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吉祥图案的源流
传统工艺美术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传统工艺美术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不仅代表着吉祥和祝福,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吉祥图案的起源和发展吉祥图案起源于古代祭祀信仰和宗教仪式,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玉器和青铜器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吉祥图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衣物、家具、建筑等方方面面。
它们通过各种线条和色彩的组合,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吉祥图案的象征意义吉祥图案中的各种元素和符号,都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
鱼代表着富贵和多子多福;孔雀象征着美丽和永恒;莲花代表着纯洁和超凡的境界;龙象征着皇权和权力;麒麟代表着吉祥和好运。
这些图案通过其独特的符号语言,传达着一种神秘而又深刻的文化意蕴。
三、吉祥图案的文化内涵吉祥图案所传递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它们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审美价值。
吉祥图案也反映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和幸福的向往,代表着一种对未来的期盼和希望。
吉祥图案中的一些元素如云、山、花等,也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观念。
吉祥图案还承载着一种道德观念,如它们所代表的龙、凤等神兽,象征着正义、善良和勇气。
四、吉祥图案的当代价值吉祥图案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们的当代价值也非常重要。
吉祥图案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从事吉祥图案的创作和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美学观念。
吉祥图案也是当代设计中的重要资源,可以为现代衣物、家具、建筑等设计带来独特的文化韵味和艺术价值。
吉祥图案作为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重要元素,通过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吉祥图案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审美理念。
在当代社会,吉祥图案仍然具有重要的艺术和设计价值,对于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寓意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寓意吉祥图案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美术形式,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它源于商周,始于秦汉。
发育于唐宋,成熟于明清。
它那丰富的内涵,善美的理想正是中华民间文化的象征。
吉祥图案出于吉祥观念,乃民俗民风。
而吉祥观念的产生一直可上溯至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
图腾是指一个民族的标志,一般是宗教的祖先和守护神,以祖灵崇拜为主,兼及生殖崇拜。
此类吉祥图案有:龙纹(如二龙戏珠)、凤纹(如鸣凤朝阳)、龙凤呈样、句芒(农神)鞭春(春牛图)、虎纹、犬纹、龟纹、蛇纹、鱼纹及葫芦、莲花(两者皆喻生命本源)、石榴、葡萄、桃等,沿用至今。
中国历代的吉祥纹样,代代相承又代代相异。
商周的威仪神秘,秦汉的质朴写实。
魏晋的矫健刚劲,隋唐的丰满富丽,宋朝的典雅秀丽。
.明清的纤细巧密,都令人赞叹。
吉祥图案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出现在陶瓷、漆器、建筑画、雕刻、织锦、刺绣;地毯、年画、剪纸、首饰、服装等工艺美术日用品上,在装饰性和实用性方面为其他美术形式所不能比拟。
吉祥图案着重于寓意吉祥的内涵,因而有别于一般的装饰图案。
而吉祥的内涵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辞海》云:“吉祥,亦作吉羊。
”《庄子·人世间》日:“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台湾《中文大辞典》:“吉祥止止:谓喜庆好事不断出现。
”)成玄英疏曰:“吉者,福善之事。
祥者,嘉庆之征。
”此种解释仍是以抽象概念解释抽象概念,而吉祥图案是将抽象的概念物化。
睿智的中国人以丰富的想象力与联想力,先将抽象的概念与一具体的实物相联系,再将这种实物美化,并与其他吉祥物组合在一起,最后的效果,就是让人们在画面中读出那一抽象的概念。
