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关中方言“娘”字的读音和亲属指称类型

关中方言“娘”字的读音和亲属指称类型作者:李明敏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6年第10期摘要:大致而言,“娘”字在西安等处读作阳平时指称叔母,在兴平等处读作去声时指称叔母;泾阳、三原、韩城等处“娘”指称伯母;有些方言点的“娘娘”具有独特的指称作用,如富平曹村等处指称叔母。
宝鸡一带以“娘”的减音形式nia指称母亲,关中东部一些方言点“娘”字音变成为nyo/nyɤ以后的亲属指称多数是祖母。
关中方言“娘”字的音变(nia、nyo/nyɤ)属于单音节词的音变,我们把这种音变形式称作“单音节词自变”。
现代关中方言区“娘”指称母亲几乎彻底淡出,可以从语言底层看到一些痕迹。
关键词:关中方言“娘”字读音亲属指称汉语方言词汇系统里的亲属称谓词呈现出纷纭复杂的格局,这与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文化积淀相当丰厚有关,与语言产生、接触、嬗变的类型学纷纭复杂有关。
如“娘”在关中方言区[1]的读音以及语义指向即亲属指称就很复杂,很值得研究。
大致而言,“娘”字在西安等处读作阳平时指称叔母,在兴平等处读作去声时指称叔母;泾阳、三原、韩城等处“娘”指称伯母;有些方言点的“娘娘”具有独特的指称作用,如富平曹村等处指称叔母。
宝鸡一带以“娘”的减音形式nia指称母亲,关中东部一些方言点“娘”字音变成为nyo/nyɤ以后的亲属指称多数是祖母。
关中方言“娘”字的音变(nia、nyo/nyɤ)属于单音节词的音变,我们把这种音变形式称作“单音节词自变”。
现代关中方言区“娘”指称母亲几乎彻底淡出,可以从语言底层看到一些痕迹。
一、关中方言“娘”字的读音及其亲属指称类型第一,关中方言区中东部西安、户县、蓝田、大荔、澄城、合阳、周至东乡、富平流曲、蒲城孙镇“娘”字读作阳平꜁niaŋ[2]的时候指称叔母;临潼、韩城、商州、丹凤一般把母亲称作“妈”,也称作“娘꜁niaŋ”。
兴平、咸阳市秦都区、西安市[3]包括长安区、周至西乡、临潼西泉、合阳项村、白水冯雷等处“娘”字读作去声niaŋ꜁的时候指称叔母。
周至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内外比较

周至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内外比较【提要】本文分析比较周至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内部、外部差异。
用对照法比较方言内部几个代表点的差异,从音节和意义的角度比较周至方言亲属称谓词和普通话亲属称谓词的差异。
标签:周至;亲属称谓词;内部差异;外部差异周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的秦岭、渭水之间,为陕西最古老的县份之一。
古称盩厔县,1964年简化为周至。
周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该县境内方言可大体分为四个小片。
第一小片,以终南镇为代表的东乡话;第二小片,以二曲镇为代表的西乡话;第三小片,以富仁乡为代表的方言狭岛;第四小片,以板房子为代表的山里话。
[1]一、各代表点方言之间亲属称谓词的差异周至方言中,前三方言小片位于周至县北区,地处浅山平原,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二,人口是百分之九十八,是周至方言的代表地区。
这三小片方言虽然有一定的地域差异,但无论在语音方面,还是词汇方面都有很大的一致性。
第四小片方言位于县城南区,地处深山,人口只有0.9万人,都是清嘉庆年间及以后,从湖广、四川、紫阳、镇巴等地迁移过来的难民。
也有从关中平原迁入山里逃荒的人。
因此,相对而言和周至北区方言差别较大,尤其亲属称谓语方面,自家坚持自家的传统叫法。
在笔者调查的过程中,当地人都一致认为他们山里话是“南腔北调”,亲属称谓语大都保持着各自家族的叫法,尤其对自己祖父母、父母亲的叫法更是五花八门。
