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应用(-地图编制)

合集下载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摘要: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应用日益国际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已经是必然的必然选择。

要结合我国的科学技术信息发展状况,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全面、高效地开展数字化信息的工作,实现信息的接收、处理、共享。

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测绘技术的发展迅速,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有更加丰富和精确的地图。

关键词:遥感制图;地图制图;应用探析1.遥感技术概述技术创新发展推动了遥感技术进步,遥感技术主要是指对一个目标物的测量,距离目标物较远,利用先进的技术形态,通过遥感平台与遥感器对物质电磁波接收,得到相关的数据信息,同时,利用计算功能,对数据传输到地面接收站,后台计算设备对相关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一组有效的数据结果,最终结果能够共享与服务,便于用户使用。

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遥感技术。

技术能够实现接收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化完成,无需人为计算与操作,就能够全过程完成。

遥感技术资源来源较广泛,获得信息周期短、空间分辨率高,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遥感技术应用的范围主要包括环境监测、气象预报、资源规划利用。

2.地理信息获取中遥感技术应用优势2.1.地理信息调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在各类设计和计划工作中,地理信息是一项非常关键的信息。

地理调查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与设计中,充分运用航测和遥感技术,依据实际用地的大小,对地表进行全面的测量,获取相应的资料,从而为土地的综合开发创造有利的环境。

同时,通过对某一区域的用地状况和更新状况进行准确的调查,形成更加客观全面的调查,并将这些资料全面反映到地图中,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国土资源的统一。

目前,我国的国土资源普查状况比较清楚,技术上也具有相当程度的透明度,其技术过程中的技术过程主要是利用卫星获取的图像数据,经过校正后作为测绘基准,再制成基本图。

运用卫星图像技术和现场实际应用相结合,建立准确的数据来源,从而使国土资源监控和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高分卫星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

高分卫星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

高分卫星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通过实例阐述了高分一号卫星遥感影像应用于地图制图的作业流程,并对影像的正射校正、配准、融合、镶嵌裁切等处理步骤进行详细介绍,简要分析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应用于地图制图技术的优势和前景。

关键词:高分卫星遥感影像;地图制图;影像处理;1 背景传统地图制图,资料来源不一,除了用作地图底图的基础测绘数据和图纸以外,还有从国土、规划、交通等相关部门搜集来的最新地理信息资料,由于涉及部门众多,收集资料的工作费时费力,也难以收集到完整全面的覆盖资料,且各部门资料常涉及保密,使用不便,资料的现势性也常常滞后于地图时间节点,还需要进行外业调绘,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具有成本低、成图周期短、覆盖范围大等特点,对于涉及区域范围较大、地理要素更新快的地图,卫星遥感影像是稳定、理想的数据来源。

本文是在高分遥感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高分一号卫星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应用于地图制图的实例介绍。

高分一号卫星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第一颗卫星,搭载了两台2m分辨率全色、8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四台16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宽幅多光谱相机幅宽达到了800公里。

2 高分卫星遥感影像获取与分析自然资源卫星影像云服务平台可实现对国产卫星遥感数据的查询及申请服务,并对各级政府及行业节点实行数据分发及推送。

通过自然资源卫星影像云服务平台的数据查询服务,对地理位置、采集时间、传感器、云量等条件进行选择,可以筛选出需要的卫星遥感影像。

各级节点通过推送服务实时免费获取最新影像数据,对地图制图应用无疑是非常便捷和有利的。

选择卫星遥感影像除考虑影像拍摄质量、拍摄时间以外,还需要考虑地图的成图比例尺,一般情况下,高分一号卫星全色或融合影像空间分辨率2m,可用于1:1万~1:2万图,高分二号全色或融合影像空间分辨率1m,可用于1: 3 000~1:1万图,可针对实际工作需求,根据制图比例尺选择适宜的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关键词:遥感制图;地图制图;应用遥感技术作为测绘新技术,其快速发展有效的弥补了地图制图中的缺陷,提高了地图制图的实用性,使土地规划管理更为科学。

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遥感技术具有效率高、信息量大及周期动态性等特点,而且随着遥感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越来越成熟,遥感技术加快了科学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已成为当前人类获取时空信息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1 遥感技术概念及应用发展遥感技术RS主要是指目标物较远,利用遥感平台和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进行接收,形成一定的数据,再把数据传输到地面接收器,计算机根据数据形态做好详细数据处理与分析,形成有效的数码,为用户服务。

对数据信息的接受、分析、处理和应用全过程就是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从资源获取上,有着丰富的资源条件,同时,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体现获取信息周期短、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这是技术的优势,所以在各个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应用,特别是在环境监测、气象预报、资源规划利用等方面,均实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准确预测行业发展趋势,为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客观数据服务。