其主要表现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一、谐音法:即以同音或相近的音借喻某一吉祥事物,在民间创造出了不少谐音的装饰图案。
吉祥如意:戟代表吉,祥云图案代表祥,这样就可用戟、祥云与如意组成图案。
或用小孩手中拿着橘子和如意骑在大象背上来表示吉(橘)祥(象)如意。
中国民俗吉祥图案.ppt

富贵平安
中国传统文化之 吉祥图案
一、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历史
“吉祥” 《庄子•人世间》:“瞻彼阕者,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唐人成玄英:“吉者,福善之事;祥者, 嘉庆之征。” “吉祥善福,止在凝静之 心。 ”
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 智慧。
一般认为中国的吉祥图案源于商周,始于 秦汉,发育于唐宋,成熟于明清。但事实 上在新石器时期的器皿上已经出现。
• 玉琮是中国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带有神秘色 彩的礼器,既用来祭祀大地,也是权威的 一种象征。《周礼》记载:“以玉作六器, 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 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这也是后世“苍 天、黄土、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思 想的由来。
• 承天象地、天圆地方 • 东汉郑玄注“璧圆像天, • 琮八方像地。” (四方)
红山文化
“猪首龙”
(距今6000-7000 年)
1971年在内蒙古自 治区赤峰发现。
• “红山”,是指山体为暗红色花岗岩的赤峰。 “女神文明”
• 猪是东北先民重要的崇拜对象,猪的形象在红山 文化遗址中大量出现。
• 大母神的动物化身。
• [德] 埃利希·诺伊曼:《大母神——原型分析》 “猪是原型女性的象征,而且在各地都被当作女 神的献祭动物。”
饕餮纹
• 李泽厚《美的历程》:饕餮究竟是什么呢?这
迄今尚无定论。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兽面纹, 是什么兽?则各种说法都有:牛、羊、虎、鹿、 山魈...... 它们完全是变形了的、风格化了的、幻 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它们呈现给你的感受是 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它们这所以具有威 吓神秘的力量,不在于这些怪异动物形象本身有 如何的威力,而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为象征符号, 指向了某种似乎是超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
传统工艺美术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传统工艺美术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传统工艺美术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其中的吉祥图案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这些吉祥图案不仅在工艺品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更深层的则是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和精神寄托。
本文将从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出发,探讨其在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重要意义。
一、吉祥图案的历史渊源吉祥图案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的吉祥图案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图腾和祭祀图案,如龙、凤、麒麟等。
随着历史的发展,吉祥图案逐渐成为装饰工艺品的重要元素,例如在青铜器、汉代玉器、唐宋瓷器等文物中都可以见到各种吉祥图案的运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吉祥图案不仅仅是进行了装饰,更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
二、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1. 寓意吉祥美好吉祥图案往往代表了美好的愿望和寓意,如龙代表着皇权和神圣,鱼代表着富足和多子多福,莲花代表着高洁和纯洁,等等。
这些吉祥图案形象逼真,意境深远,成为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具体表达。
