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简介

西安交大简介
西安交大简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其前身是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创建于1953年,本学科点1988年和2000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为全国第一批“机械制造”博士学位授权点(1981年)及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单位,1998年获得第一批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博士点授权。本学科点在2001-2005年建设期间,以国家装备制造技术需求与制造学科前沿发展趋势为导向,开展了快速成型与快速模具制造、制造信息化、高速高精密装备自动化、微纳制造与微机电系统、精密制造与测量、生物制造等方面的研究。在2000年的五个学科方向基础上,根据目前学科设置和发展状况,凝练学科方向,拓展前沿研究,重点建设了四个研究方向:(1)快速制造;(2)微纳制造;(3)数字化制造;(4)生物制造。

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为机械工程系及机械学系,机械工程系,

创建于1913年,1956年随校迁至西安;机械学系成立于1985年,两系在1994年6月合并成立了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是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聚集了众多机械工程领域中的知名专家及教授,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机械工程学院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

茅,现已成为国家培养机械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多年来,为祖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我院最有成就的校友之一。

机械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机械工程领域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面向机械工程领域开展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我国机械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机械学院现有教职工20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4人,陕西省教学名师3人,教授60人(包括博士生导师48人),副教授52人,高级工程师10人,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0余人。

机械工程学院有机械工程(2007年学科评估第3)、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覆盖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及仪器、设计艺术学等7个专业,并设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有三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分别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重点学科。本科专业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车辆工程四个专业招生。

机械工程学院有4个专业系,11个科研研究所,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机械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3年来,在教学和科研中获得国家级奖励十余项、其中,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20项,承担了国家973、863、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等重点、重大项目约200项,2008年度以机械学院院长卢秉恒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超高速加工及其装备的基础研究”项目,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立项。在2009年国家重大专项之一“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申请中,获得主持项目4项和参与课题19项。企业合作项目200余项,学院已经形成了创新务实的教学与科研体系

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为机械工程系及机械学系,机械工程系,创建于1913年,1956年随校迁至西安;机械学系成立于1985年,两系在1994年6月合并成立了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是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她聚集了众多机械工程领域中的知名专家及教授,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机械工程学院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现已成为国家培养机械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多年来,为祖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我院最有成就的校友之一。

机械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机械工程领域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面向机械工程领域开展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我国机械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机械学院现有教职工21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授54人(包括博士生导师32人),副教授63人,高级工程师17人,在校本科生近1200人,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近400人。

机械工程学院有机械工程(2007年学科评估第3)、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覆盖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及仪器、设计艺术学等7个专业,并设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有三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分别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重点学科。本科专业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三个专业招生。

机械工程学院有3个专业系,16个科研研究所和中心,有1个机械设计教学实验中心,有隶属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机械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5年来,在教学和科研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1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20项,承担了国家973、863、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等重点、重大项目100余项,企业合作项目约600项,学院已经形成了创新务实的教学与科研体系。

学校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为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是“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项目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被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学校。2000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原西安医科大学、原陕西财经学院并入原西安交通大学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今日的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

经济、管理、文、法、哲、教育等 9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

学。学校设有20个学院(部)、8个本科生书院和8所附属教学医院。现有在职教职工5505人,专任教师2502人,教授、副教授1500多人。学校教师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2名,其中12名为双聘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3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5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及中青年专家1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42名,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47名。在“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学校不断加大力度,引进世界知名的学科领军人物,搭建起结构更加合理人才梯队。

西安交通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29923 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 13044人。全校有本科专业78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0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15个。学校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37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和 MBA 、MPA 等18个专业学位点,20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专业或专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9个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10余年来,形成了兴学强国、艰苦创业、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和爱国爱校、饮水思源的品格,坚持“起点高、基础厚、要求

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不断开拓创新,精勤育人。蔡锷、黄炎培、邵力子、

李叔同、凌鸿勋、邹韬奋、陆定一、侯绍裘、钱学森、王安、田炳耕、江泽民等,

为历届学子中的杰出代表。茅以升、吴有训、朱物华、张光斗、张维、吴文俊等200余位校友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迁校50余年来,西安交通大学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各类专门人才,毕业生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实现了办学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学校积极推进基于通识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2+4+X”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从知识传授型向探索研究型教育的转变。2006年始,西安交大在国内高校率先实行“书院制”,全体本科生进入书院。书院和学院的“双院制”培养模式为学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7年,学校创办“钱学森实验班”,因材施教,培养拔尖人才;创办“宗濂实验班”,探索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兴建了旨在发展学生科技兴趣爱好、鼓励发明创造的“工程坊”,鼓励学生“小发明、大创造”。“先理后工”、“先工后医”、“先工后管”、“先工后法”,这些独具西安交大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了具有多学科背景、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受到社会关注。作为目前国内仅有的两所开办“少年班”教育的高校之一,西安交大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宽松的学习氛围,强大的师资配置,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自2000年以来,学校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2项。现已建成27门国家精品课程,拥有8个国家级教学基地,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迄今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2篇,并有33篇获提名奖。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工作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突出自主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为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竞争力。2000年至今,本校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973计划”项目10项,参与“973计划”课题百余项;先后主持“863计划”课题1 69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89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2000年至今,学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9项(第一完成单位)。近年来,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相继实现重大突破,2008年发表的SSCI论文数位居全国第四。学校依托学科与人才培养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政府、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学校精心营造“思想活跃、学习活跃、生活活跃”的大学文化氛围。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100多个文化社团。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丰富多彩。“九州名家”、“纵论四海”、“思源大讲堂”、“学而论坛”成为学生开拓视野的经典品牌。近年来,交大学子在亚太机器人大赛、国际大专辩论赛、国际辩论邀请赛、国际英语演讲大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亚洲区选拔赛、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挑战杯”课外科技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智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爱迪生杯”技术创新竞赛、全国航空航天模型(科研类)锦标赛、中国励志计划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摘取桂冠。

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交往广泛。邀请了13位诺贝尔奖、1位菲尔茨奖获得者及700余位国外教授来访讲学,合作研究、学术交流的世界各国学者、企业高层、政府要员达10000余人;先后派出赴国外访问、进修、研究及攻读学位的教师和学生1500余人,参加国际会议1300余人。学校与法、美、意、加、日、新、比利时等国家近20所著名大学开展本科和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与法国5所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合作开展的本科生“4+4”交换合作培养项目得到中法教育部门高度赞誉,为法方录取中国学生最多的一所高校。学校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兴办西交利物浦大学,这是教育部批准的我国第一所以工科为主的中外合作大学。学校先后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兴办了孔子学院。自2000年以来,与美、日、英、法、德、意、新、韩等42个国家和地区的145所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来校工作的外国专家达到900余人次;成为国内高校唯一加入“欧洲一流工程师院校联盟”的学校;申请到3个欧盟“伊拉斯默外部合作窗口计划”对中国实施的学生交换项目,项目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一;目前有来自51个国家的1020名外国留学生就读西安交大。