综上,因为北区内部差异不大,而南区和北区差异较大,因此本文比较周至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内部差异,侧重比较南区“山里话”和北区的差异。
我们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编制的《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中的亲属称谓词条目为基础,针对周至方言的实际略微增减,共有68条基本亲属称谓词语。
以此作为周至方言亲属称谓词内部比较的基本依据。
将周至、板房子陈家、板房子徐家、沙梁子四个代表点的亲属称谓词异同进行比较。
[1]下面分类对照内部有差异的方言词汇,一般不注音。
一词有几说的一般采用最常用的背称面称都用的,如果没有背称面称都用的,则选背称说法。
陕西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陕西方言亲属称谓研究【内容摘要】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家庭结构,社会组成,和文化渊源。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陕西方言中的亲属称谓不仅在语音构词方面独具特色,同时体现出了鲜明社会文化特征。
【关键词】陕西方言亲属称谓词特点发展亲属称谓是指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族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中华民族家庭结构,社会组成,和文化渊源。
同时,考察亲属称谓词的变化能折射出社会生活,时代背景和和人们心理状态等的变迁。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相传“文字初祖”的仓颉就是陕西宝鸡人。
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
从中可以了解到古老的华夏文化发展轨迹,又可领略到今人溢于方表的真情实感。
研究陕西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有助于进一步加深陕西地区文化特点的认识和研究。
一、亲属称谓词的构成。
1.从音节上看,陕西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主要以单音节词为主,如:爸、妈、爷、婆、姨、姑、哥等等。
还有少数的双音节词,如:老姑、老舅、老姨等。
2.从声调上看,主要以阳平声调为主,如:爸(bá)、姑(gú)、哥(gé)、姐(jīé)等。
3.亲属称谓词主要是采用附加式构词法。
最常见的是前加“老”和“大”。
有的加了之后意义发生了改变。
如:“老姑”是指父亲或母亲的姑母;“老姨”是指父亲或母亲的姨母;“老爷”是指曾祖父。
有的则只是为了增加亲切感。
如:对兄妹中排行最小的弟弟或妹妹常亲切地称之为“老妹”或“老弟”。
二、亲属称谓词的发展。
随着普通话的推行,陕西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方言中有些称谓已被其他称谓所代替,有的则已绝迹。
陕西方言中称“爸爸”为“答”或“爹”,现在这一称谓即将绝迹,但在大龄人中还能听到,常常是一个家庭中,三代对“爸”的称呼均不一样。
“妈妈”则称之为“娘”,现在已不常使用,通常称为“妈”。
陕西干县方言亲属称谓

语 时期 读作 i, 广韵 》陟 邪切 。羌 人 呼 父 a《 “
也” 。后 来 , 有 的方 言 里 演 变成 了 t , 在 i 在 e
有 的 方 里 演变 成 了 t , i 乾县 方 肓 则读 成 a
乃J J ’ 通
同的礼仪 要求 在 传承 的过 程 中 t 个音 。所 以胡 士 云先 生认 为 : 达是 爹 a这 “ 的俗 字 。 于 “ ” 南北 朝 顾 野 王 的《 ”至 爸 , 玉 篇》“ , : 爸 父也 : 南于 轻 唇 音 的 产 生 使 得 ”
“ ” 本 字 实 际 是 “ ” “ ” 在 中 古 汉 达 的 爹 。爹 字
1父 系 亲 属 称 谓 .