人们通过这些吉祥图案所传递的寓意,来表达对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和祝福。
2. 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吉祥图案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是深厚的,其中融入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
这些图案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性的图案,更蕴含了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精髓。
它们通过具体的形式和意义,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传递了华夏子孙对美好生活和幸福未来的向往和期盼。
吉祥图案在传统工艺美术中的运用,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种贡献。
3. 反映社会风俗和精神追求吉祥图案在传统工艺美术中的运用,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例如在婚庆用品中,常常可以看到鸳鸯、喜鹊、囍字等吉祥图案的运用,这些图案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是传递了人们对幸福婚姻和美满家庭的渴望和祝愿。
再比如在节庆用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福字、灯笼、剪纸等吉祥图案的运用,这些图案都是为了庆祝节日和祈福平安。
中国吉祥图案探究

中国吉祥图案探究【摘要】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是中国人民创造出来的绚丽的瑰宝。
它多姿多彩的样式和美好的寓意深切体现出祖先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图案中表现出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让我们感受到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美术形式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们祖先所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宝藏。
传统的吉祥图案更是这宝藏中最绚烂的一块。
图案通过比拟、暗喻、象征、双关等的手法,表现出我们的祖先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创造出图形与寓意吉祥的完美结合的美术表现形式。
一、中国吉祥图案的历史渊源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起始可上溯到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图案,以饕餮最为著名。
后在唐宋得到一定的发展,瓦当、漆器等都有不同的吉祥图案,寄寓人们对于美好愿望的追求。
再到明清达到鼎盛时期,几乎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
表现形式从器皿到剪纸、刺绣及年画的应运而生。
而昭和三年(1928年)在日本发行的《吉祥图案题解》更是将中国吉祥文化推向世界。
二、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象征意义说到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要表达的意思不外乎“富、贵、寿、喜”。
富就是财富;贵是对权力功名的表述;寿有延年、平安之意;喜则关系婚姻、子孙等。
图案通过花样繁复的形象加之合理的搭配,表现出不同的吉祥寓意,在逢年过节和喜庆的日子,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庆贺。
吉祥图案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但总体可归为“避祸类”和“求吉类”。
“求吉类”图案包括健康长寿、子女平安、生活幸福、家庭和睦等祈求生活美满幸福。
这类吉祥图案多会出现如喜鹊、竹子、蝙蝠、羊、鱼、鹤、龙凤、桃子、瓶等通过谐音或象征等手法寓意祝福的形象。
平时多见的龙凤呈祥、五子登科就是祈求子女成才的图案。
还有五福捧寿、福自天来、松鹤延年则寓意人们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避祸类”图案希望达到镇妖避邪、清除祸患的目的。
一般使用八卦、钟馗、五毒、葫芦、门神等生动形象描绘。
这类图案的描绘包含了很多原始思维、民俗习惯、宗教理念等文化习俗的融合。