西安交通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现有兴庆、雁塔和曲江三个校区,总占地面

积3849.84亩,各类建筑总面积176.23万平方米。坐落在兴庆校区的“钱学森图书

馆”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阅览座位3518席;图书馆累计藏书447万册(件),

报刊10053种,现刊4089种。引进国内外电子资源252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近28639种,电子图书1 07万册。15种百年以上历史的世界著名期刊。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与校园网、CERNET 和 Internet 连接,校内外用户均可通过远程终端或互联网访问。学校有具备国际先进大学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学校建有条件良好的现代化学生公寓及学生综合餐厅,有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思源学生活动中心”,有设施先进的体育运动场。学校奖助体系完备,本科生年度奖学金达1200余万元,年发放助学贷款1440余万元。学校设立的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基金,每年额度5000万元左右。学校还建有现代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2009年6月5日温家宝总理亲临学校,与交大师生亲切交谈,温总理“百

年交大永远年青,永远富有生机!”的寄语牢记于师生心中。江泽民学长先后

四次拨冗专程回母校看望师生,并称赞母校“校园苍松翠柏,环境优美,是学

习的好地方,应该出科学,出智慧,出新的科学家。”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安交通大学不断适应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

新形势,逐步搭建起适应国际潮流的高等人才培养基本构架,建立起现代化的科学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监督体系,使学校的管理模式和国际接轨,奠定了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坚实基础。

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使命:致力于培养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勤奋踏实、富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品质的杰出人才,保存、创造和传播知识,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重要贡献。

愿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保持领先,创造卓越成就,到本世纪中叶,把西安交通大学建设成为大师名流荟萃、莘莘学子神

往、栋梁之材辈出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七所大学之一,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学校。2000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原属卫生部已有60余年办学历史的西安医科大学、原属中国人民银行已有40余年办学历史的陕西财经学院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济、管理、文、法、哲、教育等9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和3个临床教学医院。现有教职工5769人,专任教师253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00多人。学校有长期在校工作的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2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及中青年专家18名,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74名,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60余名。

西安交通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0912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2690人。

全校有74个本科专业,199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学位,114个学科

(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学校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7个国家二

级重点学科。拥有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和MBA 、MPA 等九个专业学位点,19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专业或专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6个省级重点科研基地和3个省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设有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10余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形成了兴学强国、艰苦创业、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和爱国爱校、饮水思源的品格,坚持“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不断开拓创新,精勤育人。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实现了办学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加强复

合型人才培养。学校积极推进基于通识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

“2+4+X ”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从知识传授型向探索研究型教

育的转变。2007年,学校创办“钱学森实验班”,因材施教,培养拔尖人才;

创办“宗濂实验班”,探索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实行“书

院制”教育,把中国的传统教育精神和现代的“大学之道”融入其中,营造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育人新环境。迁校50余年来,西安交通大学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各类专门人才,毕业生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工作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突出自主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为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了项目、人才和平台良性互动,在基地建设、科研成果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竞争力显著提升。“十五”以来,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卓著,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6项,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军工973计划)项目1项,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15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57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7项;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1项,其中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为全国高校第二位。近年来,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明显提升,2006年发表的SSCI 论文位居全国高校第五。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在创新合作模式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相继成立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西安交大—东汽研究院等合作机构,

发挥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学校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校有各类学生社团组织

一百余个。2001年9月,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

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我校成功举行。2002年5

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国际英语演讲比赛中,我校代表

荣获“非英语国家”选手一等奖;2004年参加“飞豹

杯”全国首届空中机器人大赛,荣获固定翼组冠军;2005

年参加全国首届学生艺术展活动,获得金奖;在全国第

三届“爱迪生杯”技术创新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名,连

续三年总成绩第一;2006年在全国第五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夺得金奖;2006年和2007年学生机器人队连续两年获得CCTV 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冠军,2007年又在河内举办的国际大赛中夺冠,这是中国首次在此项赛事中获得冠军。2007年在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

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交往广泛,与美、日、英、法、德、意、新、韩等25个

国家和地区的125所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2005年以

来,邀请了12位诺贝尔奖和菲尔茨奖获得者及600余位国外教授来访讲学,

合作研究、学术交流的世界各国学者、企业高层、政府要员达6500余人;先后派出赴国外访问、进修、研究及攻读学位的教师和学生860余人,参加

国际会议800余人;聘请了包括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TomasBell 教授在内的

近百名外籍教师长期在校任教;与国外18所著名大学(集团)合作开展本科生和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在苏州建立西交-利物浦大学,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所以理工科为办学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多个高校开展EMBA 、MBA 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合作举办孔子学院;先后承办50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及多个重大外事活动,如第四届中日大学校长论坛、第四届中国-

耶鲁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大学领导暑期高级研讨班等,使西安交通大学在国际上的声誉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学校国际交流的日趋活跃,学校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有来自50个国家的97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学历生比例达到71%。学校医学留学生教育(英语授课)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大部分留学生毕业后免试或通过考试获取了本国的医师执照,部分留学生获英、美及澳大利亚等第三国的医师执照。

西安交通大学占地2765亩,校舍面积172万平方米。校园中心

区的“钱学森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阅览座位3518

席;图书馆藏书400万余册,期刊近万种,全文电子期刊24835

种。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与校园网、CERNET 和Internet 连接,

校内外用户均可通过远程终端或互联网访问。学校有具备国际先

进大学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校园网覆盖了东、西校区所有教学、

科研、办公楼及绝大部分学生宿舍。学校建有条件良好的现代化

学生公寓及学生综合餐厅,有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思源学

生活动中心”,有设施先进的体育运动场,有学科门类齐全、设

备精良、拥有2539张床位的教学医院。江泽民学长于1989年9

月、1993年6月和2002年3月先后三次拨冗专程回母校看望师

生,并称赞母校“校园苍松翠柏,环境优美,是学习的好地方,

应该出科学,出智慧,出新的科学家。”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不断适应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逐步搭建起适应国际潮流的高等人才培养基本构架,建立起现代化的科学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监督体系,使学校的管理模式和国际接轨,奠定了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坚实基础。图书馆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前身为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藏书楼。1919年10月建成图书馆大楼,命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图书馆。1921年更名为交通大学图书馆。1956年,图书馆大部分工作人员及百分之九十二的藏书随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7年9月,交通大学图书馆随校分设西安、上海两地。1959年9月,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独立建校,图书馆相应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原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由两部分组成,北楼建于1961年7月,建筑面积为11200平方米,南楼1991年3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1995年5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将原西安交大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江泽民主席为之题写了馆名。