2 遥感制图的种类遥感制图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图方式应用十分广泛,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对制图设备和成图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

当前地图制图从传统的手工制图发展到自动制图和半自动制图模式,不同的制图方式会对成图效果带来不同的影响。

利用遥感技术来进行地图制图过程中,需要提取遥感信息,使其成为制图中重要的数据来源,以此基础来进行各种专题地区的绘制。

在地图制图中应用遥感信息时具有非常好的直观性,但在地理信息说明和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模糊的现象,所以会存在着指示不明确和不具体的现象出现。

利用遥感影像制图时,遥感影像能够直观的在地图中进行显示出来,而且显示的内容又是作为影像图而存在。

因此遥感制图可以分为正射影像图、遥感影像地图及三维遥感影像图三种类型。

正射影像图是利用遥感技术消除地形变化及畸变影响所产生的影响图,具有视角鲜明、涵盖内容广等特点,具备独特的应用特点,受到人们的有效青睐。

遥感航测技术在地图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遥感航测技术在地图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遥感航测技术在地图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遥感航测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飞机、无人机等非接触式方式获取地面信息的技术。


地图测绘中,遥感航测技术可以提供大面积高精度、实时更新的地理信息,为制作高质量
的地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首先,遥感航测技术可以用于获取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

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
可以制作出具有高度精度和实时更新的地图,为城市规划和地理信息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同时,由于遥感航测技术可以覆盖较大的区域,因此可以有效减少测绘成本和时间,
提高地图制作的效率。

其次,遥感航测技术可以配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数据处理和制图。

利用GIS
技术,可以对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整合和展示,为地图制图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数
据基础。

同时,GIS技术可以实现地图信息的可视化展示,使得地理信息更加直观、易于
理解。

除此之外,遥感航测技术还可以用于制作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地球模型(DEM)等地形图。

这些地形图不仅可以用于地图制作,还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城市
规划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总之,遥感航测技术是地图测绘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它可以提供高精度、实时更
新的地理信息,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未来,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地图测绘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人类更好地认知和探
索世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作者:张菁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19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社会不断进步,新兴测绘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在土地规划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相关工作经验,详细论述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

【关键词】遥感制图;地图制图;应用测绘新技术的发展有效弥补了传统地图制图与土地规划方面的缺陷,使得土地规划管理与地图制图更加科学、实用。

遥感技术是信息化时代产物,其具有效率高、信息量丰富、周期动态性等优势,现阶段遥感技术正向着科学化、信息化方面迈进,可以说,现阶段遥感技术是人类获取时空信息的有效手段与方式。

1 遥感技术概念及其应用发展遥感技术RS,指的是远离目标物,通过遥感平台与遥感器接受物体电磁波,并将数据传输回地面,通过详细数据处理与分析,最终服务于用户。

一般情况下,将这种接受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全过程称作是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资源比较丰富,而且,获得信息周期短、空间分辨率高。

因其各种优势,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气象预报、资源规划与利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现阶段,国内外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分析与监测地理资源信息,并准确预测发展形式,为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客观数据。

2 地理信息获取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优势2.1 地理信息调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调查指的是在实际土地利用基础上,以航空或卫星影像技术为依托,结合现阶段土地调查相关规定,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与更新情况,进行客观、全面调查。

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完善的地图制图信息资源与影像资源,进一步实现我国土地利用图像与数据一致性的土地资源管理目标。

结合全国土地调查情况来说,技术流程主要有几下部分:使用遥感技术获得影像资料并制作成基础图件。

加强遥感影像与野外作业相结合,进行信息数据整理与分析。

在此基础上,完善土地利用监测管理系统。

对获得数据进行编辑与处理,有效地解决地理信息资源调查中精度差、任务繁琐等问题。

如何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大范围地图制作

如何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大范围地图制作

如何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大范围地图制作遥感技术在现代地图制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利用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高分辨率、全球覆盖的地球观测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生成精确的大范围地图。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大范围地图制作的过程和一些关键技术。

首先,遥感技术的核心是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目前,常用的遥感数据获取方式包括航空摄影和卫星遥感。

航空摄影使用航空器上的相机设备进行影像拍摄,而卫星遥感则是利用卫星在轨运行,通过搭载的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

这些传感器可以感知不同波长的能量,如可见光、红外线等,从而获取地表的各种信息。

然后,获取到的遥感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

由于遥感数据通常具有高维度和大量的噪声,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校正和处理,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可用性。

预处理步骤包括大气校正、几何校正、辐射校正等,它们可以消除光照效果、纠正图像的几何形状和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可视性。

