线作直线。
16、后裆斜线及后翘。
在上平线③后裤烫迹线交点与后臀宽线中点取点,由该点交臀围线⑤该线为后裆斜线,延长至横裆线落下1 cm,由上平线延高2~2.5 cm为后翘高点。
17、后裆宽。
亦称“后笼门大”,由后裆缝线沿横裆线④向右量取1/10臀围+l cm为后裆宽(后笼门大)。
18、后裤口宽。
以裤烫迹线为中心,按前裤口尺寸两边各加2 cm,为后裤口宽。
19、后中裆宽。
以裤烫迹线为中心,按前裤中裆大尺寸两边各加2 cm,为后中裆宽。
全新裤子制版法

全新裤子制版法第一讲: 与裤子有关部分的人体分析裤子是下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品种之一,不同年龄、性别的的人在不同的季节和场合都可以穿着。
裤子的种类很多,有男女西裤、休闲裤、牛仔裤等。
裤子的结构也比较复杂,控制的部位也相对的多一些。
但是不管多么复杂的服装结构最终都离不开人体,因为服装只是给人体做美化包装而已。
所以要学习裤子的纸样制作,首先要对与裤子有关的人体部位进行分析。
图1-1一、围度部分:1、腰围:在人体腰部的最细处,围度是水平围量一周。
2、腹围:在腹部最丰满处(约在腰至横裆的上1/3处),围度是水平围量一周。
3、臀围:在人体臀部翘起的最高处(约在腰至横裆的下1/3处),围度是水平围量一周。
4、腿根围:在横裆线下约3厘米处水平围量一周。
5、膝围:在膝部水平围量一周。
平围量一周(图1-1)。
图1-2二、长度部分:1、直档深:腰围到横档线的距离(本书中:中号男取27厘米、中号女取24厘米),直裆深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裤子在人体穿着时的舒适度和裤子的腰部造型(正常腰、低腰、高腰等)。
测量方法、被测者坐在椅子上面,上身与椅面垂直,双腿并拢,小腿与地面垂直,这时在人体侧面测量腰围到椅面之间的距离,然后在测量值上加上2厘米左右的松量。
2、下档长:横档到脚口的长度,这一部分是裤管的设计区域。
3、大腿长:横档到膝围的长度,本书中:男中号长度取30-32厘米、女中号长度取28-30厘米。
4、前后中心线:图中前后分别过D、H两点的竖直线。
5、外侧缝线:又叫栋缝线和侧骨线、图中腿外侧经过B点的竖直线。
6、内侧缝线:又叫内档线,图中腿内侧经过F点的竖直线(图1-2)。
三、人体裆部纵剖面造型:图1-3通裆长(前后窿门总长):是指从人体前腰口M点经过裆底F点到后腰口N点的弧线总长,它的长度大小是由人体的直裆深和厚度决定的(图1-3)。
图1-4由上图可以看出正常人体的前腹凸点偏上、后臀凸点偏下。
前窿门弧线弯度偏平,后窿门弧线弯度偏弧。
裤子结构制图

裤子结构制图:之阳早格格创做1、前侧缝.曲线①为前侧缝线.2、上仄线.笔曲前侧缝曲线①,是前、后裤片的腰缝线.3、下仄线.仄止于上仄线,是前、后裤片的足心线,②~③间距是裤少一腰宽(3.5 cm).4、横裆线.由上仄线②背下量与上裆少一腰宽(3.5 cm)做仄止于上仄线②的曲线.5、臀围线.由上仄线背下量与2/3(上裆少一腰宽)做仄止于上仄线②的曲线.6、中裆线.由臀围线⑤与下仄线③的中面上移4 cm做仄止于横裆线④的曲线.7、前臀线.由前侧缝曲线①背左量与1/4臀围一1 cm(前后臀好),做仄止于前侧缝曲线①的曲线.该线也称为前上裆曲线.8、前裆宽线.亦称“前笼门大”,由前臀线⑦与横裆线④接面起沿横裆线④背左量与1/20臀围-1 cm与面,该间距为前小裆宽(前笼门大).9、前侧缝撇势.