2000年4月,原西安交通大学与原西安医科大学和原陕西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西安交通大学,原三校图书馆随之合并重组,规模进一步扩大,合校后的西安交大图书馆下设钱学森图书馆和医学、财经两个分馆。2003年8月,医学和财经分馆搬入新建的西校区图书科研楼,合并为西校区图书馆。西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10340平方米。至此,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9540平方米,阅览座位3518席。

图书馆累计藏书403万册(件),报刊9906种,现刊4400

余种。外文书刊占馆藏的三分之

西安交通大学

一。形成了理、工、管、文相结合,以机械、能源、动力、电气、电子、信息、材料、控制、与医学、财经为重点的多学科藏书体系。近年来,图书馆将电子资源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引进国内外电子资源235种;拥有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近24835种,电子图书25万册。图书馆还重视收藏反映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原版书刊,有15种百年以上历史的世界著名期刊,从创刊号迄今连续收藏。同时还收藏有大量的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会议文献、技术标准、专利文献和视听、缩微资料等。

本馆遵循资源共享的原则,广泛为校内外读者服务,除书刊的借阅、参考咨询外,还提供国际联机检索,INTERNET网上检索、光盘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服务,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计算机科技信息检索》课程。

图书馆采用INNOPAC自动化集成系统。图书馆的管理、采访、编目、流通、期刊、OPAC 等有关业务都实现了自动化。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与校园网、CERNET和Internet连接。目前校内外用户均可通过互联网访问图书馆。

图书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目前与9个国家和地区的25所大学及学术团体建立书刊资料交换关系。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西北地区文献信息中心和陕西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设在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图书馆还负责管理国家教育部设在我校、面向全国高校服务的外国教材中心和高等学校科技项目咨询及成果查新工作站。

校史沿革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05年划归商部,改名为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改隶邮传部,更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学校改名为南洋大学堂;1912年民国成立后,划归交通部管理,遂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道管理学校、北平邮电学校合并成立交通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战略的需要,国务院决定1956年交通大学的主体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实现合并。

精勤求学"校训旨在培养学生如何做学问,养成勤奋学习的品行,

完善知识结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慎于思考,明辨是非;学

无止境,终生不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敦笃励志校训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敦厚诚信的品德,吃苦耐劳、创

新、实干的社会责任感,成就大事的志向。

果毅力行校训旨在培养学生果断坚毅、言行一致的品德,包括敢

于改革创新,敢于拼搏,敢做敢为,战胜困难,不怕曲折,锲而

不舍,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的事业心。

忠恕任事校训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坦荡胸怀,尽心为人、仁者爱人

的品德,具有自信心、责任心、竞争力、团队合作精神,树立为"民族得中兴"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为世界之光(为世界添光彩)"的业绩来证明自己能够胜任各种挑战性的工作。 目前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专业或专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2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4个陕西省工程中心和3个陕西省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十五”以来,重大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共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6项,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军工973计划)项目1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成果获奖成绩斐然,“十五”以来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1项。其中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排名全国高校第二位;教育部科学技术奖60余项,其中一等奖25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159项,其中一等奖28项。

西安交通大学校训

西安交大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

第一章 8. 计算下列晶体的离于键与共价键的相对比例 (1) NaF (2) CaO ⑶Z nS 解:1、查表得:X Na =0.93,X F =3.98 1(0.93 3.98) 2 根据鲍林公式可得 NaF 中离子键比例为:[1 e 4 ] 100% 90.2% 共价键比例为:1-90.2%=9.8% 2(1.00 3.44) 2 2、 同理,CaO 中离子键比例为:[1 e 4 ] 100% 77.4% 共价键比例为:1-77.4%=22.6% 2 3、 ZnS 中离子键比例为:ZnS 中离子键含量 [1 e 1/4(2.58 1.65) ] 100% 19.44% 共价键比例为:1-19.44%=80.56% 10说明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与动力学条件的意义?说明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答: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决定转变是否可行,是结构转变的推动力,是转变的必要条件;动力学条件决定转变速度 的大小,反映转变过程中阻力的大小。 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两种状态都是物质存在的状态,材料得到的结构是稳态或亚稳态,取决于转 交过程的推动力和阻力(即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阻力小时得到稳态结构,阻力很大时则得到亚稳态结构。 稳态结 构能量最低,热力学上最稳定,亚稳态结构能量高,热力学上不稳定,但向稳定结构转变速度慢,能保持相对稳定甚 至长期存在。但在一定条件下,亚稳态结构向稳态结构转变。 第二章 1.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内画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 (001 )与[210] , (111)与[112] , (110)与[111], (132)与[123], (322)与[236: (2) 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111)和(112)晶面,并写出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 (3) 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同时位于( 101). (011)和(112)晶面上的[111]晶向。 解:1、 2 .有一正交点阵的 a=b, c=a/2。某晶面在三个晶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6个、2个和4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密勒指数。 3. 立方晶系的 { 111}, 1110}, {12 3 )晶面族各包括多少晶面?写出它们的密勒指数。 4. 写出六方晶系的{1012}晶面族中所有晶面的 密勒指数,在六方晶胞中画出 [1120]、[1101]晶向和(1012)晶面, 并 确定(1012)晶面与六方晶胞交线的晶向指数。 V2a 2 2 1 密排方向:<111>,原子密度: 1.15a 解:1、体心立方 1 4 - (11 1) (1 [110] [111] 5. 根据刚性球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 以点阵常数为单位,计算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体中的原子半径及四面体和八面体的间隙半径。 (2) 计算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胞中的原子数、致密度和配位数。 6. 用密勒指数表示出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中的原子密排面和原子密排方向,并分别计算这些晶面和晶 向上的原子密度。 密排面:{110},原子密度: 一一4 1.414a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要求研究生学位申请要求博士学位申请要求研究生学位申请若干规定

