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一课 芬芳茉莉)教案

合集下载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 芬芳茉莉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 芬芳茉莉

【课题】芬芳茉莉【教材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基础性目标1、通过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辽宁海城民歌《茉莉花》,感受不同音乐风格。

二、发展性目标1、通过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不同音乐风格,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

初步学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歌曲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不同情绪的演唱。

【教学重难点】准确分辨三首不同民歌的旋律特点及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钢琴【教学过程】师播放音乐,设问:导入:师:今天,潘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走进中国民歌,其中最著名的,号称中国第二国歌的是?(茉莉花)设问:你听过这首歌吗?你在哪里听过?你喜欢吗?“今天我带来的茉莉花你们未必听过。

”师完整播放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设问: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是什么风格?2、师生讨论。

师简介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首句是两个重复短句,结束在徵音上;由于基本节奏型的改变、升sol和升do的使用、字前的装饰音及句尾的拖腔的使用等,都显现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乐风格特点。

其次,歌词的变化(主要唱《西厢记》中张生戏莺莺的故事)使歌曲融入较多的叙事说唱性特征。

3、再请同学们听听东北民歌《茉莉花》1)这首歌曲的旋律特点是怎样?音乐风格是怎么样的?2)生完整聆听东北民歌《茉莉花》3)师介绍东北的《茉莉花》较之江苏的《茉莉花》变化很大,除故事情节相同,个别音调进行相近外,在调式、旋律的行腔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并显出东北人开朗的性格和音乐风格特点。

就连“衬词”的处理,也显出东北“二人转”的特点来。

如“啦”、“呀”、“哎哟”、“哪”、“嗯啊”、“哎嗨呀”、“嗯哎呀”、“呀依呀”等。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首《茉莉花》外,还有山西、陕西、四川等许多地方都有以茉莉花为题的民歌,所表现的内容、歌词大体相近,但旋律都有各自的地方风格特点。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一. 教材分析《芬芳茉莉》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选自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

歌曲以茉莉花为主题,描绘了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他们善于模仿和创新,喜欢参与音乐活动。

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风格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感受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

2.学会演唱《芬芳茉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民族音乐风格的把握。

2.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和创新。

3.练习法:分组练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互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频,引导学生欣赏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芬芳茉莉》,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分组练习歌曲,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民族音乐,比较《芬芳茉莉》的特点。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音乐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回家后自主演唱《芬芳茉莉》。

8.板书(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歌曲名称、民族音乐特点等。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1课《芬芳茉莉》教案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1课《芬芳茉莉》教案

第1课芬芳茉莉第一课时学唱《茉莉花》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演唱活动感受《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方言的特点。

2、能力目标:学会歌曲《茉莉花》,能用最优美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3、情感目标:了解《茉莉花》这首歌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并激发学生把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能用舒展、优美,流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茉莉花》。

教具:多媒体、电钢琴、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大屏幕播放《世博会宣传片》,并且提问学生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歌曲?生:纷纷回答是《茉莉花》。

二、背景介绍师:大家知道这个片子是为什么盛会创作的吗?生:为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而创作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但是为什么在这样大的世界性的宣传片中选择《茉莉花》作为主题音乐呢?生:学生不是很清楚……………师:那老师就给大家来讲讲,因为这是在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中国民歌,《茉莉花》早在清乾隆时期就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后来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朵》中的《东方升起月亮》中也引用了茉莉花的旋律作为素材来表现咱们神秘的东方古国(这个地方可以放资料图片)中国音乐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三、学唱歌曲1、初次听赏:出示歌谱:师:这是歌曲《茉莉花》的歌谱,请大家跟随歌谱完整的听赏歌曲,听完后请告诉我这首歌曲的情绪。

播放《茉莉花》生:抒情、优美。

师:大家知道音乐中常用的音符有几个?生:七个。

1234567师:这首歌曲中少了哪几个音?生:4、7师:简介五声调式。

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就是由一首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改编而来。

