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认识静电课件粤教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1.1 认识静电课件 粤教版选修31

【例 3】有三个完全一样的绝缘金属球,A 球所带电荷量为 Q, B、C 不带电.现要使 B 球带有38Q 的电荷量,应该怎么办? 答案:由于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时,剩余电荷量平均分 配,因此,可由以下四种方法: ①A 与 C 接触分开,再让 B 与 C 接触分开,然后 A 与 B 接触 分开;
②A 与 C 接触分开,再让 A 与 B 接触分开,然后 B 与 C 接触 分开; ③A 与 B 接触分开,再让 B 与 C 接触分开,然后 A 与 B 接触 分开; ④A 与 B 接触分开,再让 A 与 C 接触分开,然后 B 与 C 接触 分开.
如图 1-1-4 所示,A、B 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 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 C 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 1-1-4
A.把 C 移近导体 A 时,A、B 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把 C 移近导体 A 时,先把 A、B 分开,然后移去 C,A、B 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C.若先把 C 移走,再把 A、B 分开,A、B 上的金属箔片仍 张开 D.若先把 A、B 分开,再把 C 移走,然后重新让 A、B 接触, A 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 B 上的金属箔片已闭合
基础自测
1.关于带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物体内部有电荷,有的物体内部没有电荷,所以有带 电的物体,也有不带电的物体 B.物体不带电是因为所带的正电荷数目和负电荷数目相等 C.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D.我们可以通过某一种方法创造电荷 答案:BC
2.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 a,a 的表面镀 有铝膜;在 a 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 b,开始时,a、b 都不带 电,如图 1-1-2 所示.现使 a、b 分别带正、负电,则( )
②A 与 C 接触分开,再让 A 与 B 接触分开,然后 B 与 C 接触 分开; ③A 与 B 接触分开,再让 B 与 C 接触分开,然后 A 与 B 接触 分开; ④A 与 B 接触分开,再让 A 与 C 接触分开,然后 B 与 C 接触 分开.
如图 1-1-4 所示,A、B 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 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 C 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 1-1-4
A.把 C 移近导体 A 时,A、B 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把 C 移近导体 A 时,先把 A、B 分开,然后移去 C,A、B 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C.若先把 C 移走,再把 A、B 分开,A、B 上的金属箔片仍 张开 D.若先把 A、B 分开,再把 C 移走,然后重新让 A、B 接触, A 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 B 上的金属箔片已闭合
基础自测
1.关于带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物体内部有电荷,有的物体内部没有电荷,所以有带 电的物体,也有不带电的物体 B.物体不带电是因为所带的正电荷数目和负电荷数目相等 C.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D.我们可以通过某一种方法创造电荷 答案:BC
2.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 a,a 的表面镀 有铝膜;在 a 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 b,开始时,a、b 都不带 电,如图 1-1-2 所示.现使 a、b 分别带正、负电,则( )
2024-2025学年高二物理必修第三册(粤教版)教学课件1.1静电现象

【解析】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A、C错,B对;正、负电子接触 是电荷的中和,整体不再显示电性,并不是电荷消失,D错。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静电场的描述 第一节 静电现象
3.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给我
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
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哪个数值( B )
A.6.2×10-19 C
B.6.4×10-19 C
C.6.6×10-19 C
D.6.8×10-19 C
【解析】任何带电体的带电荷量均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即是1.6×10-19 C的整数倍,由计算可知,只有B选 项中的数值是1.6×10-19 C的整数倍,故B正确。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静电场的描述 第一节 静电现象
【实验与探究】 实验3:如图所示,取两个由绝缘体柱支撑着的空心铝罐A和B,起
初它们彼此接触且不带电,铝罐A的左端和铝罐B的右端各自安装有两 片金属箔。
(2)金属小球C和铝罐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上,手持铝罐B的绝缘体, 将其移开,观察铝罐A、B各自的两片金属箔有什么变化?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静电场的描述 第一节 静电现象