西安交通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申请的若干 规定 (2013年3月27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第一条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探索氛围,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鼓励研究生在科学、技术和工程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提高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程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达到以下基本条件之一,方可提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过与博士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并需达到以下要求: 1.理、工、医(除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外)学科的博士学位申请者,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全文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并被SCI收录,或2篇学术论文全文被SCI/EI/IM收录(其中至少1篇在国际期刊或高水平国际会议上发表); 2.管理、经济、人文类学科的博士学位申请者,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全文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并被 SCI/SSCI/AHCI收录,或2篇学术论文全文被SCI/EI/IM收录(其中至少1篇为英文文章),或1篇英文论文全文被SCI/EI/IM收录及2篇学术论文全文发表在CSSCI源期刊上,或3篇学术论文全文发表在CSSCI源期刊上;

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博士学位申请者,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或有1篇学术论文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和1篇英文期刊论文或高水平国际会议论文。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全英文期刊上发表过与博士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并取得下述重要科研成果之一:1.获得与博士论文密切相关的科研成果或发明专利,且符合以下要求:至少获省部级二等以上科研成果奖1项(国家级奖前3名、省部级奖前2名)或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本人排名前2名); 2.从事国家重大项目、专项工程的重大实验、系统设计或专门设备研究的博士研究生,需要有独立完成且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成果已通过省部级正式鉴定或验收,并得到相应的应用,且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是该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博士生本人申请,经导师同意,所在学院组织专家组审核,专家组由至少3位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的人员(导师除外)组成。专家组出具的书面审核意见作为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批送审的依据之一,同时还是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是否建议授予学位,以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是否授予学位的依据之一。 (三)博士学位论文成果为博士生在参与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如国家973项目、863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报告—疲劳裂纹门槛值

实验报告十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实验名称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测定实验目的 了解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测定的一般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增加对断裂力学用于研究疲劳裂纹扩展过程门槛值的作用和认识。 实验设备 高频疲劳试验机一台;工具读数显微镜一台;千分尺一把;三点弯曲试样一件 试样示意图 三点弯曲试样示意图 实验初始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 1. 实验原始记录(见附表) 2. 数据处理 近门槛值附近的da/dN用割线法处理,用表达式

(da/dN)i=(ai+1-ai)/(Ni+1-Ni) 算出各个编号的da/dN值。而ΔK的表达式如下: 式中W=25.00mm,B=12.50mm 对应于(da/dN)i的ΔK值通过取每级力值下的平均裂纹长度a i和对应的P i代入相应的ΔK表达式计算得到。取10-7mm/周次≤da/dN≤10-6mm/周次的(da/dN)i对ΔK 一组数据,按paris公式 以log(da/dN)为自变量,用线性回归法拟合曲线。 具体计算结果如下: 疲劳裂纹扩展数据及应力强度因此计算值 序号da/dN(m/ 周次) log(da/dN)△K Log(△K) 18.28571E- 09 -8.0816712.4190 1.0941 29.41176E- 09 -8.0263311.7661 1.0706 31.21212E- 08 -7.9164511.1812 1.0485 47.16049E- 09 -8.1450610.5471 1.0231 5 5.75E-09-8.240339.81710.992 63.97059E- 09 -8.401159.11440.9597 72.83951E- 09 -8.546768.44640.9267 87E-10-9.15497.76590.8902 95E-10-9.301037.08690.8505 106E-11-10.2218 6.43880.8088

西安交大博士——关于毕业那点事儿

1.博士毕业的年限的问题 一般是3年半到6年,如果到第6年还没能够毕业,可以做2个选择,一个是申请毕业答辩,申请毕业答辩后2年内再申请一个学位答辩;另外一个选择是直接申请一个结业,注意“结业”只是一个状态,等于把博士时间又推迟了2年(也就是8年的博士生涯),结业后2年内可以申请学位答辩一次,顺利通过同时获得毕业跟学位证书。 对比以上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把毕业答辩跟学位答辩分开弄,略显麻烦,好处则是先有个毕业证书,有些单位允许你拿毕业证书就可以上岗;第二种方法相对简单,去研究生院拿一个结业表格填写好提交即可离校,然后2年内再申请一个学位答辩,注意:2年内那次申请学位答辩的时候需要带上结业表格。另外如果你的一卡通学生账户被关掉可以打电话开通:电话号码是82668328张老师,这关系到你后续很多表格的提交和下载。 2.学位答辩的发表文章要求: 无论哪种离校法,最终都要进行学位答辩(当然你不要学位证者除外),那么就得符合学校的学位答辩条件,其本质上就是发表文章条件是否达到学校的要求了。 参考这个文件:西交研〔2005〕24号 关于《西安交通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申请的若干规定》执行时间的通知 http://202.117.3.68:8083/gs/jsp/detail.do?method=detailnotice&id=20090701171424188386&LB =xwsq 毕业都是5个专家审查你的大论文,一般都是选择3个常规审查+2个专家盲审走毕业把,5个盲审过的机会会非常曲折,严重不推荐! 按照3+2盲审走需要达到的最低要求有两大类,每大类里面又细分不同学科,其中最低的要求我用蓝色字体加粗了。其中:知名和非知名期刊list见:http://202.117.3.68:8083/gs/jsp/detail.do?method=download&path=/userfiles/1 291711077484.rar (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过与博士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并需达到以下要求:1.理、工、医(除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外)学科的博士学位申请者,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并被SCI收录,或2篇被SCI/EI/IM收录(其中至少1篇在国际期刊或高水平国际会议上发表); 2.管理、经济、人文类学科的博士学位申请者,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并被SCI/SSCI/AHCI收录,或2篇被SCI/EI/IM收录(其中至少1篇为英文文章),或3篇发表在CSSCI 源期刊上; 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博士学位申请者,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或有2篇学术论文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和1篇英文期刊论文或高水平国际会议论文。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全英文期刊上发表过与博士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西安交大—材料科学基础(2015初试)回忆

2015年真题回忆 一、名词解释(10*2) 马氏体 条幅分解 孪生 形变织构 上坡扩散 二次再结晶 电子化合物 二、简答题 1、为什么不存在底心立方与面心四方 2、柯肯达尔效应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三元相图中,于水平截面与单相区接触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4、画出一个表格,需要填出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的滑移面、滑移方向、滑 移系数目 5、什么是应变时效,用位错理论解释 6、成分过冷与热过冷的区别是什么,以及成分过冷对组织的影响 7、固溶体与固溶化合物的本质区别为?固溶体与纯溶剂的晶格常数什么变化? 三、计算题 1、计算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的四面体、八面体空隙及确认其位置 2、若y-Fe中全部填满c原子,质量分数是多少 3、y-Fe中的实际最大溶碳量是多少,为什么比理论的小,原因是什么 4、在立方体中画出一个晶向,两个晶面的米勒指数 5、给出Cu的晶格常数a,以及每个分子的质量,求密度 6、给出体积变化能,界面能,结晶为球形,计算临界晶核半径,计算体积自由能的变 化占据表面能变化的比例 四、Fe- Fe3C相图 1、画出Fe- Fe3C相图,写出三条反应线的反应类型及方程式 2、简述65钢的结晶过程,计算室温时组织组成物所占比例 3、简述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室温组织的变化 五、位错 画出一个位错换,其中切应力方向平行于位错换,柏氏矢量在位错面上 1、问各边的位错类型 2、问各边受力大小及方向 3、应力足够大时,位错如何变化?画出变化后晶体的形状 六、固体凝固 画出一个平衡凝固相图,并给出确定含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进行凝固 1、平衡分配系数k0为 2、正常凝固结束后共晶组织占据的质量分数为