在数据预处理完成之后,我们需要进行图像分类和解译,以识别出图像中的不同地物和地物类型。

常见的图像分类方法包括基于像元的分类和基于对象的分类。

像元级分类是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分类为不同的地物类型,而对象级分类则将相邻的像素组合成更大的地物对象,从而更好地表示地物的形态和特征。

通过图像分类和解译,我们可以将遥感数据转化为具有语义信息的地图。

此后,我们可以进行地图制作和更新。

根据需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地图投影方式和比例尺,以及添加不同的地理要素和注记。

地图制作需要考虑到精度、可视性和可读性等因素,以便用户能够清晰地理解和使用地图。

此外,随着新的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地图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更新和维护,以保持其准确性和时效性。

除了地图制作,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设和应用。

GIS 是一种以地理数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地理信息管理和分析的系统。

通过将遥感数据与其他地理数据进行集成,GIS可以为各行业提供空间分析、决策支持和资源管理等功能。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摘要:地图使用日益普遍,唯有全面实现测绘精细化,方可适应多种服务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新型测量技术也运用在了测量工作中,并表现了巨大的优越性。

因此本文将详细阐述遥感制图技术在地图绘制中的运用。

关键字:遥感制图;地图绘制;应用前言测绘信息技术的开发有效克服了传统地图绘制和土地规划管理上的不足,让土地规划管理和地图绘制变得更加科学、务实。

遥感技术的应用作为数字化的重要产品,它拥有传播效率高、信息量丰富、时间动态化快的优点,而且现阶段遥感技术的应用正向着科学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所以应该说,现阶段遥感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人们掌握宇宙资讯的最有效方式和途径。

一、遥感技术概念1.1遥感技术基本情况技术发展也促进了遥感技术进步,目前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指通过对一个目标物体的观测,距目标物体距离较远,通过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形态,利用地面遥感平台和遥感设备对目标物体电磁波接收,以获取相应的数值信号,同时,利用运算功能,对传输到的地面接收站,利用后台运算设备对相关的信息处理与大数据分析,以获取一个合理的数值结果,最终成果可以数据共享和服务,方便于用户的使用。

人们将这种过程称为遥感技术。

技术上可以做到人接收数据、解析数据、处理过程数据、使用信息,即使全部流程都是自动完成,甚至没有人计算和操纵数据,也可以通过全过程实现。

1.2遥感制图种类遥感制图是新型的科技呈现,是科学技术的结晶,由于科学技术的进展所产生的全新绘图手段在地图领域得以充分运用,从全球范围来看,许多国家都在应用这一手段。

绘图手段决定着制图的质量,由于不同绘图手段的使用,不同的成图结果会各异。

在传统绘制流程中,大多是人为手动绘制,所有信息必须充分运算才能获取,而在数据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错误,图片品质不能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手动绘制和零点五自动绘图方法日趋完善,遥感制图发挥着巨大的重要意义。

二、地理信息资料获取过程中的遥感技术应用优势2.1地理信息调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状况,必须全面做好测绘,才能充分体现国家整体状况。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摘要: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在地图制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遥感制图技术可以准确直观的对地形地质情况进行观测,能够确保地图制图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有着重要价值作用,通过遥感技术可以收集大量动态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更加全面精准的反映地质地貌情况,从而可以更好进行土地规划管理。

本文分析遥感制图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深入探讨分析了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遥感技术;遥感制图;地图制图;应用探析遥感制图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弥补了传统地图制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仅提高了地图制图的准确性,而且还大大缩短地图制图时间,提高地图制图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更加科学合理进行土地规划管理。

现如今,遥感制图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日趋完善,遥感制图产品主要有数字正射影像图、遥感影像图、三维遥感影像图、卫星影像辅助制图等,可以为地图制图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地图制图工作高效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1.遥感制图技术的应用现状遥感制图是指通过目视判读或者利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各种遥感信息,在此过程中对遥感信息进行增强与几何纠正,达到遥感信息数据识别、分类、制图的目的。

现阶段,Landsat的MSS图像制图应用最为广泛,最大原因在于卫星图像的多波段性,使其具有信息量非常大、空间分辨率高、现势性强、获取数据信息周期短等特点,在地图绘制中应用价值比较高,在地图制图领域得到广泛认可。

遥感制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在地图制图领域中应用广泛,遥感制图需要具备先进的制图设备和成图技术,其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数据信息,并且可以从中提取各类数据信息绘制专题性的地图。

二是遥感制图利用计算机软件对遥感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后,可以直观反映遥感信息本身内容,但是存在对地理信息表述模糊不清、指示性不明的缺陷。