【实验与探究】 实验1:如图所示,拿一把塑料直尺在头发上来
回摩擦几下,然后将塑料直尺移近碎纸屑堆,观 察发生的现象,探究其中的原因。
现象:经摩擦的塑料直尺会吸引碎纸屑。
原因:经摩擦的塑料直尺带上了电而对碎纸屑有了吸引力。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静电场的描述 第一节 静电现象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静电场的描述 第一节 静电现象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静电场的描述 第一节 静电现象
3.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给我
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
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哪个数值( B )
A.6.2×10-19 C
B.6.4×10-19 C
C.6.6×10-19 C
D.6.8×10-19 C
【解析】任何带电体的带电荷量均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即是1.6×10-19 C的整数倍,由计算可知,只有B选 项中的数值是1.6×10-19 C的整数倍,故B正确。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静电场的描述 第一节 静电现象
【实验与探究】 实验3:如图所示,取两个由绝缘体柱支撑着的空心铝罐A和B,起
初它们彼此接触且不带电,铝罐A的左端和铝罐B的右端各自安装有两 片金属箔。
(2)金属小球C和铝罐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上,手持铝罐B的绝缘体, 将其移开,观察铝罐A、B各自的两片金属箔有什么变化?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静电场的描述 第一节 静电现象
【实验与探究】 实验1:如图所示,拿一把塑料直尺在头发上来
回摩擦几下,然后将塑料直尺移近碎纸屑堆,观 察发生的现象,探究其中的原因。
现象:经摩擦的塑料直尺会吸引碎纸屑。
原因:经摩擦的塑料直尺带上了电而对碎纸屑有了吸引力。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静电场的描述 第一节 静电现象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静电场的描述 第一节 静电现象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一章第一节认识静电

图1-1-3 答案:C移近异体A,通过感应,A、B上的金属箔片带上 了异种电荷;C与导体A接触,通过接触,A、B上的金属箔片 带上了同种电荷.
3.讨论:接触起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这三种起电方式中物体所带电性有何不同? 答案:实质相同,都是电荷的转移.通过摩擦和感应起电 的两带电物体的电性相反,而接触起电时,两带电物体的电性 相同.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 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 D.自然界只存在三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和元电荷
图1-1-1
5.(双选)一绝缘金属球A带正电,用绝缘丝线悬挂的一个 轻小物体B被A吸引,如图1-1-1所示,可能的原因是( A) B A.物体B带负电,A、B相互吸引 B.B不带电 C.因物体B太轻 D.以上分析均不对
图1-1-6
解析:A方法中,由于静电感应,甲球带正电荷,乙球带 负电荷,把两球分开后,它们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所以A正 确;B方法中,若先将棒移走,则甲、乙两球的异种电荷中和, 所以不会带上电荷,B错误;C方法中,使棒与甲球接触,则 两球会因接触而带上负电荷,所以C正确;D方法中,若两球 分开,使棒与甲球瞬时接触甲球带上负电,移走棒后两球会因 接触而带上负电荷,D正确.
知识点4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_____转_ 移 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 过程中,电荷的代数和__不__变____.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2.甲、乙两同学各拿一带电小球做实验,不小心两小球接 触了一下,结果两小球都没电了!电荷哪里去了呢?是否违背 了电荷守恒定律?
【触类旁通】 2.把一个带正电的金属球A跟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球B 相互接触后分开,两球都带等量的正电荷,这是因为( B ) A.A球的正电荷移到B球上 B.B球的负电荷移到A球上 C.A球的负电荷移到B球上 D.B球的正电荷移到A球上
3.讨论:接触起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这三种起电方式中物体所带电性有何不同? 答案:实质相同,都是电荷的转移.通过摩擦和感应起电 的两带电物体的电性相反,而接触起电时,两带电物体的电性 相同.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 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 D.自然界只存在三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和元电荷
图1-1-1
5.(双选)一绝缘金属球A带正电,用绝缘丝线悬挂的一个 轻小物体B被A吸引,如图1-1-1所示,可能的原因是( A) B A.物体B带负电,A、B相互吸引 B.B不带电 C.因物体B太轻 D.以上分析均不对
图1-1-6
解析:A方法中,由于静电感应,甲球带正电荷,乙球带 负电荷,把两球分开后,它们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所以A正 确;B方法中,若先将棒移走,则甲、乙两球的异种电荷中和, 所以不会带上电荷,B错误;C方法中,使棒与甲球接触,则 两球会因接触而带上负电荷,所以C正确;D方法中,若两球 分开,使棒与甲球瞬时接触甲球带上负电,移走棒后两球会因 接触而带上负电荷,D正确.