罗欣教授简介-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罗欣教授简介: 罗欣(Xin “Robert” Luo),博士,现任美国新墨西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安德森管理学院校董事会荣誉教授(Regent’s Professor)和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安全保障的终身副教授。在安德森管理学院,他也是信息保障研究和教育中心的副主任。该机构是全美公认的在信息安全和保障教学研究方面杰出的中心之一。在新墨西哥大学,他也被授予安德森校友荣誉教授及获得丹尼尔斯基金商业道德学术荣誉奖金和安德森基金会学术荣誉奖金。 罗欣博士目前是全球最顶级的管理信息系统期刊MIS Quarterly的客座副编辑,同时也担任全球知名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及全球信息系统最高学术年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的副编辑。此外,罗欣博士受邀将于2015年夏天客座主持全球决策科学著名期刊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的关于信息安全的特刊。同时他受邀将于2016年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顶级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的信息安全及隐私特刊的客座副编辑。罗欣博士也担任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在信息安全和隐私研究基金方面的评审专家。他的研究和教学基金申请都已分别获得美国和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罗欣博士的主要研究兴趣主要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创新性技术用于战略决策和开发(云计算,绿色信息系统,电子健康,社会网络),跨文化信息技术管理。罗欣博士在同行审阅的国际学术期刊、书籍和会议录上出版超过90篇科研报告。他的科研论文在国际顶级或著名的期刊发表,如Computers & Security,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其中他在Decision Support Systems和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期刊上面发表的三篇文章被列为至2010年以来被引用率最高的科研成果(most cited articles)。此外,罗欣博士的研究成果也受到社会媒体的关注。他在2015年接受美国KRQE电视台的专访深入讨论和介绍了信息安全管理的趋势和受到的恶意侵入式程序威胁等。 罗欣博士在近年多次担任大型和国际学术会议的学术指导、学术编委及主席。例如2014年担任亚太信息系统年会的博士生论坛指导顾问;2013和2014年亚太信息系统年会的用户行为及信息安全及隐私两个方向的共同主席;2014年第六届中美高级电子商务论坛美方主席;2012年国际软件知识信息管理及应用会议的用户体验及企业系统的共同主席;2010年电子服务及商务智能会议的共同主席;2008至2010年美洲信息系统年会大中华区信息通信技术方向的共同主席等。作为全球最顶级的信息系统安全研究会议(IFIP WG8.11/WG 11.13 The Dewald Roode Information Security Workshop)的创始成员之一,罗欣博士还于2012年获得该组织的最佳评审奖。2009年至今被美国Marquis选入“全球名人录”(Who is Who in the World)。

西安交大材料学院培养方案02

本科生培养 出处:更新时间:2007-11-16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以教学为主的材料学系、材料加工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并设有以科研为主的材料强度研究室、新材料研究室、表面工程研究室、焊接研究所、耐磨材料及铸造研究所、工程材料研究所等研究室。具有设备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室,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设备。并设有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与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培养能满足我国基础产业要求及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具有系统材 料知识、基础理论知识及工程技术知识,且具有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研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有权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设有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表面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方向,以及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生物材料、复合材料等新的研究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材料科学的四个基本要素(材料的结构、加工、表征、性能)为框架,以材料的组织与结构--材料的性能与用途--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为主线,构成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及主要教学内容。专业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研究方法、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学、材料与环境、计算材料学,以及高分子材料专业开设的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聚合物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应用等课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可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在科研单位从事工程材料、新型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也可在机械、冶金、化工、能源、电子、交通、轻纺、军工等企业从事材料制备、材料选择与应用、材料质量与性能检测和表面工程及先进材料开发等方面的西安交通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全国首批拥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211工程"建设学科。是我国材料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 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正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53人,博士导师21人,学院拥有固定资产超过五千万元人民币,具有材料制备、评价和产品开发实验大楼,在国内高等学校中名列前茅。曾获省部级以上奖七十余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低碳马氏体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论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的合理配合),累计

2022西安交通大学考研专业简章

根据教育部《西安交通大学关于选拔普通高校优秀考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对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提出如下要求。 一、报考事项安排 1.每年报考我校的考生很多,要早复习,早准备。按照考试范围复习。 2.我校考生,到学校考试中心,办理内部试卷。 3.每年有很多考生,不知道考试重点范围,不知道考试大纲要求,盲目复习,浪费时间和精力,复习效果很差,影响考试。 4.每年有很多考生,选择错误的复习资料,解题思路及讲解答案都是错误的,具有误导性,不利于复习。 5.学校为考生正确复习,印刷内部试卷。 6.内部试卷:包含考试范围、历年真题、考试题库、内部复习资料。 7.专业课,学校出题。一定要按照内部试卷复习,每年都有原题出现。 8.内部试卷联系QQ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安排邮寄,具体事项联系张老师。 二、选拔对象条件 1.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主干课程成绩合格,在校学习期间未受到任何纪律处分。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招生专业计划 1.招生要求和专业,详见《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招生及专业总表》。 2.学校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我校招生计划、各专业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我校部分专业将另设计划用于接收调剂生,具体事项及拟招生人数将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另行通知。 四、报名资格审核 1.报考考生按照《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以下简称《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选择报考专业,并填写《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

西安交大简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其前身是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创建于1953年,本学科点1988年和2000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为全国第一批“机械制造”博士学位授权点(1981年)及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单位,1998年获得第一批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博士点授权。本学科点在2001-2005年建设期间,以国家装备制造技术需求与制造学科前沿发展趋势为导向,开展了快速成型与快速模具制造、制造信息化、高速高精密装备自动化、微纳制造与微机电系统、精密制造与测量、生物制造等方面的研究。在2000年的五个学科方向基础上,根据目前学科设置和发展状况,凝练学科方向,拓展前沿研究,重点建设了四个研究方向:(1)快速制造;(2)微纳制造;(3)数字化制造;(4)生物制造。 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为机械工程系及机械学系,机械工程系, 创建于1913年,1956年随校迁至西安;机械学系成立于1985年,两系在1994年6月合并成立了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是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聚集了众多机械工程领域中的知名专家及教授,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机械工程学院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

