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告.公告.布告.通报.通知.启事的说明

合集下载

公告、通告、通知写作格式和范文

公告、通告、通知写作格式和范文

公告、通告、通知写作格式和范文尊敬的各位同事:
根据公司管理需要,特向全体员工发布以下通告:
为了提高公司内部沟通效率,减少信息传递误差,管理层决定统一规范公告、通告、通知的写作格式。

请各位员工遵守以下要求:
一、公告
1. 标题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字体大小适中;
2. 内容应包括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相关要求,避免使用个人化词语;
3. 公告正文要求排版整齐,内容连贯,语气严谨,不得含有敏感信息;
4. 末尾署上发布者姓名、职务及日期,以便查证。

二、通告
1. 标题需突出信息类型,例如“重要通告”、“紧急通知”等;
2. 主要内容应简练明了,重点突出,目的明确;
3. 通告内容应使用正式客观语气,不得出现个人主观情绪;
4. 末尾需署名、时间,以示真实性。

三、通知
1. 通知标题应简要明了,内容突出重点;
2. 内容需要包括具体事件、时间、地点、要求等信息,条理清晰;
3. 通知内容应正式规范,不得使用口头化语言;
4. 末尾署名、职务,以示担当。

特此通告,希望各位员工认真执行,以便更好地协调工作。

如有疑问,请及时向主管或人力资源部门咨询。

公司管理部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公文写作中的通告与布告的撰写要点

公文写作中的通告与布告的撰写要点

公文写作中的通告与布告的撰写要点在公文写作中,通告与布告是常见的文体形式,它们分别用于向公众或特定群体发布信息、通知或通告。

撰写通告与布告时需要注意一些要点,以确保文档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公文写作中通告与布告的撰写要点:一、格式要求通告与布告的格式要求一般包括文种、标题、内容、发文单位、日期和署名等要素。

其中,文种一般注明为通告或布告,标题应简明扼要地表达主题,内容应清晰明了,发文单位应使用规定格式,日期应写明发布日期,署名一般以单位的名称出现。

二、正式语言通告与布告需要使用正式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化或俚语,以保持文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语句通顺,表达要简明扼要,以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核心内容。

三、结构清晰通告与布告的撰写要点之一是保持结构清晰。

可以采用段落划分或编号等方式进行内容的分段或分类,以帮助读者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要自然流畅,并确保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

四、准确核实信息在撰写通告与布告时,要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

这包括时间、地点、日期和其他相关细节。

在发布之前,应对文档进行仔细校对和核实,避免出现错误或引起混淆的信息。

五、用词规范通告与布告的撰写要点还包括用词规范。

使用准确、简洁的词语,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词汇,以确保文档的明确性。

此外,要遵循国家通用汉字和语言规范,避免使用生僻字或方言词汇。

六、文风得体通告与布告旨在向公众传达信息,而言辞应该庄重得体。

避免使用攻击性或过于感情化的词语,以免引起误解或冲突。

要确保语气恰当,语句通顺,以保持文档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七、版面设计在撰写通告与布告时,版面设计也是重要的要素之一。

注意文档的排版和字体使用,保持整洁美观。

使用足够大的字体,以便读者清楚阅读。

文章的标题、内容、日期等应有明显的区分,并合理安排在文档的相应位置。

总而言之,通告与布告在公文写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撰写时需注意格式要求、正式语言的使用、结构清晰、准确核实信息、用词规范、文风得体以及版面设计等要点。