乾 县 方 言 父 系 亲 属 称 谓 亦 有 面 称 和 背 称 之
分 。面称 是称 呼人 与被称 呼 人 面对 面交 谈 时 的直接 称呼 语 . 背称 又 叫间 接称 谓 . 被 是 称呼 并 行 为现场 的 称谓 语 .二者 都 是
皆读 阴平 , 这一点在关中方言 区多有反映。另
外, 背称父亲时还 可称 “ 我大人r Zu 弓l, j l I Yt ’ 称 对方父亲则可 以“ 大人” 这 种 称 谓 不 仅 你 。
兄 弟 姐妹 及 其配 偶 称谓 见 表 三 。其 中
应说 说 “ 夫 ” 姐 。从 “ 夫 ” 姐 的调 查来 看 , 亥 辛
乾
县
方
言
亲
属
称
谓
[ 键 词 】乾县 方 言 ; 关 亲属称 谓 ; 点 。 特 [ 者简 介 ]王 应龙 , 作 陕西宝 鸡文理学院中文系讲师, 文学硕士 , 主要从 事汉语言文字研 究。
亲 属 称 谓 词 反 映 着 婚 姻 家 庭 中 人 与 人
周至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内外比较

1 、 长 辈
词条 周至县 板 房子 板房子 厚畛 子 词条 1 2 曾 祖 父 老 爷 老 爷 爷 老 爷 爷 老 爷 爷 继 父 曾祖母 老 婆 老 婆婆 老婆婆 老婆婆 继母
曾外祖父 老 舅 爷 外 祖 公 老 爷 外 祖 婆 干 妈
3 、 晚 辈
I 词 条 周 至 县 板 房 1 子 板 房 子 厚 畛 子 词 条 周 至 县 板 房 1 子 板 房 子 厚 畛 子
儿子 娃子 / 儿子 / 儿 子 儿子 / 重孙女 重 孙女 重 孙女 重 孙女 重孙女 儿 娃子 娃 子 儿 儿 儿 儿媳 儿媳妇 儿媳 儿媳 妇 儿媳
里话 。
一
小叔子 小叔子 小叔子 掌柜的 小叔子 弟弟 的 兄 弟
兄 弟
弟
兄弟
弟
大姑子 大姑子 大 姑子 大姑子 大姑子 弟媳 兄弟媳 兄弟媳 兄 弟媳 兄 弟媳 妇 儿 妇 儿 妇儿 妇儿 小姑子 小姑子 小姑子 小姑子 小姑子 姐姐 内兄弟 舅老倌 舅老倌
要 】 本文分析 比较 周至方言 亲属称谓词的 内部 、 外部差异 。用对照法比较 方言 内部几个代表 点的差异 , 从音 节和意义的 角度 比
较 周至方言亲属称谓词和普通话亲属称谓词 的差异 。
【 关键词 】 周至 ; 亲属称谓词 ; 内部 差异 ; 外部差异
周 至 县位 于 陕西 省 关 中西 部 的 秦岭 、 渭水之间, 为 陕 西最 古 老 的县 份之 ~ 。古 称整 屋 县 ,1 9 6 4年 简化 为 周至 。周 至方 言属 于 中 原官 话 关 中片 , 该 县境 内方 言可 大 体分 为 四个 小 片 。第一 小 片 , 以 终南 镇为 代表 的 东乡话 ; 第 二J J 、 片, 以二 曲镇 为代 表的 西乡话 ; 第 三 J J \ 片, 以 富仁 乡为代 表 的方 言狭 岛 ; 第 四小 片 , 以板 房子 为代 表的 山
以临潼方言为例探索对方言词汇的保护

091[摘 要] 随着语言规划的不断深入开展和基础教育的全面铺开,普通话作为我国的官话,在乡村这种方言占主体的氛围中,日益体现其语言规划的深度与广度。
伴随着日常交流、媒体宣传等,在乡村这种地理环境中,地道浓郁的方言白读词汇逐渐同化和消亡。
作为承载地域文化传承的方言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在具体实施时仍很薄弱。
以临潼方言为例,针对日益同化和消亡的词汇,就此问题提出利用现代化手段,如录音频、视频、方言剧,或者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言语社区等方言保护措施。
[关 键 词] 语言规划;方言;词汇;保护措施以临潼方言为例探索对方言词汇的保护许小桃 翟 芳一、引言语言规划(language planning)是各国政府对本国语言的使用和规范所采取的政策,包括两部分:语言地位规划和语言本体规划。
确定哪种语言是国语即全民通用的语言,这是语言规划中最重要的。
1906年由朱文熊首次提出“国语”一词,被他定义为“各省通用字”。
普通话的标准是“京音为标准音”,是1955年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以具有代表性的白话文论著为语法范本和北方方言词汇为基本词汇。
“我们推广和学习普通话并不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也不是为了禁止和消灭方言。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多种自媒体App 的应用,方言使用者的人数在逐渐减少,普通话的普及也让一些受普通话影响较大的地道方言逐渐走向消亡。
如何解决国标语的矛盾——普通话与各种方言之间的矛盾,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方言保护问题。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以及城镇化的推进造成使用方言人数在减少,一些方言词汇越来越萎缩,逐渐被普通话同化甚至消亡。
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和推广普通话,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