由前侧缝曲线①与横裆线④接面起沿横裆线背内量与0.6 cm为前侧缝撇势.10、前烫迹线.正在前横裆宽l/2面做仄止于前侧缝线①的曲线.11、前裤心宽.与裤心尺寸一2 cm,往日烫迹线为核心二边均分与面.12、前中裆宽.由小裆宽与裤心内侧面做曲线接⑥中裆线面,由该面背内量与0.5 cm与面,再往日烫迹线为核心二边均分与面.13、后侧缝曲线.做仄止于前侧缝曲线①的曲线⒀.14、后臀宽线.由后侧缝曲线①,沿臀围线⑤背左量与1/4臀围+1 cm做后臀宽线.15、后烫迹线.由后侧缝曲线①沿臀围线量与2/10臀围一1 cm 与面,仄止后侧缝线做曲线.16、后裆斜线及后翘.正在上仄线③后裤烫迹线接面与后臀宽线中面与面,由该面接臀围线⑤该线为后裆斜线,延少至横裆线降下1 cm,由上仄线延下2~2.5 cm为后翘下面.17、后裆宽.亦称“后笼门大”,由后裆缝线沿横裆线④背左量与1/10臀围+l cm为后裆宽(后笼门大).18、后裤心宽.以裤烫迹线为核心,按前裤心尺寸二边各加 2 cm,为后裤心宽.19、后中裆宽.以裤烫迹线为核心,按前裤中裆大尺寸二边各加2 cm,为后中裆宽.裤子结构制图裤前、后裤片表面线制图:①前腰缝线及裥褶位.按前提线结构图,由前臀宽线沿上仄线背左撇进0.5 cm定面,由该面沿上仄线背左再量与1/4腰围一1 cm+5 cm(褶裥)为前腰心线面.由该面起画弧线至臀围线与前侧缝线接面处,为袋心斜线.第一褶裥位由前烫迹线与上仄线接面起背左量与2.5 cm为褶裥大,第二褶裥位,沿上仄线与裤烫迹线至腰心线中面定褶裥位,褶裥大(2.5 cm),褶裥为锥形,距离臀围线上3 cm止.②前上裆与前裆弧线(前笼门弧线).把前上裆少分成三仄分,上部(依据人体背表形态)由腰心撇势面画至上裆少1/3处.下部由臀围线与前小裆宽面做一辅帮曲线,与角分线2/3定面,过该面画逆小裆弧线.③前下裆弧线.由横裆面背中裆面以微凸势连线,再以裤心宽面连成曲线.④前侧缝线.由侧缝与臀围背中裆面以微凸势连线,再以裤心宽面连成曲线.⑤前裤心线.以裤心核心凸进0.5 cm安排,使裤心呈前短后少的微合线.⑥斜抽袋.上端距腰缝线3 cm,袋心大普遍为15~15.5 cm,袋心斜角启心约定45°.⑦后腰缝线及省讲.由后翘下面进与仄线做斜线,少为1/4腰围+1 cm+4 cm(省大)为后腰心大,把后腰心大分成三仄分,定出二省讲位子,普遍二省各大2 cm,后缝一边省少11 cm,前省少9 cm,画成锥型.⑧后大裆直弧线.由后裆缝面与后大裆宽面做一斜曲线,并做笔曲线,把该线分成三仄分,过1/3面画逆后大裆直弧线(后笼门线).⑨后下裆弧线.先对接后大裆宽、中裆面做辅帮曲线,该线段中部凸进1 cm,逆势画逆凸弧线至裤心内侧(弧度大于前裤片).⑩后侧缝线.用光润的弧线逆次对接后腰心宽中侧面,臀宽中侧面,中裆中侧面,裤心中侧面.中裆中侧面,与裤心中侧面基原成曲线.(11)裤心线.以来裤心中线凸0.5 cm划逆,使裤心呈后少前短的微合线.裤前、后裤片表面线制图裤子整部件百般裤子款型中裆变更图●裤子的制型变更主要表示为臀、裆、中裆、裤心的变更上●普遍道裤心越肥小,中裆越需与膝围符合,裤心越肥大,则中裆越需上移.●(1)锥型裤.中裆位=臀围线至裤心线1/2处.●(2)喇叭裤.中裆位=(裤少一腰宽)/2处.●(3)曲筒裤.中裆位=(裤少一腰宽)/2.●(4)西式裤.中裆位=臀围线至裤心线少l/2进与移4 cm.