茅,现已成为国家培养机械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多年来,为祖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我院最有成就的校友之一。 机械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机械工程领域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面向机械工程领域开展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我国机械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机械学院现有教职工20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4人,陕西省教学名师3人,教授60人(包括博士生导师48人),副教授52人,高级工程师10人,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0余人。 机械工程学院有机械工程(2007年学科评估第3)、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覆盖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及仪器、设计艺术学等7个专业,并设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有三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分别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重点学科。本科专业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车辆工程四个专业招生。 机械工程学院有4个专业系,11个科研研究所,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机械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3年来,在教学和科研中获得国家级奖励十余项、其中,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20项,承担了国家973、863、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等重点、重大项目约200项,2008年度以机械学院院长卢秉恒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超高速加工及其装备的基础研究”项目,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立项。在2009年国家重大专项之一“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申请中,获得主持项目4项和参与课题19项。企业合作项目200余项,学院已经形成了创新务实的教学与科研体系 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为机械工程系及机械学系,机械工程系,创建于1913年,1956年随校迁至西安;机械学系成立于1985年,两系在1994年6月合并成立了机械工程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由考生填写)网上报名号: 考生编号:(15位,由学院填写)定向单位: 考生类别(相应栏划“√”):□已获硕士学位□同等学力 西安交通大学 2014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工程博士) 姓名:所在单位名称: 证件号:□□□□□□□□□□□□□□□□□□ 报考学院名称: 报考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报考导师: 填表日期:年月日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制

填表说明 1.本表由考生本人用兰黑色钢笔(含签字表)填写,内容应如实准确、力求详尽,字 迹应工整、清晰。粘贴照片,按页码装订本表(含报考材料)后,于规定时间内送至所报 .. 考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 ...........。 2.表内所列项目要全部填写,不留空白。如栏内填写不下,可加附页。如有情况不明无法填写时,应写“不详”及其原因,如无该项情况,则应写“无”。 3.考生基本信息栏所填姓名,出生日期等信息应与本人身份证、户口本中所登记信息完全一致。 4.应届硕士生的部分硕士期间信息可按预计毕业情况填写,同等学力报考者硕士期间信息填“无”。 5.学历学位证书编号按持有证书编号填写,无证书请在相应栏目注明具体情况。 6.“本人通讯地址”、“人事档案所在单位通信地址”,不得用简称或写“本市”、“本省” 等字样,在填写地址时必须填写通信地址所在地的邮 .........编.。 7.非全国统考硕士生在未获得硕士学位之前不能以应届硕士生身份报考,具体要求以当年简章为准。 8.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应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否则不予办理入学报到手续。 9.本表非考生本人填写或提供假材料者,一经发现取消考生报考或录取资格 ..................................,由此 引发 ..........。 ..的后果由考生自行负责 本表需附以下报考材料: (1)博士生考生报名情况登记卡(须经本人签字); (2)两名与本门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务)以上的专家推荐书; (3)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成绩单须由单位人事部门或考生毕业学校提供并加盖公章有效) (4)本科、硕士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必须在入学前补交学位证书及学历证书复印件)或证明书;持国外学位证报考者,需提交“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的证明复印件; (5)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合格证明; (6)本人证件复印件(身份证或军人证),在校生还需附学生证复印件或研究生部门开具的应届生证明信; (7)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一张。 (8)同等学力报考人员还须向学校研招办提交简章中要求的相关材料。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材料学院录取名单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材料学院录取名单 235002材料学院安怡 236002材料学院蔡亚辉 237002材料学院曹慧颖 238002材料学院陈冰 239002材料学院陈金梅 240002材料学院陈睿 241002材料学院陈彤 242002材料学院陈逸飞 243002材料学院陈雨晗 244002材料学院程露 245002材料学院丁梦杨 246002材料学院郭志雄 247002材料学院韩嘉琪 248002材料学院郝润姿 249002材料学院何利强 250002材料学院何玉婷 251002材料学院洪政凯 252002材料学院侯岳显 253002材料学院黄润秋 254002材料学院纪利杰 255002材料学院井伟涛 256002材料学院寇聪聪 257002材料学院雷文雅 258002材料学院李佳佳 259002材料学院李晶 260002材料学院李培 261002材料学院李天宇 262002材料学院李响 263002材料学院李艳杰 264002材料学院李颖 265002材料学院李育仁 266002材料学院李紫璇 267002材料学院林保均 268002材料学院林昊文 269002材料学院刘南君

270002材料学院刘桥271002材料学院刘清272002材料学院刘睿璇273002材料学院刘思雨274002材料学院刘伊275002材料学院罗俊强276002材料学院骆宇飞277002材料学院马帅278002材料学院戚俊甫279002材料学院史坤坤280002材料学院孙银秋281002材料学院谭陵282002材料学院唐春华283002材料学院万明佳284002材料学院王俊伟285002材料学院王佩286002材料学院王鑫垚287002材料学院王裕华288002材料学院王远航289002材料学院王芝萍290002材料学院王子圳291002材料学院谢文琦292002材料学院徐亮293002材料学院许雅文294002材料学院杨博295002材料学院杨浩296002材料学院杨媛超297002材料学院于志明298002材料学院张伯岩299002材料学院张佳慧300002材料学院张建飞301002材料学院张健302002材料学院张莉303002材料学院赵小龙304002材料学院赵艺薇305002材料学院赵樱306002材料学院郑若瑶307002材料学院周鼎

西南交通大学优秀个人简历

丁俊 工程监理 个人信息 工作经验: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性别: 男 年龄: 31岁 居住地: 上海 电 话: 139********(手机) E-mail : d ingjun@https://www.360docs.net/doc/389186967.html,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个月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建筑/建材/工程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 能: 工程监理 语言能力 英语: 熟练 听 说: 熟练 读 写: 精通 最近工作 公司: XX 建材工程有限公司 行业: 建筑/建材/工程 职位: 工程监理 最高学历 学校: 西南交通大学 学历: 本科 专业: 土木工程 自我介绍 具有多年工程管理经验,已获得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证书,熟悉工程建设流程,了解施工现场状况,擅长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能够协调设计、施工、监理的各方关系;熟练应用各种办公软件、造价软件、CAD 设计软件,工程设计与管理能力兼具。工作态度认真,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丰富的团队建设、组织、管理经验,具有较高的职业忠诚度。 工作经验 职位: 工程监理 公司: X X 建材工程有限公司 2010/1--2017/5 行业: 建筑/建材/工程 部门: 工程部 工作内容: 1、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督; 2、负责跟进施工进度,保证施工时间; 3、负责协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之间的沟通工作; 4、负责编制工程项目的报价; 5、负责组织竣工验收工作。 职位: 监理工程师 公司: X X 建筑有限公司 2009/1--2010/1 行业: 建筑/建材/工程 部门: 工程部 工作内容: 1、负责工程的质量监控; 2、负责工程进度的监控; 3、负责预算控制; 4、负责组织验收; 5、负责处理施工现场的突发情况。 教育经历 学校: 西南交通大学 2004/9--2008/6 专业: 土木工程 本科 证书 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 2008/1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2007/9

