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教案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教案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并能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乘法交换律的定义及运用。

2.乘法交换律在简便计算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的定义,并能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时,有什么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计算呢?2.是的,加法交换律。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乘法交换律。

大家准备好了吗?(二)探究乘法交换律a.3×4=b.4×3=c.5×6=d.6×5=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算式的结果有什么特点?3.是的,我们发现,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三)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a.7×8+8×7b.12×12c.25×32d.36×492.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运用乘法交换律简化计算。

a.7×8+8×7=56+56=112b.12×12=12×(10+2)=120+24=144c.25×32=25×(4×8)=100×8=800d.36×49=36×(50-1)=1800-36=1764(四)巩固练习a.9×5+5×9b.13×11c.24×16d.81×192.教师批改作业,对错误进行讲解。

(五)课堂小结1.请同学们谈谈对本节课乘法交换律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a.8×7+7×8b.14×13c.17×18d.22×122.家长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练习,使学生理解了乘法交换律的定义,并能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教案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教案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教案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教案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教案1 课题一: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的例1和第59、60页的乘法交换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三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局部名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可以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培养学生分析^p 推理的才能。

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教学难点: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教具准备:把下面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把例1的插图放大成挂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老师:我们在前面复____结了加法和减法,今天要复____结乘法。

老师出示复习题。

1.同学们乘8辆汽车去参观,平均每辆汽车坐45人。

去参观的一共有多人?2.同学们做纸花。

第一组做了45朵,第二组做的和第一组同样多,第三组做了50朵。

三个组一共做了多少朵?3.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是鸭的3倍,小荣家养鸡多少只?4.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比鸭多90只。

小荣家养鸡多少只?先让学生默读题目,然后老师提问:“上面这些题目哪些题可以用乘法计算?为什么?”请三、四个学生逐题答复能不能用乘法计算。

老师:第1题和第3题可以用乘法计算,因为这两道题都是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

二、新课1.教学例1。

出例如1的插图,再提问:“要求盘里的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求?”“还可以怎样求?”学生答复后老师板书: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用乘法计算:5×6=30〔个〕“乘法算式 5乘以6表示什么?”〔6个5相加〕“乘法算式中的被乘数5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一样的加数。

〕“乘法算式中的乘数6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一样的加数的个数〕“解答这道题用加法计算简便,还是用乘法计算简便?”“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哪些方法比拟简便?”“你能说出乘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教题肯定学生的答复,再强调说明并板书:求几个一样加数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优秀教案(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优秀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进一步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自主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规律。

2.在观察发现、举例验证、比较概括等活动中,建构模型,培养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3.体验运算定律的用途,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教学难点】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学习单、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的联想,明确学习任务。

二、探究新知师:3月12日是植树节,同学们一起参加了植树活动。

(出示主题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是怎样理解这些信息的?预设①:每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预设②: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预设③:一共有25个小组。

1.教学:乘法交换律(1)呈现问题,尝试解决出示: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将答案写在学习单例5的位置。

预设:生1:我是运用每组4人负责挖坑、种树,一共有25个小组这两条信息解决的,算式是:25×4=100(人)生2:4×25=100(人)(如学生只列出一个算式,师追问:还能列出不同的乘法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师:看来在多个数学信息中,依据问题提取有效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2)观察分析,发现规律师: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预设:两个因数交换位置了。

师:结果怎么样?(追问)预设:他们的积一样。

师:由于他们的积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怎样表示?预设:25×4=4×25(如生答不出,老师直接讲。

)师:你能再举出几个例子吗?生:......(3)举例验证,归纳规律师:老师也举了几个这样的例子,仔细观察这些式子,你发现了什么?预设: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式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式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式好嘞,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式”的文章:在咱们四年级的数学学习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式可是相当重要的小伙伴呢!就像咱们出门玩耍时的得力工具,能让计算变得轻松又有趣。

先来说说乘法交换律,它的公式是 a×b = b×a 。

这就好比你有两堆糖果,一堆有 a 个,另一堆有 b 个,不管你先数哪一堆,最后糖果的总数都是一样的。

我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题:3×5 和 5×3 ,让同学们计算。

大家都很快算出结果都是 15 。

老师笑着说:“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在起作用啦,顺序变了,结果不变哟!”从那以后,同学们对乘法交换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乘法结合律呢,公式是 (a×b)×c = a×(b×c) 。

