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图形推理图形汇总(62页),推荐文档

(完整版)图形推理图形汇总(62页),推荐文档
(完整版)图形推理图形汇总(62页),推荐文档

图形推理图形汇总(62页)

解析:选D,组成相似,看样式变化,加减同异,黑白抵消

解析:组成凌乱,点线角面素,此题是点(交点数)选C

解析:组成相似,看样式变化,加减同异,取相同,选D

解析:观察组成相似,看样式,且是样式遍历,选C,注意圆在中间

解析:组成凌乱,点线角面素,此题是素,选B。(可能数错了,考试的时候不会那么复杂的,现在知道思路就OK了)

解析:选B

本题属于运动转动类的题型,即在第一图中的上方小球按照逆时针的方向运动每次分别走2,3,4,5,6,7,8,9格,且每次都必须在圆圈或者矩形内;而另外一个位于中心的小球作简谐震动(类似弹簧),且局限于以5个圆圈所组成的对角线区域内运动(每次走1格)

解析:组成相同,看位置变化,此题是旋转,选C

解析:切半,是字母,选B

解析:组成很凌乱,点线角面素,此题是面,每行空间数分别为9,7,5.选D

选C,空间重构类,观察相对关系面

解析:组成凌乱,点线角面素,此题是面,各有一个封闭空间,选B

解析:组成相似,样式变化,加减同异,此题是权问题,一个五角星代表3个圆,选C

解析:此题是规律推理类中的数量变化,奇偶分开看,分别由1种,2种元素组成,亦属

于点线角面素中的素,选A。

解析:组成相似,样式变化,覆盖,选D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每次都是岗位第一。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公务员考试

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是非常不得了的。QZZN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帖子地址按住键盘Ctrl键同时点击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就链接过去了),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

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另外,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觉得,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到这里用这个训练的软件训练,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快速阅读的能力,这也是我第二个最喜欢的网站,极力的推荐给大家(一样的,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链接过去)。大家好好学习吧!祝大家早日上岸!

解析:组成相似,样式变化,此题是两组图形结构相似,选D

解析:图形的4性问题,此题是对称关系,且是竖直方向的轴对称,选A

解析:组成相似,看样式,覆盖,选A

解析:

解析:组成相似,看样式,加减运算,选A

解析:求同去异,选C

解析:图形的四性,此题是曲直性,选C

解析:去同存异,选D

解析:组成相似,看样式,此题是看遍历,选A

解析:组成相似,看样式,加减运算,此题第一组是角度递增,第二组是边数递增,选D

解析:笔画问题,选A

解析:都有一根斜线+规则图形,且内接,选B

解析:选A,图形画的有点不好,题意是位置的平移,慢慢向中间靠。

解析:选C,直线一上一下,且是规则图形

解析:组成相似,看样式,加减运算,此题是权问题,直线下的圆为2,直线上的圆为1,每幅图形都是8个圆,选A

解析:组成相似,看样式,覆盖问题,选B,第2个图形覆盖在第1个图形上面

解析:旋转问题,时针法,选D

解析:直线的平移,选C

解析:组成相似,看样式,样式遍历,选B

解析:组成相似,看样式,选D

解析:组成相似,看样式,去同存异,且相对位置取反,选B

解析:每个图形自身组成相同,相对位置在变化,选C

解析:拼合组成型,每次减少一根直线,选B

解析:规律推理类的数量变化,选C

解析:旋转问题,时针法,选C

解析:图形的四性问题,直线变折线,选A

解析:组成凌乱,点线角面素,第一组图直线数分别为1,2,3递增,第二组的边数应该为3,4,5递增。

解析:图形的四性问题,第一组为平面图形,第二组为立体图形,选A

解析:组成相同,看位置变化,平移,看斑点部分好了,选D

解析:重心问题,选D

解析:组成相同,看位置变化,平移,选C

解析:一笔画问题,选C(奇点个数为0或者2的图形可以一笔画)

解析:组成相似,看样式,加减同异,选A

解析:组成凌乱,点线角面素,此题是线的递增,选A

解析:组成相似,样式变化,选C

解析:规律推理类,样式的叠加问题,选D

解析:规律推理类,样式的求异存同,选D

解析:规律推理类,样式的去同存异,选C

解析:组成相似,看样式变化,叠加问题,选C

解析:重心问题,选D

解析:组成凌乱,点线角面素,此题是线,边数,选C

解析:组成凌乱,点线角面素,此题是素,选A

解析:组成相似,看样式,叠加问题,选D

解析:笔画问题,选A

解析:组成相同,看位置变化,选F

解析:组成相同,看位置变化,旋转,时针法,选D

解析:组成相似,看样式变化,样式遍历,选C

解析:组成相似,看样式变化,样式遍历,选B

解析:直线+规则图形,选C

解析:

A

解析:组成凌乱,点线角面素,各有一条孤立的直线,选A

解析:组成相同,看位置变化,选B,且这种90度旋转的题目有一定的小窍门,即第5幅图和第1幅图完全相同。

初一下简单几何图形推理

1、∠B 与∠1是________被________所截得到的_________角; ∠C 与∠2是________被________所截得到的__________角; ∠B 与∠BAE 是________被________所截得到的________角; BD 截AC 、BC 得到的同位角是________________; AC 截BD 、BC 得到的同旁内角是______________; ∠B 的同旁内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并说明每对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而得到的。 3、依据图形写出由AB ∥CD 得到的三种不同类的结论及其依据: (1)∵AB ∥CD ( ) ∴____________________ ( ) (2)∵AB ∥CD ( ) ∴____________________ ( ) (3)∵AB ∥CD ( ) ∴____________________ ( ) 4、依据图形写出能判定AB ∥CD 的五种不同类的条件及其依据 (1)∵____________________ ( ) ∴AB ∥CD ( ) (2)∵____________________ ( ) ∴AB ∥CD ( ) (3)∵____________________ ( ) ∴AB ∥CD ( ) (4)∵____________________ ( ) ∴AB ∥CD ( ) (5)∵____________________ ( ) ∴AB ∥CD ( ) B C 87 654321A B C D E F G H B C D 654321E A B C F D

行测图形推理规律及答题技巧总结.