西安交大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

第一章 8.计算下列晶体的离于键与共价键的相对比例 (1)NaF (2)CaO (3)ZnS 解:1、查表得:X Na =0.93,X F =3.98 根据鲍林公式可得NaF 中离子键比例为:21 (0.93 3.98)4 [1]100%90.2%e ---?= 共价键比例为:1-90.2%=9.8% 2、同理,CaO 中离子键比例为:21 (1.00 3.44)4 [1]100%77.4%e ---?= 共价键比例为:1-77.4%=22.6% 3、ZnS 中离子键比例为:2 1/4(2.581.65)[1]100%19.44%ZnS e --=-?=中离子键含量 共价键比例为:1-19.44%=80.56% 10说明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与动力学条件的意义.说明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答: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决定转变是否可行,是结构转变的推动力,是转变的必要条件;动力学条件决定转变速度的大小,反映转变过程中阻力的大小。 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两种状态都是物质存在的状态,材料得到的结构是稳态或亚稳态,取决于转交过程的推动力和阻力(即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阻力小时得到稳态结构,阻力很大时则得到亚稳态结构。稳态结构能量最低,热力学上最稳定,亚稳态结构能量高,热力学上不稳定,但向稳定结构转变速度慢,能保持相对稳定甚至长期存在。但在一定条件下,亚稳态结构向稳态结构转变。 第二章 1.回答下列问题: (1)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内画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 (001)与[210],(111)与[112],(110)与 [111],(132)与[123],(322)与[236] (2)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111)和 (112)晶面,并写出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 (3)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同时位于(101). (011)和(112)晶面上的[111]晶向。 解:1、 2.有一正交点阵的 a=b, c=a/2。某晶面在三个晶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6个、2个和4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密勒指数。 3.立方晶系的 {111}, 1110}, {123)晶面族各包括多少晶面?写出它们的密勒指数。 4.写出六方晶系的{1012}晶面族中所有晶面的密勒指数,在六方晶胞中画出[1120]、[1101]晶向和(1012)晶面,并 确定(1012)晶面与六方晶胞交线的晶向指数。 5.根据刚性球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以点阵常数为单位,计算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体中的原子半径及四面体和八面体的间隙半径。 (2)计算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胞中的原子数、致密度和配位数。 6.用密勒指数表示出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中的原子密排面和原子密排方向,并分别计算这些晶面和晶向上的原子密度。 解:1、体心立方 密排面:{110}21 14 1.414a -+? = 密排方向:<111> 11.15a -= 2、面心立方

西安交通大学面试准备

西安交通大学面试准备 一、面试概况 采取分组交互式比较型方式(即五人一小组进行面试,组中五人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每组5名学生,面试时间为60分钟。主要环节包括“英语口语表达”、“知识问答”、“集体讨论”等,主要考察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知识、心理素质、以及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个人的知识问答为电脑抽签形式。 预计将有1200人左右参加面试,录取800名左右,C等级优惠政策在不在800名里。现在是A200名,B600名。二、面试题型和具体试题 宗旨:面试主要是“透过知识看能力”。 主要考查哪些能力? 人文素养考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过程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倾向、审美情趣等。 自然科学素养题考查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维主要考查学生思维是否开阔,是否有新奇的想法,是否具备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小组讨论环节,主要看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还有人归纳说,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反应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兴趣爱好及知识面拓展情况等。 据考生介绍,面试大概分为以下7个环节: 一、自我介绍。 你要准备一个英文的自我介绍,准备一些小的话题:家乡,家乡的名胜,我的爱好,我的家等等。这个英文的介绍算在你的面试英语成绩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文的介绍一般是不要求的,但也有部分考生反映有1分钟的中文自我介绍(时间是1分钟旁边有人用电脑计时,尽量不要超过1分钟也许评委会打断你)。老师也可能根据你的介绍去追问你一些问题。(重要:最好中文介绍想好下一步老师会问你什么,你怎么回答好,这样就不怕追问了。) 二、英文问答。考生须在一分钟内用英语回答面试官的提问。 例题:①高中生活和大学生活会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规划以后的学习生活? ②对出国留学有什么看法? 听不懂时可说:I am sorry. I did not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saying.(很抱歉。我没有听懂你说的话) 救场最主要的是你的心态。你应该放松,不会或者是听不懂都不要觉得尴尬。微笑,把你的自信表现出来是最主要的。