三是遥感制图优势在于可以直观将遥感影像在地图中显示出来,但是显示的内容又不是单纯的影像图[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地图编制5.1 概述专题地图的生成是遥感图像经预处理、图像计算、图像分类后最终形成的可视化的结果,它为用户提供了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所以专题地图的制作也有其重要的意义。

5.2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上机实验,初步学习利用ERDAS软件编制地图。

5.3 实验原理ERDAS的地图编制过程一般包括6个步骤:首先是根据工作需要和制图区域的地理特点进行地图图面的整体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图幅大小尺寸、图面布置方式、地图比例尺、图名及图例说明等;然后需要准备地图编制输出的数据层,也就是要在视窗中打开有关的图像或图形文件;再就是启动地图编制模块,正式开始制作专题地图;在此基础上确定地图的内图框,同时确定输出地图所包含的实际区域范围,生成基本的输出图面内容;在主要图面内容周围放置图廓线、格网线、坐标注记,以及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北针等图廓外要素。

5.4 实验过程5.4.1 准备制图数据(1)在视窗菜单条中单击File|Open|Raster Layer命令,打开加载图像对话框。

(2)确定图像文件名:modeler_output.img。

(3)定义图像显示参数:Fit to Frame。

(4)单击OK按钮。

图5-1 勾选Fit to Frame复选框5.4.2 创建制图文件(1)在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中单击Composer图标,打开New Map Composition对话框,在New Map Composition对话框中需要定义下列参数。

图5-2 New Map Composition对话框(2)制图文件名:composer.map。

(3)输出图幅宽度:28。

(4)输出图幅高度:20。

(5)地图显示比例:1。

(6)图幅尺寸单位:centimeters。

(7)地图背景颜色:White。

(8)单击OK按钮。

打开Map Composer视窗和Annotation工具面板。

图5-3 Map Composer视窗和Annotation工具面板5.4.3 确定地图制图范围(1)在Annotation工具面板中单击Create Map Frame图标。

(2)在地图编辑视窗的图形窗口中,按住左键拖动绘制一个矩形框(图框大小随后还可以调整)。

(3)完成图框绘制,释放左键后打开Map Frame Data Source对话框。

图5-4 Map Frame Data Source对话框(4)单击Viewer按钮。

(5)打开Create Frame Instructions指示器。

图5-5 Create Frame Instructions指示器(6)在显示图像的视窗中的任意位置单击,表示对该图像进行制图输出。

(7)打开Map Frame对话框,在Map Frame对话框定义下列参数(如图所示)。

图5-6 Map Frame对话框(8)单击OK按钮。

(9)将输出图面充满整个视窗(View|Scale|Map to Window)。

图5-7 Map to Window命令5.4.4 绘制格网线与坐标注记(1)在Annotation工具面板中单击Create Grid/Ticks图标。

(2)在位于地图编辑视窗图形窗口中的图框内单击。

(3)打开Set Grid/Tick Info对话框,在Set Grid/Tick Info对话框中需要设置下列参数。

(4)格网线与坐标注记要素层名称:composer_grid。

(5)格网线与坐标注记要素层描述:grid,tick and neatline of composer。

(6)选择放置地理坐标注记要素:Geographic Ticks。

(7)选择放置地图图廓线要素:Neat Line。

(8)设置图廓线与图框的距离及单位:0.2Centiments。

(9)选择制图单位:Feet。

(10)定义水平格网线参数(Horizontal Axis)。

(11)图廓线之外格网线长度:0cm。

(12)图廓线之内格网线长度:0cm。

(13)与图廓线相交格网线长度:0cm。

(14)格网线起始地理坐标值:1700000feet。

(15)格网线之间的间隔距离:1000feet。

(16)勾选Use Full Grid复选框(设置完成后,对话框中会显示格网线的数量和坐标注记的数值)。

图5-8 Set Grid/Tick Info对话框(17)定义垂直格网线参数(Vertical Axis),可以按照类似水平格网线参数设置过程来设置垂直格网线参数。