图形专项突破中绝大多数例题都是公考真题,命题规范,指导性明确,具有很高的价值。图形专项突破编写系统,几乎含盖图形推理全部类型的题目。 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是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转动。牢牢把握住这两大灵魂就基本把握了图形推理题目。在这两大灵魂统帅下的十大基本规律,是每个想要在公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必须系统熟练把握的。 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转动。这里以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为例子来说明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 1. 答案:B 分析:方法一,从图形旋转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题目。顺时针方向看,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 具体的说,第一行三个图形中,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然后从第三列往下看,发现黑色小方框仍然在作顺时针旋转。整个观察顺序是:第一行,从左向右,到了第三个图形,从上往下;到了右下角的图形,从右往左,到了左下角,再从下往上。

如果选择逆时针方向分析,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逆时针旋转。最后同样得到答案B。 方法二,从图形的数量关系来分析这个题目。图中含有黑色小方框的图形是成对出现的。因此答案为B。 2. 答案:A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图形推理考点汇总

一、动态位置变化 1、移动:图形在平面上的移动,图形本身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改变,分析移动规律时要找准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A.上下、左右;折返、循环 B.顺、逆时针:就近原则、平均原则 (不一定到顶端才转弯、十六格注意优先看边上的) 2、旋转 A.时针法区分旋转和翻转的区别: 时针方向一致为旋转;不一致为翻转 B.箭头法判断图形方向和角度 图形由多个元素构成时:分开分布分析;结合选项排除 时钟模型考法:指针的旋转;夹角度数的变化 移动又旋转:注意移动方向 3、翻转: A.时针法区分旋转、翻转 B.左右翻转与原图形数轴对称;上下翻转与原图形横轴对称 二、静态位置关系:元素一般不同,每幅图形的元素相对位置呈某种规律。 线:垂直、平行 复杂图形的位置:相离、外切、相交、内接、包含 三、叠加和遍历:元素相似

1、叠加的考法: A.完全叠加 B.叠加与动态位置变化的结合:去异存同、去同存异、黑白叠加、米格叠加、任性叠加 2、遍历:所有都经历一遍 考法:与位置结合考察 A.单元素遍历:乱中求同 B.整体遍历:缺啥补啥 C.局部遍历(相邻遍历):相邻求同 四、属性和数数(元素凌乱) 1、数点:交点、切点 考法: A.只数十字交叉点 B.普通交点和十字交叉点一起数 C.只数直线和曲线的交点(图形由为数不多的直线曲线构成) D.只数切点 E.交点和切点一起数 特殊点:线段出头数;黑白点(黑白分开数) 2、曲直线和数线 (1)曲直线:全直、全曲、半曲半直

考法: A.全直/全曲 B.直线和曲线间隔排列 C.三种图形循环排列 (2)数线的考法:有曲有直时,一般考曲线 A、线相等 B、线递增、递减 C、乱序例:5、3、4、1、(2) D、线的数量呈对称例:5、3、4、1、(2) E、线的数量具有和差关系例:1、2、3、5、(8) 3、直角图形与数角 (1)直角图形:全直角 (2)数角(锐角、直角总数;内角、外角) 考法:同数线 4、封闭性和数面 封闭和开放: a.首尾重合且路线不重复的图形是封闭图形,否则是开放 b.有封闭区域的开放,也称为半开半闭图形 c.封闭区域在图形推理中俗称面

行测图形推理的四类题型解题方法

分类总结行测图形推理解题思路 一、规律推理类 规律推理是针对所给若干幅图形的规律,选择新图形以延续现有的规律性。要求考生从给出的图形数列中,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据此推导符合规律的图形。根据图形的变化 规律可将题型分为数量类、样式类和位置类。 (一)数量类 数量是指图形中包含某种元素的多少,主要是点、线、角、面、素。“点”是指图形中常常包含有“点”的要素,蕴含着交点数的变化,包括交点、切点、割点等。“线”一般指线条数、线头数、笔画数的变化;“角”一般指角的个数的变化;“面”也就是区域,一般包括封闭区域和连通区域,三者的变化规律一般常呈现常数列和等差数列。“素”是指图形中常常包含有“素”的要素,蕴含着元素种类、数目的变化,既包括图形整体的变化,也包括各组成部分的变化。 【例题1】(山西-行测-2009-51) A B C D 【答案】A。本题属于数量类。左边4个图形的边数等于图形内部线段的数量,分别为3,6,4,7,(5)。所以选择A选项。 【例题2】(山西-行测-2008-51) A B C D 【答案】B。本题属于数量类,考查图形独立元素个数。题干图形的独立元素个数为 1、2、3、4、(5)。所以选择B选项。 【例题3】(山西-行测-2008-54) A B C D 【答案】A。本题属于数量类。题干图形的笔画数都为6,故下一个图形的笔画数也应为6。 二、数量类解题要点总结: 第一步:首先从整体数考虑,识别“点线角面素”,确定数量规律; 第二步:如果整体不行的话,可以从部分(分位置或分样式)的角度确定数量,得出

