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通告、布告、公告意思和用法
通告.公告.布告.通报.通知.启事的说明

通告公告布告通报通知启事1、通告通告是属于周知性的文种之一,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人民群众、机关团体公布应当遵守和周知的事项的文件。
通告与布告、公告都同属于周知性公文,但它们之间相比还有其特点。
通告所宣告的事项多属于专业性或业务性的,多涉及公安、交通、金融方面,而布告内容广泛得多,涉及面较广;公告为重大事项的发布。
通告适用的范围,不仅仅限于上级对下级,不相隶属的单位也可使用。
它有具体范围和时限性。
通告发布的形式较多,可登报,可广播,可张贴。
布告以张贴为主,公告多广播、登报。
通告从内容上分类,一类为全国范围内的重大法规性通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通告》;一类为针对某一项工作或专门问题发布的通告。
从通告的效用上分,又可分为制约性通告和周知性通告。
前者属于在一定范围内,为保证某一项工作的开展与某项活动的进行,而发布的规定性措施。
2、公告公告是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
公告主要有两种,一是宣布重要事项,如最近我国将在东海进行地对地导弹发射训练;二是宣布法定事项,如宣布某项法规或规章,宣布国家领导人选举结果。
有一类公告是属于专业性的或向特定对象发布的,如经济上的招标公告,按国家专利法规定公布申请专利的公告,属专业性公告;也有按国家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递交诉讼文书无法送本人或代收人时,可以发布公告间接送达,是向特定对象发布的,这些都不属行政机关公文。
3、布告,是国家机关在向人民群众公布政策法令和重大事件,以及宣布其他需要人民群众了解、遵守和执行的事项时使用的一种公文。
布告,在使用上,只限于上级对下级,在平级之间不可以使用。
布告所发布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某些具体事项,而且是面向国内或一定的区域。
行文风格不如公告庄重严肃。
4、通报,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
通报的运用范围很广,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都可以使用。
它的作用是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歪风邪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
公告 词语解释 词典

“公告”是一个汉语词语,指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或者公开宣告,宣布。
例如:“公告”“布告”“通告”等。
好的,以下是5 个关于“公告”的例句:
1. 公司发布了一项公告,宣布了高层领导的人事变动。
2. 政府发布了一份公告,提醒市民注意防范台风的影响。
3. 学校发布了一则公告,通知学生们即将举行的期末考试时间和地点。
4. 社区发布了一则公告,号召居民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5. 机场发布了一份公告,宣布了部分航班的延误或取消信息。
这些例句涵盖了不同场景下的“公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需求,请随时告诉我。
notice 的用法

notice 的用法Notice是一个常用的英语单词,意思是通知、注意、布告、通告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使用notice这个词汇来表达或者理解一些信息或者指示。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步步了解一下notice的用法,并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它。
第一步,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常见的搭配用法。
通常,notice会跟一些词汇进行搭配,形成一些固定的表达方式。
例如:①give notice:表示提前通知,如:I have to give twoweeks notice before I can quit my job.(我必须提前通知两周才能辞职。
)②take notice of:表示注意、关注,如:You should take notice of your surroundings when you're walking on the streets.(走在街上时,你应该留意周围的环境。
)③notice board:表示布告栏,如:The notice board wasfull of upcoming events and activities.(布告栏上贴满了即将到来的活动和活动信息。
)第二步,我们需要了解notice的各种语法用法,包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
①动词用法:把notice作为动词使用时,通常是表示注意到、发现的意思,例如:I noticed you've changed your hairstyle.(我注意到你换了发型。
)②名词用法:把notice作为名词使用时,通常是表示注意、通知、布告等的意思,例如:There was a notice on the door saying that the office would be closed for the day.(门上有一张通知,说这个办公室今天关闭。
)③形容词用法:把notice作为形容词使用时,通常是表示引人注意、明显的意思,例如:The new building is a noticeable addition to the city skyline.(这栋新建筑是城市天际线中引人注目的新成员。
通告通知通报的区别