公告、通告、通报、通知

公告、通告、通报、通知

按下列要求拟写公文
• 要求:文种使用正确、标题规范、正文内容前后有序
• 事由: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拟于京秦线高碑店 道口禁止机动车通行
• 发文编号:二○○九年第61号
• 主要内容:决定自2009年年6月13日起至6月14日止,每 天零时至五时,京秦线高碑店道口禁止机动车通行。为 配合京秦线高碑店道口改造工程,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及施工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与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道路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实施间是2009年6月8日。
公告
• 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公 文。
• 公告的特点: • 1、发布内容重大
公告所发布的内容是国家重要事项或者法定 事项,这是其他知照性文件所不能取代的。 • 2、发布范围广泛 • 3、发文机关级别高
一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能使用公告发布 事项。
通告
• 通告的概念 • 通告与公告的区别 • 通告的类型 • 拟写要点
⑶分类:根据《办法》,从命令的概念看,命令可以分为: ①发布令:领导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的命令。文中所发的法规、规章应列为正文内容。②行 政令:用于宣布实施重大强制性措施。③嘉奖令:用于 奖励有突出成就或重大贡献的单位及个人。④任免令: 用于国务院或国家主席任免国家高级干部、一般单位任 免干部不能用命令(令)行文。
各文种写作
• 知照性公文:公告、通告、通知、通报 • 报请性公文:报告、请示 • 指挥性公文:批复、决定 • 协商、记录性公文:函、会议纪要、意见
命令
⑴命令(令)是一种下行文,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行政 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 单位及人员。
⑵特点:①发文的限制性:《宪法》规定,只有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员会 主任以及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首脑才可以发 布命令,其他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发布命令;②内容的权 威性

布告。启事的格式和范文

布告。启事的格式和范文

布告。

启事的格式和范文启事的格式和范文团体或个人向社会公开告知、说明事项的文书。

经常登载于报刊,或在公共场所张贴,或在电视台、电台播放。

启事的内容是需要让公众知道或者希望大家协助办理的事情,公开性和单一性是其显著特点。

通常是一事一启,但由于当前启事的大量运用,也出现了一启两事或相关多事的用法。

启事要求文字简明扼要,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

读者、观众和听众是启事的对象,他们可以参与启事中所要求的事,也可不参与,因为启事不具备强制性和约束性。

由于其篇幅短小精悍,运用方便灵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已成为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常用文书。

启事的适用范围很广,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因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种类。

按发文名义可分为单位启事、个人启事和联合启事;按缓急程度可分为常规启事和紧急启事:按内容可分为一般启事和寻物、寻人、征婚、征文、征订、征集图案设计、招工、招生、招聘、更名、更正、迁址、开业、挂失、招领、认领等专项启事。

类型不同的启事,写法各有不同,但文体结构大体相同。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名称,如内容是少见、特殊事项,就直接用文种名称,首行正中书写即可;如内容属于常见的专门事项,则冠以“更名启事~寻人启事”等专称:有时为了醒目,还可加上单位名称或事由,如“X X公司开业启事"《可爱的家园》征文启事竹等。

二是内容,即要向大家说明或提请大家留意的事情,应包括目的、意义、方法、要求等项目,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三是落款和日期,在正文右下方分两行书写。

由于有些启事已在内容中写明有关日期,那就不需另行标注。

目前常见的启事样式,为醒目,常用黑体字标注联系地址、联系人以及电话号码等。

下面将常用的十八种启事分别介绍如下:一、紧急启事。

用于表示发生紧急变更事项,将延期、迁址、退票等事项迅速通知出去,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混乱现象。

紧急启事除刊登在当地报纸或在电视播出外,还应张贴在相关的剧场或会场门口。

也有的紧急启事,表示一些急需读者知晓和协助的事项。

通知、通告、布告、公告意思和用法

通知、通告、布告、公告意思和用法

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

通知的应用极为广泛。

下达指示、布置工作、传达有关事项、传达领导意见、任免干部、决定具体问题,都可以用通知。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可以用通知;平行机关之间有时也可以用通知。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通报的特点:
1、内容的真实性。

真实是通报的生命。

通报的任何情况、事实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有差错。

2、目的的告知性。

要求受文单位了解、协助、执行和办理的知照性公文.
公告,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向国内外郑重宣布重大事件和决议、决定时所用的一种公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用‘公告’。

”公告使用频率也颇高,例如国家领导人、人民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变更、任免,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活动、重大科技实验等均可应用公告。

公告具有其严肃、庄重、权威的特点。

它必须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法,所及内容重大而且多能引人关注。

公告也具有公开性,它可以由大众传播媒介予以广泛展布。

公告由其性质、内容、发布机关来区分,一般分为国家事项公告和司法公告。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循或者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文体。