(二)样式类 样式是指图形的形状模样,它标明了某个图形区别于其他图形的本质特征。该类题 型的解题规律一般是遍历、计算、属性。遍历是指每行(或每列)中含有完全相同的若干个样式,在每行(或每列)中对相同样式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保证每一种样式在每行(或每列)中 都要出现一次。运算是指一组或一行的图形之间存在着某种运算关系。从规则上看,运算主 要包括“加减同异”,即“叠加、相减、求同、去同”。属性是指图形的一种样式特征,常见 的有对称性、曲直性、封闭性。对称性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和整体对称;曲直性是指有的 图形均有曲线组成,有的图形均有直线组成;封闭性指有的图形是封闭的,有的图形是非封 闭的。 【例题4】(山西-行测-2008-53) A B C D 【答案】B。本题属于样式类。题干图形均由直线段构成,选项中只有B选项是由直 线段构成的,其余几项图形中都含有曲线。所以选择B选项。 【例题5】(山西-行测-2008-52) A B C D 【答案】A。本题属于样式类。题干图形均由直线段构成,选项中只有A选项是由直线 段构成的,其余几项图形中都含有曲线。所以选择A选项。 和大家说一下:我想,每一次都推荐一下对大家都非常有用的信息,只推荐三个有用的,其他的我觉得都没什么意思,每一次推荐都不容易,希望大家珍惜。大家有选择性的看,都 是个人觉得非常好的。一切都做了,离成功就近了,好运与机遇就会降临。请大家多关注, 我常常会推荐一些很好用的东西给大家。1、推荐快速学习一下思维导图法与快速阅读法,对 理解与记忆的帮助十分之大,里面有针对公务员版本,对于时间不够用,效率低的同学特别 适用,本人切身体验,没用不会推荐希望对大家也有帮助!建议练上30小时足矣。已经给 大家找好了下载的地址,先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trl”按键,请直接点击这里下载。)2、QZZN公考论坛,是国内最知名的公务员考试论坛和公务员论坛。3、大家论坛,各种资料都 有下载。 【例题5】(山西-行测-2009-54) 所给的四个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这种规律在所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 最合理的正确答案。 A B C D 【答案】D。本题属于样式类。每个图形都含有2个相同的封闭空间,第1、2个图为耳朵;第3个图为脸;第4个图为眼睛。选项中只由D含有2个相同的封闭空间,所以选择D

图形推理总结

图形总结 一、知识点汇总 1.数“素” 点:交点、十字交叉点、图形间的接 触点 线:直线、曲线、总线条、线头、笔 画、几笔画成 角:角、锐角、直角、角度 面:封闭空间、立体图的面 图:个数、种类、组成部分、换算 1.在属性 点:重心 线:直曲性 角:凹凸性 面:封闭与开放 性、面积与体积 图:对称性、结构 1.移动 移动的元素 移动的方向 移动的距离 1.叠放 2.旋转 旋转的元素 旋转的方向 旋转的距离或角度 2.拆分与重组 2数字变化规律 (1)连续式 一致规律,递增规律,递减规律运算 规律(和规律,差规律,乘积规律), 顺序规律(乱序),平方数规律等 (2)跳跃式 (3)对称式 2.外在属性 相同元素 元素遍历 3.翻转 翻转的元素 翻转的方向 翻转的结果 3.叠加 直接叠加 去同存异叠加 去异存同叠加 自定义叠加 灵活叠加二、解题思考模式 (一)观察 主要观察题干中出现的特征图形,图形构成元素的同与异。

1.从宏观入手观察 图形推理题干一般都会给出四组以上的图,再加上四个选项,所以可供我们观察分析的至少有八幅图(很多考生在观察时往往会忽视选项,殊不知很多时候选项才是解题的突破口)。八幅图放在一起如果不能有效的观察图形整体特征,那么就会眼花缭乱,感觉无从下手。 图形推理与大家玩的找茬或连连看游戏类似,回想一下玩连连看主要是观察图与图之间的相同之处,玩找茬则是寻找两幅图的不同之处,所以图形推理的宏观观察主要就是看题干图形和选项图形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求同思想是图形推理题干分析的主要思想,如数量类一般都是同一个素的数量变化规律,属性类所分析的属性也是所有图形都具有的属性,位置类也是考查相同元素的位置变化,转化类更加要求求同求异分析。所以观察图形的第一步是确认题干的基本特征。 数量类的整体特征一般表现为:构成要素点线角面图清晰可数,只有清晰可数才有可能会考查数量变化。 例1 此题点线角面清晰可数,故可考虑数量类 属性类的整体特征一般表现为:组成图形的元素较为凌乱,因为不是数数所以虽然凌乱但是整体性质还是易观察的。 例2 此题构成元素较为凌乱,虽然各“素”也清晰可数,但最明显的特征不是数目变化

空间重构类图形推理不看后悔

【分享】立方体折叠专题一 一.判断给定的平面图形是否属正方体表面展开图 1.最长的一行(或列)在中间,可为2、3、4个,超过4?个或长行不在中间的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 2.在每一行(或列)的两旁,每旁只能有1个正方形与其相连,超过1个就不是. 3.规律: ①每一个顶点至多有3个邻面,不会有4个或更多个. ②“一”形排列的三个面中,两端的面一定是对面,字母相同. ③“L”形排列的三个面中,没有相同的字母,即没有对面,只有邻面.

二.快速确定正方体的“对面” 口诀是:相间、“Z”端是对面 如下图,我们先来统一以下认识: 把含有图(1)所示或可由其作旋转后的图形统称为“I”型图;把所给平面图中含有(2)、(3)、(4)所示或可由其作旋转后的图形统称为“Z ”型图。 结论: 如果给定的平面图形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那么在这个平面图形中所含的“I”型图或“Z” 型图两端的正方形(阴影部分)必为折成正方体后的对面。 应用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迅速地确定出正方体的“对面”。 例1.如图,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写有一个汉字,其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那么在该正方体中,和“超”相对的字是. 分析:自—信—沉—着—超,构成了竖着的Z字型,所以“自”与“超”对应,故应填“自”. 三. 间二、拐角邻面知 中间隔着两个小正方形或拐角型的三个面是正方体的邻面.