知识点4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_____转_ 移 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 过程中,电荷的代数和__不__变____.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2.甲、乙两同学各拿一带电小球做实验,不小心两小球接 触了一下,结果两小球都没电了!电荷哪里去了呢?是否违背 了电荷守恒定律?
【触类旁通】 2.把一个带正电的金属球A跟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球B 相互接触后分开,两球都带等量的正电荷,这是因为( B ) A.A球的正电荷移到B球上 B.B球的负电荷移到A球上 C.A球的负电荷移到B球上 D.B球的正电荷移到A球上
高中物理第1章电场第1节认识静电课件粤教版选修31

【答案】摩擦使玻璃带电吸引纸屑.
三种起电方式的区别和联系
起电方式
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
感应起电
产生及 两不同绝缘体摩 条件 擦时
带电导体和导 体接触时
导体靠近带电体时
现象
两物体带上等量 异种电荷
导体上带上与 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
带电体相同电 种电荷,且电性与原
性的电荷
带电体“近异远同”
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
核对核外电子的
二、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量的表示及单位 字母表示:Q_或__q_____. 国 际 单 位 制 单 位库:仑______ , 简 称 库 ; 单 位 C符 号 : _____. 2.元电荷 元电电子荷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电荷量,人们把这个最小电荷 量叫作________,用e表示,e=×10-19 C. 实验表明: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是e的 整数倍.
电荷守恒定律
1.内容图解
2.深化理解 (1)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守恒定律之一. (2)电中性的物体中并不是无电荷存在,只是电荷的代 数和为零,起电过程实质是物体中正、负电荷的分离和转移过 程. (3)电荷的中和现象实质是正、负电荷的结合过程,但 在分离、转移、结合等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因此,一 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球B转移到球A.接触后两小球
各自的带电荷量为
QA′=QB′=QA+2 QB=6.4×10-9-2 3.2×10-9 C =1.6×10-9 C, 共转移的电子电荷量为 ΔQ=-QB+QB′ =3.2×10-9 C+1.6×10-9 C =4.8×10-9 C, 转移的电子数 n=ΔeQ=14..68××1100--199CC=3.0×1010 个.
三种起电方式的区别和联系
起电方式
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
感应起电
产生及 两不同绝缘体摩 条件 擦时
带电导体和导 体接触时
导体靠近带电体时
现象
两物体带上等量 异种电荷
导体上带上与 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
带电体相同电 种电荷,且电性与原
性的电荷
带电体“近异远同”
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
核对核外电子的
二、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量的表示及单位 字母表示:Q_或__q_____. 国 际 单 位 制 单 位库:仑______ , 简 称 库 ; 单 位 C符 号 : _____. 2.元电荷 元电电子荷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电荷量,人们把这个最小电荷 量叫作________,用e表示,e=×10-19 C. 实验表明: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是e的 整数倍.
电荷守恒定律
1.内容图解
2.深化理解 (1)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守恒定律之一. (2)电中性的物体中并不是无电荷存在,只是电荷的代 数和为零,起电过程实质是物体中正、负电荷的分离和转移过 程. (3)电荷的中和现象实质是正、负电荷的结合过程,但 在分离、转移、结合等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因此,一 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球B转移到球A.接触后两小球
各自的带电荷量为
QA′=QB′=QA+2 QB=6.4×10-9-2 3.2×10-9 C =1.6×10-9 C, 共转移的电子电荷量为 ΔQ=-QB+QB′ =3.2×10-9 C+1.6×10-9 C =4.8×10-9 C, 转移的电子数 n=ΔeQ=14..68××1100--199CC=3.0×1010 个.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一节:认识静电

电荷量:
表示电荷的多少,用Q或q表示,单位库仑,简称库。单位 c。 最小的电荷量称为元电荷。用e表示。
一个带电体所带的电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六、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时电荷量的分配
1、两个小球带同种组卷网电荷,则相互接触后再分开, 电荷量平分。 1、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则相互接触后再分开, 电荷量平分。
3、一个带电和一个不带电的小球,接后再分开, 电荷量平分.