吉祥纹样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吉祥纹样是我国传统的一种纹样,它承载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被誉为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在早期的古代我国,吉祥纹样被用于装饰古建筑、服饰、工艺品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近年来,吉祥纹样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1. 吉祥纹样的历史和起源吉祥纹样起源于我国古代,它最早出现在商代青铜器上,后来逐渐演变成了龙、凤、麒麟等吉祥图案,成为了我国传统装饰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吉祥纹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我国人民追求吉祥安康、美好生活的象征。
2. 吉祥纹样的文化内涵吉祥纹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意蕴,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它融合了宗教、哲学、艺术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具有很高的文化含量和情感价值。
吉祥纹样不仅展示了我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体现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和祈祷。
3. 吉祥纹样的艺术价值吉祥纹样通过精巧的构图和精细的制作工艺,展现出了我国传统艺术的卓越之处。
无论是在古建筑上的装饰、还是在传统工艺品上的镶嵌,吉祥纹样都展现了我国传统艺术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
它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4. 吉祥纹样的保护和传承作为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吉祥纹样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各级文化部门和学术机构积极开展吉祥纹样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吉祥纹样的传承和发展。
各种形式的展览、演出和培训也在积极推动着吉祥纹样的传承和弘扬。
5. 吉祥纹样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弘扬,吉祥纹样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当代社会,吉祥纹样不仅在传统文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现代设计、时尚产业等领域展现出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未来,吉祥纹样将会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继续为人们带来美好、喜庆、祥和的艺术享受。
吉祥纹样作为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鼓舞民族精神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发展及寓意

一、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简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意识和审美情趣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与之相生相伴的各种艺术形式也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作为形式艺术同样也是人类思维和意识形态的反映,必然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远在远古时代图腾崇拜时期,先民们对神秘莫测的宇宙万象和诸多的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动植物的形状与生活特性充满了幻想与猜测,企福求安的图形符号由此诞生。
这一时期彩陶工艺上的动物纹、人面鱼纹等都带有人敬天神、人仰混沌的意味。
这种图腾文化,虽然还不能真正意义上被称为人们主观能动所创造的装饰吉祥图案,但客观上它奠定了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基础,将其源址定义在了人文艺术的范畴之内。
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石雕、玉刻中先后出现了各种形状的怪兽,如龙、凤、龟、鸟等,以及云纹、水波纹、回纹等纹饰亦最先出现。
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吉祥图案在阶级社会中得以产生。
因为在阶级社会,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这工艺水平的突飞猛进,丰富的思想内容得以通过客观形式表现出来。
例如青铜器、漆器上的饕餮纹、夔龙纹、鸟纹、象纹等各种纹饰,让人不仅感受到那个特定时代凝重典雅又神秘古老的精神内涵。
秦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中的因果报应、道教中的长生不老、儒教中的阴阳五行,三者有所融合,再加上神话传说,极大地丰富了吉祥图案的题材,并广泛地应用于建筑、雕塑和民俗艺术中,丰富的吉祥语言开始出现。