例2.如图,有一个正方体纸盒,在它的三个侧面分别画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圆,现用一把剪刀沿着它的棱剪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则展开图可以是() 分析:我们把画有圆的一面记为a面,正方形阴影面记为b面,三角形阴影面记为c 面. 在选项A中,由Z字型结构知b与c对面,与已知正方体bc相邻不符,应排除;在选项B中,b面与c面隔着a面,b面与c面是对面,也应排除;在选项D中,虽然a、b、c三面成拐角型,是正方体的三个邻面,b面作为上面,a面为正面,则c面应在正方体的左面,与原图不符,应排除,故应选(C). 四. 正方体展开图: 相对的两个面涂上相同颜色

(完整版)行测图形推理技巧之三大解题方法技巧

行测图形推理技巧之三大解题方法技巧 图形推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必考题型,是建立在分析图形构成、合理提取图形中所存储信息的基础上的综合性思维过程。面对形状各异的图形众多考生都会感到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处入手,教育专家在此将对图形推理中三大方法技巧——特征分析法、位置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结合真题进行详解,帮助考生摆脱图形推理“瓶颈”。 一、特征分析法 教育专家认为,特征分析法是从题干的典型图形、构成图形的典型元素出发,大致确定图形推理规律存在的范围,再结合其他图形及选项猜证图形推理规律的分析方法。通常分为特征图形分析和特征元素分析。 (一) 特征图形分析法 【例题1】

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干给出的都是一些线条明了的简单图形,观察可知,这组图形的共同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都有封闭区域;二是图形都具有对称性。 题干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依次为1、2、1、1、2,数量上不具有规律性;再来看图形的对称性,依次为具有水平对称轴、竖直对称轴、水平和竖直对称轴、水平和竖直对称轴、竖直对称轴,可以发现这种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应该选择有水平对称轴的图形,正确答案为C。 (二) 特征元素分析法 【例题2】题干图形重新组合将得到选项中的哪个图形?

解析:此题答案为A。解决片块组合的问题时,经常利用题干中有特征元素的片块图形确定答案。此题中第一个图的左上角与第四个图的右下角就具有明显的特征,对比四个选项,只有A项的图形和这一特征相符合,确定答案为A。 二、位置分析法 【例题1】

解析:此题答案为A。题干图形的构成相同,只是箭头的位置不同,需要对比分析箭头位置变化的规律。从第一个图形开始,短箭头每次逆时针旋转60°,长箭头每次顺时针旋转120°,由此可确定问号处图形箭头的位置,答案为A。 【例题2】 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干及选项给出的图形组成元素大小形状都相同,只是位置不同,首先锁定移动、旋转和翻转考点。解决此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出图形构成元素间的这种转换方式。对于九宫格图形推理,先从每行来找寻规律,看第一行图形发现:第一个图形逆时针旋转90°,且“眼睛”翻转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逆时针旋转90°,且“嘴巴”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验证其他行,发现也符合此

图形推理习题汇总

1 C 【解析】前四个图形的特点:都是两个图形相叠加,且重合的部分被上面的图形所覆盖,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C。 2 B 【解析】本题为逆项性观察题,观察左图一,可翻转图型并挡住一半观察可知是A,以此类推为B、C、D,可知后项为E。右图只有B项用同等办法可推知为E,故选B项。 3 A 【解析】观察字体笔画,其规律依次递增为2、3、4、5,故推断出选项一定为6画,答案为A。 4 D 【解析】图形中图案是按逆时针旋转90度。依规律答案为D。 5

D 【解析】本题通过观察按规律以第一个图形为底,与第二个图形叠加,形成第三个图形。 6 D 【解析】三个图的笔画数递减。 7 D 【解析】第一套图形,由内外两个图形组成,且两个图形形状相似。第二套图形,每一个都由相同的三个图形组成,且有两个图形对称,因此选D。 8 B 【解析】观察左图知,经折叠,有三角型面与圆面结合且阴影部分为侧立,故选B项。 9

D 【解析】观察左图知,经折叠后长方体的上下底面全为阴影,故可排除A、B。又长方体侧面必为阴影与白相间,可以排除C。 10 A 【解析】只有A可以由左边的纸板折叠而成。而B、C、D观察线条均为直线条,故排除。推荐信息: E B

D C 下列图形哪一个不同于其他图形? 观察会发现A旋转180度则构成D;C旋转180度构成E。因此,AD为一组,CE为一组,只剩下B。正确答案为B。 下列图形哪一个不同于其他图形?

B和E整体对称,C和D也是整体对称。所以,不同的只能是A。考的是称的规律。 下列图形哪一个不同于其他图形? A 下列图形哪一个不同于其他图形? ABCE都只是横向的轴对称,而D是纵向的轴对称。因此,正确答案为D。考的是称的规律。 下列图形哪一个不同于其他图形? ABDE中都至少有两个白圆是相切的,而D中,四个圆都没有相切 D

图形推理题解题思路汇总

图形推理题解题思路汇总 在公务员考试笔试中,行测通常都是题量大,题型多样,考点范围广,考察涉及面丰富。而图形推理题更是拦路虎。那如何在行测考试中提高答题速度,并且还能兼顾正确率呢,小编特此为广大考生总结了如下图形推理题的50种思路。 1.大小变化 2.方向旋转 3.笔画增减(数字,线条数) 4.图形求同 5.相同部份去掉 6.图形叠加(简单叠加,合并叠加,去同叠加) 7.图形组合变化(如:首尾两个图形中都包含中间图形) 8.对应位置阴影变化(两图相同或不同则第三图对应位置变阴影或变空白) 9.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10.总笔画成等差数列 11.由内向外逐步包含 12.相同部件,上下,左右组合 13.类似组合(如平行,图形个数一样等)