2、范唱:师:我们刚才听了宋祖英演唱的《茉莉花》,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首歌老师也会唱,你们想不想听老师演唱?(教师范唱)3、再次听赏:(要求随音乐轻声哼唱)。

4、学生跟琴模唱旋律5、老师再次演唱,要求学生随音乐演唱。

(强调声音。

)6、引导学生解决重难点师:这首歌曲中还有哪一句不会唱?(要求学生举手)老师重点教唱。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执教人:龟湖学校张梦茜课题:《茉莉花》课时:两课时课型:欣赏课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对茉莉花的由来以及概况有所理解。

2、通过欣赏可以区分出南北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并试着学唱一两句,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

3、通过欣赏普契尼所写的格局图兰朵中的歌曲《东边升起的月亮》,体会中华民歌艺术的伟大之处,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体会音乐的多元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学会聆听,并且对中国民歌有初步了解。

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2、教学难点:良好欣赏习惯的培养以及辨别南北民歌的风格。

三、教具准备课件、教案、歌曲音频、歌曲视频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师:同学们都知道春天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季节,全世界的花种类有很多,你们有自己最喜欢的花么?(生各抒己见)师:老师最爱一种花,在百花中它并不起眼,小小的一朵,不仔细看或许都找不到它,但是它的香味淡淡的却能飘得很远,谁也香不过它,你们猜是什么花?(生回答)师:对了,它就是茉莉花。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这小小的茉莉花。

茉莉花的由来:苦。

赵老汉外出谋生,落脚在广东乡里,每隔两三年回来看看。

妻子和儿子在家种地。

孩子渐渐大了,便把地分为三段,各人一块,都以种茶树为主。

有一年赵清。

赵老汉不管儿子喜欢不喜欢,便栽在大儿子的茶田的田边上。

隔了一年,树上开出了一朵朵小白花,虽香,并没有引起村民的多大兴趣。

一天,赵家人儿子惊奇地发现,茶枝带有小白花的香气。

随即检查了全茶田,都带着香气。

他便不会儿全部卖光。

这一年大儿子卖香茶叶发了大财,消息终于传开丁。

两个弟弟得知后,找哥哥算账,认为哥哥的香茶叶,是父亲种的香花所致,哥哥卖茶叶的钱应三人均分。

兄弟间一直吵闹不休,两个弟弟要强行把香花毁掉。

乡里有位老隐士,名叫戴逵,深为群众所崇敬。

赵氏三兄弟都到戴家,请他评理。

戴逵说:“你们三人是亲兄弟,应该亲密无间,今后你们还要结婚生孩子,为人父母,不能只为眼前一点点利益,闹得四分五裂。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芬芳茉莉》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芬芳茉莉》教学设计

《芬芳茉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自古以来,人们常借花抒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在众多以花喻人、借花抒情的歌曲中,《茉莉花》可称得上是我国民歌中最艳丽的一朵奇葩,她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早已植根国人心中,而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

她清丽、柔美,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为了使《茉莉花》散发新的活力,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其魅力,本节课我打算不拘泥于教材,而是以“茉莉花”为主题,通过对河北民歌、江苏民歌、东北民歌《茉莉花》,以及由其发展而来的《亲亲茉莉花》、《又见茉莉花》和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茉莉花”的认识,体验其艺术特色及美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歌曲《茉莉花》,感受小调音乐的柔美、委婉,能区分它们的风格及情感表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不同地域的《茉莉花》,感受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歌文化和音乐情景美。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茉莉花》在中国及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为中国有这样的音乐作品而骄傲,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欣赏不同地区的不同音乐风格的《茉莉花》,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难点:分析比较不同地区不同音乐风格并说出情感表达的不同。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

教学策略:1、通过“看”花、“听”花、“唱”花、“赏”花,循序渐进地了解茉莉花,感受茉莉花。

2、在听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其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

教学准备:相关音乐,图片,及《芬芳茉莉》教程教材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组织教学:同学们,又到了快乐的时光,让我们一起愉快的度过。