●紧裤心需按所丈量的足围尺寸画制男西拆裤:格局与规格证明:男西裤腰心拆腰头,腰头上有七根裤戴袢.前裆门襟启心拆推链,安排前片各设一个褶裥,后片腰心各支二个省,后片臀围上部设二省战安排各设一个嵌线心袋,前片侧缝斜插袋.里料采用范畴较广,四季均可衣着.规格安排号型:170/74A 男西裤废品规格单位:cm裤少:身下 +10cm)~(0.6h+2cm)即95~104cm腰围:加紧量0~2cm即74+2=76臀围:较宽紧:加紧量12~18cm,90+16=106cm上裆:裤少/10+臀围/10+8~9或者臀围/4+3~4即29~30cm或者裤心:裤足心=(0.2H-3cm)~(0.2H+5cm)即男西裤与前提图制图要领的分歧面A、男裤前片为斜插袋.B、男裤后片树立安排二个嵌线袋,袋位距离后腰心线7~8 cm,距离后侧缝线4 cm,(袋心大=1/10臀围+4 cm),后腰省按袋心二边各进2 cm,树立省位,二省各大2 cm.男西拆裤。
裤子结构大全与原理

裤子结构大全与原理
1. 裤子的基本结构
裤子是由多个零部件组成的,包括前身、后身、裆部、腰带、衣褶、裤脚等。
前身和后身分别构成了裤子的前部和后部,裆部连接了前身和后身,形成了裤子的下部。
腰带用于固定裤子在腰部的位置,衣褶则是为了增加裤子的宽度和舒适度。
裤脚用于封闭裤子的底部,以便着装时更加整齐。
2. 裤子的制作原理
裤子的制作原理是通过裁剪和缝合来实现的。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将布料按照一定的形状裁剪成相应的零部件。
然后,通过缝合机械或手工将这些零部件按照顺序进行缝合。
一般来说,首先缝合前身和后身,然后将裆部与前身后身缝合在一起。
接着,将腰带缝在裤子的腰部位置。
最后,添加衣褶和裤脚,通过缝合和其他方式完成裤子的制作。
3. 裤子的结构变化
随着时尚的发展和人们对舒适度的不断追求,裤子的结构也不断变化。
例如,近年来,流行一种名为“哈伦裤”的裤子,其特点是上部宽松,下部收紧,裤脚收到踝部以上,这种结构既保持了舒适度,又增加了时尚感。
此外,还有低腰裤、喇叭裤、紧身裤等各种不同的裤子结构,满足了不同人群的穿着需求。
4. 裤子结构的影响因素
裤子结构的设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穿着者的性别和体型,女性和男性的体型和比例有所差异,对于裤子的结构设计也有不同要求。
其次是功能需求,比如运动裤和牛仔裤需要
考虑到活动性和耐磨性;职业装裤需要注重正式感;休闲裤需要注重舒适性等等。
最后是流行趋势和审美观念,随着时尚的变化,人们对于裤子结构的偏好也不断变化,设计师需要考虑这些因素来确定合适的裤子结构。
服装设计基础第三讲 裤装结构设计60页PPT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服装结构基础---裤装结构

二、基本裤型的结构设计
►重点:掌握女西 裤的制图方法
►难点:理解各部 位的设计原理
女西裤结构制图
►(一)前裤片 ►侧缝基础线:离开布边1.5cm作一直线,与布
边平行。
►脚口线: 与布边垂直,预留贴边4cm。 ►裤长线: 裤长98cm-腰宽4cm=94cm。 ►横裆线(上裆长): H/4=25cm ►臀围线:上裆长的2/3=16.7cm。 ►中裆线:脚口线至臀围线的1/2提高3cm。 ►前臀围大: H/4-1=24cm。 ►前腰围大: W/4-1+6(褶裥量)=