14.横竖线条之比有规律(如横线3条竖线4条,横线4条竖线5条等) 15.缺口相似或变化趋势相似(如逐步远离或靠近) 16.图形运动变化(同一个图形从各个角度看的不同样子) 17.图形拆分(有三个图构成,后两个图为第一个图的构成部件) 18.线条交点数有规律 19.方向规律(上,下,左,右) 20.相隔一个图形分别对称(如:以第三个图为中心,1和5对称,2和4对称) 21.含义依据条件而变(如一个错号,可以表"划",也可以表示"两划") 22.图形趋势明显(点或图形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变化等) 23.图形的上,中,下部分分别变化(求同,重叠,或去同叠加) 24.相似类(包含,平行,覆盖,相交,不同图形组成,含同一图形等) 25.上,中,下各部分别翻转变化 26.角的度数有规律 27.阴影重合变空白 28.翻转,叠加,再翻转

30.与特定线的交点数相同(如:与折线的交点数有规律,有直线的交点数不用考虑) 31.图形有多条对称轴,且有共同交点,轴对称图形(如正三角形,正方形) 32.平行,上下移动 33.图形翻转对称 34.图形边上角的个数增多或减少 35.不同图形叠加形成新图 36.图形中某条线均为长线或短线(寻找共同部分) 37.线段间距离共性.(如:直线上有几个点,分成几条线段,上部覆盖有另一个图形,如圆,三角形等,但是上面的图形占的位置都不大于最外面两点间的距离) 38.图形外围,内部分别顺或逆时针旋转(内外部变化相反) 39.特殊位置变化有规律(如当水平时,垂直时图形有一规律) 40.各图形组成部件属于同一类(如:均为三条曲线相交) 41.以第几幅图为中心进行变化(如:旋转,走近,相反等) 42.求共同部分再加点变化(如:提出共同部分,然后让共同部分都变黑什么的) 43.除去共同部分有规律

图形推理图形题汇总

3.a 4.b 5.c 1.A第1,3图桌腿数为奇数,且桌面图形为空心,2,4桌腿数为偶数,且桌面图形为实心 2.A注意到多边形每条边上只有两个黑点! 3. A方和圆都顺时针旋转,圆的规律是4、2、4、2变化,而方块的规律是按1发生递增或递减,所以只有A符合,选A。 4. 这是一个立体旋转的问题,从一个固定的角度观察而产生出来的图形变化,大家可以用5个笔自己旋转的看看,或者直接用自己的手旋转,我旋转的结果是B。 5. 这是一个旋转加增减的问题,小圆顺时针旋转45度,而线条是逆时针旋转45度,当空心变实心的时候,线条增加,当实心变空心时线条减少,增减的数目和变化的数目一致,据此只有C符合。 下面三个全选b.标准答案。 6每旋转一下,黑点就跳左右一下。7则是从整体上来看,奇数项模式相同,而且每变一次,它的空白的部分的被去掉的线段呈逆时针旋转,故而第五项应该是右上角的线段被去掉了。6b7b 8b 9 e 10d 11d 12 h 13 b?d? 可能是这样: (圆圈的数相加)*2=左右数字的积 14 f 15 b 16 17 bc 18 c 因为A与B中框内平行的线都为3条,D与E中平行的线都为2条,只有C中平行的线与众不同,是4条,所以选C。 19 e 20d d里面只有一条直线是由顶点引出 21 22 a 23 24 25 26b 这好像和数字推理题一样,第一套图形中第二个图去掉一条线,第三个去掉两条线是1的两倍。第二套图形方框中的线条数目依次应该是4、2、0。

第一图都缺一根短线,地二图都缺两根线 28 d 对应看,一列中的一图与二列中的一图,共同点是角,一列中的二图与二列中的二图,共同点是正方形,选D 的话,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圆! 29 d 30d 31 d 32b 33 a 34d 32:线条减少的次序为上下右左 33:圆点的减少与方形的减少应该有相似的结果的。 34:小图形的个数应为:8、4、2、4、8 35 a ? 36 a.首先排除bc,因为要两个都是黑点.最后考虑到对称。 37 c 通路是“横,竖,竖” 38 a 第三图边数=第一图边数+第二图边数-1 39c 40c d? 41c 42d 39,是图形的加减,最后一个图形是第二个图形加上前面两个图形的相减; 40某书上答案是“c”,解释是:直线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其余不变。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第三题,41。是里面的阴影逆时针转,外面的阴影顺时针转;

图形推理规律总结

图形推理规律总结 元素组成相同——位置规律 一、平移 (一)看方向 (二)找步数:1.步数恒定2.步数变化 二、旋转 (一)看方向: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 (二)找角度:常见角度为 1359045、、 三、翻转 (一)左右翻转 (二)上下翻转 四、图形传递性 (一)左右传递 (二)上下传递

元素组成相似——样式规律 一、规律叠加(黑白块叠加) 二、去同存异/去异存同 三、直接叠加 四、元素遍历 (一)同一元素遍历:多个图形都含有一个共同元素(二)位置遍历:每个小图形在每个位置出现一次 五、固定元素 (一)固定元素自身 (二)固定元素与其他元素 六、图形相对位置 1.相交 (1)相交于面(2)相交于点(3)相交于边 2.相切(相接) 3.相离

元素组成不同——优先考虑自身特性一、对称性 (一)轴对称图形 1.对称轴的方向 2.对称轴的数量 轴对称常考的特征图: A;Y;五角星;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箭头等。(二)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常考的特征图: S;N;Z;平行四边形;两个相同图形反着放。 (三)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快速判断“轴+中心”图形的小技巧: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 二、直曲性 (一)全曲图形 (二)全直图形 (三)曲线+直线图形 三、封闭开放性 四、图形相连方式