例如在汉代织锦上已经出现不少吉祥图案,有“万事如意”锦、“延年益寿大益子孙”锦等。
此时传统吉祥图案中的福、禄、寿、喜图案已经逐渐开始成形。
隋唐宋元时期,吉祥图案日臻完善,逐渐普及。
尤其是在宋元时期,吉祥图案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彩画、陶瓷、刺绣、织物、漆器上,此时的吉祥图案进入了发展的高度普及期,甚至到了“图必吉祥”的地步。
明清时期,吉祥图案开始走向成熟。
图案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并施用图案技法加以、表现,使吉祥图案更趋成熟完美。
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来源大致可分三个部分

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来源大致可分三个部分。
其一,来自民间工艺:陶瓷、刺绣、窗花、蓝印花布,蜡染、剪纸、雕刻、编织等,这是劳动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发挥创造的,一般比较朴实、粗犷、乡土气息浓郁。
其二来自宗教艺术,如宗教传说和神话传说,庙宇、石窟中的壁画、藻井、龛楣、塑像服饰、基座、建筑、雕刻以及各种供器装饰。
最典型的敦煌图案,是佛教传统图案的精华部分。
它是我国的能工巧匠吸收外来文化所发挥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些图案构图严谨,富于理想。
其三是来源于封建帝王、王公贵族、富豪商贾等所占用的陈设品、日用品、服饰、首饰、建筑……这些工艺品图案是为了满足奢侈者的物质生活和空虚的精神生活而精心设计的,并没有专门的作坊由专人监督制作的,所以图案非常精细,色彩富丽豪华。
除了如前所说的那些传统图案外,相当一部分是福、寿、禄及文人字画、诗歌为题材的装饰图案。
多数采用了“米”字格和“九宫”格等格律形式。
以上三部分纹样,组成了我国传统图案的主流。
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
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的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精美繁复的花鸟虫鱼、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都凝聚着相应时期独特的艺术审美观。
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
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的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精美繁复的花鸟虫鱼、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都凝聚着相应时期独特的艺术审美观。
1、连珠纹连珠纹尤其连珠圈纹是古波斯萨珊王朝最为流行的花纹;在萨珊风格织物中,以对兽或对鸟图案母题为主,而以各种圆和椭圆的连珠作为图案装饰主题。
连珠纹图案于5~7世纪间沿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传入我国,但在这一时期基本是作为器型排列的边饰。
连珠纹在中国的唐锦中成为数量最多,而且具有时代特色的纹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祥物是人类意识观念的产物,早在殷商时代,中国人就已经有了吉祥观念。
从出土的商周钟鼎、陶器上可发现,吉祥图案已露端倪。
而现存最早的吉祥图,当推东汉末年绘刻于甘肃成县鱼窍峡摩崖上的五种象征吉祥的动植物:黄龙、白鹿、甘露、连理木、嘉禾。
“吉祥”两字的组合使用,据认为最早出于《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唐人成玄英对此作过注解:“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其意说明了众多吉祥纹图的生成,就是把美好的故事和喜庆的征兆绘成图像,用来表达求吉驱凶的观念,可以是自身祈愿的,也可以是相互祝颂的。
那么,吉祥图案是怎样产生的呢?笔者通过研究、比较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演进历程,发现这种发源于人类意识观念的产物与古代图腾有着许多借用、概括、传承和变异的关系。
古代图腾孕育了吉祥坯胎图腾,英文中作“totem”。
它源于“ototeman”一词,其义为“我的亲属”。
图腾崇拜实际上是自然崇拜(或动植物崇拜)与鬼魂崇拜(或祖先崇拜)互相结合起来的一种宗教形式。
就其崇拜的直接对象来说,是自然物或动植物,而就其崇拜的观念来说,都具有鬼魂崇拜或祖先崇拜的内容。
图腾崇拜产生于原始氏族时期,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自然物或动、植物之间有着血缘亲属关系,于是把它们当作神灵或自己的祖先去崇拜,成为本氏族的保护神。
图腾,既是一个氏族的崇拜对象,又被当作该氏族的标志和象征。
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有相当多的图腾记载。