五、验电器 验电器的作用:
验电器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带电荷的种类和电荷量的多少
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器的原理:
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规律
电子的得失
物体带电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
判断物体带电情况? 如:
三、起电的方式还有: 感应起电:
导体靠近带电体,导体两端出现等量的异种电荷
接触起电: 导体带上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
四、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他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 外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 程中,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荷和起电方式 2、知道物体带电的原因 3、知道元电荷 4、电荷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5、知道验电器的作用
一、两种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叫: 摩擦起电 为什么玻璃棒、橡胶棒会带电呢?
表示电荷的多少,用Q或q表示,单位库仑,简称库。单位 c。 最小的电荷量称为元电荷。用e表示。
一个带电体所带的电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六、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时电荷量的分配
1、两个小球带同种组卷网电荷,则相互接触后再分开, 电荷量平分。 1、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则相互接触后再分开, 电荷量平分。
3、一个带电和一个不带电的小球,接后再分开, 电荷量平分.
五、验电器 验电器的作用:
验电器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带电荷的种类和电荷量的多少
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器的原理:
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规律
电子的得失
物体带电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
判断物体带电情况? 如:
三、起电的方式还有: 感应起电:
导体靠近带电体,导体两端出现等量的异种电荷
接触起电: 导体带上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
四、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他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 外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 程中,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荷和起电方式 2、知道物体带电的原因 3、知道元电荷 4、电荷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5、知道验电器的作用
一、两种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叫: 摩擦起电 为什么玻璃棒、橡胶棒会带电呢?
静电现象+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1)符号:用“Q ,q”表示
(2)单位:库仑,简称“库”,用“C”表示 (3)正电荷的电量用正值表示
负电荷的电量用负值表示
质子、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绝对值相等,电性相反(符号相反)。
元电荷
自然界中的最小带电量 是质子或电子的带电量 元电荷: e 1.61019C 元电荷就是电子? 电子带电量为-e
静电现象的拓展与思考
静电现象的拓展应用
静电除尘:利用静 电吸附原理,去除 空气中的尘埃和颗
粒物
静电植绒:利用静 电吸附原理,将绒 毛均匀地植在布料
上
静电复印:利用静 电吸附原理,将图
像复制到纸张上
静电分选:利用静 电吸附原理,将不 同种类的物质进行
分离和分类
静电喷涂:利用静 电吸附原理,将涂 料均匀地喷涂在物
设备损坏
影响产品质量,可 能导致产品表面粗 4
糙、变形等缺陷
影响人体健康, 2 可能导致皮肤干
燥、瘙痒等症状
影响生产安全, 3 可能导致火灾、
爆炸等事故
静电的预防措施
1
保持环境湿度:增 加空气湿度可以减
少静电的产生
2
避免接触静电源: 避免接触容易产生 静电的物体,如塑 料制品、化纤衣物
等
3
穿着防静电衣物: 穿着防静电衣物可 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05
静电分选:利用静电 吸附原理,将不同种 类的物质进行分离和 分类
02
静电复印:利用静电 吸附原理,将图像和 文字复制到纸张上
04
静电植绒:利用静电 吸附原理,将绒毛均 匀地植在布料表面
06
静电屏蔽:利用静电 屏蔽原理,防止电磁 干扰和辐射
电荷
四、电荷
电荷量: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或电量。
(2)单位:库仑,简称“库”,用“C”表示 (3)正电荷的电量用正值表示
负电荷的电量用负值表示
质子、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绝对值相等,电性相反(符号相反)。
元电荷
自然界中的最小带电量 是质子或电子的带电量 元电荷: e 1.61019C 元电荷就是电子? 电子带电量为-e
静电现象的拓展与思考
静电现象的拓展应用
静电除尘:利用静 电吸附原理,去除 空气中的尘埃和颗
粒物
静电植绒:利用静 电吸附原理,将绒 毛均匀地植在布料
上
静电复印:利用静 电吸附原理,将图
像复制到纸张上
静电分选:利用静 电吸附原理,将不 同种类的物质进行
分离和分类
静电喷涂:利用静 电吸附原理,将涂 料均匀地喷涂在物
设备损坏
影响产品质量,可 能导致产品表面粗 4
糙、变形等缺陷
影响人体健康, 2 可能导致皮肤干
燥、瘙痒等症状
影响生产安全, 3 可能导致火灾、
爆炸等事故
静电的预防措施
1
保持环境湿度:增 加空气湿度可以减
少静电的产生
2
避免接触静电源: 避免接触容易产生 静电的物体,如塑 料制品、化纤衣物
等
3
穿着防静电衣物: 穿着防静电衣物可 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05
静电分选:利用静电 吸附原理,将不同种 类的物质进行分离和 分类
02
静电复印:利用静电 吸附原理,将图像和 文字复制到纸张上
04
静电植绒:利用静电 吸附原理,将绒毛均 匀地植在布料表面
06
静电屏蔽:利用静电 屏蔽原理,防止电磁 干扰和辐射
电荷
四、电荷
电荷量: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或电量。
高中物理第1章电场第1节认识静电课件粤教版选修3-1

1.三种起电方式,发生转移的都是电子,正电荷不会发 生转移.