► (一)锥形裤
► 锥形裤是最常见的裤子款式,整体呈现倒梯形。这类裤子通常强 调臀部略大,而脚口收小,即裤子自上而下逐渐变小。按臀围大、 横裆大、中裆大、脚口大四个尺寸指标之间的大小变化程度来区 分,锥形裤还可以依次分为西裤、萝卜裤、太子裤、脚踏裤等。 由于锥形裤的造型与人体体型相接近,穿着后舒适、稳重、大方, 因而受到广大穿着者的喜爱
服装结构设计 裤装部分
教学目的:理解裤装构成的规律和方 法,掌握裤装的结构设计与制图。 教学重点:裤装制图原理与过程分析。 难 点:学会观察人体与人体特征, 对下装的结构设计与组合应用。
第一节 人体腰臀部相互关系
一、人体腰、臀部的数值差异 从表中可以看出,男女两者的数据差异较大,同时, 腰围占臀围
锥形裤的结构设计主要掌握以下几点
► 1、臀围的放松量一般比较大。
► 2、脚口的尺寸一般根据裤子的款式而定,脚口尺寸要小于 中裆,可以用0.2H﹡-0~4cm设计脚口的大小。脚口最小值 应大于足围,当小于足围时,裤脚口处应设计开衩。
► 3、锥型裤的裤长一般要略短,裤长随着脚口变小而变短。
► 4、锥形裤一般中裆线要下移,中裆线可以在臀围线(或横 裆线)至脚口线1/2处。中裆线下移量随着臀围大与脚口大 的差量而变化,臀围大与脚口大的差量越大,则中裆线下移 量越大。
裤子概述

结构特点: 亚洲人的人体特征,W、H适中,脚
口正常
裤子原型结构制板
纸样容量 设计
裁剪 熨烫 缝缩 面料厚度
谢谢大家
裤装的分类与命名
按腰围省道分
有无省裤、单省 裤、单褶裤、双 褶裤
裤装的分类与命名
按轮廓 变化分
有紧身裤、直筒 裤(H)、喇叭 裤(A)、锥形 裤(Y)、马裤、 灯笼裤、裙裤等
裤子的结构线名称与术语
有裤长、 上裆、 下裆、 腰围、 臀围、 横裆、 中裆、 脚口
裤装结构设计关键点
人体测量 采寸
腰围:腰围 中臀围:中臀围 臀围:臀围 大腿根围:横裆 膝围:中裆 脚踝围:脚口 股上长:下裆 前裆弧长:前浪 后裆弧长:后浪
裤
子
结
构
设 计
高 仰
目录
裤子的分类与命名 裤子的结构线名称与术语
裤子结构设计关键点 裤子的变化元素 裤子基本型
裤装的分类与命名
根据裤子的长度
有热裤、迷你裤、牙 买加短裤、膝上短裤 (百慕思)、五分裤 (中裤、及膝裤)、 七分裤、九分裤、长 裤等
裤装的分类与命名
按裤装腰围线 高低分
有低腰裤、中腰 裤、高腰裤和无 腰裤
放松量设 计
款式风格 面料特点 穿着状态 穿着对象
裤装结构设计关键点
裤装基本结构分析-PPT精选.ppt

➢ 1、规格设计: 已知:W*=68,H*=88,G=160 L=0.6G+2=0.6*160+2=98; W= W*+2=68+2=70; H=H*+2+15=88+15=103 BR=H/4+4.5=103/4+4.5=30(含腰3); SB=0.2H+2=0.2*103+2=23
图4.1.1 裤装上档宽
二、裤装上档宽与裤下档 角度关系
由图中可看出: ○’<○,△’<△; α+β越大, ○+△-(○’+△’)越大; 因此, 一般裤装上档宽<0.21H; 当α+β→30º, ○’+△’ →0.15H~0.16H;
图4.1.2 上档宽与角度关系
贴体裤 上档宽=0.14H~0.15H (α+β较大,材料弹性大);
裤装基本结构分析
一、裤装上档宽与人体腹臀宽关系 ★、※二、裤装上档宽与裤下档 角度关系 ★、※三、裤装纵斜向运动舒适性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裤装上档宽与人体腹臀宽关系