如在《山海经》中,提到的邦国有105个,其中14个邦国有图腾的记载;提到的179个人神或氏州长,其中44个有图腾痕迹的记载。
特别在《五藏山经》中,共记载了58个人神、氏族和邦国的图腾。
其中鸟图腾14个、虎图腾8个、蛇图腾8个、龙图腾3个、狗图腾3个、鱼图腾6个、植物图腾2个,还有豹、马、牛、豺、羊、貊、蜂等图腾各1个,另外还有不知名的兽图腾7个。
关于《山海经·五藏山经》中所记载的图腾分布情况,大体是这样的:龙图腾氏族基本上在南方,但河南北部也有龙图腾;鸟图腾氏族主要分布在河南的卢氏、栾川、嵩县和湖北省汉山以西地区;蛇图腾氏族在山西的北部和中部;马、牛、羊图腾氏族在中国的西部,即陕西、甘肃、青海等地;豕类图腾氏族,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西部、南部、北部和河北省的南部。
原始图腾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形式和内容。
音乐、舞蹈、诗歌、绘画、书法、装饰及古代神话等艺术,都从此发轫。
中国古代的艺术发展史,从内部规律来看,都可追溯到原始图腾。
而图腾的符号、标志、旗帜,就是朴素的、原始的绘画、书法和装饰艺术。
在考古发掘出土的器物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原始图腾对古代绘画的影响。
如西安半坡彩陶上的人面鱼纹,河南临汝陶瓮上的“鹳鸟石斧图”,江苏吴晋陶器盖上的似蛇近龙的图案,陕西宝鸡陶壶上的鸟啄鱼纹,山东大汶口的猪形陶器。
此外,还有各地出土的青铜器上的羊、豕、鱼、虎、凤、龙等画纹以及山东、四川出土的画像砖上的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像等等。
这足以证明,原始图腾对古代绘画有巨大的影响,正是图腾崇拜激发了古代艺术家对图腾物形象创造的灵感和热情。
史料证实,图腾氏族成员常常用图腾物来装饰自己,认为这样便可以受到图腾物的保护,也就是说,这些被古人认识的图腾,已经具备了吉祥的意识。
如瑶族以五彩斑斓的龙犬(盘瓠)为图腾,男女衣装都要在领边、袖口、裤沿和胸襟两侧绣上有关龙犬的花纹图案;东北通古斯各民族的萨满上衣的后襟上一般都下垂一个尖形尾饰,象征鸟尾。
参照中国各民族图腾物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汉族古代的图腾是龙或凤,现代的吉祥图案依然是龙或凤;德昂族的古代图腾是虎,现代的吉祥图仍然是虎;赫哲族的古代图腾是鸟,现代吉祥图仍然是白天鹅;哈萨克族的古图腾是白天鹅,现代吉祥图仍沿用;拉祜族的古图腾是葫芦,现在仍沿袭……分析华夏多民族的图腾,许多已转化为现代的吉祥图案。
这足以证明,原始图腾曾对中国古代艺术的产生、发展,尤其是对吉祥图案的产生与发展,产生过直接和巨大的影响。
吉祥图案的发展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有这样几个特点:一、崇拜的对象限于自然界,还没有将人奉为神;二、神所保护的范围以氏族或部落为限,尚无超出部落的地区性的神;三、各种图像神灵之间是平等的,没有超越于一般神灵的至上神。
恩格斯说:“没有统一的君主,就绝不会出现统一的神。
”从夏朝开始,人神代替了图腾,出现了超出氏族、部落的地区性保护神—社。
《史记·夏本纪》:“禹……为山川神主。
”又《封禅书》:“自禹兴而修社祀。
”因为禹成了神,他的儿子启当然就不同凡人,王权神授的意识就容易被社会所接受,并成为夏朝神权政治的思想基础。
这一时期由于缺乏考古实证,很难再现“吉祥图案”。
但笔者认为,此期吉祥图案尚处在一个对“人神崇拜”的“黎明期”。
商周时代是王权与神权结合的时代,是以祖神崇拜为核心、并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时期。
因此,商周青铜器的制式纹样强烈地凸显和映射出这一时代的精神面貌与文化背景,其中给人印象最深、最神秘莫测的当属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
而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人神崇拜”,则对中国的龙文化与凤文化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龙,四灵之长,变化无方。
《周易》中称“云从龙,风从虎”。
进入封建社会后,龙就成为帝王权力的象征,代表着帝德天威。
历代帝王都以真龙天子自称,从皇宫帝苑到服饰器皿,都充斥着龙的装饰。
同时,在民间,龙既是神灵、祥瑞,又是人们的审美对象,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
这一时期的龙纹分为夔纹和夔龙纹。
古籍中记载“夔一足”,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为夔。
近代学者王国维则认为夔是殷商先祖原始的图腾神。
凤也是幻想的产物和某些形态的升华。
凤的原形可能是孔雀或雉类,融合了鹰等许多种鸟的典型形象,是源于神话幻想的艺术形象。
凤象征着吉祥、勇敢、神力、希望以及美好的爱情(如雉类常偶居,形影不离)。
这一时期反映在青铜器上的凤鸟纹,应是远古吉祥的萌芽。
凤和龙同为古代的祥瑞动物,在古史传说、部落神话以及古代岩画、陶器、青铜器、玉器等器物上都保存了大量的凤鸟的史料和艺术造型。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明玄鸟就是商的图腾。
古代夷族中有鸟夷部落,也是以鸟为图腾。