西安交大材料工程复试问答题

一失效分析 1 断裂可分为几类?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如何 区分? 答:1)根据材料断裂前所产生的宏观变形量 大小,将断裂分为韧性断裂和脆断裂。 2)韧性断裂是断裂前发生明显宏观塑性变形。而脆性断裂是断裂前不发生塑性变形,断 裂后其断口齐平,由无数发亮的小平面组成。 2 断裂过程分为几个阶段?韧性断裂和脆性断 裂的断裂过程的区别在哪里? 答:1)无论是韧性断裂还是脆性断裂,其断 裂过程均包含裂纹形成和扩展两个阶段。 裂纹自形成到扩展至临界长度的过程称为裂纹 亚稳扩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裂纹扩展阻力大, 扩展速度较慢;而把裂纹达到临界长度后的扩 展阶段称为失稳扩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裂纹扩 展阻力小,扩展速度很快。 2)对于韧性断裂,裂纹形成后经历很长的 裂纹亚稳扩展阶段,裂纹扩展与塑性变形同时 进行,直至达到临界裂纹长度,最后经历失稳 扩展阶段而瞬时断裂,因此韧性断裂前有明显 的塑性变形。 对于脆性断裂,裂纹形成后很快达到临界长度,几乎不经历裂纹亚稳扩展阶段就进入裂纹失稳 扩展阶段,裂纹扩展速度极快,故脆性断裂前 无明显塑性变形。 3 什么是材料的韧性?评价材料韧性的力学性 能指标有哪些? 答:1)韧性是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 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它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 综合表现。材料韧性好,则发生脆性断裂的倾 向小。 2)评价材料韧性的力学性能是冲击韧性和 断裂韧性。 冲击韧性是材料在冲击载荷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常用标准试样的冲击吸收 功A k表示。 断裂韧度K IC是评定材料抵抗脆性断裂的力 学性能指标,指的是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的 能力。 4 材料韧性指标的含义及应用? 答:1)冲击吸收功A k是衡量材料冲击韧性的力学性能指标,冲击吸收功由冲击试验测得, 它是将带有U形或V形缺口的标准试样放在冲击试验机上,用摆锤将试样冲断。冲断试样所 消耗的功即为冲击吸收功A k,其单位为J。A k 越高和韧脆转变温度T K越低,则材料的冲击韧性越好。 2)断裂韧度K IC是评定材料抵抗脆性断裂 的力学性能指标,指的是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 展的能力,其单位为MPa·m1/2或MN·m-3/2。 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因子K I、零件裂纹半 长度a和零件工作应力σ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K I= Yσa1/2式中,Y=1~2,为零件中裂纹的几 何形状因子。当K I≥K IC时,零件发生低应力脆 性断裂;当K I<K IC时,零件安全可靠。因此,K I = K IC是零件发生低应力脆断的临界条件,即K I= Yσa1/2= K IC由此式可知,为了使零件不发 生脆断,可以控制三个参数,即K IC、σ和a。 5 什么是疲劳断裂? 答:疲劳断裂是指零件在交变载荷下经过较长时间的工作而发生断裂的现象。所谓交变载荷,是指载荷的大小、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 的载荷。 6 疲劳断口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典型的疲劳断口形貌由疲劳源区、疲劳裂纹扩展区和最后断裂区三部分组成。 7 什么是腐蚀?可分为几类? 答:1)腐蚀是材料表面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 反应或者电化学反应所引起的表面损伤现象。 2)分类: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8 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条件是什么? 答:不同金属间或同一金属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电极电位差,而且它们是相互接 触并处于相互连通的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微电池。 9 改善零件腐蚀抗力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对于化学腐蚀:选择抗氧化材料如耐热钢、高温合金、陶瓷材料等, 零件表面涂层。 对于电化学腐蚀:选择耐腐蚀材料;表面涂层;电化学保护;加缓蚀剂。 对于应力腐蚀:减小拉应力;去应力退火;选择KIscc高的材料;改善介质。 10 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行为有哪些特点?答:1)材料的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高温下材料的强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西安交通大学国外交换项目一览

西安交通大学国外交换项目一览 发布时间:2009-12-01 我校国外交换项目一览 我校国外交换项目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正式启动,发展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通过学校各界领导的大力推动和国际合作交流处以及相关部门的努力,现已发展成我校重要的学生交流项目,拥有可执行的交换生项目约87项(不含港澳台项目),每年可通过该类项目,向协议方输送近300名优秀学生。为我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优秀毕业生。现将我校可执行的项目公布如下(部分项目跨年度执行): 近期我处还将陆续公布新签交换生协议和港澳台交换生项目,敬请关注,欢迎广大同学咨询参加! 联系人:梁鲲82668236 协议一览表 序号签订时间学校及研究机构地区 11980. 12. 09庆应义塾大学日本 21991. 08. 26东京工业大学日本 31994. 03. 29东京电机大学日本 41995. 12. 27大阪大学日本 51996. 11. 16名古屋工业大学日本 61997. 04. 29早稻田大学日本 71999. 01. 26名古屋大学日本 81999. 03. 08奈良女子大学日本 92000. 04县立广岛大学(原广岛女大)日本 102001. 11.22群马大学日本

112003. 08.25德岛大学日本122004. 05.10大阪产业大学日本132005. 00.00九州大学日本142005. 02.24东京大学日本152006琦玉大学日本162006立命馆大学日本172006. 08.00东北大学日本182007. 10.26日本医科大学日本192007. 11.00北九州市立大学日本202007. 12.17法政大学日本212008. 02.21京都大学日本222008. 05.26北海道大学日本232008. 05.23冈山大学日本242008. 03.13同志社女子大学日本252008. 02.21筑波大学日本262008. 03.13神户大学日本272008. 05.14九州工业大学日本282001. 04. 09韩国釜庆大学韩国292004. 08. 26韩国高丽大学韩国301999. 12. 22韩国庆尚大学韩国312005. 06. 14韩国汉阳大学韩国322003. 12. 29韩国成均馆大学韩国332004. 12. 10韩国科学技术院韩国342008. 03. 17首尔市立大学韩国352008. 03. 27韩国岭南大学韩国362004. 04. 06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372007. 05. 16马来西亚理工大学马来西亚382008. 04. 28华沙理工大学波兰

西安交通大学历任校长介绍.

浙江大学毕业证样本历任校长 浙江大学简介 浙江大学(英文名称Zhejiang University (ZJU))简称:浙大;是一所以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二个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 浙江大学历任校长 浙江大学存有历任校长;钱三强;1979年24月~1982年6月任浙江大学校长,杨士林;1982年6月~1984年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韩祯祥;1984年2月~1988年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路甬祥;1988年2月~1995年4月任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1995年4月~2006年8月任浙江大学校长,杨卫;2006年8月~现今任浙江大学校长。 浙江大学专业 学校专业设置有;园林、应用生物科学、动物科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类、口腔医学、医学试验班类、医学试验班、历史学、哲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数字媒体技术、城市规划、建筑学、土木工程、水资源与海洋工程、环境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系统工程、机械类、能源动力类、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工与制药类、人文科学试验班、工程力学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系统科学与工程、物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等专业。 浙江大学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前沿是1927年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由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组为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和劳农学院),1928年4月1日由学校更名为浙江大学,1998年9月15日由浙江大学毕业证样本历任校长英语成绩单普通话等级证浙江大学简介浙江大学(英文名称Zhejiang University (ZJU))简称:浙大;是一所以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二个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 浙江大学历任校长浙江大学存有历任校长;钱三强;1979年24月~1982年6月任浙江大学校长,杨士林;1982年6月~1984年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韩祯祥;1984年2月~1988年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路甬祥;1988年2月~1995年4月任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1995年4月~2006年8月任浙江大学校长,杨卫;2006年8月~现今任浙江大学校长。 浙江大学专业学校专业设置有;园林、应用生物科学、动物科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类、口腔医学、医学试验班类、医学试验班、历史学、哲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