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进学解》阅读训练及答案
《进学解》原文及译文

《进学解》原文及译文《进学解》原文及译文原文: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
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日:“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觗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先生之于儒,可谓劳矣。
沉浸酿郁,含英咀华。
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
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疐后,动辄得咎。
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反教人为?”译文:国子先生清晨来到太学,把学生们召集来,站在讲舍之下,训导他们说:“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当今朝廷,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大臣遇合到了一起,规章制度全都建立起来了,它们能铲除奸邪,提拔贤俊,略微有点儿优点的人都会被录用,以一种技艺见称的人都不会被抛弃。
仔细地搜罗人才、改变他们的缺点,发扬他们的优点。
只有才行不够而侥幸被选拔上来的人,哪里会有学行优长却没有被捉举的人呢?学生们,不要担心选拔人才的人眼睛不亮,只怕你们的学业不能精湛;不要担心他们做不到公平,只怕你们的德行无所成就!” 话还没说完,队列中有个人笑着说:“先生是在欺骗我们吧。
韩愈《进学解》原文、译文与题解

韩愈《进学解》原文、译文与题解>韩愈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师说》和《进学解》堪称教师、学人必读之经典。
《师说》已入中学语文教材,大家比较熟悉。
《进学解》除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以外,知之者甚少。
其实《进学解》一文非常耐读。
一、《进学解》原文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抵排异端,攘斥佛老。
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沈浸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
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进学解》阅读答案

《进学解》阅读答案
业精于勤,荒于嬉①;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②相逢,治具毕张③。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④。
占小善者率以录⑤,名一艺者无不庸⑥。
爬罗剔抉⑦,刮垢磨光⑧,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⑨?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⑩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注释:①嬉:游戏,马虎。
②圣贤:圣君贤臣。
③治具毕张:治国策略都具备了。
④登崇畯(jùn)良:重用贤能。
⑤占小善者率以录:有小特长的人都被录用。
⑥庸:用。
⑦爬罗剔抉(jué):认真鉴别筛选。
⑧刮垢磨光:细心培养锻炼。
⑨不扬:不被重视宣扬。
⑩有司:主管部门。
(1)韩愈认为学业发展、品行修炼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当学业遭遇挫折时,总有同学把责任推给客观因素,结合《送东阳马生序》和《进学解》两个片段,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略。
文言文阅读训练:《新唐书-韩愈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新唐书·韩愈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
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
会卒,嫂郑鞠之。
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
擢进士第。
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
晋卒,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
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
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
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
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
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愈坐是复为博士。
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愈闻恶之,乃上表。
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
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①,罪之诚宜。
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帝曰:“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
”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
既行,众皆危之。
元稹言:“韩愈可惜。
”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
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
既坐,廷凑曰:“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
”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语未终,士前奋曰:“先太师为国击朱滔,血衣犹在,此军何负,乃以为贼乎?”愈曰:“以为尔不记先太师也,若犹记之,固善。
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等有子若孙在乎?亦有居官者乎?”众曰:“无。
”愈曰:“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受旗节;刘悟、李祐皆大镇。
此尔军所共闻也。
”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安。
”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众欢曰:"善。
”廷凑虑众变,疾麾使去。
因曰:“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为不乏,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之。
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
”愈曰:“若尔,则无事矣。
”会元翼亦溃围出,廷凑不追。
《进学解》

这段极力颂扬当今圣君贤臣的话,说他们千方百计网罗造 就人才有大功大德。说他们又公又明是障眼法,真正用意是 放一个破绽,让学生抓住把柄,当靶子打。
课文解读——第二段
言未既(结束),有笑于列者曰: “先生欺余哉!弟子事手不停披(翻阅)于百家之编(指儒家经典 以外各学派的著作)。;
有笑于列者:状语后置
话还没说完,有个人在队列中笑着说:“先生是在欺骗我 们吧。学生跟着先生,到今天也有些年了。先生口里就没有停 止过吟诵六经之文,手里也不曾停止过翻阅诸子之书;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 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膏油:油脂,指 灯烛。)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 可谓勤矣。
昔者孟轲好辩,孔道(学说)以明(阐明),辙(车辙)环天下,卒老(终老) 于行(道路);荀卿守正,大论是弘(弘扬),逃谗于楚(被动句) ,废(丢 官)死兰陵:是(这)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超越)类离(超越) 伦(同类),优(优泰,宽裕)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
孟轲好辩:《孟子•滕文公下》载:孟子有好辩的名声,他说:予岂好辩哉! 予不得已也。”意思说:自己因为捍卫圣道,不得不展开辩论。辙(zhé哲): 车轮痕迹。
都不能保证妻儿无饥无寒的悲惨境地。
本段借学生之口,讥讽执政者贤愚不辨, 大材小用,抒发作者不被重用反遭贬谪的愤愤 不平。这段文字是全文重点之所在。
学习第二课时
课文解读——第三段
先生曰:“吁(xū,唉),子来前!夫 大木为杗(máng),细木为桷(jué),欂栌 (bólú)、侏儒,椳(wēi)、闑(niè)、扂 (diàn)、楔(xiē),各得其宜(适宜,合 理),施(建设)以成室者,匠氏之工(技巧 )也;
第三段——先生自责(一)
2024届高考文言文阅读韩愈专练(含解析)