凤鸟就是鸟图腾的总代表。
凤凰呈祥、龙凤呈祥的主题在青铜器纹饰中一直绵延不断,并扩展到青铜艺术之外的其他艺术创造中。
唐代时,社会开放,与周边国家的交往频繁,吉祥装饰图案得到了空前发展。
初唐较多龙凤和植物花纹,如折枝花、串枝花等。
盛唐纹饰大受中亚、西亚影响,龙凤、飞狮、天鹿、天马、犀、龟、孔雀、鹦鹉等动物相当流行,连生贵子、多子多孙、多福多寿等寓意的装饰吉祥纹样占居主流。
中唐后,吉祥装饰花纹日趋细密,更富于图案化,多以双鱼、对凤等组成团花图案。
到了晚唐,吉祥装饰纹样流行以单纯花叶组成的团花以及由凤纹演变而来的双凤图案。
宋元吉祥图案的发展越来越趋于成熟。
它善祷善颂,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
吉祥图案的分类中国吉祥图案主要分为三类:植物、动物和器物。
植物吉祥图案。
根据事物属性或取其谐音,如松柏冬夏常青,凌寒不凋,用以祝福人长寿延年,品行正直;又如合欢叶晨舒夜合,用来表示夫妻恩爱。
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一些有益身体的食物,如桃子、枣子、枸杞子、灵芝等,也成为吉祥物。
动物吉祥图案。
龙、凤、麒麟、龟,合称为“四灵”,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动物吉祥图案“龙”为四灵之首,是想像出来的神物。
传说中的“龙”系由我国远古时代各部族的动物图腾复合而成。
从此种意义上说,“龙”是中华民族长期相互影响、融合、团结的标志。
“凤”也是想像中的一种神物。
所谓“龙凤呈祥”,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麒麟”是人们想像中的另一种神物。
它遍体麟甲,形态似鹿,长着翅膀,有一幅“麒麟送子图”,即是人们祈望子孙繁荣、追求幸福的象征。
“龟”是四灵中惟一存在的生物。
由于其寿命长,是健康长寿的象征。
其壳常用作刻字,是古代灿烂文化的见证。
古人奉为神物,使其跻身于四灵之列。
另外,狮子也是动物吉祥图案的主要代表。
其他如鱼代表富足有余,猪代表财气,虎示意压邪,羊代表吉祥,等等,这些常见的动物,很多都被人们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动植物组合吉祥图案。
还有不少动物和植物配合的图案,如金鱼和海棠,意为“金玉满堂”;莲花和鲤鱼,意为“连年有余”;松、鹤合画为“松鹤延寿”;柏与鹿合画,称“百禄图”,象征富贵。
动植物外,古钱、银锭、琴瑟、寿石、镜子、花瓶等也随着时代的演化,成为公认的吉祥物。
56个民族的吉祥物1992年初,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上,我国56个民族的代表,向盛会敬献了各自的吉祥物,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这56种吉祥物是:汉族—二龙夺宝,代表神武和力量;蒙古族—两匹奔腾的骏马,象征进取腾飞;回族—滩羊,象征丰收在望;藏族—卓索切玛(斗),象征五谷丰登;维吾尔族—百灵鸟,代表纯洁高尚;苗族—芦笙,文化和感情的象征;彝族—子摩格理(漆器),象征吉祥安康;壮族—绣球,爱情的象征;布依族—糠包,象征纯情和崇敬;朝鲜族—长鼓,象征吉祥欢乐;满族—玉如意,代表顺利如意;侗族—56角鼓楼,代表团结幸福;瑶族—长鼓,代表崇敬;白族—金鸡,象征光明、吉祥、幸福;土家族—阳雀图案的土家织锦,象征春天、希望、吉祥如意;哈尼族—白鹇鸟,象征兴旺发达;哈萨克族—白天鹅,代表爱情和美;傣族—金孔雀,象征吉祥、幸福、美好;黎族—人龙锦(以人和龙为图案的织锦),代表团结和睦、吉祥如意;傈僳族—弩,象征勤劳勇敢;佤族—木鼓,代表庄严吉祥;畲族—凤,象征幸福、光明;高山族—双连环,象征团结;拉祜族—陶葫芦,象征团结、祥和、自信、自强;水族—拐(汉语:银压颈),象征庄重、吉祥、万事如意;东乡族—本族姑娘服装,象征吉祥顺利、洁身光鲜、合家欢乐;纳西族—东巴挂毯,象征勤劳智慧、进取向上;景颇族—目脑示栋(图腾柱),代表幸福、丰收、胜利;柯尔克孜族—白鹿,象征幸福、吉祥、爱情;土族—吉祥如意图(刺绣),象征吉祥如意、幸福进步;达斡尔族—曲棍球(拍及球),打曲棍球是这个民族传统悠久的运动项目;仫佬族—锡角(乐器),代表喜庆;羌族—羊头壁挂,象征吉祥、美好;布朗族—三弦琴,代表纯洁、幸福;撒拉族—白骆驼,象征幸福和希望;毛南族—顶卡花(汉语:花竹帽),爱情信物;仡佬族—睦福(葫芦上的雄鹰),代表和睦幸福;锡伯族—麒麟,代表吉祥、幸福;阿昌族—白象,象征太平、祥和、欢欣;普米族—笃笆(篾盒),代表丰收;塔吉克族—雄鹰,代表勇敢、智慧、正义;怒族—达比亚(乐器)和挎包,象征幸福吉祥;乌孜别克族—白斑鸠,代表安宁、和平、繁荣;俄罗斯族—鸽子,代表善良、勤劳;鄂温克族—驯鹿,代表善良;德昂族—虎,象征除恶扬善;保安族—保安腰刀,爱情的信物;裕固族—头面(头饰),代表财富;京族—珍珠,象征幸福和光明;塔塔尔族—白额大羊,代表吉祥;独龙族—独龙毯,象征幸福美满;鄂伦春族—鹿角,代表吉祥;赫哲族—白天鹅,代表勇敢、智慧、美德、幸福、理想;门巴族—切玛,代表丰收、幸福;珞巴族—吉加阿纳(塔形石头),代表吉祥、公正;基诺族—大鼓,寨神的象征随着历史的演化与传承,凡是被人们认为是寓意美好生活,代表福、禄、寿、喜、贵以及表达美好愿望、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图案,往往都被用来表达吉祥之意,其涵盖面较古代更为随和和大众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