元素组成不同且无自身特性规律——数量关系一、面 (一)封闭区域数 (二)部分数 二、素 识别方法:图形有很多独立小元素构成,优先数素。 (一)元素个数 (二)元素种类数 三、线 (一)直线数 直线数特征图:多边形;单一直线 (二)曲线数 直线数特征图:曲线图性(全曲线图、圆、弧) (三)线条数 1.直曲线数之和 2.局部线条数 3.内外部线条数 (四)一笔画和多笔画 一笔画特征图: 1.五角星 2.“日”、“田”及其变形

8.7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及其推理(3)三线八角

8.7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及其推理第三课时三线八角 【学习目标】1、理解三线八角的意义,并能从图形中识别它们 2、通过三线八角的特点的分析,培养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 3、认识图形是由简到繁组合而成,培养形成基本图形的结构的能力。 【学习重点】三线八角的意义,能在图形中找出这三类角。 【学习难点】能在各种图形中找出这三类角。 一、复习回顾 如图,两条直线相交,能形成多少个小于平角的角?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二、自主探究 如图,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图中共有多少个小于平角的角? 位于直线AB上方的有: 位于直线AB下方的有: 位于直线CD上方的有: 位于直线CD下方的有: 位于直线EF左方的有: 位于直线EF右方的有: 1、观察∠1和∠2在位置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在直线AB、CD的_________,又在第三条直线EF的_________,这样的一对角称为_________ 上图中有哪些是同位角?一组同位角所组成的基本图形是什么? _______与_______是直线_______与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而形成_________ _______与_______是直线_______与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而形成_________ _______与_______是直线_______与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而形成_________ _______与_______是直线_______与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而形成_________ 2、观察∠1和∠6在位置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夹在直线AB、CD的_______,又分别在第三条直线EF的_______,这样的一对角称为_______ 上图中有哪些是内错角?一组内错角所组成的基本图形是什么? _______与_______是直线_______与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而形成_________ _______与_______是直线_______与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而形成_________ 3、观察∠1和∠8在位置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夹在直线AB、CD的_______,又在第三条直线EF的________,这样的一对角称为__________ 上图中有哪些是同旁内角?一组同旁内角所组成的基本图形是什么? _______与_______是直线_______与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而形成_________ _______与_______是直线_______与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而形成_________ 注意:(1)截线是这一对角的公共边,另外两边分别是被截直线 (2)这三类角都是位置关系,它们之间不存在固定是数量关系。

行测答题技巧:关于图形推理中一笔画问题的解题技巧

在行测考试中,图形推理中的一笔画问题,一直都是考生在考试中容易失分的题目。其实主要问题存在于几个方面。一、考生无法判断,什么样的图形考查的是一笔画;二、对一笔画图形的判断方法不了解。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卢志喜会从这两个方面给大家揭开一笔画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样的图形是一笔画图形 定义:一笔画图形是一个图形从起点到终点可由一笔画成而中间没有间断,一笔画图形点可以重复,而线不可以重复。 一笔画图形具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①图形相异;②图形简单;③图形一部分。因此考生在复习图形推理时,除了要掌握相异图形常考的考点,点、线之外,还要掌握一笔画。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首先要掌握一些简单的一笔画图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圆。当出现这些基本图形,或者在简单图形上增减了部分线条时,有一定的敏感性。 二、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一笔画图形 方法一、奇偶点判断法 奇点:从一个点引出的线条数为奇数;偶点:从一点引出的线条数为偶数。 规律:⒈凡是奇点数为2或者0的图形,一定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必须把一个奇点为起点,另一个奇点终点。(利用奇点数判断,图形必须是一部分,比如“回”,奇点数为0,但是不能一笔画) 2.其他情况的图都不能一笔画出。(有偶数个奇点除以二便可算出此图需几笔画成。) 利用奇偶点法判断下列几个图形是否为一笔画图形,非一笔画图形需几笔画成? 分析:图形1.奇点数为2,偶点为2,可以一笔画成。图2.奇点为0,偶点为3,可一笔画。图3.奇点为6,偶点为0,三笔可画成。图4.奇点为0,偶点为10,可一笔画。图5.奇点为4,偶点为5,可2笔画。图6.奇点为4,可2笔画。

奇偶点判断法规律适合一切一笔画图形。 方法二、区域连通法 规律:1、平面内区域可以构成两两连通的区域(表示图形没有单独的出头的线条),且区域之间属于单连通,这样的图形可以一笔画。(单连通表示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只有唯一的路径,且经过的区域不能重复) 利用区域连通法,判断下列几个图形是否为一笔画图形? 分析:首先对图形进行区域划分,如下: 图1.区域1到区域2是单连通,可以一笔画。图2.区域1到区2,也是单连通(需要经过中间的三角形区域),可以一笔画。图3.区域1到区域5,可以从区域1-3-5,也可以从区域1-2-4-5,不是单连通,不能一笔画。图4.区域1到2,需要通过区域3,且只有一条路径,可以一笔画。图5.区域1到4,可以从区域1-3-4,也可以从1-2-4,不是单连通,不能一笔画。图6.区域1到3,可以从区域1-3,也可以从1-2-3,不是单连通,不能一笔画。 通过上面的区域连通法判断图形是否能够一笔画,就简化了考生在考试的过程中数奇点和偶点的问题,这样就大大的节约了时间,也避免了出现漏数的问题,导致失分。但是连通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是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需要对单连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2、图形上若出现单独出头的线条数,可以将出头的线条无限延伸将区域进行划分,得

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题精解汇总

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题精解汇总

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题精解 图形推理概要综述 1.图形推理是什么 图形推理是一种典型的推理问题,它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较少受知识和文化的影响,较多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我们只需对图形进行感知分析就能够得到答案,因此称之为“文化公平”的测验。国内一直缺少相关内容的考试,因此在图形推理的命题上,广泛地借鉴了国外智商测试的题目。 2.图形推理考什么 图形推理考查的是考生观察、抽象、推理的能力。按照命题理念的不同,图形推理分为规律推理和重构推理两大类题目。 规律推理是针对所给的若干幅图形的规律,选择新图形以延续现有的规律性。它与数字推理很相似,要求考生从给出的图形数列中,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据此推导符合规律的图形。根据