AB:腹臀宽=0.24H* 成型裤装上档宽=人体腹臀宽+适 当松量-材料的伸长量 =0.24H*+松量(随造型而定)材料伸长量 ≈0.21H(→0.24 H*)
3、人体变形量
适用于一般裤装。
§2 裙裤结构设计
一、结构特点 二、规格设计 ★、※三、结构设计
➢
结构特点
1、A型裙+上档→裙裤
2、人体AB=人体腹臀宽
3、BR=BR*+纵向松量
➢
规格设计
L=0.4~0.6G±a; H=H*+6~8; W=W*+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裤子结构制图
11、前裤口宽。取裤口尺寸一 2 cm,以前烫迹线为中心两边 均分取点。 12、前中裆宽。由小裆宽与裤 口内侧点作直线交⑥中裆线点, 由该点向内量取0.5 cm取点, 再以前烫迹线为中心两边均分 取点。 13、后侧缝直线。作平行于前 侧缝直线①的直线⒀。 14、后臀宽线。由后侧缝直线 ①,沿臀围线⑤向右量取1/4 臀围+1 cm作后臀宽线。 15、后烫迹线。由后侧缝直线 ①沿臀围线量取2/10臀围一1 cm取点,平行后侧缝线作直 线。
的基本因素 2.裤子长度构 成因素 3.裤子整体轮廓 造型 4.裤子的品类和 款式
1.裤子款型构成的基本因素
(1)腰围与臀围 (2)臀围与横裆围 (3)中裆围与裤口
2.裤子长度构成因素
(1)裤长 (2)上裆长与下裆 长 (3)前裆缝与后裆 缝
(2)上裆长与下裆长
(3)前裆缝与后裆缝
侧插袋(直插暗袋 式 、不同倾角的斜 插式或横插式 、装 袋盖、单嵌线、双嵌 线及明贴、暗贴袋布 等做法 ) 后袋 (双袋、右侧 一袋)袋口皆横置, 单嵌线式、双嵌线式、 明贴袋。
四、裤子结构设计变化图实例 1.款型①男西装裤
(1)西裤的特点:与西装配套,前裤片裆缝较小, 后裤后裆缝较大,腰部紧贴,臀部稍松,左右 对称,其外观挺括,造型美观,穿着舒适合体。 (2)款式与规格说明:男西裤腰口装腰头,腰头 上有七根裤带袢。前裆门襟开口装拉链,左右 前片各设一个褶裥,后片腰口各收两个省,后 片臀围上部设两省和左右各设一个嵌线口袋, 前片侧缝斜插袋。面料选用范围较广,四季均 可穿着。
二、裤子结构制图
6、中裆线。由臀围线⑤与下平 线③的中点上移4 cm作平行于横 裆线④的直线。 7、前臀线。由前侧缝直线①向 左量取1/4臀围一1 cm(前后臀 差),作平行于前侧缝直线①的 直线。该线也称为前上裆直线。 8、前裆宽线。亦称“前笼门 大”,由前臀线⑦与横裆线④ 交点起沿横裆线④向左量取1/ 20臀围-1 cm取点,该间距为前 小裆宽(前笼门大)。 9、前侧缝撇势。由前侧缝直线 ①与横裆线④交点起沿横裆线 向内量取0.6 cm为前侧缝撇势。 10、前烫迹线。在前横裆宽l/2 点作平行于前侧缝线①的直线。
锥型裤的最小脚口
3.裤腰款型变化
裤腰的变化:窄腰、加宽、高腰、齐腰、低腰等 女裤门襟开口结构:前或侧 女裤腰多是前、后同宽的整片 男裤腰多是左右两片的结构 当里襟齐于腰缝时,裤腰必须加长一个里襟的宽度,而 里襟上端通至腰口时,则裤腰不加长度 裤腰还有连腰与装腰
4.袋式款型变化
1、裤口规格的制订
直筒裤:裤脚口尺寸 =(0.2H-3cm)~(0.2H+5cm), 中裆量与裤脚口量基本 相等的裤装。 瘦脚裤:裤脚口尺寸< 0.2H-3cm的裤装。 宽脚裤:裤脚口尺寸> 0.2H+5cm的裤装。