(18)如果垂直格网线参数与水平格网线相同,单击Copy to Vertical按钮,水平参数Copy到垂直方向。

(19)单击Apply按钮(应用设置参数,格网线、图廓线与坐标注记全部显示在图形窗口)。

图5-9 绘制格网线与坐标注记5.4.5 绘制地图比例尺(1)在Annotation工具面板中单击Create Scale Bar图标。

(2)在Map Composer图形窗口中合适的位置按住左键拖动鼠标,绘制比例尺放置框。

(3)打开Scale Bar Instructions指示器。

(4)在Map Composer图形窗口的地图图框中单击,制定绘制比例尺的依据。

(5)打开Scale Bar Properties对话框,在Scale Bar Properties对话框中设置下列参数。

(6)确定比例尺要素名称:Scale Bar。

(7)定义比例尺要素描述:Scale Bar for Composer。

(8)定义比例尺标题:Scale Bar。

(9)确定比例尺排列方式:Zero。

(10)确定比例单位:Meters。

(11)定义比例尺长度:3Centimeters。

(12)单击Apply按钮(应用上述参数绘制比例尺)。

图5-10 Scale Bar Properties对话框5.4.6 绘制地图图例(1)在Annotation工具面板中单击Create Legend图标。

(2)在Map Composer视窗的图形窗口中合适的位置单击,定义放置图例的位置。

(3)打开Legend Instructions指示器,在Map Composer视窗的图形窗口制图框中单击,指定绘制图例的依据。

(4)打开Legend Properties对话框,在Legend Properties对话框中需要设置下列参数。

(5)(Basic标签)图例要素名称:Legend。

(6)图例要素描述:Legend for Composer。

(7)图例表达内容:改变图例中的Class Names等内容。

图5-11 Legend Properties对话框(Basic标签)(8)(Title标签)标题的内容:Legend。

(9)勾选Underline Title复选框。

(10)标题与下划线的距离:2points。

(11)标题与图例框的距离:12points。

(12)标题排列方式:Centered。

(13)图例尺寸单位:Point。

图5-12 Legend Properties对话框(Title标签)(14)(Columns标签)勾选Use Multiple Column复选框。

(15)每列多少行:15。

(16)两列之间的距离:20points。

(17)两行之间的距离:7.5points。

(18)首行与标题之间的距离:12points。

(19)文字之间的距离:5points。

(20)选择说明字符的垂直排列方式:Vertically Stack Descriptor Text。

图5-13 Legend Properties对话框(Columns标签)(21)(Color Patches标签)保持默认值。

(22)单击Apply按钮(应用上述参数放置图例)。

注:由于要素过多,可能不会完全显示,需放大才能看清。

5.4.7 绘制指北针第1步:确定指北针符号类型(1)在Map Composer视窗菜单条中单击Annotation|Styles命令,打开Styles for Composer对话框。

图5-14 Styles for Composer对话框(2)选择Symbol Style。

(3)选择Other。

(4)打开Symbol Chooser对话框,在Symbol Chooser对话框中确定指北针类型。

(5)单击Standard|North Arrows|north arrow2命令。

(6)确定使用颜色,并选择指北针颜色。

(7)指北针符号大小:30。

(8)指北针符号单位:paper pts。

(9)单击Apply按钮(应用指北针符号类型定义参数)图5-15 Symbol Chooser对话框第2步;放置指北针符号(1)在Annotation工具面板中单击Create Symbol图标。

(2)在Map Composer视窗的图形窗口中单击,放置指北针。

(3)双击刚才放置的指北针符号,打开Symbol Properties对话框,在Symbol Properties对话框作如下设置。

(4)指北针要素名称:North Arrow。

(5)指北针要素描述:North Arrow for Composer。

(6)指北针符号中心位置坐标:Center X:22.50 Center Y:1.50。

(7)选择中心位置坐标类型与单位:Map ,Centimeters。

(8)指北针符号大小尺寸:30。

(9)选择符号尺寸类型及单位:Paper,Points。

(10)单击Apply按钮(应用指北针符号特性定义参数)。

图5-16 Symbol Properties对话框5.4.8 放置地图图名第1步:确定图名字体(1)在Map Composer视窗菜单条中单击Annotation|Styles命令,打开Styles for Composer对话框。

(2)选择Text Style。

(3)选择Other。

(4)打开Text Style Chooser对话框,在Text Style Chooser对话框中设置下列参数。

(5)(Standard标签)选择图名字体:Black Galaxy Bold。

(6)确定图名字符大小:10。

(7)确定图名字符单位:paper pts。

(8)单击OK按钮。

图5-17 Text Style Chooser对话框第2步:放置地图图名(1)在Annotation工具面板中单击Create Text图标。

(2)在Map Composer视窗的图形窗口中单击,确定放置图名位置。

(3)打开Annotation Text对话框。

(4)在Annotation Text对话框中输入图名字符串“Land Use and Land Cover Image Map of China”。

(5)单击OK按钮。

(图名就放置在了刚才制定的位置)图5-18 Annotation Text对话框5.5 上机实验思考题Q1:什么是地图编制?地图编制时图面上都需要哪些要素?比较ERDAS和ArcGIS中地图编制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