图形的变化规律可将题型分为样式类、数量类和位置类。 重构推理是针对所给的一幅图形,重新构成一幅新的图形。它与立体几何很相似,考查应试者的空间想象能力,题型分为空间构成推理、平面组成推理、平面拼合推理和线条组合推理。 3.图形推理考情分析 在国家和地方性的公务员考试中,图形推理具备两条鲜明特征:一是逢考必出。当前所有地方的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都包括图形推理的部分,且在很多地方所占比例不低,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二是投入产出比高。图形推理具备的较强技巧性和规律性使得备考效果十分明显,为考生在这一部分中拿到高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需要引起广大考生的重视。 图形推理大纲分析 图形推理中的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认真观察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例题】 【解析】每行前两个图形叠加后,去同存异后就得到第三个图形。正确答案是D。 这种题目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观察、抽象、推理的能力。观察就是观察题目有什么特点,抽象就是抽象出图形具体有什么可变性质在发生变化,推理就是得出这种可变性质的具体变化规律。“观察、抽象、推理”既是图形推理题目的核心,也是做这类题目的解题步骤。 图形推理题型汇总 1.规律推理 规律推理的表现形式是每道题给出一系列图形,要求考生能够认真观察这组图形的最大相似性,然后从四个备选图形中选出一个最适合取

公务员图形推理总结

图形推理总结1.元素组成相同——看位置(平移、旋转、翻转)。 2.元素组成相似——看样式。 (1)遍历:小元素重复出现。缺啥补啥 (2)加减同异:相同线条重复出现。结合位置复合考(3)黑白运算:当黑块数量不同时,考虑黑白运算。 3.元素组成不同 看属性(对称、曲直、开闭)和数量(面、线、点、素)。 一、对称性: 1.“等腰”元素:优先考虑轴对称 2.平行四边形、S、N、Z 变形图:优先中心对称 3.有相互垂直的两条对称轴:轴对称+中心对称 识别题型→画出对称轴→考虑细化考法 (数量、方向、与图形中线的关系) 三、曲直性:全曲线、全直线、有曲有直 四、开闭性:完整的图形留了小开口 图形间关系:①相离。 ②相交:a.相交于面看形状。b.相交于边看数量、样式。(2)功能元素:标记点、线、角、面 点 1.线与线的交点数量(顶点、切点均是交点;端点不是交点)。 2.点数量特征图:线条交叉明显(大树杈)、乱糟糟一团线、切点多,优先考虑数点。 3.点数量细化考法:现今考查点数量的真题以点的细化为主。 (1)曲直交点:出现数点特征图,但整体数点无规律,且存在曲直相交 (圆、弧与直线交)(圆或弧多,且存在曲直相交) (2)内外交点:出现数点特征图,但整体数点无规律,图形都有外框分内外(图形有外框,内部有线条与之相交) 线 (1)直线数:多边形、单一直线。 (2)曲线数:圆、弧、单一曲线。 注:1.多边形、单一直线——数直线。 2.所有图形均有外框——内外分开数。 3.当遇到题目既有直线又有曲线且曲线较多,则优先考虑数曲线数量。 若题干图形只有多边形、单一直线,优先考虑数直线数量 4.按线的属性细化:曲直交点—特征:圆或弧多,且存在曲直相交 5.按线的位置细化:内外交点

北京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几种简单几何图形及其推理 教案

《几种简单几何图形及其推理》教案2 教学目标 1. 探索和掌握常规图形的常用辅助线(过某一点作平行线)及结论. 2. 感受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探究、归纳、猜测、验证能力以及严谨的语言叙述. . 3. 认识通过观察、实验、类比可以获得数学结论,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 探索和掌握常用的辅助线及结论. 教学难点 探索在证明角的关系的问题中如何适当进行平行线的添加 教学方法 师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二、探索新知 例观察:用几何画板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度数,计算出:三角形内角和180°,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如何验证此结论。(每个学生画出一个三角形,并将它的内角剪下,做拼角实验。即撕掉三角粘在一起) 思考:屏幕上的三角形不能撕, 如何搬到一起__添加辅助线: (过点A 作MN ∥ BC) 引导学生用几种方法证明 三角形内角和180° 已知:如图,△ABC 求证:∠A+∠B+∠C=180° _ H _ G _ A _ B _ C D _E _F

(法一)证明:过A点作DE∥BC ∵DE∥BC ∴∠DAB=∠B,∠EAC=∠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AB+∠BAC+∠EAC=180° ∴∠BAC+∠B+∠C=180°(等量代换) 已知:如图,△ABC 求证:∠A+∠B+∠C=180° (法二)证明:作BC的延长线CD,过点C作射线CE∥BA.∵CE∥BA ∴∠B=∠EC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AC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CA+∠ACE+∠ECD=180° ∴∠A+∠B+∠ACB=180°(等量代换) 证明的基本思路: (1)把三个角转化为平角 (2)转化为平行时的同旁内角 三、课堂小结 1.没有熟悉的可以直接运用结论的图形时,可以作什么? 2.添加辅助线的目的是什么?构造新的平行线或三角形 3.构造三角形,应用三角和内角和定理