2.感应起电成功的关键是导体先分开为两物体然后移去 带电体.
电荷守恒定律
[先填空] 1.电荷量 (1)电荷量:物体所带___电__荷___的__多___少_叫做电荷量. (2)电荷量的单位:_库___仑__,简称__库__,符号__C__. (3)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_完___全__抵___消_的现象. (4)元电荷: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 e=___1_.6_0_×__1_0_-_1_9___C 的整数倍.因 此,电荷量 e 被称为元电荷.
[再判断] 1.两个互相摩擦的物体一定是同时带上种类不同的电荷,且电荷量相 等.(√ ) 2.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 灭.( ×) 3.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 e 的整数倍.( √ ) 4.元电荷就是电子或质子.( ×)
[合作探讨]
如图 1-1-3 所示,为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相同的金属球
C 正确. 【答案】 BC
电荷的分配规律 (1)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带同种电荷的金属球接触时,电荷平 均分配. (2)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带异种电荷的金属球接触时,电荷先 中和,剩余电荷再平分. (3)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非球形带电金属导体接触时, 也符合上述规律.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实数 B.物体带正电荷 1.6×10-9 C,是因为失去了 1.0×1010 个电子 C.物体带电量的最小值是 1.6×10-19 C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 元电荷的数值为 e=1.6×10-19 C,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 e
的整数倍,所以物体带的电荷量不能是连续的数值,更不能是任意的,所以 B、
[合作探讨]
A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一章第一节认识静电

产生了新电荷.(×) (2)不论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3)丝绸与任何物体摩擦后都带负电.(×)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金属箔片仍张开,B 正确;但如果先移走 C,A、B 上的感应电荷会马上中和,不再带电,所以金属箔片都不 会张开,C 错;先把 A、B 分开,再移走 C,A、B 仍然 带电,但重新让 A、B 接触后,A、B 上的感应电荷会完 全中和,金属箔片都不会张开,D 错.
答案:AB
题后反思 (1)物体的三种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 触起电都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 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了另一部分,其 本质都是电荷的转移,电荷总量保持不变.
答案:A
电荷:正负两种电荷
认识静电起电方法摩接感擦触应起起起电电电
元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提炼知识 1.电荷性质.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正__电___荷__.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负__电___荷__.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 荷相互吸引.
3.三种起电方法: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判断正误 (1)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232021/11/232021/11/2311/23/2021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金属箔片仍张开,B 正确;但如果先移走 C,A、B 上的感应电荷会马上中和,不再带电,所以金属箔片都不 会张开,C 错;先把 A、B 分开,再移走 C,A、B 仍然 带电,但重新让 A、B 接触后,A、B 上的感应电荷会完 全中和,金属箔片都不会张开,D 错.
答案:AB
题后反思 (1)物体的三种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 触起电都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 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了另一部分,其 本质都是电荷的转移,电荷总量保持不变.
答案:A
电荷:正负两种电荷
认识静电起电方法摩接感擦触应起起起电电电
元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提炼知识 1.电荷性质.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正__电___荷__.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负__电___荷__.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 荷相互吸引.
3.三种起电方法: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判断正误 (1)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232021/11/232021/11/2311/2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