但是推广普通话并不等于消灭方言,处理好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也是国家要通过语言文字的规划来解决的问题。
二、临潼方言(一)方言研究现状目前关于方言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关中方言的代词、叠词、亲属称谓词进行分析描写;考查古语词的构词方式、读音、词义等问题以及关中方言古语词形成的原因和历史层次,对古语词进行了分类并解释其出处;关于关中方言承传词、变体词、创新词考释,从时间长度的角度去考查这些关中方言特征词及其研究意义;地域文化与文化内涵在方言中的体现;面食文化与饮食文化以及饮食文化所赋予的饮食词,解析关中饮食文化发展历程,并与“馍”“麻食”这些关中地区回族的饮食文化进行对比研究。
亲属关系称谓表

亲属关系称谓表
私姊:妹之夫。
女婿(子婿、婿):女之夫。
中表(姑表):父之姊妹之子女。
外祖父(外王父):母之父。
外祖母(外王母):母之母。
外曾王父:外祖父之父。
外曾王母:外祖父之母。
舅(舅父):母之兄弟。
舅母(妗子):舅之妻。
从母(姨母、姨):母之姊妹。
中表(姨表):姨之子女。
从母兄弟、从母姊妹(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母之兄弟姊妹的子女。
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岳翁):妻之父。
外姑(岳母、丈母、泰水):妻之母。
姨(姨子):妻之姊妹。
姨父:姨之夫。
妻侄:妻之兄弟之子。
舅(嫜、公):夫之父。
姑(婆):夫之母。
姑嫜、舅姑:即夫之父母(俗称公婆)。
伯叔(大伯、大叔子):夫之兄弟。
小姑子:夫之妹。
宿州方言亲属称谓语与称谓文化考论

宿州方言亲属称谓语与称谓文化考论
张德岁;王灵均
【期刊名称】《江淮论坛》
【年(卷),期】2016(0)3
【摘要】亲属称谓是一定社会中婚姻制度的产物.宿州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语非常丰富,可分为血亲称谓和姻亲称谓两大类,在数量和区别度上都是父系称谓词语多于母系称谓词语.这些亲属称谓语颇具地域特征,兼受南北文化的影响.称谓词语是称谓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宿州方言的亲属称谓语是以父系宗亲为主的亲属关系的外显,反映了宿州当地的宗法伦理文化、家庭文化、宗教文化、和谐文化以及社交文化.受当下社会转型期的家庭结构变化与人口政策、语言竞合等因素的影响,宿州方言的亲属称谓语日趋萎缩,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保护.
【总页数】5页(P171-175)
【作者】张德岁;王灵均
【作者单位】宿州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安徽省文联,合肥2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7
【相关文献】
1.从称谓语看文化--江津方言亲属称谓语略析
2.文化语境下的汉语亲属称谓语翻译——以《红楼梦》中亲属称谓语的英译为例
3.临沂方言亲属称谓语的城乡对比研
究——以苍山方言为例4.英汉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的区别及其文化内涵5.河南方言亲属称谓语结构、语义特点及文化内涵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学生姓名 刘少坤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王宝利2012年 5月 22日教学单位 中国语言文学系 学生学号 20108401S039 编 号 ZW2012HYS039总目录论文正文 (6)一、临潼方言血亲亲属称谓词调查与整理 (7)(一)以血亲亲属中父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7)(二)以血亲亲属中母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11)(三)血亲亲属称谓分析 (14)二、临潼方言姻亲亲属称谓词调查与整理 (15)(一)以姻亲亲属中妻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15)(二)以姻亲亲属中夫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16)(三)姻亲亲属称谓分析 (17)三、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几个典型性语言特征 (17)(一)语音方面 (18)1.有同形词异读别称现象 (18)2.存在连续变调现象 (18)3.儿化音现象 (18)(二)词汇方面 (19)1.对古语的保留现象 (19)2.受外来词汇的影响 (19)3.基本无重叠别义的现象 (19)4.同形异指和异形同指现象 (20)(三)词汇的演变发展 (20)1.从简原则 (20)2.从亲原则 (20)3.规范原则 (21)4.个别称谓语使用频率减小,其趋势是消失 (21)附录1.