本类两种,被称为发布性公文或知照性文告,中心是晓喻告语,就是把欲使接收者知晓的情况、事体、规定、要求发布出去,或者说是告知、关照道有关方面。

由于告白的对象范围广泛,“一体周知”,所以又称“周知性文章”。

告示:布告,通告大众的文件。

公文写作中的公告与通告的表达方式

公文写作中的公告与通告的表达方式

公文写作中的公告与通告的表达方式公文写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

在公文写作中,公告和通告是常见的文体形式,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探讨公告和通告在公文写作中的表达方式,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

一、公告的表达方式公告是一种公开发布的文书,通常用于宣布重要的消息、通知或规定。

公告在公文写作中的表达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简练明了:公告要求语言简练明了,内容精炼,以便于读者快速获取信息。

在表达方式上,应尽量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用词,采用简短直接的陈述方式。

2.结构清晰:公告的表达方式应该具有清晰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和签发单位等组成部分。

标题要准确概括公告的主题,正文要按照逻辑顺序组织内容,签发单位要明确标注。

3.正式规范:公告是一种正式文书,其表达方式应该符合公文写作的规范与要求。

应遵循格式要求,使用标准的文体和词汇,不使用口语化或太过随意的表达方式。

二、通告的表达方式通告是一种用于传达内部事务消息的文书,通常用于组织内部的通知、倡议或警示。

通告在公文写作中的表达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明确目的:通告要求明确表达通知的目的,使受众清楚了解所要求的行动或响应。

表达方式应直接、简洁,避免含糊不清或易被误解的表述。

2.鼓励参与:通告在表达方式上应该鼓励员工或内部人员的参与和配合。

可以使用鼓励性的语气或表达方式,激发和增强读者的积极性。

3.注重效率:通告的表达方式应该注重效率,以便受众能够迅速理解信息并采取相应行动。

在写作时,可以使用简短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明确的指示或要求。

三、公告与通告的写作技巧在公文写作中,特别是公告和通告的写作中,有一些实用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传达信息:1.明确目标:在写作之前,要明确公告或通告的目标和主题,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2.遵循规范:公告与通告的写作要遵循公文写作的规范与要求,包括格式、用词、用语等方面。

3.突出重点:在表达方式上,要将重点信息突出,并使其易于被读者发现和理解。

应用文之启示/通知

应用文之启示/通知

招贴类应用文包括启事(告示) (Common Announcements) (Notices),通知((Notices),海报(Posters).和便条(Notes)[题型特点]告示和通知(NOTICES AND ANNOUNCEMENTS)1.启事(告示)(Public Announcements/ Notices)是一种公告性性的应用文机关、团体,单位或个人有事需向公众说明,或提出要求,可把要说的意思简要地写成启示.启事不用称谓,但有的启事需写清地址.启事的种类繁多,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有:开业启事,征稿启事,招领启事,征婚启事,更正启事,遗失启事,迁址启事等.启事的语言要求简明扼要,目的明确。

启事的格式:通常由四部分组成。

1.标题(Subject Line):一般可用直接标题,如招领启事“Found”等,或以启事的基本内容作标题,如寻人启事“A Missing Baby”等。

启事的标题力求醒目,置于正文的上方居中。

2.正文(Text):写明公开声明的内容、事由、人或物名、时间、地点等。

语言力求精炼,平实易懂。

3.署名(Signature):写明启事方的名称或姓名及日期。

通常位于正文的右下方,也可置于正文的左下方。

4.联系方式(Means to Contact):注明联系电话及地址。

通常写在正文之后,或在署名的下方。

MODEL 1Lost (寻物启事)根据下列信息,写一张失物招领布告失物招领有人在商场捡到手表一只,交至本室.丢表者请带身份证前来认领,特此布告.1.If found, please contact…2.If interested, please call…3.For information, contact/ visit…4.Please make appointment in advance.5.We inform you that…Model 3写一则租房启事。