高考文言文阅读韩愈专练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小题。
(甲)韩愈,字退之,昌黎人。
父仲卿,无名位。
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
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泊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
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
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
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
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寻移江陵府腺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
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
俄有不悦愈者,遮其旧事。
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装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
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
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
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想功第一,想不平之。
想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
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
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
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
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常以为自魏、晋已还,为文者多拘偶对,而经诰之指归,迁、雄之气格,不复振起矣。
故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
后学之士,取为师法。
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焉。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乙)六月二十六日,愈白。
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
《荀子 劝学》韩愈《进学解》(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①,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漪②,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劝学》)材料二:国子先生③展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唆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选自韩愈《进学解》)[注]①涅,可制黑色染料的矾石。
②瀚(xiǔ):泔水,已酸臭的淘米水。
此出指脏水、臭水。
③国子先生:韩愈自称,当时他任国子博士。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文言文阅读训练:韩愈《进学解》(附答案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韩愈《进学解》(附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10T4题。
国子先生①晨入太学②,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名一艺者无不用。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本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卞若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贪多务得,恒兀兀以穷年。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沉浸醴郁,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下淳《庄》《骚》,太史所录;先生之于文,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跋后,动辄得咎。
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命与仇谋,年丰而妻啼饥。
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不知虑此先生日:“吁,子来前!昔矍盂典型"道必则”工⅛性主任。
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羊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
犹且月费俸钱,岁靡縻粟;子不知耕;乘马从徒,安坐而食。
然而圣主不加诛,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
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节选自韩愈《进学解》)[注]①国子先生:韩愈自称,当时他任国子博士。
唐朝时,国子监是设在京都的最高学府,各学置博士为教授官。
国子学是为高级官员子弟而设的。
②太学:这里指国子监。
太学:这里指国子监。
唐朝国子监相当于汉朝的太学,古时对官署的称呼常有沿用前代旧称的习惯。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断句处的字母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昔者A孟轲B好C辩D孔道E以明F辙G环天下H卒老于行∏∙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患,担心、忧虑,与《六国论》“诸侯之所大患”中的“患”意义相同。
B.六艺,指六种经书,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进学解》阅读训练及答案
本文是关于韩愈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引导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句名传千古的劝学箴言就是出自韩愈的作品《进学解》,这篇文章说理性很强,对于中学生来说一定要掌握,下面一起来做一下阅读训练习题。
进学解
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
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觗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先生之于儒,可谓劳矣。
沉浸酿郁,含英咀华。
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
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
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櫨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
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
犹且月费俸钱,岁縻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
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
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
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代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一艺者无不庸名:拥有、占有
B.贪多务得,细大不捐捐:花费、消耗
C.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明:阐明、表明
D.忘己量之所称称:相当、相称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占小善者率以录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B.①冬暖而儿号寒②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C.①辙环天下,卒老于行②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D.①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②惟弈秋之为听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方今圣贤相逢
B.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C.言虽多而不要其中
D.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假托先生劝学、生徒质问、先生再予解答,故名《进学解》;实际上是感叹不遇、自抒愤懑之作。
B.第一段是国子先生教诲学生的第一句话,激励学生应在“业”和“行”两方面刻苦努力,这也是韩愈认为的主观修养的重要方面。
C.第二段写学生针对国子先生的教诲提出质问,从三个方面进行有力的反驳。
文章从肯定到否定,显出波澜起伏之美。
D.第三段写国子先生针对学生驳诘的辨析,其中先以工匠、医师
为喻,说明“宰相之方”在于用人能兼收并蓄,量才录用。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译文:
(2)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译文:
(3)乘马从徒,安坐而食。
译文:
答案
【答案】
1.B
2.C
3.D
4.C
5.(1)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2)在官场上不被人所信用,私交上也没人帮助你。
(3)骑马行路时,奴仆跟在后面。
自己不费力就可安然地坐下吃饭。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字词的理解。
B项“捐”的意思是“放弃”。
2.本题考查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用法。
A项①连词,表承接;②介词,把。
B项①表转折;②表修饰。
C项都是介词。
D项①助词,的;②
宾语前置的标志。
3.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字词古今异的用法。
A项“相逢”的意思是“正赶上”。
B项“百家”指“诸子百家”。
C项“其中”的意思是“要害”。
D项古今意思相同,都是“不足、缺点”。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从三个方面进行有力的反驳”错。
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句子的能力。
翻译句子关键是翻译出重点字词的意思。
第一句嬉是贪玩的意思。
行是德行的意思。
第二句中于表被动,所以此句是被动句。
第三句徒在这里是使动用法。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