2、各种裤子款型中裆变化图
裤子的造型变化主要表现为臀、 裆、中裆、裤口的变化上 一般说裤口越瘦小,中裆越需与 膝围吻合,裤口越肥大,则中裆 越需上移。 (1)锥型裤。中裆位=臀围线至裤 口线1/2处。 (2)喇叭裤。中裆位=(裤长一腰宽) /2处。 (3)直筒裤。中裆位=(裤长一腰宽) /2。 (4)西式裤。中裆位=臀围线至裤 口线长l/2向上移4 cm。 紧裤口需按所测量的脚围尺寸绘 制
零部件的毛板图
4、 裤 装 的 放 缝
5、裤装的排料
三、裤子款型的变化
喇 叭 裤
三、裤子款型的变化
短 裤
三、裤子款型的变化
直 筒 裤
三、裤子款型的变化
中 裤
三、裤子款型的变化
牛 仔 裤
三、裤子款型的变化
直 筒 裤
三、裤子款型的变化
中 裤
三、裤子款型的变化
1、规格的制订 2、中裆位置的变化 3、裤腰款型变化 4、裤袋款型变化
服装号型系列标准中—男子净尺寸
规格设计
号型:170/74A 男西裤成品规格 单位:cm
部位 尺寸
裤长 104
腰围W 臀围H 上裆 76.5h身高 +10cm)~(0.6h+2cm)即95~104cm 腰围:加松量0~2cm即74+2=76 臀围:较宽松:加松量12~18cm,90+16=106cm 上裆:裤长/10+臀围/10+8~9或臀围/4+3~4即29~30cm 或29.5~31.5cm 裤口:裤脚口=(0.2H-3cm)~(0.2H+5cm)即18.2~26.2cm
1、裤长规格的制订
超短裤:裤长(0.4h-15cm) 的裤装。 短裤:裤长为(0.4h15cm)~(0.4h+5cm)的裤装。 中裤:裤长为 (0.4h+5cm)~0.5h的裤装。 中长裤:裤长为 0.5h~(0.5h+10cm)的裤装。 长裤:裤长为(0.5h +10cm)~(0.6h+2cm)的裤装。
2.裤前、后裤片 轮廓线制图
②前上裆与前裆弧线 (前笼门弧线)。把前上 裆长分成三等分,上 部(依据人体腹表形态) 由腰口撇势点画至上 裆长1/3处。下部由 臀围线与前小裆宽点 作一辅助直线,取角 分线2/3定点,过该 点画顺小裆弧线。 ③前下裆弧线。由 横裆点向中裆点以微 凹势连线,再以裤口 宽点连成直线。
⑩后侧缝线。用光滑 的弧线顺次连接后腰 口宽外侧点,臀宽外 侧点,中裆外侧点, 裤口外侧点。中裆外 侧点,与裤口外侧点 基本成直线。 (11)裤口线。以后 裤口中线凸0.5 cm划 顺,使裤口呈后长前 短的微折线。
3.裤子零部件
包括用面料与用辅助材 料两部分 零部件的具体配置,常 因裤子品种,款式、面 料的质地、档次的不同, 其零部件的结构处理与 辅助材料的配用也不同 为其所在部位的不同作 用而设置 根据裤片有关部位的尺 寸配画出来
(1)平裤口类 ①普通型 ②直筒型 ③喇叭型 ④锥型 (2)紧裤口类。 ①符合腿型 的瘦腿裤、 紧裤口型, 如牛仔裤、 马裤、体操 裤(运动型)。 ②肥裤腿、 紧裤口的灯 笼裤型。
4.裤子的品类和款式
二、裤子结构制图——普通裤的结构设计
号型:160/66A 女西裤成品规格 单位:cm
第三讲 裤装结构设计
知识教学要求
理解人体结构与裤子结构的关系。 掌握裤子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基本掌握典型裤子的样板制作与排料方法。 理解裤型与袋型的关系。
能力培养要求
男女西裤的纸样设计能力。 各种裤型(裤腿、裤腰、裤袋、裤口)变化的能力。