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 (25)2.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报告 (27)3.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 (28)4.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结题报告 (29)5.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及答辩评议表 (30)6.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记录 (32)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研究摘要:临潼方言属于广义的西安话范畴,归属于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区,在词汇方面有着一定的独特之处,尤其在部分亲属称谓方面。
本文主要调查了临潼区的亲属称谓语。
以血亲亲属父系、血亲亲属母系、姻亲亲属妻系、姻亲亲属夫系四方面的亲属称谓词,按照辈份层次、称谓、称谓释义、背称和面称为顺序通过列举、描述和比较,其中包括与普通话亲属称谓的比较,对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作了简单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到,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具有与汉语普通话亲属称谓体系一样周密细致的区分。
发现临潼方言的亲属称谓都有一定的来源依据,或者从文献资料中可以找到例证。
发现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具有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内外有别、亲疏不同的特点。
并明确指出语言学角度下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语音、词汇、词汇演变发展的几个特点。
关键词: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特征The Research on the Kinship Terms of LinTong DialectAbstract:Lintong dialect is a part of xian dialects, which areas are vested in the northern dialect Zhongyuan Mandarin area, especially in the part of the kinship terms. In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Lintong District of kinship terms.Paternal blood relatives, blood relatives matriarchal marriage relatives of his wife Department of the affinity relative of her husband four areas kinship terms.Back, and surface called the order by list, description and comparison, including comparison with Mandarin kinship term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eniority level, title, title Interpretation.The word on the the Lintong dialect kinship terms made simple analysis can be seen by analyzing the the Lintong dialect kinship terms system is more complex, with Mandarin Chinese kinship terms system as deliberate and careful distinction.It is found that the Lintong dialect kinship terms have a certain source basis, or its examples can be found from the literature references.Seen from the sociological point of view, Lintong dialect kinship terms have, seniority, different hierarchy, differentiated and different affinities, four characteristics, And clearly