基本内容如下,你是一名大三男生,为准备考研,欲租一单室公寓,租期(tenancy)为今年三月份至明年一月份,地点最好靠近北大校园(若不靠近校园,交通方便的亦可),有意者请拨打电话,号码为:80087129。

公告、通告、通知写作格式和范文

公告、通告、通知写作格式和范文



【案例解读】
这是一份知照性公告。企业上市、破 产、兼并向社会公告是依法的。所以,这 里用公告向社会告知企业被兼并的债务清 算事项,使用文种是正确的。
一、公告的用途、特点与类型
公告适用于:
1.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 2.向国内外宣布法定事项 (注:法定事项,即法律法规规定使用公告宣 布的事项。) 公告属于法规性、知照性下行文。
二、公告的写作格式
公告一般由 标题、文号、正文、落款 和 成文日期组成。
标题,有三种写法。 ①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中国人民银行 关于国家货币出入境限额的公告》。 ② 发文机关+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院公告》。 ③ 单用文种。这种公告一般内容非常简单。
文号,公告编号有两种形式。人大公告多 用编顺序号,即“第×号”的形式;政府 机关及其职能部门公告多用机关发文字号。 如《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登记分局关于限期 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公告》用的就是“穗 地税〔2002〕×号”。
知识连接
公文行文书写的有关规范
1.结构层次序数必须规范。公文行文的显 著特点是:讲究层次条理。层次序数:第一 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 为“1”,第四层为“(1)”。这种规范必须 严格遵循,不得违反。 2.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且发文字号用圆括号括起来。引用外文应当 注明中文含义。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 日。
标题 通告标题有四种表达形式,可根据实际选 择一种。 1.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深圳市建设 局关于对建筑企业进行资格年审的通告》。 2.事由+文种,如《关于确保重阳节登高活 动安全的通告》。 3.发文机关+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安部通告》。 4. 只用“通告”文种的,这样的通告,正文 一般较简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告公告布告通报通知启事
1、通告
通告是属于周知性的文种之一,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人民群众、机关团体公布应当遵守和周知的事项的文件。

通告与布告、公告都同属于周知性公文,但它们之间相比还有其特点。

通告所宣告的事项多属于专业性或业务性的,多涉及公安、交通、金融方面,而布告内容广泛得多,涉及面较广;公告为重大事项的发布。

通告适用的范围,不仅仅限于上级对下级,不相隶属的单位也可使用。

它有具体范围和时限性。

通告发布的形式较多,可登报,可广播,可张贴。

布告以张贴为主,公告多广播、登报。

通告从内容上分类,一类为全国范围内的重大法规性通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通告》;一类为针对某一项工作或专门问题发布的通告。

从通告的效用上分,又可分为制约性通告和周知性通告。

前者属于在一定范围内,为保证某一项工作的开展与某项活动的进行,而发布的规定性措施。

2、公告
公告是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

公告主要有两种,一是宣布重要事项,如最近我国将在东海进行地对地导弹发射训练;二是宣布法定事项,如宣布某项法规或规章,宣布国家领导人选举结果。

有一类公告是属于专业性的或向特定对象发布的,如经济上的招标公告,按国家专利法规定公布申请专利的公告,属专业性公告;也有按国家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递交诉讼文书无法送本人或代收人时,可以发布公告间接送达,是向特定对象发布的,这些都不属行政机关公文。

3、布告,是国家机关在向人民群众公布政策法令和重大事件,以及宣布其他需要人民群众了解、遵守和执行的事项时使用的一种公文。

布告,在使用上,只限于上级对下级,在平级之间不可以使用。

布告所发布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某些具体事项,而且是面向国内或一定的区域。

行文风格不如公告庄重严肃。

4、通报,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

通报的运用范围很广,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都可以使用。

它的作用是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歪风邪
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

其目的是交流经验,吸取教训,教育干部、职工群众,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5、通知,是运用广泛的知照性公文。

用来发布法规、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项事务等。

同级单位之间相互通气,有活动安排,也可以用通知。

6、启事,是指将自己的要求,向公众说明事实或希望协办的一种短文,属于应用写作研究的范畴。

通常张贴在公共场所或者刊登在报纸、刊物上。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