通告通知通报的区别通告、通知、通报是三种不同的信息发布方式,它们在内容、形式和对象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通告、通知和通报,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它们之间的区别。
本文将从内容、形式和对象三个方面来分析通告、通知、通报的区别,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三种信息发布方式。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通告的特点。
通告是一种用于发布公共信息的方式,通常是由政府、学校、企业或其他组织发布的。
通告的内容通常是一些重要的公共事务,比如公共安全事项、政策法规、活动安排等。
通告的形式通常是以公告、布告、告示等形式发布在公共场所或媒体上,比如学校的公告栏、社区的公示栏、官方网站等。
通告的对象通常是广大群众,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些重要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应对。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通知的特点。
通知是一种用于通知特定对象的方式,通常是由上级机关、领导或组织发布的。
通知的内容通常是一些特定的事务安排,比如工作安排、会议通知、任务分配等。
通知的形式通常是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发送给特定的对象,比如通过邮件、短信、电话等。
通知的对象通常是特定的个人或群体,目的是让他们了解到自己需要知道的事务安排,从而做出相应的准备和安排。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通报的特点。
通报是一种用于报告事件或情况的方式,通常是由相关部门或个人发布的。
通报的内容通常是一些突发事件、重大事故、犯罪案件等。
通报的形式通常是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发布给相关的单位或个人,比如通过报告、通话、传真等。
通报的对象通常是与事件或情况相关的单位或个人,目的是让他们了解到事件或情况的详细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处理和应对。
综上所述,通告、通知、通报是三种不同的信息发布方式,它们在内容、形式和对象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通告是用于发布公共信息的方式,通知是用于通知特定对象的方式,通报是用于报告事件或情况的方式。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三种信息发布方式的区别,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应对各种信息。
文秘写作-公告、通告、通知、通报、命令、决定、请示、批复、决定八种文种比较

告知性通知、会议通知
表彰性通报
批评性通报
交流性通报
特点
具有公开的告知性
具有行文的慎重性
具有使用的庄重性
公开的告知性
使用的广泛性
内容的强制性
适用的范围宽 涉及的内容广
使用的频率高可分的种类多
通报的及时性
事件的典型性
内容的真实性
是否属于普
发性公文
是
(可不写受文机关)
是
(可不写受文机关)
对某项工作作出重大安排的决定、表彰性
决定一般要写;处分性决定可不写
否
否
流水号
无
无
无
标题
两项式或三项式
一般采用三项式
一般采用三项式,也可用两项式
一般采用三项式,也可用两项式
正文
发布令、任免令正文通常很简短
行政令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嘉奖令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重大安排的决定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表彰性决定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周知性通告需写原因、目的、依据、通知的事项
规定性通告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根据不同通知类型书写正文内容
表彰性通报一般由三部分组成(P75)
批评性通报一般由四部分组成(P77)
交流性通报一般由两部分组成(P79)
结尾
一般用“特此公告”“现予公告”结尾,也可不写
一般用“特此通告”“此告”结尾,也可不写
发文机关印
章和成文日期
领导人职务+姓名+签署命令的年月日
发文机关(印章)+成文日期
发文机关印章+成文日期
发文机关印章+成文日期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公文写作之公文中一些词语的词义辨析及用法

公文写作之公文中一些词语的词义辨析及用法公文写作之公文中一些词语的词义辨析及用法一、词义辨析及用法在公文写作中,正确使用词语并准确表达意思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词语的词义辨析及用法,供参考。
1. 通知、通告、公告、通知书(1)通知:一般指上级对下级作出的一种口头或书面的告知,适用于组织内部通知事宜。
(2)通告:指机关、团体或企事业单位为公开通知普遍性事项而发表的公告,具有公开性。
(3)公告:指政府机关、法院、学校等对公众或特定对象进行公示、告示的文件。
(4)通知书:通知书比通知的形式更正式,通常是由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文件,具有明确的要求和责任。
2. 反馈、回应、回复、答复(1)反馈:指将某种信息传递给提供信息的一方,以便对方作出处理或决策。
(2)回应:指对方在提出请求、建议或问题后,作出的积极或否定的反应。
(3)回复:指对方提出的请求、建议或问题作出书面或口头的答复。
(4)答复:答复比回复更正式,多用于正式文件或较严肃的场合,表示对方在请求、建议或问题上的明确回答。
3. 连系、连系、连系、连系方士(1)连系:指为了交流、合作、沟通等目的而进行的交往。
(2)联络:指为了交往或进行工作上的合作而主动采取行动。
(3)连系:指双方或多方间通过书信、电.化、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交流或取得连系。
(4)连系方士:指个人或机构用于连系的途径,例如电.化耗.吗、油香地址等。
4. 审批、核准、批准、同意(1)审批:指上级对下级的决定、提案或计划进行审查、审核并作出决策。
(2)核准:指上级对下级的决定、提案或计划进行核查,并给予正式的批准。
(3)批准:指上级对下级的决定、提案或计划给予认可和许可。
(4)同意:比批准更为一般化,表示对方对所提出的事项没有异议。
5. 追究、调查、核实、审查(1)追究:指对违法、失职等行为进行调查并追究责任。
(2)调查:指对某一特定事件、问题等进行详细的采集信息、了解情况的过程。
(3)核实:指验证某一信息、情况等是否准确、真实。
通告、通报、公告、决定、函、请示、申请、报告等的区别