1、出示茉莉花图片或实物,让学生闻一闻、看一看、猜一猜、夸一夸,体会茉莉花的美。

小学音乐人音六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1课芬芳茉莉-《茉莉花》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人音六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1课芬芳茉莉-《茉莉花》教学设计

《茉莉花》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欣赏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版本欣赏歌剧《图兰朵》中的选段《东边升起月亮》欣赏宋祖英悉尼歌剧院音乐会《茉莉花》欣赏中外器乐演奏版《茉莉花》欣赏流行音乐中的《茉莉花》欣赏央视宣传片《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二、教学目标(一)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从中体会民歌的变异性,并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二)接触各类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提升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对伟大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化、深厚精神底蕴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探索的兴趣。

三、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1、导入:大屏幕出示中国地图由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延续了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明,在这样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很多珍贵的文化艺术财产一直保存至今。

在音乐方面,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08年奥运会上的古琴“太古遗音” 一一古乐谱能识别演奏一一从古至今很多经典的音乐作品国内广为流传一走出国门,-一飘向世界。

像我们上节课学唱过的一首江苏民歌《茉莉花》,就是其中的代表。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茉莉花(1)欣赏歌剧选段《东边升起月亮》这段旋律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师:P6《东边升起月亮》,选自西洋歌剧《图兰朵》。

一一图兰朵讲的是什么故事?传说在中国元朝时期,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叫图兰朵,面对无数的求婚者,她总是给他们出三道谜语,猜不出的便会被无情地处死。

后来,一位勇敢的王子卡拉夫也被图兰朵的美貌所打动,聪明的他猜对了所有谜语。

可是图兰朵却并不甘心,于是卡拉夫说,这样吧,我也给你出一道谜语,在明天天亮之前你要是猜中了,我情愿被砍头,要是没有猜中,那就请你履行你的诺言。

于是,在这个关键的夜晚,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人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王子能够度过难关。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芬芳茉莉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芬芳茉莉教案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学生在音乐知识、演唱技巧、音乐审美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基础水平,将直接影响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行为习惯也会对课程学习产生一定影响。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的音乐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芬芳茉莉》的音乐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课程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音乐作品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当堂检测
1.填空题:
(1)茉莉花属于________科,是________季节开花的花卉。
(2)茉莉花在我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等地。
(3)茉莉花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选择题:
(1)茉莉花最常见的花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音乐表演: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展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现。
(5)小组讨论:学生就音乐作品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教师使用PPT呈现音乐理论知识、音乐作品分析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2)视频:播放音乐作品及相关教学视频,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理解力。
(2)音乐知识:介绍茉莉花的背景知识,如花卉种植、文化意义等,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蕴。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第1课芬芳茉莉茉莉花(江苏民歌)(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第1课芬芳茉莉茉莉花(江苏民歌)(教案)

《茉莉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茉莉花》原名《鲜花调》,本来有三段歌词,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银花和玫瑰花。

1942年,音乐家何仿到隶属江苏省南京市的六合区金牛山地区采风,从当地一位知名的民间艺人那里,采集到了这首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民歌,将她的曲调及歌词一一记录了下来。

1957年,他将原曲原词作了改编,三段歌词都用同一曲调,由原来歌唱三种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作结束,遂成为现在大家所熟悉的这个样子。

该曲当年由前线歌舞团演唱,后由中国唱片社出了唱片,于是得到进一步的流传。

本世纪初年,张艺谋在它导执的申奥、申博宣传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

2003年8月3日,2008年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隆重揭晓。

当著名运动员邓亚萍和著名影星成龙扶着会徽缓缓走上祈年殿时,管弦乐又响起了《茉莉花》的旋律。

此时此刻你所听到的《茉莉花》的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中国正在阔步向前。

随着这些电视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将飘得更远更广。

教学目标:1、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演唱歌曲《茉莉花》2、能够视唱《茉莉花》歌谱,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