point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ice, vocabulary and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ocabulary of the Lintong dialect kinship terms in the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Key Words:LinTong Dialect;kinship terms;characteristic目录一、临潼方言血亲亲属称谓词调查与整理 (7)(一)以血亲亲属中父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7)(二)以血亲亲属中母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11)(三)血亲亲属称谓分析 (14)二、临潼方言姻亲亲属称谓词调查与整理 (15)(一)以姻亲亲属中妻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15)(二)以姻亲亲属中夫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16)(三)姻亲亲属称谓分析 (17)三、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几个典型性语言特征 (17)(一)在语音方面存在以下特点 (18)1.有同形词异读别称现象 (18)2.存在连续变调现象 (18)3.儿化音现象 (18)(二)词汇方面 (19)1.对古语的保留现象 (19)2.受外来词汇的影响 (19)3.基本无重叠别义的现象 (19)4.同形异指和异形同指现象 (20)(三)词汇的演变发展 (20)1.从简原则 (20)2.从亲原则 (20)3.规范原则 (21)4.个别称谓语使用频率减小,其趋势是消失 (21)参考文献 (23)谢辞 (24)临潼是一座历史渊源极其深厚的城市,历经周、秦、汉、唐,其一直为京畿之地。
临潼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因城东有临河,西有潼河,故名临潼。
《临潼县志》说:“祥符改名,以临、潼二水环县左右故名临潼”。
1949年临潼解放,为渭南地区管辖。
1956年改为省辖。
1958年划归西安市,1961年复归渭南地区,1983年10月划归西安市管辖。
1997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潼县,设立西安市临潼区。
临潼是古都西安的东大门,南依骊山,东邻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邻浐灞生态区和国际港务区,北邻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地势南高北低,全区总面积915平方公里,辖20个街道、3个乡,总人口70多万。
临潼距西安市中心20多公里,境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西潼高速公路、108国道穿境而过,到咸阳国际机场40分钟;陇海、西延等数十条铁路交汇成西北最大的新丰铁路编组站,物流畅通,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捷。
境内历史文化遗迹十分丰富,有秦兵马俑、华清池、骊山、秦陵,其中秦陵和兵马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区内著名的“褒姒一笑失天下”、“鸿门宴”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在此。
“姜寨遗址”是仰韶文化早期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遗迹。
说到历史文化,临潼地区的方言文化是值得一谈的,现在以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为题具体分析。
汉语以其悠久的历史,地域分布辽阔广泛,使用人口众多,对于亲属之间的称谓也复杂多样。
人们经常说到一个词——“七大姑,八大姨”,虽然这个词仅指人多,但从另一面可看到中国的确是一个称谓语大国。
当前所有的亲属分为两类,之下又分为四个小类。
两大类分别是血亲亲属和姻亲亲属。
血亲亲属又分为两支,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姻亲亲属也同样分为两类:夫系亲属和妻系亲属。
从交际对象角度来分析, 亲属称谓又分面称和背称(又叫叙称) 。
面称是称呼人与被称呼人面对面交谈时使用的直接称呼语;背称是受话人不是被称呼者时使用的间接称呼语。
亲属称谓是亲属制度下在语言方面的反映,它以简单的词语形式反映了极其复杂的亲属制度,那么对于考察亲属称谓也就具有语言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三重意义了。
作为本文,主要调查的是临潼(以行者周围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为调查对象,以亲戚关系中较为经常走动的亲戚关系为纽带,以己辈为亲属关系的中心层次)的亲属称谓词。