通告、通报、公告、决定、函、请示、申请、报告等的区别一、通告通告是一种给予他人提前通知的书面或口头声明,用于传达重要信息、安排事务或公开通知[1]。
它通常由组织、企业、学校、政府机构或个人发布,具有正式性、目标性、公开性、及时性和一致性等特点[1]。
通告主要用于发布命令和指示、通知和警示、庆祝和表彰、招聘和求助等方面[1]。
二、通报通报主要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指示精神或情况,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2]。
它具有内容的真实性、目的的晓谕性和教育性等特点[2]。
通报适用于行政机关、党务机关及人大使用,其目的是为了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歪风邪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2]。
三、公告公告是一种公开宣布或传达特定信息的文本形式[3]。
它具有公开性、官方性、高效性、通知性、时间性、标准化和简明扼要等特点[3]。
公告通常由官方机构、组织或个人发布,如政府部门、学校、公司等,以确保信息的公平和透明性[3]。
四、决定决定是指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或安排,并要求机关各部门和下级机关或有关单位贯彻执行的指令性公文[4]。
决定表现了领导机关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安排的决策,集中体现了领导机关的指挥意志、处置意图和政治倾向[4]。
五、函函是指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5]。
它具有沟通性、灵活性和单一性的特点[5]。
函在行文方向上灵活,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还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包括向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行文[5]。
六、请示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机关请示某项工作问题、明确某项政策、审核批准某事项时使用的文种[6]。
它具有针对性、单一性、回复性和特定性等特点[6]。
请示主要用于下级机关在自身职权范围内无法解决或处理的事项时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6]。
七、申请申请是指个体或组织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或请求的行为[7]。
公文种类及其主要区别

公文种类及其主要区别公文是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等为了办理公务事宜而编写的具有公开性、正式性、权威性的文书。
公文种类繁多,每种公文都有其特定的格式和用途。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公文种类及其主要区别。
1.公告:公告是为了向公众宣布其中一事项或政策而发布的文件。
公告通常以简短明确的语言表达,并同时公开在公共场所或媒体上。
公告的主要特点是信息准确、公开透明,旨在告知公众重要的事项或通知。
2.通知:通知是以特定形式通报其中一事项的一种公文。
通知一般由上级机关或组织向下级机关或个人发布,内容涉及工作、活动、会议、奖惩等方面。
通知的主要特点是明确、具体、操作性强,旨在确保信息传达到相关人员,并要求其按照通知内容进行相应工作或活动。
3.通报:通报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或群体发布的一种公文,通报的内容一般包括工作情况、表扬激励、处罚惩戒等方面。
通报的主要特点是宣布重要决策或相关情况,向下属单位或群体传递上级的指示和要求,以便组织内部各级单位间的信息交流和工作衔接。
4.决议:决议是团体组织或机关会议上作出的正式决定的文书形式。
决议一般由与会人员经过讨论、表决后形成,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条令性,要求相关单位或个人予以执行。
决议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对于组织内部工作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5.报告:报告是对其中一事物或一段时间工作进行总结和说明的文书。
报告可以是个人撰写的工作汇报,也可以是机关或组织对项工作的研究或调查结果的总结。
报告的主要特点是详实、客观、准确,以提供资料、分析问题或向上级汇报为主要目的。
6.建议:建议是指对其中一问题或事物提出的有关意见和建议的文书。
建议通常由专业人员、研究者或普通公民提出,用于为决策机构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建议的主要特点是灵活、多样化,以积极推进决策和规划的制定为目的。
以上只是公文中的几种常见类型,公文种类众多,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格式和写作方法。
不同的公文种类在内容、格式和用途上都有所区别,但都是为了协调、推进公共事务、确保组织内部工作顺利进行而编写的重要文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
通知的应用极为广泛。
下达指示、布置工作、传达有关事项、传达领导意见、任免干部、决定具体问题,都可以用通知。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可以用通知;平行机关之间有时也可以用通知。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通报的特点:
1、内容的真实性。
真实是通报的生命。
通报的任何情况、事实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有差错。
2、目的的告知性。
要求受文单位了解、协助、执行和办理的知照性公文.
公告,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向国内外郑重宣布重大事件和决议、决定时所用的一种公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用‘公告’。
”公告使用频率也颇高,例如国家领导人、人民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变更、任免,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活动、重大科技实验等均可应用公告。
公告具有其严肃、庄重、权威的特点。
它必须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法,所及内容重大而且多能引人关注。
公告也具有公开性,它可以由大众传播媒介予以广泛展布。
公告由其性质、内容、发布机关来区分,一般分为国家事项公告和司法公告。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循或者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文体。
本类两种,被称为发布性公文或知照性文告,中心是晓喻告语,就是把欲使接收者知晓的情况、事体、规定、要求发布出去,或者说是告知、关照道有关方面。
由于告白的对象范围广泛,“一体周知”,所以又称“周知性文章”。
告示:布告,通告大众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