这个就像是咱们组队做游戏,不管是先两两一组,还是先三个一组,最后的效果是一样的。

比如说,咱们计算 2×(3×4) 和 (2×3)×4 。

先算 3×4 = 12 ,再乘以 2 ,结果是 24 ;而先算 2×3 = 6 ,再乘以 4 ,结果还是 24 。

是不是很神奇?在实际生活中,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也大有用处。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买水果,苹果每斤 5 元,我们买了 4 斤,香蕉每斤 3 元,买了 5 斤。

计算总价的时候,就可以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先算苹果的总价 5×4 = 20 元,香蕉的总价 3×5 = 15 元,总价就是20 + 15 = 35 元。

但其实也可以这样算:因为买的斤数一样,所以可以先算 (5 + 3)×5 = 40 元,然后发现多算了 5 元,再减去 5 元,也是 35 元。

这样是不是更简单快捷啦?总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就像是数学世界里的魔法咒语,掌握了它们,咱们就能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轻松解决好多难题呢!同学们一定要好好理解和运用它们,让数学变得不再可怕,而是充满乐趣!。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6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6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 逻辑推理:通过探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其能够运用运算律进行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 数学建模:学生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情境的能力。
3. 数学思维:通过发现和证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运用运算律进行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乘法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4. 针对部分学生缺乏课堂参与和合作意识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小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决。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运算律的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3.6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本节课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运算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乘法交换律》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乘法交换律》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乘法交换律》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的概念,掌握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乘法交换律的概念2. 乘法交换律的应用3. 乘法交换律的证明4. 乘法交换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和应用2.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的证明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乘法交换律的概念2. 新课:讲解乘法交换律的定义,举例说明乘法交换律的应用3. 活动一:分组讨论,探讨乘法交换律的证明4. 活动二:小组竞赛,运用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5. 总结:对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应用和证明进行总结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乘法交换律的概念2. 乘法交换律的应用3. 乘法交换律的证明4. 乘法交换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计算2. 提高题:运用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3. 挑战题:探讨乘法交换律在其它数学领域的应用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看法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应用和证明,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节课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注重启发性和互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交换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三单元 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结合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三单元   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结合律

12×5= 60 35×2= 70 45×2= 90 16×5= 80 24×5= 120
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5×47×4 =25×4×47 =100×47 乘法交换律
=4700
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25×9×8 =125×8×9 =1000×9 乘法交换律
=9000
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5×42×8 =25×8×42 =200×42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练习题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 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 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 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 (a×b)×c=a×(b×c)
计算乘法时,记住一些特 殊的数的乘积。可以简便 5 × 4=20 5×2=10 25×8=200 75×4=300 125×8=1000 125×4=500 25×4=100
=8400
怎样简便பைடு நூலகம்怎样计算
97×50×6 =97×(50×6) =97×300 乘法结合律
=29100
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8×13×125 =8×125×13 =1000×13 乘法交换律
=13000
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6×25×4 =26×(25×4) =26×100 乘法结合律
=2600
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25×8) ×(25×4) ×3 =1000×100×3 乘法结合律 =100000×3
125×4×8×25×3
和乘法交换律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知识点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知识点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知识点
类别
知 识 要 点
基础性公民素养
陈述性知识






1、加法交换律的定理是: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那么a+b=b+a
2、乘法交换律的定理是:任意两数相乘,交换两数位置,积不变。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数,那么a×b=b×a
提高性公民素养
策略性知识






1、利用几何直观展示学校到电影院之间的距离
2、利用字母归纳概括一般规律
3、举例说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创新性知识
知新组




8+75
2、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对比怎样更方便。
417×23
3、如果a+b=c,那么b+a=c;如果a×b=c,那么b×a=c
程序性知识








1、理解加法交换律的步骤是:①、写出65+53 ②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③计算结果 ④用字母概括规律 ⑤再举例验证 ⑥得出结论
2、理解乘法交换律的步骤是:①、写出7×9 ②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 ③计算结果 ④用字母概括规律 ⑤再举例验证 ⑥得出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简便计算》教学设计-上册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懂得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算理,会用字母表示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什幺是加法交换律,什幺是加法结合律?如何用字母来表示。

2、今天我拉来研究乘法的一些规律性知识,这就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乘法交换律。

(1) 出示例题图
a) 请同学们观察图,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幺?
提问:如何求问题?
b) 小组讨论:这两组解法有什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c) 出示3*5=( )*( ),请同学们把等式填写完整。

(2) 启发学生根据这个等式照样子再说出几组这样的等式。

a) 指名说说,相应板书。

b) 请同学们依次计算出结果,验证看能否用等号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