3、了解其他地区风格不同的《茉莉花》,了解《茉莉花》这首歌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感受不同风格特点的《茉莉花》2、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学生随音乐律动进教室2、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听老师弹的旋律是什么乐曲?(教师弹奏《茉莉花》)师:你们见过茉莉花吗?茉莉花长什么样子?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盆茉莉花,你们看一看,闻一闻,说说茉莉花的香味是什么样的。

生:茉莉花的花瓣很小,白色的,发出淡淡的香味,一种暗香。

师:说得真好。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学唱歌曲1、听录音范唱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然后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根据故事情节,欣赏《东边升起月亮》,对比《茉莉花》,谈谈感受。
课后反思
城关小学 六 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主 备 人: 执 教 者: 共第 4 课时
课题
学唱歌曲《茉莉花》
第 3 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茉莉花〉,使学生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美丽,并能通过优美、抒情的歌声表现出来。
(1)练习轮唱
(2) 清唱
(3)放录音请同学唱第一段,全体起立唱第二段。
六、教师总结,师生再见.
说说这节课学习后的快乐之处是什么?
课后反思
城关小学 六 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主 备 人: 执 教 者: 共第 4 课时
课题
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
第 4课时
课型
歌曲、课本
教 学 活 动
个案补充
一、导入新课
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统一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东北、河北,看看那里的茉莉花开得怎么样。
二、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设问:
A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特点?
B音乐的风格与东北人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关系
同学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师:背景音乐有没有注意到?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水乡走一走,共同学习并演绎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
四、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A、欢快活跃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A、婉转细腻柔美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2、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重点难点
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教学策略
寓教于乐、示范引领、面向全体、积极参与
教学准备
歌曲、课本
教 学 活 动
个案补充
欣赏《茉莉花》与活动
1、历史简介
(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
C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词、旋律方面有何异同的地方?
2.小组讨论:
歌词基本相同,旋律变化比较大,显出东北人开朗的性格和音乐风格特点。
3.师简介东北民歌《茉莉花》:
辽宁海城的《茉莉花》旋律进行中的大跳明显增多,衬词的处理也显出东北二人转的特点。
4.生学唱东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二人转版的《茉莉花》。
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一课 芬芳茉莉)教案
编写时间:2020 年 9月 2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主 备 人: 执 教 者: 共第 4 课时
课题
欣赏歌曲《茉莉花》
第 1 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听旋律
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
你们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们的感受吗?比如说,用手来表示听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显示歌词)
先在江苏地区广泛传唱,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
课后反思
城关第五小学 六 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用舒展,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策略
寓教于乐、示范引领、面向全体、积极参与
教学准备
歌曲、课本
教 学 活 动
个案补充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看过影片之后猜一猜我们到了哪里? 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放录像
(4)按照同学们处理的方法大家一起感受演唱。(放录音)
五、欣赏与拓展
1、《茉莉花》是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奇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2、创编动作
请同学们自己为歌曲编动作
3、拓展
师:我们加一种唱法:轮唱
主 备 人: 执 教 者: 共第 4 课时
课题
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第 2 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
重点难点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教学策略
寓教于乐、示范引领、面向全体、积极参与
教学准备
歌曲、课本
三、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Fra bibliotek的错误纠正过来。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6、放开声音唱一唱。
7、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唱的更美?每一句怎么处理?
(1)学生自己试着唱一唱
(2)教师可提示:从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上有什么想法?
(3)学生把每一句都试唱出来,说出为什么这样处理,全体在试唱,教师指导。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通过欣赏,让学生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重点难点
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
教学策略
寓教于乐、示范引领、面向全体、积极参与
教学准备
教 学 活 动
个案补充
1、教师导语:
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唱歌谱
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把歌谱唱一唱(出示歌谱)学生分三组唱,第一组先慢唱,然后恢复原速。
5、歌曲教唱
师:这么动听的旋律配上美妙的歌词一定更好听
a) 放录象(学生听)
b)学生跟唱(多唱几遍)
划拍唱-----难点纠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