一、裤子结构 概述
裤子是包覆人体臀、腹并区分两腿的 基本着装形式。它与裙子最大的区别 在于裤子有裤长、上裆、下裆,从围 度上讲有腰围、臀围、横裆、中裆、 1.裤子款型构成 裤口等。
2.裤前、后裤片 轮廓线制图
④前侧缝线。由侧缝与臀围向中 裆点以微凹势连线,再以裤口宽 点连成直线。 ⑤前裤口线。以裤口中心凹进 0.5 cm左右,使裤口呈前短后长 的微折线。 ⑥斜抽袋。上端距腰缝线3 cm, 袋口大一般为15~15.5 cm,袋 口斜角封口约 定45°。 ⑦后腰缝线及省道。由后翘高点 向上平线作斜线,长为1/4腰围 +1 cm+4 cm(省大)为后腰口大, 把后腰口大分成三等分,定出两 省道位置,一般两省各大2 cm, 后缝一边省长11 cm,前省长9 cm, 画成锥型。
1、腰围规格制订
腰围松量为0-2cm,注重外观挺服的款式 松量一般为0;
1、臀围规格制订
贴体类裤:裤臀围的松量 为0~6cm的裤装。 较贴体类裤:裤臀围的松 量为6~12cm的裤装。 较宽松类裤:裤臀围的松 量为12~18cm的裤装。 宽松类裤:裤臀围的松量 为18cm以上的裤装。 注:臀围松量≥4cm-材料 弹性伸长量
男西裤与基础图制图方法的不同点
A、男裤前片为斜插袋。 B、男裤后片设置左右两个嵌线袋,袋位 距离后腰口线7~8 cm,距离后侧缝线4 cm,(袋口大=1/10臀围+4 cm),后腰省 按袋口两边各进2 cm,设置省位,两省 各大2 cm。
裤长104 腰围76 臀围106 上裆30 裤口24
3.裤子整体轮廓造型
纵观整条裤子的外形轮廓,是由裤长、上裆长、 腰围、臀围、横裆、中裆及裤口等几个大环节构 成。 一般裤子的造型在中裆以下变化较大,既可以依 随体表曲线变化,又可以大幅度地离开体表的曲 线或两者之间变化。 裤子的整体造型是前面要求平直,两腿正中有笔 直挺括的烫迹“裤中线”;
二、裤子结构制图
16、后裆斜线及后翘。在上 平线③后裤烫迹线交点与后 臀宽线中点取点,由该点交 臀围线⑤该线为后裆斜线, 延长至横裆线落下1 cm,由 上平线延高2~2.5 cm为后 翘高点。 17、后裆宽。亦称“后笼门 大”,由后裆缝线沿横裆线 ④向右量取1/10臀围+l cm 为后裆宽(后笼门大)。 18、后裤口宽。以裤烫迹线 为中心,按前裤口尺寸两边 各加2 cm,为后裤口宽。 19、后中裆宽。以裤烫迹线 为中心,按前裤中裆大尺寸 两边各加2 cm,为后中裆宽。
2.裤前、后裤片 轮廓线制图
⑧后大裆弯弧线。由 后裆缝点与后大裆宽 点作一斜直线,并作 垂直线,把该线分成 三等分,过1/3点画 顺后大裆弯弧线(后笼 门线)。 ⑨后下裆弧线。先连 接后大裆宽、中裆点 作辅助直线,该线段 中部凹进1 cm,顺势 画顺凹弧线至裤口内 侧(弧度大于前裤片)。
2.裤前、后裤片 轮廓线制图
2.裤前、后裤片 轮廓线制图
①前腰缝线及裥褶位。按 基础线结构图,由前臀宽 线沿上平线向右撇进0.5 cm定点,由该点沿上平线 向右再量取1/4腰围一1 cm+5 cm(褶裥)为前腰口 线点。由该点起画弧线至 臀围线与前侧缝线交点处, 为袋口斜线。第一褶裥位 由前烫迹线与上平线交点 起向左量取2.5 cm为褶 裥大,第二褶裥位,沿上 平线取裤烫迹线至腰口线 中点定褶裥位,褶裥大 (2.5 cm),褶裥为锥形, 距离臀围线上3 cm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