从血亲和姻亲这两大类型入手,按辈份层次、称谓、称谓释义、背称和面称为顺序,将临潼方言的亲属称谓和普通话进行比较。
然后探讨临潼方言的亲属称谓词语的特色。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广义西安话范畴的临潼方言,单字声调有4个,即阴平21、阳平24、上声53、去声44。
一、临潼方言血亲亲属称谓词调查与整理(一)以血亲亲属中父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表1.1:血亲亲属父系称谓表辈份称谓称谓释义背称面称远祖辈远祖总称辈分高于“高祖父”的祖先先[ɕiɛn21]高祖辈高祖父父之父之父之父老老爷[lɑu53lɑu53iɛ44]老老爷高祖母父之父之父之母老老婆[lɑu53lɑu53pʻo24]老老婆曾祖辈曾祖父父之父之父老爷[lɑu53iɛ44]老爷曾祖母父之父之母老婆[lɑu53pʻo24]老婆曾伯祖父父之父之父之兄排行(大)+老爷[tᴀ44lɑu53iɛ44]老爷曾伯祖母父之父之父之兄之妻排行(大)+老婆[tᴀ44lɑu53pʻo24]老婆曾叔祖父父之父之父之弟排行(三)+老爷[san21lɑu53iɛ44]老爷曾叔祖母父之父之父之弟之妻排行(三)+老婆[san21lɑu53pʻo24]老婆曾祖姑母父之父之父之姊妹老老姑[lɑu53lɑu53ku24]老老姑曾祖姑父父之父之父之姊妹之夫老姑父爷[lɑu53ku21fu53iɛ44]老姑父爷祖辈祖父父之父爷[iɛ44]爷祖母父之母婆[pʻo24]婆伯祖父父之父之兄排行(大)+爷[tᴀ44iɛ44]排行+爷伯祖母父之父之兄之妻排行(大)+婆[tᴀ44pʻo24]排行+婆叔祖父父之父之弟排行(三)+爷[san21iɛ44]排行+爷叔祖母父之父之弟之妻排行(三)+婆[san21pʻo24]排行+婆姑祖母父之父之姊妹老姑[lɑu53ku24]老姑姑祖父父之父之姊妹之夫姑父爷[ku21fu53iɛ44]姑父爷舅祖父父之母之兄弟舅爷[ʨiou44iɛ44]舅爷舅祖母父之母之兄弟之妻妗婆[ʨiei44pʻo24]妗婆姨祖母父之母之姊妹姨婆[i21pʻo24]姨婆姨祖父父之母之姊妹之夫姨父爷[i21fu53iɛ44]姨父爷父辈父生养自己的男子达[tᴀ24]达母生养自己的女子妈[mᴀ21]妈伯父父之兄排行(大)+伯[tᴀ44pei44]排行+伯伯母父之兄之妻排行(大)+妈[tᴀ44mᴀ24]排行+妈叔父父之弟排行(三)+达[san21tᴀ24]排行+达叔母父之弟之妻排行(三)+娘[san21niɑŋ24]排行+娘姑母父之姊妹姑[ku24]姑姑父父之姊妹之夫姑父[ku21fu53]姑父堂伯父父之父之兄之子长于父者名+伯[pei44]名+伯堂伯母堂伯父之妻妈[mᴀ24]妈堂叔父父之父之兄之子小于父者名+达[tᴀ24]名+达堂叔母堂叔父之妻娘[niɑŋ24]娘堂姑母父之父之兄弟之女名字+姑[ku24]名字+姑堂姑父堂姑母之夫姑父[ku21fu53]姑父兄母亲所生长于己者哥[kʻɣ24]哥嫂长于己者之妻嫂子[sɑu53ʦi]嫂子弟母亲所生小于己者兄弟[ɕyŋ21ʨi]名字弟媳小于己者之妻兄弟媳妇儿[ɕi21fur]名字姊母亲所生长于己之女性姐[ʨiɛ53]姐姊夫母亲所生长于己之女性之夫姐夫[ʨiɛ53fu21]姐夫己辈妹母亲所生小于己之女性妹子[mei44ʦɿ]名字妹夫母亲所生小于己之女性之夫妹夫[mei44fu21]名字堂兄父之兄弟之子长于己者名+哥[kʻɣ24]名+哥堂嫂父之兄弟之子长于己者之妻名+姐[ʨiɛ53]名+姐堂弟父之兄弟之子幼于己者名字名字堂弟媳父之兄弟之子幼于己者之妻名字名字堂姊父之兄弟之女长于己者名+姐[ʨiɛ53]名+姐堂姊夫父之兄弟之女长于己者之夫名+哥[kʻɣ24]名+哥堂妹父之兄弟之女幼于己者名字名字堂妹夫父之兄弟之女幼于己者之夫名字名字子辈子自己所生之子儿[ɚ24]名字子妇自己所生之子之妻儿媳妇儿[ɚ24ɕi21fur]名字女自己所生之女女、女子[ny53ʦɿ]名字女婿自己所生之女之夫女婿[ny53ɕi21]名字侄子兄弟之子侄娃子[ʦʻʅ24vᴀ21ʦɿ]名字侄媳妇兄弟之子之妻侄媳妇儿[ʦʻʅ24ɕi21fur]名字侄女兄弟之女侄女[ʦʻʅ24ny53]名字侄婿兄弟之女之夫侄女婿[ʦʻʅ24ny53ɕi21]名字外甥姐妹之子外甥[vai44səŋ21]名字外甥媳妇姐妹之子之妻外甥媳妇儿[vai44səŋ21ɕi21fur]名字外甥女姐妹之女外甥女[vai44səŋ21ny53]名字外甥女婿姐妹之女之夫外甥女婿[vai44səŋ21ny53ɕi21]名字孙辈孙子之子孙子[suei21ʦɿ]名字孙媳妇子之子之妻孙媳妇儿[suei21ɕi21fur]名字孙女子之女孙女[suei21nyər53]名字孙女婿子之女之夫孙女婿[suei21ny53ɕi21]名字外孙女之子外孙子[vei44suei21ʦɿ]名字外孙媳妇女之子之妻外孙媳[vei44suei21ɕi21]名字曾孙辈曾孙子之子之子重孙子[ʦʻəŋ24suei21ʦɿ]名字曾孙媳妇子之子之子之妻重孙媳妇儿[ʦʻəŋ24suei21ɕi21fur]名字曾孙女子之子之女重孙女[ʦʻəŋ24suei21nyər53]名字曾孙女婿子之子之女之夫重孙女婿[ʦʻəŋ24suei21ny53ɕi21]名字注:①、对于曾祖母的称呼,临潼方言不但有上表中的“老婆”音[lɑu53pʻo24],而且还有称呼为“老太”的现象,并且称呼“老婆”比称呼“老太”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