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及其推理复习

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及其推理复习专题 一、基础知识 1.线段的中点(如图) ∵点O 是AB 的中点(已知) ∴ = ( ) 2.角的平分线(如图) ∵OC 是∠AOB 的平分线(已知) ∴∠ =∠ ( ) 3.垂线(互相垂直) ∵CD ⊥AB 于点O (已知) ∴∠ = °( ) 4.对项角 ①∵直线 AB 、CD 相交于O (已知) ∴∠AOD=∠BOC ( ) ②∵AOB 是一条直线(已知) ∴∠AOC +∠BOC=180°( ) 5.互余与互补 ① ∵∠1+∠2=90°,∠1+∠3=90°(已知) ∴∠ =∠ ( ) ② ∵∠1+∠2=180°,∠1+∠3=180°(已知) ∴∠ =∠ ( ) ③ ∵∠1+∠2=90°,∠3+∠4=90°且∠2=∠4 (已知) ∴∠ =∠ ( ) ④ ∵∠1+∠2=180°,∠3+∠4=180°且∠2=∠4 (已知) ∴∠ =∠ ( ) 6.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如图 ① ∵ ∠1=∠A(已知) ∴ AB ∥CD ( ) ② ∵ ∠1=∠C(已知) ∴ AB ∥CD ( ) ③ ∵ AB ∥CD(已知) ∴ ∠1=∠A( ) ④ ∵ AD ∥BC(已知) ∴ ∠1=∠C( ) ⑤ ∵ ∠3=∠4(已知) ∴ ∥ ( ) ⑥ ∵ ∠2=∠5(已知) ∴ ∥ ( ) ⑦ ∵ ∠A+∠ABC=180°(已知) ∴ ∥ ( ) ⑧ ∵ AD ∥BC(已知) ∴ ∠ =∠ ( ) ⑨ ∵ AB ∥CD(已知) ∴ ∠ =∠ ( ) 7.等量公理(等式性质) 如图 ① ∵∠AOD=∠BOC(已知) ∴∠AOD-∠COD=∠BOC-∠COD( ) 即∠1=∠2 A B O · · · A B O C 1 2 A B O · · C D C A B D O A B C D E 1 3 4 2 5 A O C D B 2 1 3

行测答题技巧组合型图形推理题特点及分析方法

行测答题技巧:组合型图形推理题特点及分析方法 中公教育专家研究认为,组合型图形是将图形特点与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相结合而形成的。组合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组合,最典型的代表是图形重组这一题型;二是叠加组合(有时还伴随其他简单变化),这在古典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中出现最多。 一、组合型图形推理特点 组合型图形推理包括图形组合和图形叠加两种。其中图形组合要求将题干中的所有图形不重合地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图形;形叠加则有直接叠加、叠加去同存异、叠加去异存同以及自定义叠加四种。组合型图形推理的图形特点如下表所示: 例题1:选项的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题干图形拼合而成的,请选出来。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A。对于这种线条类的图形重组题,只能移动这些线条,而不能旋转以及翻转这些线条。本题中题干第一个图形是解题关键点,在B、C、D中都找不到完整的第一个图形,只有A包含题干第一个图形,答案为A。 例题2: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A。第一组前两个图形均为第三个图形的一部分,考虑叠加规律。每组前两个图形叠加得到第三个图形,由此选择A。 二、组合型图形推理分析方法 组合型图形推理的题干图形具有相似性,要想找到图形间的组合关系,就应该抓住图形的细节变化,此时应该使用对比分析法。使用对比分析法解题的一般步骤如下:1.对比题干图形、选项图形,找出其各自的差别; 2.从选项图形的差别入手,结合题干图形逐一排除选项,直到找出正确的选项为止。 例题3:选项的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题干图形拼合而成的,请选出来。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A。解决片块组合的问题时,经常利用题干中有特征元素的片块图形确定答案。此题中第一个图的左上角与第四个图的右下角就具有明显的特征,对比四个选项,只有A项的图形和这一特征相符合,确定答案为A。

行测图形推理总结

图形推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几乎所有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各省市公务员考试都要涉及到对图形推理的考查。由于图形推理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是一种文化公平的考试,更多体现的是考查考生的观察、抽象、推理能力。 综合分析最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各省市公务员考试真题,可以发现,图形推理虽然有很大变化,但本质仍然是对图形的数量、位置以及样式的考查。下文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通过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为考生梳理图形推理的解题技巧以及备考策略。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判断推理题中图形推理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数量类 若一组图形中每幅图的组成较为凌乱,但局部显示有一定的数量变化。对于有这样特点的图形,通常从数量的角度来进行解题。对这几年公务员考试命题趋势的分析发现,数量类图形推理考查的角度虽然很多,但重点仍然集中在点、线、角、面、素。 (二)位置类 对于位置类图形推理题,一般来说,一组图形中元素个数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局部元素位置有变化,这时从位置的角度出发来解题。位置变化的类型分为平移、旋转、翻转。 (三)样式类 样式类图形的特点:图形组成的元素部分相似。在解决样式类图形推理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顺序——先进行样式遍历,再进行加减同异。 样式遍历是指在每一组图形都包含相同的元素,只是每组图形进行了不同的排列组合。如:例5。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图形推理练习 1.[20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44题]

【答案】A。 【解析】该组图形整体比较凌乱,但图形中面的个数(封闭空间)的个数依次是0、2、4、6、8、?由此可知,面的个数呈现为公差是2的等差数列,按照这个趋势,那么所求图形包含的面的数量应该为10。所选择的四个备选项中封闭空间的面分别是:10、6、3、7。故正确答案是A。 2.[20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47题] 【答案】B。 【解析】根据九宫格的横行推理路线可知,第一行的封闭面的个数依次是2、3、0,这三个数字满足2+3+0=5,第二行的封闭面的个数依次是1、2、2,仍然满足 1+2+2=5。即每一行封闭面的个数相加都是5。那么第三行封闭面的个数仍然是 1+2+?=5,从而正确答案是B。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图形推理练习 3.[2009年下半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28题] 【答案】C。 【解析】若是从图形的封闭、开放性出发,由于四个备选项都是封闭的,故这个角度无法解题。我们观察到,第一组图形中线的数目分别是8、16、32,数字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